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论文写作样式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7
怎样写一篇教学论文,具体格式是什么一、论文采用Word文档,插图提供tif格式黑白文件,精度为300dpi。
三、正文每页分两栏,栏宽及其间距默认即可。
每页约44行。
五、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果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选取。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六、文中图、表要符合国家规范,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
插图限8幅以内,照片应选清晰的黑白照片,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清楚,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一般不用中文表示)。
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不划竖线。
附表限4个以内),表中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七、论文字体使用要求:标题三号字(黑体),小标题四号字(黑体),正文五号字(宋体)。
正文(含图表)中所有物理量(用斜体)和计量单位(用正体)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易混字母应标注清楚。
九、参考文献序号应按文中引用顺序排列。
著录格式如下: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期刊:[序号]著者.篇名[ J ].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著者.篇名[ A ].编者.论文集名[ 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著者.题名[ D ].保存地:保存单位,授予年.电子文献:[序号]著者.文献名.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布日期.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载体类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英文参考文献著者的姓名采用姓在前(不缩写),名在后(缩写),用汉语的姓名不缩写。
师范专业急求一篇有关于教学的论文,3000字,要求论文格式规范,谢经过长期这样的互动:“课前课后课堂三批课”教学模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反思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针对性。
“用嘴说出来,用手写出来,用眼读出来,用脚走出来”的教学模式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的主要内容“七年级学生的新起点,新节奏,新自我,学会高雅生活,调节情绪;学会拒绝,保护自我”。
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类型和格式要求(一)教学论文中小学教师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大多撰写的是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的立意和撰写的具体思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教学经验教学经验的撰写一般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般要介绍经验或做法产生的背景,然后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即本文的论点,并引出正文。
第二部分具体介绍教学的经验或做法,该部分是本类论文的重点,应该详尽说明,论证要有力。
在第二部分中,一般应将经验或做法分为几个部分来向读者介绍,说明从哪些部分来做的,所以,这部分的标题一般就是该论文的分论点,即解决中心论点的方法。
在分论点的论证中,应从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两个方面来证明分论点,说明这样做的理论支持是什么,事实是什么。
一般在理论论述后,用“例如”“像”等事例来加以说明。
在整篇文章中,分论点一般需要3-5个。
也有的论文由三部分组成。
在第三部分中,对上述论述加以概括或简要总结,或与开头相呼应。
2.教学“金点子”所谓金点子,就要有一定的含金量。
这种论文就是向他人介绍自己在具体教育或教学中解决某个问题的好办法。
这样的好办法往往是前无古人的做法,又确实有药到病除之效。
在写法上,一般要详细写出解决某一问题的具体过程和办法,让读者读后觉得可以采用,并有实效。
如: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策略;教师教学成绩比值评价办法;等等。
教学金点子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三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这部分用来交代问题发生的背景,该问题产生的后果等。
(2)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详细介绍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
(3)取得的效果介绍利用这种办法的效果。
3.课堂教学实录这是一种用来表现课堂教学流程的论文形式。
它的优点是通过对某一节课由开始到结束全程的师生活动的纸面化论文援助刘老师Q/微信1269292199可使读者能够从中浏览课堂教学的全程,从中看出授课者驾驭课堂和学生的过程,看到学生具体活动的过程和内容,从中知晓授课者的教学策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窥视到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智慧。
教育论文写作格式要求教育论文,顾名思义,“论文”是指专深而有系统的学问,是指研究、讨论教育领域问题的文章。
教育论文发表就是专门对教育领域中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论证的文章发表在国家正式出版物上。
教育科研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思维活动,并且又需要把其科研成果描述出来让别人了解。
我们进行教育科研、思考问题,只凭脑子想是不可能的,需要用文字把思考的问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记录下来,使创造性的思考一层层展开、一步步深入,并在纸面上视觉化,这就是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一般包括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这十个部分进行描述。
标题标题是文章的总题目,透过它可以看到全文的精髓。
标题可以在文章写作之前拟出,也可以在文章写成之后确定,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是颇需斟酌的。
署名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
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实际作者才应该署名。
是个人写作的,署个人的姓名;是集体的成果,署集体的名字,也可以在集体的名义下,分署参加者个人的名字。
单位单位包括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在署名下一格打上括号,在括号里写上作者的单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的籍贯,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编。
摘要较长的文章一般附有摘要,摘要刊登在正文之前的,称为“内容摘要”;摘要不是原文的解释,而是原文的浓缩。
它应该传达原文的主要信息,写作要求完整、准确和简洁,要自成一体。
关键词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
一篇文章的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引论、导论、绪论或序论。
它的作用是向读者初步介绍文章内容。
短篇文章通常在本文前用简洁的语言略述总纲,较长的文章则辟有专章,加以阐述。
