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带参数为必须满足参数

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带参数为必须满足参数

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带参数为必须满足参数
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带参数为必须满足参数

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带*参数为必须满足参数)

*1.600M超导磁体和防震装置, 液氦保持时间:≥150天;液氦消耗量:≤16ml/h

*2. 射频发射系统, 射频通道数:3个及以上,各通道具有的功能:观察、脉冲及去偶。第二通道X多核功放最大输出功率:≥500W。氘数字锁场、梯度场系统及温控单元包括自动/手动匀场系统,包括精确的氘梯度自动匀场。

*3. 梯度场最大电流:≥10安培;高精度变温控制单元,控温范围:-120o C—+150 o C,精度:≤±0.1 o C,液氮致冷低温附件,低温极限可达-120 o C。具有磁共振热电偶自动控温功能。

*4. 探头:1H/19F-(15N-109Ag)5mm, 1H-{BB} 5mm Z向梯度的多核宽频正向超低温观察探头, 检测核:1H,19F及共振频率在15N-31P之间的核; 1H灵敏度≥2700:1(0.1%EB),13C灵敏度≥1600:1(10%EB),31P灵敏度≥1000:1(TPP),15N灵敏度≥170:1 (90% Formamide), 19F灵敏度≥2500:1 (TFT),90度脉冲宽度1H≤12us, 19F≤15us, 13C≤10us,31P≤12us,15N≤15us,探头变温范围:0 o C—+80 o C; 梯度强度≥60高斯/CM。探头全自动调谐和匹配附件:配备能调所有观测核的全自动调谐和匹配附件。1H/19F-(15N-109Ag)5mm Z梯度场多核二合一探头。检测核:1H和19F,以及共振频率在15N-109Ag之间的所有核.灵敏度:1H≥900:1(0.1%EB),13C≥330:1(ASTM),31P≥250:1(TPP),15N≥45:1( 90% Formamide in DMSO-D6),19F (1H去耦)≥950:1(TFT);90°脉宽:1H≤10μs(0.1%EB),13C≤12μs(ASTM),31P≤12μs (0.0485% TPP),15N≤18μs(90% Formamide),19F ≤12μs(TFT);探头变温范围:-120 o C—+150 o C, Z梯度场强度≥50GS/CM

*5. 探头具备观测1H去偶后的19F图谱和1H&19F相关谱图功能

*计算机工作站:配置应以安装当月的主流配置为准,并保证该仪器的所有软件都能在计算机上正常安装运行。CPU主频: intel 四核3.6GHz处理器, 内存:≥4GB, 硬盘:≥1000G B, 运行平台:Windows 操作系统, 高速激光打印机.进口无油无水空压机1台, 进口涡旋空气压缩机1台,带干燥器和过滤器和储气罐。6KV A/1小时UPS电源,高温陶瓷转子5个。

*NMR软件: 1D,2D,3D NMR数据采集,控制及处理软件; 一维1H谱辅助分析软件一套; 自动测试谱仪性能:包括自动运行标准样品的梯度匀场、校准脉冲宽度、测试灵敏度; 60位自动进样器1套,带相同数量转子

技术服务:仪器安装完成后中标厂家的安装调试人员应在现场就仪器的使用及维护对用户进行现场培训。免培训费,差旅食宿自理。保修3年(自设备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1、解释下列名词 (1)屏蔽效应和去屏蔽效应 屏蔽效应:绕核电子在外加磁场的诱导下,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使原子核实受磁场强度稍有降低,这种核外电子及其他因素对抗外加磁场的现象称为~。 去屏蔽效应:当次级磁场的磁力线与外磁场一致时,使得处于此空间的质子实受外磁场强度增加,这种效应为~。(不定) (2)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 自旋偶合是核自旋产生的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又称为自旋-自旋偶合。 自旋分裂是由自旋偶合引起共振峰分裂的现象,又称为自旋-自旋分裂。 (3)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 由于屏蔽效应的存在,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核的共振频率(进动频率,吸收频率)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当自旋体系存在自旋-自旋偶合时,核磁共振谱线发生分裂。由分裂所产生的裂距反映了相互偶合作用的强弱,称为偶合常数。 (4)化学等价核和磁等价核 在核磁共振谱中,有相同化学环境的核具有相同的化学位移,这种有相同化学位移的核称为化学等价。 分子中一组化学等价核(化学位移相同)与分子中的其他任何一个核都有相同强弱的偶合,则这组核为磁等价核。 2、略 3、为什么强照射波照射样品,会使NMR信号消失,而UV与IR吸收光谱法则不消失? 4、为什么用δ值表示峰位,而不用共振频率的绝对值表示?为什么核的共振频率与仪器的磁场强度有关,而偶合常数与磁场强度无关? 由于屏蔽常数很小,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核的共振频率相差很小,要精确测量其绝对值较困难,并且屏蔽作用引起的化学位移的大小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在磁场强度不同的仪器中测量的数据也不同,因此,用共振频率的相差值来表示化学位移,符合为δ。有两种表达P286。 因为核磁矩在外磁场中产生能级分裂,高能级与低能级的能量差随着外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跃迁时所吸收的能量增大。根据ν=γ·Ho/2π可知,核磁共振频率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由于原子核间的自旋偶合起源于磁核间的干扰,是通过成键电子传递的,所以偶合常数的大小只与偶合核间距离、角度、电子云密度有关,与外磁场强度无关。 5、什么是自旋偶合与自旋分裂?单取代苯的取代基为烷基时,苯环上的芳氢(5个)为单峰,为什么?两取代基为极性基团时(如卤素、—NH2、—OH等),苯环的芳氢变为多重峰,试说明原因,并推测是什么自旋系统。 自旋偶合是核自旋产生的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又称为自旋-自旋偶合。 自旋分裂是由自旋偶合引起共振峰分裂的现象,又称为自旋-自旋分裂。 P297下面。 6、峰裂距是否是偶合常数?偶合常数能提供什么结构信息? 对简单偶合而言,峰裂距即偶合常数。 偶合常数是核磁共振谱的重要参数之一,可用它研究核间关系、构型、构象及取代位置等。 7、什么是狭义与广义的n+1律? 狭义:某基团的氢与n个相邻氢偶合时,将被分裂为n+1重峰,而与该基团本身的氢

