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物理下第九章第一节压强课堂教学流程思维导图
- 格式:docx
- 大小:418.05 KB
- 文档页数:1
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经典浮力难题,计算题题型:第11章功和机械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一、杠杆1、杠杆的有关概念(1)定义: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O):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②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③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④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⑤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一根硬棒成为杠杆的必要条件:①要有力的作用;②能绕其固定点转动。
拓展:杠杆的理解(1)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可以是方的,也可以是圆的等。
即杠杆的形状是任意的,但必须是“硬”的。
(2)杠杆的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上的其他位置。
(3)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方向相反。
2、杠杆力臂的画法——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杠杆力臂的画法①如图所示,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②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③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力臂用虚线(或实线)表示并用大括号标明,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字母l2。
3、杠杆的平衡和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②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即F1l1=F2l2。
点拔:决定杠杆是否平衡的因素是两种力和力臂的乘积,杠杆平衡时,两种力和力臂的大小一般不相等,但其乘积一定相等。
4、杠杆的分类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以把杠杆分成以下三类: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定义、实质及特点点拔:(1)判断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关键是看它的轴是否随物体一起运动。
拉动绳子时,物体移动,滑轮转,但定滑轮轴的位置不动,动滑轮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
(2)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所以可以看成是能够连续转动的杠杆,即杠杆的变形,故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它的作用。
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 主题单元第九章压强标题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七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1、压强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压强的概念引领、概括本章,压强知识在生活中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应用;2、本章共分为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四个主题;3、在实验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或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概括,引导出压强的概念是本章的难点理解压强的概念是重点;4、四个主题相对独立,各成一个教学体系,而同时又相互联系;每一个主题都是在第一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每一个主题都是在第一主题上的发展,是压强知识的分支和细化;5、学习本主题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的分析、学会归纳概括、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学习压强,进一步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渗透“从物理走向生活”、物理为生活生产服务的课程理念,能够利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现象。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 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2、能利用P=F/S计算压强;3、知道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会用P=ρgh计算液体压强;4、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5、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体验探究压强的实验过程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用压强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主题单元用手指水平握住铅笔的两端(头部和尾部),感受不同问题设计的原因是什么呢,(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
《压强》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4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主题单元内容是在前面力的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时需用到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重力、密度,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等重要知识。
所以,本章知识也是初中力学知识的延续和综合,学习这些知识对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章知识较抽象,学生感性经验少,所以应加强实验,如探究液体的压强,了解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专题划分三个专题:认识压强的概念;探究液体压强及大气压强的特点;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重点:理解压强概念、单位及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掌握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特点,及决定液体压强的因素,知道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难点:对压强定义式的理解和应用;对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和理解;大气压强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本单元以学生合作、实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预期学习成果:小组完成一份“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报告单、一份“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单;利用身边常见废旧物品,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时挖掘身边资源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单位、,知道生活中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掌握压强公式2、探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及公式应用3、知道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4、知道大气压强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及大气压强的特点6、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压力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掌握控制变量法。
八下物理大全,超详细的知识点
框架图整理
首先我们通过一张思维导图来了解一下从八年级下册物理主要讲了哪些知识?
需要原版/高清/可修改原图的,推荐下载【知犀
思维导图】或到知犀官网,在模板中心直接搜,
全都是免费的免费模板中心地址: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看到八年级下册物理有六章内容,接下来我们分别通过每一章的思维导图详细了解一下这六章内容的知识吧!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运动和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压强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浮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功和机械能1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功和机械能2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功和机械能3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简单机械
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运动
上面就是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的全部内容了,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之后是不是知识点是不是瞬间明朗起来,这样的方式进行梳理既可以超详细整理所有知识点,还可以在梳理过程中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拆解每个知识点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难点重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好了八年级下册物理超详细的知识点框架图整理完毕了,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从图中就可以看出它整理的知识点具有逻辑性,而且不冗杂,十分清新简单,希望这份整理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