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激素的调节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82.00 KB
- 文档页数:6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促胰液素的发现:探究者沃泰默斯他林、贝利斯实验假设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胰液的分泌受化学物质的调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A组、C组中的胰腺能分泌胰液,B组中的胰腺不能分泌胰液胰腺分泌胰液实验结论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胰液的分泌受化学物质的调节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一连):请你设计一组实验,排除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中稀盐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提示:将稀盐酸单独注射到狗的静脉中,不会分泌胰液。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平衡: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3.反馈调节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分解转化成葡萄糖吗?提示:肝糖原能分解转化成葡萄糖,而肌肉组织缺乏使肌糖原转化成葡萄糖的酶,因此肌糖原不能转化成葡萄糖。
三、甲状腺激素及其分泌的调节四、激素调节的特点判一判:基于对激素调节特点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激素由体液定向运输到相应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 ×)提示:激素由体液运输到全身,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而发挥调节作用。
(2)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 √)(3)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不同的激素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 ×)提示: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激素只起调节作用,不起催化作用。
(4)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 √)(5)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通过激素的调节》学案(第二课时)古镇高级中学【课前预习】(一)血糖平衡的调节1、正常情况下糖类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是什么?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原2、机体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持血糖平衡的?3、阅读课本P26-27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构建,课前做好卡片,并思考下列问题:(1)乙代表什么器官?(2)饭后胰岛是怎样进行分泌调节的?结果怎样?(3)马拉松运动中,胰岛是怎样进行分泌调节的?结果怎样?4、应用模型分析下列问题:(1)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当身体产生的胰岛素过多时,又会怎样?(2)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没有关系?请查阅相关资料,糖尿病有哪些症状、病因、防治方法。
(二)阅读教材,观察图2-1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并对图进行描述描述整个调节过程:(三)归纳总结激素调节的特点(四)阅读课本P30,并课前查阅资料收集激素类药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讨论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
【例题精析】〖例1〗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解析:人体进食后血液中葡萄糖增加,使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血糖降低;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使血糖含量升高。
答案:D〖例2〗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解析:该动物的垂体被切除后,失去了生长激素的产生场所,所以血液中该激素的浓度会下降,这样就排除了C、D。
同时也失去了产生各种促激素的场所,也就没有了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A【自我诊断】●基础题1.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D、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2.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会发生怎样的变化()A、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加强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减弱D、胰岛A细胞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3.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4.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的调节作用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5.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A、甲状腺激素B、生理盐水C、性激素D、葡萄糖6.下列有关动物激素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些激素促进动物的发育B.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C.有些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D.有些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7.下列包括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最全的一组是: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糖皮质激素④肾上腺素⑤性激素()A.①②③B.②③⑤ C. ②③④D.①④⑤8.要想使阉割后的公鸡仍能保持鲜艳的羽毛和发达的鸡冠,应给公鸡注射()A、性外激素B、甲状腺激素C、雄性激素D、生长激素9.下列每组疾病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是()A.糖尿病和坏血病B.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C.呆小症和侏儒症D.巨人症和大脖子病●拓展题1、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2.2通过激素的调节学案(人教版必修三)一.考点内容全解(一)本讲考什么1.人体的主要内分泌器官及功能人体内分泌器官中垂体处于中心地位,它所分泌的激素对其它内分泌器官有调控作用。
各内分泌器官所分泌的激素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其它激素无法替代。
(如下左图)2.激素分泌的调节人体及动物体内的激素主要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调节,使其维持在正常水平。
(如上右图)3.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①协同作用主要表现为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过程都发挥作用,而达到增效的结果。
典型的是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
②拮抗作用则是一个相反的效应。
(二)考点例析[例1]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A.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增加B.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C.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增加D.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糖代谢。
胰岛素主要功能是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原,抑制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因此在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葡萄糖的利用会减少。
由于糖类代谢的障碍,葡萄糖氧化的中间产物也会随之减少,也影响了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因此蛋白质的合成也会减少。
[答案] D[特别提示]解答问题时全面分析是一种基本素质,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现象的分析。
胰岛素的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也正因为如此它也会对其它代谢产生间接影响。
[同类变式] 选体重相近、发育正常的四只雄性小狗,甲狗不做任何处理,乙、丙、丁如下表:A.甲状腺、垂体、睾丸B.甲状腺、睾丸、垂体C.垂体、甲状腺、睾丸D.睾丸、甲状腺、垂体[解析]本题考查各内分泌器官的功能。
甲没有作任何处理,因此甲体内的各种激素水平处于正常值状态。
分析其它几只狗体内的激素水平,可知:乙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丙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丁雄性激素水平不正常,联系各内分泌器官所分泌的激素就可以知道它们各切除了什么器官。
