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锚下应力的准确控制

最新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锚下应力的准确控制

最新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锚下应力的准确控制
最新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锚下应力的准确控制

预应力张拉应力计算

一、控制张拉力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力表 说明: 1.例如5φ指该钢绞线束由5根公称直径为的单根钢绞线组成;若使用OVM型锚具则通常表示为OVM15-5; 2.单根钢绞线的公称截面积一般为140mm2; 3.1t相当于10KN,张拉千斤顶的吨位可由控制张拉力换算出; 4.千斤顶驱动油泵的油表读数换算:钢绞线束的控制张拉力(N)/千斤顶油缸活塞面积(mm2); 二、张拉伸长值计算

1.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即︱(△L实-△L理)/△L理︱<6% 2.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公式: 单端理论伸长值△L=(Pp×L)/(Ap×Ep) ①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如下: Pp= P(1-e-(κχ+μθ))/(κχ+μθ)式中:P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在没有超张拉的情况下一般计算为:钢绞线--1395MPa×140mm2=195300N;若有超张拉则乘以其系数;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一般为单端长度;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见下表;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见下表;系数k及μ值表孔道成型方式 k μ钢丝束、钢绞线、光面钢筋带肋钢筋精轧螺纹钢筋预埋铁皮管道 --- 抽芯成型孔道 --- 预埋金属螺旋管道 ~ --- ②L——预应力筋的单端长度(mm),即总长的一半; ③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钢绞线为140 mm2; ④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钢绞线为195×103N/mm2; 以上计算所得△L为单端理论伸长值,整束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为:△L理=2△L 3.实测伸长值的计算: △L实=△L总-(△L初实-△L初理)-△L锚塞回缩 式中:△L总——张拉达到控制应力时测得的总伸长量; △L初实——张拉达到初应力(控制应力的10%~15%)时测得的实际伸长量; △L初理——初应力以下的推算理论伸长量(一般为△L理×10%);

酉沿高速桥梁锚下应力检测方案

重庆酉沿高速公路桥梁T梁锚下预应力 专项质量检测 实施方案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 二○一三年九月

1.检测范围、内容、频率 1.1 检测范围、内容 检测对象为重庆酉沿高速公路桥梁T梁,检测范围与内容:预制20m、30m、40mT梁锚下预 应力专项质量检测。 1.2 检测频率及原则 按甲方要求进行检测,且总梁数不少于16片。 2.检测执行相关标准 ①《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③《桥梁预应力及索力张拉施工质量检测验收规程》CQJTG/T F81—2009; ④合同要求。 3.检测原理、方法 预制T梁锚下预应力检测方法:预制T梁张拉后未割断张拉段钢绞线时,采用现场反张拉法检测锚下有效预应力情况。对空心板的混凝土均匀密实等质量情况,采用超声波透视法或地质雷达进行检测。 3.1 检测原理 现场反拉法的基本原理:拉拔试验也就是一次再张拉过程。即:对已张拉的预应力筋施加荷载,从而确定锚下有效预应力。现场拉拔试验法一般只能在灌浆前进行检测。由于预应力筋张拉后为了防止锈蚀和预应力松弛,必须尽快灌浆。 3.2 检测方法 现场反拉法检测锚下预应力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只能在灌浆前进行拉拔试验检测。采用现场检测,对已张拉预应力筋进行反张拉检测,通过施加短期分级荷载,通过力和位移间关系来判断和检测预应力筋工作预应力损失情况是否满足设计预应力要求,具体做法参照《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锚下预应力检测采用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制的AP-10锚下预应力检测系统进行检测,AP-10锚下预应力检测系统目前已取得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证书。 锚下预应力检测详细过程:通过穿心千斤顶、油泵、配套油压表和测力计,采取分级加载的方法进行检测,预应力筋工作有效预应力检测反张拉预应力筋直至达到1.0倍设计荷载为止。采用电动油泵输出油压,并结合现场测力计测试和控制千斤顶的输出荷载,以实现试验的加载和卸载。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小于85cm。