正文正文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教育论文格式范文教育论文格式范文(500字)教育领域的论文通常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下面是一个范例:引言:教育是一门复杂而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近年来,教育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教育质量的下降等。
因此,如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和策略。
正文:1.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
我们可以通过拓宽财政投入渠道、建设更多的教育设施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此外,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需求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以确保资源的均衡分布。
2. 教师队伍的提升。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柱,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此外,还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以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教育行业。
3. 教育评估的改进。
教育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考试、问卷调查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同时,评估结果应该被用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改革的实施,以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结论:本文通过对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和策略进行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改进教育评估机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教育的效果和公平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范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论文的主题进行调整和修改。
同时,文章的结构和语言也需要根据论文要求和学院的要求来进行规范。
教育法小论文2200字_教育法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教育法小论文2200字(一):浅谈开放教育法学思维的培养论文法学思维是法学工作者在研究法学现象时所持的思想立场、态度、观点、价值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法学人才,需要转变法学教育思维,完善开放教育中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深入探讨开放教育中法学教育与法学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促进法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进一步融合。
一、开放教育中法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由于法学专业是一种需要法学工作者的判断力、推理能力、阐释及思考问题严谨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法学工作者具备理性、公正等职业品格。
传递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技能、养成法学思维方式、培养法律职业道德、坚定法律信仰是法学工作者专业素养的培养目标,而在这些内容中,法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与提升是开放教育中法学教育的核心,是决定其判断能力和对于法学问题基本认识的关键。
这种能力需要经过系统科学的法学专业教育进行培养,所以在法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有教育内容都应该围绕法学思维的培养这一核心目标来设计,才能实现法学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
在培养法学工作者的职业品格过程中,法学思维能够保证法学工作者在规范的思维下确保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精确性,能够实现法律条款与实际案件的关联与结合,能够督促法律人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确保司法公正。
开放教育中的学生都是成年人,通常带着职业的实际需要和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来参加学习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针对性和学习动机都比较强,对学以致用的要求也比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开放教育在法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法学专业素养,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至上、理性思维、程序思维等重要的法学思维的特征。
通过对法学思维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学习,让学生深入掌握法学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法律学习的进步与提升,同时法学思维方式的养成对于培养优秀法律人具有重要作用。
二、开放教育法学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开放教育法学教育中对于法学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有些方面仍有待提高。
教学论文的分类及格式写作方法教学论文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题材内容的不同,教学论文可分为研究性教学论文和应用性教学论文。
根据立论目的的不同,教学论文可分为理论性教学论文和实践性教学论文。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教学论文可分为实证研究性教学论文和理论研究性教学论文等。
下面将介绍教学论文的格式写作方法。
1.封面:封面应包括论文的标题、作者姓名、学术机构、指导教师、提交日期等基本信息。
其中,作者姓名和学术机构需标注为脚注形式。
2.摘要:摘要是教学论文的核心内容的简要概括,应该包含背景、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摘要应具有简明扼要、准确完整、客观规范等特点。
3.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检索和归类目录而设置的,通常选取与论文内容相关的词语作为关键词。
4.引言:引言部分应包括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
引言应铺垫研究的动机和目的,引出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5.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和评价,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逐步评述各个相关研究。
6.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应描述具体的研究设计、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等。
如果有需要,可以详细介绍所采用的实验条件和流程。
7.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应该以逻辑清晰、准确客观的方式呈现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详尽的分析解读。
8.讨论与总结:讨论部分应对结果与分析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推理,与已有的理论或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印证或修正,最后给出结论及对应的理论或实践建议。
