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0米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
- 格式:doc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12
30米T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一、控制张拉应力及张拉力1.龙湖大桥设计为30米预应力T梁,分为A、B、C三种梁型,A、B型梁采用φj15.24-7钢绞线,钢束锚下控制张拉应力1395Mpa,锚下张拉力2367.1KN。
C型梁采用φj15.24-8钢绞线,锚下控制张拉应力1395Mpa,锚下张拉应力1562.4KN,根据设计要求:采用OVM锚具应力应增加2.5%的预应力损失。
A、B型梁:σk=1395×(1+2.5%)=1429.88 MpaP k =1367.1×(1+2.5%)=1401.28 KNC型梁:σk=1395×(1+2.5%)=1429.88 MpaP k =1562.4×(1+2.5%)=1601.46 KN2.根据检测过的液压千斤顶和压力表的校准方程,可得出各分段张拉力:上表适用于A、B型梁,括号内的数字适用于C型梁。
二、张拉工艺及顺序30米T梁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两端同时张拉,以张拉应力为主,伸长量校核张拉顺序如下:1. A、B型梁:(1)N1:0 初应力(15%σk)105%σk 持荷5min σk(锚固)(2)N2:0 初应力(15%σk)105%σk 持荷5min σk(锚固)(3)N3:0 初应力(15%σk)60%σk (临时锚固)(4)N4:0 初应力(15%σk)105%σk (临时锚固)(5)N3:60%σk105%σk 持荷5min σk(锚固)(6)N4:60%σk105%σk 持荷5min σk(锚固)2. C型梁:(1)N1:0 初应力(15%σk)105%σk 持荷5min σk(锚固)(2)N2:0 初应力(15%σk)60%σk (临时锚固)(3)N3:0 初应力(15%σk)60%σk (临时锚固)(4)N2:60%σk105%σk 持荷5min σk(锚固)(5)N3:60%σk105%σk 持荷5min σk(锚固)。
张拉控制应力张拉控制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在进行张拉时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其值为张拉设备(如千斤顶油压表)所指示的总张拉力除以应力钢筋截面面积而得的应力值,以σcon表示。
张拉控制应力的取值,直接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如果张拉控制应力取值过低,则预应力钢筋经过各种损失后,对混凝土产生的预压应力过小,不能有效地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
如果张拉控制应力取值过高,则可能引起以下问题:(1)在施工阶段会使构件的某些部位受到拉力(称为预拉力)甚至开裂,对后张法构件可能造成端部混凝土局压破坏。
(2)构件出现裂缝时的荷载值很接近,使构件在破坏前无明显的预兆,构件的延性较差。
(3)为了减少预应力损失,有时需进行超张拉,有可能在超张拉过程中使个别钢筋的应力超过它的实际屈服强度,使钢筋产生较大塑性变形或脆断。
张拉控制应力值的大小与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关,对于相同的钢种,先张法取值高于后张法。
这是由于先张法和后张法建立预应力的方式是不同的。
先张法是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在台座上张拉钢筋,故在预应力钢筋中建立的拉应力就是张拉控制应力σcon。
后张法是在混凝土构件上张拉钢筋,在张拉的同时,混凝土被压缩,张拉设备千斤顶所指示的张拉控制应力已扣除混凝土弹性压缩后的钢筋应力。
为此,后张法构件的σcon值应适当低于先张法。
张拉控制应力值大小的确定,还与预应力的钢种有关。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采用的都为高强度钢筋,其塑性较差,故控制应力不能取得太高。
根据长期积累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下表的限值。
张拉控制应力限值注:1.表中fptk为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2附表2-8;2.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应小于是0.4 fptk。
符合一列情况之一时,表中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可提高0.05 fptk:(1)要求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设置的预应力钢筋;(2)要求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弛、摩擦、钢筋分批张拉以及预应力钢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等因素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箱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项目部二0一五年十月二十日30m 箱梁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1、本桥为3*30m 三跨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梁板为C 50砼预制应力箱梁。
2、(1)预应力钢束布置:如施工图桥施S4-2-9、S4-2-1、S4-2-11,边跨梁布置为4-5φj 15.24、2-4φj 15.24,中跨梁布置为4-4φj 15.24、4-4φj 15.24,箱梁顶板预应力束布置为2-3φj 15.24、5-4φj 15.24(2)预应力钢束材料:采用低松驰钢铰线,公称直径15.24(15.20)mm ,按设计钢绞线标准强度R y b =1860N/mm 2, 弹性模量Es=1.95×105Mpa 。
(3)锚具体系:按设计配筋及《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采用钢绞线群锚体系YM15-4或YM15-5体系并选配同型号的锚垫板,箱梁顶板负弯矩束采用BM15-3,15-4。
3、张拉时砼强度:按设计要求,需待梁砼达到85%设计强度方可张拉。
顶板负弯矩张拉需待湿接头混凝土强度大于95%且7天以上方可进行。
4、成孔:按设计配筋及《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孔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张拉后孔道采用普通压浆工艺灌注纯水泥浆。