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主要准备工作 1、专业队及管理人员配备,职责分工,技术方案的编制、报批、交底,张拉计算、复核、报审后交底,记录表选定、复制、交底。 2、材料设备采购计划。 3、进场材料检验试验:钢绞线、锚座、钢板、夹具(片)、工作锚、螺旋钢筋、灌浆料。 4、油压表、千斤顶(含单顶)检验与率定,灌浆用的压力表检验。 5、各种型号的工具锚、松张器、(30cm钢板尺)电源系统准备、灌浆管接头与阀门、灌浆称量器具其他常用工具。设备检修,试运转。 二、施工阶段的相关质量要求 1、清点数量:钢绞线束数、根数、丝数。 2、钢绞线(波纹管)位置:平面位置、长度、弯起(下)及角度。 3、管道破损检查、排气管设置及管口封口(严密)。 4、张拉锚座:型号、位置(含平立面角度)、灌浆口方向(上/下)。锚座紧贴模板且密封 5、固定端:钢板固定、P型锚紧贴。

6、螺旋筋:张拉端紧贴模板;固定端跨管道锁口布置。(相对管道轴线)居中设置并固定。 7、张拉槽口钢筋、普通钢筋处理,防止任意切割,张拉后尽量恢复原样。 8、钢绞线下料时检查外观,切割使用砂轮,严禁电焊、过流,以及防止焊渣飞溅。 9、超长(一般>35m)采用单根预紧张拉10%后改为钢束群张,保持钢束内每根钢绞线受力基本均匀。单根预张记录表单独使用,只是过程记录。 10、推荐使用智能张拉与自动灌浆,提高工艺控制水平和作业工效。 11、普通张拉:分级张拉并观察、记录、计算伸长量,与标准(应力、伸长值)比较确认。 张拉加压和回油过程,要均匀加(减)速,在高压前后更应平稳操作。对张拉后的钢绞线、工作锚端要加强保护,防止踩踏、撞击,严禁被加热。 12、检查锚固情况(有无断丝、滑丝现象),确认后用砂轮切割钢绞线。 13、灌浆:使用双槽搅拌设备,先水后风清洗管道,再灌浆。达到浓浆稳压20分钟卸阀。 控制灌浆压力和估算进浆数量,确保灌浆质量。 三、张拉记录中注意事项

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量的控制方法

25m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量的控制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刘继伟) 关键词:预应力伸长量 摘要: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是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它将高边坡病害防治与坡面柔性防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达到防治高边坡病害的目的,又可美化环境,实现了工程和自然的和谐统一。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的核心环节就是预应力张拉,高边坡锚索张拉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量值双控,他是决定锚索是否能起到巩固边坡稳定的核心任务,因此,探讨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量与实际伸长量偏差的施工控制,对于高边坡锚索框架梁的施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实际施工过程,通过对浦南高速公路A7标段YK80+038.6-YK80+142.1段右侧高边坡锚索框架防护25m锚索试验孔张拉伸长量计算为例,总结出用于现场锚索张拉施工控制方法,以便同行互励共勉。 1、工程简介 浦南高速公路A7标段YK80+038.6-YK80+142.1段右侧高边坡最大开挖高度48米,每级高度为8米。第一级边坡坡率为1:0.5,第二至第六级边坡坡率为1:0.75。第一、第二级设预应力锚杆加固,第三至第五级设预应力锚索加固,锚索每孔张拉力为520KN,每孔分三个单元,每单元两根锚索,一单元锚固长度4米,自由段21米,二单元锚固长度8米,自由段17米,三单元锚固长度12米,自由段13米。锚索锚头结构见下图。 2 2.1进场的无黏结预应力钢绞线已经检验,并且符合设计要求,其弹性模量为

