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划分的原则及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96.61 KB
- 文档页数:2
讲述划分井⽥的⽅法主要有三种
讲述划分井⽥的⽅法主要有三种
井⽥境界的划分⽅法有垂直划分、⽔平划分、按煤组划分等。
1.垂直划分
相邻矿井以某⼀垂直⾯为界,沿境界线两侧各留井⽥边界煤柱,称为垂直划分。
井⽥沿⾛向两端,细碎机⽣产⼚家⼀般采⽤沿倾斜线、勘探线或平⾏勘探线的垂直⾯划分。
⼀、⼆矿之间及三矿左翼边界即是。
近⽔平煤层井⽥⽆论是沿⾛向还是沿倾向,都采⽤垂直划分法。
2.⽔平划分
以⼀定标⾼的煤层底板等⾼线为界,并沿该煤层底板等⾼线留置边界煤柱,这种⽅法称为⽔平划分。
在困2-2中,三矿井⽥上部及下部边界就⾜分别以- 300m和- 600m等⾼线为界的。
这种⽅法多⽤于划分倾斜和急斜煤层及倾⾓较⼤的缓斜煤层井⽥的.上下部边界。
3.按煤组划分
即按煤层(组)间距的⼤⼩来划分,即把煤层间距较⼩的相邻煤层划归⼀个矿井开采,把煤层间距较⼤的煤层(组)划归另⼀个矿井开采。
这种⽅法⼀般⽤于煤层或煤组间距较⼤,煤层赋存浅的矿区。
⼀矿与⼆矿即为按煤组划分矿界,并且同时建井。
另外,井⽥境界还可以按地质构造条件来划分,例如,以断层为矿界,各矿沿断层线留置矿界煤柱。
图2-4中三矿与⼀矿、⼆矿的矿界,图2-2中⼆、j三矿右翼边界即是。
应当指出,选矿设备⼚家⽆论⽤何种⽅法划分井⽥境界,都应⼒求做到井⽥境界整齐,避免⽝⽛交错,造成开采上的困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井田及其划分原则
(一)井田矿田和矿区的概念实际在采矿企业中,在矿务局下面或在公司下面设一个或几个矿山;而在矿山下面设一个或几个坑口,而每一个坑口都是一个独立的开采系统,独立的生产单位。
按照这种所属关系来划分井田,矿田和矿区,则:
(1)划归一个坑口开采的矿体,叫井田;
(2)划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者是一部分叫矿田;(如金岭铁矿、招远金矿等)
(3)划归一个公司或矿务局开采的矿体,叫矿区。
(西北区,中央区,东南区)(如杨杖子矿务局,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等)(长岭矿分为三个井田开采)一个矿田可以包括若干个井田,有时一个矿田就等于一个井田。
(弓长岭矿分两层矿体,6 条矿层三、三为下含铁带现未采。
上含铁带二矿区又分为三个井田开采。
固上下含铁带之间相距80200 多米。
西北采区为平洞淄井开拓,中央区为平洞竖井开拓,东南区未开采。
一矿区用露天开采又分老空、独木、高山三个矿区)。
(二)井田的大小范围
井田的大小是矿床开采中的重要参数。
(1)对于倾斜和急倾斜矿床,井田尺寸一般用沿走向长度和沿倾斜长度或垂直深度H 来表示。
(2)对于水平和微倾斜矿床中,则用长度L 和宽度B 来表示。
(3)当矿床范围不大,矿体又比较集中时,为了生产管理方便,可以用一个井田开采。
(4)当矿体范围很大,或矿体比较分散,如果仍然用一个井田开采全部矿。
井田划分的原则及分类当矿区地质工作进行到勘探阶段后,即可对矿区进行开采的井田划分。
根据条件可将矿区划分成一个或几个井田。
这些井田可同时进行建设,亦可按建设条件的好坏,投资的多少,选优开发。
井田划分的原则是按照自然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以寻求合理的井田境界。
(1)按勘探程度划分井田。
矿区走向很长或矿体不连续但矿区范围很大,可分区进行勘探,亦可同时进行勘探。
分区进行勘探的可根据提交报告的范围,结合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划分井田,同时提交报告的,可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划分井田。
(2)按矿床地质特征划分井田。
当矿区走向很长,储量很大时,可根据矿床的断层、背斜、向斜、无矿带等特征划分井田;有时根据矿床的赋存标高和厚度大小,一部分划为露天开采,另一部分划为地下开采;在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可按水层的位置划分井田。
(3)按地形、地物划分井田。
在遇有沟谷、山峰、河流、铁路、城镇、文物古迹和风景区时,为了保护或避开不利开采条件,可依此来划分井田。
(4)按矿石技术加工要求划分井田。
如贫矿段、富矿段、赤铁矿段、磁铁矿段;氧化矿段、硫化矿段等,这些矿段共技术加工各不相同。
若走向很长储量较大,可各自形成独立的井田。
如弓长岭铁矿、牟定铜矿等。
除沿走向划分井田外,有些矿床是按埋藏深度划分矿段的,勘探也是先后进行的,矿段的储量多少和走向长短悬殊,此时可按不同的开采深度划分井田,狮子山铜矿区就是一例。
有的矿区沿走向划分井田后,其深部储量和走向长度可能变大,可能缩小,当进行二期建设时,必须根据深部条件重新划分井田。
划分井田时,必须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包括地下矿与露天矿;生产矿与新建矿;浅部矿与深部矿等。
对于改扩建的矿山,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现有井田的生产能力。
当前我国金属和非金属矿山的井田划分,主要用方案法进行。
由于受地形和矿床赋存条件的限制,分析法很少使用。
金属和非金属矿山的井田划分,可归纳成以下几种:(1)矿区走向很长,储量很大,且矿体连续,可将矿区划分成几个井田。
