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切开探查引流术手术步骤
- 格式:pdf
- 大小:100.66 KB
- 文档页数:4
胆总管探查和引流手术【适应症】1.胆道感染、胆源性肝脓肿、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
2.胆道出血。
3.患者近期有黄疸,或反复发作的胆绞痛、寒战、高热。
4.胆囊手术、胰腺手术后胆总管增粗,或触诊有结石、扩张、壁增厚时,需行胆总管探查、引流。
5.肝外伤、肝外胆管修复吻合术后,需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
【术前准备】1.慢性胆囊疾病患者,多存在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贫血,故术前应予以纠正,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食物,静脉输血,补充维生素B、C、K等。
2.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者,术前予以纠正,给予晶体、胶体,维持血容量。
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以控制存在的感染。
要尽可能在做好术前准备的前提下行手术。
3.术前插胃管。
4.手术区备皮。
【麻醉】可选用硬膜外麻醉,亦可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病情危重,合并休克者,可用局麻。
【体位】平卧位,右腰部加垫以充分暴露右上腹部。
【手术步骤】1.切口:右上腹直肌切口或右肋缘下斜切口。
2.探查:与一般胆道探查的方法相似。
常见的胆道内结石位置如图1中数字位置所示,探查时应特别注意这些部位。
3.游离、切开胆总管:用长镊子提起胆囊颈部的腹膜,纵行剪开并向下延伸至肝十二指肠韧带(图2),分离、显露胆总管、胆囊管和部分肝总管。
拉开胆囊,用长针穿刺胆总管,抽出胆汁后可以进一步定位、证实胆总管(图3)。
于胆囊管入胆总管处的稍下方的胆总管壁上,用1号线相距2~3mm各缝一针做牵引(图4),轻提两线,于两线之间纵行切开胆总管,长约lcm。
注意切开以后流出胆汁的颜色和粘稠度。
可用胆道探子进行探查(图5),先向下探查胆总管的下端、十二指肠乳头,若能顺利通过,可于十二指肠见到隆起,扪到探子头。
然后再向上控查左、右肝管。
若探查有结石,可用取石钳取出,泥砂样结石不易取时,可用气囊导管插入胆总管进行冲洗(图6)。
若胆囊存在病变需行胆囊切除,应于胆总管探查前行胆囊切除。
或先夹住胆囊管,以防胆囊内的结石在操作过程中被挤入胆总管。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步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这手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就像咱们小时候学骑自行车,一开始摇摇晃晃的,但慢慢就能稳稳地骑在车上了。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也是这么回事,刚开始可能有点紧张,但跟着医生一步步来,很快就能熟练操作了。
你得躺在手术床上,医生会在你的腹部开几个小口子。
这些小口子就像是给手术做“入口”,让医生能够进入你的身体进行检查或治疗。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不舒服,但别担心,医生会用麻醉让你睡着的,不会太疼。
医生会从你的腹部切口处开始,慢慢地将腹腔内的器官一个个拿出来检查。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眼花缭乱”,因为能看到的东西太多了。
不过别急,医生会一一告诉你每个器官的情况,就像给你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样。
检查完肚子里的器官后,医生就会进行胆总管探查。
这个“探查”可不是随便看看那么简单,而是要找到问题所在,比如是不是有结石、有没有肿瘤之类的。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别担心,医生会耐心解释,让你明白每一步的操作。
如果检查发现有结石或肿瘤等问题,医生就会想办法解决。
比如,如果是结石,可能会建议你多喝水,或者做手术把结石取出来;如果是肿瘤,可能会建议你接受化疗或放疗等治疗。
整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紧张,但别担心,医生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给你加油打气。
他们会像讲故事一样,把你从手术室带回家,让你知道手术的结果和后续的治疗计划。
