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三种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主要的因素是阶级力量的对比注意:1、对于资产阶级军事独裁专政的认识当资产阶级统治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面临社会的各种力量的反对,如封建王朝的复辟、下层人民的反抗等,其政权尚不牢固,需要强有力的政权巩固统治。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的军事专政正是适应了这一历史要求而出现的。
其政权无疑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这从其内外政策及实施效果便得以证明,其存在于非常的历史条件下,一旦资产阶级统治牢固下来,这一条件即可丧失,并且军事专政也违背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原则,必不可能长久2、对法西斯主义的认识法西斯是20世纪特有的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同20世纪重大事件密切相关。
20世纪的法西斯运动可分为前后两大阶段,以1945年为分界线。
1945年以前属于法西斯产生、发展和大规模泛滥阶段,在这一阶段法西斯运动掀起过两次浪潮,一是一战末期和战后初期法西斯的滋生,这主要包括1919—1921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党、1920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纳粹党;二是从30年代大危机到二战结束,这是法西斯运动大规模泛滥时期。
在这次浪潮中,法西斯在意大利以外的国度内相继建立,德国的纳粹运动急剧膨胀,纳粹党到1932年上升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日本从1931年开始法西斯化的过程,经过一系列冲突和斗争,日本军部在1934年实现法西斯化,国家政权自1936年广田内阁成立初步实现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进行局部战争和对外扩张的过程相互接近,在30年代中后期结成以《反共产国际协定》为标志和纽结的法西斯集团,40年代初期又结成以《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为标志的法西斯军事集团,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郑寅达同志在《20世纪的法西斯》一文中将法西斯的共性概括为六个方面:(1)法西斯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的产物,是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后才出现的现象;(2)法西斯鼓吹极端民族主义或民族沙文主义,鼓吹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歌颂暴力和战争(这里是两个方面);(3)其社会基础是以小资产阶级分子为主的中下层民众;(4)法西斯主义既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反对传统的资本主义,鼓吹寻求第三条道路;(5)宣扬和推行独裁统治,认为独裁制符合人类社会的天性,是提高本民族内在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最佳手段。
对资本主义各国政体形式进行归纳,有以下两种政体。
君主政体: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议会君主立宪政体共和政体:总统制、议会制、委员会制君主政体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或名义上由君主一人掌握的政体。
君主立宪政体是指君主不再享有专制政体下的无限权利,其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限制的政体。
其中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君主的权力受的限制极少,议会君主立宪制所受的限制较大。
共和政体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或名义上都不属于一人所有,而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掌握的政体。
在议会制国家,议会在国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内阁由议会产生,向议会负责;总统由选举产生,一般不掌握实际权力,只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在总统制国家,总统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议会行使立法权,对总统行使一定的制约权。
在委员会制的国家,立法权属于国会,最高行政机构由委员会构成,由议会选举产生。
政体其他分类•根据行政权力的情况,可以分为总统内阁制和议会内阁制;议会内阁制即议会民主制,也称议会制,是一种民主政治制度,特点是其政府首脑需要获得议会的支持才能工作,而这种支持一般通过信任投票的方式得到体现。
因此,在采用这种政治体制的国家中,立法体系与行政体系并不完全分立。
议会民主制的政府一般拥有多个党派,而且政府首脑与国家元首分开。
行政体系一般就是政府的内阁,由政府首脑(一般是总理或首相)领导。
总理或首相以及全体内阁成员一般也是从议会议员中产生,并在任职后保留议会中的议席。
政府首脑往往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在很多国家,内阁或内阁内的任何成员都可以通过议会对其的不信任投票而被免职。
此外,行政体系也可以决定解散议会,重新举行选举。
在议会民主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职务分开。
在大多数议会民主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君主或是总统)是象征性的职位,只拥有些无关政局的权力,例如任命公务员等。
不过国家元首也会保留一些在紧急状态中可以使用的特别权力,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依惯例还是依法律规定)此类权力是在得到政府首脑支持后才会得到实行。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但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
——列宁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根本经济利益,必然要建立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制度,实现资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阶级统治和治理。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和被统治的地位,这种基本的阶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即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强力统治。
无论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
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它为国体服务,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要求。
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阶级力量对比、历史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沿革、民族地区特色等许多因素的差异,因而其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以君主(或国王、皇帝、天皇等)为国家的世袭元首、其所掌握的国家最高权力受国家宪法所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国家中,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分享权力的产物。
政治学原理1、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最早讨论政治问题的著作。
2、国家在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3、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与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封建制国家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封建制国家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制。
4、在政治权力分配上,作为法团的利益集团实际上与国家建立了一种合作与协商的关系,利益集团几乎成了国家的一部分,既制定政策又执行政策。
1、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和制主要可分为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委员会共和制三种形式。
2、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在现代社会,政治管理首先要遵循民主原则。
4、适度的政治冷漠是政治成熟的表现,有利于培养公民理性精神。
5、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既是直接民主的组织形式,也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
1、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也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运用的政治形式。
2、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利益集团的产生与发展植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元主义的政治文化氛围中。
3、在提高政治透明度、扩大政治参与度等方面,新闻媒体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
4、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包括人性完美的原则、平等观、国家观、市场与经济观。
1、人们在长期共同的政治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习俗,往往成为决定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基本要素2、政治制度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内部各个政治机构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这是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核心部分。
3、阿尔蒙德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而言,政府能力、政治参与经济增长和分配可以作为共同的衡量指标。