202GPa,直径为15.24mm。 2.2试验前已经将两套千斤顶和油压表进行配套标定。 3、理论计算 3.1受力计算 单根钢绞线受力为520÷6=86.667KN,为了使每一根钢绞线受力均衡,考虑到每个单元的自由段长度不同,为了消除其影响,每个单元必须单独张拉,其张拉力由自由段差值与其总长度决定, 公式为: F1(1)=(L1÷L)×F=4÷21×173.333=33.016KN 其中: F1(1)为第一单元第一次张拉力; F为每单元总张拉力;F=86.667KN×2=173.333KN 当第二次张拉时,第一、第二单元同时张拉,其张拉力的分布情况如下: F2=F1(1)+F1(2)+F2(1)=33.016+33.016+40.784=106.816KN 其中:(F1(2)+F2(1))的分布系数为: (F1(2)+F2(1))=(4÷21+4÷17)×F=33.016+40.784=73.8KN 可知,第二次张拉结束时一单元受力为33.016+33.016=66.032KN,二单元受力为40.784KN。 在第一、第二次张拉调整好自由段引起的不同伸长量后,还没有达到设计张拉力的25%时,则应按设计的25%、50%、75%、100%、110%、150%分级张拉,其张拉力为别为130KN, 260KN, 390KN, 520KN , 572KN, 780KN。 当第三次张拉时,第一、第二、第三单元同时张拉,其张拉力的分布情况如下:F3=F1(3)+F2(2)+F3(1)+F2 设(F1(3)+F2(2)+F3(1))的总分布系数为1,则(1/21+1/17+1/13)X=1 F1(3)的系数为(1/21)X=0.259694476,F2(2)的系数为(1/17)X=0.320799058 F3(1)的系数为(1/13)X=0.419506461 当F3=130KN时; F1(3)= 0.259694476×(130-106.816)=6.021KN F2(2) =0.320799058×(130-106.816)=7.437KN F3(1) =0.419506461×(130-106.816)=9.726KN 此时,一单元受力为72.053KN, 二单元受力为48.221KN三单元受力为9.726KN。同理:

钢绞线张拉应力应变计算

丹江特大桥K162+957;K163+405箱梁,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Ф15.2mm,公称面积Ag=139mm2;弹性模量Eg=1.95×105Mpa。为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拉伸量测定值双控。理论伸长量计算采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2附表G-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及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及参数: 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 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0.0015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0.25 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 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39 mm2 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2),取1.95×105 N/ mm2 二、伸长量计算: 1、N1束一端的伸长量: 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 P=0.75×1860×139=193905N X直=11.322m;X曲=1.018m θ=4×π/180=0.0698rad k X曲+μθ=0.0015×1.018+0.25×0.0698=0.019 P p=193905×(1-e-0.019)/0.019=192074N ΔL曲= P p L/(A p E p)=192074×1.018/(139×1.95×105)=7.2mm ΔL直= PL/(A p E p)=193905×11.322/(139×1.95×105)=81mm

5m小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与应力控制

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承包单位:合同号: 工程 箱 梁 张

拉 伸 长 量 计 算 书 工程项目部 二0一五年十二月七日 工程25m箱梁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1 工程概况 (1)跨径25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连续箱梁,梁体高度1.4m,宽度2.4m,采用C50混凝土, (2)钢绞线规格:采用高强低松驰钢绞线Φs15.2规格,标准抗拉强度fbk=1860Mpa,公称截面面积140mm2,弹性模量根据试验检测报告要求取Ep=1.93×105Mpa。钢束编号从上到下依次为N1、N2、N3、N4,其中: 中跨梁:N1为4Φs15.2,N2、N3、N4为3Φs15.2;

边跨梁:N1、N2、 N3为4Φs15.2, N4为3Φs15.2; (3) 根据施工设计图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按75%控制,即σcon=1860× 75%=1395Mpa,单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P=1395×140=195.3KN,3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3=585.9KN,4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4=781.2KN,采用两端张拉,夹片锚固。 (4) 箱梁砼强度达到90%以上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d时方可张拉,张拉顺序N1、N3、N2、N4钢束。 (5) 根据规范要求结合现场施工经验,为了有效控制张拉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 分级进行张拉:0~15%(测延伸量)~30%(测延伸量)~100%(测延伸量并核对)~(持荷2分钟,以消除夹片锚固回缩的预应力损失)~锚固(观测回缩)。 2 油压表读数计算 (1)根据千斤顶的技术性能参数,结合合肥工大共达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检定证书检定结果所提供的线性方程,计算实际张拉时的压力表示值Pu: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1 油压表编号:yw08007229 回归方程:Y=0.03377X+1.18 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2 油压表编号:yw05049806 回归方程:Y=0.03335X+0.51 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3 油压表编号:yw07023650 回归方程:Y=0.03358X+0.84 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4 油压表编号:yw05049788 回归方程:Y=0.03367X+0.01

