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式蛋氨酸对建鲤生长性能及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479.15 KB
- 文档页数:8
日本试用氨基酸饵料饲养鲤鱼
许曼驯
【期刊名称】《水产科技情报》
【年(卷),期】1982(000)004
【摘要】日本山田章二等人采用晶体氨基酸配合饵料,对鲤鱼进行了饲养试验。
结果表明,随着日投饵次数的增加,鲤鱼的生长率和饵料效率均成比例地上升。
他们将体重1克左右的鲤鱼苗100尾,分养于体积均为45立升的5个水槽(“CA”,“A-3”,“A-9”,“A-12”/“A-18”)内,每槽20尾,水温保持在25±℃。
【总页数】1页(P26)
【作者】许曼驯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116
【相关文献】
1.不同饵料饲养鲤鱼的效应[J], Н.,СП;史贵田
2.羧甲基纤维素(CMC)对鲤鱼氨基酸饵料中氮损失的影响 [J], Yamad.,S;黄权
3.配合饵料的营养水平对鲤鱼生长性能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J], 赵振山;林可椒
4.利用人工开口饵料饲养鲤鱼苗试验 [J], 韩如政;张国强
5.用几种饵料添加剂饲养鲤鱼营养价值的比较 [J], 桂远明;吴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谷氨酰胺对鲤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芦洪梅;王桂芹;韩宇田;孙丽;郭贵良【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11(000)010【摘要】试验选择1500尾幼建鲤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3%和0.8%的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饲养8周,探讨Ala-Gln 对鲤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料Ala-Gln水平为0.3%时,特定生长率、平均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当Ala-Gln水平为0.8%时,特定生长率、平均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0.3%的饲料添加组(P<0.05);饲料系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当Ala-Gln 添加水平为0.3%时,幼建鲤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达到最高水平,当饲料中Ala-Gln 的添加水平为0.8%时,幼建鲤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幼建鲤饲料中添加0.3%的Ala-Gln可促进其生长和饲料利用.【总页数】3页(P41-43)【作者】芦洪梅;王桂芹;韩宇田;孙丽;郭贵良【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省长春市水产研究院;吉林省长春市水产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相关文献】1.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J], 王拥军;李秀颖;李改娟;刘艳辉2.在哈尔滨池塘中利用豆粕型饲料养殖镜鲤鱼种至商品鱼的生长性能试验 [J], M.C.柯里默;张建;周恩华3.在沈阳池塘中利用豆粕型饲料养殖鲤鱼鱼种至商品鱼的生长性能试验 [J], M.C.柯里默;张建;周恩华4.饲料中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鲤鱼生长性能及全鱼、肌肉、内脏团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J], 张玲;刘凯;张卫东;赵德福;张远方5.发酵饲料对鲤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肌肉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J], 钟小群;李向飞;蔡万存;徐超;李其松;黄健;刘文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水产》2011年第1期蛋白质是决定鱼类生长的最关键的营养因素。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蛋白质营养平衡实际上是氨基酸平衡。
据试验及资料报道蛋氨酸是鲤鱼生长发育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在配制鲤鱼饲料时必须首先满足鲤鱼对蛋氨酸的需要量。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蛋氨酸价格昂贵,而羟基蛋氨酸在动物体内可以部分转化为蛋氨酸从而起到与蛋氨酸相同的效果而成为替代蛋氨酸的较好原料,为探讨羟基蛋氨酸替代蛋氨酸的最适宜量及替代效果,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
1试验材料及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鱼:采用河南省水产引种育种中心的鲤鱼种,选择体质健壮、无病害的规格为70±1.0克/尾的1龄鲤鱼苗种。
1.1.2试验用料:用市售进口鱼粉、菜粕、豆粕、棉粕、次粉以及复合预混料配制成基础饲料,对照组饲料中蛋氨酸添加量1.2%。
试验组饲料中不添加蛋氨酸,羟基蛋氨酸添加量为1.2%,营养指标如表1。
1.1.3试验池条件:在河南省水产引种育种中心养鱼池,采用地下水源供水,水池面积24×1.5m 2,水深1.8m ,试验期水温为22~25℃。
每池均有充气泵充气增氧,投喂时停止充气1小时。
1.1.4试验时间:2007年5月24日到7月24,共62天。
1.1.5投喂方法:按鱼体重的2%~3%投喂,日喂3次,分别为每天8∶00、13∶00、17∶00,每次投喂60分钟,试验鱼摄食不好时,适当少喂。
