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宇宙之旅》人教新课标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7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0课《宇宙之旅》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兴趣,增强他们对太空知识的理解,并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银河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技巧,创作一幅关于宇宙的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审美情感。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恒星、行星、银河等,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美术技巧,创作一幅关于宇宙的画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银河等,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美术技巧进行创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宇宙画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宇宙相关的图片、视频,美术教材,PPT等。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铅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宇宙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新授:介绍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银河等,并展示一些关于宇宙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技巧,创作一幅关于宇宙的画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宇宙之旅2. 重点知识:恒星、行星、银河3. 美术技巧:构图、色彩、表现手法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创作一幅关于宇宙的画作,要求构图合理,色彩丰富,表现手法独特。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宇宙探索的激动人心的视频,如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揭秘、火星探测等,让学生对宇宙的神秘和广阔产生直观的感受。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如“你们对宇宙有什么好奇的地方吗?”“如果有机会去宇宙旅行,你最想去哪里?”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宇宙之旅》精品教案的发展历程和宇航员的选拔和培训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语言: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载人飞船,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和宇航员的选拔和培训等方面的知识。
(讲解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2.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语言:看看这些图片和视频,它们是不是让你们更加想要了解宇宙飞船和航天事业呢?(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表达自己对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美好愿望。
教师语言: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运用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用主题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美好愿望。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三)作品展示和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教师语言:同学们,现在是展示作品的时间,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同时也听听同学们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学生依次展示作品,分享心得和体会)2.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继续创作。
教师语言:同学们的作品都非常棒,你们用废旧材料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宇宙飞船,让我们感受到了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继续加油,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吧!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宇宙飞船及航天事业的相关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美术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创作时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激发。
同时,也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他们在创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通过了解宇宙飞船的设计理念,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宇宙飞船的出现,不仅让我们更加接近宇宙,也为我们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这些大师们的作品,用希望做引,以想象力为点火器,这个艺术世界的旅行者,以其自由不拘的方式,折服了全世界。
当我们拥有一艘宇宙飞船时,我们便会遨游于宇宙之中,看!当年中国第一位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你看它多美呀!教师总结: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通过创作一幅以《宇宙之旅》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0课宇宙之旅▏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课程内容涉及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星系等,以及宇宙的起源、发展和未来。
通过观察宇宙图片,学习绘制宇宙景象,培养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星系等。
2. 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培养学生观察、欣赏宇宙景象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绘制宇宙景象的技能。
教学难点1. 宇宙知识的理解:宇宙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 绘画技巧的掌握:绘制宇宙景象需要一定的绘画技巧,如透视、光影等。
3. 想象力的发挥:宇宙景象丰富多样,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宇宙图片素材2. 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粉等)3. 课件或黑板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星系等,帮助学生理解宇宙的构成。
3. 示范:演示如何绘制宇宙景象,讲解绘画技巧,如透视、光影等。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绘制宇宙景象。
5. 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宇宙的奥秘和绘画技巧。
