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止风力发电机组倒塔事故

防止风力发电机组倒塔事故

防止风力发电机组倒塔事故
防止风力发电机组倒塔事故

防止风力发电机组倒塔事故措施

一、基础

1.风力发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勘察内容和

方法应符合《陆地和海上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NB/31030-2012)的规定。地基基础应满足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2.受洪(潮)水或台风影响的地基基础应满足防洪等要求,洪(潮)水

设计标准应符合《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FD002-2007)的规定。对可能受洪水影响的地基基础,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应采取可靠防冲刷措施。

3.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当风力发电机组地基具有冻胀性时,扩展基础

埋深应大于当地的规范设计冻土层厚度。

4.冰冻地区与外界水分(如雨、水等)接触的露天混凝土构件应按冻

融环境进行耐久性设计。

5.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确保抗冻性的主要措施应包括防止混凝土受

湿、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和引气混凝土。

6.风力发电机组的地基处理、基础设计、混凝土原材料、钢筋规格

型号、钢筋网结构等设计应符合《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FD002-2007)的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地基处理、混凝土施工工艺。

7.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边长为150mm立方

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进行确定。

8.对于直埋螺栓型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地锚笼施工时,所有预埋螺栓

应按机组制造厂要求进行力矩检验,并保留记录可追溯,所有预埋螺栓应进行防腐处理。

9.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施工时,基础环应注意:法兰水平度满足机组制

造厂的设计要求,与混凝土结构接缝应采取防水措施。

10.风力发电机组吊裝前,应保证其基础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11.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应设置不少于4个沉降观测点,基础浇筑完成

后第一周观测频次为1次天;第一周后至吊装前观测频次为1次/月;吊装前后各观测1次,其对比结果作为基础检验的依据,观测记录应及时整理归档。

12.风力发电机组吊装后沉降观测时间一般不少于3年。第一年内,

基础沉降观测频次为每3个月1次;第二年沉降观测频次为每6个月1次;以后每年监测一次。当沉降稳定时,可终止观测,沉降是否稳定应根据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当某一台机组沉降

速率小0.3%时,可认为该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沉降已稳定,可终止观测,但总观测时间还应满足不小于18个月的要求。

13.每次沉降监测应记录各点高程、观测时间、风速、风向数据。当

发现沉降观测结果异常或遇特殊情况(如地震、台风、长期降

雨、回填土沉降或出现裂纹、基础附近地面荷载变化较大)时,应相应加密沉降观测频次。

14.在地质条件易导致沉降的区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上、采

矿)及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风力发电机组应埋设基础沉降观测点或装设倾斜在线监测装置,宜采取年度定期观测。

15.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均应配备塔架形态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实时监

测基础倾斜、塔架晃动及预警功能。

16.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回填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基础周围出现

回填土沉降、裂缝后应及时补填、夯实。严禁在现役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周围取土作业;基础加固应履行施工方案审查和批准流程,由具备资质的基础设计单位进行复核后方可施工。

17.加强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混凝土检査和保护,混凝土表面严禁倾倒

油液、燃烧可燃物等破坏混凝土强度的作业。

18.应定期检査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环与混凝土接缝处防水措施完好情

况,发现破损渗水等情况应及时采取灌浆、防水措施。

19.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叶片加长、塔架加高等变更载荷的技术改进前,

应校核基础载荷。

20.遇地震、台风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开展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及周围

边坡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应立即停机进行处理。

二、塔架

1.塔架主体(包括筒体、法兰、门框)所用钢材应考虑塔架的强度、

运行环境温度、材料的焊接工艺以及经济性,可根据《碳素结构钢》(GB/T7002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选择使用。非塔架主体用钢与塔架主体焊接时,应与塔架母材相

容。

2.塔架拼焊法兰毛坯不宜超过6片拼接,且螺栓孔不能在焊缝上。

环锻法兰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执行,法兰使用的钢材质量等级应等于或高于塔架筒体使用钢材的质量等级。