[答案] A[例2] 将成熟雄鼠的甲状腺进行手术切除,从第三周开始,每天注射激素A,结果激素A和激素B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A是。
高中生物的激素调整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理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了解主要的调节激素及其作用;
3. 理解激素调节对于生物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激素的定义及作用;
2. 体内主要的激素及其作用;
3. 激素调节对于生物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影响激素调节的图像或者视频,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热身讨论。
2. 学习激素的定义及作用:介绍激素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激素调节的重要性。
3. 学习主要的调节激素及其作用:介绍体内主要的调节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以及它们在调节生理功能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各种激素的作用机制。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不同激素如何协调合作,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5. 总结与扩展: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激素调节对于生物体内平衡的重要性,并进行知识扩展。
6.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增加对生物调节机制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如激素调节的案例分析或讨论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参与讨论及思考,引导他们探索激素调节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养。
《激素调节》教学设计(通用5篇)《激素调整》教学设计篇1第1节植物的激素调整教学目标学问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同学知道植物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的现象;知道科学家讨论熟悉生长素的过程;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通过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整的基本原理。
力量目标:通过引导同学设计试验,进行试验观看,培育同学投身科学试验的参加精神;通过组织同学活动,培育同学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训练同学细致观看的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态度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和试验、实习活动,培育同学“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培育同学的探究意识;使同学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仔细的工作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能够适应环境”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
但对“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特殊是“植物如何适应环境?”这些问题同学过去很少接触。
本节内容沿着科学家的脚印向同学逐一介绍了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产生影响的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规律、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学问。
有关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规律以及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学问,能够使同学能够从化合物、细胞的角度理解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缘由,了解有关生长素的学问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而成为本节的重点学问。
由于不同植物器官要求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植物产生“向地性”与产生“向光性”、“背地性”的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假如在老师在叙述的过程中未能赐予明确的区分,将会造成同学理解上的混乱,而成为同学学习上的一个难点。
在介绍主干学问的同时,教材并没有把同学的眼光局限在学问本身,局限在对某一种激素的熟悉上,而是准时介绍了科学讨论成果怎样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以及与植物产生向光性有关的生长抑制物和其他植物激素,使同学能够熟悉到科学讨论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也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整机理有一个较全面的熟悉。
初中生物激素调节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和动物中的激素及其作用;
2. 掌握植物和动物中激素调节的原理;
3. 能够解释植物和动物中激素调节的机制;
4. 能够分析植物和动物中激素调节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 植物中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
2. 动物中的激素: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3. 激素调节的原理:负反馈机制;
4. 激素调节的机制:通过血液传递信息;
5. 激素调节的影响:促进生长发育、调节代谢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图表等形式引入激素调节的概念,并引发学生对激素调节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
1. 教师简要介绍植物和动物中常见的激素及其作用;
2. 教师讲解激素调节的原理和机制;
3.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植物和动物中激素调节的影响。
第三步:讨论
1. 学生讨论植物和动物中激素调节的共同点和差异;
2. 学生探讨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第四步:练习
1. 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激素调节的知识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激素调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步:总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表现积极,主动参与讨论;
2.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3.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增加互动环节,促进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初中激素的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掌握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能够举例说明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症,归纳出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科学研究的伟大成就,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增强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内分泌腺图示、激素分泌异常病症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内分泌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腺体有什么特点?它们分泌的物质有什么作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素调节。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吗?它们分泌的激素有哪些作用?3. 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激素的概念、主要种类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重点阐述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4. 实例分析展示激素分泌异常病症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归纳出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
例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亢,分泌过少会导致甲状腺肿大;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等。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有何异同?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伟大成就和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通过了解部分激素分泌异常时的表现,增强同学们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激素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激素调节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理解激素调节的概念和作用;2.了解人体内常见的激素及其分泌的腺体;3.了解激素调节机制的基本原理;4.掌握常见激素调节异常疾病的症状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激素调节的概念和作用,常见的激素及其分泌的腺体,激素调节机制的基本原理。