板书设计1. 宇宙的基本知识:恒星、行星、星系等2. 绘画技巧:透视、光影等3. 宇宙景象的绘制方法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宇宙景象,要求运用透视、光影等绘画技巧。
2. 写一篇关于宇宙的短文,内容包括宇宙的基本知识、自己的感悟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欣赏宇宙景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宇宙知识,同时注重绘画技巧的传授。
在作业设计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教学设计第10课《宇宙之旅》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了解宇宙的奥秘,培养他们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通过绘画表达对宇宙的想象和感受,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宇宙的概念:介绍宇宙的定义、组成和特点。
2. 宇宙的探索: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和重要事件。
3. 宇宙的绘画表现:学习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宇宙的神秘和美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宇宙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3. 掌握绘画表现宇宙的技巧。
难点1. 理解宇宙的复杂性和抽象性。
2. 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宇宙的神秘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宇宙探索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绘画纸张、彩笔、水粉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探索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介绍宇宙的概念、组成和特点,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3. 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宇宙的神秘和美丽。
4. 练习:学生进行绘画练习,表达自己对宇宙的想象和感受。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宇宙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3. 绘画表现宇宙的技巧。
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创作一幅表现宇宙的绘画作品。
2. 写作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宇宙探索的文章,表达自己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培养他们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宇宙的特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鼓励他们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宇宙的神秘和美丽。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关键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宇宙探索的视频,如宇航员在太空的日常生活、火星探测车的行驶画面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神秘。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教案-第10课《宇宙之旅》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创作宇宙主题的美术作品,了解宇宙的奥秘和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体验宇宙的无限美好。
2.学会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技巧创作宇宙主题的美术作品。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提高学生对宇宙的认识。
2.学习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技巧创作宇宙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和美丽。
2.如何引导学生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元素来创作宇宙主题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1.以互动性和实践性为主的授课模式,寓教于乐。
2.以小组讨论和展示为主的创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学手段:1.课件展示和互动教学。
2.小组合作与展示。
3.教案和素材资料。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概念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并感受宇宙的无限美好。
第二步:美术作品欣赏通过展示宇宙主题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宇宙的美丽和奥秘,启发学生创作想法。
第三步:素材准备为学生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和素材,如彩笔、彩纸、黑色纸板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和组合,创作属于自己的宇宙世界。
第四步: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的绘画技巧,如勾线、渐变、涂色等,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宇宙作品。
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各种元素,如星球、恒星、行星、银河等,与色彩和构图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第五步:作品展示通过小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体验艺术的魅力,同时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
第六步: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创作进行集体评价和总结,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教学效果:1.学生对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0 宇宙之旅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宇宙之旅”的主题,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星系等,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宇宙的基本知识:恒星、行星、星系等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3. 宇宙主题的艺术作品欣赏4. 绘画和手工制作:宇宙主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宇宙知识融入到绘画和手工制作中,创作出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宇宙主题的图片、视频、PPT等2. 学具: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水彩等)、手工制作材料(如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宇宙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星系等,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3. 艺术作品欣赏:展示宇宙主题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4. 绘画和手工制作:引导学生将宇宙知识融入到绘画和手工制作中,创作出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宇宙的基本知识:恒星、行星、星系等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3. 宇宙主题的艺术作品欣赏4. 绘画和手工制作:宇宙主题作业设计1. 画一幅宇宙主题的画,要求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现出宇宙的美和神秘。
