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中考语文 模块复习总结 专题六 名著阅读素材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2
名著阅读中考总结知识点1.《红楼梦》《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社会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掌握一些古代汉语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同时,书中塑造的角色形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
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可以关注一些重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比如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王熙凤的聪明才智,贾府的衰败等。
2.《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古代文学的杰作。
故事情节丰富多彩,充满了神话色彩,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民间传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西游记》时,我们应该关注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主要角色,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色。
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关于天庭、龙宫、芭蕉洞等地方的情节内容,这些都是《西游记》中的重要知识点。
3.《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题材的名著之一,讲述了中国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这部作品描绘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忠义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阅读《三国演义》时,要重点关注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争情节,了解各个角色之间的恩恩怨怨,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
4.《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这部作品以宋江等108位好汉为主角,描绘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黑暗面和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在阅读《水浒传》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宋江、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同时,还要了解他们的义气和忠义精神,这些都是《水浒传》中的重要知识点。
5.《红岩》《红岩》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和艰苦奋斗。
这部作品通过对革命先烈的回忆和追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和革命精神。
在阅读《红岩》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小说中的一些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比如伍子胥、海青天等。
同时,还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光辉历史,这些都是《红岩》中的重要知识点。
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精选)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精选)据了解,中考马上就要启动啦,中考语文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1《简爱》1、作者概况:夏洛蒂·勃朗特,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
2、主题思想: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3、人物性格: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有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渴求更加丰富的人生。
4、精彩章节:①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
②简·爱在婚事受阻后毅然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
5、艺术特色: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小说情节诡异,气氛诡异,悬念迭起。
小说始终洋溢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
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西游记》1.《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修成正果的人生真谛。
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4.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
一、中考常考名著之《西游记》1、作者简介吴承恩(1501-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朝江苏淮安人。
他自幼敏慧好学,聪明过人,博览群书,年轻时即以文名著于乡里。
但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用志怪小说的形式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2、作品简介《西游记》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
《西游记》讲的多是妖神魔鬼怪的故事,所以题材是神魔小说。
全书共100回,分为3部分:(1——7)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8——12)唐僧出身及取经缘起;(13——100)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3、创作背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的一位高僧,俗名“陈祎”,法号叫玄奘。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时年二十八岁的玄奘自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冒险西行数万里,历时19年,行程五万里,取回佛经657部。
回到长安后,在慈恩寺又以19年时间,译出佛经75部,创立了佛经的重要宗派——法相宗。
玄奘在取经回归后,他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以口述的形式完成了他的著名作品——《大唐西域记》,这可以说是《西游记》最早的源泉。
4、主要人物唐僧1.身份或名称演变:金蝉子——江流——玄奘——三藏——旃檀功德佛2.三大法宝:锦襕袈裟,九环锡杖,紫金钵盂。
3.独自遭受的灾难: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出城逢虎第五难,落坑折从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
4.性格特点:信念坚定,慈悲善良;人妖不辨孙悟空1.身份或名称演变: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2.出生地:东胜神洲花果山(今江苏连云港)3.武器: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有丈二长短,碗口粗细。
相传为大禹治水时候的一把尺子。
4.身高:四尺,即1.33米。
5.外貌: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原来那猴子孤拐面,凹脸尖嘴。
初中语文名著知识点归纳【中考必备】中考语文名著考点整理名著复习法:1、熟悉名著中的开篇词以及相关的重要句子例(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3)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例:《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脍炙人口故事情节应熟练掌握。
《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大闹五庄观”、“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情节,阅读名著时也应予以重点掌握,相关人物要能对号入座,切勿张冠李戴。
3、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水浒传》中宋江(及时雨):仗义疏财,济弱扶贫,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鲁智深(花和尚):粗犷豪放、行侠仗义,粗中有细;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武松(行者):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李逵(黑旋风)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等。