3.塔架制造应严格执行风电机组筒型塔制造技术条件(NB/31001-

2010)的有关规定。塔架应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监造和监检,监

造报告应和生产厂家出厂资料一并作为原始资料移交业主单位存档。

4.塔架出厂前应进行100%检测,检测项目包括钢材尺寸、钢材质、

法兰平面度和法兰焊后变形情况、焊缝内外部及涂装层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厂。

5.塔架运输应捆绑牢固,做好防塔架漆膜磨损的措施,塔架两侧法兰

应做支撑。

6.塔架进场存放时,法兰两端应安装专用支脚;塔架两端用防雨布封

堵,防止污物等进入筒体。

7.风力发电机组安装作业应由有资质单位进行,特种作业人员应持

证上岗。吊装过程中应防止塔架漆膜破损,如有损坏应及时修

补。每节塔架安装时,兰结合面应涂刷密封胶,装配过程质量文件可追溯。

8.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环和各段塔架法兰水平度不合格。塔架法兰螺

栓孔不对应的,严禁吊装。

9.塔架表面应无油污、锈蚀,在塔架上作业时,应防止破坏塔架漆

膜,如破损应处时修复。

10.日常巡检中应对塔架内焊缝、螺栓进行目视检查。塔架表面出现

扩散性漆膜脱落或焊缝周围有漆膜脱落,应检查分析,必要时进行超声波检测;塔架法兰出现断裂或塔架本体出现裂纹时,应立即停止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同时采取加固措施。

11.严条在塔架本体上进行焊接作业(培架本体焊缝补焊除外),垢

果发生国你力题击验浓变形、过火受热的情况,应由具备资质单位路定收钱,满足强度级术后方项据活理合处理。处理

12.塔架法兰对接处出现缝隙时,应立即停止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并进

行处理。处理完成后测量法兰水平度、同心度满足要求后,方可运行。

13.潮间带、沿海地区的风力发电机组场塔架内外壁油漆的防腐等级

应满足外部C5,内部C4的要求。运行期间应加强腐蚀性监测记录,及时修复漆膜破损部位。

三、螺栓

1.塔架的高强螺栓连接副应按匹配进场,并附有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书。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在同批内配套使用,使用前应由业主独立完成分批次抽样送检,严禁使用检测不合格的同批次产品。2.在安装过程中,不得使用螺纹损伤及沾染赃物的高强度螺栓连接

副,不得用高强度螺栓兼作临时螺栓。

3.塔架安装前应取下直埋螺栓型基础的地脚螺栓浇筑保护套,并将

螺栓根部清理干净。

4.高强度螺栓紧固前,螺栓螺纹表面应做好润滑,并按规定力矩和

紧固工艺进行安装。紧固后的螺母和螺栓表面应完好无损,螺栓头部应露出2个~3个螺距,带有正反方向的螺栓弹簧垫和垫片安装方向应正确,每一颗高强螺栓都应做好安装标记,塔架法兰结合面应密封。

5.安装高强度螺栓时,严禁强行穿入。不能自由穿入时,该孔可用铰

刀进行修整,修整厚度不应大于1mm,且修孔数量不得超过该节点螺栓数量10%:修孔前应将两侧螺栓全部紧固。

6.紧固螺栓所用的力矩扳手等工具,应由具备资质单位定期检验合

格。力矩扳手使用前应进行校正,其力矩相对误差应为±5%,合格后方可使用,校正用力矩扳手,其扭矩相对误差应为±3%。

7.采用外法兰的风力发电机组,在螺栓上部应设置防雨、防腐的保

护帽。

8.应根据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厂要求,定期进行风力发电机组高强度

螺栓外观和力矩检查;螺栓和螺母的螺纹不应有损伤、锈蚀、螺栓力矩应符合要求。

9.强度螺栓力矩检查发现螺栓松动时,应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

做好标记,同时对同部位的螺栓进行力矩检查。

10.风力发电机组更换的高强度螺栓应有检验合格证,螺栓强度等级

应不低于原螺栓强度,安装后应做好区别标记。

11.应建立风力发电机组螺栓力矩台账,对螺栓进行编号,记录各部位

连接螺栓的

12.检查、损坏更换、无损检测(必要时)等情况,实现螺栓全寿命周

期管理。

13.发现塔架螺栓断裂或塔架本体出现裂纹时,应立即将机组停运,并

采取加固措。

14.施。发生高强度螺栓断裂时,应进行系统性的原因分析,并对相邻

螺栓进行检测分析,确定是否更换临近螺栓,因螺栓质量问题的应更换同批次产品,更换螺栓时一次只能拆装一颗螺栓。对频繁发生螺栓断裂的部位宜装设螺栓状态在线监测装置。

15.风力发电机组经历设计极限风速80%工况或遭受其他非正常受力

工况后,应检5%的风力发电机组,抽检10%基础环螺栓,如发现问题要进行100%检查。

四、叶片

1.叶轮气动平衡性和防止叶片打击塔架是避免叶轮引发倒塔的关

键,应保证在设计工况下变形后,叶尖与塔的安全距离不小于未变形时尖与塔架间距离的40%。

2.叶片的固有频率应与风轮的激振频率错开,避兔发生共振.