锚下预应力检测报告

锚下预应力检测报告 1概述 受陕西铜旬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委托,我公司于2014年7月5在铜旬高速公路3合同段1号梁场金马大桥2#左幅16— 3梁锚下预应力质量进行检测。 2检测内容、抽检频率及执行的技术标准 2.1检测内容 桥梁工程梁(板)质量检测内容为:预制梁(板)锚下有效预应力 检测。 2.2执行的技术标准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以及本工程经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设计和业主下发的相 关文件。 3检测方法、原理及仪器设备 采用锚下预应力检测仪,智能千斤顶施加与锚下预应力方向相反 的拉力,单根单向张拉,在二维坐标系内建立拉伸位移—— 拉力曲线,分析曲线斜率变化过程,如果斜率相对稳定,继续施加拉力,

如果斜率突变,曲线上突变点对应的拉力数值即为锚下预应力数值。 4质量评定标准及处治方法 4.1质量评定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 2011)张拉锚固后,预应力筋在锚下的有效应力符合设计张拉控制应力,两者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士5%且同一断面中的预应力束其有效预应力的不均匀度应不超过士2%。 4.2检测控制 检测值小于设计值的95%在检测过程中均将钢绞线补张到设计值的100%。 检测值在设计值的95%和设计值的100%之间的在检测过程中均将钢绞线补张到设计值的100% 检测值在设计值的100%和设计值的105%之间的,将不进行张拉 。 检测结果钢绞线超张超过设计值的105%,上报委托单位通知施工方将钢绞线放张,并且重新穿钢绞线且重新张拉。 5检测结果及建议 5.1检测结果

m连续梁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m连续梁张拉控制应力调 整计算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CPZQ-1标 (DK6+)成都西特大桥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中国中铁二局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项目经理部 成都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CPZQ-1标(DK6+)成都西特大桥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项目经理部 成都

目录

1编制依据 ⑴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成都西特大桥(32+48+32)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图号:《成蒲施桥-01-T-05》 ⑵国家和铁路总公司相关方针政策、规范、验收标准及施工指南等; ⑶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修建类似工程的经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成都西特大桥五联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体系。 3工程概况 本连续梁采用两向预应力体系,即为纵向、竖向。 ⑴纵向预应力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Gpa,公称直径为的高强度钢绞线。顶板、腹板及底板纵向预应力每根管道均采用9根/束;采用外径87mm,内径80mm 金属波纹管成孔,M15A-9圆塔形锚具锚固,张拉千斤顶采用 YCW250B。 ⑵梁体腹板中的竖向预应力筋采用公称直径25mm的预应力砼用螺纹钢筋(PSB830)(精轧螺纹钢筋),内径35mm铁皮管成孔,YCW60B型千斤顶张拉,JLM-32型锚具锚固。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锚下应力的准确控制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锚下应力的准确 控制 2011年第1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O建筑与工程0科技信息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锚下应力的准确控制 朱光业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工程分公司山东青岛266061) 【摘要】桥梁预应力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所以伸长值的计算及锚下应力的 控制就相当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施工过程,通过对后张法预应力预制箱梁中预应力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及实际操作中锚下应力的准确控制.总 结出一套较适用于现场施工的使锚下应力准确达到设计应力的方法. 【关键词】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锚下应力;控制. 1工程概况 国道109线东察高速第三标段阿布亥沟大桥位于阿布亥沟与达 嘎沟与东查干呼素沟交汇处下游,桥梁与河流交角为6O.,半幅桥宽 13.0m,全长406.6m.阿布亥沟大桥为2O孔一2O米装配式部分预应力 砼箱梁桥,柱式桥墩,肋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2结构设计形式 2O米预应力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断面.梁高1.2m,混凝土设 计强度等级为C50.纵向预应力束N1,N2,N3分别采用低松弛钢绞线

配OVM15—3型,OVM15—4型和OVM15—3型锚具.钢束N1,N2,N3采用两端张拉. 预应力钢束采用ASTMA416—270级低松弛钢绞线.其抗拉标准 强度为Rby=1860MPa,锚下张拉控制力为k=O.75Rby=1395MPa. 3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说明及计算示例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 擦力,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 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VJ041—2000忡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 A~=PxLx[(1一e一(KL+0))/(KL+0)】/(AyxE(1) 式中: △r一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各分段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 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I一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rrIIT1); Ay——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Eg——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0——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 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各曲线段的切线夹角和(rad):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整个分段计算 时x等于L(m):

简述预应力张拉(监理控制要点)