第十四章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井田开拓:按一定顺序有计划地开掘为整个矿井或某个水平或某几个采区服务的主要井巷,安装相应的设备及设施的过程叫井田开拓。
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井田:一、井田划分的原则是矿区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规模、方式、井田划分、建矿顺序、工程及工程顺序、产品加工工艺、运输、供电、通讯、供水与排水、服务设施、综合开采与利用)井田划分总的要求:各井田有合理的尺寸,煤田各部分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
井田划分的影响因素:地下因素、地上因素井田划分的原则:1、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2、尽量利用自然条件3、要有合理的尺寸和足够的储量4、统筹兼顾,照顾全局5、留有余地实例:图14-1(平顶山矿区的井田划分-利用自然条件)二、井田划分的方法1、按地质构造划分2、按煤层赋存形态划分3、按煤质、煤种分布划分4、按地形地物划分5、人为划分:水平划分、垂直划分第二节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一、矿井资源/储量1、矿井资源/储量分类及计算可靠度经济意义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经济的可采储量(111)基础储量(111b)预可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基础储量(121b)基础储量(122b)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11)基础储量(2M21)基础储量(2M22)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S11)资源量(2S21)资源量(2S22)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资源量(332)资源量(333)资源量(334)?第一位数字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第二位数字意义: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三位数字意义: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b――未扣除设计、开采损失的可采储量量,A、B、C称为平衡表内储量,D称为远景储量。
新的储量分类说明:1)国际标准2)不只虑查明程度,还考虑经济意义、研究阶段3)查明程度不再用A、B、C、D表示,而是用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代替4)经济意义分三等: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5)对储量和资源的概念进行了区分,用资源/储量代替储量的提法6)勘探阶段新规定:预查、普采、详查、勘探代替普采、详查、精查7)研究阶段: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矿井初步设计。
一、井田及其划分原则划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某一部分叫矿田。
在一个矿山企业中划归一个矿井(坑口)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中一部分叫井田,如图5—2所示。
矿田有时等于井田,有时包括数个井田。
当矿床的范围大,矿体又比较集中,为了生产管理方便,可以用一个井田开采。
相反,若矿床很大或矿体比较分散,如用一个井田开采全部矿床,则所开掘的巷道工程量大,生产地点过于分散,因而造成经济上不合理,此时应划分为几个井田开采。
当开采一个很大的矿床时,确定合理的井田范围,必须考虑如下因素:(1)国家对矿山基本建设时间和年产量的规定(2)矿床勘探程度(3)矿床埋藏特征矿体数量及其厚度,有无地质破坏,有无不同规模的无矿带等。
一般情况下,为使一个井田有足够的储量,并从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方便出发,矿体走向长度为500~800m或1 000一1 500m,深度为500~600m,用一个井田开采是合理的。
当开采厚度大或埋藏较深的矿床,为便于分期建设和广泛利用中小型设备,可采取较小的井田尺寸。
(4)矿区地表地形条件是否存在河流、湖泊,有无铁路线穿过矿体等。
(最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世界网)(5)经济效果(6)安全生产的可靠性二、阶段、矿块和盘区、采区(一)阶段、矿块1.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床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并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矿段,这个矿段就叫阶段。
阶段的范围沿走向以井田边界为限,沿倾斜以上下两个主要运输巷道为限。
阶段高度是指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平巷之间的垂直距离。