1.2试验方法1.2.1试验分组:选用1龄鲤鱼60尾,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0尾,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1.2.2试验设计:试验期为5月24日~6月24日共32天为第一阶段,6月25日~7月24日共30天为第二阶段,每阶段结束后对鱼进行计数称重。
计算投喂量。
整个试验期为62天。
1.3测定指标计算增重率(WGR )、特定生长率(SGR)、饵料系数(FCR)。
增重率(WGR )=(末重-初重)/初重×100%特定生长率(SGR)=(Ln 末重-Ln 初重)/试验时间(天数)×100%饵料系数(FCR)=总投料量/总增重1.4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不同大豆蛋白对幼建鲤体蛋白质沉积的影响姜光丽;周小秋【期刊名称】《大连海洋大学学报》【年(卷),期】2005(020)002【摘要】研究了用大豆分离蛋白(SPI)和去皮豆粕蛋白(DSBM)两种蛋白源分别替代鱼粉的饲料对10~35 g幼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体蛋白质沉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用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水平对幼建鲤的蛋白质效率比(PER)和蛋白质沉积率(PPV)的影响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随着用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比例的增加,蛋白质效率比和蛋白质沉积率均极显著下降(P<0.01),当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比例超过60%时,蛋白质沉积率极显著下降(P <0.01);饲料中用去皮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比例对幼建鲤的蛋白质效率比、蛋白质沉积率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随着替代水平的增加,蛋白质沉积率极显著下降(P<0.01),蛋白质效率比显著下降(P<0.05),当用去皮豆粕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达50%时,可以使幼建鲤的蛋白质沉积效率极显著降低(P<0.01),这说明用大豆分离蛋白和去皮豆粕两种大豆蛋白分别替代鱼粉蛋白后,均可以引起10~35 g幼建鲤的蛋白质沉积效率下降;在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3%的幼建鲤饲料中,用大豆分离蛋白和去皮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适宜比例分别为40%和25%.【总页数】6页(P81-86)【作者】姜光丽;周小秋【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雅安,625014;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牧系,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雅安,625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3【相关文献】1.饲料中不同水平蛋白质、糊精对乌克兰鳞鲤生长、体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高妍;张宝龙;刘宏超;程镇燕;张植元;乔秀亭;白东清2.晶体色氨酸和包膜色氨酸对幼建鲤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及消化吸收能力影响的比较 [J], 唐凌;孙崇岩;邝声耀;冯琳;周小秋3.不同糖脂比对建鲤幼鱼生长、体组成、消化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 [J], 王菲;李向飞;李贵锋;刘文斌4.分离大豆蛋白对幼建鲤生长性能及肠道的影响 [J], 张锦秀;周小秋;倪学勤;刘扬5.大豆分离蛋白和去皮豆粕对幼建鲤体蛋白沉积的影响 [J], 姜光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鲤鱼体成分及氨基酸组成测定罗刚【期刊名称】《贵州畜牧兽医》【年(卷),期】2004(028)004【摘要】试验测定了池塘和网箱养鱼种及3个不同生长阶段网箱养商品建鲤的体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蛋白质是鱼体的主要成分,占鱼体干物质的50%~64%;鱼体蛋白质含量随月龄变化而有一定变化,大体可划分为池塘鱼种体蛋白14.1%,网箱鱼种15.0%,网箱生长鱼及成鱼16.0%;鱼体的灰分、钙、磷与体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鱼体的CP:Ca为100:55,CP:P为100:4.5,Ca:P为1.25:1;不同饲养条件,不同生长阶段鱼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基本一致,但氨基酸含量除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与蛋白质为显著相关外,其余均为极显著相关.从而认为,鲤鱼的营养需要应以蛋白质为主要营养指标,按体蛋白质与矿物质、氨基酸的比例制订鲤鱼的营养需要.【总页数】2页(P3-4)【作者】罗刚【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55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468【相关文献】1.续随子籽粕饲用概略营养成分测定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J], 姚正颖;张卫明;孙力军2.几种鲤鱼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比较 [J], 朱健;王建新;龚永生3.新型三倍体鲫鱼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J], 向兵;刘筠;刘少军;张纯;孙远东;段巍;申佳珉;罗凯坤;陶敏;曾琛4.