二、预应力施工方法1、张拉工艺:按设计要求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即采用YDC-120千斤顶二套分别置于梁的两端进行对称张拉。
2、张拉顺序: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图预应力束布置情况,先张拉端部上截面束,再下截面束,N 1 N 3 N 2 N 4。
顶板负弯矩束为T3、T 2、T 1。
3、张拉程序:按设计给定张拉控制应力σk =0.75R y b =0.75×1860=1395MPa ,每束张拉控制力30m 梁: 4孔781.2KN ,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具体如下:0→0.15σk(量伸长量初读△11)→1.0σk (持荷2min量△12)→校核伸长值(满足)→锚固或0→0.15σk(量伸长量初读△11)→0.3σk(量伸长量初读△12)→1.0σk (持荷2min量△13) →校核伸长值(满足)→锚固(注:4孔张拉力:4×140mm2×1395Mpa=781.2KN)。
30m预应力箱梁张拉应力、伸长量计算一、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计算:根据图纸设计预应力钢绞线锚下控制应力:δK=0.75R y b=0.75×1860=1395Mpa根据公式P=δK×AP×n AP=139mm2(1)正弯矩四股、五股钢绞线张拉力:P4=1395×139×4=775.6KNP5=1395×139×5=969.5KN(2)负弯矩单根张拉力P1=1395×139=193.9KN二、预应力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计算:伸长量ΔL= PpL Pp= P(1-e-(kL+μθ))ApEp kL+μθ根据图纸设计及钢绞线的技术指标,取值如下:Ap=139mm2Ep=1.95×105Mpa δK=1395Mpa 查《桥规》附表C1得k、μ值,k=0.0015 μ=0.17张拉端张拉力P1=δK×Ap=1395×139=193905N1、中跨箱梁:(1)N1(2×4):ΔL1: Pp1=193905×(1-0.96495385)/0.035675=190487N ΔL1=190487×13.895/(139×1.95×105)=0.09765m ΔL2: P2=2 Pp1-P1=2×190487-193905=187069NPp2=187069×(1-0.99882319)/0.0011775=186959NΔL2=186959×0.785/(139×1.95×105)=0.005414m N1的伸长值(ΔL1+ΔL2)×2=20.6cm(2)N2(2×4):ΔL1: Pp1=193905×(1-0.96728123)/0.033266=190715N ΔL1=190715×12.289/(139×1.95×105)=0.086467m ΔL2: P2=2 Pp1-P1=2×190715-193905=187525NPp2=187525×(1-0.99639601)/0.0036105=187187NΔL2=187187×2.407/(139×1.95×105)=0.016623mN2的伸长值(ΔL1+ΔL2)×2=20.6cm(3)N3(2×4):ΔL1: Pp1=193905×(1-0.9696142)/0.030857=190944N ΔL1=190944×10.683/(139×1.95×105)=0.0752575m ΔL2: P2=2 Pp1-P1=2×190944-193905=187983NPp2=187983×(1-0.99397473)/0.0060435=187416NΔL2=187416×4.029/(139×1.95×105)=0.027858m N3的伸长值(ΔL1+ΔL2)×2=20.6cm(4)N4(2×4):ΔL1: Pp1=193905×(1-0.99317182)/0.0068516=193242N ΔL1=193242×1.799/(139×1.95×105)=0.012825m ΔL2: P2=2 Pp1-P1=2×193242-193905=192579NPp2=192579×(1-0.98100816)/0.0191745=190744NΔL2=190744×12.783/(139×1.95×105)=0.089956m N4的伸长值(ΔL1+ΔL2)×2=20.5cm2、边跨箱梁:P1=δK×Ap=1395×139=193905N(1)N1(2×5):ΔL1: Pp1=193905×(1-0.96754025)/0.03299825=190741N ΔL1=190741×12.1105/(139×1.95×105)=0.085222m ΔL2: P2=2 Pp1-P1=2×190741-193905=187577NPp2=187577×(1-0.99605978)/0.003948=187207NΔL2=187207×2.632/(139×1.95×105)=0.0181785mN1的伸长值(ΔL1+ΔL2)×2=20.7cm(2)N2(2×5):ΔL1: Pp1=193905×(1-0.96985714)/0.0306065=190967N ΔL1=190967×10.516/(139×1.95×105)=0.07408998m ΔL2: P2=2 Pp1-P1=2×190967-193905=188029NPp2=188029×(1-0.99367211)/0.006348=187433NΔL2=187433×4.232/(139×1.95×105)=0.02926458m N2的伸长值(ΔL1+ΔL2)×2=20.67cm(3)N3(2×5):分段ΔL1: Pp1=193905×(1-0.97218103)/0.02821325=191195N ΔL1=191195×8.9205/(139×1.95×105)=0.062924m ΔL2: P2=2 Pp1-P1=2×191195-193905=188485NPp2=188485×(1-0.99129015)/0.008748=187663NΔL2=187663×5.832/(139×1.95×105)=0.04037819m N3的伸长值(ΔL1+ΔL2)×2=20.66cm(4)N4(2×4):ΔL1: Pp1=193905×(1-0.99331038)/0.0067121=193256N ΔL1=193256×1.706/(139×1.95×105)=0.0121636m ΔL2: P2=2 Pp1-P1=2×193256-193905=192607NPp2=192607×(1-0.98073303)/0.019455=190745N ΔL2=190745×12.97/(139×1.95×105)=0.09127329mN4伸长值(ΔL1+ΔL2)×2=20.68cm3、负弯矩伸长值(1)T1(2×5)ΔL1: Pp1=193905×(1-0.98955493)/0.0105=192891N ΔL1=192891×7/(139×1.95×105)=0.05mT1伸长值(ΔL1)=0.5cm(2)T2(2×5)ΔL1: Pp1=193905×(1-0.985112)/0.015=192457N ΔL1=192457×10/(139×1.95×105)=0.071mT2伸长值(ΔL1)=7.1cm(3)T3(3×5)ΔL1: Pp1=193905×(1-0.97775124)/0.0225=191740N ΔL1=191740×15/(139×1.95×105)=0.106mT1伸长值(ΔL1)=10.6cm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对应油表读数一、根据图纸设计预应力钢绞线锚下控制应力:δK=0.75R y b=0.75×1860=1395Mpa根据公式P=δK×AP×n AP=139mm2(1)正弯矩四股、五股钢绞线张拉力:P4=1395×139×4=775.6KNP5=1395×139×5=969.5KN(2)负弯矩单根张拉力P1=1395×139=193.9KN二、根据千斤顶及压力表检定报告及1#、2#千斤顶回归线型方程:1#千斤顶(20204#压力表):Y=0.0329X+0.652#千斤顶(20208#压力表):Y=0.0329X+0.23#千斤顶(20212#压力表):Y=0.2251X+0.794#千斤顶(90411#压力表):Y=0.2257X+0.69计算得到张拉力为10%δK、20%δK、100%δK时油压表读数如下表:1#千斤顶(20204#压力表)2#千斤顶(20208#压力表)3#千斤顶(20212#压力表)4#千斤顶(90411#压力表)中跨梁钢绞线理论伸长值一览表边跨梁钢绞线理论伸长值一览表负弯矩理论伸长值一览表。
30m箱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计算书1、张拉技术参数(1).设计张拉技术参数及要求本大桥30m箱梁负弯矩张拉采用Φj15.24mm钢铰线,标准强度R y b =1860MPa,标准截面积A=140mm2,钢绞线弹性模量E p=1.95×105Mpa,张拉控制应力为σk =1395 MPa (0.75R y b)。
待接头现浇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5%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
该负弯矩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张拉的方式进行。
张拉顺序为T1、T2。
预应力张拉程序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2.10.3条规定,后张拉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持荷3min,量测引伸量δ1)→100%σk(持荷3min,量测引伸量δ2) →回油→量测引伸量δ3。
初应力一般取0.1~0.15σk,初应力阶段的目的是为使预应力束每根钢绞线受力相同,同时也是预应力束延伸量测的需要。
(2).实际采用钢绞线张拉技术参数张拉实际采用钢绞线具体力学性能如下:标准强度:R y b=1860MPa,实测截面积:A=140mm2,(检定机构未检测,以标准截面积为准)弹性模量:E p=1.975×105Mpa,(钢绞线抽样检测平均值)张拉控制应力:σk =1395 MPa (0.75R y b)。
2、预应力束理论伸长值的计算(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12.8.3-3条的规定,预应力束的理论伸长值为:△L=P p L/A p E p (式1)式中:L—预应力钢绞线长度(m)。
A p—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面积(mm2)。
E p—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Mpa)。
P p—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KN)。
(2)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的计算按《规范》(JTJ041-2000)附录规定: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为P p=P(1-e-(kx+µθ))/(kx+µθ)。
(式2)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K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K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参见附表G-8;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参见附表G-8。
30米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书30米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书一、计算公式及参数△L=Ep Ap LPp ?? Pp=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L—钢绞线一端伸长量(mm ) P 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0.0015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0.23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P 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 L —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2),单根取140 mm 2E 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 2),取2.0×105 N/ mm 2(Mpa )在计算一端伸长量时,X=L二、伸长量计算以中跨为例:1、N1束一端的伸长量:(中跨4股)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 X=30.72÷2=15.36m θ=7.5×π÷180=0.131radKX+μθ=0.0015×15.36+0.23×0.131=0.053P p=P×[1-e-( KX+μθ)]/( KX+μθ)= 195300×4×(1-e-0.053) ÷0.053=760803.74N △L=P p×L÷(A p×E p)= 760859×15360÷(140×4×2.0×105)△L=104.3mm扣除10%初应力后△L=104.3×(1-10%)=93.90mmN1总伸长量为93.9mm×2=187.80mm2、N2束一端的伸长量:(中跨4股)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X=30.78÷2=15.39mθ=7.5×π÷180=0.131radKX+μθ=0.0015×15.39+0.23×0.131=0.053P