第三章_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集及答案

第三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一、选择题 ( 共80题 ) 1. 2 分 萘不完全氢化时,混合产物中有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附图是混合产物的核磁共振谱图,A、B、C、D 四组峰面积分别为 46、70、35、168。则混合产物中,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 ( ) (1) %,%,% (2) %,%,% (3) %,%,% (4) %,%,% 2. 2 分 下图是某化合物的部分核磁共振谱。下列基团中,哪一个与该图相符( ) (1)CH3C CH2 O CH CH O CH 3 (2)CH (3)CH3CH 2 O (4)C H3O CH O CH H X:H M:H A=1:2:3

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 (1) C CH 3 H R H (2)H C CH 3H CH 3 (3)H C CH 3CH 3 CH 3 (4) H C H H H 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 ( ) 4. 1 分 一个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含碳 %,含氢 %,其氢谱只有一个单峰。它是 下列可能结构中的哪一个 ( ) 5. 1 分 下述原子核中,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是 ( ) (1) F (2) C (3) O (4) He 6. 2 分 在 CH 3- CH 2- CH 3分子中,其亚甲基质子峰精细结构的强度比为哪一组数据 ( ) (1) 1 : 3 : 3 : 1 (2) 1 : 4 : 6 : 6 : 4 : 1 (3) 1 : 5 : 10 : 10 : 5 : 1 (4) 1 : 6 : 15 : 20 : 15 : 6 : 1 7. 2 分 ClCH 2- CH 2Cl 分子的核磁共振图在自旋-自旋分裂后,预计 ( ) (1) 质子有 6 个精细结构 (2) 有 2 个质子吸收峰 (3) 不存在裂分 (4) 有 5 个质子吸收峰 8. 2 分 在 O - 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 (1) 2 (2) 1 (3) 4 (4) 3

《分析化学》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经典习题1.试对照结构指出图14-1上各个峰的归属。 解:δ 三重峰 3H-CH2-CH3 δ 单峰 3H-CO-CH3 δ 四重峰 2H-O-CH2-CH3 δ~ 4H-C6H4- δ 单峰 1H-NH-

图14-1 例题1的1H-NMR谱 2.由下述1H-NMR图谱,进行波谱解析,给出未知物的分子结构及自旋系统。(1)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10O,1H-NMR谱如图14-2所示。 图14-2 C4H10O的 1H-NMR谱 解:u=(2+2×4-10)/2=0 δ 三重峰 6H -CH2-CH3(2个) δ 四重峰 4H -O-CH2-CH3(2个) 可能结构式为:CH3-CH2-O-CH2-CH3 自旋系统:2个A2X3 (2)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2,1H-NMR谱如图14-3所示。

图14-3 C9H12的1H-NMR谱解:u=(2+2×9-12)/2=4 δ 二重峰 3H -CH-CH3 δ 七重峰 1H -CH-(CH3)2δ 单峰 5H C6H5- 可能结构式为: 自旋系统:A6X,A5

(3)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0Br2O,1H-NMR谱如图14-4所示。 图14-4 C10H10Br2O的1H-NMR谱 解:u=(2+2×10-12)/2=5 δa 单峰 3H -CO-CH3 δb 双峰 1H δc 双峰 1H

δd 单峰 5H C6H5- 可能结构式为: 自旋系统:A5、AB、A3 3.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12O4,NMR图谱如图14-6所示,δa=(三重峰,)δb=(四重峰),δc=(单峰),Jab=7Hz,峰面积积分值比a:b:c=3:2:1,试推断其结构式。

500兆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

500兆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 1、工作条件: 1.1 电源电压AC 220V 10% 50Hz 单相 1.2 环境温度15—30℃ 1.3 相对湿度<80% 1.4 长时间连续工作 2、用途: 主要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方面的结构分析和性能研究,可用于液体、可 溶性有机物、生物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研究;可进行多种核素的单、双共振实验: 1H同核相关,NOE实验,以正常和反向方式进行异核相关检测。 3、主要技术规格与要求: 谱仪具有最新核磁共振实验功能,应含2个射频发射通道、能以正常和反向方式进行检测 的全频段接收通道、该设备要含有氘核锁场及氘核梯度自动匀场附件、 Z脉冲梯度场,具 有高精度变温实验功能,具有获得最佳一维、二维及多维谱图的数据处理速度与存贮能力。 3.1 超导磁体 3.1.1 磁体:11.7 Tesla,具有低液氦与液氮消耗、高稳定性、高均匀性、抗干扰超-超屏蔽超导 磁体; 3.1.2 室温腔直径:≥54毫米; 3.1.3 磁场漂移:≤6Hz/h 3.1.4 5高斯强度处横向距离:≤0.7米;5高斯强度处纵向距离:≤1.2米 3.1.5 低温匀场线圈:≥9组 *3.1.6 室温匀场线圈:≥36组 3.1.7 液氦保持时间:≥180天; 3.1.8 液氦消耗量:≤ 23ml/小时 3.1.9 防震气垫装置:能够减少6Hz以上的震动。 3.1.10 液氦液面监视和液氦最小液面报警:必须配备液氦自动监视、自动报警系统; 3.2 射频发射系统 3.2.1 射频通道数:2个 3.2.2 各通道具有的功能:观察、脉冲及去偶; 3.2.3 双通道频率发生器数字频率合成,每个通道频率范围6-640MHz; 3.2.4 频率分辨率:≤0.005Hz 3.2.5 相位分辨率:≤0.01度 *3.2.6 第一通道1H/19F功放最大输出功率:≥100W 3.2.7 第一通道1H/19F功放的频率范围:180-600MHz 3.2.8 第二通道X多核功放最大输出功率:≥300W 3.2.9 第二通道X多核功放的频率范围:6-365MHz 3.2.10 频率,相位,幅度的设置时间:≤25纳秒 3.2.11 精确的幅度控制≥96dB,分辨率≤0.00146dB 3.2.12 粗的幅度控制≥90dB,分辨率≤0.1dB 3.3 接收及采样 3.3.1 最大谱宽:≥10 MHz