当你醒来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点累,但也会感到一种成就感。
因为你经历了一次小小的冒险,战胜了身体的“敌人”。
就像我们小时候玩游戏,虽然过程有点累,但最后赢了,那种喜悦是无以言表的。
所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
只要你相信医生,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记得手术后要好好休息,按时吃药哦!。
胆总管探查引流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适应症】胆总管内结石、胆道蛔虫、阻塞性黄疸、胆道感染、肝内胆管结石、慢性复发性胰腺等。
【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物品准备胆道包、剖腹包、双层大单、胆道探、液状石蜡、12或14号吸痰管、10ml注射器、50ml 注射器、各型号T管、4-0或5-0 Prolene线、胶原蛋白。
【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手术步骤手术配合1、体位仰卧位2、麻醉硬模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3、手术切口右上腹直肌切口4、手术野皮肤消毒用1%活力碘消毒皮肤3次,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5、开腹:右上腹直肌切口23号刀切开皮肤,高频电刀止血并逐层切开皮下、腹直肌前鞘、腹直肌、腹直肌后鞘和腹膜。
生理盐水洗手探查6、显露胆总管用肝自动拉钩分别将肝和胃、十二指肠、横结肠拉开,盐水纱垫保护组织;另用一块纱垫保护组织;另用一块纱垫填塞小网膜孔,套管吸引器头吸引7、穿刺确认胆总管,并纵行切开用10ml注射器穿刺定位,5*12圆针0号慕丝线于胆总管壁缝牵引线2针,蚊氏血管钳2钳夹线尾,11号刀切开,吸引器头吸净胆汁8、探查胆总管:向上探查胆左、右管,向下探胆总管下段及Oddis括约肌通畅情况从小到达依次用胆道探条探查。
如有结石,用取石钳取出,放入弯盘内,并用白纱布擦干净。
12、14、16号普通尿管、50ml注射器抽吸温盐水反复冲洗胆总管9、放置T放置引流,缝合胆总管,检查是否通畅及漏液用长镊夹T形管置入胆总管,5*12圆针0号慕丝线间断缝合。
用50ml 注射器抽吸温盐水注入T形管检查胆总管漏液情况10、于肋床底部网膜孔附近放置腹腔引流管活力碘纱球消毒皮肤,11号刀片在肋缘下侧壁做小切口,将橡皮引流放置在网膜孔,19*34角针2-0慕丝线腹壁扎固定T形管及橡皮引流管11、关腹,清点器械同常规关腹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步骤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一聊那个让许多人头疼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可是医生们为了解决那些胆道问题而施展的绝招。
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你感到有点紧张。
但别担心,我会尽量用简单的话来解释,让你轻松应对。
第一步,医生会先给你打麻药,这样你就不会有疼痛感了。
然后他们会在你的腹部开个小口子,就像我们平时剪指甲一样。
第二步,医生会小心翼翼地把腹腔镜放进去,这个镜子就像一个小手电筒,可以让医生看到你肚子里的情况。
他们会检查你的胆管,看看有没有堵塞或者结石之类的问题。
如果有,他们就会想办法帮你清除。
第三步,如果发现有胆管堵塞,医生会用一根长长的工具,也就是“取石钳”,伸进去夹住石头,然后把它拿出来。
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刺激,但是不用担心,我们会小心处理的。
第四步,如果胆管里没有石头,但是又感觉不太对劲,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做一次超声波检查,就像我们去医院体检一样。
通过超声波,医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胆管的情况,确保一切都正常。
第五步,如果一切正常,医生就会结束手术,缝合伤口。
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疼,但是不用太担心,我们会给你开一些止痛药。
最后一步,你会被送回病房,好好休息一下。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感到有点累,但是请放心,我们会照顾好你的。
总的来说,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只要你跟着医生的指示走,相信你可以顺利度过这个小手术。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记得随时和医生沟通哦!。