预应力张拉监理控制要点 一.工程概况 二.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质量控制标准 2.1 预应力筋张拉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与设计规定值偏差的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械张拉:不超过-5%~+10%。 2. 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值与计算值偏差应在-5%~+10% 2.2 锚固时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的内缩量的允许偏差: 1. 钢丝束镦头锚具: 1mm。 2. JM锚具:夹钢筋: 3mm; 夹钢绞线: 5mm。 3. QM、OVM锚: 5mm。 2.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 1. 截面尺寸: 宽、高: 5mm。 2. 侧向弯曲: 构件长度的1/1000,且不大于20mm。 3.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偏移: 5mm。 4. 锚固端铁板应与预应力筋垂直。 三.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后张法)质量控制程序(见图-3.3) 四. 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方法(见表-3.4) 五. 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要点 5.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 审查分包队伍资质。 2. 审查承包单位填报的预应力砼构件施工方案;重点应审查以下内容: (1) 张拉方案有二种,即:"逐层浇筑,逐层张拉"和"数层浇筑,顺序张拉",并根据张拉方案确定支撑设置层数。

图-3.3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后张法)质量控制程序

(2) 砼浇筑顺序。 (3) 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4) 确保质量的措施,例如:防止管道偏位、锚板与预应力孔道不垂直、管道堵塞、砼裂缝、灌浆不密实的措施等。 (5) 预应筋张拉顺序。 3. 核验进场材料 (1) 预应力筋、锚具、波纹管出厂合格证及质量证明资料,新型锚具应有产品鉴定证书。

张拉计算方法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的计算 与现场测量控制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后张预应力技术一般用于预制大跨径简支连续梁、简支板结构,各种现浇预应力结构或块体拼装结构。预应力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预应力筋张拉是预应力砼结构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人身安全,因此必须慎重对待。一般现行常接触到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PC光面钢丝、刻痕钢丝、冷拔低碳钢丝、精轧螺纹钢等材料。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时孔道成型方法主要有:金属螺旋管、胶管抽芯、钢管抽芯、充气充水胶管抽芯等方法。本人接触多的是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PCstrand、1×7公称直径15,24mm,f pk=1860Mpa,270级高强底松弛),成孔方法多采用金属螺旋管成孔,本文就以此两项先决条件进行论述。 1 施工准备: 熟悉图纸:拿到施工图纸应先查阅施工说明中关于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一般预应力钢束采用ASTMA416-270级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为f pk=1860Mpa,1×7公称直径15,24mm,锚下控制力为Δk= f pk Mpa。 根据施工方法确定计算参数: 预应力管道成孔方法采用金属螺旋管成孔,查下表确定K、μ取值:表1

ΔL= Pp×L Ap×Ep 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2): Pp=P×(1-e-(kx+μθ)) kx+μθ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每段曲线段的切线夹角(rad);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或为公式1中L值;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从公式(1)可以看出,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所以钢绞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试验,弹性模量则常出现Ep’=(~)×105Mpa的结果,这是由于实际的钢绞线的截面积并不是绝对的140mm2,而进行试验时并未用真实的钢绞线截面积进行计算,根据公式(1)可知,若Ap 有偏差,则得到了一个Ep’值,虽然Ep’并非真实值,但将其与钢绞线理论面积相乘所计算出的ΔL却是符合实际的,所以要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公式2中的k和μ是后张法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管道的成型方式、预应力筋的类型、表面特征是光滑的还是有波纹的、表面是否有锈斑,波纹管的布设是否正确,弯道位置及角度是否正确,成型管道内是否漏浆等等,各个因素在施工中的变动很大,还有很多是不可能预先确定的,因此,摩擦系数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的精确程度。在工程实施中,最好对孔道磨擦系数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可参照《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9),并对施工中影响磨擦系数的方面进行认真的检查,如波纹管的三维位置是否正确等等,以确保摩擦系数的大小基本一致。实际计算可根据表1选取参数。 3 划分计算分段:整束钢绞线在进行分段计算时,首先是分段(见图1): 工作长度:工具锚到工作锚之间的长度,图1中工作段AB长度=L,计算时不考虑μ、θ,计算力为A点力,采用公式1直接进行计算,Pp=千斤顶张拉力; 波纹管内长度:计算时要考虑μ、θ,计算一段的起点和终点力。每一段的终点力就是下一段的起点力,例如靠近张拉端第一段BC的终点C点力即为第二段CD的起点力,每段的终点力与起点力的关系如下式: Pz=Pq×e-(KX+μθ)(公式3) Pz—分段终点力(N)

