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浅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几个重要因素摘要:银行竞争力是一家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衡量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主要是从财务实力、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盈利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
其中,盈利能力更是能够全面地说明银行竞争实力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外部因素,希望能借此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内外部因素一、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内涵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其盈利能力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
一般性是因为从商业银行的定义和功能看,商业银行是属于企业范畴的一种经济组织,是处于社会再生产分配领域的金融经济组织。
因此,商业银行同其他产业或行业中的企业一样,具有盈利能力的一般性;然而,与一般生产经营企业相比,商业银行又具有特殊性,其盈利能力应该是:1.经风险调整的盈利能力。
这种盈利能力的衡量必须要加上风险因素,也即经风险调整后的盈利能力。
如果不把盈利中的风险承担成本一并衡量,那将会导致决策层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失去正确的判断。
2.合规性基础上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的提高不能以损害合规性指标为基础,比如要符合监管当局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存贷比指标等等。
因为不符合指标,发展就会受到监管局的限制。
3.承受风险基础上的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经营获利是建立在总体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的,不能是风险失控下的获利。
因为一旦失控的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银行就要被关门清盘。
因此,这种风险的可承受性表现在资本能完全覆盖非预期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股东和董事会的风险偏好来决定选择何种(激进、稳健和保守)发展模式。
综合起来,可以认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一种经营的知识或特殊技能,这种知识或技能积累的结果,反映为商业银行对亏损提供吸纳的功能和从事相关业务时抵御风险、获取收益的技能。
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也就是商业银行自身的因素包括有风险因素、业务因素、营运效率因素3大方面。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商业银行在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银行的盈利状况是银行发展的决定性指标。
本文选取我国16家商业银行2005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Eviews7.2建立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影响因素作出分析。
标签: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盈利能力一、导论《银行家》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内商业银行的利润总额在三年的时间内几乎翻了一番,占全球利润总额的比例甚至超过20%。
但通过比较资本回报率和总资产回报率,西方商业银行的长期平均ROE和ROA分别超过20%和1%,一些顶级的跨国银行ROE和ROA高于30%和1.5%。
国内良好的商业银行利润平均ROE和ROA--约15%和0.5%。
从收入来源,国际先进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收入的比例超过30%,有的高达50%,但国内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大多数仍然在10%左右;除此之外,国内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对扩大业务规模,促进业务的发展。
二、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1.资产质量与上市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资产质量与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风险高的银行收益较好,但是这和整体经济状况是相关的,当经济受到较大的外部冲击时,资产质量较高的银行抗压能力就很强,能够保持较好的经营状况,反之资产质量较差的银行,信用风险就大,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动的时候,就会给银行带来交大的波动。
2.经营效率与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商业银行的费用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表现在成本控制上的能力,它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关系密切,商业银行的效率高,经营管理费用就低,成本就低,盈利能力就强,但目前随着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越来越高,对应的管理支出也就随之增多。
3.创新能力与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其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上,而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中间业务。
非利息收入的增加能提高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多样性,并且由于中间业务占用资金少,成本低,风险小,且盈利能力较强,能平衡商业银行的风险与收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处于起步阶段,金融创新还有巨大的空间。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环境、竞争状况、市场地位、风险管理能力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市场环境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市场环境包括经济增长、利率水平、货币政策等因素。
经济增长水平决定了银行的贷款需求和利息收入,如果经济增长较快,银行的贷款需求会相应增加,从而提高银行的贷款收入和盈利能力。
利率水平和货币政策则直接影响银行的净息差,如果利率水平较高,银行的净息差会增加,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竞争状况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金融行业的开放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竞争状况直接影响着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较高的竞争压力会导致银行的净息差下降,从而影响盈利能力。
竞争状况还影响着银行的贷款质量和不良资产的管理,竞争激烈的银行往往更容易发生贷款违约和不良资产的增加。
市场地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影响。
市场地位直接决定了银行的规模和市场份额,规模越大、市场份额越高的银行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和盈利。
市场地位还决定了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影响力,具有较高市场地位的银行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和利润空间。
风险管理能力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风险管理能力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等方面。
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的控制不良资产的增加和风险损失的发生,从而保护银行的盈利能力。
相反,风险管理能力较差的银行容易遭受不良资产和风险损失的冲击,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市场环境、竞争状况、市场地位和风险管理能力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银行需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才能够提高盈利能力。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机构,其盈利能力对于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竞争、货币政策等。