低鱼粉饲料中添加苏氨酸对三倍体虹鳟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J], 王亚玲;王常安;刘红柏;陆绍霞;张颖;徐喆5.二倍体和三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繁殖前后生化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J], 孔令锋;王昭萍;于瑞海;王如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蛋氨酸对幼建鲤疾病抵抗能力及免疫应答的影响孙崇岩;帅柯;冯琳;刘扬;周小秋【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09(021)004【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对幼建鲤疾病抵抗能力及免疫应答的影响.选择体重为(12.34±0.02)g健康建鲤864尾,平均分成6组,每组144尾(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8尾),分别饲喂蛋氨酸水平为0.39%、0.70%、1.00%、1.30%、1.60%和1.90%的饲料,饲养60 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17 d,考察蛋氨酸对幼建鲤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蛋氨酸水平极显著提高了攻毒前头肾体指数、后肾体指数、脾体指数、血液红、白细胞数量和攻毒后红细胞数量(P<0.01);显著提高了攻毒前白细胞吞噬率和攻毒后成活率、白细胞数量、白细胞吞噬率、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溶菌酶含量、补体C3含量、凝集素水平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抗体效价(P<0.05).由此得出,蛋氨酸通过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和提高特异性抗体效价从而提高幼建鲤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力,增强疾病抵抗力.%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ethionine on immune response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ju-venile Jian carp (Cyprinus carpio var.Jian).Eight hundred sixty-four juvenile Jian carp with an initial body weight of (12.34±0.02) g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6 groups wit h 3 replicates each and 48 fish in each replicate.Methionine sup-plemental levels in the diets of 6 groups were 0.39%, 0.70%, 1.00%, 1.30%, 1.60% and 1.90%, respectively.After 60 days of feeding, a challenge trial was conducted by injection of Aeromonas hydrophila for 17 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ethi-onine on immune function of juvenile Jian carp.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uitable methionine levels in diet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ead kidney index, hind kidney index, spleen index, erythrocyte and leukocyte counts and erythrocyte count post challenge (P<0.01) ; significantly elevate the leukocyte phagocytosis rate in growth trail,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leukocyte count, leukocyte phagocytosis rate,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lysozyme activity, complement com-ponent C3, agglutinin level in plasma and antibody titers after injection with Aeromonas hydrophila (P<0.05).In summa-ry, methionine could improve non-specific and specific immunity in juvenile Jian carp by enhancing the phagocytic activity of leukocyte and increasing Aeromonas hydrophila antibody titer, and subsequently elevate the disease resistance.【总页数】7页(P506-512)【作者】孙崇岩;帅柯;冯琳;刘扬;周小秋【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雅安,625014;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雅安,625014;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雅安,625014;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雅安,625014;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雅安,625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相关文献】1.