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黄体酮,654-2用于输尿管结石-黄体酮肾结石时间:2011-01-18 07:55:05 来源:网友提供标签:输尿管,输尿管结石,结石,部位,黄体酮,发现,造影,血尿,患者,膀胱,尿路,多为,治疗方法,液体,都是,阿托品,疼痛,氧氟沙星,生理盐水,肾盂简介:治疗方法;患者均给予黄体酮40mg,654-2,10mg肌肉注射,1次/日,液体输进量1000~1500ml,以等渗液为主,糖盐交替,同时予以左氧氟沙星0.4g静脉点滴1次/日,生理盐水加头曲3.0当液体输剩100ml左右给予速尿20静脉注射1次/日。
可正文:治疗方法;患者均给予黄体酮40mg,654-2,10mg肌肉注射,1次/日,液体输进量1000~1500ml,以等渗液为主,糖盐交替,同时予以左氧氟沙星0.4g静脉点滴1次/日,生理盐水加头曲3.0当液体输剩100ml左右给予速尿20静脉注射1次/日。
可同时进行强磁波体外碎石,一般1周为1疗程,效果不好者考虑使用别的治疗方法。
1部分患者伴有中重度的肾绞痛,病人在首次治疗时可予以盐酸哌替啶75~100mg+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
在使用以上方法治疗的同时,嘱患者多饮水,适当做患侧跳跃活动。
【我们一直采用此种办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输尿管结石90%以上是在肾内形成后降进输尿管的。
男性多于女性,20~40岁发病率最高。
严格地讲,尿路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发生结石。
实际上,输尿管有3个生理性的狭窄段,即肾盂输尿管交界部、输尿管中段与髂血管交界处和输尿管的膀胱壁段,这3个部位都是输尿管结石最常停留的部位。
临床表现:(1)疼痛多为突发性绞痛,发生在腰部或中下腹部,可放射到***或***和大腿内侧,同时伴有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2)血尿多为镜下血尿。
(3)尿频、尿急:多见于输尿管膀胱壁间段或开口处结石。
(4)感染: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尿、高热、冷战等症状。
(5)无尿:一般发生在双侧输尿管结石完全阻塞或者孤立肾时的输尿管结石完全阻塞。
应用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23例分析作者:王明敬,陈明,白元瑞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9期王明敬陈明白元瑞(河南石油勘探局双河医院河南南阳 474780)【摘要】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方法通过对2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用黄体酮治疗后19例有效,4例无效。
结论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明显。
【关键词】黄体酮输尿管结石治疗【中图分类号】 R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1)03(c)-0124-01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对于直径为1cm以下的结石,采用非手术疗法,已被临床公认,但临床方法颇多,其效果并不理想,根据一些文献介绍,黄体酮治疗效果比较好,我们自2007年应用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57岁,平均年龄31.5岁,单发19例,多发4例,横径多<1cm,大部分<0.6cm,结石位于输尿管中上段6例,下段17例,病史在3个月以内者15例,3个月以上者8例,最长者10年。
1. 2 临床诊断(1)有输尿管结石的典型发作史。
(2)绞痛后尿内红细胞超过正常值。
(3)X线,静脉尿路造影或B超探查发现结石。
1. 3 治疗方法(1)黄体酮400mg、肌注每日2次、7d为1个疗程,并嘱其多饮开水,加强活动,跳跃等。
(2)对伴有绞痛者,可用阿托品,消炎痛或杜冷丁等加以辅助治疗。
(3)对伴有血尿者加用止血药。
(4)在治疗的同时加用抗菌药物,如FPA等预防控制感染。
2 治疗结果选择直径多在1cm以下的结石应用黄体酮治疗23例,总有效率达82.6%,排石时间最短者1例,在用药10h后排出结石,13例患者分别在治疗7~12d排出结石,平均15d,排出结石最多3枚,最少1枚,排出结石最大1cm,1例桑葚状结石0.8cm。
4例X线或B超证实结石排至输尿管下段,膀胱镜下经输尿管下段扩张后排出,1例嵌顿在输尿管膀胱壁内段,膀胱镜下取出,4例患者用药后结石无明显改变。
黄体酮的新用途目的,讨论黄体酮的新用途。
参考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大部分人都知道,黄体酮有调理月经量少,催经的作用,但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用激素药治疗月经量少,改为了效果安全的食疗方剂,像阿胶黄精丸,阿胶膏,六味地黄丸等。
但经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用长效黄体酮可以治疗输尿管结石,有人用黄体酮治疗结石引起肾绞痛患者28例,炎症引起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
由于黄体酮能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改善CO2刺激所致的换气反应低下,故可用于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
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月经后期孕激素继续促进子宫内膜发育、腺体生长和分支,子宫充血,使内膜由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受精卵安全植入内膜做好准备。
黄体酮能反馈性地抑制垂体生成素的分泌,从而抑制卵巢的排卵过程。
另外,本品可使乳房充分发育,为泌乳做好准备。
注射液:每支10m g(1m l),20m g(1m l)。
胶囊剂:每胶囊100m g。
注意:肝病患者不能口服本品。
应用本品可有头晕、头痛、恶心、抑郁、乳房胀痛等副作用,停药后消失。
下面将黄体酮的临床新用途报告如下。
1 治疗尿路结石,有人用长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2例,结果3d后结石自行排出。
据报道,45例直径小于l c m的输尿管结石,用黄体酮20m g肌内注射,2/d,14d为1个疗程,结果:用药9d后排石率达93%。
经3个疗程治疗无效者停药。