本文将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了解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宏观经济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银行的业务规模、贷款质量、利率水平等。
在宏观经济环境好的时候,经济强劲增长,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居民收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需求增加,这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反,当宏观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经济增长放缓或者出现衰退,企业盈利下降,居民收入减少,导致企业和个人贷款需求下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市场竞争的影响市场竞争也是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完善,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银行业务相对标准化,竞争日益激烈,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银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利率等手段来吸引客户,这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压力。
市场竞争也会促使银行加大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三、资产质量的影响资产质量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银行的资产包括信贷资产、投资资产和其他资产。
信贷资产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而信贷资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
当信贷资产的不良率高,不良资产增加,银行需要足额准备金来覆盖不良资产,这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银行需要通过信贷审查、风险控制等手段来提高资产质量,保障良好的盈利能力。
四、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是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融资成本和信贷资产的收益率。
当货币政策偏紧,央行加息,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对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当货币政策偏松,央行降息,银行的融资成本降低,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有利。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纷纷股改上市之后,国内银行业迎来高速成长期。
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的脚步加快,民营银行的加入等内外因素,使得国内商业银行面临新的市场发展,环境行业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存贷款利差收窄,这对于依靠存贷款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商业银行是十分不利的。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盈利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增强银行信誉,增强银行的资本实力,吸引更多的客户,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银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银行的竞争,帮助银行业迅猛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一、国内外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在美国和英国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中,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多元化的。
在销售市场和公司股东的监督下,健全的外部整顿制度促进了经营者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并且健全的金融市场法规正在激励人们。
小公司的股东积极地对金融机构的运作进行外部控制。
公司的股东相互监督,相互牵制,金融机构具有良好的经营能力。
例如,为了避免公司股权结构的多样化和经营者的短期个人行为,英国上市银行特别注意高管和团队的激励机制。
根据员工持股计划和高管人员的持股情况,内幕人士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建立宣传,充分透明,一切正常的内部控制制度共同促进银行业盈利能力的提高。
在银行业的经营能力水平上,国外对金融机构经营能力的理论比较完整的研究侧重于市场需求以及金融机构的高效率对金融机构的毛利率和资本回报率的危害。
从我国银行资产总规模来看,由国家或政府控股的商业银行占我国银行总资产规模的95%,是我国商业银行业绝对的市场占有者。
而民营商业银行仅占的5%,规模较小,覆盖面尚且不足。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商业银行随之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快速的发展掩盖了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低下的弊端,亦导致大部分银行家在对我国银行业风险评估时过于乐观。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成为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
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反映了银行的资本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资本充足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因此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如何保持适当的资本充足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资本充足率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资本充足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资本充足率对盈利能力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资本充足率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资本充足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风险资产规模风险资产规模是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本充足率是以风险加权资产作为分母,因此风险资产规模的增加会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从而影响盈利能力。
在风险资产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资本来覆盖风险,这会影响到盈利能力。
2. 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商业银行获取资本所需要支付的成本。
资本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盈利能力。
过高的资本成本会导致盈利能力下降,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
3. 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商业银行的资本来源和形式。
良好的资本结构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充足的资本支持,增加盈利能力。
而不良的资本结构会使得商业银行在面临风险时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影响盈利能力。
4. 监管要求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一系列的要求和规定。
这些要求和规定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过于严格的监管要求会使得商业银行的资本成本增加,从而影响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需要密切关注监管部门的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资本结构,以保持良好的资本充足率。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提高资本充足率对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提高抗风险能力良好的资本充足率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降低违约和信用风险。
