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456.14 KB
- 文档页数:2
超声造影对肝癌的诊断意义[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肝细胞肝癌的确诊率,分析实际应用过程中超声造影诊断价值。
方法: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来我院就诊并通过病理组织确诊的9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目前较广泛运用的增强CT作为参照对象,验证超声造影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意义。
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入组患者的病灶经过超声造影和CT增强检查在动脉期都出现增强,其明显强化的表现率分别为100.00%(98/98)、95.92%(94/98),其中CT增强中等强化的表现率为4.08%(4/98),两组检查方法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诊断中,增强CT检查和超声造影在增强模式表现无显著差异,二者可以相互配合来提高临床确诊率。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统计表明我国肝癌的年死亡率为20.40/10万,其中城市为19.98/10万,农村为23.59/10万,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和第一位.全世界每年新发病的肝癌约45%.在我国大陆,尤以东南沿海区域,高发的趋势更为严峻,发病年龄趋于年轻[1]。
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增强CT,典型的肝细胞肝癌表现“早出早归”的增强形式,但是肝细胞肝癌的CT增强部分缺乏特异性[2-4]。
新型超声造影剂及造影软件的不断研制,开发和应用,成为超声领域中最前沿的跨学科研究重点,并且随着分子影像学的迅速发展,靶向性微泡造影剂为影像诊断及治疗学带来革命性的突破[5]。
随着对肝细胞肝癌认识的加深,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中也表现出其独有的优势。
回顾性我院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肝细胞肝癌的病例,并与增强CT对比,验证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抽取98例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的不典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的患者中包括男患者52例,女患者46例;患者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48.9±6.8)岁;病变大小1.0-17.0cm,平均(5.9±1.8)cm。
超声造影LI-RADS 3类对肝硬化背景肝癌阳性率的诊断价值引言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而在肝硬化患者中,肝癌的发病率更是明显升高。
由于肝硬化背景下的肝癌通常较难及时发现和治疗,因此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早期的肝癌筛查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而超声造影(CEUS)是一种无放射性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血流情况,对于肝癌的检测和诊断有着较高的准确性。
而LI-RADS(肝脏肿瘤成像报告与数据系统)是国际上常用的肝脏成像学评估标准,能够对肝脏异常结节进行规范化的描述和诊断,并且提供一定的肿瘤分类和诊断建议。
本文将对超声造影LI-RADS 3类对肝硬化背景肝癌阳性率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一、肝硬化患者中肝癌的诊断难点肝硬化是由于长期的肝脏损伤导致的肝脏纤维化和结构破坏,同时也是肝癌最主要的诱因之一。
临床上约80%的肝癌都发生在肝硬化的病变基础上,因此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癌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由于肝硬化患者肝脏结构的改变和血流动力学的紊乱,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肝癌的早期诊断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CT和MRI检查虽然是常用的肝癌筛查和诊断手段,但是其放射性和造影剂的不良反应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使得其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超声检查则是一种无创伤、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对于肝脏异常结节的筛查和辅助诊断有着一定的优势。
二、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优势超声造影是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观察其在肝脏血流动力学上的影响,从而明显增强肝脏的超声成像效果。
与传统的超声检查相比,超声造影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发现和区分肝脏的异常结节。
超声造影可以清晰地反映肝脏的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血流情况,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而且,由于超声造影是一种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因此适用于肝硬化患者和孕妇等特殊人群。
三、LI-RADS对肝脏异常结节的分类和诊断建议LI-RADS是由美国肝脏疾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发起的一项肝脏肿瘤成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其目的是对肝脏的异常结节进行规范化的描述和诊断,提供一定的肿瘤分类和诊断建议。
超声造影LI-RADS 3类对肝硬化背景肝癌阳性率的诊断价值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
在临床上,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由于肝癌的潜伏期较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在晚期才能被发现,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寻找一种早期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成为临床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超声造影LI-RADS 3类在肝硬化背景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具体包括研究LI-RADS分类系统在肝脏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分析LI-RADS 3类肝脏病变的特点,探讨肝硬化背景下肝癌诊断的难点,评估超声造影LI-RADS 3类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的诊断准确性,以及分析影响阳性率的因素。
