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实用】医院制度-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一)接病人
1.手术室工作人员根据手术通知单及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与病房护士、病人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标识、皮肤完整性、术前准备情况、管道情况等, 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2、手术病人接入手术间后由巡回护士再次核对病人信息及所带物品药品等, 协助戴好手术帽, 建立静脉通路, 并做好心理护理。
3、巡回护士妥善约束病人, 防止坠床或发生意外。
如中途更换巡台人员, 再次按照病历资料仔细核对病人相关信息, 确保交接清楚才可更换。
(二)送病人
1.手术结束后, 护士整理病人着装, 保护病人隐私, 确保切口周围无血迹、消毒液。
2、与麻醉医生确认手术病人去向。
如需到ICU, 巡回护士提前15分钟通知所到科室。
3.根据病人情况, 术后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送病人到科室, 并与接收科室护士详细交接病人情况, 在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上双签字。
(三)病情交接内容:
1.病人生命体征
2.病人诊断、手术名称、麻醉种类、术中出血、输血情况、出入量
3.检查敷料包扎有无渗出
4.检查各种管路是否通畅、有无脱出、标识、引流液颜色、性状
5、静脉输液药物及滴速, 穿刺周围情况
6.全身皮肤情况
7、病人病历、影像学资料
8、专科需要特殊观察内容。
医院手术患者护理交接制度1.医师下达手术医嘱后,病房及手术室应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1.手术室1.1.1.手术室护士备好所需车辆及车上用品,确保物品整洁。
1.1.2.接手术患者的护士,应按照手术通知单与手术患者病历信息进行逐项查对。
1. 1.3.夜班护士通知病区明晨首台手术准备。
1.1. 4.无特殊情况,晨起首台手术8:30分前将患者接到指定手术间。
1.2. 5.接台手术提前1小时电话通知相关病区做准备。
1. 2.病房1.2.1.接到手术室接患者通知后,病区护士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检查手术部位标识情况。
1.2.2.为患者更换病员服,嘱家属将患者随身携带的各类物品脱下妥善保存。
1.2. 3.未留置尿管患者,嘱其提前排空膀胱。
2.接手术患者时,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须认真做好患者身份确认及各项交接工作。
2.2.手术室护士与病区护士按照《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上所列各项目进行认真交接。
2.3.双方将各项目交接完毕后,在《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确认签字。
3.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接手术患者护土、巡回护土、器械护士须在各环节做好交接查对工作。
3.2.患者至手术室进入手术间前,接患者护士与巡回护士交接,持病历、手术通知单与患者腕带、患者本人查对患者各项信息,若发生疑问,须立即与病房护士进行澄清再次确认,或与手术医生确认,确保各项信息准确无误。
3.2.患者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查对病历、手术患者信息卡、患者腕带、患者本人,无器械护士的与麻醉医师进行查对,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诊断、手术名称、体位、手术部位。
4.手术结束后,根据患者流向双方护士进行认真交接。
4.1.手术结束后,由术者、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一起护送患者回病房。
4. 2.若患者由手术室入ICU或病房,手术室护士持《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与ICU护士或病区护士共同根据单上所列各项目进行认真交接。
4. 3.双方将各项目交接完毕后,在相应记录单上签字。
手术部手术患者交接制度一、概述手术患者交接是指手术室内手术患者由一位医务人员转交给另外一位医务人员进行后续治疗或内科治疗的过程。
手术患者交接的目的是确保手术的连贯性和患者的连续性护理,避免传递错误或信息的遗漏。
二、手术患者交接的原则1.安全原则:手术患者交接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安全是第一要务。
所有转接医务人员应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部位标示、手术人员间的沟通等,以确保手术无误。
2.沟通原则:手术患者交接的过程中应保持双向沟通,确保信息的正确传递。
转交医务人员应将手术患者的相关信息完整准确地向接收医务人员说明。
接收医务人员应提出问题,核实信息,并与转交医务人员进行沟通。
3.管理原则:手术患者交接应进行记录,并保留在患者的病案中。
对于患者的特殊情况或需要特殊关注的事项,应在交接记录中注明,并向接收医务人员进行解释说明。
三、手术患者交接的程序1.转交准备(1)转交医务人员在手术患者即将离开手术室之前,清点手术准备工具、药品和相关器械的数量和规格,确保一致,并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
(2)转交医务人员重新确认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核对手术室记录、手术操作清单等,确保手术无误。
(3)转交医务人员将手术患者的相关信息记录在手术患者交接表中,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记录、手术部位、麻醉方式、特殊操作等。
2.转交过程(1)转交医务人员陪同患者从手术室转到恢复室或病房,确保患者的安全。
(2)转交医务人员向接收医务人员详细介绍患者的情况,包括手术过程、手术操作清单、特殊处理等。
(3)接收医务人员核对接收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并与接收医务人员共同进行患者身份标识,以确保手术无误。
3.交接记录(1)转交医务人员应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表,并交接给接收医务人员。
(2)接收医务人员在接收到手术患者交接表后,核对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并在表格上签字确认。
(3)手术患者交接表应保存在患者的病案中,并由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查。
如有问题或需要追溯,应及时调取交接记录。
术后患者交接制度一、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护工一起将手术患者送至ICU或病房。
二、护送途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注意保暖,保持输液及管道通畅,防止脱落。
三、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护工一起将手术患者转移至病床,连接呼吸机、监护仪等。
四、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或ICU护士交接。