不同形式蛋氨酸对建鲤生长性能及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J], 单玲玲;李小勤;郑小淼;赵鑫鑫;冷向军2.日粮中等硫添加DL-蛋氨酸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游离酸在幼建鲤上饲喂效果的比较研究 [J], 肖伟伟;冯琳;刘扬;姜俊;姜维丹;胡凯;李树红;周小秋3.幼建鲤泛酸缺乏症及泛酸缺乏对肠道酶活力和免疫应答的影响 [J], 文泽平;冯琳;姜俊;刘扬;周小秋4.蛋氨酸对幼建鲤生长及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J], 彭艳;唐凌;帅柯;周小秋;冯琳5.低鱼粉日粮添加蛋氨酸对幼鲤生长的影响 [J], 周长海;贾友刚;齐淑艳;王国辉;李新帅;徐文斌;李勇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微囊氨基酸对鲤生长性能的影响冷向军;罗运仙;李小勤;吴小凤;程思【摘要】为考察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微囊氨基酸对鲤生长性能的影响,配制了高鱼粉饲料[鱼粉含量前期(1~28 d)为15%,后期(29~56 d)为10%]和低鱼粉饲料[鱼粉含量前期为10%,后期为5%],在低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晶体和微囊赖氨酸、蛋氨酸,并使赖氨酸、蛋氨酸水平与高鱼粉组一致,得晶体氨基酸饲料和微囊氨基酸饲料.选择体重为(5.0±0.5) g的健康鲤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每组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料.结果表明,与低鱼粉组相比,添加晶体氨基酸对鲤生长性能无显著改善(P>0.05),而添加微囊氨基酸则提高增重率8.67%(P<0.05),降低饲料系数7.46%(P<0.05);在生长性能方面微囊氨基酸组与高鱼粉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鲤摄食上述4种饲料0、1、2、3、4、5 h后的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微囊氨基酸组的血浆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高鱼粉组、低鱼粉组一致,即在饲后3 h达到高峰,而添加晶体氨基酸使血浆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吸收峰值提前到饲后2 h.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经微囊化后,其溶失率显著降低(P<0.05),仅相当于晶体氨基酸的28.4%(赖氨酸)与4.9%(蛋氨酸).上述结果表明,在低鱼粉实用饲料中补充晶体氨基酸对鲤的生长性能无显著改善作用,而补充微囊氨基酸则显著提高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0(022)006【总页数】8页(P1599-1606)【关键词】鲤;晶体氨基酸;微囊氨基酸;生长性能;血浆总游离氨基酸【作者】冷向军;罗运仙;李小勤;吴小凤;程思【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73近年来,随着鱼粉资源的减少与价格的上扬,寻求替代鱼粉的蛋白源已成为饲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液态蛋氨酸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李新帅;齐淑艳;周长海;袁宗昇【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09(037)021【摘要】[目的]研究液态蛋氨酸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75条体重相近且健康的成年鲤鱼,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条鲤鱼,试验期为31 d.基础日粮设计为蛋氨酸缺乏,而其他营养素均满足鲤鱼需要,各处理水平分别为:对照组、DLM(0.10%)、液体MHA-FA (0.12%、0.18%、0.24%).[结果]添加液体MHA-FA源显著提高了鲤鱼的增重率,降低了饲料系数,提高了蛋白效率(P<0.05).[结论]向鲤鱼饲料中添加0.18%的液体MHA-FA之后,鲤鱼的生长性能最好,饲料利用效率最高.【总页数】3页(P10023-10025)【作者】李新帅;齐淑艳;周长海;袁宗昇【作者单位】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44;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44;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1【相关文献】1.饲料中补充晶体蛋氨酸和羟基蛋氨酸钙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J], 梁雄培;周歧存;黎明;杨晴;Zacharia Cassian Elmada2.评估L-蛋氨酸的有效性及标准回肠可消化蛋氨酸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浆参数的影响 [J], 陈颖;朴香淑;赵泮峰;曾志凯3.鲤鱼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 [J], 李秀春;陈怀发4.饲料中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鲤鱼生长性能及全鱼、肌肉、内脏团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J], 张玲;刘凯;张卫东;赵德福;张远方5.