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浅析情感因素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优秀word范文 (2页)
- 格式:docx
- 大小:19.01 KB
- 文档页数:3
080|学术平台|设计艺术与理论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范春鸿/1990年生/女/河南固始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情感化设计在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应用范春鸿王明非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图书馆作为一个多功能、大众的特殊环境,情感应当成为室内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唐纳德·A ·诺曼的设计的三种水平: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为理论依据,论述了情感化的空间设计的必要性,力求为读者制造出舒适、轻松的阅读环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情感需求;情感化设计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大众的公共阅读的场所,其完善的设施和服务是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览条件的前提。
而怎样将这样的文化设施发挥其作用,这就要求在图书馆内部空间的设计上要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以情感化设计为手段,使其功能更加完善,空间布局更加有序、边界,环境更加的舒适、宜人,情感化的空间环境设计为读者制造出舒适、轻松的阅读环境。
1情感化设计理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中的“情”字就是情感的意思。
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行为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是支撑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对他人和自身行为的态度,它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
尤其是在艺术领域,几乎是情感支配了艺术的审美。
就如一件艺术作品能否被大众接受的关键看是否符合大众的情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教授在他所著《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 》一书中,以“情感”为主线,以本能水平设计、行为水平设计和反思水平设计为理论依据,阐述了情感在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人们之说情感空间本身具有特殊的情感符号会刺激人类的情感需求,是因为无论是居住或工作无处不在体现着使用者的心理满意度的,他不想我们的情绪可以描述,通常是通过使用者的表现来展现空间的情感价值,对于一个空间的影响描述是带有不确定性的,空间中元素对使用者第一感官刺激是设计中的关键因素,空间的人际关系情感往往体现在第一感官印象是,空间与人产生一种互动这就是人机关系的情感化”。
浅析公共图书馆情感管理的实施摘要: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
满足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
本文通过对情感管理的简述、图书馆实施情感管理的必要性及图书馆实施情感管理的具体策略等阐述情感管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实施。
关键词:图书馆情感情感管理一、情感管理的简述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和相应的一系列反应,包括内部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
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
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用情感的感召力去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和融洽的工作氛围,从而激发人正面的积极情绪。
而图书馆的管理内容及其丰富,但最主要的内容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在图书馆管理中实施情感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图书馆实施情感管理的必要性“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作为信息资源的集中地和传播中心的图书馆,因拥有用户而存在,因提供优质服务而发展。
努力在馆内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亲情气氛,是启发良性互动、使个人在贡献和满足中得以成长、是使图书馆事业得以发展的关键。
1、情感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管理者能否与馆员心连心,朝着图书馆共同的目标前进,是图书馆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是图书馆管理追求的目标。
这里所谓的“心连心”,是管理者与馆员的心里相通和情感交融。
这种默契关系的建立不是靠权力、奖赏和金钱,而是靠真诚、同志式友谊和感情。
这种同志式友谊和感情是共同理想和目标基本一致原则上的友谊和感情,而不是无原则的哥们义气。
这种友谊和感情是在不断交往中形成的。
管理者通过交流和联系,不仅可以了解员工动态和单位经营状况,而且可以增强集体凝聚力。
使馆员愿意向领导倾诉自己的心声、提出自己的建议,愿意为图书馆事业出谋划策。
2、情感管理是使馆员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图书馆管理中的情感因素
高惠娟
【期刊名称】《滨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0)001
【摘要】情感因素在图书馆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增强馆员的事业心和归属感,强化图书馆的凝聚力,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管理者的表率作用是调动情感因素的基础,做好思想工作是调动情感因素的重要方式,真情实意为馆员办事,从生活的细微处关心馆员是调动情感因素的有效手段.
