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井田内的划分。
- 格式:ppt
- 大小:635.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二章井田开拓方式(修改2)第二章井田开拓方式为了开采地下的煤炭资源,必须从地面开掘一系列通道进入煤层,这些通道统称为井巷。
由地表进入煤层时,为建立矿井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而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根据进入煤层的井硐形式不同,井田的开拓方式分为: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
井田开拓方式、井巷施工顺序,以及井下运输、通风等生产系统总称为井田开拓系统。
第一节斜井开拓主、副井筒均为斜井的开拓方式称为斜井开拓。
斜井开拓方式在我国煤矿中应用较广,半数以上的矿井是斜井开拓。
随着技术和设备水平的发展,尤其是长距离、大运量、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应用,使斜井开拓方式的应用更加广泛。
按井田内划分和阶段内的布置方式不同,斜井开拓可以分为多种方式。
这里只介绍斜井单水平采区式开拓及斜井盘区式开拓。
一、斜井单水平采区式开拓斜井单水平采区式开拓方式如图2-1所示。
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沿走向划分为若干个采区,每个采区沿倾向划分为若干个区段。
井巷开掘顺序:在井田走向中部,开掘一对斜井,主井1安装带式输送机提升煤炭,副井2用作辅助提升。
两斜井相距30~40 m。
当主副井筒掘至煤层底板岩石预定位置时,开掘井底车场3,并向两翼掘进水平运输大巷4和副巷5运输大巷在岩石中掘进,距煤层底板垂直距离20 m,副巷沿煤层掘进。
当掘到采区中部位置时,开掘采区下部车场通入煤层,并沿煤层掘进采区运输上山6和轨道上山7。
为加快矿井建设速度,在开掘主、副井的同时,可以在井田上部边界开掘回风井12。
当风井掘至回风水平后,即向两翼开掘阶段回风大巷11,并在采区上部掘进采区上部车场,贯通采区上山。
然后就可以在区段内掘进区段运输平巷8,区段回风平巷9及采煤工作面开切眼,并在开切眼内安装采煤设备。
待一切准备好后就可进行回采工作。
为了保证矿井的连续生产,上一区段采煤工作面产量递减之前,就要把接替区段回采巷道掘进完毕,将工作面准备好,以保证工作面正常接替。
第一篇井田开拓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矿井生产概况2、掌握基本概念3、掌握煤田划分为井田重点、难点和突破的方法:重点:基本概念和煤田划分为井田难点:煤田划分为井田突破方法:1、详细讲述2、动画演示教学内容和步骤(附后)第一节矿井生产概况一、基本概念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2、矿区和矿区开发: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组合。
称为矿区对煤田划分的矿区,根据规划有计划的建井进行开发生产过程,称矿区开发。
大的煤田往往被划分为几个矿区开发,如陕西的渭北煤田划分为:铜川、蒲柏、澄合、韩城等矿区,走向170km地跨7个县市。
小的煤田可为一个矿区或一个矿井进行开发3、井田:煤田内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
、矿井巷道为进行采矿,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1—立井,2 —斜井,3 —平硐,4—暗立井,5 —溜井,6—石门9-上山,10-下山,11-风井,12-岩石平巷,13-煤层平巷立井(竖井)——按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和形状分: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
1、垂直巷道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垂直巷道主立井(主井)用于提升煤炭。
副立井(副井)用于提升或下放人员、材料、设备、矸石和矿井通风主要通道。
风井、排水井暗立井——无直通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主暗立井,副暗立井溜井——用于自上而下溜煤的垂直巷道。
溜煤眼——长度短,直径小的溜井。
2、水平巷道平硐——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主平硐,副平硐。
石门——无直通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在岩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煤门——无直通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在煤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开掘石门,穿过煤层的一段巷道)平巷——无直通地面出口,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煤层平巷——开掘在煤层中的平巷岩石平巷——开掘在岩石中的平巷阶段大巷——为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水平巷道阶段大巷:阶段运输大巷、阶段回风大巷。
20 14至20 15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授课教案类别:学生课授课专业班级:(南校区)2013采掘1、2班课程:《煤矿开采方法》课程开课时间:2014年9月2日第1周至第22周总课时:132使用教材: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职业教育教材授课教师:梁银师教研室:安全采矿上课次序2-1 授课课时 2授课章节名称第一章第二节井田(煤田)划分三、井田内再划分(一)井田划分成阶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井田划分成阶段能力目标井田划分成阶段教学要点教学重点井田划分成阶段教学难点井田划分成阶段课型新授课。