1、术中病情:术中循环与呼吸情况,失血量、尿量等情况。
2、各种管道:静脉输液管、导尿管、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切口引流管)、胃管等情况,交接静脉液体是否通畅、引流液(通畅度、引流液颜色)等情况。
3、患者皮肤:是否有压痕、红肿、水泡、破损等。
4、患者用物:X线片、CT片、病历、特殊物品、患者衣裤等。
五、妥善保护患者四肢,并保护受压部位。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与授权审批制度一、手术医师资格准入与授权审批(一)申请条件:执业医师单独进行手术前,需在上级医师或具有该项手术资格医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该级手术25例经历,手术操作规范,器械及设备使用熟练,方可提出准入申请。
(二)审批程序1、手术医师提出申请:医师根据个人技术职称及工作能力提出申请,填写《医生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审批表》,包括拟申请的手术级别、个人能力、开展的手术级别及手术例次。
2、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审批: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结合申请者基本情况、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围手术期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情况,初步认定其手术级别,由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3、学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学术管理委员会根据科室意见,结合日常医疗质量检查情况,考核其包括沟通能力、术前准备、手术技能熟练程度、无菌操作、手术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审。
4、主管院长审批:主管院长签署审批意见。
5、审批后的《医生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审批表》归入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中。
二、手术医师资质准入与授权管理(一)科主任要依据《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安排手术,不符合手术准入资格的医师进行手术,麻醉科有权拒绝接受手术,产生的后果由相关科室和当事医师负责。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即日起,本医院将全面推行手术患者交接制度,旨在提升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流程的连贯性。
本制度详细规定了手术患者的交接流程、内容及责任分工,以确保所有手术患者在交接过程中得到妥善关注和完善的医疗保障。
一、交接对象所有需要手术的患者,包括拟手术和已完成手术的患者,均适用本交接制度。
二、交接流程1. 主治医生负责手术患者的交接工作。
在手术前,由负责安排手术的主治医生与接班医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接。
2. 交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病情摘要:交接双方应沟通并确认患者的主要病情信息,包括疾病诊断、手术方案、特殊注意事项等,并对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做出评估。
(2)医疗记录:主治医生应主动提供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手术记录等相关医疗文件,确保接班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了解。
(3)手术风险评估:主治医生应对手术的风险进行评估说明,包括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等,以及针对这些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4)药物治疗和麻醉:主治医生应核对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并详细说明手术前后的麻醉方案和药物使用情况。
(5)手术安排:主治医生应提供手术时间、手术室及手术团队的相关信息,并解答接班医生可能存在的疑问。
3. 交接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确保后续医疗团队能及时查阅到交接内容。
三、责任分工1. 主治医生责任:(1)准备充分:主治医生应在手术前充分准备并整理患者的医疗记录,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信息和手术方案。
(2)面对面交接:主治医生应与接班医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接,详细说明患者的状况和手术安排,并回答接班医生的疑问。
(3)交接记录:主治医生应将交接内容准确记录在病历中,确保后续医疗团队能够及时查阅。
2. 接班医生责任:(1)认真倾听:接班医生应认真倾听主治医生的交接内容,确保对患者的状况有准确的了解。
(2)提问明确:接班医生在接班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问,应当及时提问并与主治医生澄清。
(3)接班记录:接班医生应将接班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相关问题记录在病历中,以备后续参考。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手术患者交接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中,针对手术患者的管辖权限和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和交接的一套管理机制。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的实施,旨在确保手术患者在全程手术过程中得到安全、全面、协调和连续的护理服务。
下面从手术患者交接制度的内容、意义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1.交接流程:明确手术患者交接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确保交接过程有序、规范。
交接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规定的程序履行交接手续。
2.交接内容:要求交接人员充分了解手术患者的病情、病史、手术方案等相关信息,并对过去的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以便后续的护理和治疗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交接手术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药物使用情况和特殊护理要求等。
3.交接记录:要求交接人员完成相关的交接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摘要、交接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等。