《西游记》中孙悟空叛逆者和反抗者的形象;猪八戒憨厚淳朴,贪吃好睡、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谄媚的形象;唐僧善良、迂腐、虔诚的苦行僧形象。
当然这些重点人物的性格还要能与其精彩故事挂钩,并要能熟悉其典型语言。
如宋江在“菊花会”上,作了《满江红》一词,当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谁便睁圆双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李逵)。
考试题型:1、文学常识积累题2、主要人物性格题3、人物情节关联题4、故事情节评点题5、感悟品味创新题6、简评推荐赏析题一、文学常识积累题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初中语文易考知识点名著的阅读与解析名著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阅读内容,对于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名著的阅读和解析,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文学常识,提高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对人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思考能力。
本文将介绍初中语文易考知识点名著的阅读与解析。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初中语文中最为经典的一部作品。
该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中心,通过描绘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系列人物在封建社会中的生活和人性的冲突,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缺陷和衰败。
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知识点:1. 人物形象描写:《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鲜明,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我们需要注意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与他人的交往、人物形象的转变等方面来理解和分析人物形象。
2. 主题思想的揭示:《红楼梦》通过对贾宝玉等人物的命运和爱情的叙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性的悲剧和纷争。
我们需要关注作品中对于爱情、婚姻、家庭等主题的思考和传达。
3. 时代背景与社会风俗:《红楼梦》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败和腐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人们的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现象。
通过理解时代背景和社会风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描写神仙、妖魔、佛教的奇幻小说。
该书通过描写孙悟空等人物的取经历险和战胜妖魔,表达了人性的善恶斗争、信仰力量的重要性等主题。
在阅读《西游记》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知识点:1. 神仙与妖魔的形象描写:《西游记》中描绘了丰富多样的神仙和妖魔形象,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能力。
我们需要关注人物形象的特征,了解他们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
2. 佛教与人性救赎:《西游记》中佛教的思想在整个故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受戒和求取真经的过程,主人公们逐渐认识到了人性的善恶斗争和自我救赎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理解佛教思想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和意义。
初三语文名著阅读考点梳理初三阶段,名著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于中考而言,掌握名著阅读的考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对初三语文名著阅读常见考点的梳理。
一、《水浒传》1、作者及作品背景《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
这部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背景,描绘了一群梁山好汉的故事。
2、人物形象书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宋江的忠义、吴用的智谋、鲁智深的豪爽、武松的英勇等。
考生需要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经历和相关情节。
3、故事情节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林冲风雪山神庙”等经典情节,要清楚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主题思想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农民起义的必然性,歌颂了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追求。
5、艺术特色其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口语化特点;在结构上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二、《儒林外史》1、作者与创作背景作者吴敬梓,该书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
2、讽刺手法这是该书的重要特色,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夸张、对比等手法,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
3、人物形象如范进中举后的癫狂、严监生临终前的吝啬等,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丑态和社会的弊端。
4、主题探讨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虚伪与腐朽。
三、《简·爱》1、作者及作品风格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作品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展现了女性对平等和自由的追求。
2、主人公形象简·爱是一个自尊自爱、独立自主、敢于反抗的女性形象。
3、爱情观探讨了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真挚而平等的爱情。
4、社会背景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女性地位的低下。
四、《骆驼祥子》1、作者及创作意图老舍先生的作品,旨在揭示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2、祥子的命运从一个充满梦想的青年逐渐堕落为“行尸走肉”,了解其命运变化的原因。
3、老北京风情书中描绘了大量的老北京风俗和社会场景。
4、语言特色具有浓郁的北京方言特色,生动鲜活。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必考考点整理,重点知识点总结,中考真题解析!中考语文名著复习《三国演义》1. 作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通俗演义小说。
2. 小说的思想倾向是拥刘反曹。
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对黄巾农民起义有所诋毁,把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来描写。
3. 刘备,字玄德,人称刘皇叔,仁善是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最能突出他这一特点的情节是携民过江。
此外他还具有知人善任、礼贤下士_等性格特点。
4. 关羽,字云长、美髯公、关公,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使一把青龙偃月刀,骑赤兔马马,忠、义是他的主要特点,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情节表现其勇,义释曹操表现其“义”。
.5. 张飞,字翼德,使用的兵器是丈八蛇矛,被吕布称为环眼贼。
6. 周瑜,字公瑾,东吴水陆大都督(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7.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自封汉相,是奸雄形象,为人奸诈残酷,惯用惯用权术与机诈,他信奉的人生格言是. 宁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8.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称赞的是赵云他的字是子龙,主要的性格特点是勇武忠诚、正直有谋略9. 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基础的那次战役是赤壁之战。
10. 被称“三绝”的分别是: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