3.叶片的实际长度与设计长度公差应不大于1.0‰,质量互差应不

大于±3‰,扭公

4.角公差应不大于±0.3°。

5.叶片出厂检验报告应齐全并及时存档,检验报告至少包括叶片长

度、叶根接口尺

6.寸、叶片质量、重心位置和外观质量目视检查、无损检测、定桨

距叶片功能性测试结果。

7.叶片安装应严格执行风力发电机组生产厂家工艺要求,做到叶片

零点位置正确,叶片力矩紧固均匀、叶片表面无损。

8.风力发电机组启动前,叶轮表面应无结冰、积雪;叶片出现严重

覆冰时,严禁投入运行。

9.叶片运转中出现异音、叶片表面出现裂纹或雷击痕迹,应停机检

查,及时修复。

10.因叶片角度不一致、桨叶轴承损坏等引发机组振动时,应立即停

机处理。

11.变更叶轮直径等增加载荷的技改工作,施工前应对变桨驱动功

率、轮毂强度、风力发电机组载荷进行校验。

12.风力发电机组长期退出运行时,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应释放所有

叶尖阻尼板,机舱尽可能处于侧对风(90°)状态,有条件的应使设备处于自动侧对风状态;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应使所有叶片处于顺桨状态。

五、控制系统

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的设计应以“失效一安全”为原则、当安全

链内。

2.部发生任何单一失效或动力源故障时,安全链应仍能对风力发电

机组实施保护。

3.安全链应能优先触发制动系统及发电机的断网设备,一且具备安

全链触发条件即执行紧急停机,使风力发电机组保持在安全状

态。

4.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应包括振动、超速、急停按钮、看门狗、

扭缆、变桨系统急停的触发条件,上述触发条件未进入安全链的不得投入运行,严禁在屏蔽安全链条件下将机组投入运行。

5.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应设计人机接口分级授权使用;用户口令

实行权限管理;记录任何远程登陆信息和操作。

6.风力发电机组调试阶段应进行振动、超速、急停按钮、看门狗、

扭缆、变桨系统急停等安全链保护功能测试。

7.风力发电机组应设置振动保护,振动开关量用于触发安全链,模

拟量用于实时测量机组振动数据启动软件保护。

8.风力发电机组投入运行时,严禁将控制回路信号屏蔽;严禁未经

授权修改设备参数、电路接线及保护定值。

9.风力发电机组定检项目中应包括对振动、超速、急停按钮、看门

狗、扭缆、变桨系统急停等安全链条件的检验,宜进行整体功能测试,严禁只通过信号短接代替整租试验。

10.更换安全链回路的传感器、继电器时应进行回路测试,确保更换

后的安全回路功能正常。

11.对于采用重锤单摆形式的振动开关,每年应对单摆的摆长进行测

量,符合机组出厂设计要求。

12.受台风影响地区的风电场,超过切出风速的风力发电机组停运

后,应将叶轮处于顺桨状态、偏航处于释放状态。

13.严禁擅自解除控制系统的保护或改动保护定值,若有调整应经生

产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

14.风力发电机组超速保护拒动时,宜具备自动连锁偏航功能。

六、紧急收桨失败、机组超速应急措施

电动变桨风力发电机组紧急收桨失败时,建议及时切换到正常变桨回路收桨;如紧急变桨与正常收桨均失败时,应进行偏航操作,偏离主风方间90°;紧急偏航中,应防止叶轮转速及振动超过安全范围;机组处于增速、变桨失效时,严禁采取重启PLC等可能导机组脱网的措施。

第 1 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以下简称演练评估)的目的、原则、类型、内容以及工作程序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所开展的应急演练评估活动。演练评估组织及实施单位可根据演练形式、演练规模和复杂程度参照本标准进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 9007-201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应急预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事故情景accident scenario