s30米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

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引申量一览表 钢绞线公称直径Φ15.24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R=1860Mpa,弹性模量E=1.95X105 Mpa,实测公称面积140mm2,实测弹性模量E =2.02X105 Mpa。 理论伸长值ΔL′按下式计算: ΔL′=(PL/AyEy)*((1-e-(kl+μθ))/( kL+μθ)) ΔL′: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m;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L;预应力筋从张拉端至计算断面的孔道长度,m; Ay:预应力筋截面计算面积,mm2;钢绞线Φj15.24mm的公称截面面积140mm2。 Ey: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取 2.02X105 Mpa(试验值);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μ:预应力钢筋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取:0.20;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张拉程序:O—→初应力(10%控制应力)—→控制应力δK(持荷2min)—→锚固 控制应力:σk=0.75X1860=1395 Mpa 初应力σ初=10%Xσk=139.5 Mpa 单根钢绞线张拉控制力:F=σk A=1395X140=195.3KN

30M箱梁钢束伸长量一览表(单位:cm) 28M箱梁钢束伸长量一览表(单位:cm) 30米中跨钢束张拉力一览表(单位:KN) 计算:复核:监理:

28米中跨钢束张拉力一览表(单位:KN) 计算:复核:监理:

计算:复核:监理: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25m小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与应力控制

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承包单位:合同号:

工程 箱 梁 张 拉 伸 长 量 计 算 书 工程项目部 二0一五年十二月七日 工程25m箱梁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1 工程概况 (1)跨径25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连续箱梁,梁体高度1.4m,宽度2.4m,采用C50混凝土, (2)钢绞线规格:采用高强低松驰钢绞线Φs15.2规格,标准抗拉强度fbk=1860Mpa,公称截面面积140mm2,弹性模量根据试验检测报告要求取Ep=1.93×105Mpa。钢束编号从上到下依次为N1、N2、N3、N4,其中: 中跨梁:N1为4Φs15.2,N2、N3、N4为3Φs15.2; 边跨梁:N1、N2、 N3为4Φs15.2, N4为3Φs15.2; (3) 根据施工设计图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按75%控制,即σcon=1860×75%=1395Mpa,单股钢绞线张拉吨 位为:P=1395×140=195.3KN,3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3=585.9KN,4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4=781.2KN,采用两端张拉,夹片锚固。 (4) 箱梁砼强度达到90%以上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d时方可张拉,张拉顺序N1、N3、N2、N4钢束。 (5) 根据规范要求结合现场施工经验,为了有效控制张拉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分级进行张拉:0~15% (测延伸量)~30%(测延伸量)~100%(测延伸量并核对)~(持荷2分钟,以消除夹片锚固回缩的预应力损失)~锚固(观测回缩)。 2 油压表读数计算 (1)根据千斤顶的技术性能参数,结合合肥工大共达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检定证书检定结果所提供的线性方程,计算实际张拉时的压力表示值Pu: 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1 油压表编号:yw08007229 回归方程:Y=0.03377X+1.18 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2 油压表编号:yw05049806 回归方程:Y=0.03335X+0.51 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3 油压表编号:yw07023650 回归方程:Y=0.03358X+0.84 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4 油压表编号:yw05049788 回归方程:Y=0.03367X+0.01 (2) 钢束为3股钢绞线 张拉至10%控制应力时油压表读数计算: 1千斤顶,yw08007229油压表读数: Pu=0.03377X+1.18=0.03377×585.9*10%+1.18=3.2Mpa 2千斤顶,yw05049806油压表读数: Pu=0.03335X+0.51=0.03335×585.9*10%+0.51=2.5Mpa 3千斤顶,yw07023650油压表读数: Pu=0.03358X+0.84=0.03358×585.9*10%+0.84=2.8Mpa

