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综合试题六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七年级语文(长春版)期末综合测试题学校:班级姓名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一)基础知识(6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4分)(1)惆怅.( ) (2)恬.然( ) (3)鄙.夷( ) (4)外埠.( ) (5)拮.据( ) (6)褴.褛( ) (7)打搅.( ) (8)胆怯.( ) 2.成语填空并解释所填的字。
(2分)(1)狼狈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力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句积累与运用(9分)3.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5.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白居易《观刈麦》) 7.晏殊《浣溪沙》这首词在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思慕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愁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纷繁复杂的情感,抽象而无形。
但诗人却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把这种愁绪演绎得形象而生动,恰切而感人。
请你从学过的古诗词(曲)中,写出能表达愁思的连续的两句。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甲)阅读《圯上敬履》,回答问题。
(12分)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语段阅读,回答问题在卡塔尔世界杯这场足球盛宴中,“中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
其中,决赛场地卢赛尔体育场正是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甲(A.承包 B.承建),中方参建人员超千人。
远观卢塞尔体育场,它的整体外形呈马鞍状,波浪形膜结构,外幕墙是铜色圆形玻璃,配上内部灯光,使得它在夜间格外璀璨,像极了沙漠中一只“大金碗”。
无论是施工设备,还是制造技术;无论是中国设计单位,还是专业施工企业,卢塞尔体育场的每个细节都在彰显....中国智慧。
中方总工程师李白自豪地说:“卢塞尔体育场丙。
”此外,在首都多哈街头,一辆辆满载球迷,乙(A.五彩斑斓B.五花八门)的大巴车不时驶过。
这些大巴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客车。
世界杯结束后,从中国进口的这批纯电动客车将成为卡塔尔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服务..于当地路网交通。
中企海外营销副总监彭旭说:“我们将在卡塔尔开展校企合作..卡塔尔的新能源技术专业人..,培养才,助力卡塔尔实现绿色公共交通转型..。
”1.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正确的词语。
(只填序号)甲:乙:2.结合语段内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制造”中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B.“彰显”“服务”“培养”“满载”“合作”“转型”,这些词语的词性都是动词。
C.“外幕墙是铜色圆形玻璃,配上内部灯光,使得它在夜间格外璀璨,像极了沙漠中一只‘大金碗’。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无论是施工设备,还是制造技术;无论是中国设计单位,还是专业施工企业,卢塞尔体育场的每个细节都在彰显中国智慧。
”一句中的关联词“无论……还是”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3.下列填入文中丙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执行世界杯主体育场设计建造任务②更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建造的规模最大、容纳人数最多的专业场馆③是中国企业第一次以设计施工总承包的身份,参与建设国际足联最高标准的专业足球场A.③②①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4.默写诗文(1)水何澹澹,。
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①有这样一句话:“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②1950年,朝鲜战争在一江之外爆发,为了底御侵略、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意然决然地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③“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杨根思、黄维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英雄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和人民,我们不能后退一步【乙】④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可敬的人!1.在上文【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
!”B.。
” ”!C.。
” !”D.”。
”!2.语段的第②句话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①应改为;②应改为3.语段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一句有语病,请修正,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句中“血性”一词的意思是。
5.古诗文默写填空。
(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2)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秋思”是写作主旨,最能表现"思"的句子是,。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运。
屠惧,披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粮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gōng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gōng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gōng行( )(2)诲.人不倦( )2.语段画线处标点符号有误,正确的句子应改为:3.与“学而不厌”反义的成语是()A.骄傲自满B.虚心好学C.手不释卷D.孜孜不倦4.指出下列短语类型,分别写在后面括号处。
单一的儒( )两处都是( )二、名句名篇默写5.古诗文默写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既是描写农村自然风光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4)杜甫《望岳》中,“ ,”两句表现出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晋陶渊明独.爱菊( )(2)亭亭..净植( )7.学过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你还喜欢文中哪些描写莲的语句?为什么?8.花不同芳,人不同品。