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或有害因素而预先设定的事 故状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特征、波及范围以及变化趋势等)。 3.3应急演练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预警与报告、指挥与协调、应急通讯、现场处置等活动。 3.4应急演练评估emergency exercise evaluation 通过观察、记录演练活动以及分析演练资料,对情景设计与准备、参演人员对情景事件响应的适宜程度、应急预案的执行及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的利用及其适用性等内容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 3.5评估员evaluator 参加应急演练评估活动并且实施评判的人员。 3.6观察员observers 允许进入演练现场并演练活动中没有响应任务,但可以向控制人员或评估人员提出建议的人员。 4 总则 4.1 评估目的 应急演练评估目的主要包括: a)发现应急管理单位应急体系建设是否完善,应急制度和标准是否健全、体系运转是否顺畅;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风机倒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0151105(模板)

风机倒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高效、有序地处理风电场风机倒塔突发事故,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风机倒塔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电力行业紧急救护工作规范》DL/T692—2008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安全事故调查规程》(2012年版)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重大突发性事故总体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风机倒塔事故后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事故特征 2.1 事故类型 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 2.2 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 风电场所有风电机组及其周围的人、物、设备。 2.3 倒塔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2.3.1 风机倒塔导致机舱坠落、坠物造成人员伤亡; 2.3.2 风机倒塔导致机舱及部件、塔筒、轮毂、叶片等设备全部报废; 2.3.3 风机倒塔事故造成周围架空集电线路、箱变等设备损坏; 2.3.4 风机倒塔事故引发周边设备、草原、森林火灾; 2.3.5 风机倒塔事故导致齿轮箱油泄漏,污染周围环境。 2.4 风机倒塔事故原因 2.4.1 风机基础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导致塔筒倾覆; 2.4.2 风机塔筒设备存在质量问题;

2.4.3 液压力矩工具校验不准确,风机塔筒连接螺栓未达到风机厂家要求紧固力矩值 或过力矩,连接塔筒的高强度螺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2.4.4 风机在运行过程中超速时,超速保护拒动造成飞车; 2.4.5 塔筒载荷变化引起塔筒共振,产生惯性力引起塔筒的附加应力,引起叶轮的振 动; 2.4.6 发生地震、暴雨、台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超过设计极限。 2.5 风机倒塔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5.1 风机振动报警,风机振动异常增大发出报警信号; 2.5.2 风机及塔筒连接螺栓松动、变形、断裂,力矩线偏移量较大; 2.5.3 塔筒出现裂痕(焊缝开裂)、混凝土基础沉降严重、基础表面出现裂纹、风化严 重、塔基周边出现严重土壤流失,塌陷,松弛等情况。 2.6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风机倒塔可能引起设备起火、野外火灾、较大面积停电、人身伤亡。 3 应急组织及职责 3.1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风电场场长 副总指挥:风电场场长助理 成员:值长、运维人员、专(兼)职安监人员、后勤保障人员 3.2 现场指挥部人员职责 3.2.1 事故现场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 3.2.2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职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处置及救援的各项工作;总指 挥不在时接替总指挥工作,代行职权,履行职责; 3.2.3 当值值长职责: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由其指挥,全权负责应急处置及救援工 作,应急指挥部成员到位后权力移交,采取有效应急救援措施,并根据救援需求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事故的发生; 3.2.4 运维人员的职责:及时赶赴现场,了解、分析现场状况,做好事故现场隔离措 施; 3.2.5 专(兼)职安监人员的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成员到位情况; 3.2.6 后勤保障人员的职责:熟悉风机火灾事故处置方案的内容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的 存放地点;提供救援车辆、消防器材、医疗器材等后勤保障工作。