2.矿块在阶段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天井连通上、下两个相邻的阶段运输平巷,将阶段再划分独立的回采单元,称为矿块。
(二)盘区、采区1.盘区在开采水平和微倾斜矿床时,如果矿床的厚度不超过允许的阶段高度,则在井田内不再划分阶段。
此时,为了采矿工作方便,将井田盘区运输巷道划分为长方形的矿段,此矿段称为盘区。
盘区的范围是以井田的边界为其长度,以两个相邻盘区运输巷道之间的距离为其宽度。
煤田划分为井田的规则:
(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作为划分井田的依据。
例如,利用断层、褶曲、河流、湖泊、城镇、铁路、煤层厚度和倾角急剧变化带等条件,作为井田边界,以降低煤柱损失减少开采技术上的困难。
(2)保证矿井有合理的开采技术条件,即井田有合理的尺寸和足够的储量。
井田太密将会造成井田的走向长度过短,不能保证矿井开采水平的储量和服务年限,矿井将面临延伸频繁、水平接替紧张的不利局面。
井田走向长度过长,将给矿井的通风、运输等环节带来困难。
同时,还将造成探明的储量不能充分利用的不合理情况。
(3)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处理好深部井田和浅部井田、大型矿井和和小型矿井之间及新老矿井之间的关系,为矿区的建设和发展创条件。
(4)井田边界的划分,应保证矿井开采工作便利,一般沿煤层走向方向以煤层的倾斜线为界。
沿煤层倾斜方向的边界则分为水平划分和垂直划分两种。
以煤层底板等高线为准,按水平方向划分边界,称为水平划分,这种划分方法在倾斜和急倾斜煤层中运用最普遍。
垂直划分是以某一垂直面作为划分井田的边界,当煤层倾角很小时,多采用这种划分方法。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划分井田边界,都要力求整齐划一,避免犬牙交错。
井田划分的基本原则
井田划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土地利用的需求和特点,按照相对独立、相对全面、相对平衡的原则来进行划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相对独立原则:井田划分应根据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将同一聚落或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单位。
井田之间应有一定的隔离带或边界,以确保相邻井田的农作物彼此不受干扰。
2. 相对全面原则:井田划分应综合考虑土地的大小、形状、地形、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划分的井田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井田应尽量保持足够的面积和良好的土壤条件,以便充分利用和开发农业资源。
3. 相对平衡原则:井田划分应根据农作物的种植需求和农户的经济状况,在保证农田产出的同时,尽量保持井田的相对平衡。
井田的大小和产出应与农户的耕作能力和经济实力相匹配,避免因井田过大或过小而导致农业生产的不平衡。
4. 可持续发展原则:井田划分应考虑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在划分井田时,应遵循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土地资源。
综上所述,井田划分的基本原则是相对独立、相对全面、相对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井田划分科学合理,
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并且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简述常用的井田划分方法
哎,咱们聊聊怎么分地盘采煤矿的事儿。
这事儿吧,挺讲究的,得让矿工兄弟们既能安全挖煤,又能效率高高地把活儿干了。
几种常见的分法,我给你捋捋:
直上直下分法:要是煤层平躺着,咱们就沿着煤层的长度,竖着画条线,两边各干各的,就像切蛋糕一样。
这么一分,谁也不会碍着谁,而且两边都得留点煤,当墙用,安全第一嘛。
平着分:遇到斜坡上的煤层,咱们就按照煤层底部的高低来分,像爬楼梯一样,一层一层的。
这样能保证开采的时候,地面别乱动,稳稳当当的。
按层分:有些地方煤层多,一层一层的,咱们就一层层分开来挖,不同的矿队负责不同的煤层,这样大家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干得顺手。
看地形分:地底下弯弯绕绕的,有断层啊,褶皱啊,咱们得顺着这些自然的“路标”来分地盘,这样开采起来心里有数,不会突然遇到意外。
看煤质分:煤这东西,好坏不一样,咱们得根据煤的质量和类型来分,好的坏的分开来,这样卖煤的时候也能卖个好价钱。
考虑实际情况分:最后,得看看煤层厚不厚,斜不斜,好不好挖,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定,保证每个矿区的工作都能顺利进行。
总之,分地盘这事儿,得灵活着来,既要考虑到地下的情况,又要照顾到采矿的实际需求,这样大家才能安安全全、顺顺利利地把矿挖了。
井田内的一般划分过程井田是指地下资源开采的区域,如石油、天然气等。
为了有效管理和开发井田资源,需要对井田进行划分。
下面将介绍井田内的一般划分过程。