10.致谢:致谢部分可对论文的指导教师、实验室或研究小组等提供帮助的机构或个人表示感谢。
11.附录:附录是对于论文主体内容的补充材料,如详细数据、实验流程、实验仪器等。
附录通常不是必需的,只有在需要补充证据或辅助信息的情况下才添加。
以上为教学论文的一般格式写作方法,具体的格式要求可以根据学术期刊或教学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
总之,合理的格式安排和内容结构能够使论文更加清晰、易读和可理解,有助于读者对研究进行准确的理解和评估。
教育教学论文的基本格式要求第一篇:教育教学论文的基本格式要求教育教学论文的基本格式要求一、文档格式使用word文档,文件名为:作者姓名,空半格,论文题目,如:。
二、论文内容的顺序及要求(一)论文题目:居中,黑体小二号加粗,段前空二行。
(二)作者单位及姓名:居中,楷体四号, 段前空一行。
(三)中文摘要:首起空两格,“摘要”二字黑体五号并加上方括号;摘要内容楷体五号;段前空二行。
(四)中文关键词:首起空两格,“关键词”三字黑体五号并加上方括号;关键词内容楷体五号,数量为3~5个,关键词之间空一格。
(五)正文:具体格式要求参见“三、论文正文格式”,段前空二行。
(六)参考文献:具体格式要求参见“参考文献格式”,段前空一行。
三、页面及段落要求(一)全文页面设置纸型:A4,纵向。
页边距:左2.8cm,右2.8cm;上、下边距为默认值,上2.54cm,下2.54cm。
距边界:页眉1.5cm,页脚1.75cm。
插入页码:底端居中,小5号楷体,格式为“—1—”或“-1-”。
(二)全文段落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题目”与“作者”对齐方式:居中)缩进:左侧0字符,右侧0字符。
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
(“题目”与“作者”特殊格式:无)—1—间距:段前0行,段后0行。
行距:1.5倍行距。
四、论文正文格式正文:宋体小四号,每个自然段首起空两格。
正文中的标题:首起空两格,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一般不超过四级(所有序号取消自动编号)。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黑体小四号加粗。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宋体小四号加粗。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宋体小四号。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宋体小四号。
五、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四字首起空两格,独占行,后加冒号,黑体小四号。
[1](书刊类)作者姓名,出版年份:《书刊名称》,出版社。
宋体五号[2](杂志类)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杂志名称》,出版年份,第×期。
教学论文的三种类型及其写作方法级学生要特别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应该简单扼要》。
观点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1.根据现状提出观点观点总是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可以先罗列一些现象,陈述一二个具体事实,然后从现象和事实中概括出自己的观点来。
这里的现象和事实必须具有典型性,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观点必须是旗帜鲜明的,不要含糊其辞,当然也不能绝对化或极端化。
例如浙江有位最近通过尚在使用的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将要使用的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教材进行比较后,写了篇教学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高前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棵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能思考的芦苇。
因而他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
他的《思想录》给无数人带来心灵的慰藉。
帕斯卡尔后面的这一句,粗粗一听,似乎有点不可理解,细细一想,却颇有道理: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一个被别人的思想牢牢控制的人,一个有思想却无法表达的人,还会有多少尊严那还不是奴才!这里,我想冒昧地引申一下:教师教学的全部尊严也在于思想。
一个教师想在教学上获得尊重,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
一个没有自己教学思想的人,是不可能赢得学生尊重的,也是不可能赢得同行的赞赏的。
这段旁征博引,不但突出了立意,而且使论述更富有力度,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3.照应开头表明态度以事例为由头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结尾处一般有这样三种写法:一是照应开头,对事例作结论性的判断;二是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三是强调和重申自己的观点。
《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一文的结尾是这样的:思想是一种尊严。
人最大的耻辱是不善于思考,最大的痛苦是思想被压制,有话不能说;人最光荣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得到别人拥护。
作为当代教师,不能只是传播思想,而是应该努力体现自己的思想,实践自己的理想。
教育法的小论文2800字_教育法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教育法的小论文2800字(一):浅析情感教育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近年来,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话题热点,在教育界广泛引起关注。
如果将情感教育法融入小学语文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就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使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进而掌握所学知识。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情感教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笔者分析情感教学作用,希望可以对学生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情感教育法;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用引言: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新课改中,要求将多元化融入教学中,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法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加,避免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时产生消极想法,在课程进行中运用情感教育法可以使学生轻松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文章浅要分析情感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小学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一、情感教学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课改中要求,教师不仅要保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进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型人才,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保持舒适放松,顺利接受语文课程中的知识。