我国大型风电机组技术发展情况

截至2013年底,国内约30家大型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已向国内外风电市场提供了合格的大型风电机组整机产品。2013年在我国风电场建设中,国产风电机组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4%,大幅超过外资企业。其中,在国内新增总装机占比中,金风科技的份额最大,占23.31%;联合动力第二,占9.25%;广东明阳第三,占7.99%。通过对我国大型风电机组发展情况的分析,归纳出我国大型风电机组技术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 水平轴风电机组是主流 水平轴风电机组的应用已近100年。由于水平轴风电机组的风轮具有风能转换效率高、传动轴较短、控制和制动技术成熟、制造成本较低、并网技术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大型并网水平轴风电机组得到快速发展,使大型双馈式和直驱永磁式等水平轴风电机组成为国内大型风电场建设所需的主流机型,并在国内风电场建设中占到100%的市场份额。 2 垂直轴风电机组有所发展 大型垂直轴风电机组因具有全风向对风、变速装置及发电机可置于风轮下方或地面等优点。近年来相关研究和开发也在不断进行并取得一定进展,单机试验示范正在进行,在美国已有大型垂直轴风电机组在风电场运行,但在我国还无垂直轴风电机组产品在风电场成功应用的先例。 3 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 近年来,国内风电市场中风电机组的单机容 我国大型风电机组技术发展情况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沈德昌 量持续增大,2012年新安装机组的平均单机容量达1.65 MW , 2013年为1.73 MW 。2013年我国风电场安装的最大风电机组为6 MW 。 随着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国内主流机型已从2005年的750~850 kW 增加到2014年的1.5~2.5 MW 。 近年来,海上风电场的开发进一步加快了大容量风电机组的发展。我国华锐风电的3 MW 海上风电机组已在海上风电场批量应用。3.6、4、5、5.5、6和6.5 MW 的海上风电机组已陆续下线或投入试运行。目前,华锐、金风、联合动力、湖南湘电、重庆海装、东方汽轮机、广东明阳和太原重工等公司都已研制出5~6.5 MW 的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产品。 4 变桨变速功率调节技术得到全面应用 由于变桨距功率调节方式具有载荷控制平稳、安全高效等优点,近年在大型风电机组上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变桨距技术的应用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多数风电机组制造厂商采用了变速恒频技术,并开发出变桨变速风电机组,在风能转换效率上有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从2012年起,国内定桨距并网风电机组已停止生产,在全国安装的风电机组全部采用了变桨变速恒频技术。2 MW 以上的风电机组大多采用3个独立的电控调桨机构,通过3组变速电机和减速箱对桨叶分别进行闭环控制。 5 双馈异步发电技术仍占主导地位 外资企业如丹麦V estas 公司、西班牙Gamesa 收稿日期:2014-11-27 通信作者:沈德昌 ,男,研究员,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shendc06@https://www.doczj.com/doc/7716718710.html,

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处理和运维措施

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处理和运维措施 摘要:风力发电在为人类带来便捷电力能源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故障隐患,这些故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转,而且还隐藏着一定的安全事故隐患,一旦发生,就会影响电力供给的稳定性。为此,我们要定期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检测维护,对各种故障采取不同的维护和检修方法,确保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正常地运转,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电力资源。 关键词:风力发电设备;巡视检查;运行分析;运维措施 引言: 风力发电机组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以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导致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性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我们就应该对风力发电机组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1 风力发电的概述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风力放电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风力资源来对带动发电设备的运转,从而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样不仅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用电需求,还符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标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近年来,从当前我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就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不过其风力发电机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故障问题,这就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有着严重的影响,为此我们就像对其故障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使其工作性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2 风力发电机组常见故障及排除 2.1 风轮噪音 风轮在转动的时候会发出异常的噪音,产生该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一是风轮的轴承损毁或者轴承座松动。排除的方法是对增速器和风轮轴的同轴度进行重新调整,拧紧固定螺栓,使之牢靠紧固;如果是轴承损坏或者松动,就需要更换轴承,再安装轴承底座。二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不严或者是松动后又碰触到其他部件。排除方法是重新加固机舱罩或者螺栓;三是制动器发生松动。排除方法是对制动器进行加固或者重新调整刹车片的间隙;四是齿轮箱的轴承发生损坏或者增速器发生松动。排除方法是调整增速器的同轴度,或者更换增速器轴承;五是联轴器发生损坏。排除方法是更换新的轴承;六是发电机发生松动。排除方法是对发电机的同轴度进行调整,同时将螺栓加固,固定牢靠。 2.2 调向不灵 引起调向不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一是尾舵或者下风向调向的阻尼器阻力太大,排除方法是清除阻尼器中的杂质,把阻尼器的弹簧压力调小;二是调整速度的平衡器拉力失效或者变小,排除方法是更新平衡器的弹簧,或者调整到一定风速以上;三是调整方向的电机损坏或者轴承损坏,测速发电机或者风速计有错误,排除方法是更换电机的轴承,重新对电机进行调试,检查测速发电机或者风速计,及时更换新配件。 2.3 电压振荡 电压振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6个:一是电网的电压振荡;二是电刷跳动;三

2018应急演练评估方案

提升事故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方案 一、演练信息 1、演练的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矿井提升事故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确保2018年安全生产,确保我矿高效有序地做好矿井事故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训练提高我矿调度指挥能力,提高每一入井作业人员对事故预防能力。 2、演练目标 1)检验应急救援领导机构的应急应变能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涉及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急各方,通过演练达到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应变迅速的目的。 2)检验内部应急救援队伍的反应能力。使整体抢险救援队伍在组织、程序、措施、资源等方面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建设一支果敢、精干、快速反应的应急救援队伍。 3)检验应急资源储备情况。应急救援资源储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单位、各部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配备应急救援所需各种消防手段、救援机械设备、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消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并始终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4)检验、评价、总结、修编《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西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其更加完善。 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矿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矿井提升事故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井下员工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井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3、情景描述