p=P×[1-e-( KX+μθ)]/ ( KX+μθ)= 195300×4×(1-e-0.053) ÷0.053=760787N △L= P p×L ÷(A p× E p)= 760859×15390÷(140×4×2.0×105)△L =104.54mm扣除10%初应力后△L=104.54×(1-10%)=94.09mmN2总伸长量为94.09mm×2=188.17mm3、N3束一端的伸长量:(中跨4股)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X=30.85÷2=15.425mθ=7.5×π÷180=0.131radKX+μθ=0.0015×15.425+0.23×0.131=0.053P p=P×[1-e-( KX+μθ)]/( KX+μθ)=195300×4×(1-e-0.053) ÷0.053=760767N △L= P p×L÷(A p×E p)=760859×15425÷(140×4×2.0×105)△L =104.78mm扣除10%初应力后△L=104.79×(1-10%)=94.30mmN3总伸长量为94.31mm×2=188.60mm4、N4束一端的伸长量:(中跨5股)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X=30.56÷2=15.28mθ=1.4×π÷180=0.024radKX+μθ=0.0015×15.28+0.23×0.024=0.029P p=P×[1-e-(KX+μθ)]/ (KX+μθ)= 195300×5×(1-e-0.028) ÷0.028=962696N △L= P p×L ÷(A p× E p)= 962696×15280÷(140×5×2.0×105)△L =105.07mm扣除10%初应力后△L=105.07×(1-10%)=94.56mmN4总伸长量为94.56mm×2=189. 12mm依次计算出边跨梁板的单端伸长量为:N1单端伸长量=93.11mm N2单端伸长量=94.87mmN3单端伸长量=94.78mm N4单端伸长量=95.79mm三、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计算(以中跨N1为例)N1 4股钢绞线:σcon=0.75×1860×140×4=781.2KN0111号千斤顶张拉、10075122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Y=0.0316X+0.9式中:Y——油压表读数(MPa)X——千斤顶拉力(KN)①.10%σcon=78.12 KN时:Y=0.0316X+0.9=0.0316×78.12+0.9=3.37MPa②.20%σcon=156.24KN时:Y=0.0316X+0.9=0.0316×156.24+0.9=5.84MPa③100%σcon=781.2KN时:Y=0.0316X+0.9=0.0316×781.2+0.9=25.6MPa0112号千斤顶张拉、10075127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Y=0.0319X+0.77:式中: Y——油压表读数(MPa)X——千斤顶拉力(KN)①.10%σcon=78.12 KN时:Y=0.0319X+0.77=0.0319×78.12+0.77=3.26MPa②.20%σcon=156.24KN时:Y=0.0319X+0.77=0.0319×156.24+0.77=5.75MPa ③.100%σcon=781.2KN时:Y=0.0319X+0.77=0.0319×781.2+0.77=25.69MPa 30米箱梁(边跨)张拉数据表30米箱梁(中跨)张拉数据表。
T型梁预应力钢束张拉程序和伸长值计算浙江省某高速公路大桥长600米,上部构造设计(上、下行线)均为19孔30米T 型连续梁桥,此桥平面上位于R=1000m平曲线上,立面位于R=6000m凸曲线内。
T 梁共有228片,由先简支后连续形成,六孔一联,共五联。
T型梁有两端连续(C型)和一端连续一端简支(B型)两种形式。
每片T梁预应力钢绞线均为3束,每束有9根钢绞线。
锚下控制张拉力P=1757.7KN,锚下控制应力为σk=1395 Mpa。
预制T梁施加预应力后,跨中上拱度边梁2.4cm,中梁2.5cm。
一、钢绞线型号:采用美国标准ASTMA416-87a270级标准高强度低松驰预应力钢绞线。
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R b y=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张拉控制应力采用σk=0.75R b y=1395 Mpa。
二、钢束布置图预应力钢束布置图及钢束编号详见《连续端预制T形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图》,其图附后。
梁肋预应力钢束在立面上一律以圆弧弯起,同时2号、3号钢束在平面上也以圆弧弯起。
梁体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设计为平弯与竖弯方式,以配合桥面线形。
三、张拉器具和锚具:千斤顶(YDC2500-200A):2台高压油泵(2YBZ-80):2台压力表(Y-150):4个(2个主表与千斤顶配套标定)锚具采用OVM锚固体系,其中,梁肋预应力采用OVM15-9型锚具,钢束孔道采用波纹管成型。
波纹管外径为φ87mm,内径为φ80mm,梁体负弯矩区采用KBM 型锚具,波纹管尺寸为60×19mm。
-1-四、油压表读数计算:根据张拉设备标定试验报告,在配套千斤顶荷载作用下,其油压表读数如下:五、张拉程序:按照设计规定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当预制T型梁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方可张拉,本梁体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实行张拉吨位和引伸量双控制。
张拉顺序为:①号束②号束控制力的60% ③号束②号束至控制力。
30米T梁预应力张拉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施工方案(一)、波纹管铺设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
安装前要逐根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砂眼、油污、泥土、压痕、裂口,咬口必须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波纹管的接口、切口应成直角,且接口处对接要严,周边不要产生毛刺,用直径大一级的波纹管为套管,并用塑料胶布将接口缠裹,防止接口松动拉脱或漏浆。
铺设波纹管时,先将波纹管分层、分号绑扎在导向钢筋上。