⒒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3分)(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⒓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4分)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二、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⒈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⒉怒鞭督邮:张飞⒊千里走单骑:关羽⒋过五关斩六将:关羽⒌跃马过檀溪刘备⒍草船借箭:诸葛亮⒎群英会:周瑜蒋干⒏巧授连环计:庞统⒐三气周瑜:⒑割须弃袍:曹操⒒七擒孟获:诸葛亮⒓木牛流马:诸葛亮⒔辕门射戟:吕布⒕智料华容道:诸葛亮⒖单骑救主:赵云⒗义释严颜:张飞⒘智取瓦口隘:张飞⒙拔箭啖睛:夏侯惇⒚舌战群儒:诸葛亮⒛挂印封金关羽21.火烧连营七百里:陆逊三、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河北中考名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金瓶梅》答案:D2. 《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金玉良缘B. 莫失莫忘C. 不离不弃D. 寿山福海答案:B3.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因何事被压在五行山下?A. 偷吃人参果B. 偷吃蟠桃C. 大闹天宫D. 杀死白骨精答案:C二、填空题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位,其中被称为“智多星”的是______。
答案:108位,吴用5.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时,诸葛亮采用的计策是______。
答案:借东风三、简答题6. 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伶俐,才情出众,但同时也有着深深的自卑和敏感,她对贾宝玉的爱情充满了矛盾和不安。
7. 描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
答案:唐僧慈悲为怀,但有时过于迂腐;孙悟空机智勇敢,但有时任性;猪八戒憨厚贪吃,但忠诚可靠;沙僧稳重踏实,但缺乏主见。
四、论述题8.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为一位智勇双全、忠心耿耿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智慧和忠诚的象征,对后世的文化、文学、戏剧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阅读理解9. 阅读以下《红楼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问题:这段文字出自《红楼梦》的哪个部分?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这段文字出自《红楼梦》的开篇,是作者曹雪芹对自己作品的自嘲和感慨。
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自己作品可能不被人理解的无奈和辛酸。
六、作文题10. 以“我眼中的《水浒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撰写一篇关于《水浒传》的作文)注:本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以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和试题为准。
中考语文名著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1、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__________,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__________》。
保尔·柯察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_______的故事。
武松3、古代的"岁寒三友"指什么?松、竹、梅。
4、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蒲松龄。
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5、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
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6、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7、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8、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
专题六名著阅读
河北考情分析
名著常以简答或填空形式出现,多涉及情节、人物性格、推介名著、赏析语言等。
近年
注意对名著中经典情节的理解和赏析。
名著考查常常和记叙文阅读结合在一起,这一点要注意。
河北应考策略
要想答好“课外名著积累”题,关键是要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十大名著,并梳理其中的要点,以把握其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最近几年在名著阅读考查中出现频率高的几种题型有:
1.填写作家、作品、主人公姓名等
这类题是名著题中最基础的一类,备考时应将课标推荐的名著列表整理。
可以从作家、国籍、时代、代表作、主要人物、性格特征、主要事件等方面进行整理。
外国作家要记清国籍,古代作家要记牢朝代,有绰号或法号的要对号入座。
另外,书写要正确,不能有错别字。
有些外国作家名虽然是音译过来的,但已经约定俗成,也应牢记。
2.概括某个细节、情节、典型事件
我们平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名著,最后总复习时,还要对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典型事件进行梳理,把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细节、情节,用凝练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
3.概括人物形象
解答这类题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首先要把握人物的个性,我们应根据人物的语言、行为、事件等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其次要把握人物的社会性,因为小说是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使命的文体,所以每个人物都应代表其背后的某一类社会人。
这就要把人物放进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中去把握,看看他是哪一类人的代表,他的身上有当时社会中哪些人的影子,从而了解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另外,还要注意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是贬,是扬是抑,应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那些同中有异的人物既要把握他们的相同点,也要区分他们的不同处。
只有做到了这些,才算是对人物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细致的把握。
4.谈阅读体会,写出感悟体验
这类题是名著阅读题中主观色彩比较强的一类题,也是最能看出考生语言表达、思想深度的一类题,也可以说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高下之别。
考生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变化、文章的布局、写作的风格、语言的特色等方面进行概括回答。
5.欣赏评价
欣赏评价是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鉴赏活动,此时的我们已不再只是一个阅读者,而是一个评论家、欣赏者。
要融入我们的主观感受,同时又需要我们用冷静客观的头脑去思索、分析、比较、评价、欣赏、品味,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类题通常和综合性学习题一起考查,或者和对联、仿写等题型同时考查。
解答这类试题时观点应明确,语言应富有哲理性。
6.写辩论词
既然是辩论,就应表明不同的人对作品中的同一人物持有的不同观点和看法。
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评价标准,就会得出截然相反的观点。
无所谓谁对谁错,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就可。
为了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就需要考生熟悉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选取最能证明自己观点的部分为我所用,据理力争。
5.[2017•预测] 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都有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
(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
示例一: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耳朵失聪。
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