井下某地点发生XX事故,现场人员立即进行处理,但是没有成功,势态失去控制,现场人员立即拨打矿调度室电话。 XX拨打电话,“调度室,我是XX部门XX,井下XX地点发生了XX事故,无法控制,情况紧急,请立即救援。” 4、应急行动 (1)发生事故时,发现人必须利用附近的电话立即向矿调度室(8000、8001)汇报,汇报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别。2)事故的伤亡情况、灾区人员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直接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后的组织抢救、采取的安全措施,事故灾区的控制情况。5)事故报告人,事故报告人的单位,报告时间。 (2)矿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立即启动事故救援应急预案并向值班矿领导进行汇报。 (3)矿值班领导立即向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并向矿调度室立即召集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成员到调度室集合。 5、应对措施 事故初期并迅速组织人员设法控制灾情,防止事故扩大,如果事故态势难以控制,所有人员必须听从工作面负责人的指挥,做到不慌不乱,在班组长或当班安全负责人带领下,有组织有秩序地沿避灾路线撤至安全地点。 二、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急演练目标的制定及实现情况、应急演练准备情况、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情况、应急演练保障情况、应急演练过程控制、应急演练效果等,具体评估内容和要求见附表1和附表2。 三、评估标准 (1)报警:①报警及时。发生事故后1分钟内向调度室汇报。 ②报警内容详细准确,包括时间、地点、事故性质、影响范围。

风力发电机常见故障及其分析概要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风力发电组轴承的常见失效形式及故障分析系别:机电信息系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别:13机械一班姓名:何进生指导老师:张浩川日期: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压力,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日益突出。风能作为一种蕴藏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其使用便捷、可再生、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和迅速发展。风力发电己成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和重点开发的能源之一。随着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加,其系统结构也日趋复杂,当机组发生故障时,不仅会造成停电,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论文先探讨了课题的实际意义以及风力发电机常见的故障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对齿轮箱故障这种常见故障做了详尽的阐述,包括引起故障的原因、如何识别和如何改进设计。通过对常见故障的分析,给风力发电厂技术维护提供故障诊断帮助,同时也给风电设备制造和安装部门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故障模式;齿轮箱;故障诊断

Common Faults And Their Analysis Of The Wind Turbine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growth, humanity is facing with the pressure from two sides of the energy us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energy problem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ssue. Wind power as a abundant reserves of natural resources, because of its convenient use, renewable, low cost, no pollution,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Wind power has been taken as one of the priority development energy sources in the world.The increase of wind power capacity and complicated system structure will not only cause power outage,but also raise serious accidents when the set is at fault. In the beginning,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project and the common failure mode of wind turbines, then researches and describes the failure of gearbox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cause of failure, how to identify and how to improve the desig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mmon failures, not only provide assistance for fault diagnosis to the technical

凌海风电场风机倒塔事故快报

凌海风电场风机倒塔事 故快报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新能源事业部工作通报 第四十二期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2015年10月9日 凌海风电场1A03风机倒塔事故快报 2015年10月1日7时38分,国电和风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凌海(一期)风电场发生一起华锐风电机组倒塔事故,事故原因初步判断为超速导致飞车引起,目前具体原因正在核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事件经过 2015年10月1日7时38分,凌海风电场风机监控系统报1A03、1A07号风机通讯消失,运行值班员刘盛尉通知检修班长杨希明,班长杨希明汇报风电场专责廉永超,并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7时50分检修人员到达现场,发现1A03号风机倒塌,下段塔筒法兰与基础环法兰128颗连接螺栓全部断裂。 二、处理过程