交接记录能够作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参考依据,也方便其他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1.确保患者安全:手术是一项复杂而高风险的医疗行为,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医护人员的配合。
通过交接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手术患者在整个过程中得到持续的关注和护理,减少患者因信息传递中的误差而导致的意外。
2.提高医疗质量:手术患者交接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限。
同时,也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减少操作失误和遗漏,提高整个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质量。
3.保障患者权益:交接制度能够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信息非常透明和及时。
患者通过了解手术患者交接制度,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提前准备:交接前,需要明确参与交接的人员和具体职责,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演练,确保交接人员掌握正确的交接流程和技巧。
2.信息共享:交接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将手术患者相关信息进行共享,包括病情摘要、手术方案、重要检查结果等。
同时,还需要将手术患者的个人信息隐私保护好,确保信息的传递安全和可靠。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1、手术科室事先通知手术室,准备迎接手术就诊者。
病房护士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完善护理记录,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急诊手术转入时,先电话通知手术室,以便手术室做好抢救和手术准备。
3、根据手术通知单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就诊者三方核对就诊者腕带信息、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准确无误后方可接入手术室,同时携带病历及所需物品。
4、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共同将就诊者送回病房。
护送途中注意患者病情变化,保持输液通畅。
交接双方共同将患者安全转至病床上,安置好各管道,严防坠床和管道脱落。
5、巡回护士在交接记录单上记录患者的皮肤、输液、尿管及患者的药物和物品,并签字。
6、患者入病房后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共同查对腕带,并做好床边相应交接事项。
交接内容包括:①麻醉方式、实施手术名称、患者术中情况及麻醉后注意事项;②输液、各种引流管的放置及伤口包扎情况;
③输液、输血及用药情况,病历、X片或CT片等物品;④皮肤等。
7、交接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共同在交接记录单签字,确认无误。
参考文献:
【1】《护士条例》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3】《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卫医政发〔2009〕90号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执行流程
是
**市妇幼保健院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入院时间:年月日住院号:
注:适用于所有转科住院病人。
新生儿科转科交接单。
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第一篇: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一、择期手术的患者,要及时送手术通知单,由专职人员认真填写手术患者登记本内容,项目必须详细,齐全。
二、执行手术患者的访视制度,术前一日由该手术的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携带该访视单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并让患者签字。
三、手术室护士进病房接病人时,由病房护士到床头交接,共同搬病人至推车上。
四、危重手术病人,由主治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陪送病人回病房,五、安全运送病人,术前肌注镇静剂的病人,必须用平车规范接送;对躁动、意识不清的病人,接送过程中避免病人肢体伸出护栏外,必要时加约束带,护士不得离开病人。
运送病人的担架车、滑轮床、要设专人定期检查维护,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检查其性能及安全性,以确保病人运送途中的安全;在运送途中各管道要妥善固定在醒目位置,以便能随时观察处理。
六、手术患者入室后巡回护士与麻醉师根据病历,患者腕带,询问患者再次进行核对科室、姓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相关物品,核对并确定,七、手术医生洗手前再次与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三方共同核对无误后并在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八、术后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手术部位、皮肤、引流管、术中情况、以及清点相关物品,病房护士核实确认后签字。
危重手术病人,由主治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陪送病人回病房,并亲自向值班护士交清术中情况、输液、引流情况、当前皮肤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第二篇:患者交接制度和程序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产房之间的转接。
一、患者转入程序转入病房接到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位及仪器设备。
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体位。
患者转入及转出护士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住院号、转出科室等有关信息。
主班护士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责任护士或治疗班护士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
手术病人的交接制度
首先,手术病人交接的责任人是主刀医生和护士长。
主刀医生负责手
术操作和手术计划的制定,护士长负责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和病人的安全管理。