张拉控制应力

张拉控制应力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在进行张拉时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其值为张拉设备(如千斤顶油压表)所指示的总张拉力除以应力钢筋截面面积而得的应力值,以σcon表示。 张拉控制应力的取值,直接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如果张拉控制应力取值过低,则预应力钢筋经过各种损失后,对混凝土产生的预压应力过小,不能有效地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如果张拉控制应力取值过高,则可能引起以下问题: (1)在施工阶段会使构件的某些部位受到拉力(称为预拉力)甚至开裂,对后张法构件可能造成端部混凝土局压破坏。 (2)构件出现裂缝时的荷载值很接近,使构件在破坏前无明显的预兆,构件的延性较差。 (3)为了减少预应力损失,有时需进行超张拉,有可能在超张拉过程中使个别钢筋的应力超过它的实际屈服强度,使钢筋产生较大塑性变形或脆断。 张拉控制应力值的大小与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关,对于相同的钢种,先张法取值高于后张法。这是由于先张法和后张法建立预应力的方式是不同的。先张法是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在台座上张拉钢筋,故在预应力钢筋中建立的拉应力就是张拉控制应力 σcon。后张法是在混凝土构件上张拉钢筋,在张拉的同时,混凝土被压缩,张拉设备千斤顶所指示的张拉控制应力已扣除混凝土弹性压缩后的钢筋应力。为此,后张法构件的σcon值应适当低于先张法。 张拉控制应力值大小的确定,还与预应力的钢种有关。由于预应力混凝土采用的都为高强度钢筋,其塑性较差,故控制应力不能取得太高。 根据长期积累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下表的限值。 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注:1.表中fptk为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2附表2-8; 2.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应小于是0.4 fptk。 符合一列情况之一时,表中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可提高0.05 fptk: (1)要求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设置的预应力钢筋;

张拉控制应力计算

空心板梁张拉控制应力计算 一、计算依据 1、《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工程第十合同段施工图设计》(D册、E册)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简称 《设计规范》)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简称《施工规范》) 4、《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江正荣)(简称《计算手册》)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江正荣)(简称《施工手册》) 二、计算过程 根据《设计规范》第5.2.5条的规定,确定先张法空心板梁的预应力筋的控制应力时,应计算如下: ⑴、预应力筋回缩和拼装构件的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σs2; ⑵、混凝土加热养护时,预应力筋与台座之间的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σs3; ⑶、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σs5; ⑷、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σs6。 设计图纸空心板预制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根据《施工手册》和《计算手册》张拉控制应力σcon允许值说明中,为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弛、摩擦、张拉端锚具变形引起的及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因素产生的应力损失,σcon允许提高0.05f ptk(预应力筋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 1、张拉端锚具变形引起的应力损失σs2 设张拉控制应力调整值为σcon,先张空心板梁预制张拉锚固采用的是带螺母的锚具,张拉端与锚固端之间的距离为86m。根据《设计规范》第5.2.7

条的计算公式: σs2=∑△l×E y/l(其中E y=1.95×105MPa) σs2=1×1.95×105/86000=2.267(MPa) 2、混凝土加热养护时,预应力筋与台座之间的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σs3 因空心板梁预制施工时,我合同段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不采用蒸汽养生,故不考虑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故意σs3=0。 3、应力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σs5 先张空心板梁预制张拉时采用超张拉工艺,根据《设计规范》第5.2.10条,由钢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为: σs5=0.045σcon 4、应力损失后的张拉控制应力调整值 设控制应力调整值σcon在考虑张拉端锚具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及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后,钢绞线的应力为1395MPa,即:σcon-2.267-0.045σcon=1395 解得 σcon=1463.1(MP a)<0.8 f ptk=1488(MP a) 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故取σcon=1463.1(MP a)。

m连续梁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m连续梁张拉控制应力 调整计算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C P Z Q-1标(DK6+190.0)成都西特大桥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 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中国中铁二局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4.05 成都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CPZQ-1标 (DK6+190.0)成都西特大桥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 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4.05 成都

目录

1编制依据 ⑴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成都西特大桥(32+48+32)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图号:《成蒲施桥-01-T-05》 ⑵国家和铁路总公司相关方针政策、规范、验收标准及施工指南等; ⑶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修建类似工程的经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成都西特大桥五联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体系。 3工程概况 本连续梁采用两向预应力体系,即为纵向、竖向。 ⑴纵向预应力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Gpa,公称直径为15.20mm的高强度钢绞线。顶板、腹板及底板纵向预应力每根管道均采用9根/束;采用外径87mm,内径80mm金属波纹管成孔,M15A-9圆塔形锚具锚固,张拉千斤顶采用YCW250B。 ⑵梁体腹板中的竖向预应力筋采用公称直径25mm的预应力砼用螺纹钢筋(PSB830)(精轧螺纹钢筋),内径?35mm铁皮管成孔,YCW60B 型千斤顶张拉,JLM-32型锚具锚固。