安全教育安全知识教育教法与学法(教具)多媒体主要教学步聚与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1、点名,检查学生人数2、安全知识教育3、复习上次课内容。
二、导入新课第一章第二节井田(煤田)划分三、井田内再划分(一)井田划分成阶段一个井田的范围相当大,其走向长度可达数千米到万余米,倾向长度可达数千米。
因此,必须将井田划分成若干个更小的部分,才能按计划有顺序地进行开采。
1.阶段的划分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井田的走向长度即阶段的走向长度,阶段上部边界与下部边界的垂直距离称为阶段垂高,一般为100 - 250 m,阶段的倾斜长度为阶段斜长,如图1-3所示。
每个阶段都有独立的运输系统。
阶段的下部边界开掘阶段运输大巷,在阶段的上部边界开掘阶段回风大巷,为整个阶段服务。
上一阶段采完后,该阶段的运输大巷作为下一阶段的回风大巷。
2.水平的概念水平通常用标高(m)来表示,如图1-3中的±o、一150、一300m等。
在矿井生产中为说明水平位置、顺序,相应地称为±0水平、一150水平、一300水平等,或称为第一水平、多媒体教学1070第二水平、第三水平等,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井田内的划分八矿职培中心丁新巧第二节井田再划分及开采顺序井田沿走向方向划分,通常是以主井为准,如果主井位于井田中央,则井田分为左右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称为双翼井田;如果主井位于井田的某一边,称为单翼井田。
只有在受地形和地质条件限制时,才使用单翼井田。
一、阶段的划分(一)、阶段和水平在井田范围内,沿倾斜向,按一定标高把井田划分为若干条煤带称为阶段。
阶段内煤层沿倾斜的长度称为阶段斜长,阶段上、下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阶段的高。
开采水平:常把设有井底车场和主要运输大巷的水平及其所服务的开采范围称为开采水平。
上山开采和下山开采在井田范围里只有一个开采水平。
在井田范围里只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开采水平。
以立井开拓为例介绍单水平开拓与多水平开拓。
(二)、阶段内的划分1、分区式划分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块段。
每一个块段称为采区。
26A534C 11在阶段的范围内,若阶段的走向长不是很长,可沿煤层的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成若干个走向条带,每个条称为分段。
每一分段布置一个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沿走向方向有井田中央向井田边界推进,或者由井田边界向井田中央连续推进分段的倾斜长度和区段斜长一样,分段的走向长度等于井田走向全长。
J1J2J3D1D2D3分段式划分J1J2J3C1C2C3Q1Q2Q3采区式划分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成若干个倾斜条带,每个条带布置1-2个采煤工作面,称为分带。
在分带内,采煤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方向(仰斜或俯斜)连续推进。
即由阶段的下部边界向上部边界或者由阶段的上边界向下部边界连续推进J1J2J3F1F4F5F2F3带区式划分二、开采顺序1、沿煤层走向的开采顺序序分为:前进式和后退式。
2、沿煤层倾斜的开采顺序沿煤层倾斜方向的开采顺序包括阶段间的开采顺序和采区内各区段的开采顺序,一般采用下行顺序。
这种顺序开采的优点是建井期短,初期开掘工程量小,初期投资少,在开采技术上也比较简单。
但对近水平煤层来说,倾斜方向区分不明显,上山部分与下山部分可同时开采。
11.井田(矿田)划分与矿井(露天)布局一、井田(矿田)划分矿区内井田划分是确定矿区开发规模与矿井布局的基础,也是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几十年来,我国在矿区井田划分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实例。
一)井田划分随着开采技术和装备的提高趋向合理随着开采技术装备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矿区井田划分与矿井布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50年代初期矿区开发主要是浅部煤层,当时推广长壁式采煤炮采工艺,由于受设备能力和管理水平限制,采煤工作面长度、进度、单产均不高,1953年工作面平均产量4053t/月,工作面平均长44m。
提升设备国内主要生产直径2.5m以下的绞车,直径3m绞车产量很少,直径4.0m以上绞车需从国外引进。
根据当时开采技术条件、技术装备以及国家资金紧缺和大量需煤的情况,除重点建设鹤岗兴安台、新一(东山)、阜新海州、五龙(平安)、辽源中央立井等大型骨干矿井(露天)外,一般井田划分尺寸均较小,建井密度较大。
以片盘斜井开拓浅部煤层为代表的各矿区,其井田尺寸都比较小。
如鸡西矿区东西长120km,南北宽25~45km,面积3078km2,为一轴向近似东西的向斜构造。
含煤地层主要是侏罗纪城子河组、穆棱组、第三纪永庆组及平阳组。
其中城子河组全区发育,是矿区主要开采对象。
第三纪永庆组及平阳组尚未开发。
根据矿区煤层露头发育、倾角缓,第四系地层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特点,50、60年代除在小恒山深部、二道河子、张新建设3对立井外,在煤田南北浅部煤层均以片盘斜井进行开发。
如恒山矿开采缓斜近距离煤层群,矿田走向长7km,倾斜宽2.5km,布置5对片盘斜井,每个井田走向长0.8~1.8km,倾斜宽1.0~2.1km,布局密集。
鸡西矿区用片盘斜井开发浅部煤层是合理的,投资省、出煤快。
以立井开发的鹤壁矿区是第一、二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起来的,现已年产500万t左右,是中原动力煤生产基地。
井田内的一般划分过程井田是指地下资源开采的区域,如石油、天然气等。
为了有效管理和开发井田资源,需要对井田进行划分。
下面将介绍井田内的一般划分过程。