在金融市场不断变化和风险加剧的情况下,保持适当的资本充足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尤为重要。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差: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是利差业务,即吸收存款的利率低于放贷的利率。
利差的大小取决于银行对于利率的把握能力、放贷利率的确定以及存款利率的控制等方面。
2. 资金成本: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是指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包括存款利率、借款利率、发行债券成本等。
资金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成本越低,盈利能力越强。
3. 不良资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指逾期贷款、呆账等风险资产,不良资产的增加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
银行需要加强贷前审查、风险控制以及不良资产的处置等环节,有效控制不良资产的风险。
4. 经营规模: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也是影响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规模越大,银行的资金利用率越高,同时也可以通过规模效应获得更多的利润。
银行需要通过拓展业务、提高客户数量等方式来扩大经营规模。
5. 费用控制:商业银行需要控制各项经营成本,包括行政费用、人力成本、IT系统成本等,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银行也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减少操作风险和人为错误带来的损失。
6. 利率市场化:中国的银行业正在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这对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市场化的利率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提高银行的定价能力,同时也带来了竞争压力。
银行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积极应对市场竞争,以保持盈利能力的稳定和增长。
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利差、资金成本、不良资产、经营规模、费用控制和利率市场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银行需要在这些方面做出合理的策略和决策,才能够提升盈利能力,保持持续的发展。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引言商业银行作为经济中的金融机构,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功能。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一直是衡量其经营状况和贡献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相关措施,以期为提升银行业盈利能力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盈利能力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经营活动取得利润的能力。
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对于其稳定经营、增加股东回报和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1 盈利能力的指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主要通过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Assets,ROA)和资本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ROE)来衡量。
ROA指标反映了银行资产的盈利能力,ROE指标则进一步考虑了股东权益,是衡量银行综合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1.2 盈利能力的重要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直接关系着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盈利能力强的银行能够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吸引更多的存款和资本,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盈利能力也直接关系着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股东回报,对于吸引投资者和提升企业形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2.1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总体较好。
根据2019年度的报告显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为1.6万亿元、7736亿元和1407亿元。
然而,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一些问题,如ROA和ROE水平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2.2 影响因素分析2.2.1 利差收入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是其最重要的经营收入来源之一。
由于国内利差逐渐收窄,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有所减少,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2.2.2 非利差收入商业银行的非利差收入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创新,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差收入增长较快,对盈利能力有积极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怡雯张志伟陈桂敏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6年第16期
摘要:商业银行在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银行的盈利状况是银行发展的决定性指标。
本文选取我国16家商业银行2005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Eviews7.2建立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影响因素作出分析。
关键词: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盈利能力
一、导论
《银行家》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内商业银行的利润总额在三年的时间内几乎翻了一番,占全球利润总额的比例甚至超过20%。
但通过比较资本回报率和总资产回报率,西方商业银行的长期平均ROE和ROA分别超过20%和1%,一些顶级的跨国银行ROE和ROA高于30%和1.5%。
国内良好的商业银行利润平均ROE和ROA--约15%和0.5%。
从收入来源,国际先进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收入的比例超过30%,有的高达50%,但国内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大多数仍然在10%左右;除此之外,国内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对扩大业务规模,促进业务的发展。
二、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1.资产质量与上市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
资产质量与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风险高的银行收益较好,但是这和整体经济状况是相关的,当经济受到较大的外部冲击时,资产质量较高的银行抗压能力就很强,能够保持较好的经营状况,反之资产质量较差的银行,信用风险就大,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动的时候,就会给银行带来交大的波动。
2.经营效率与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
商业银行的费用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表现在成本控制上的能力,它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关系密切,商业银行的效率高,经营管理费用就低,成本就低,盈利能力就强,但目前随着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越来越高,对应的管理支出也就随之增多。