2. 制作一个宇宙主题的手工制品,要求创意独特,制作精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宇宙之旅”的主题,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学生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增强了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宇宙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中缺乏创意。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教案第10课《宇宙之旅》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行星、恒星、星系等。
-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基本美术语言表现宇宙景观的能力。
-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宇宙画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描绘宇宙景象的基本方法。
-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宇宙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 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
- 通过美术创作,让学生体验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增强审美情趣。
- 借助宇宙主题,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内容1. 宇宙的基本知识介绍:行星、恒星、星系等概念。
2. 宇宙美术作品的欣赏:分析不同艺术家对宇宙的表现手法。
3. 绘画技巧讲解: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宇宙。
4.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绘制自己的宇宙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掌握宇宙基本知识,如行星、恒星、星系等。
- 学习运用美术语言表现宇宙景象。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 如何将抽象的宇宙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美术创作。
- 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特色,创作出独特的宇宙作品。
-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平衡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宇宙图片和美术作品。
-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进行集体讨论。
- 绘画工具:画纸、颜料、画笔等。
- 教学素材:宇宙相关书籍、图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宇宙探索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宇宙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宇宙有初步的了解。
3. 作品欣赏:展示不同艺术家对宇宙的表现,引导学生分析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4. 技巧讲解:教授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宇宙景象。
5.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绘制自己的宇宙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宇宙之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宇宙之旅》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主题创作绘画,旨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和大胆创新的能力;用废旧材料制作宇宙飞船,侧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宇宙是个无限而遥远的空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认识、探索宇宙是人类不断追求的梦想。
教材中展示了中国首位飞上太空的女宇航员刘洋的照片及飞船发射场景等,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科学、亲近科学的情感,激励学生成为我国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设计者和探索者,并造福人类。
通过这一系列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宇宙飞船及航天事业的相关知识,用主题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美好愿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尝试利用它们进行创作,使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美术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1. 有意识地运用形状、色彩等造型元素和对比和谐、对称均衡的形式原理,表现宇宙之旅的情景。
2. 尝试运用写实、抽象、装饰等造型表现方法,利用废旧材料表现事物。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使学生学会表达思想与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用不同方法、材料描绘和制作宇宙飞船。
2. 教学难点:在合作和协作中,大胆想象并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宇宙飞船。
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教师语言:同学们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段由我的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定格动画《宇宙之旅》,大家在观看时,找一找,你都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播放视频《宇宙之旅》)教师语言:这段视频中学生们,利用多种绘画形式、废旧物品合作完成的,你们想不想也创作一场属于自己的《宇宙之旅》呢?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搭乘宇宙飞船,来一场旅行吧。
(出示图片)课题:《宇宙之旅》(二)讲授新课1.了解我国载人飞船教师语言:人类一直对宇宙充满好奇和想象,古人有《嫦娥奔月》的预言故事,而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发射了第一艘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杨利伟作为第一位宇航员,为我国踏入太空迈出了第一步,圆了中国人民千年飞天梦,紧接着我国又发射了神州九号、“天宫一号”空间站,首次完成了手动交会对接,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在太空中生活了十余天。
(播放照片和视频资料)他们所搭乘的宇宙飞船将我们与宇宙的距离越拉越近。
2.认识宇宙飞船教师语言:宇宙飞船是一种运送航天员、货物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航天器。
宇宙飞船可分为一次性使用和可重复使用两种。
用运载火箭把飞船送入地球卫星轨道运行,然后再入大气层。
飞船上除有一般人造卫星基本系统设备外,还有生命维持系统、重返地球的再入系统、回收登陆系统等。
下面就让我们从构造类型、组成结构和飞船特点这三个方面来了解一下宇宙飞船的形态。
(1)构造类型:单舱型、双舱型、三舱型。