严格按照设计管道坐标位置固定,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以下简称《规范》),定位钢筋在直线段按100cm间距布置,曲线段加密至50cm,确保波纹管在砼浇筑期间不产生移位。
施工图上波纹管定位采用“#”字型钢筋定位。
管道安装除严格按照设计坐标进行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2)为确保管道内无杂物,管道隐蔽口处应用泡沫或胶布封锚,严防杂物进入孔道;3)施工中应注意保护波纹管;施工人员不得踩踏或用工具敲击波纹管,不得用碰撞、别撬。
焊接施工中,波纹管要远离电焊。
在现场施工中,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我部在砼浇筑时,采用先将钢铰线插入,同时在浇筑时派人抽动。
顶板负弯矩钢束管道采用穿入塑料管,砼浇筑完成后再行拔出的方法。
从而避免因人员疏忽造成管道漏浆堵塞的情况发生。
(二)、锚垫板安装锚垫板安装前,要检查其几何尺寸是否正确,注意灌浆管不得伸入喇叭管内。
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模板上,定位孔螺栓要拧紧,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
灌浆孔要采取封堵措施。
在锚垫板与模板之间加一层橡胶或泡沫塑料垫,喇叭口与波纹管相接处,要用塑料胶布缠裹紧密,防止漏浆。
(三)、钢绞线=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驰钢绞线,其力学指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强度fpk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
经业主统一招标,我部钢绞线采用××产品,经试验,符合设计文件相关技术参数要求。
30米预制箱梁张拉计算方案一、基础数据本标段30米预制箱梁正弯矩预应力钢束共有N1、N2、N3 、N4各2束,设计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con=1860×0.75=1395MP a。
按设计要求箱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10d时方可张拉,并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张拉程序为:0→σcon初应力→σcon (持荷5min)锚固,张拉顺序为N1、N3、N2、N4。
二、预应力钢束张拉力计算张拉力按公式:F n=σcon×A×n进行计算,如下:中跨箱梁N1钢束锚下张拉力:F1=σcon×A×n=1395 MP a×140㎜2×5/1000=976.5KN其中:A为每根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积;n为同时张拉的预应力钢绞线的根数;F为钢绞线锚下张拉力。
其余钢束张拉力计算同N1,各钢束张拉力如下表:中跨30米箱梁预应力钢束张拉力计算明细表(表一)边跨30米箱梁预应力钢束张拉力计算明细表(表二)三、理论伸长量的复核计算1、预应力钢束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因本标段内的箱梁梁长变化较大,故采用设计图纸中的标准梁长进行钢绞线平均张拉力的计算,首先要计算出钢束的锚下张拉力,然后采用如下公式计算钢束的平均的张拉力: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式中:P p=P[1- e-(kx+uθ)]/( kx+uθ)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17。
故30米箱梁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如下:由设计图纸可知:K=0.0015,μ=0.17,X取14.7m(中跨)、14.8m (边跨);N1、N2、N3钢束θ为5°,弧度为0.0872 ,N4钢束θ为1.4°,弧度为0.0244。
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引申量一览表
钢绞线公称直径Φ15.24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R=1860Mpa,弹性模量E=1.95X105 Mpa,实测公称面积140mm2,实测弹性模量E =2.02X105 Mpa。
理论伸长值ΔL′按下式计算:
ΔL′=(PL/AyEy)*((1-e-(kl+µθ))/( kL+µθ)) ΔL′: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m;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L;预应力筋从张拉端至计算断面的孔道长度,m;
Ay:预应力筋截面计算面积,mm2;钢绞线Φj15.24mm的公称截面面积140mm2。
Ey: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取 2.02X105 Mpa(试验值);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µ:预应力钢筋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取:0.20;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张拉程序:O—→初应力(10%控制应力)—→控制应力δK(持荷2min)—→锚固
控制应力:σk=0.75X1860=1395 Mpa
初应力σ初=10%Xσk=139.5 Mpa
单根钢绞线张拉控制力:F=σk A=1395X140=195.3KN
30M箱梁钢束伸长量一览表(单位:cm)
28M箱梁钢束伸长量一览表(单位:cm)
30米中跨钢束张拉力一览表(单位:KN)
计算:复核:监理:
28米中跨钢束张拉力一览表(单位:KN)
计算:复核:监理:
计算:复核:监理: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
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
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
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
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
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21、一家企业如果真的像一个团队,从领导开始就要严格地遵守这家企业的规章。
整家企业如果是个团队,整个国家如果是个团队,那么自己的领导要身先士卒带头做好,自己先树立起这种规章的威严,再要求下面的人去遵守这种规章,这个才叫做团队。
2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
24、做企业没有奇迹而言的,凡是创造奇迹的,一定会被超过。
企业不能跳跃,就一定是(循着)一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25、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26、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教师节名人名言
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邹韬奋
2、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佚名
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5、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
8、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
--昆体良
9、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
--西蒙
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11、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卢梭
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1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佚名
1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
1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1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
17、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
--苏格拉底
18、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莎士比亚
19、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
--康有为
2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21、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
--大仲马
2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
23、故欲改革国家,必先改革个人;如何改革个人?唯一方法,厥为教育。
--张伯苓
24、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25、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
--克拉克
26、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罗素
27、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陶行知
28、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梁启超
29、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
--佚名有关刻苦学习的格言
1、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2、勤奋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实际行动。
3、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4、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6、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8、学问勤中得。
学然后知不足。
9、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10、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1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12、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14、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
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5、不听指点,多绕弯弯。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16、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17、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18、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19、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20、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21、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
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3、不要心平气和,不要容你自己昏睡!趁你还年轻,强壮、灵活,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
24、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
鉴难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权物。
2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6、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
以人为师能进步。
27、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