3.创新能力与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
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其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上,而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中间业务。
非利息收入的增加能提高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多样性,并且由于中间业务占用资金少,成
本低,风险小,且盈利能力较强,能平衡商业银行的风险与收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处于起步阶段,金融创新还有巨大的空间。
4.流动性与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
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表现在俩个方面,一方面银行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若出现挤兑现象,会大大降低银行的信誉严重时甚至可能使银行破产。
就算不出现挤兑现象,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时也可能以不合理的价格变现自有资产或者以不合理的价格在外界融资。
这样会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
另一方面,盈利性和流动性是俩个相对的指标,流动性高时,盈利资产的利用率会受到影响。
5.资本充足率与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银行的总资本包括借贷资本以及权益资本,权益资本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在对外界风险的冲击时,权益资本对外界风险的冲击能期待缓冲作用,并且权益资本较高的银行可能处于内部人的考虑,经营效率会相应提高。
三、上市商业银行盈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样本选取
本文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规范研究剖析了我国16家银行2005年-2015年的有关面板数据。
笔者选择用面板数据的模型来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再运用Eviews7.2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2.指标选取
笔者主要研究了从银行的盈利影响因素中选取对应的财务指标,利用面板数据的模型回归分析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剖析每个影响因素和银行盈利状况之间的联系。
(1)因变量指标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Average Equity,ROAE)=税后净利润/平均资本净值%。
ROAE是评价股东的平均收益率的指标,它可以评估股东在银行投资的资本所取得的净利润。
(2)反映风险应对能力的指标
贷款减损支出/平均贷款总额%(Loan Impairment Charges/Average Gross Loans%,CL)。
银行面临着信用、操作、市场三大风险,由于贷款减损支出的计提一般在净利润前,它在降低
银行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利润。
同时不良贷款的增多也会使银行扩大对拨备的计提,使利润减少。
所以该比率在反映资产质量的同时,也对银行的盈利状况产生作用。
(3)反映成本与收入的指标
成本收入比率(Cost To Income Ration,CI)。
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也将对其盈利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
该比值越低,银行在营运过程中相关的成本就越低,因此可以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4)反映资本充足率的指标
资本充足率=股权/资产总额%(Equity/TotalAssets%,ETA)。
资本充足率是评价银行的资本金与其总资产占比的指标。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它的盈利状况有着很大的关联。
(5)反映市场规模的指标
该行的总资产数额(Total Assets,TA)占全部16家银行的比重分析。
规模指标是银行在网点、客户、资产上的优势的体现,也是银行在业务定位上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
银行规模的大小影响着它的盈利状况,这基本是由于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
银行成本的大小并不一直表现为规模经济。
(6)反映流动性的指标
贷存比率=贷款/存款%(Loans/Customer Deposits%,LD)。
流动性状况指的是商业银行将资产变现但不发生大量的损失所用最短的时间或在资本市场筹措到其所需资金的最快速度的能力.
(7)反映创新能力的指标
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Non-Interest Income/Gross Revenues%)。
非利息收入与总收入的占比越大,表明银行具有越强的创新能力。
3.实证模型的建立
由F检验和Hausman检验可以判断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德国商业银行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解释变量x1为贷款减损支出/平均贷款总额,x2为成本与收入的比重,x3为权益资本与总资产的比重,x4为该行总资产数额占全部50家银行的比重,x5为贷款占存款的比重,x6为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估计结果:
上表输出结果说明,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调整后的样本可决系数为0.79,这表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
从回归结果能够看出,对于本例中的16家银行来说,尽管它们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倾向相同,可是其银行的自发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的差异。
四、建议和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银行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据此,本文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也许可以对提高其盈利能力有些许帮助:
1.顺应市场变化,使收入方式多样化
商业银行应该顺应市场的变化,主动改变其发展策略,增强其创新能力。
不仅要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增加其非利息部分的收入,还要利用它在信息、专业水平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加强开拓中间业务的力度,改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单一的状况,分散风险。
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意义非凡。
2.控制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过小时会使商业银行的成本支出增加,但当其市场规模过大时则会表现为规模不经济。
所以,商业银行应该控制其拥有适当的资产规模,精简机构和人员的数量,避免出现机构和人员的过渡臃肿。
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员工时,不仅要加强员工业务方面的知识,并且要加强其投资银行方面的知识;聘请具备商业银行与投资商业银行知识背景及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人才,为将来的综合型转变奠定基础。
3.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
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对于银行的监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银行所监管的目标不仅限制于以往传统的银行业,还会囊括证券和保险业,当局的监管部门应该高瞻远瞩,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避免产生监管缺位和空白。
参考文献:
[1]Doliente,Jude S. Determinant of bank net interest margins in SoutheastAsia,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Letters,2005.
[2]齐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可持续研究[D].杭州大学,2011.
[3]倪美蓉.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时代金融,2011(26).
作者简介:王怡雯(1992- ),女,汉,云南昆明,硕士,云南大学,金融学;张志伟(1990- ),男,汉,山西大同,硕士,云南大学,金融学;陈桂敏(1989- ),女,汉,云南曲靖,硕士,云南大学,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