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62.47 KB
- 文档页数:6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知识梳理)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2.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几个阶段(1)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③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①1861年~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
②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③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
3.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特点(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①革命的手段都采用暴力的形式。
②革命的过程曲折复杂。
③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一切反封建统治的阶级、阶层结成了联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的特点:多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与旧势力达成妥协。
4.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1)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首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美国:《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3)法国:《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4)对于这些法律文献,不仅要掌握其基本内容,而且一方面要理解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有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理论旗帜,有的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直接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还要理解其对未来新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结构的构建作用,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1、五六十年代:(1)表现:美国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急剧膨胀。
(2)原因:①美国大力拓展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②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大力发展高新产业。
③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七八十年代:(1)表现:①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
②80年代调整,经济开始复苏。
(2)原因: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
②受到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3、九十年代:(1)表现:①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状况大大优于其他发达国家。
②率先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2)原因:①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
②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
③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
④积极推动多边经济合作。
二、欧洲联盟:1、经济的恢复:(1)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
(2)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实行干预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
(3)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大量“美援”涌入西欧。
2、欧洲的联合:(1)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联邦德国等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组织。
(2)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组成欧洲共同体。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
(3)1993年,成立了欧洲联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日本经济的发展:1、原因:(1)战后美国在日本强制推行民主改革,并实行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3)日本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表现:(1)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2)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问题:存在严重的对外依赖性。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赫鲁晓夫改革:(1)时间:从1953年起开始改革。
(2)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第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对应学生用书第34页)一、美国经济的发展与演变*1.发展原因:二战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普遍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实行赤字财政,扩大社会福利,刺激投资与消费。
2.概况(1)高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随着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美国西部和南部“阳光地带”的经济空前繁荣起来。
(2)危机频发:小规模经济危机频发,1973年发生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3.特点(1)产业结构:战后,美国农业部门的比重不断下降,服务部门的比重迅速上升。
(2)企业发展:战后,美国企业出现合并的浪潮,主要内容是“混合合并”,许多大公司日益向经营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小企业稳步发展,出现生产集中与分散两种趋势并存的局面。
(3)对外贸易:跨国公司飞速发展。
二、欧洲联盟1.目的:西欧国家为了振兴经济,并在美苏两极对抗中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
2.走向联合(1)经济联合: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联营”,迈出了欧洲联合的第一步。
(2)规模扩大:欧共体规模逐渐扩大,到1994年,成员国发展到15个。
(3)一体化程度提高:1993年11月,欧共体正式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1999年初,正式使用欧洲国家统一货币欧元。
三、日本成为经济强国1.背景(1)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改革。
*【问题导学】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如何?答案:略。
2.战后日本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如何?答案:略。
【小贴士】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新兴工业;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备课札记】(2)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转而采取对日本的扶植政策。
2.概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时期,80年代下半期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途径大致有四种情况:
①第一种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是其代表。
如:英国通过1640年至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②第二种是通过民族独立战争,摆脱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如:美国独立战争为代表。
美国通过1775年至1783年的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第三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逐步废除旧的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俄国、日本为其代表。
如:日本通过推翻幕府统治,确立明治天皇的统治,通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④第四种途径是通过国家统一消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逐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德意志、意大利统一为代表。
如: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分裂,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内容标准】(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攀枝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是()A.美国B.法国C.英国D.日本下图为1870年—1970奶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根据图示完成3-4题3、(山西)造成图中1913—195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原因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战②第二次世界大战③中东战争④世界经济大危机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山西)促使图中1950年-——197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冷战”的结束D欧盟的建立5、(南宁)以研发电脑芯片而得名的美国“硅谷”今后可能因大力开发太阳能而成为“太阳谷”。
这表明二战后美国重视()A.改善人民生活B.发展跨国公司C.发展高新工业D.降低生产成本6、(威海)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高速度、低失业率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C.高速度、低通胀D.信息化和全球化7、(泉州丰泽区)回答下列有关美国的有关问题。
(1)20 世纪30年代,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2分)(2)谁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你认为19 世纪末促使美国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的十分重要原因是什么?(4分)(3)你觉得二战后美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8、(达州)美国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综合美国发展历史,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1)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
(2分)(2)美国历史上经历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这两次革命的领导人分别是谁?(4分)(3)在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选择实行“新政”的人物是谁?“新政”中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措施是什么?“新政”地位作用如何?(4分)(4)下表中提供了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的相关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各阶段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