多数学者认为,黄体酮有解痉、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的作用,同时,通过竞争作用而对抗醛固酮,有排钠、排氯、利尿作用,因而可进一步促使结石的排出。
除有部分女性患者用药后,可以出现暂时性月经失调外,一般无其他的不良反应发生。
2 治疗肝硬化腹水,有人用黄体酮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疗效显著。
用法:黄体酮40mg,肌内注射,1/d,连用6d。
然后1周2次。
继之1周1次。
结果:用黄体酮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14d后腹水消失。
黄体酮注射液40m g/次,1/d;用1周后,每周2次,腹水消退后,每周1次,用2周。
黄体酮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我们这个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黄酮体注射液联合硝苯地片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研究。
方法:我们使用的方法是采取一些患者的病例,然后将它们分组,一边是对照组,一边是试验组,对照组主要是给他们注射一种盐酸消旋山黄溶解注射液,而给另外一组也就是试验组,给他们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一种黄体酮注射液,第一组是注入五到十毫升,第二组是注入二十毫升,由此来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再对比一下它们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我们发现在注射了不同的液体之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一些效率都呈现出比较高的状态,但是相对而言,试验组要比对照组的效率高一些,他们之间所具有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试验组主要产生了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呈现出的状态,为口干,其次对事物具有模糊的视线,会产生皮疹。
在对照组里面产生的不良反应有口干,心跳加速,以及在排尿方面具有的困难,加之以会产生皮疹。
结论: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黄体酮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呈现出来的安全性比较高。
关键词:黄酮体;硝苯地平;输尿管上段结石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这在泌尿外科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在发生时通常会发生疼痛和血尿的症状,这些在临床上的反应表现为很正常的状态,我们通常解决这种问题是采用手术的方式,这在临床中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是我们在经过多个手术之后,发现输尿管结石手术后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反应,在手术后容易产生肾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由此我们探讨出其他的处理这一病症的方式。
经过研究发现黄酮体是一种针对于黄体功能不佳并且具有一些内分泌功能异常,不仅如此,还在工作方面导致的月经失调,习惯性流产,以及闭经方面产生了极大的疗效作用,这对于解决输尿管结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黄酮体在这些病症的治疗方面具有短暂的治疗作用,并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硝苯地平是一种选择性抵抗药片,近段时间以来他在辅助治疗输尿管结石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以及辅助效果,我们在本文当中,主要是探讨黄体酮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片在治疗输尿管结石上面所产生的临床疗效。
黄体酮、山莨菪碱、双氯芬酸利多卡因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体会作者:许海燕邹文邹勇刘容珍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32期【摘要】目的:观察黄体酮、山莨菪碱、双氯酚酸利多卡因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选取7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各24例,A组采用黄体酮治疗,B组采用山莨菪碱治疗,C组采用双氯酚酸利多卡因治疗,观察其疗效。
结果:黄体酮、山莨菪碱、双氯酚酸利多卡因治疗输尿管结石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体酮、山莨菪碱、双氯酚酸利多卡因均可用于输尿管结石镇痛,双氯芬酸利多卡因10~30 min起效,可优先选择起效快、副作用小的双氯酚酸利多卡因。
【关键词】黄体酮;山莨菪碱;双氯酚酸利多卡因;输尿管结石中图分类号 R69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021-02Progesterone, Anisodamine, Diclofenac Lidocaine Experi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Ureteral Calculi/XU Hai-yan,ZOU Wen,ZOU Yong,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3,11(32):21-22【Abstract】 Objective:Observation of progesterone, anisodamine, double chlorophenol acid lidocaine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ureteral calculi.Method:Select 72 cases of ureteral calculi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and group C, all the 24 cases, using progestin treatment group