1.启动应急预案。事件发生后,和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将1A03号风机箱变断电,拉开 1A03号风机35KV高压分接开关;封闭进场道路,现场加设围栏,并派人24小时保护现场,防止发生盗抢事件;强化舆情控制,防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国电电力主要领导及新能源事业部、华锐公司技术人员、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于当天赶赴现场。 2.查勘现场。经现场查勘,风机下段塔筒法兰与基础环法兰128颗连接螺栓全部断裂;倒塔方向(逆风向)向北偏东,塔筒倾倒过程中有约90度旋转,下段塔筒有局部弯曲变形,筒身圆形改变为椭圆形,基础环法兰有局部向上变形;机舱脱离塔顶距塔筒倒塔方向左侧10米左右,机舱本体外壳呈碎裂状态,机舱约三分之二陷入地下;叶片严重损坏,其中一支叶片距根部2-3米左右断裂飞出距塔基约187米,叶片断裂处呈撕裂状,另两只叶片虽未脱离轮毂但损坏严重;1A03至1A07风机35KV架空线A相断线。 3.提取风机运行数据。1A03风机在通讯消失前并未报故障,由于华锐风机数据信息上传服务器的方式是采取逐台读取风机PLC主站10分钟平均数据信息上传至风机服务器,每台风机信息读取时间约3分钟,93台风机数据信息全部读取存储周期约279分钟,因此1A03风机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数据信息仅是6时29分48秒之前的10分钟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功 能(新编版) 1制动功能 制动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在硬件上主要由叶尖气动刹车和盘式高速刹车构成,由液压系统来支持工作。制动功能的设计一般按照失效保护的原则进行,即失电时处于制动保护状态。在风力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停机时,控制器根据机组发生的故障种类判断,分别发出控制指令进行正常停机、安全停机以及紧急停机等处理,叶尖气动刹车和盘式高速刹车先后投入使用,达到保护机组安全运行的目的。 2独立安全链 系统的安全链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保护措施,即使控制系统发生异常,也不会影响安全链的正常动作。安全链采用反逻辑

设计,将可能对风力发电机造成致命伤害的超常故障串联成一个回路,当安全链动作后,将引起紧急停机,执行机构失电,机组瞬间脱网,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机组的安全。发生下列故障时将触发安全链:叶轮过速、看门狗、扭缆、24V电源失电、振动和紧急停机按钮动作。 3防雷保护 多数风机都安装在山谷的风口处或海岛的山顶上,易受雷击,安装在多雷雨区的风力发电机组受雷击的可能性更大,其控制系统最容易因雷电感应造成过电压损害,因此在600kW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专门做了防雷处理。使用避雷器吸收雷电波时,各相避雷器的吸收差异容易被忽视,雷电的侵入波一般是同时加在各相上的,如果各相的吸收特性差异较大,在相间形成的突波会经过电源变压器对控制系统产生危害。因此,为了保障各相间平衡,我们在一级防雷的设计中使用了3个吸收容量相同的避雷器,二、三级防雷的处理方法与此类同。控制系统的主要防雷击保护:①主电路三相690V输入端(即供给偏航电机、液压泵等执行机构的前段)

风电机组状态检修的研究

风电机组状态检修的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风电机组的组成和典型故障,阐述风电机组状态检修方法的内容、构成等,重点分析其数据收集系统和运行状态评估方法。 关键词:风电机组;状态检修;状态评估 1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我国在改革 开发初期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大力开发和利 用可再生能源,风能是一种清洁型的可再生能源,其分布范围广,可利用数量多,是目前应用技术最成熟的新能源种类。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风力发电的 开发和建设,目前的装机总量已超过百兆千瓦,并仍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 与此同时,风力发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风能的有效利用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也是风能利用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风电站的建设发展,风电机组的各种故 障也层出不穷,其造成的停机时间严重降低了风电机组的效率,增加维护成本, 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检修和控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危及从业人员 的生命安全。状态检修技术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先进的检修技术,能够明显降 低风电机组的故障概率,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 2风电机组简介 2.1风电机组的组成 风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其主要结 构有叶轮、传动系统、发电机、控制系统、偏航系统、塔架等,其中传送系统的 主要部件有主轴、齿轮箱、轴承、联轴器等,主要用于传递机械能,是风电机组 的主要机械部件,也是容易发生机械故障的部位;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和控制 柜组成,对风电机组起到监测保护和运行控制的作用。 2.2风电机组的典型故障 风电机组的故障主要分为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和液压故障三种,而机械故障 中齿轮箱故障是比较常见的故障,电气故障中发电机和变频器等的故障也是风电 机组比较多发的故障种类。齿轮箱故障主要是由油温变化和气流变化引起的齿轮 点蚀、齿轮胶合、齿轮疲劳磨损、轮齿折断等;发电机故障主要有发电机振动过大、噪声过大、温度过高、轴承过热等,主要由定子绕组短路、转子绕组故障和 偏心振动等原因引起的,而轴承故障为主要故障原因;变频器故障主要有短路、 过电流、过载、过电压、过温、接地等故障。 3风电机组的状态检修 3.1风电机组状态检修的内容 风电机组的状态检修首先需要通过控制系统收集风电机组各组成部分的数据 参数,如风电机组的当前运行功率和风速、传送系统中齿轮箱的油温和轴承的温度、以及风电机组目前的运行状态等,以此掌握风电机组的各种参数,为状态检 修的决策提供原始依据。 其次由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对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在线监测,了解风电机 组的常见故障种类,并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分析常见故障的机理然后采用科学的 诊断方法对故障进行诊断分析。此外,风电机组的故障预测是实时状态检修的关 键技术,根据实时监测获取的各项数据参数,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通过专业的 软件对比分析数据与实测数据,实现对故障的预测。 最后通过对风电机组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收集、整理、分析、诊断、预测

