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34
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由理论付诸实施,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具体表现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法国的议会制共和制和德国的联邦制君主制。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解《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颁布。
目的: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意义: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了解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即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政府”。
2、美国的总统共和制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吸收了英法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精髓,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的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
为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专权出现,宪法规定,政府各部门的权力又是彼此制约和平衡的。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787年宪法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了解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根据宪法,国家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
3、民主政治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5年,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
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
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宪法规定,统一后的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新课程高考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课程比准】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机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单元要点资产阶级代议制代议制是指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形式上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一种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制)美国:联邦制、共和制和总统制法国: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二元制)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背景:1、历史传统⑴13世纪(答案提示:议会制基本形成,当时还是封建性等级君主制。
)⑵、14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分成上下两院,上院又称贵族院,下院又称平民院,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2、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⑴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⑵过程①1640年②1660年③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就革命开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
)【学思探究1】:为什么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其实质又是什么?确立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政权;这是一没有流血政变;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
【学思探究2】:革命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为什么?不是,革命过程曲折反复。
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较弱小。
二、确立:1689年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
1、目的:2、内容:⑴限制⑵保证(《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扩大议会的权力;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学思探究3】下列材料分别限制了国王的哪种权力?(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选举权、言论自由。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认识考纲:(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责任制内阁(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联邦制 总统制(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二、复习内容重点知识:什么是代议制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即 议会 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代议制最早产生在 英国,由于这种制度体现 主权在民,所以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普选是代议制民主的 基础,其普及与完善与否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则的重要因素。
代议制是在近代大国崛起中政治上的关键因素。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权利法案》基础: 1215年《大宪章》限制了王权确立: 1688年 “光荣革命” 之后,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大权,约束国王的行为 ,政治权力 由国王转向议会,确立了议会主权。
从而确定 君主立宪制。
(2)责任内阁制度:1721年国家的行政权力 从国王向内阁转移(3)英国政治制度发展三大特点:《大宪章》发展到《权利法案》: 连续性 ;新制度创立与完善是逐步进行:渐进性 ;适应社会需要而创立:创新性 。
(4)意义:《权利法案》从法律上限制国王大权力。
从此,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二)美国的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邦联制无法保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2)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最高行政长官-总统:军事、行政联邦制原则最高立法机关-国会:财政、立法(3)基本原则最高司法机关-联邦司法共和制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衡民主原则总统、议员由民选产生(3)意义:使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促进了社会发展;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提供示范。
(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背景:《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大革命后法国政局一直不稳定。
曾经一度失去欧洲大陆传统大国的地位。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课程标准】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 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考点再现】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影响(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3)总统制的特点(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3、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知识梳理】一、英国君主宪制(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1、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以《大宪章》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
2、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和议会发生矛盾。
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
(二)、《权利法案》1、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
2、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3、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4、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第期稳定发展时期。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
2、首相制度的形成。
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3、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4、国王权力的逐渐削弱。
近代史政治史专题(世界史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阶段特征】本专题主要介绍了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立法的方式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先后确立。
由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途径不同,反封建的彻底性各异,各国政治民主程度发展并不平衡。
但其本质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通过议会立法,限制君主或总统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本专题具体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有一个先例。
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内容体现】【典型例题】一、英国和美国一直被视为传统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但两国的政治面貌却不尽相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两国的政治制度及主要特点。
(2)分别指出两国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3)概括说明两国实行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原因。
答案提示:(1)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
主要特点:英国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体;美国是共和制为根基,总统制、联邦制为表现。
(2)法律依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是革命胜利后新旧势力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美国:独立战争彻底摆脱殖民统治,没有传统势力的包袱,但各地利益存在激烈冲突,是各种现实利益冲突妥协的结果。
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革命后,一直沿袭中世纪的议会选举制度,议席每郡和自治市一律选派两名代表。
《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介绍姜守明本单元主要介绍在与封建制度的长期斗争中,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不断成长壮大。
为在政治上取得支配地位,西欧的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先后建立。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的制定,也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本单元三课分别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概括总结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就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来说,英国由于最早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不仅对于英国政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且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确立现代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本单元需要掌握的核心问题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建立的本质:即导入语中所说的“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介绍姜守明一、本课编写依据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我们编写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
二、本课核心思想君主立宪制是现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实质是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是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英国的议会制度奠基于中世纪的“自由大宪章”“牛津条例”等封建法律文献。
它们所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基本原则,构成了英国立宪政治的政治基础。
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而作为重要成果的《权利法案》是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文本。
现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在保留古老的宪政传统和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基础上,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三、本课编写意图英国是最早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西方国家,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具有典型的意义。
第七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课标内容: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在人教版必修(1)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中,用三课书的内容介绍了这一专题。
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主要讲述了光荣革命、《权利法案》与责任内阁制两个问题。
第二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主要讲述了“分权与制衡”、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三个问题。
第三课,“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主要讲述了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两个问题。
重点知识:①《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法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④《德意志帝国宪法》能力培养:①比较能力: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②理解能力:通过对《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学习,认识到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知识:①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②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③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基础知识: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光荣革命:①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
到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但它是封建性的。
14世纪上半叶,英国议会分成上、下两院上院称贵族院;下院称平民院。
②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壮大起来。
③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
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不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④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一度建立共和国。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课标要求: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某某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某某制的异同。
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某某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1、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某某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某某某某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有一个先例。
3、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某某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某某某某政体。
4、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学法指导:学习本单元内容,应注意把握以下问题:1、把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特点和意义、影响,认识到代议制政治的进步性。
2、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意义、影响,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把握法国某某之确立的过程、意义,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4、分析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局限性和意义、影响,认识德意志帝国的特点。
5、要注意充分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到某某政治和各国宪法,都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应充分结合各国具体的国情,把握其形成、确立的原因、条件及特点。
6、依法治国、某某政治建设是当今的时政热点问题,应结合国际、国内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剖析,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足额会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概念:资产阶级代议制(又称代议制民主),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不同,其民主政体也各有特色,但最终是通过法律形式确定。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体现了代议制民主。
民主化、法制化已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
各国通过改革或者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通过颁布法律确立政治体制。
2、历史条件: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②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和改革的完成。
③理论来源:近代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形成。
④历史借鉴: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运作方式和法律形式。
3、实质:资产阶级专制的工具(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操纵立法权限制王权的工具)4、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①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利的议会。
②实行三权分立和制衡的原则。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5、评价:(1)历史作用:①代议制的确立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最重要的成果,促进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缓和了社会矛盾;③加强了政党之间的监督和制约;④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之一,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进程。
(2)局限性:行政权扩张,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削弱;政党始终代表一定集团的利益。
【附录相关的知识】表1:比较美国民主(总统)共和制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表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表3: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表4: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政体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