吉林省长春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汉字记(zǎi)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传承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①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汉字了中华文明的根脉,了中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了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
②汉字文明对世界尤其周边国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汉字需要我们珍惜和传承,不仅如此;③我们更应光大汉字文明的使命,让中华文明为人类所处的这个激烈变化的时代贡献出独特的力量。
④(1)请你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塑.造()记(zǎi)()(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维系促进造福B.维系造福促进C.促进维系造福D.造福维系促进(3)选文中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处是()A.①B.②C.③D.④(4)根据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全下面对联。
上联:珍惜先人智慧。
下联:文明。
2.默写填空。
(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2)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3),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4)冬奥会在北京举办之时,中国人民将向世界张开双臂,绽放笑脸。
这正如《论语》中所言:,?(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了“对远赴偏壤之地的友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各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试卷(六)(150分钟 120分)学校:__________年班: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5分)(1)。
(2(3(《忆江南》)(4)(5(《浣溪沙》)(6(《三峡》)(7(8)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写作者感慨昔日景象与今日所见的句子是:(9)《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肃杀、冷落、凄凉的,其中以(10)忠君报国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雁门太守行》中表达这一崇高理想的句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马说》,回答问题。
(11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本文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他的字是。
(1分)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13.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分别比喻什么?(1分)1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的什么作用?(2分)15.第三段中的四个“不”字有什么作用? (2分)16.请你简要分析“执策而归之,曰:‘天下无马!’”在文中的作用。
(2分)17.文章展现了“伯乐不常有”的社会现实,又突出了“千里马”的种种不幸。
由此可见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乙)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4分)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长春版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初一年级语文试卷下学期期末考试(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请同学们将答案用工整的字迹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积累(1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0分)①洁癖.()②模.样()③眼拙.()④客栈.()⑤拖累.()⑥称.职()⑦胚.胎()⑧黏.住()⑨蹩.脚()⑩狩.猎()二、古诗文默写(15分)2.关关雎鸠,□□□□,窈窕淑女,□□□□。
(《诗经·周南》)3.□□□□□□□,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5.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想象自己登上泰山之巅,表现其博大胸怀和豪迈气度的句子是:□□□□□,□□□□□。
6.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招揽人才,因此有“黄金台”之说。
陈子昂于此台曾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慨,而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则借用此典,抒写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这两句诗是:□□□□□□□,□□□□□□□。
7.郦道元的《三峡》中用夸张的修辞描写夏季三峡水流之疾,船行之快的句子是:“□□□□□,□□□□。
”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斜晖脉脉水悠悠”,自古以来,日落西山总会勾起人无尽的惆怅,更何况那些奔波在外的天涯游子呢?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就用“□□□□,□□□□□□”两句,将羁旅之人的思乡之苦抒写得淋漓尽致。
9.晏殊的《浣溪沙》中以落花写消逝的感伤,以归燕写找回的喜悦,在惋惜与欣慰、感伤与温暖的交织中道出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句子是:□□□□□□□,□□□□□□□。
三、文言文阅读(15分)(一)阅读《马说》,回答问题.(10分)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七年级语文(长春版)期末综合测试题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一)基础知识(6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4分)(1)惆怅.( ) (2)恬.然( ) (3)鄙.夷( ) (4)外埠.( ) (5)拮.据( ) (6)褴.褛( ) (7)打搅.( ) (8)胆怯.( ) 2.成语填空并解释所填的字。
(2分)(1)狼狈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力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句积累与运用(9分)3.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5.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白居易《观刈麦》) 7.晏殊《浣溪沙》这首词在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思慕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愁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纷繁复杂的情感,抽象而无形。