胆总管切开 T 管引流胆总管切开 T 管引流是什么?胆总管切开 T 管引流是一种外科手术程序,用于治疗与胆总管相关的疾病,例如胆总管结石、胆囊炎等。
在该手术中, 外科医生通过切开胆总管,插入一个称为T 管的导管,以实现引流并保持胆汁畅通。
胆总管切开 T 管引流手术的适应症•胆总管结石•胆管癌•胰腺炎并发胆管炎•胆总管梗阻胆总管切开 T 管引流手术的操作步骤1.麻醉: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手术过程无痛感。
2.切开胆总管:外科医生在腹部做一小切口,进入腹腔,然后找到胆总管。
3.插入 T 管:医生通过胆总管切开口,将 T 管插入进去,确保胆汁能够通过 T 管引流。
4.确认位置:医生确保 T 管的位置正确,没有移动或堵塞。
5.缝合和包扎:手术结束后,伤口会被缝合并进行包扎。
胆总管切开 T 管引流手术后的注意事项1.饮食控制:手术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高脂肪食物,保持轻食。
2.定期换药: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 T 管周围的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3.定期复查:手术后需要定期复查,确保 T 管引流通畅,没有感染等并发症。
胆总管切开 T 管引流手术的并发症•感染:T 管周围可能会发生感染,需要及时处理。
•T 管移位:T 管有可能移位或堵塞,导致胆汁引流受阻,需要重新处理。
•出血:手术中可能会出现出血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结语胆总管切开 T 管引流是一种治疗与胆总管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术方法。
在进行手术前,患者应了解手术的目的、操作步骤以及术后注意事项。
并且在手术后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提高康复速度。
胆总管切开探查引流术1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体位:仰卧位。
3切口:右侧肋缘下斜切口或右侧经腹直肌切口。
4探查:顺序探查脾脏、胃、肝左右叶,注意胆囊的大小,外观,有无炎症粘连、水肿、充血、增厚及胆囊内有无结石。
继而将示指及中指伸进小网膜孔,拇指在前,检查肝外胆管有无索状物、硬结或结石。
肿瘤的硬结呈浸润性,不能移动,而结石硬结则边界清楚,有时可滑动,但嵌顿在胆总管下端的大块结石,可能不易与肿瘤鉴别。
最后,以示指及拇指检查胆总管下端及十二指肠,注意胰头部的征象,为了检查胰头及胆总管下端,常需切开十二指肠侧方腹膜,游离十二指肠和胰头(Kocher切口)。
有时,慢性胰腺炎所引起的胆总管下端狭窄及阻塞,难于与胰头癌相区别,亦需要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来确定。
5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手术野必须充分显露,否则不但延长手术时间,还影响操作。
用生理盐水纱垫分别覆盖一胃和十二指肠、肝脏和胆囊,以及横结肠和空肠。
然后用大宽深拉钩,分别将胃、十二指肠拉向左方。
肝脏、胆囊拉向右上方,大小肠拉向下方,使肝十二指肠韧带稍呈紧张状态,以显示在其中走行的胆总管及其下方的网膜孔。
用生理盐水纱布填塞于网膜孔内,以防胆汁外溢,污染小网膜腔。
6切开胆总管: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前方的腹膜,稍加剥离,即可显露胆总管。
于距十二指肠上缘1cm处,即肝外胆管中段,常规的进行穿刺抽出胆汁,确认是胆总管,并做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
于穿刺针眼的两侧,各缝一条牵引线。
提起牵引线,在其中间用尖刀或组织剪沿纵轴切开胆总管约2cm。
由于胆管血供为双侧终末动脉,所以切口一定要选在胆管的中线。
可以根据手术需要向左侧肝管延长切口,但不要超过镰状韧带,避免切断脐静脉导致出血。
7取石或蛔虫:用胆石钳或胆石匙伸入胆总管内上下探查,尽量将所有的结石(或蛔虫)全部取出。
当胆总管明显扩张时,可将左手示指伸入胆总管内进行探查,以免残存胆石、蛔虫。
如有狭窄,则应明确其位置。
胆总管胰腺段常不易触诊,可在胆总管中放置金属探子(胆道扩张器)后再触诊。
肝胆管探查引流手术【适应症】1.经B超、CT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者。
2.胆道手术探查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者。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未发现结石。
4.肝门部或其以上胆管阻塞。
5.肝胆管狭窄者。