通过这些研究,旨在提高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通过本研究,也可以推动超声造影LI-RADS 3类在肝硬化背景下肝癌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肝癌是普遍存在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在肝硬化背景下发生的肝癌通常难以早期发现,给治疗带来困难。
寻找一种能够准确诊断肝硬化背景下的肝癌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肝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为医疗卫生部门提供依据,帮助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对于促进我国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医学意义。
2. 正文2.1 LI-RADS分类系统简介LI-RADS是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的缩写,是由美国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制定的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LI-RADS分类系统旨在为肝脏影像学的评估提供一致性和规范性,特别是在评估肝细胞癌(HCC)的可能性方面。
超声造影LI-RADS 3类对肝硬化背景肝癌阳性率的诊断价值【摘要】肝硬化是肝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而超声造影LI-RADS 3类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肝癌阳性率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通过介绍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LI-RADS分类系统以及LI-RADS 3类的特点,探讨了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LI-RADS 3类对肝硬化背景下的肝癌阳性率有明显影响。
结论表明,LI-RADS 3类在肝硬化患者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硬化, 肝癌, 超声造影, LI-RADS 3类, 诊断价值, 肝癌阳性率,肝癌诊断, 肝硬化背景, 研究意义, LI-RADS分类系统, 超声造影应用, 结论, 研究目的, 引言.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肝硬化是肝癌最常见的潜在基础病变。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其特征为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肝功能受损。
肝硬化患者患肝癌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密切监测和及时诊断对于肝硬化背景下的肝癌至关重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造影LI-RADS 3类在肝硬化背景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明确其对肝硬化患者中肝癌的阳性率影响。
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准确评估LI-RADS 3类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早期发现肝癌,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我们还将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特点,以及LI-RADS分类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为进一步研究超声造影LI-RADS 3类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肝硬化患者的肝癌筛查和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1.3 研究意义肝癌是一种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而肝硬化是肝癌的主要诱因之一。
健康域影像超声检查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检查手段,近些年随着影像学诊断持续发展和应用,肝占位病变的检出率显著增加。
肝占位通俗来讲就是肝脏上长了一个东西,占据了一部分正常肝脏。
一些人认为肝占位就是肝癌,这也导致很多患者出现消极情绪。
其实从临床检查来说,肝占位并不是肝癌的代名词,肝癌会有肝占位表现,但并不代表检查结果出现肝占位就是得了肝癌。
若是超声检查中提示肝占位不需要过于紧张,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肝脏增强磁共振或增强CT,以及抽血化验肝功能、乙肝丙肝病毒、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等项目检查,用以确定具体疾病性质。
肝脏超声检查之“肝占位”肝脏超声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肝占位的方法,方便快捷,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和血流情况,寻找有无肝脏占位性病变。
在超声检查过程中,肝占位通常表现为肝内清晰可见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等不同形状的结构,根据其内部的回声特征、回声均匀程度、边界是否清晰以及病变内血供情况,可以大致判断出占位的性质。
但是,极少数情况下肝脏超声难以确定病变的良恶性,这时就需要通过其他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或MRI等检查方式来判断,经皮超声引导下肝组织活检是判断的金标准,可以确定占位的性质。
肝癌的超声影像表现人们常说的肝癌通常指原发性肝癌,即来源于肝脏细胞的癌症,大部分患者有病毒性肝炎的病史。
肝癌在肝脏超声检查中一般有以下几种:1.巨块型肝癌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外周常有声晕存在,因体积较大,内部回声通常表现为混合回声。
若该型肝癌是由多结节融合状而来的,表现为形态不规则。
该类型肝癌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2.结节型肝癌该类型肝癌的超声影像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质地坚硬,表现为高回声或不均匀低回声的结节,少数内部有出血、坏死或液化。
此时表现为混合回声型,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晰。
3.弥漫型肝癌此类型肝癌癌肿数目众多,弥漫分布于整个肝脏,肝脏体积增大,以不均匀低回声多见,少数可以表现为高回声,边缘不清晰,无声晕或包膜样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