低回缩预应力锚具锚下混凝土应力的试验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78806110.html, 低回缩预应力锚具锚下混凝土应力的试验研究 作者:邵旭东肜辉张阳曾田胜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02期 摘要:低回缩预应力钢绞线体系是一种新型预应力体系.为了研究新型二次张拉低回缩预应力锚具的锚下构造,设计了采用二次张拉单孔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的预应力矩形梁试验,将理论计算结果分别与传统夹片式锚具锚下应力场、新型二次张拉低回缩预应力锚具锚下应力场进行对比,发现在张拉过程中三者锚下应力场的变化规律一致.当采用相同型号的锚下垫板时,各截面应力峰值相差很小,且均未超过试验混凝土的强度.因此,二次张拉单孔预应力钢绞线锚具锚下构造可与传统夹片式锚具完全相同. 关键词:矩形板试验;应力分析;低回缩预应力锚具;锚下构造;峰值应力 中图分类号:U448.35;U441.5文献标识码:A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ncrete Stress under Low Retracting Pre-stress Stranded Anchorage SHAO Xu-dong,RONG Hui,ZHANG Yang,ZENG Tian-she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Hunan Univ, Changsha, Hunan 410082, China) Abstract:Low retracting pre-stressing anchorage system (LRPAS) is a new type of post-tensioned prestressing system.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under the new LRPAS. A scaled test specimen using low retracting pre-stress stranded single anchorage was constructed and tested. Based on the strain measurements, the stress field under the traditional anchorage and the new LRPAS were obtained, and the test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nes. When the same type of steel plate under the anchorage was used, the maximum stress of the cross-section was similar, and did not exceed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nchorage, the low retracting pre-stress stranded single anchorage has the sam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anchor. Key words:test specimens; stress analyses; low retracting pre-stressing anchorage system;construction under anchorage; maximums stress

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要点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控制要点 一、工程简介: K14+612天桥主桥量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单箱单室,斜腹板断面,梁高1.406米,底宽为3.5米,顶宽为7.5米,梁体长为50米(两孔); 二、预应力钢绞线主要技术指标: 箱梁为单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为C50,箱梁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公称直径15.24mm,公称截面积139mm2,钢绞线张拉锚下控制应力0.75f pk=1395Mpa,即:腹板束M15-18张拉控制力为3490.29KN;顶板束BM15-5,单根张拉控制力为193.9KN。 三、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主要技术要求: 1、钢束张拉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的原则,当预应力钢束达到张拉控制吨位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不得超过±6%。 2、预应力张拉做到:“三同心、两同步、三控制”即:预留孔道、锚具、千斤顶三者同心;同时达到同一荷载值,不同步率控制在10%以内;控制好油表读数,钢绞线伸长量、持荷时间。 3、预制箱梁中钢束均采用两端张拉,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顶板负弯矩钢束也采用两端张拉,并采用逐根对称均匀张拉。腹板钢束张拉顺序为N2-N3-N1。NI、N2、N3、和B1、B2钢束

伸长量分别为337mm、338mm、343mm和65mm,最长钢束51.304米。 四、施工准备: 1、设备:两台液压式(YCW4000型)穿心顶及配套设备,检查表、顶是否和标定的一致,油表精度不低于1.5级,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配备安装张拉设备的提升设备(汽车吊); 3、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所用于张拉钢绞线的设备、工具均已标定(附后); 4、现浇主梁预应力钢束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天,并有同等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报告,是否满足张拉所需的天气条件,方可张拉; 5、构件端部预埋锚垫板与锚具接触处的焊渣、毛刺、砼残渣等应清除净,千斤顶上的工具锚及限位板孔位与构件端部工作锚的孔位排列要一致,接触面要密贴; 6、锚板锥孔中涂少量润滑剂(如退锚灵),即有利于工作夹片的跟进和退锚,又有利于锚具的多次锚固。检查夹片是否完好,沟槽内杂物需清理干净,工具夹片为三片式,工作夹片为三片式; 7、张拉现场已进行安全防护,并有明显的标志; 8、并对张拉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9、成立预应力张拉施工领导和后勤保障小组; 10、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案及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