6.肝内胆管结石的并发症,如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出血、胆源性肝脓肿、胆瘘、肝叶纤维化萎缩。
【术前准备】1.同胆囊切除术。
2.急症病人应先纠正脱水、低钾、酸碱失调,保持血循环稳定,使尿量正常。
3.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体位】仰卧位,肝胆区垫高。
【手术步骤】1.采用右肋缘下斜切门、右上腹腹直肌切口。
亦可采用原手术瘢痕切口旁重新切口。
显露肝十二指韧带和肝外胆管。
肝胆管探查切口要比一般胆道探查切口略长,向上延伸需达部分左、右肝管(图1)。
2.胆管上部切口的两缘,缝1~2条牵引线。
将胆管切口敞开,认真采用细丝线缝扎边缘活跃出血点。
探查胆总管下端通畅程度,清除胆总管内的结石(图2)。
3.将胆管上端切口敞开,显露左、右肝管。
尽可能取尽肝内胆管结石(图3)。
探查和引流须达狭窄的上方,看到化脓性胆汁自肝管内流出。
探查不必过多,防止全身感染扩散。
4.胆道探查完毕后,采用羊肠线3-0~4-0号在放置“T”管引流后缝合胆管(图4)。
“T”形管自径不小于F22号,“T”形管短臂可分别放于左、右肝管内。
5.选择口径合适“T”形管引流,一般应用F24号“T”形管(图5),以便术后小结石可经胆管冲洗后由“T”形管流出,并便于经“T”形管作胆道镜处理。
一般应用乳胶“T”形管。
6.肝内胆管结石有时位于左肝外叶的胆管内,很难经胆管探查到,此时可作肝左外叶胆管结石取出术,可切断肝左三角韧带和肝左冠状韧带充分游离肝左外叶。
握紧肝左外叶,并固定肝内胆管结石,选择距结石较近的肝表面,沿胆管走行方向,切开肝被膜,钝性分离肝实质,遇有血管均钳夹切断、结扎。
达胆管结石的表面较硬的硬块时,应注意门脉分支与胆管的关系,在切开胆管前将其推开以免出血。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记录
1、平卧,气管全麻,消毒铺巾。
2、于脐上做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探查见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如术中所见。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Trocar)穿刺,右侧二个置抓钳,分别抓住胆囊底及胆囊哈德曼斯袋,剑突下置各种器械操作。
改头高脚底左侧卧位,术中所见:胆囊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大小约4cmx8cm,壁厚约0.5cm,轻度充血水肿,腔内张力较高,胆囊三角解剖清晰,胆总管可见增粗,直径约1.5cm,其他正常。
5、把胆囊底牵向右上方,显露胆囊三角,钝性解剖胆囊三角,胆囊动脉近端生物夹夹闭,暂时不切断胆囊管。
6、确定胆总管位置后用剪刀纵向剪开胆总管约0.5cm,用电凝钩延长切口,吸引胆汁,取石钳取出结石,高压冲洗胆道,证实无结石后,将一枚20号T形管短臂置入胆总管,3-0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锁边)缝合。
7、将T形管长臂长臂引出腹腔外,注入盐水,证实缝合口无渗漏后,注入造影剂,证实肝胆管内无结石,造影剂顺利通过十二指肠。
8、自颈部向底部剥离胆囊,在完全剥离前冲洗胆囊床并止血。
9、取出胆囊,Winslows孔处留置J-P负压引流管,拔出套管,固定引流管,术毕。
胆总管探查造口术
摘要
胆总管探查造口术是一种用于排除胆道病变或进行治疗的外科手术方法。
本文将介绍该手术的概念、适应症、操作步骤、术后护理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手术方法。
一、胆总管探查造口术的概念
胆总管探查造口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方法,通过在腹部进行切口,建立与胆总管的直接通道,从而观察或治疗胆道疾病。
二、胆总管探查造口术的适应症
1.胆总管结石
2.胆总管狭窄
3.胆总管肿瘤
4.其他胆道疾病等
三、胆总管探查造口术的操作步骤
1.麻醉: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2.切口:在腹部进行切口,暴露胆总管。
3.探查:用特殊工具在胆总管内进行探查和操作。
4.造口:建立与胆总管的直接通道。
5.术中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6.缝合:对切口进行缝合和包扎。
四、胆总管探查造口术的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饮食调理: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3.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五、结语