(完整版)核磁共振氢谱练习题

核磁共振氢谱练习题 1.分子式为C2H6O的两种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你能分辨出哪一幅是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吗? 2. 下图是某有机物的核磁共振谱图,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CH3CH2OH B. CH3CH2CH2OH C. CH3—O—CH3 D. CH3CHO 3.下列有机物在核磁共振谱图上只给出一组峰的是( )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 4.下列有机物中有几种H原子以及个数之比? CH3-CH-CH3 CH3 CH3 CH3-C-CH3 CH3 CH3-CH2-OH CH3-CH2-CH-CH3 3 5.下列各物质中各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

6.分子式为C3H6O2的二元混合物,分离后,在核磁共振氢谱上观察到氢原子给出的峰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峰给出的强度为1︰1;第二种情况峰给出的强度为3︰2︰1。由此推断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写结构简式)。 3∶3 _____________ 3∶2∶1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2:2:1 _________________ 7.某仅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取该有机化合物样品 4.6g ,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8.8g和 5.4g。 (1)试求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若该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只有一种峰,请写出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8.一个有机物的分子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碳碳双键和C=O的存在,核磁共振氢谱列如下图: ①写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②写出该有机物的可能的结构简式: 9.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双选)()

核磁共振波谱仪常见问题

核磁共振波谱仪常见问题 1.测试核磁共振需要多少样品量? 不同场强需要的样品量不同,如300兆核磁、分子量是几百的样品,测氢谱大约需要2mg以上的样品,测碳谱大约需要10mg以上。600兆核磁测氢谱大约需要几百微克。 2.配制样品为什么要用氘代试剂?怎样选择氘代试剂? 因为测试时溶剂中的氢也会出峰,溶剂的量远远大于样品的量,溶剂峰会掩盖样品峰,所以用氘取代溶剂中的氢,氘的共振峰频率和氢差别很大,氢谱中不会出现氘的峰,减少了溶剂的干扰。在谱图中出现的溶剂峰是氘的取代不完全的残留氢的峰。另外,在测试时需要用氘峰进行锁场。 由于氘代溶剂的品种不是很多,要根据样品的极性选择极性相似的溶剂,氘代溶剂的极性从小到大是这样排列的:苯、氯仿、乙腈、丙酮、二甲亚砜、吡啶、甲醇、水。还要注意溶剂峰的化学位移,最好不要遮挡样品峰。 3.测试样品是否必须加TMS? 测试样品加TMS(四甲基硅烷)是作为定化学位移的标尺,也可以不加TMS而用溶剂峰作标尺。 4.怎样做重水交换? 为了确定活泼氢,要做重水交换。方法是:测完样品的氢谱后,向样品管中滴几滴重水,振摇一下,再测氢谱,谱中的活泼氢就消失了。酰胺类的氨基氢交换得很慢,需要长时间放置再测谱。 5.用哪些氘代溶剂测出的氢谱上看不到活泼氢的峰? 甲醇、水、三氟醋酸都有重水交换作用,看不到活泼氢的峰。 6.可以使用混合氘代试剂吗? 可以。但是化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由于溶剂效应,峰的化学位移和一种氘代溶剂的不同。 7.为什么氘代丙酮、氘代DMSO(二甲亚砜)的溶剂峰为五重峰? 溶剂峰的裂分是由于氘对氢的耦合,根据2n+1规律,两个氘对一个氢耦合裂分成五重峰。 8.不锁场可以测样品吗? 为了使磁场稳定,测试样品时要进行锁场;如果不锁场也可以测试样品,但因为磁场稳定性差,测出的谱图分辨率较低。

