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011.00 KB
- 文档页数:22
太阳视运动规律及判读、太阳视运动图的作法1.画出观测地的地平圈,用椭圆形表示。
2.画出天穹,用弧线表示。
3.在地平圈上标出东南西北方向(为了更好的示意太阳出没方位,通常将南北方位标在左右两侧),地平圈方位是顺时针旋转。
4.标出东南西北方位的地方时(由于正午和子夜的地方时分别为12:00 和24:00,所以正东和正西方位地方时分别为6:00和18:00)。
5.在地平圈上标出日出、日落及正午时的太阳,用平滑弧线连接三点即太阳视运动轨迹。
6.在视运动轨迹上用箭头示意日出和日落(偏东方位日出,偏西方位日落)。
二、太阳视运动规律1.太阳出没的方位(除极昼区外)。
规律1—1:二分日太阳出没方位: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如图2)规律1—2:夏至日太阳出没方位: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如图3)规律1—3:冬至日太阳出没方位:日出东南,日落西南2. 正午太阳的方位。
正午太阳的位置一定位于正南、 正北或天顶, 这取决于太阳 直射纬度与观测点纬度。
直射点偏南,正午太阳则偏南;直射点 偏北,正午太阳偏北;如果太阳直射,则正午太阳于天顶。
规律 2:北回归线以北各地,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于正南方位;南回归线以南各地,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于正北方位;南北 回归线之间及线上各地, 一年中正午太阳可能于正北、 正南和天顶,要看直射纬度与观察者所处的纬度而定(以20°N 为例,如 图 5):20° N — 23° 26'N 时,正午太阳于正北;观察到的太阳周日视运动, 基本上是沿着地平圈上方运动, 这时 的地平圈同时也可作为时间圈。
北极附近地区极昼时,子夜太阳位于正北方向,位置最低;过了子夜,太阳开始升起,到 6:00 到达正东方向;继续升高, 正午 12:00 位于正南方向;然后开始偏西下落,到18:00 到达 正西方向;继续下落,到子夜 24:00 回到最低。
规律 3—1:北极附近地区极昼时,太阳是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北极点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平行(如下图所示), 直射点于直射 20°N 纬线时,正午太阳于天顶; 直射点于 20° N — 23° 26'S 时,正午太阳于正南。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太阳视运动图是一种特殊的天文图表,用于表示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以及观测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测太阳时所能看到的情况。
本文将从太阳视运动图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太阳视运动图的基本原理太阳视运动图是基于天文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制作出来的。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太阳的运动是地球围绕太阳的结果,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也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
其次,太阳的视位置还与观测者所在地点的经度和纬度有关。
最后,需要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规律以及赤道、地平和黄道等概念。
基于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太阳视运动图所表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其轨迹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天球上的实际运动轨迹,二是在地球上的视运动轨迹。
对于实际轨迹,太阳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在天球上运动,从北冬季至北夏季,太阳的视位置从南方逐渐移向北方,反之,从北夏季至北冬季,太阳的视位置从北方逐渐移向南方。
同时,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两天,太阳的视位置恰好位于赤道上。
2.地球不同地点对太阳视位置的影响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同一个时间,不同地点的观测者所看到的太阳视位置是不同的。
观测者的经度、纬度坐标等参数都会影响太阳的视位置,因此太阳视运动图通常都会标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测时的视位置信息。
3.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角和方位角高度角表示太阳与观测者所在地平面的夹角,方位角则是指太阳与观测者之间的水平角度。
太阳视运动图通常会标示太阳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高度角和方位角信息。
二、太阳视运动图的使用方法太阳视运动图通常是在不同的天文学手册、教材、天文工具软件等中使用,它的使用也比较简单。
通常来说,使用太阳视运动图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了解观测地点的经纬度使用太阳视运动图首先需要知道观测地点的经纬度,这是由于观测者所在地点的经纬度会影响太阳的视位置。
当然,对于一些常见的城市或地区,可以在图表上找到相应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