光谱,养殖密度和光强度对再循环系统中鳞鲤鱼和镜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肌肉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颜孙安;林香信;林虬【期刊名称】《福建分析测试》【年(卷),期】2013(022)005【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肌肉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差异,方法:采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法,对大黄鱼肌肉的游离氨基酸进行相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大围网养殖大黄鱼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含量和牛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网箱与池塘养殖的大黄鱼,而更接近于野生大黄鱼.结论:通过养殖模式改善大黄鱼的生活环境、补充天然饵料,是改善大黄鱼肉质和口味的可行途径.【总页数】4页(P10-13)【作者】颜孙安;林香信;林虬【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精密仪器农业测试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精密仪器农业测试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精密仪器农业测试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8.3【相关文献】1.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J], 颜孙安;姚清华;林香信;林虬;苏德森2.酸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及乳清蛋白组成分析 [J], 马嵬;金素钰;郑玉才3.网箱养殖大黄鱼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J], 郑斌;何中央;丁雪燕;郑重莺;陈雪昌4.乌龙鲫的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J], 金万昆;杨建新;杜婷;高永平;朱振秀;俞丽;赵宜双;张慈军5.不同形式蛋氨酸对黄鳝生长、血清生化、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及肌肉品质的影响[J], 胡亚军; 胡毅; 石勇; 戴振炎; 钟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鲤鱼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李秀春;陈怀发【期刊名称】《黑龙江水产》【年(卷),期】2009(000)001【摘要】鲤鱼是北方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其饲料不仅要注意蛋白质的含量,更要注重蛋白质的质量。
优质的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比例合适,容易被鱼类所吸收。
目前国内北方鲤鱼的配合饲料中采用的主要原料为豆粕,菜粕,而豆粕、菜粕类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
蛋氨酸缺乏会导致生长缓慢,饵料系数高,其主要原因是蛋氨酸不足引起氨基酸不平衡,饵料利用率下降,造成饲料浪费。
有关专家认为添加单体蛋氨酸能提高鲤鱼生长率和饲料效率。
但也有专家认为鱼类对饵料中氨基酸和添加游离氨基酸存在着吸收不同步的现象,【总页数】3页(P45-47)【作者】李秀春;陈怀发【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青岛,266003;黑龙江省饶河大马哈鱼放流实验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相关文献】1.复合化学处理稻草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J], 张艳梅;周玉香;李雨蔚2.全混合颗粒料中添加不同类型蛋氨酸对湖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J], 李书杰;谢颖;朱靖;韩兆玉3.饲粮精料水平和蛋氨酸铬添加剂量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J], 金亚东;贾柔;周玉香;马青4.饲料中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鲤鱼生长性能及全鱼、肌肉、内脏团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J], 张玲;刘凯;张卫东;赵德福;张远方5.豆粕替代鱼粉饲料中添加DL-蛋氨酸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J], 高文;Lemme Andreas;Claudia Silva;董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39卷 第2期水生生物学报Vol. 39, No.2 2015年3月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Mar., 2 0 1 5收稿日期: 2014-03-20; 修订日期: 2014-06-21基金项目: 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2009-6-6);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Y1101)资助作者简介: 单玲玲(1988-), 女, 山东省潍坊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E-mail: 893613053@ 通信作者: 冷向军, 博士生导师; E-mail: xjleng@doi: 10.7541/2015.34不同形式蛋氨酸对建鲤生长性能及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单玲玲1, 2 李小勤1, 2, 3, 4 郑小淼1 赵鑫鑫1 冷向军1, 2, 3, 4(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 2.