核磁共振波谱法课后习题

核磁共振波谱法 思考题和习题 1.解释下列各词 (1)屏蔽效应和去屏蔽效应 (2)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 (3)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 (4)化学等价核和磁等价核 (1)屏蔽效应: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在外加磁场B 0作用下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次级磁场,造成核实际受 到的磁场强度减弱。 去屏蔽效应:烯烃、醛、芳环中,π电子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环流,使氢原子周围产生感应磁场,如果 感应磁场的方向与外加磁场相同,即增加了外加磁场,所以在外加磁场还没有达到Bo 时,就 发生能级的跃迁,称为去屏蔽效应,该区域称为去屏蔽区。 (2)自旋偶合:相邻核自旋产生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相互作用的现象。 自旋裂分:由自旋偶合引起的共振峰分裂现象。 (3)化学位移:在一定的辐射频率下,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有机化合物中的自旋核,产生核磁共振的磁场强 度或共振吸收频率不同的现象。 偶合常数:多重峰的峰间距;用来衡量偶合作用的大小。 (4)化学等价核:化学位移完全相同的核。 磁等价核:分子中的一组化学等价核,若它们对组外任何一个核都是以相同的大小偶合,则这一组核为磁 等价核。 2.下列哪一组原子核不产生核磁共振信号,为什么? 2 1H 、14 7N 199F 、126C 126C 、11H 126C 、168O 并不是是所有原子核都能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原子核能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是因为具有核自旋,其自旋量子数不等于0。质量数和质子数均为偶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0 ,质量数为奇数的原子 核,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质量数为偶数,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整数。由此,12 6C 、16 8O 这一组原子核都不产生核磁共振信号。 3.为什么强射频波照射样品,会使NMR 信号消失,而UV 与IR 吸收光谱法则不消失? 自旋核在磁场作用下,能级发生分裂,处在低能态核和处于高能态核的分布服从波尔兹曼分布定律,当B 0 = 1.409 T ,温度为300K 时,高能态和低能态的1H 核数之比为处于低能级的核数比高能态核数多十万分之一,而NMR 信号就是靠这极弱过量的低能态核产生的。若以合适的射频照射处于磁场的核,核吸收能量后,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其净效应是吸收,产生共振信号。若用强射频波照射样品,高能态核不能通过有效途径释放能量回到低能态,低能态的核数越来越少,一定时间后高能态和低能态的核数相等,这时不再吸收,核磁共振信号消失。而UV 与IR 吸收光谱法是根据光线被吸收后的减弱程度来判断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的,即使用较强辐射照射,吸收也不会消失。 4.为什么用δ值表示峰位,而不用共振频率的绝对值表示?为什么核的共振频率与仪器的磁场强度有关,而 偶合常数与磁场强度无关? 屏蔽作用产生的共振条件差异很小,共振频率的绝对差值难以精确测定, 例:100 MHz 仪器,1H 因屏蔽作用引起的共振频率差约0-1500Hz ,仅为共振频率的百万分之十几;由于磁场强度不同,导致同种化学

有机波谱分析知识点

名词解析 发色团(chromophoric groups):分子结构中含有π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它们能产生π→π*和n→π*跃迁从而你呢个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吸收。 助色团(auxochrome):含有非成键n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本身不吸收辐射,但当它们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能使该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长移动并增强其强度的基团,如羟基、胺基和卤素等。 红移(red shift):由于化合物结构发生改变,如发生共轭作用引入助色团及溶剂改变等,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蓝移(blue shift):化合物结构改变时,或受溶剂的影响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使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 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使吸收强度减弱的作用。 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 指纹区(fingerprint region):红外光谱上的低频区通常称指纹区。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差异,并显示出分子特征,反映化合物结构上的细微结构差异。这种情况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因此称为指纹区。指纹区对于指认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有帮助,而且可以作为化合物存在某种基团的旁证。但该区中各种官能团的特征频率不具有鲜明的特征性。 共轭效应 (conjugated effect):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s):一些极性共价键,随着取代基电负性不同,电子云密度发生变化,引起键的振动谱带位移,称为诱导效应。 核磁共振: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只有当把原子核置于外加磁场中并满足一定外在条件时才能产生。 化学位移: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与某基准物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其相对距离称为化学位移。 弛豫:通过无辐射的释放能量的途径核由高能态向低能态的过程。 分子离子:有机质谱分析中,化合物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 基峰:质谱图中表现为最高丰度离子的峰。 自旋偶合:是磁性核与邻近磁性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键电子间接传递的,不影响磁性核的化学位移。 麦氏重排(McLafferty rearrangement):具有不饱和官能团 C=X(X为O、S、N、C 等)及其γ-H原子结构的化合物,γ-H原子可以通过六元环空间排列的过渡态,向缺电子(C=X+ )的部位转移,发生γ-H的断裂,同时伴随 C=X的β键断裂,这种断裂称为麦氏重排。 自旋偶合:是磁性核与邻近磁性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键电子间接传递的,不影响磁性核的化学位移。 自旋裂分:因自旋偶合而引起的谱线增多现象称为自旋裂分。 1.紫外光谱的应用 (1).主要用于判断结构中的共轭系统、结构骨架(如香豆素、黄酮等) (2).确定未知化合物是否含有与某一已知化合物相同的共轭体系。 (3).可以确定未知结构中的共轭结构单元。 (4).确定构型或构象 (5).测定互变异构现象 2.分析紫外光谱的几个经验规律 (1).在200~800nm区间无吸收峰,结构无共轭双键。 (2).220~250nm,强吸收(εmax在104~2?104之间),有共轭不饱和键(共轭二烯,α,β-不饱和醛、酮)