交接制度要求主刀医生和护士长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确保双方
对病人的情况和手术计划有清楚的了解。
其次,手术病人交接的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手术计划、
麻醉情况和特殊需求等。
主刀医生应提供病人的相关病历资料、化验检查
结果和影像学检查报告等,以便护士长对病人进行评估和准备工作。
护士
长则应告知主刀医生病人的护理需求、特殊情况和麻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再次,手术病人交接的时间点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
在手术前,主刀医生和护士长应共同评估病人的术前准备情况,包括术前禁食、
洗胃、药物使用等。
在手术中,主刀医生和护士长应密切合作,保持良好
的沟通,共同应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在手术后,主刀医生应向
护士长交接病人的手术结果和处理意见,护士长则应完成病人的术后护理
工作和康复计划。
手术病人的交接制度对于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和连续性护理具有重要
意义。
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交接制度,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以确保交接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同时,病人和家属也应积极参与交接
过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配合工作,共同维护手术病人的权益和安全。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作为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操作规范,手术患者交接制度对于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制度主要涉及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患者交接过程,旨在保障患者的连续护理和顺利的术后恢复。
以下是手术患者交接制度的详细内容。
一、手术前的交接1.病史沟通:接班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情况,包括疾病诊断、用药情况、过敏史等,特别是与手术相关的疾病或禁忌症。
2.术前准备:接班护士应确认手术准备工作是否完成,如查房、血常规、心电图、X光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饮食禁忌:接班护士应告知术前禁食的时间和内容,以确保患者正常术前禁食。
4.皮肤准备:接班护士应了解术前是否完成了皮肤准备,如剃毛、洗澡等,以防止手术感染。
5.心理关怀:接班护士应与患者沟通,解答其相关疑虑和焦虑,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二、手术中的交接1.术前核对:手术室护士与接班护士核对患者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日期、手术部位等,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2.安全核查:手术室护士向接班护士交代手术中的安全要点,如气道管理、体位调整、监测仪器使用等,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3.药物核对:手术室护士向接班护士确认手术过程中用药的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等,避免药物错误。
4.交班记录:手术室护士应将手术中的重要事项记录下来,包括出血量、输液情况、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为接班护士提供参考信息。
三、手术后的交接1.术后情况:手术室护士向接班护士交代患者的术后情况,包括手术部位的处理、护士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确保术后护理的连续性。
2.术后监测:手术室护士向接班护士交代术后监测项目,如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排尿情况等,确保对患者的及时观察和反应。
3.术后护理:手术室护士向接班护士交代术后护理措施,如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协助转床等,确保术后护理的正确执行。
4.转出准备:手术室护士应配合接班护士完成患者的转出准备工作,包括病历整理、医嘱执行情况核查等,保证患者平稳转出。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决定手术的患者,要及时送手术通知单,项目必须详细、齐全。
手术病人在手术前一日必须备有足够的押金,以免漏费,特殊情况上报医务部或总值班员。
接手术病人时,巡回护士按手术通知单与病房护士共同核对:病房、床号、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时间,询问是否禁食,是否大小便,术前是否用药,清点手术所带物品,如药物、病历、医学影像资料等,双方签名。
病人接入手术室,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共同核对以上内容并签名。
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共同将病人护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病情、术中用药、出入量、皮肤情况、各种管道是否通畅等;病人需去ICU者,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共同护送,并于ICU护士交接以上内容。
交接病人随带物品,做好交接手续并签
全名。
实用医院制度
加强制度完善,冲刺等级评审
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水平
齐心协力、鼓足干劲、全力迎接“三甲”医院复审。
创“三甲”是每一个人的事,重在全院参与。
以“创三甲”为契机,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医疗水平。
人人都是得分手,“三甲”复审作贡献。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争创“三甲”医院称号。
热烈欢迎三甲评审工作组莅临检查指导
全院参与,共创“三甲”。
加班加点只争朝夕时不我待誓过三甲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转以评促管
三甲目标困难大,创建要靠你我他。
争创三甲院,全员齐努力。
树岗位新风,争“三甲”荣誉。
加强细节管理,推进学科建设。
提高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院。
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服务行为。
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抓机遇,凝心聚力谋发展;重实效,全力以赴迎评审。
促进医院的内涵建设,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