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 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85
第二章价格理论一、名词解释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上按照某一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函数:是数学的语言(即函数关系)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供给:指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在每一销售价格相对应的、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种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它就表示这种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与其市场供给相等时的价格,或者说,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其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需求弹性:一般是指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它指的是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公式是:E= 需d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
供给弹性:一般是指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它表示某一商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是:ES=供给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
二、是非题1(×)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有能力购买的商品量。
2(×)需求的减少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增加。
3(×)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增加。
4(√)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5(√)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6(×)需求的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7(×)需求曲线为水平线,则表现为完全无价格弹性8(×)任何商品提高价格肯定能多赚钱。
9(×)任何商品只要降价,就肯定能多销,增加总收益。
10(×)线性需求曲线斜率不变,所以其价格弹性也是不变的。
( )11(√)根据供求定律,需求的变动方向与均衡价格变动方向相同;供给的变动方向与均衡价格变动方向相反。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一、解释概念需求需求价格弹性供给均衡价格支持价格限制价格二、判断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0.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 1的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v 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寸,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水平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越大。
13、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14、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寸,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三、选择题1、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 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减少B需求量增加C需求曲线右移D需求无法确定2、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3、下列商品中, 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是()。
A、低档服装B低档化妆品C金银首饰D食盐4、某一时期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的原因可以是()。
A、彩电价格下降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D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5、食盐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于某种非价格因素的影响使食盐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掌握需求的基本原理、供给的基本原理,能应用供求定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并运用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
教学重点: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原理;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应用;教学难点:需求弹性理论;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从鹦鹉也可成为经济学者说起西方俗话说:“你甚至于可以使鹦鹉成为一个博学的经济学者——它所必须学的就是‘供给’与‘需求’这两个名词。
”一、需求(demand)(一)需求的定义需求是指消费者(或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要素)的数量。
需求的两个条件:①愿意—购买欲望;②能够—购买能力;(二)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互补商品、替代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消费者偏好(嗜好)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收入预期、价格预期)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地域等 (三)需求函数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需求函数:Q=a-bP (四)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定理例外: ①吉芬物品; ②炫耀性商品; ③不规则商品; (五)需求曲线的移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如收入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需求减少;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需求增加。
二、供给( Supply) (一)供给(Supply)的定义供给是指厂商(可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供应Q 1 P DQQ 2P 1 P 2 Q 0 P D 0 0 Q Q 2P 0Q 1 D 2 D 1的商品(或要素)数量。
供给的两个条件:①愿意—供给欲望;案例:丰产之年的粮食供给短缺。
②能够—供给能力。
案例:非典时期的白醋的供给。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厂商的目标 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互补商品、替代商品、共生商品、无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成本) 生产技术的变动 政府的政策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三)供给函数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