小学的学习氛围应该是轻松舒适的,应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热爱学习,不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枯燥乏味,进而进行有效學习。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感教学就可以将所学语文知识变得不再那么无聊,还可以使语文学习内容与生活合理联系到一起,进而引起学生共鸣,最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降低语文知识难度,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所以有时就会出现难以理解语文知识的情况,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情感和道理的学习,所以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有效培养自己的语文思维,有效降低语文知识难度,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指导与范例一、引言论文写作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教师研究能力的展示。
本文将从选题、论文结构、写作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并附上一个范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论文写作。
二、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的起点,要选择一个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题目。
可以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思考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者选择一个当前热点话题进行研究。
选题时要注意避免太过宽泛或太过狭窄,以保证研究的可行性和深度。
三、论文结构一个合理的论文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研究内容。
一般来说,论文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分析、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引言部分要简明扼要地介绍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文献综述部分要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指出自己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部分要详细描述自己的研究设计和数据采集方式;结果分析部分要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讨论部分要对结果进行解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结论部分要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四、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框架。
在文献综述中,要注意选择高质量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以展示自己对该领域的理解和思考。
五、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论文写作中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来确定合适的方法。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
在描述研究方法时,要详细介绍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步骤,以保证研究的可复制性。
六、结果分析结果分析是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解释的过程。
在结果分析中,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
同时,要对结果进行解读,指出研究的发现和意义。
七、讨论在讨论部分,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并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学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和法律责任认定的原则。
以引起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重视。
旨在提高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法律意识,保护学校、学生和教师三者的合法权益。
依法治教,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责任
前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学不仅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校体育活动中存在着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有的是可预见的,有的无法预见。
这就是学校和体育教师所要承受的一种风险。
因此,从法律上了解责任事故及其范围,明确法律责任,正确处理和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维护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是非常迫切的。
如何处理和防范这类事故。
已经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极为关注的重要J司题。
1.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范围及类型
2002年出台的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2条明确了学生伤害事故的范围:“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
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在学校正常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2)31~授课时间f即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身体活动时受伤的事故:3)由于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学生身体伤害事故;4)由于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对学生身体造成的伤害事故。
在这几类事故中,责任追究处理引起争议较多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
2.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2.1学校方面的原因
2.1.1对于存在明显责任的伤害事故。
如学校或教师对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认真检查,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学校卫生保健制度不健全,对易发生事故项目的教学、训练、比赛组织不当,对学生要求不严格,没有严格按教学大纲组织教学,责任心不够强。
2.1_2明知存有事故隐患。
但没有采取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如运动场地的器材、场地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学校没有及时保养维修,造成伤害:学校或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
的安全意识教育,学校、教师玩忽职守,不能尽职尽责,存有严重的失职、渎职行为,或辱骂、殴打、体罚学生等,给他人身心安全造成严重伤害。
2.2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学生不遵守纪律,不按教师规定的要求进行锻炼或训练等,或由于学生有先天性疾病等自身健康方面的原因,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发生了伤害事故:还有些学生有特殊疾病或器质性疾病,不好意思说或者没有意识到隐瞒实情的后果,思想上存有侥幸心理。