【总页数】2页(P95-96)
【作者】高惠娟
【作者单位】滨州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山东,滨州,25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班级管理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探微 [J], 孙建
2.论如何准确把握管理中的情感因素 [J], 赵维华
3.情感因素在高职学生英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尚龙女
4.谈情感因素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J], 王莉
5.情感因素在初中生教育管理中的价值 [J], 张兴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HUANGXINKEJI 2013.04CHUANGXINKEJI 在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一个好的职业环境,图书馆行业应努力加强其职业建设、提高其职业品位、稳定其职业队伍。
塑造成功的职业团队,既需要“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严格规章,也需要“法律不外乎人情”般的人性管理即情感管理。
如果说,规章制度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和运行提供了严格的轨迹,那么情感管理却是为这冰冷的制度增添了一丝人性。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如果只用规章来限制人,难免有人愤愤;但是以情动人,不仅使彼此的关系缓和,甚至让人内心受到抚慰。
情绪好了,自然工作更有干劲,更有活力。
情感管理模式是缓和图书馆管理层与职工和职工与职工间的人际关系,使整体更有活力的催化剂。
图书馆的管理层对待图书馆馆员的态度与图书馆馆员间的关系对于图书馆工作的动力是有着相当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这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核心组成。
“有效的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影响追随者的思想、感情乃至行为”。
作为图书馆的管理层,只利用冰冷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一个单位的职工,而对于职工的感情,心理活动毫不关心,觉得这样单位就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是远远不够的。
图书馆管理层与馆员之间非常需要思想和情感的良好沟通。
一些心理学研究证明--感情、思绪、思想在一个自然人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组织作用,对于人的行动思想起着组织和支配作用。
所以情感管理也是管理的一种,而且是管理学科中的一项相当重要的部分。
因此,对图书馆馆员给予尊重和情感上的关心是做好图书馆人事工作的基础与前提。
这对一个单位或团体尤其重要。
职业倦怠虽说职业无贵贱,但是现实的社会造就了现实的人,因为职业好坏程度对于自然人的社会地位,生活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幸运得到一份理想的职业,就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这份职业岗位上奋斗,并有着积极的目标向前进。
但是一个不确定内涵,难以得到一定社会归属感,地位不高的职业,就难以让人忠于自己的选择,很有可能骑驴找马,一直蠢蠢欲动,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地方文献工作中的情感因素探析(周口市川汇区图书馆,河南周口 466000)摘要:文章着重从选派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对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实行激励和收集地方文献中的情感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说明了情感因素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的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XX)13—0146—02地方文献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中一项独特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合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笔者认为,在地方文献收集中,情感因素也直接对地方文献收集工作产《辞海》(1979年版、1992页)中解释,情感,亦称“感情”。
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
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情感的表现是伴随各人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为转移的。
情感是一个内涵及其丰富的概念,主要是与人的情操、情趣、情绪、心理、道德、信仰、审美、修养等等有关。
情感关怀,就是以情感尺度为标准对其生活的关怀,特别是对真实的个人的生活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1 要选择对地方文献有情感的工作人员从事地方文献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爱好,图书馆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有自己成长生存环境、学习环境,这种特定的环境必然会对每个从事图书馆工作的馆员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就会出现有的馆员喜爱古籍工作,有的人喜爱读者工作,有的喜爱辅导工作,有的喜爱办公室工作……如何让对地方文献感兴趣的人参与到地方文献工作中来并促进地方文献工作深入开展呢?下面我谈几个不1.1一项工作要想干好,人才是关键因素。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就要求图书馆的负责人或分管业务工作的负责人,要从平时的工作中挖掘、发现对地方文献工作偏爱的工作人员,一旦发现,立即启用。
也可以通过地方文献知识测试等形式,挑选出一些地方文献知识1.2 要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对地方文献工作有热情的馆对一项工作的热情,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兴趣的培养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工作。
公共管理论文图书馆馆员情绪管理关于图书馆馆员情绪管理的公共管理论文应该怎么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是的公共管理论文图书馆馆员情绪管理,。
不少效劳业的调查研究显示,情绪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绩效。
当员工情绪不好时,常常会对工作产生厌烦,不仅会冷漠地对待顾客,还会衍生出沮丧、郁闷、生气等负面表现,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的面向全社会的效劳机构,大局部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是为人们提供文献信息效劳,和其它效劳业从业人员一样,也是典型的情绪劳务工作者。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兴起与快速开展,图书馆的效劳内容及效劳手段不断革新;与此同时,由于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使得图书馆从业人员比其它效劳行业有着更多的挑战。
工作压力的加大,会影响着馆员情绪的,而情绪的波动不可防止的影响着馆员的思维和行为,进而影响了图书馆的效劳品质。
因此,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加强馆员情绪管理的研究,对馆员适时进行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方面的教育很有必要。