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3. 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4.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ZF1206, 上海 201306)摘要: 为考察不同形式蛋氨酸对建鲤生长的作用效果, 实验以豆粕、鱼粉、棉粕为蛋白源, 配制缺乏蛋氨酸的基础饲料(对照组, 蛋氨酸含量为0.48%),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微囊蛋氨酸、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及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MHA-Ca), 使蛋氨酸含量达到0.58%, 获得5个饲料处理组, 饲养平均体重为(8.6±1.0) g 的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8周。
结果显示: 各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343.51%、350.77%、382.80%、384.02%和385.59%; 饲料系数分别为1.58、1.55、1.42、1.42和1.41; 晶体蛋氨酸组鱼体增重率、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 微囊蛋氨酸组、MHA 组、MHA-Ca 组增重率较对照组提高11.4%、11.8%、12.2% (P <0.05), 饲料系数降低10.1%、10.1%、10.8% (P <0.05)。
各处理组在肌肉水分、脂肪含量间无显著差异(P >0.05), MHA 组肌肉粗蛋白含量较晶体蛋氨酸组显著下降, 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
对摄食后不同时间的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变化的分析表明, 对照组在摄食后2h 或3h 达到峰值, 晶体蛋氨酸组、MHA 组在摄食后1h 达到吸收峰值, 微囊蛋氨酸组在摄食后1h 或2h 达到峰值, 而MHA-Ca 组则在摄食后3h 达到峰值。
上述结果表明, 在蛋氨酸缺乏的颗粒饲料中补充晶体蛋氨酸, 对建鲤生长性能无改善作用, 而添加微囊蛋氨酸、蛋氨酸羟基类似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则显著提高了鱼体生长性能, 降低饲料系数。
关键词: 建鲤; 晶体蛋氨酸; 微囊蛋氨酸;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生长; 血清游离氨基酸中图分类号: S9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207(2015)02-0259-08由于鱼粉资源的紧缺和价格的不断上涨, 越来越多的植物蛋白源被应用于水产饲料, 其中豆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植物蛋白源之一。
在豆粕中蛋氨酸较为缺乏, 而蛋氨酸是必需氨基酸, 对鱼体正常生长及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1], 饲料中蛋氨酸的缺乏会对动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2]。
因此, 补充外源性蛋氨酸成为提高豆粕营养价值的重要措施。
目前, 研究应用过的蛋氨酸有晶体DL-蛋氨酸、微囊DL-蛋氨酸、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MHA-Ca)等[3]。
在饲料中添加晶体DL-蛋氨酸, 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4]、真鲷(Pagrus major )[5]、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 )[6]、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 bvloch )[7]、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 O. aureus )[8]等生长具有改善作用; 但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9]、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10]、鲤(Cyprinus carpio )[11]、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12]、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13]的研究中, 饲料中补充晶体氨基酸对生长性能并无显著改善。
水产动物对晶体氨基酸利用效果不佳的原因, 通常认为与晶体氨基酸和饲料中蛋白态氨基酸吸收不同步有关[14]。
为改善水产动物对晶体氨基酸利用, 通常的做法是对晶体氨基酸进行缓释处理, 如包膜、微胶囊化等, 目前, 氨基酸缓释处理后改善了利用性的报道, 已见于鲤[11]、异育银鲫[12]、草鱼[9]、斑节对虾[13], 在罗非鱼饲料中添260 水生生物学报39卷加微囊蛋氨酸较添加晶体蛋氨酸具有更好的改善生长的效果[8]。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 是蛋氨酸的氨基被羟基替代所形成的具有蛋氨酸活性的物质, 呈液态; 由于液体在运输、储存和使用中存在诸多不便, 因此, 在MHA基础上, 又进一步发展了其固体的钙盐形式,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MHA-Ca)。
MHA有L 型、D型两种异构体, MHA进入机体后需转化成L-蛋氨酸才能被机体利用。
在小鼠[15]和肉鸡[16]的研究中, MHA在通过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扩散时就开始发生转化: 在过氧化物酶体系下发生氧化生成酮型蛋氨酸(KMB), KMB经转氨基作用生成L-蛋氨酸, 所有的氨基酸都可提供氨基[17]。