但诗人却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把这种愁绪演绎得形象而生动,恰切而感人。
请你从学过的古诗词(曲)中,写出能表达愁思的连续的两句。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甲)阅读《圯上敬履》,回答问题。
(12分)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狭隘(ài)热忱.(chén)坍.塌(tān)殉.职(xùn)B.灼.烧(zhuó)庇.护(pì)抽噎.(yè)怂.恿(cǒng)C.怅.然(chàng)蜷.伏(juǎn)嗔.怪(chēn)怪诞.(dàn)D.蹒.跚(pán)缥缈.(mǎo)溉.汲(gài)中.伤(zhōng)2.下列四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沾轻怕重漠不关心精益求精见议思迁B.咄咄逼人翻来复去喜出望外人际罕至C.人声鼎沸花团锦簇混为一谈刨根问底D.沉默寡言惊惶失措畏罪潜逃大相径廷3.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A.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但不能引起共鸣。
B.“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一句中的“田地”一词,在这里的意思是“地步,境地”。
C.“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一句中的“我”是名词,“清凉”“放”“流”都是动词,“一只”“一股”都是数词。
D.“时代”和“时期”是一对同义词,二者之间存在词义轻重的差别:“大公无私”和“损人利己”是一对反义词,前者属于贬义词,后者属于褒义词。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B.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C.安徒生,丹麦作家。
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郭沫若的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屈原》《虎符》和历史剧《棠棣之花》。
吉林省长春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①让我们用劳动书写新时代,在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
②世界上没有____的好事,天上不会掉xiàn()饼,努力奋斗才能____。
③对家庭而言,没有劳动就没有物质财富的____,就没有生活条件的____;对个人来说,劳动【】筑牢了成功的坚实底座,【】凝结成宝贵的精神财富。
④新时代的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找到人生出彩的舞台,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我们的价值,展现我们的风采,感受我们的快乐。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iàn饼钻.研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坐吃山空梦想成真积累改善B.坐享其成梦寐以求积蓄改进C.坐吃山空梦寐以求积蓄改进D.坐享其成梦想成真积累改善3.请在第③句【】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虽然……但是……B.不仅……还……C.因为……所以……D.如果……就……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B.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D.在劳动中体现我们的价值,展现我们的风采,感受我们的快乐。
5.古诗文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3),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4)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5)《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6)王安石《登飞来峰》寓“境、景、理”为一体,且有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7)《游山西村》中陆游用景物描写蕴含哲理,被广为传诵的诗句是:,。
二、阅读(44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综合试题六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夕阳西下,□□□□□□。
2.□□□□□,采桑城南隅。
(《陌上桑》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5.杜甫是大地诗人,且行且歌,,他在《望岳》开篇写道:“□□□□□。
”一问一答中抒发了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6、《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8.人生需要学习,也需要雕琢。
这正如《礼记》中所说:“□□□,□□□;人不学,不知道。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 本文选自《》作者,唐代文学家10.解释加点的词。
①凄.神寒骨()②斗.折蛇行()③可百许.头()④下见.小潭()1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答:12、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
如第2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
请你就此做些品析。
答:13、在游小石潭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答:(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宋史列传第九十五》)(词语解释:1.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2.瓮we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
水缸3.足跌:失足。
4.迸:涌出。
)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退.为家人讲:(2)众皆舍.去: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答:16.这篇短文赞扬了司马光的哪些优秀品质?答:(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在你身边想你孙道荣①夜已经深了,妈妈坐在床沿上,叠衣服。
忽然,女儿穿着睡衣,呼呼地跑了进来,一下子扑进妈妈的怀里。
妈妈摸摸女儿的头:“乖,是不是做噩梦了?”女儿摇摇头。
妈妈捧起女儿的小脸:“那是怎么啦?”女儿娇嗔地说:“没事,我就是想你了。
”妈妈笑了:“傻丫头,妈妈不是在家吗,就在你身边啊,想什么想?”女儿把头深深地埋进妈妈的怀里:“我知道你在家里,但我就是想你了嘛。
”妈妈紧紧地抱住女儿。
②这是我的一位同事,在微信朋友圈里晒的故事。
同事说,自从女儿出生以来,她就很少和女儿分开。
可是,已经六岁多的女儿,还是会经常突然跑到她的身边,一把抱住她,对她说,想她了。
③有人点赞说:“我知道你就在我身边,但我还是忍不住想你了。