最新核磁共振作业参考答案

核磁共振波谱作业参考答案 核磁谱图分析有点混乱,请参考谱图分析第8题。 一、判断题 1.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吸收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2.质量数为奇数,荷电荷数为偶数的原子核,其自旋量子数为零。(×) 3.自旋量子数I =2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两种取向。(×) 4.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磁场越强,其分辨率越高。(√) 5.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偶合质子的谱线裂分数目取决于邻近氢核的个数。(√) 6.化合物CH 3CH 2OCH(CH 3)2的1H-NMR 中,各质子信号的强度比为9:2:1。(×) 7.核磁共振波谱中出现的多重峰是由于邻近核的核自旋相互作用。(√) 8.苯环和双键氢质子的共振频率出现在低场是由于π电子的磁各向异性效应。(√) 9.碳谱的相对化学位移范围较宽(0~200),所以碳谱的灵敏度高于氢谱。(×) 10.氢键对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较大,所以活泼氢的化学位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二、选择题 1.在N 147、O 168、H 11、C 136原子中没有核磁共振信号的是(B ) A .N 147; B .O 168; C .H 11; D C 136 2.核磁共振的弛豫过程是(D ) A .自旋核加热过程; B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 C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 D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的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 3.用频率表示的化学位移值与外加磁场强度的关系是(B ) A .无关; B .成比例; C .不成比例 4.偶合常数2J HH 值,与外加磁场强度的关系是(A ) A .无关; B .成比例; C .不成比例 5.化学全同质子(B ) A .一定属磁全同; B .不一定属磁全同; C .视情况而定 6.磁全同质子(A ) A .一定属化学全同; B .不一定属化学全同; C .视情况而定 7.TMS 的δ=0,从化合物的结构出发,它的正确含义是(B ) A .不产生化学位移; B .化学位移最大; C .化学位移最小 8.在外加磁场中,H 2C=CH 2乙烯分子中四个质子位于(B ) A .屏蔽区; B .去屏蔽区; C .屏蔽区和去屏蔽区 9.在外加磁场中HC=CH 乙炔分子的两个质子位于(A ) A .屏蔽区; B .去屏蔽区; C .屏蔽区和去屏蔽区 10.在外加磁场中醛基质子位于(C ) A .屏蔽区并受氧原子的电负性影响; B .受氧原子的电负性影响; C .去屏蔽区并受氧原子的电负性影响 11.在外加磁场中,苯环上的质子都位于(B ) A .屏蔽区; B .去屏蔽区; C .屏蔽区和去屏蔽区 12.取决于原子核外电子屏蔽效应大小的参数是(A )

核磁共振波谱仪

附件: 核磁共振波谱仪简介及样品要求 一、应用领域: 由于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深入物质内部,而不破坏样品的特点,已成为人们探索物质微观世界奥秘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物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石油化工、食品等领域。 根据本校所购买仪器的硬件参数可进行以下应用: 1、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测定和有机反应历程研究。 2、互变异构现象和动态过程的研究 3、定量分析和分子量测定 二、核磁共振波谱仪硬件参数: 型号:A V ANCE III HD 400 MHz 产地及厂家:瑞士布鲁克 液体探头: 灵敏度: 1H灵敏度≥480:1(0.1% EB) 13C灵敏度≥200:1(ASTM) 31P灵敏度≥150:1(TPP) 15N灵敏度≥25:1 (90% formamide) 19F灵敏度≥500:1 (TFT)) 脉冲宽度: 1H pulse width ≤10 μs (0.1% EB sample) 19F pulse width ≤18 μs (TFT sample) 13C pulse width ≤10 μs (ASTM sample) 31P pulse width ≤8 μs (TPP sample) 15N pulse width ≤21 μs (90% formamide sample) 线形: 13C spinning lineshape ≤ 0.2/2/4Hz (50%/0.55%/0.11%, ASTM) 1H non-spinning lineshape ≤ 0.8/7/14Hz (50%/0.55%/0.11%, 1% CHCl ) 3固体探头:

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集及答案

第三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一、选择题 ( 共79题 ) 1. 2 分 萘不完全氢化时,混合产物中有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附图是混合产物的核磁共 振谱图,A 、B 、C 、D 四组峰面积分别为 46、70、35、168。则混合产物中,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 ( ) (1) 25.4%,39.4%,35.1% (2) 13.8%,43.3%,43.0% (3) 17.0%,53.3%,30.0% (4) 38.4%,29.1%,32.5% 2. 2 分 下图是某化合物的部分核磁共振谱。下列基团中,哪一个与该图相符?( ) (1)CH 3C CH 2O CH CH O CH 3(2)CH (3)CH 3CH 2O (4)C H 3O CH O CH H X :H M :H A =1:2:3 3. 2 分 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 (1) C 3H (2)H C CH 3CH 3(3)H C CH 3CH 33(4) H C H H 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 ? ( )

4. 1 分 一个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含碳 88.2%,含氢 11.8%,其氢谱只有一个单峰。它是 下列可能结构中的哪一个? ( ) 5. 1 分 下述原子核中,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是 ( ) (1) F (2) C (3) O (4) He 6. 2 分 在 CH 3- CH 2- CH 3分子中,其亚甲基质子峰精细结构的强度比为哪一组数据 ?( ) (1) 1 : 3 : 3 : 1 (2) 1 : 4 : 6 : 6 : 4 : 1 (3) 1 : 5 : 10 : 10 : 5 : 1 (4) 1 : 6 : 15 : 20 : 15 : 6 : 1 7. 2 分 ClCH 2- CH 2Cl 分子的核磁共振图在自旋-自旋分裂后,预计 ( ) (1) 质子有 6 个精细结构 (2) 有 2 个质子吸收峰 (3) 不存在裂分 (4) 有 5 个质子吸收峰 8. 2 分 在 O - 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 ) (1) 2 (2) 1 (3) 4 (4) 3 9. 2 分 在 CH 3CH 2Cl 分子中何种质子 σ 值大 ? ( ) (1) CH 3- 中的 (2) CH 2- 中的 (3) 所有的 (4) 离 Cl 原子最近的 10. 2 分 在 60 MHz 仪器上,TMS 和一物质分子的某质子的吸收频率差为 120Hz ,则该质 子的化学位移为 ( ) (1) 2 (2) 0.5 (3) 2.5 (4) 4 11. 2 分 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 ) C H H H H R C R R H H C R H H R C R H H (b)(c)(d)(a) 12. 2 分 质子的γ(磁旋比)为 2.67×108/(T ?s),在外场强度为 B 0 = 1.4092T时,发生核磁共 振的辐射频率应为 ( ) (1) 100MHz (2) 56.4MHz (3) 60MHz (4) 24.3MHz 13. 2 分 下述原子核没有自旋角动量的是 ( )