A, group B treated with anisodamine, group C with double chlorophenol acid lidocaine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Progesterone, anisodamine,double chlorophenol acid lidocain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ureteral calculi were treated with comparison difference h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Progesterone, anisodamine,double lidocaine chlorophenol acid can be used for the ureteral calculi analgesia, diclofenac lidocaine 10 ~ 30 min work, give priority to choose the work quickly, small side effects of lidocaine double chlorophenol acid.【Key words】 Progesterong; Anisodamine; Diclofenac-lidocaine; Ureteral calculus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City,Yibin 644000,China输尿管结石所致肾输尿管绞痛是临床常见急症,系结石在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或输尿管形成急性梗阻时发生的疼痛[1]。
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初步报告
袁子彦
【期刊名称】《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86(000)004
【摘要】黄体酮可使泌尿系统平滑肌松弛,输尿管口径扩大,且有利尿作用。
本文报道用其治疗输尿管结石30例,排石率为73%,临床初步应用效果满意。
【总页数】3页(P208-210)
【作者】袁子彦
【作者单位】湛江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黄体酮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00例报告 [J], 刘伟;郑力鹏;刘广华;胡爱云
2.消炎痛、排石冲剂配用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附50例报告) [J], 丁建新
3.黄体酮加排石汤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附160例报告 [J], 张晓阳;孙庆波
4.通淋排石剂配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34例报告 [J], 严衍慰
5.琥珀消石冲剂配用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附20例报告) [J], 崔京勇;宋连彬;张明荣;李国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经验64黄体酮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分析殷银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泌尿外科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摘 要】目的:探讨黄体酮联合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
方法:将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坦索罗辛及黄体酮,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
结果:治疗组的结石排出率为80%(40/50),高于对照组的52%(26/50),治疗组的排石时间、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
结论:黄体酮联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可以减少结石排出时间,增加结石的排出率,减少治疗期间肾绞痛的再发作次数,疗效显著。
【关键词】黄体酮;坦索罗辛;输尿管下段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占泌尿系统疾病的8%-15%[1],结石常位于输尿管,特别是输尿管下段部分,可达70%[2],因此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在泌尿外科的工作中占有重要作用。
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经常表现为较剧烈的肾绞痛,沿输尿管向下腹部、大腿内侧和外阴放射,常有恶心、呕吐、出汗,甚至有休克症状。
尽管现阶段可选择的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和进步,但总的趋势还是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创伤小的方向发展,如排石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以及开放手术等。
不过对于直径小于1cm的结石,大部分患者不愿进行手术治疗,药物排石治疗在临床上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应用a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解痉排石较为广泛,我院对2010.8-2014.8我院住院10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观察黄体酮合并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的排石作用,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对其做如下分析。
1 使用资料和研究方法1.1 一般资料把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
治疗组男32例,女18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为什么黄体酮注射液用治疗泌尿系结石?