胆总管探查造口术是一种常用的外科手术方法,对于一些胆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该手术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读者能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运用这一方法来更好地治疗患者。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步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小紧张?别担心,咱们来聊聊这个手术的“幕后英雄”——医生和他们的“法宝”。
首先得说,这玩意儿可不简单。
想象一下,医生们就像是勇敢的探险家,带着他们的“超级装备”:腹腔镜、手术刀、电凝器……这些家伙可是在手术中大显身手的。
而患者呢,就是那些需要被拯救的小宝贝,他们的身体里藏着一些小秘密,需要医生来一一揭晓。
手术前的准备,那可真是个“大工程”。
医生们得先跟患者打个招呼,问问病史,看看身体怎么样。
然后,他们会用一根细细的管子(叫做内镜)伸进患者的肚子里,就像给植物浇水一样,把肚子里的“杂草”(也就是结石)一个个揪出来。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玩捉迷藏,只不过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小小的结石。
接下来,医生们会用一根长长的线(叫做胆道镜),从患者的嘴巴或者手指那里伸进去,就像是在黑暗中找路一样,找到那个神秘的胆总管。
然后,他们会用一种特殊的工具(叫做取石钳),轻轻地夹住结石,一点点地把它拉出来。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玩捉迷藏,只不过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小小的石头。
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医生们就像是在玩一场“快问快答”的游戏。
他们会问患者一些问题,比如:“你最近有没有感觉肚子痛?”或者是“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皮肤变黄了?”这些问题就像是在问一个侦探,想知道这个案件的真相。
手术结束后,医生们就像是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演出。
他们会告诉患者,手术很成功,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然后,他们会叮嘱患者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注意饮食,避免吃太多油腻的食物。
这些叮嘱就像是在说,这场戏虽然结束了,但是生活还得继续。
我想说的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它就像是一场精彩的冒险。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们就像是在玩一场游戏,而患者则是这个游戏的参与者。
只要我们信任医生,相信他们的能力,这场“冒险”就能安全地进行。
肝胆外科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已明确诊断的具有胆管内结石或狭窄、肿瘤、蛔虫等胆管梗死因素的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2 .术前有梗阻性黄疽病史;术中发现明显肝外胆管扩张(直径>1.5cm),或扪及胆管内结石。
3 .胆管穿刺抽出脓性胆汁。
4 .术中胆管造影发现胆管内充盈缺损或狭窄等病变。
【操作方法及程序】1.切口: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或右肋缘下斜切口。
2 .进入腹腔常规触摸探查肝胆系统和周围脏器有无病变,明确小网膜孔(WinS1.OW孔〉位置和状况。
3 .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浆膜,见到胆总管后用7~8号针头穿刺抽出胆汁证实确系胆总管。
4 .在胆总管前壁预定切开处的两侧用小圆针细丝线各缝一针做牵引、用尖刀或小剪刀在两牵引线间纵行切开胆总管前壁,长1.5-2Cm0必要时可向两端延长切口,完善止血,用取石钳或匙取出结石。
5 .用钝头金属探子或Baker扩张器从小号开始探查左右肝管和肝外胆管。
一般正常的胆总管下端和乳头能顺利通过直径04.0.5Cm的探子或14号的导尿管。
6 .有条件者术中配合纤维胆管镜检查、取石,以减少残留结石,了解胆管病变。
7 .放置与胆管内腔相适应的T形引流管,如果胆总管有一定程度扩张,最好放置22-24号T管。
用无损伤小圆针可吸收的2-0或3-0细线严密缝合胆管切口。
肝下放置腹腔引流管并和T管另戳孔引流出腹外,用丝线缝于皮肤固定。