学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教学计划正常组织体育课,属于正当的教学活动,结果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由学生或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其事故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l1条第1款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大学生一般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应当充分预见到隐瞒自己的病情会产生的后果。
学校并无过错行为和不当之处。
也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2.3不可预见的意外原因体育活动本身激烈的竞争性,再加上一些客观上所不能预见的意外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
依据《民法通则》:“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此类情况应运用公平责任
原则处理。
如足球课中,足球守门员在扑球时不幸头部撞到了球门柱上,造成的学生人生伤害就纯属意外事故《办法》第12条第5款、6款规定:“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4]
3.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在学校体育中的责任事故处理中进行事故责任界定时。
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凭主观臆想来判定事故的责任。
在进行事故责任界定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学校t 体育伤害事故归责原则依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3款,132条规定,以及有关特别法的规定,包括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3.1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民事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同时适用于侵权行为责任和违约行为责任。
《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规定表明我国民事立法已把过错责任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确认其作为一般归责原则的法律地位。
其含义在于:过错责任不仅是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构成要件,而且是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最终要件,同时,也以过错作为确定行为人的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
过错是指行为人表现出的违背法律与道德的主观心理状态,从其形式上看有过
失与故意两种。
学校或教师在管理教育活动中有行为过错,致使学生伤亡事故的发生,学校应当依据其行为过错程度而承担相应的责任。
例如:
如果学校疏于对体育场地、器材等的维护和管理,或者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未尽到应尽的义务,由此而发生的体育伤害事故。
则学校在主观上具有明显的过错,其法律责任不可推卸160
3.2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也称为客观责任、严格责任、结果责任,是指在特殊情况下,无过错的行为人也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
《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这是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法律依据。
根据法律规定,无过错责任原则就是指当发生损害后,既不考虑加害人的过失,又不考虑受害人过失的一种法定责任形式,其目的在于填补受害人的损失。
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体育活动时造成伤害,是一种监护责任,适用特殊的民事责任中的监护责任。
因此,学校也要承担不伤害的民事责任。
给予受伤害者一定程度的补偿。
显然,无过错责任原则对于保护受害人的权益是十分有意义的。
但这一原则不能滥用。
如果行为人无过错,但只要一有损害就追究加害人的法律责任,那么将会造成新的不公平3-3公平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也称平衡责任,指当事人双方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
错的,在不能根据法律适用无过错责任,又不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根据《民法通则》第132条之规定:“以公平考虑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当事人公平地分担责任。
”即学校应当给予受伤害学生一定的经济补偿,承担一定的公平责任。
法院可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按公平合理负担的原则判定,由双方分担损失的一种确定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现代各国的侵权行为法大多是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并存,而公平责任原则是产生于这两个归责原则之后的另一个归责原则,已逐渐被各国立法所采用。
从各国立法情况看,公平责任原则虽然与无过错责任一样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承担责任的条件,但公平责任原则又是与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有着本质区别的。
比如在课余体育训练中体育教师安排学生甲踢点球。
安排学生乙守门,结果学生乙没有接住学生甲的一记势大力沉的球,导致脾脏破裂。
此案若认为体育教师不应该如此安排而有过错,或是学生甲不应该用尽全力踢点球而有过错。
或是学生乙不应该守不住这个点球而有过错而承担有过错的法律责任,显然是不公平的。
而这些事故均发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既不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来承担法律责任,因此,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由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公平合理地分担损失,无疑是一个理想的解决办法。
[总之,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重在预防,针对
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阂。
我国在有关学校体育的立法中都作了相应的义务性规定。
为学校设臵了一定的义务,通过其义务的履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本论文来源于法律论文网,参考文献:刑法论文,转载敬请保留链接,谢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Z].2002.
[2]张晓波。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与处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f6):91—93.
[3]蒋代新。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思考[J].考试周刊,2009,(28):152.
[4]秦巍峰。
学校体育活动中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7,(1):25—27.
[5]叶婷。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归责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08,30,(6):55—56.
[6]岳言。
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法律问题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o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