难点:常见激素调节异常疾病的症状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设备、幻灯片、教案、教材学生:教材、笔记本电脑、作业本、铅笔等四、教学过程与内容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展示幻灯片等多媒体方式,引入激素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并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们了解激素调节吗?激素在我们的身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激素的种类和分泌腺体(2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介绍常见的激素及其分泌的腺体。
如:甲状腺素、胰岛素、性激素等。
并在介绍每一种激素时,讨论其分泌的腺体和主要作用。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进行记录和整理。
3.激素调节机制(3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激素调节的机制。
讲解通过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实现对机体的调节。
并举例说明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的机制。
如:血糖调节、乳汁分泌等。
4.激素调节异常疾病(4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和讲解,介绍常见的激素调节异常疾病及其症状。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等。
讨论这些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并给出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五、教学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强调激素调节的重要性和对健康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多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针对一个激素调节异常疾病,撰写一篇短篇论文,并包括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内容。
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七、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和举例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激素调节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了常见的激素及其分泌的腺体,了解了激素调节机制的基本原理,并且能够理解常见激素调节异常疾病的症状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激素调节》教案(精选5篇)《激素调节》篇1激素调节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两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教材在“神经调节”一章的后面,紧接着安排“激素调节”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使学生全面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激素”这一名词已经广为人知,因为在现代生活中,这类物质已被用于化妆品、营养品中,激素还作为特殊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激素的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呢?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激素的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其日常生活。
近些年来我国正在进行防治碘缺乏病的宣传,计划在本世纪末消灭碘缺乏病,本章内容对学生认识碘缺乏病及其危害也有帮助。
综上所述,本章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阐明人体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这些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讲也比较生疏,所以建议教师在课前多准备些形象生动的挂图、照片、实验或实例,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应尽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启发他们的思维,进行过程式教学,这样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内分泌腺、激素、体液调节等概念,了解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内、外分泌腺的特点,总结激素的概念,分析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关系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介绍促胰液素的发现史,激素作用的研究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激素、内分泌腺和体液调节的概念。
教学难点激素的概念和激素的功能。
教学准备内、外分泌腺结构图。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剪贴图或复合胶片。
甲状腺功能失调症的照片或挂图。
正常人、侏儒症、巨人症患者的比较图,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照片。
演示实验“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所需材料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反射。
【学习目标】1、 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 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模型。
3、 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4、 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导学探究】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斯他林和贝利斯获得的科学发现包括哪些内容?2、两个实验体现的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和实验的设计原则分别是什么?3、激素是哪里产生的?介绍几种你所知道的人体所含激素的来源和功能。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分别是什么?他们有主次之分吗?2、血糖的正常浓度是多少?3、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哪些?它们的来源和作用如何?4、什么是反馈调节?它分几种类型?请举出一个反馈调节的实例。
【疑难点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分泌增多分泌加强 细胞【导学探究】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写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1)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再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2)反馈调节:从上图可知,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
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1、。
2、3、。
4、你赞同“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这一说法吗?如果赞同,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特别提醒:1、激素调节作用完成后即被灭活;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3、一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往往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完成的。
4、所有激素的分布都是弥散全身的,但是起作用的细胞各不相同,如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则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
5、激素分泌随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而体内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稳定则主要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的;反馈调节是激素分泌调节的一种普遍规律,其中主要为负反馈调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预习案)
时间:2010-11-26 ☆复习目标:
1、动物激素的调节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后来认
☆自我检测:
1.下列有关激素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是由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
B.激素直接进入血液中,含量很低
C.激素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
D.人体的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思考:
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类分别是什么细胞分泌的?