【注意事项】1.术中发生意外出血,可将示指通过小网膜孔与拇指对压控制出血后从容准确看清出血点止血。
不可盲目大块钳夹或缝扎。
2 .用探子探查胆管时要轻柔,切忌猛力,以免穿破胆管形成假道。
3 .术后2~3周左右常规经T管造影。
若无异常,可在术后3周左右试夹T 管1.~2d无异常反应,再拔除T管。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步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兮兮的?别急,咱们来聊聊这个手术。
想象一下,你肚子里有个小小的“迷宫”,里面藏着一条小河——胆总管。
这条小河里住着一些“小石头”,它们有时候会闹点小脾气,搞出点小麻烦。
要是这些小石头们开始闹腾,那可就得小心了。
就像咱们在厨房里做饭,要是锅里的水开了,得赶紧去关火,不然就煮糊了。
所以啊,当医生告诉你要做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时,你得明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好比是给肚子里的小河做个大检查,看看哪些“小石头”需要清理,哪些地方需要加固。
这手术可不简单,得用一根长长的“手”伸进肚子,像魔术师一样把那些小石头捞出来,再修修补补,让小河重新通畅起来。
手术前,你得做足功课,知道这手术是怎么一回事儿。
就像是去动物园看猴子,得先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才能更好地欣赏它们。
医生会给你讲清楚手术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和术后的注意事项,让你心里有数。
手术的时候,医生会在你的肚子上开个小口子,然后用一根长长的“镜子”伸进去,就像你在海底看到五彩斑斓的珊瑚礁一样。
他们会小心翼翼地把那个“小河”里的“小石头”捞出来,然后修修补补,保证水流顺畅。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吓人,但你得相信医生的技术,他们会帮你把“小石头”一个个捞出来,让你恢复得像头刚出生的小猫一样干净利落。
手术后,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晕乎乎的,就像刚喝完一杯咖啡,走路都摇摇晃晃的。
但是,你要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慢慢恢复过来。
就像你小时候摔倒了,爬起来拍拍屁股,又能蹦蹦跳跳地玩耍了。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你配合医生,相信他们的能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就像你小时候学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总是摇摇晃晃的,但只要你不放弃,总有一天能骑得飞快。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步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这个听起来像是在说“肚子里面的秘密”手术。
想象一下,医生穿上了一套“隐身衣”,悄悄地走进了你的肚子里,开始了一场寻找胆管的小冒险。
医生会用一根长长的“筷子”(其实是一根精细的腹腔镜)伸进你的腹腔,就像你小时候玩的那个玩具一样。
然后,他会像变魔术一样,把那个“筷子”变成了一把神奇的“刀”,这把刀可以精准地找到你的胆管,就像是找到了宝藏一样。
医生会小心翼翼地将“刀”插入胆管,就像是在迷宫里找路一样,他需要非常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伤到自己或者你的其他器官。
但是,他就像是一个勇敢的探险家,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只为了找到那个隐藏在深处的胆管。
然后,医生会慢慢地将“刀”推进去,就像是你在吃冰淇淋时,慢慢舔掉那层厚厚的巧克力层一样。
他需要一点一点地将胆管切开,就像是在剥开一颗洋葱一样,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你感到一些不舒服,但最终你会看到那颗“洋葱”被切成了两半,露出了里面的“果肉”。
医生会将胆管里的结石、炎症等问题一一清理干净,就像是你在厨房里做菜一样,把所有的调料都放在一起,然后搅拌均匀,让它们变得美味可口。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医生就像是那位神秘的魔术师,而你则是那个幸运的观众。
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你感到一些不适,但最终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以,如果你有胆管问题,不要害怕,勇敢地去面对,就像那位勇敢的探险家一样。