本文试就图书馆馆员情绪管理这一议题展开讨论,希望让更多的图书馆馆员能够妥善地利用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1 情绪的概念及特性1979年,心理学家Albert Ellis提出:“情绪是人类行为反响知觉整合后的复杂状态,也就是一种‘认知-知觉’的状态”。
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在其著名的畅销书《EQ》中将情绪定义为:“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与心理的状态,以及相关的行为倾向”。
我国台湾学者曹中玮那么主张:“情绪是由内在与外在刺激所引发的一种主观的冲动状态,此状态是由主观的感受、生理的反响、认知的评估、表达的行为四种成分交互作用而成,并极易因此产生动机性的行为”。
关于“情绪”的定义还有不少,但概括起来,人的情绪是由刺激所引发,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感受,其中包含这个人思维的惯性、内在的生理反响、促进或抑制动机性行为的倾向等,而且具有主观的个别差异性和多变性。
浅谈情感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论文关键词:情感管理;图书馆管理论文摘要: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日益增多、信息竞争环境错综复杂的今天,单靠管理者个人的智慧已无法保证图书馆决策的成功和管理的有效,要在信息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
塑造团队精神,既需要硬性的制度管理,更需要软性的情感管理。
如果说制度管理是为图书馆的日常运行提供“游戏规则”,那么情感管理则是为图书馆活力绽放提供了“催化剂”。
制度管理,主要指文件化、数量化的各项制度,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范以及流通、阅览、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等。
制定这些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保障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性和内部竞争环境的公平性。
情感管理,主要指把图书馆员视做大家庭中的一员,对馆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差异化的需求给予人性的呵护和关心,提高馆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对工作团队乃至整个图书馆的认同感。
“变是惟一的不变”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时代的特征。
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大幅跃进、图书馆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日益增多、信息竞争环境错综复杂的今天,单靠管理者个人的智慧已无法保证图书馆决策的成功和管理的有效,要在信息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
塑造团队精神,我们的图书馆既需要硬性的制度管理,更需要软性的情感管理。
如果说制度管理是为图书馆的日常运行提供“游戏规则”,那么情感管理则是为图书馆活力绽放提供了“催化剂”。
一、“图书馆宪法”与情感管理的“呵护”制度管理具有权威性,一经通过和颁布,就成了对图书馆内部馆员具有硬性约束力的“图书馆宪法”,轻易不会变更;情感管理则属于软性管理,图书馆各层管理者通过对下属馆员情感变化的细微体察,对馆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差异化的发展需求给予人性化的呵护和关心,营造一个齐心协力、共求发展的和谐工作环境。
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关系应该是互相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如同图书馆管理的两只手,相辅相成。
其中制度管理是前提和基础,情感管理的运用必须在制度规范的框架内,以不侵犯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前提;而制度的制定,也必须充分考虑图书馆中“人性化”的因素,应当从馆员个体权益与图书馆整体权益两者的角度来设计。
【推荐下载】浅析情感因素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浅析情感因素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现阶段,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必须切实依据以
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与此同时,有必要变革传统的强调量化分工和强调制度的
管理制度。
力求在公共图书馆内部积极营造出相对融洽与和谐的管理气氛,强
调进行积极性的有效互动,从而尽可能的通过满足和贡献工作需要提升自身的
专业素质和水平,进而更好地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健康的发展,因此,其逐渐
发展成为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的主要管理模式。
一、情感管理的内涵及定位
通常情况下,将借助情感为导向的管理方式称为情感管理,其具体表现形式为
借助情感的沟通进而产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重要的激励力量,并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组织实现目标。
因此,与制约和监督为基础的制度化管理相比之下,其表现为更在意情感作用的巨大效能,与此同时,参考个人情感的稳定性、倾
向性和可塑性等特征进行一定的激励与引导,进而极大的调动员工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达到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挖掘的目的。
总之,情感管理不仅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
还是人性管理和理性管理相结合的具体表现,能够极大的增强组织的感召力和
凝聚力,与此同时,其担负着推动组织进一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因为情感管理自身属于制度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所
采用的情感管理是结合科学管理而得到的新型管理模式。
情感管理扮演了各项
制度运行过程中的润滑剂的重要角色,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制度作用发挥
得淋漓尽致,所以,在整个公共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必须采用严谨规范的制度管
理与人性化的情感管理并存的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获得优势互补。
总之,情
感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制度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人性的力量和情感的
作用。
二、情感管理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的必要性
(一)积极情感的需要。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情绪、情感在个人的心理活动
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每个个体不仅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持、信任与理解,
也在很大程度上期望得到应有的情感回报。
因此,在相关工作过程中,我们了
解到有着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往往拥有进取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与此同时,大多数有着较高的工作效率;反之工作效率则相对不高。
因此,经过相关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