一、确定井田的边界在进行井田划分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井田的边界。
边界的确定通常依据地质构造、油气勘探开发情况、地表地貌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这些因素能够帮助确定井田的地质特征和资源分布情况,从而为后续的划分工作提供依据。
二、划分井区井区是指井田内的一个几何形状较小的区域,通常包括若干井眼。
划分井区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细地管理和开发井田资源。
划分井区可以根据地质构造、沉积层特征、油气藏类型等因素进行,以确保每个井区的油气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
三、划分开发区块开发区块是指井区内的一个更小的区域,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发井。
划分开发区块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细地管理和开发井区内的油气资源。
划分开发区块可以根据井眼位置、油气藏规模、开发技术等因素进行,以确保每个开发区块的油气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四、划分生产单元生产单元是指开发区块内的一个最小的开发单元,通常包括一个开发井。
划分生产单元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细地管理和开发井区内的油气资源。
划分生产单元可以根据开发井的位置、产能、开采方式等因素进行,以确保每个生产单元的油气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五、划分注水单元注水单元是指井区内的一个区域,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注水井。
划分注水单元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细地管理和开发井区内的油气资源。
划分注水单元可以根据地质特征、注水技术等因素进行,以确保每个注水单元的注水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油气采收率。
六、划分采油单元采油单元是指井区内的一个区域,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采油井。
划分采油单元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细地管理和开发井区内的油气资源。
划分采油单元可以根据地质特征、采油方式等因素进行,以确保每个采油单元的采油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油气采收率。
总结:井田内的一般划分过程依次包括确定井田边界、划分井区、划分开发区块、划分生产单元、划分注水单元和划分采油单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井田划分的原则及分类
当矿区地质工作进行到勘探阶段后,即可对矿区进行开采的井田划分。
根据条件可将矿区划分成一个或几个井田。
这些井田可同时进行建设,亦可按建设条件的好坏,投资的多少,选优开发。
井田划分的原则是按照自然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以寻求合理的井田境界。
(1)按勘探程度划分井田。
矿区走向很长或矿体不连续但矿区范围很大,可分区进行勘探,亦可同时进行勘探。
分区进行勘探的可根据提交报告的范围,结合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划分井田,同时提交报告的,可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划分井田。
(2)按矿床地质特征划分井田。
当矿区走向很长,储量很大时,可根据矿床的断层、背斜、向斜、无矿带等特征划分井田;有时根据矿床的赋存标高和厚度大小,一部分划为露天开采,另一部分划为地下开采;在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可按水层的位置划分井田。
(3)按地形、地物划分井田。
在遇有沟谷、山峰、河流、铁路、城镇、文物古迹和风景区时,为了保护或避开不利开采条件,可依次来划分井田。
(4)按矿石技术加工要求划分井田。
如贫矿段、富矿段;赤铁矿段、磁铁矿段;氧化矿段、硫化矿段等,这些矿段其技术加工各不相同。
若走向很长,储量较大,可各自形成独立的井田。
如弓长岭铁矿、牟定铜矿等。
除沿走向划分井田外,有些矿床是按埋藏深度划分矿段的,勘探也是先后进行的,矿段的储量多少和走向长短悬殊,此时可按不同的开采深度划分井田,狮子山铜矿去就是一例。
有的矿区沿走向划分井田后,其深部储量和走向长度可能变大,可能缩小,当进行二期建设时,必须根据深部条件重新划分井田。
划分井田时,必须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包括地下矿与露天矿;生产矿与新建矿;浅部矿与深部矿等。
对于改扩建的矿山,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现有井田的生产能力。
当前我国金属和非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