4、国际社会是人类各个政治共同体或国家及其成员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或指因共同的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共同体。
二、名词解释1、政治:是人追求利益和公共权力的种种活动及其产生的各种关系。
2、政治现象:是指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即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
关于资产阶级政体的几组比较关于资产阶级政体的几组比较: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以君主(皇帝、国王)为世袭的国家元首,君主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其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资产阶级按君主地位和权力的大小,君主立宪政体可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指以议会制为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如英国) 。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是指,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实际统治者的政体(如德意志帝国)。
共和制是一种民主的国家管理形式,现代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的国家都采用这种政体。
它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限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政体。
依据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又分为议会制、总统制(美国)、半总统制(法国)和委员会制。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相同点:⑴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政体⑵形式上都有君主、首相和议会,实行三权分立(3)国家元首都是君主,实行世袭制,并任期终身(4)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5)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⑴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英国的元首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无实权。
德意志帝国的元首国王,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于一身,拥有实权。
⑵政府首脑的产生方式和地位不同:英国政府的首脑是首相,由议会选举的多数党的领袖担任(由议会选举产生),握有行政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而德意志帝国的首脑虽是首相,但由皇帝任命,听命于皇帝。
⑶政府与议会的关系、议会的地位不同:英国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掌握国家主权。
首相和内阁(政府)对议会负责。
而德意志帝国的议会置于皇帝的权力之下,皇帝是权力中心,议会不是权力中心,议会仅有立法权,对政府(首相和内阁)及皇帝没有监督权,首相不对议会负责,仅对皇帝负责。
什么是资本主义政体?行政机关实行相容原则,行政机关由立法机关产生并对立法机关负责的政体称为内阁制,而把立法机关同行政机关实行不相容原则,政府官员不能兼任议会议员的政体称为总统制。
(4)政府行使职权是否受法律、特别是宪法的限制。
把按照法律和宪法行使政府职权的政体称作立宪(或民主)政体,把政府职权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只凭统治者个人意志的政体称作专制(或独裁)政体。
二、什么是资本主义政体?它有哪些类型?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
根据马克思主义划分政体的标准,资本主义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上,主要采用了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
(一)君主立宪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以君主(国王、皇帝)为世袭国家元首,君主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其权力受到了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分享权力、互相妥协的产物。
资产阶级按照君主地位和权力的大小,君主立宪政体可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1.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又称二元君主制。
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宪法往往是钦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
二元君主制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晚、封建地主阶级长期拥有巨大势力的国家,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较议会制君主制有更多的封建专制君主制的色彩。
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1889——1945年的日本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
20世纪80年代,约旦、沙特阿拉伯、尼泊尔、摩洛哥等少数国家仍保留这种制度。
2.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
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根本经济利益,必然要建立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制度,实现资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阶级统治和治理。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和被统治的地位,这种基本的阶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即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强力统治。
无论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
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它为国体服务,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要求。
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阶级力量对比、历史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沿革、民族地区特色等许多因素的差异,因而其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以君主(或国王、皇帝、天皇等)为国家的世袭元首、其所掌握的国家最高权力受国家宪法所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国家中,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分享权力的产物。
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类型。
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君主作为国家元首只有象征意义,并无实际权力,所谓“临朝而不理政”,其行动受议会所严格约束。
三个基本政治制度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使政权的方式和方式的组合。
它涵盖了政府组织、权力分配和治理机制等方面。
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政治制度存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专制制度、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1. 专制制度专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一位君主或集体独裁者掌控着政治权力的制度。
这种制度通常通过制定法律或宪法来授权并限制君主或独裁者的权力。
在专制制度下,政府通常是高度集中和集权的,君主或独裁者拥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决定立法、行政和司法事务等。
专制制度有其优点和缺点。
一方面,它可以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快速做出决策并实施政策,在短时间内推动国家发展。
另一方面,专制制度也容易滥用权力、侵犯人权和限制个人自由。
这种制度的权力控制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中,可能导致腐败、不公平和不稳定的政治环境。
2. 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指政权由人民通过选举及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来决定和维护的政治制度。
在民主制度下,政府权力的合法来源是人民的意愿和选举结果。
它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平等的选举权、政府权力的制约,以及宪法保护人权和自由。
民主制度的优点在于促进政治参与、尊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并提供一个机制来防止权力滥用。
民主制度鼓励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并通过选举周期来实现政权的平稳转移。
然而,民主制度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慢决策过程、政府腐败和利益集团的影响力等问题。
3. 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以社会公有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主要目标是实现财富和资源的公平分配,消除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
社会主义制度通常由集体所有制的经济体系和中央计划经济控制组成,政府扮演着调节和管理经济活动的角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在于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公平机会和社会正义。
它强调公共利益和集体参与决策,以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社会主义制度也面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创新动力不足以及政府干预过多等问题。