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带参数为必须满足参数)

核磁共振波谱仪(带*参数为必须满足参数) *.超导磁体和防震装置, 液氦保持时间:≥天;液氦消耗量:≤ *. 射频发射系统, 射频通道数:个及以上,各通道具有的功能:观察、脉冲及去偶。第二通道多核功放最大输出功率:≥。氘数字锁场、梯度场系统及温控单元包括自动手动匀场系统,包括精确的氘梯度自动匀场。*. 梯度场最大电流:≥安培;高精度变温控制单元,控温范围:—,精度:≤±,液氮致冷低温附件,低温极限可达。具有磁共振热电偶自动控温功能。 *. 探头:(), {} 向梯度的多核宽频正向超低温观察探头, 检测核:,及共振频率在之间的核; 灵敏度≥(%)灵敏度≥()灵敏度≥()灵敏度≥( ), 灵敏度≥(),度脉冲宽度≤, ≤, ≤,≤,≤,探头变温范围:—; 梯度强度≥高斯。探头全自动调谐和匹配附件:配备能调所有观测核的全自动调谐和匹配附件。()梯度场多核二合一探头。检测核:和,以及共振频率在之间的所有核.灵敏度:≥(%)≥()≥()≥( ) (去耦)≥();°脉宽:≤μ()≤μ()≤μ( )≤μ( ) ≤μ();探头变温范围:—, 梯度场强度≥ *. 探头具备观测去偶后的图谱和相关谱图功能 *计算机工作站:配置应以安装当月的主流配置为准,并保证该仪器的所有软件都能在计算机上正常安装运行。主频: 四核处理器, 内存:≥, 硬盘:≥ , 运行平台:操作系统, 高速激光打印机.进口无油无水空压机台, 进口涡旋空气压缩机台,带干燥器和过滤器和储气罐。小时电源,高温陶瓷转子个。 *软件: ,,数据采集,控制及处理软件; 一维谱辅助分析软件一套; 自动测试谱仪性能:包括自动运行标准样品的梯度匀场、校准脉冲宽度、测试灵敏度; 位自动进样器套,带相同数量转子 技术服务:仪器安装完成后中标厂家的安装调试人员应在现场就仪器的使用及维护对用户进行现场培训。免培训费,差旅食宿自理。保修年(自设备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1 / 1

有机波谱综合谱图解析

综合谱图解析 1.某未知物分子式为C5H12O,它的质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如图,它的紫外吸收光谱在200 nm以上没有吸收,试确定该化合物结构。并解释质谱中m/z 57和31的来源。

2?待鉴定的化合物(I )和(II )它们的分子式均为C 8H 12O 4。它们的质谱、红外 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见图。也测定了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数据:(I )入max 223nm , S 4100; (II )入max 219nm 2300,试确定这两个化合物。 未之物(I )的谱图 127 100-1 - 10 10 曲 凹 M 亠亲) ? 册 -J P 科 J S W

未之物(II)的谱图

3、某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 9H 10O 2,紫外光谱数据表明:该物入max 在26 4、262 I? 257、252nm (&maxIOI 、158、147、194、153);红外、核磁数据如图所示,试 0 LOtMio. sopoiggg 翌g 嚴效 却31卿]卿丄电00 uyo iw mo 推断其结构,并说明理 由。 ! \ \ 「 1 CCh 1 I J —' 1 1 _■ ____ __ _ ,B . _ ,- T J.亠」亠亠」亠 | * --------------- U 5>0 4. 0 d/ppm

4.某未知物C ii H i6的UV 、IR 、中NMR 、MS 谱图及13C NMR 数据如下,推导 未知物结构。 序号 S c ( ppm ) 碳原子个数 序号 S c ( ppm ) 碳原子个数 1 143.0 1 6 32.0 1 2 128.5 2 7 31.5 1 3 128.0 2 8 22.5 1 4 125.5 1 9 10.0 1 5 36.0 1 MS(E[] 100 so 30D A/tnn 350 血 >0624*68<)2 4 內 OS n 2 2 98765^43211 0SU 'H bMRfCDCI^

《分析化学》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 经典习题1.试对照结构指出图14-1上各个峰的归属。 解:δ1.2 三重峰 3H-CH2-CH3 δ2.0 单峰 3H-CO-CH3 δ4.0 四重峰 2H-O-CH2-CH3 δ6.8~7.6 4H-C6H4- δ9.8 单峰 1H-NH- 图14-1 例题1的1H-NMR谱 2.由下述1H-NMR图谱,进行波谱解析,给出未知物的分子结构及自旋系统。(1)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10O,1H-NMR谱如图14-2所示。

图14-2 C4H10O的 1H-NMR谱 解:u=(2+2×4-10)/2=0 δ1.13 三重峰 6H -CH2-CH3(2个) δ3.38 四重峰 4H -O-CH2-CH3(2个) 可能结构式为:CH3-CH2-O-CH2-CH3 自旋系统:2个A2X3 (2)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2,1H-NMR谱如图14-3所示。 图14-3 C9H12的1H-NMR谱 解:u=(2+2×9-12)/2=4 δ1.22 二重峰 3H -CH-CH3 δ2.83 七重峰 1H -CH-(CH3)2 δ7.09 单峰 5H C6H5- 可能结构式为:

自旋系统:A6X,A5 (3)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0Br2O,1H-NMR谱如图14-4所示。 图14-4 C10H10Br2O的1H-NMR谱 解:u=(2+2×10-12)/2=5 δa 2.42 单峰 3H -CO-CH3 δb 4.88 双峰 1H

δc 5.33 双峰 1H δd 7.35 单峰 5H C6H5- 可能结构式为: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经典习题

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经典习题 1.试对照结构指出图14-1上各个峰的归属。 解:δ1.2 三重峰 3H-CH2-CH3 δ2.0 单峰 3H-CO-CH3 δ4.0 四重峰 2H-O-CH2-CH3 δ6.8~7.6 4H-C6H4- δ9.8 单峰 1H-NH- 图14-1 例题1的1H-NMR谱 2.由下述1H-NMR图谱,进行波谱解析,给出未知物的分子结构及自旋系统。(1)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10O,1H-NMR谱如图14-2所示。

图14-2 C4H10O的 1H-NMR谱 解:u=(2+2×4-10)/2=0 δ1.13 三重峰 6H -CH2-CH3(2个) δ3.38 四重峰 4H -O-CH2-CH3(2个) 可能结构式为:CH3-CH2-O-CH2-CH3 自旋系统:2个A2X3 (2)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2,1H-NMR谱如图14-3所示。 图14-3 C9H12的1H-NMR谱 解:u=(2+2×9-12)/2=4 δ1.22 二重峰 3H -CH-CH3 δ2.83 七重峰 1H -CH-(CH3)2 δ7.09 单峰 5H C6H5- 可能结构式为:

自旋系统:A6X,A5 (3)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0Br2O,1H-NMR谱如图14-4所示。 图14-4 C10H10Br2O的1H-NMR谱 解:u=(2+2×10-12)/2=5 δa 2.42 单峰 3H -CO-CH3 δb 4.88 双峰 1H

δc 5.33 双峰 1H δd 7.35 单峰 5H C6H5- 可能结构式为:

核磁共振氢谱专项练习及答案

核磁共振氢谱专项练习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号;错误的在括号内填“×”号。) 1.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吸收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 2.质量数为奇数,核电荷数为偶数的原子核,其自旋量子数为零。( ) 3.自旋量子数I=1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两种取向。( ) 4.氢质子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化学位移比在氯仿中要小。( ) 5.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磁场越强,其分辨率越高。( ) 6.核磁共振波谱中对于OCH3、CCH3和NCH3,NCH3的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大。( ) 7.在核磁共振波谱中,耦合质子的谱线裂分数目取决于邻近氢核的个数。( ) 8.化合物CH3CH2OCH(CH3)2的1H NMR中,各质子信号的面积比为9:2:1。( ) 9.核磁共振波谱中出现的多重峰是由于邻近核的核自旋相互作用。( ) 10.化合物Cl2CH—CH2Cl的核磁共振波谱中,H的精细结构为三重峰。( ) 11.苯环和双键氢质子的共振频率出现在低场是由于π电子的磁各向异性效应。( ) 12.氢键对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较大,所以活泼氢的化学位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 13.不同的原子核产生共振条件不同,发生共振所必需的磁场强度(B0)和射频频率(v)不同。( ) 14.(CH3)4Si分子中1H核共振频率处于高场,比所有有机化合物中的1H核都高。( ) 15.羟基的化学位移随氢键的强度变化而移动,氢键越强,δ值就越小。( ) 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l0.√ 11.√ l2.√ l3.√ l4.× l5.×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 1.氢谱主要通过信号的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 )。 A.峰的位置; B.峰的裂分;C.峰高;D.积分线高度。 2.以下关于“核自旋弛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没有弛豫,就不会产生核磁共振; B.谱线宽度与弛豫时间成反比; C.通过弛豫,维持高能态核的微弱多数;D.弛豫分为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两种。 3.具有以下自旋量子数的原子核中,目前研究最多用途最广的是( )。 A.I=1/2;B.I=0;C.I=1;D.I>1。 4.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 A.CH3Br;B.CH4;C.CH3I;D.CH3F。 5.进行已知成分的有机混合物的定量分析,宜采用( )。 A.极谱法;B.色谱法;C.红外光谱法;D.核磁共振法。 6.CH3CH2COOH在核磁共振波谱图上有几组峰最低场信号有几个氢( ) A.3(1H);B.6(1H);C.3(3H);D.6(2H)。 7.下面化合物中在核磁共振谱中出现单峰的是( 九 A.CH3CH2C1;B.CH3CH20H;C.CH3CH3;D.CH3CH(CH3)2。 8.下列4种化合物中,哪个标有*号的质子有最大的化学位移( ) 9.核磁共振波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 )。 A.质荷比;B.波数;C.化学位移;D.保留值。

核磁共振波谱法作业题

核磁共振波谱法 讲授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基本原理 第三节.化学位移 第四节.自旋偶合和自旋系统 第五节.核磁共振仪和实验方法 第六节.氢谱的解析方法 第七节.碳谱简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基本原理 填空题 1.原子核是否有自旋现象是由其自旋量子数Ⅰ决定的,Ⅰ为的核才有自旋,为磁场 性核。 2.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时,样品要置于磁场中,是因为。 3.对质子( =2.675×108 T-1·s-1)来说,仪器的磁场强度如为1.4092T,则激发用的射频 频率为。 选择题 1.下列原子核没有自旋角动量的是哪一种? A.14N B.28Si C.31P D.33S E.1H 2.下述核中自旋量子数I=1/2的核是 A.16O B.19F C.2H D.14N E.12C 3.1H核在外磁场中自旋取向数为 A.0 B.1 C.2 D.3 E.4 4.若外加磁场的磁场强度H逐渐增大时,则使质子从低能级E跃迁至高能级E所需的能 量: A.不发生变化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不变或逐渐变小 E.不变或逐渐变大 简答题 1.试述产生核磁共振的条件是什么? 2.一个自旋量子数为1/2的核在磁场中有多少种能态?各种能态的磁量子数取值为多 少? 3.哪些类型的核具有核磁共振现象?目前的商品核磁共振仪主要测定是哪些类型核的核 磁共振? 4.为什么强射频波照射样品会使NMR信号消失?而UV与IR吸收光谱法则不消失。 计算题 1.试计算在1.9406T的磁场中,1H、13C的共振频率。 2.试计算在25o C时,处在2.4T磁场中13C高能态核与低能态核数目的比例。