记住,只要你有信心,医生就会像那位聪明的魔术师一样,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胆总管切开探查引流术
1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体位:仰卧位。
3切口:右侧肋缘下斜切口或右侧经腹直肌切口。
4探查:顺序探查脾脏、胃、肝左右叶,注意胆囊的大小,外观,有无炎症粘连、水肿、充血、增厚及胆囊内有无结石。
继而将示指及中指伸进小网膜孔,拇指在前,检查肝外胆管有无索状物、硬结或结石。
肿瘤的硬结呈浸润性,不能移动,而结石硬结则边界清楚,有时可滑动,但嵌顿在胆总管下端的大块结石,可能不易与肿瘤鉴别。
最后,以示指及拇指检查胆总管下端及十二指肠,注意胰头部的征象,为了检查胰头及胆总管下端,常需切开十二指肠侧方腹膜,游离十二指肠和胰头(Kocher切口)。
有时,慢性胰腺炎所引起的胆总管下端狭窄及阻塞,难于与胰头癌相区别,亦需要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来确定。
5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手术野必须充分显露,否则不但延长手术时间,还影响操作。
用生理盐水纱垫分别覆盖一胃和十二指肠、肝脏和胆囊,以及横结肠和空肠。
然后用大宽深拉钩,分别将胃、十二指肠拉向左方。
肝脏、胆囊拉向右上方,大小肠拉向下方,使肝十二指肠韧带稍呈紧张状态,以显示在其中走行的胆总管及其下方的网膜孔。
用生理盐水纱布填塞于网膜孔内,以防胆汁外溢,污染小网膜腔。
6切开胆总管: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前方的腹膜,稍加剥离,即可
显露胆总管。
于距十二指肠上缘1cm处,即肝外胆管中段,常规的进行穿刺抽出胆汁,确认是胆总管,并做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
于穿刺针眼的两侧,各缝一条牵引线。
提起牵引线,在其中间用尖刀或组织剪沿纵轴切开胆总管约2cm。
由于胆管血供为双侧终末动脉,所以切口一定要选在胆管的中线。
可以根据手术需要向左侧肝管延长切口,但不要超过镰状韧带,避免切断脐静脉导致出血。
7取石或蛔虫:用胆石钳或胆石匙伸入胆总管内上下探查,尽量将所有的结石(或蛔虫)全部取出。
当胆总管明显扩张时,可将左手示指伸入胆总管内进行探查,以免残存胆石、蛔虫。
如有狭窄,则应明确其位置。
胆总管胰腺段常不易触诊,可在胆总管中放置金属探子(胆道扩张器)后再触诊。
当向下通过乳头胆管开口时,可有阻力突然消失感,并可见扩张器探头显现在薄层十二指肠前壁下,但要轻柔操作,防止损伤肠道。
一般可用14#导尿管(直径约3mm)探查Oddi括约肌和左、右肝管是否通畅,以免应用坚硬的器械损伤约肌或产生假道。
8放置T形管:将T形管的两端各留2~3cm长,其剪掉,并将其底部侧壁侧壁剪除一半,开放管腔。
用长弯血管钳或镊子将T形管两臂自然伸展。
用3-0号无创线或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关闭胆总管,再由T 管慢慢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其通畅情况以及胆总管缝合处有无液体漏出,对漏液处应补加缝合。
最后,对有疑问的情况,可再经T管行胆道造影,以免遗留结石。
将T管自腹壁戳孔引出并与腹壁皮肤固定。
将大网膜包绕于肝下,逐层缝合腹壁切口。
术毕。
9注意事项
9.1胆总管切开引流同时要切除胆囊者,有下列情况时,应先做胆总管切开引流:
9.1.1病情急重,胆总管切开引流后,胆道已通畅,胆囊可暂不切除,待病情好转后再行胆囊切除,也可得到满意效果。
9.1.2术中发现胆总管解剖变异或其他病理改变,需要做胆囊和肠道的吻合者。
9.2血管处理:
9.2.1有的患者胆囊动脉变异,由肝固有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出,横跨胆总管前方进入胆囊,影响显露胆总管。
如不需要切除胆囊时,将血管分离后拉向一旁,显露胆部管。
切勿轻易结扎、切断,以免胆囊缺血坏死。
少数患者的肝右动脉横跨肝总管前方,慎勿损伤。
9.2.2少数患者的门静脉在胆总管前方走行,故切开胆总管前,必须先做穿刺,以免误将门静脉切开,引起严重出血。
9.2.3胆管的静脉丛管壁较薄,胆总管表面炎性浸润时偶有曲张静脉,手术显露胆管时,须仔细操作,以免撕裂出血。
9.3肝内胆管结石,由胆总管切口取除困难时,可行扩大的胆总管切开术。
切开胆总管前面的腹膜直至左、右肝管分叉部,将左肝管显露出3~4cm,或将右肝管露出1~2cm,将胆总管切口延长到左或右肝管,进行取石及清洗胆管。
9.4应用胆道扩张器时,工忌用暴力,以免损伤Oddi括约肌,日后形成瘢痕性狭窄,甚至穿破胆总管,形成假道。
必要时可于手术中借
助胆道镜探查、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