”这个想念,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朴素、最感人的想念。
④其实,不单是孩子,有时候,我们也会突然特别想念就在我们身边的某个人。
那种想念,与距离无关。
⑤父亲在世的时候,只从安徽老家来过杭州一次。
那时候,他已经重病缠身,只是还没有检查出来。
我和爱人租的房子,只有两个房间,父亲来了后,孩子就和我们暂时睡在一起,另一个房间让父亲住。
⑥那天晚上,不知道为什么,我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小时候的事情:父亲牵着我的手,第一次送我去邻村的学校上学;我放鸭子,丢了5只鸭,父亲在水稻田里四处寻找;春节,父亲骑着自行车带我去亲戚家拜年,坐在后座上的我,一只脚不小心卷进了后车轮,父亲赶紧停下来,手忙脚乱地将我的脚从车轮里拔出来,心疼地搓啊,搓啊……自从上大学后,我和父亲的相聚越来越少了,后来又从安徽来到杭州工作,就更很少回家了。
他把这个唯一的儿子抚养大,培养成人,却难得见上一面。
⑦我突然无比地想念他,而他,此刻就睡在隔壁,就在我身边。
我终于忍不住,披衣起床,蹑手蹑脚地推开了另一个房间的门。
我不确定他有没有熟睡,不想打扰到他,只想悄悄看一眼他。
我知道,如果不看他一眼,这一夜,我将无法入眠。
⑧没想到,父亲披着上衣,斜靠在床头,他也没睡着。
见我进来,他轻声地问:“还没睡啊?”我点点头,却无法说出口,我只是想他了,我进来只是为了看他一眼。
我说:“我找个东西。
”我装作找东西的样子,在书架上翻了几下,随便找了一本书。
“找到了?”父亲问。
我点点头。
父亲想说什么的样子,又咽了回去:“你明天还要上班,赶紧去睡吧。
”我说:“没关系,反正您也还没睡,我陪您坐坐。
”⑨我坐在了父亲的床头。
我们像以前一样,只是那么安静地坐着,偶尔说几句无关紧要的话。
我遗传了父亲木讷的性格,我们爷俩在一起的时候,能说的话并不多。
父亲倚靠在床头,我坐在他的身边。
我们就那么坐着。
五分钟,八分钟,也许更长的时间。
我只是偶尔看他一眼,有时,和他的目光撞在一起。
这是父亲唯一一次来杭州,住在儿子在杭州的家。
⑩在父亲去世多年之后,我仍然时时自责,为什么那晚我不告诉他,我并不是要找东西,我只是想他了,就是想看他一眼。
我没有说,徒留遗憾。
我从来没有对父亲说过想他了,一次也没有,无论是当面,还是电话里,我都无法开口说想他,就像他也从没有说过他想我了。
而我是真的经常想他,特别是那一晚,他就在我身边,这种想念无法遏止。
现在,我只剩下思念,除了照片,我再也见不到他了。
如果他能听见,我一定要对着他的照片,告诉他:“爸,我想您了!”(选自《做人与处世》2016年第4期,有删改)17.给加点字注音(2分)(1)娇嗔.()(2) 暂.时()(3) 心疼.()(4)木讷.()18.请简要概括文中第①~②的内容,作者为什么要介绍这件事?(4分)答:答:答:21.请你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分析下面两句话的丰富内涵。
(4分)⑴我终于忍不住,披衣起床,蹑手蹑脚地推开了另一个房间的门。
答:答:答:23.你对你的爸爸说过“我想你”吗?你想你的爸爸吗?无论他在不在你身边。
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内心想法?(4分)答:(四)名著阅读(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
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取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去,把草厅门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生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
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
林冲径到店里。
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
”林冲道:“原来如此。
”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
”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
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
就又买了一葫芦酒。
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24、本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它的作者是()25.第二段中画横线句子描写的一连串动作,表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答:26.这几段文字多次描写朔(北)风和大雪,除渲染环境氛围外,还有哪两方面的作用?(3分) 答: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一)综合实践(10分)2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语言表达。
27.成语是汉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的。
它大多来自传统经典著作,高度凝炼,自成语境,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
活动一: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两个,并写出这两个成语的出处。
(2分)一鼓作气心旷神怡游刃有余豁然开朗不求甚解锋芒毕露门庭若市成语:出处:成语:出处:活动二:活动三:《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文化节目成了很多家庭的“必修课”,甚至在中小学生、青年人中掀起了一股汉字书写热潮。
热爱传承祖国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以便把对联送给节目组。
(2分)上联:汉字文化传承任重道远下联:这类节目也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已“不会写字”,引起了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中学生,结合你自身情况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不超过70字)(5分)(二)作文(50分)28、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我的祖国,你在,才有千万家;你强,才有富的家。
让我和你合个影,山川大海,戈壁沙漠,繁华都市,宫墙巷陌┉┉都会让我们感到温馨,感到幸福!我的父母,你在,才有小小的家;你在,才有欢乐无数。
让我和你合个影。
低矮的门楣,流泻的小河,幸福的牵手,袅袅的炊烟┉┉都会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也许,还有很多生活图景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那就让我和你合个影吧!留下那些精彩和感动。
请以“让我和你合个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答案:1.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2.细心和缜密(谨慎)。
4.一是烘托人物悲壮感情,二是推动情节发展j18.(2分,意思对即可)同事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自己六岁多的女儿,会经常突然跑到她身边,抱住她说想她的事情。
(1分)突出文题“我在你身边想你”,引出下文的回忆。
(1分,答出一点即可)19.(4分,意思对即可)小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送“我”去上学;(1分)“我”放丢了鸭子,父亲帮“我”寻找;(1分)父亲骑车带“我”,“我”一只脚卷进后车轮,父亲心疼不已;(1分)长大后:父亲住在“我”家的夜晚,“我”借口找书去看他,他却怕耽误“我”明天的工作,让“我”赶紧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