黄体酮+安定用于肾结石引起的肾绞痛:
肾绞痛发作时患者常难以忍受,非常痛苦,喊叫不止,静推安定后患者立即进入半睡眠状态,肌注黄体酮后可解除尿路平滑肌痉挛,所以止痛效果显著。
大剂量的黄体酮可使泌尿道平滑肌松弛,而使输尿管口扩大,有类似阿托品样的作用,此外,还能竞争性地对抗醛固酮的作用而促进钠、氯排出,产生利尿作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所以大剂量的黄体酮可用于辅助治疗尿路结石!
黄体酮的止痛机制为:(1)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 + 的重吸收,增加管腔内压促进结石排出;
(2)可使输尿管平滑肌松弛、扩张,并使输尿管平滑肌出现有力的节律性蠕动,促使结石下降。
另外黄体酮对交感神经活动有抑制作用,减少了从输尿管交感神经传入纤维的感觉冲动而起到镇痛效果。
安定有抗焦虑、镇静和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从而减少了各种反射产生的不良后果。
两者合用可镇静、解痉止痛,疗效肯定。
用药60min后大部分病人的疼痛可完全缓解。
黄体酮长期使用可致月经减少、乳房胀痛、水钠潴留等;
安定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头痛、恶心、幻觉等。
本组病人给药后呼吸、血压、脉搏均正常,部分病人头晕,药理作用安全,但需注意安定静推速度应缓慢,否则可引起心血管和呼吸抑制。
本法可解“燃眉之急”,但对引起肾绞痛的原发病需及时、正确治疗,如手术、碎石或内镜治疗,有文献报道黄体酮对于1cm大小的肾、输尿管结石有治愈作用。
治疗方法:黄体酮40mg肌注1次,安定10mg加入10%GS30ml静推,15min推完,立即起效,无效则加用其它解痉药或止痛药。
黄体酮配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
熊先德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4(013)014
【摘要】近年来,黄体酮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论是缓解结石发作引起的疼痛,还是配合其他药物(尤其中药)排石都有了大量的应用和报道,且黄体酮可扩张输尿管口径。
笔者用黄体酮配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尤其是输尿管结石)患者5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1905)
【作者】熊先德
【作者单位】湖南省沅陵成人中专学校,湖南,怀化,419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1.4
【相关文献】
1.黄体酮、维生素K3配合中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74例疗效观察 [J], 陈建平
2.黄体酮结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86例疗效观察 [J], 章可谓;韩江;陈晓波
3.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 [J], 王民集
4.黄体酮、维生素K_3配合中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74例疗效观察 [J], 陈建平
5.体外震波碎石配合内服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 [J], 蔡乃宇;马建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硝苯地平、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资料与方法
本文选择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病人64例。
其中男50例,女14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数34岁;单侧输尿管结石61例,双侧3例。
结石均小于1.2cm×1.0cm×1.0cm,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19例,中段7例,下段48例。
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在病情、病程、年龄、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诊断依据:64例患者均具有典型发作病史、体征,并经B超(或加做尿路平片)诊断。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654-2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硝苯地平10g 舌下含服或口服,每日3次,黄体酮40g肌注,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
所有病例均嘱多饮白开水和适当跳跃活动。
结果
治疗结果见上表。