一、确定井田的边界在进行井田划分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井田的边界。
边界的确定通常依据地质构造、油气勘探开发情况、地表地貌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这些因素能够帮助确定井田的地质特征和资源分布情况,从而为后续的划分工作提供依据。
二、划分井区井区是指井田内的一个几何形状较小的区域,通常包括若干井眼。
划分井区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细地管理和开发井田资源。
划分井区可以根据地质构造、沉积层特征、油气藏类型等因素进行,以确保每个井区的油气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
三、划分开发区块开发区块是指井区内的一个更小的区域,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发井。
划分开发区块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细地管理和开发井区内的油气资源。
划分开发区块可以根据井眼位置、油气藏规模、开发技术等因素进行,以确保每个开发区块的油气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四、划分生产单元生产单元是指开发区块内的一个最小的开发单元,通常包括一个开发井。
划分生产单元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细地管理和开发井区内的油气资源。
划分生产单元可以根据开发井的位置、产能、开采方式等因素进行,以确保每个生产单元的油气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五、划分注水单元注水单元是指井区内的一个区域,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注水井。
划分注水单元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细地管理和开发井区内的油气资源。
划分注水单元可以根据地质特征、注水技术等因素进行,以确保每个注水单元的注水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油气采收率。
六、划分采油单元采油单元是指井区内的一个区域,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采油井。
划分采油单元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细地管理和开发井区内的油气资源。
划分采油单元可以根据地质特征、采油方式等因素进行,以确保每个采油单元的采油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油气采收率。
总结:井田内的一般划分过程依次包括确定井田边界、划分井区、划分开发区块、划分生产单元、划分注水单元和划分采油单元。
第二章井田开拓方式第一节井田开拓概述一、开拓方式概念1、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采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2、开拓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即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cm17042.按开采水平的数目(1)单水平开拓(2)多水平开拓3.按开采准备方式(1)上山式:开采水平仅采上山阶段(2)上下山式:开采水平分别开采上山阶段及上山阶段(3)混合式:上山式和上下山式同时使用。
4.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1)分层大巷:每个煤层分别设一条大巷(2)集中大巷:所有煤层共用一条大巷(3)分组集中大巷:分煤组设置大巷图2-1-2 开拓方式分类5.举例:(1)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用在倾角较小(<16°),斜长不大的情况演示:(单水平上下山平面图)(单水平上下山立面图)(2)多水平上山开拓:每个水平服务于上山阶段,α较大,开拓水平多,井巷工程量大,多用于急倾斜煤层;演示:(多水平上山);(3)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每个水平都服务于上、下山两个阶段,减少工程量,增加下山开采,用于α较小的井田;演示:(多水平上下山);(4)多水平混合开拓:上部的水平采上山阶段,最下一个水平开采上下山两个阶段。
演示:(多水平混合开拓)三、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1、井田开拓解决的问题(1)确定井筒形式、数目及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2)确定开采水平的数目和位置;(3)布置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及井底车场形式;(4)确定矿井的开采程序,做好水平接替;(5)确定井筒延伸方式、深部开拓等。
2、基本原则(1)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规定,创造安全、良好的生产条件;(2)合理开发资源,减少资源损失;(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为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创造条件;(4)合理集中开拓布署,简化生产系统,避免生产分散;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减少建工工期;(5)适应当前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并为新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的推广创条件;(6)考虑煤质、煤种及其他有益矿产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