(出示图片)教师语言:三舱型宇宙飞船最复杂,它的组成结构分别为:(2)组成结构: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
(出示图片)教师语言:载人飞船是目前最小的一种载人航天器,仅能往返使用一次,在太空轨道上一般能单独飞行数天到十几天,也可作为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或地面和月球以及地面和行星之间的“渡船”,还能与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
教师语言:下面让我们分别认识一下各个舱室,服务舱又叫推进舱、设备舱或仪器舱,它一般紧接在座舱后面。
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气瓶和水箱等设备,起到保障和服务作用,为飞船提供动力,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
教师语言:座舱是返回舱也是载人飞船的核心,通常采用无翼的大钝头旋转体,有的是球形,有的是钟形,采用这种简单外形具有结构简单、工程上易于实现等特点。
座舱一般均有视野开阔的舷窗,以便航天员观察发射前的准备活动、在轨交会对接情况、返回点火时的姿态和再入着陆的地面情况等。
教师语言:轨道舱也称工作舱,它位于座舱前面,是为了增加航天员的活动空间。
一般是航天员在轨工作场所,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
(3)飞船特点:(出示图片)教师语言:密闭性好:维持舱内气压防辐射:阻挡宇宙中的高能射线动力足:飞船必须超过第一宇宙速度才能脱离地球的引力具备物质、水源、空气循环:保证宇航员正常生活通讯功能发达:时刻与地面保持联系3. 感受宇宙飞船设计理念教师语言:宇宙对于人类来说一直是神秘未知的,因为未知,我们可以自由地畅想将乘坐怎样的交通工具去宇宙探索、冒险和发掘。
科幻电影中出现了无数充满奇思妙想的宇宙飞船设计。
每一艘飞船都承载着设计师独一无二的冒险精神与浪漫情怀。
1)科幻电影中的宇宙飞船教师语言:星际迷航-进取号是科幻片《星际旅行》系列中军队太空巡航的主要战舰,兼具攻防能力,到目前为止共有九艘星舰被命名为进取号,每一艘进取号的外形相当,只不过大小配置侧重各不相同。
初代进取号极受美国群众喜爱,受其影响,美国直接将一艘航天飞机命名为进取号。
(出示图片)教师语言:火星救援:赫尔梅斯号的名字来源于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的旅行之神,主要任务是承载宇航员们远赴火星科考并接回地球。
在科幻片《火星救援》中承担了大量的戏份,为了拯救主角不得不在地球绕行之后重返火星。
由于飞船的能量不足以第二次远赴火星,中国宇航局伸出援手,给它发送了补给。
(出示图片)教师语言:千年隼号是星球大战系列频繁出现的飞船之一,是一艘兼具载人和运货功能的宇宙飞船。
由于星球大战系列实在太火,并且跨度长达几十年,造就了千年隼号成为了几代人心中的传奇,英国广播公司曾经评论说:按理说千年隼号可以算是这个宇宙中最著名的宇宙飞船了。
(出示图片)教师总结:太空科幻片电影中抢眼的经典太空飞船,虽然功能不尽相同,征服的旅途也远近有别,但是它们都承载着人类对深空的无限想象。
2)动漫作品中的宇宙飞船A.国外作品:教师语言:《太空堡垒》是一部科幻动画片,剧情描写了坠落在地球上的外太空科技飞船,协助三代地球人反抗外星侵略者的故事。
并且拍摄成真人动画,在众多国家播放。
(出示图片)B.国内作品:教师语言:我国同样有关于宇宙、太空和宇宙飞船的动画,《蓝猫淘气三千问》本剧透过主角“蓝猫”和伙伴们的历险过程,利用其遇到的问题,向小朋友提供宇宙星空、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生物百观等方面的知识,既有人类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又有当代高新科技知识的概览,是知识经济时代电子版的青少年百科全书。
(出示图片)教师总结:这些大师们的作品,用希望做引,以想象力为点火器,这个艺术世界的旅行者,以其自由不拘的方式,折服了全世界。
3)无限宇宙引发创想教师语言:当我们拥有一艘宇宙飞船时,我们便会遨游于宇宙之中,看!当年中国第一位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你看它多美呀!(出示图片)提问:你能说一说宇宙中有什么吗?让我们讨论一下。
教师总结:在宇宙中,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宇宙异常广阔,仅仅一个银河系就有难以计数的星系、恒星、气体和尘埃,我们仅能观测到非常有限的东西。
哈勃望远镜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后仅仅10亿年时的星系。
当代天文学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不断膨胀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而我们已知的太阳系中,包括地球在内共有八大行星。
(出示图片)4. 探究构图与色彩教师语言:我们欣赏了那么多大师的作品,其实我们身边的小朋友们也有一双灵巧的双手,为我们的创作带来了不少创意!让我们一同欣赏一下吧!(出示图片)(1)构图主体突出、情境合理(出示图片:构图均衡美)(出示图片)教师总结:画面中色块的面积大小、形状,色彩的个性,景物的运动,都能在视觉中产生不同的重量感。
如果重量偏移在画面一角或一边都会产生视觉上的不稳定。
(2)飞船造型合理,方法独特(出示图片:造型对称、写实、抽象)(出示图片)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飞船采用了对称形进行设计,而细致的设计让飞船造型写实逼真,同样我们也可以用抽象的方式,大胆想象,开拓我们的创作空间。
(3)色彩丰富,富有变化(出示图片:色彩对比、和谐)(出示图片)教师总结:浩瀚的宇宙颜色较暗,我们可以选择绚丽的色彩进行绘制,让画面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和谐统一。
教师提问:我们了解了宇宙飞船以及构图知识。
那么接下来你们准备为自己设计一艘什么样的宇宙飞船呢?它又是什么形态特征呢?会旅行在怎么的空间之中?教师语言:让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是怎么创意自己作品的。
(出示视频)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法和创意真是丰富多彩呀。
5. 赏析学生作品教师语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创作的以《宇宙之旅》为主题的作品吧。
教师总结:这幅作品是运用绘画的方法,用油画棒在细砂纸上进行作画,构图饱满,突出宇宙之旅的主题,色彩对比强烈,丰富而鲜艳,还运用了和谐的渐变色效果,使整个画面有一种均衡之美。
(出示图片)提问:请你观察这幅学生作品运用了什么材质和哪种绘画方法吗?(出示图片)教师总结:在黑色卡纸上,直接运用水粉进行绘画,这种方法是不是更独特呢?提问:这幅作品是运用了哪些方法创作的呢?(出示图片)教师总结:这幅作品运用了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进行创作。
画面中表现了宇航员从飞船中走出来,遨游于宇宙之中,并且作者发挥了自己想象力,创作了不同的行星,主题鲜明、富有活力且内容丰富而有层次。
提问:你能看出这幅作品是运用了哪些材料创作的吗?(出示图片)教师总结:你们看,我们身边的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配合,运用了画、剪、捏、贴等制作手法创作了一幅能够活动的画作,是不是与众不同呢?6.教师示范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呢?想要拥有一幅这样的《宇宙之旅》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么?下面老师来创作一幅,可以动的《宇宙之旅》作品,制作之前我要通过主题来构思画面,因为作品中要有宇宙和带着我们旅行的宇宙飞船,所以我们要根据这些要点进行创作。
(插入图片)1)首先我们制作宇宙这个主题背景,可以利用鞋盒,里面涂上黑色或深蓝色的颜料。
2)在画面背景中绘制不同色彩的行星,也可以突出立体效果用轻粘土进行制作,粘贴进背景。
丰富构图,使情境合理。
3)根据背景的比例大小,我们收集了一些废旧的小饮料瓶子和纸盒,把较大的形体切挖,根据飞船造型需要叠加纸盒或小瓶子、制作不同的舱室、粘合起来所有的物品、插接吸管或按钉进行装饰、剪贴适合拼装的接口,适当装饰添加花纹,废旧物品组装的宇宙飞船就成形了,注意与主题背景的比例关系。
4)最后用我们还可以在空白的地方制作一些流星、卫星或者其他宇宙之中你能够想象到的物体,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层次感。
教师语言:同学们,看老师制作的《宇宙之旅》完成了。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绘画创作吧。
(插入图片)(三)艺术实践教师语言:同学们在设计制作或者绘画的时候,根据你手边收集到的材料,要确定飞船的主体和它的装饰方法,之前学过的切挖、折叠、插接以及剪贴等,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制作之中,同时我们还赋予飞船一定的功能,让你的飞船更加的具有与众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