催化L-MHA、D-MHA 氧化的酶分别是L-2-羟基酸氧化酶(L-HAOX)、D-2-羟基酸脱氢酶(D-HADH); L-HAOX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肾脏[18, 19], D-HADH存在于全身的线粒体细胞中[16]。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在动物养殖上的作用效果并不一致。
在仔猪饲料中添加DL-蛋氨酸、MHA-Ca 均改善了生长性能, 提高了氮保留率[20]; MHA-Ca 可提高肉鸡对植物性饲料的利用率, 并达到了与D-蛋氨酸同样的作用效果[21]; 而且MHA较DL-蛋氨酸能更好地促进肉鸡肌肉生长, 改善肌肉品质及质构特性[22]。
在鱼类的研究中, 在植物性饲料中添加L-蛋氨酸、DL-蛋氨酸及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均能显著提高红鼓鱼(Sciaenops ocellatus)增重率、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转化效率[23]; 在豆粕型饲料中添加0.135%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 可显著提高建鲤(Cyprinus carpio)增重率和饲料利用效率[24]; 杂交条纹鲈(Morone chrysops×M. saxatilis)[25, 26]也能有效利用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然而, Robinson等[27]发现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对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利用率只有L-蛋氨酸的26%(以增重率为指标); 杂交狼鲈(Morone chrysops♀× M. saxatilis♂)[28, 29]、虹鳟(Salmo gairdneri)[30]等对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利用效果均不如DL-蛋氨酸, 在肉鸡上也有类似报道[31]。
建鲤是以荷包红鲤和沅江鲤为亲本选育的良种, 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含肉多等特点, 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
目前, 建鲤对蛋氨酸的需求量并没有标准, 多是参考普通鲤的需求量。
有研究表明, 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5%条件下, 蛋氨酸水平为1.16%时, (12—20) g幼建鲤生长最佳[32]。
本实验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源, 配制了蛋氨酸缺乏的基础饲料, 在此基础上添加晶体蛋氨酸、微囊蛋氨酸、蛋氨酸羟基类似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 形成4组实验饲料, 饲喂建鲤, 以比较不同形式蛋氨酸对建鲤的作用效果, 并检测各组建鲤摄食后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情况, 为不同形式蛋氨酸在水产饲料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饲料以豆粕、棉粕、鱼粉为蛋白源, 配制蛋氨酸缺乏的基础饲料(蛋氨酸0.48%)。
根据NRC标准(2012)[33], 鲤对赖氨酸的需求量为 2.2%, 蛋氨酸0.7%, 依据赖氨酸与蛋氨酸的比值为0.318,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微囊蛋氨酸、MHA及MHA-Ca, 使蛋氨酸含量达到0.58%。
基础饲料配方见表1。
上述5组饲料原料全部粉碎过40目筛, 充分混匀, 加水搅拌均匀, 以平模制粒机制成粒径为 2 mm的颗粒饲料[制粒温度为(70±5)],℃共5种饲料, 即对照组(C)、晶体蛋氨酸组(CM)、微囊蛋氨酸组(EM)、MHA组及MHA-Ca组。
所用晶体蛋氨酸为DL-Met, 有效含量98%; 微囊蛋氨酸有效含量49%; MHA有效含量88%; MHA-Ca有效含量86%。
1.2实验鱼及饲养管理实验用建鲤购回后, 暂养于循环水养殖桶中, 饲喂商业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3%, 粗脂肪含量5%)。
暂养期结束, 挑选体格健壮、体重8.6 g左右的450尾建鲤, 随机分配于15个自动充气循环的玻璃水族缸(0.6 m×0.55 m×0.5 m), 共5个处理组, 每处理组3个平行(缸), 每缸25尾鱼。
每天于8:00、12:00和17:00投喂, 实验初期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5%, 并根据天气和摄食情况作适当调整, 以投饲后5min内食完为宜, 各箱投饲量保持一致。
养殖期间, 水温为(23—27), pH 7.0℃—8.0, 溶氧>7 mg/L, 氨氮≤0.1 mg/L。
1.3样品采集在养殖过程中, 每两周以缸为单位称量鱼体重并计数(称量前饥饿24h), 计算增重率、成活率。
养殖8周实验结束后, 禁食24h, 每缸取4尾鱼, 解剖取内脏、肝脏并称重, 取肌肉保存于–80℃用于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在养殖实验结束后, 实验鱼正常饲喂3d, 禁食2期单玲玲等: 不同形式蛋氨酸对建鲤生长性能及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6124h, 饱食投喂, 分别在饲喂前(0h)及饲喂后1h、2h、3h、4h、5h, 每缸取3尾鱼, 于尾静脉处采血, 3000 r/min离心10min、取血清, –80℃冻存以测定游离氨基酸水平。
1.4测量指标及方法生长性能增重率=(末重–初重)/初重×100%饲料系数=饲料摄入量/(末重–初重)×100%蛋白质效率(PER)=体重增加量/(饲料摄取量×饲料蛋白质含量)×100%肝体比=肝胰腺重/体重×100%脏体比=内脏重/体重×100%肌肉营养成分肌肉成分分析按照AOAC (1995)[34]标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