2、什么时候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3、下丘脑的作用是什么?
2、下列各组腺体分泌的物质,均能够直接排放到血浆中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
3、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③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4、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激素调控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
②激素调节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协调
④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5、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通过激素的调节(导学案)
时间:2010-11-26 ☆复习目标:
1、熟记常见激素的相关作用及调节过程
2、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激素调节的机制及特点
☆重难探究:
考点一、激素调节
1、概念:由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是( )
A.甲状腺 B.胰腺 C.卵巢 D.肾上腺
迁移训练2:下列激素中,可以口服的有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性激素④胰岛素⑤胰高血糖素
考点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思考1:请写出当健康人饭后血糖升高时是如何调节的?血糖比较低时如何调节?
思考2:在血糖调节中,哪些激素之间是协同作用,哪些激素之间是拮抗作用?(三)、血糖失衡引起的疾病
1.高血糖:空腹时血糖浓度高于1.3g/L为高血糖,当血糖浓度高于时出现尿糖。
糖尿病的原因是,糖尿病的症状是。
思考3:糖尿病人为什么表现出三多一少的症状?
2、低血糖:空腹时血糖浓度低于0.6g/L为低血糖早期,症状是,缓解症状的方法是;当血糖浓度低于0.45g/L时为低血糖晚期,症状是,缓解症状的方法是注射
迁移训练3:(2007山东理综改编)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血糖浓度的恒定对于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非常重要,请回答:
(1)人体细胞直接从_______摄取能量物质,如果病人不能进食,现有葡萄糖和麦芽糖,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是______。
(2)正常情况下,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调节维持血糖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
当人体遇到紧急情况时,通过调节,血液中的肾上腺素浓度会立即增加,在短时间内使血糖浓度迅速升高。
甲 乙
(3)饭后 激素分泌量减少,此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_______。
考点三、激素分泌调节的方式——反馈调节 1.反馈调节的概念:
2.反馈调节的意义:
思考4:紧张时以甲状腺激素为例的反馈调节过程?
迁移训练4:下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与维持体温恒定有关的激素调节过程,下列各项说明中错误的是( ) ↓ ↓
寒冷→ 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 → 丙 → 生物效应
A .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当丙增多时会抑制甲的分泌
B .乙为促甲状腺激素,当丙增多时乙的分泌量会随之而增加
C .丙为甲状腺激素,它能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D .人体内激素含量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迁移训练5:(2008高考江苏)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 .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 .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 .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考点四、激素调节的特点:
1. 2. 3.
迁移训练6:右图表示雌性高等动物的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性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 是 。
激素C 是 。
(2)如果激素C 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 、B 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____。
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3)X 细胞作用于垂体细胞,使垂体细胞分泌某种物质,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则垂体细胞分泌的物质是 。
(4)除内分泌功能外,下丘脑还有神经中枢的作用,如人的体温调节、___________调节的神经中枢就在下丘脑。
☆随堂检测:
1.(高考试题:2007山东理综)2. 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 葡萄糖后,在180min 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分
X 细胞
析正确的是()
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
B.4条曲线在前30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
C.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是因为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和非糖物质
D.c、d代表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2.下图是动物调节胰液分泌过程示意图,①、②过程的调节方式分别是()
A.激素调节、激素调节B.神经调节、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神经调节D.体液调节、体液调节
3.(2008全国II卷)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
正确的是(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4.(2007四川理综)下列关于人和高等机体代谢及调节的相关传述,正确的是( ) A.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贮存
B.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
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
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5.(2008高考天津卷)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据图回答:
(1)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号家兔.
(2)二次注射后,与⑤号家兔相比,若④号家兔是产生尿素的时增加,原因
是。
(3)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________号家兔;若②号家兔也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达标检测知能综合测试1-5 1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