显示:治疗组1小时内疼痛缓解率,4小时内疼痛缓解率及2周后复查结石排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黄体酮,654-2用于输尿管结石-黄体酮肾结石时间:2011-01-18 07:55:05 来源:网友提供标签:输尿管,输尿管结石,结石,部位,黄体酮,发现,造影,血尿,患者,膀胱,尿路,多为,治疗方法,液体,都是,阿托品,疼痛,氧氟沙星,生理盐水,肾盂简介:治疗方法;患者均给予黄体酮40mg,654-2,10mg肌肉注射,1次/日,液体输进量1000~1500ml,以等渗液为主,糖盐交替,同时予以左氧氟沙星0.4g静脉点滴1次/日,生理盐水加头曲3.0当液体输剩100ml左右给予速尿20静脉注射1次/日。
可正文:治疗方法;患者均给予黄体酮40mg,654-2,10mg肌肉注射,1次/日,液体输进量1000~1500ml,以等渗液为主,糖盐交替,同时予以左氧氟沙星0.4g静脉点滴1次/日,生理盐水加头曲3.0当液体输剩100ml左右给予速尿20静脉注射1次/日。
可同时进行强磁波体外碎石,一般1周为1疗程,效果不好者考虑使用别的治疗方法。
1部分患者伴有中重度的肾绞痛,病人在首次治疗时可予以盐酸哌替啶75~100mg+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
在使用以上方法治疗的同时,嘱患者多饮水,适当做患侧跳跃活动。
【我们一直采用此种办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输尿管结石90%以上是在肾内形成后降进输尿管的。
男性多于女性,20~40岁发病率最高。
严格地讲,尿路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发生结石。
实际上,输尿管有3个生理性的狭窄段,即肾盂输尿管交界部、输尿管中段与髂血管交界处和输尿管的膀胱壁段,这3个部位都是输尿管结石最常停留的部位。
临床表现:(1)疼痛多为突发性绞痛,发生在腰部或中下腹部,可放射到***或***和大腿内侧,同时伴有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2)血尿多为镜下血尿。
(3)尿频、尿急:多见于输尿管膀胱壁间段或开口处结石。
(4)感染: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尿、高热、冷战等症状。
(5)无尿:一般发生在双侧输尿管结石完全阻塞或者孤立肾时的输尿管结石完全阻塞。
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
黄体酮+维生素K 3 治疗输尿管结石2011-10-21 14:04阅读(0)
《黄体酮+维生素K 3 治疗输尿管结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50例,女2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7岁,平均46岁。
74例均有腰及腹部绞痛典型发作史,发作期均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均经B超或腹部平片证实,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25例,中段9例,下段40例,其中合并同侧肾盂结石4例,合并肾积水2例,结石横径在0.2~0.7cm之间,病程最长1.5年,最短3天。
1.2 治疗方法黄体酮20mg、维生素K 3 8mg,每日2次肌注,15天为一疗程,并嘱患者多喝水,注射后适当跳跃活动,疗程中排出结石者次日终止治疗。
疗程结束后,均复查腹部平片及B超。
1.3 治疗结果本组经用药后,症状均缓解,自觉排石34例占45.9%,无自觉排石但一个疗程结束后,经B超及X线腹部平片复查,结石消失有23例,占31.1%,用药后结石无变化12例,占16.2%,其中合并同侧肾盂结石4例,单纯输尿管结石3例,3例输尿管结石由上段移到中段,2例下段结石进入膀胱。
2 讨论
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助孕素,常用于月经失调、功血、闭经和黄体功能不全而引起的先兆性和习惯性流产等。
随着药物研究不断深入,黄体酮还能使泌尿系统平滑肌普遍松弛,输尿管口径扩大,并能产生节律性蠕动,促使结石下移;另外,黄体酮还能通过竞争性地对抗醛固酮的作用而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 + 的重吸收而致溶质性利尿,增加管腔内压,促进结石排出。
维生素K 3 是生物合成某些血液凝固因子所必需的物质,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大及经验积累又发现了一些新用途,对于平滑肌痉挛所致疼痛,不仅效果明显,且毒性小,无阿托品类、吗啡类等药所引起的副作用,并减少结石对管壁的刺激和结石下降的阻力。
有对肾、输尿管及血管平滑肌直接解痉、舒张作用,使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多,排泄加速,有利于结石的排出;两药合用在对平滑肌解痉的同时仍能保持平滑肌的正常蠕动功能,故利于结石排出,从而更能达到解痉止痛效果。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两药合用排石率80%,排石率高,镇痛效果好。
合并肾盂结石4例,经治疗后,结石无变动,可能与结石的双重梗阻有关,所以应用黄体酮及维生素K 3 治疗输尿管结石之前,应观察是否合并同侧肾盂结石,如果合并同侧肾盂结石,最好配合其它相应措施,中药溶石、化石、排石,激光体外碎石等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