结论三个基本政治制度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点。
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代议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B.代议制充当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C.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D.实行代议制国家的本质都是相同的解析在当代,几乎所有实行民主制的国家都实行代议制,代议制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故A、C两项正确;现代国家,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是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所以代议制充当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B项正确。
实行代议制国家的本质,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在性质上是不同的,D项错误。
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所以答案为D项。
答案D2.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作为国家元首的君主( ) A.由全体国民直接选举产生B.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C.是国家的象征,只行使某些礼仪性的职责D.实际上仍然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解析君主立宪制国家中的君主,虽为国家元首,但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B项符合题意。
A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家元首是世袭而非选举产生;君主立宪制包括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分别是虚位元首和实权君主,C、D两项说法都不科学,排除。
答案B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有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两种政体的主要区别是( )A.国家元首是否由选举产生B.国家元首是否拥有实权C.国家元首的权力是否受宪法限制D.国家元首是否受议会的制约解析民主共和制可分为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和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在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体中,国家元首虽由选举产生但没有实权,故B项不符合题意;无论是民主共和制还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的权力都受到宪法的限制和议会的制约,故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元首为君主,君主是世袭的,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元首都是由选举产生的,所以选A项。
答案A4.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 )A.议会制和总统制B.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C.议会制、内阁制、委员会制D.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解析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故D项正确。
如何看待西方的三权分立?所谓“三权分立”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不同国家机关掌握,并独立行使的一种制度。
制衡理论则是指议会在行使立法权、总统在行使行政权、法院在行使审判权时,相互监督、互相制约,以达到“三权”在国家政体中的平衡。
如现今美国所实行的制衡方式是:总统有对国会两院法案的否决权,但立法机关复议,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即可成为法律;总统任命行政官员、缔结条约要争求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国会有对以总统为首的行政官员的质询、弹劾的权力;司法部门有对政府官员审判的权力,以及对国会制定的法律进行是否违反宪法的审查权;总统和国会结合起来行使对法官的任命权;国会参与部分司法权,有司法性的宣告叛国罪和对总统审判的权力。
“三权分立”和制衡理论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原则和制宪理论,不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创造出来的,更不是当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首创。
它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一、“三权分立”和制衡理论最早应追溯到西方奴隶社会古罗马国家的共和时代,探索这一原则和理论的乃是罗马第一个法律思想家波里比阿(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22年)。
当时罗马帝国采取的政体形式是一种混和政体的国家政治制度,在这种混和政体中,罗马帝国内部存在着三种势力:执政官(或行政官)代表君主势力;元老院代表贵族集团势力;平民议会代表民主势力。
罗马人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扩大版图,征服了很多国家,成为地跨欧洲大陆和地中海沿岸的强大帝国,原因何在?波里比阿发现,它的秘密就在于:上述三种势力是相互制约的,所以就可以防止必然退化与衰败的趋势。
这便是西方最早的“三权分立”和制衡理论。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罗马统治阶级是在毫无意识地、不自觉地加以应用这一原则和理论,没有将它真正上升到政治理论的高度,它只不过是各种势力争夺政治权力的结果。
但它却成为后来资产阶级“三权分立”代表人物孟德斯鸠的理论和美国制定宪法者援用的法律根据。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而推行的种种统治方式的总和。
它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官吏制度、选举制度、法律制度、决策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核心。
我们只何在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剖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特别是解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才能使我们更深刻更全面了解资本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1)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建立起来的。
它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的日益加剧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家是一十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
这首先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
因为国家“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子镇乐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之后,资产阶级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从而获得镇压和剥削无产阶级的政治工具,以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其次,是由资本仁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尽管资产阶级内部存在着不同阶层、集团,他们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相互之间不断地争夺政治权力,但在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对付无产阶级方面,他们又是一致的。
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
为了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维护资本的剥削与统治,资产阶级必然动用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领导和管理,并强迫无产阶级服从于它的统治。
所以说“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
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三种:
其一:君主立宪制,就是保留了世袭的君主,但君主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内阁[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其负责,议会中的多数党的党魁担任内阁首相是政府首脑,议会有权解散政府。
代表国家是英国、日本、西班牙、荷兰等。
这种制度的形成是当初资本主义革命不彻底造成的,是资产阶级和封建主阶级相互妥协的产物。
其二:议会制,其政治制度和君主立宪制的区别主要在于没有保留君主,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民选的总统,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议会形成政府,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解散政府,政府首脑是总理。
代表国家是德国、意大利,以色列和印度等。
这种制度的形成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贯彻“三权分立”原则的产物。
其三:总统制,就是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总统有大选产生掌握行政权,和议会的立法权有平等的权利,议会无权罢免总统也无权解散政府,只能对总统提出弹劾。
代表国家是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等。
美国这种制度形成的原因和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个人威望较高有关,其他国家主要是二战后美国控制下建立的国家。
比较特别的是法国,它的政体既有议会制的成分也有总统制的成分,整体上倾向于总统制。
法国本来是议会制国家,二战后由于戴高乐的个人权威,总统开始具有实质性的权利,并且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倾向于总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