第三节.化学位移 填空题 1.有A,B,C三种质子,它们的共振磁场大小顺序为B A>B B>B C,则其化学位移δ的大 小顺序为。 2.有A,B,C三种质子,它们的屏蔽常数大小顺序为σA>σB>σC,试推测其共振磁场 B的大小顺序为。 3.在化合物CH3X中,随着卤原子X的电负性增加,质子共振信号将向磁场强度方向 位移。 选择题 1.不影响化学位移值的因素是: A.核磁共振仪的磁场强度 B.核外电子云密度 C.磁的各向异性 效应 D.所采用的内标试剂 E.使用的溶剂 2.在下列化合物中,质子化学位移(ppm)最大者为: A.CH 3Br B.CH 4 C.CH 3 OH D.CH 3 I E.CH 3 F 3.CH3X中随X电负性增大,H核信号: A.向高场位移,共振频率增加 B.向高场位移,共振频率降低 C.向低场位移,共振频率增加 D.向低场位移,共振频率降低 E.变化无规律 4.在磁场中质子周围电子云起屏蔽作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周围电子云密度越大,则屏蔽作用越小 B.屏蔽作用与质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无关 C.屏蔽越小,共振磁场越高 D.屏蔽越大,共振频率越高 E.屏蔽越大,化学位移δ越小 5.抗磁屏蔽效应和顺磁屏蔽效应对化学位移有重要贡献,结果是: A.抗磁屏蔽使质子去屏蔽,顺磁屏蔽使质子屏蔽 B.抗磁屏蔽使质子的共振信号向低场位移,顺磁屏蔽使质子的共振信号向高场位移 C.抗磁屏蔽使质子的δ值增大,顺磁屏蔽使质子的δ值减小 D.抗磁屏蔽使质子的δ值减小,即产生高场位移;顺磁屏蔽使质子的δ值增大,即产生 低场位移 E.抗磁屏蔽和顺磁场屏蔽均使质子去屏蔽 6.乙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比乙炔质子的化学位移值大还是小?其原因是什么? A.大,因为磁的各向异性效应,使乙烯质子处在屏蔽区,乙炔质子处在去屏蔽区; B.大,因为磁的各向异性效应,使乙烯质子处在去屏蔽区,乙炔质子处在屏蔽区; C.小,因为磁的各向异性效应,使乙烯质子处在去屏蔽区,乙炔质子处在屏蔽区;

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集及答案学习资料

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 集及答案

第三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一、选择题 ( 共79题 ) 1. 2 分 萘不完全氢化时,混合产物中有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附图是混合产物的核磁共 振谱图,A、B、C、D 四组峰面积分别为 46、70、35、168。则混合产物中,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 ( ) (1) 25.4%,39.4%,35.1% (2) 13.8%,43.3%,43.0% (3) 17.0%,53.3%,30.0% (4) 38.4%,29.1%,32.5% 2. 2 分 下图是某化合物的部分核磁共振谱。下列基团中,哪一个与该图相符?( ) (1)CH3C CH2 O CH CH O CH3 (2)CH (3)CH3CH 2 O (4)C H3O CH O CH

H X : H M :H A =1:2: 3 3. 2 分 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 (1) C CH 3 H R H (2)H C CH 3H CH 3(3)H C CH 3CH 3CH 3(4)H C H H H 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 ? ( ) 4. 1 分 一个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含碳 88.2%,含氢 11.8%,其氢谱只有一个单峰。它是 下列可能结构中的哪一个? ( ) 5. 1 分 下述原子核中,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是 ( ) (1) F (2) C (3) O (4) He 6. 2 分

在 CH 3- CH 2- CH 3分子中,其亚甲基质子峰精细结构的强度比为哪一组数据 ?( ) (1) 1 : 3 : 3 : 1 (2) 1 : 4 : 6 : 6 : 4 : 1 (3) 1 : 5 : 10 : 10 : 5 : 1 (4) 1 : 6 : 15 : 20 : 15 : 6 : 1 7. 2 分 ClCH 2- CH 2Cl 分子的核磁共振图在自旋-自旋分裂后,预计 ( ) (1) 质子有 6 个精细结构 (2) 有 2 个质子吸收峰 (3) 不存在裂分 (4) 有 5 个质子吸收峰 8. 2 分 在 O - 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 ) (1) 2 (2) 1 (3) 4 (4) 3 9. 2 分 在 CH 3CH 2Cl 分子中何种质子 值大 ? ( ) (1) CH 3- 中的 (2) CH 2- 中的 (3) 所有的 (4) 离 Cl 原子最近的 10. 2 分 在 60 MHz 仪器上,TMS 和一物质分子的某质子的吸收频率差为 120Hz ,则该质 子的化学位移为 ( ) (1) 2 (2) 0.5 (3) 2.5 (4) 4 11. 2 分 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 ) C H H H C R C R C H (b)(c)(d)(a) 12. 2 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