风力发电机组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 卢志海

风力发电机组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卢志海 摘要:近几年来,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不可再生能源逐渐减少,无污染、可再 生能源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风力发电机组的开发与应用,能够提供清洁能源,减少能源应用给环境造成的破坏。然而,因风力发电机组配套设施的缺乏、 运行管理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增加了安全隐患的存在。现就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安 全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风力联合发电系统及安全运行控制有效措施。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措施;运行安全 引言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同时为了克服能源危机,风能作为一种绿色 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风力发电机组(简称风电机组)作为将风 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装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风电机组通常坐落于偏僻的、交通 不便的、环境恶劣的远郊地区以及沿海或近海区域,且机舱一般安装在离地面几 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因此风电机组日常运行状态检测困难,维护成本昂贵。 风电机组在工作过程中,转子叶片的转速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当阵风来袭或风 作用在不同叶片上的力不平衡时,叶片会受到复杂交变的冲击载荷,这些载荷通 过主轴传递到风电机组的其他关键零部件,如轴承、齿轮箱、发电机等,会对风 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一、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安全分析 风机借助主动对风方式,保证叶轮长期处于迎风状态,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由驱动发电机转化机械能为电能,最终实现电网电能输送,这是风力发电机组工 作的主要原理。风力发电机组需要在野外长期运行,工作条件极其恶劣,人为无 法控制自然界风能,导致风力发电机组承受不同类型复杂载荷,一旦外界条件发 生变化,给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风力发电机组作为一个全天性自动运行设备,在运行期间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且与状态检测、自动运行及无人值守需求相符。从现阶段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来看,其核心是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器、传感器、PLC及其他执行机构共同构成 了控制系统。传感信号充分反映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状态,一旦某项指标出现变化,在PLC的处理下,控制器将发出指令以对各项进行控制。由此可见,风力发电机 组控制系统与运行安全有着密切联系。实现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安全的方式,不仅 可以借助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还可以在常规运行系统中设置安全链保护系统,这种系统主要运用单回路结构。机组出现过速、电网异常、极限风速、变桨超限 等故障时,回路能够自动断开,这样能够确保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安全。 二、风电机组的故障特点 当风力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风电机组的参数较正常状态运行时发生一定的 变化,这些参数的变化也是机组发生故障的体现,即风电机组的故障表征。从目 前研究结果来看,在故障条件下,对不同控制策略下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表征对比 尚处于空白,具体分析如下: (1)定子铁芯故障 定子铁芯故障有定子铁芯松动和短路两种情况,松动是由于定子铁巧安装过 程中压装不紧或其紧固件松脱发生,短路是在非正确装配、轴承磨损或转轴弯曲 或非平衡磁拉力的作用下,定转子摩擦使得铁芯齿顶部分地方绝缘磨掉而导致片 间相连形成短路。铁芯松动的信号特征是电磁振动和噪声増大量非常多,频谱图 中会出现基本频率。

方案--16风电场风机超速、倒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XNY-216.10.01-16-2012 内蒙古分公司乌兰伊力更风电场 风机超速、倒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0××-××-××发布 20××-××-××实施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

安全管理 Q/XNY-216.10.01-16-2012 目次 前言............................................................................... III 1 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用范围 (1) 2 事件特征 (1) 2.1 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 (1) 2.2 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1) 2.3 风机超速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 2.4 风机飞车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 2.5 倒塔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 3 应急组织及职责 (2) 3.1 应急救援指挥部 (2) 3.2 指挥部人员职责 (2) 4 应急处置 (2) 4.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2) 4.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2) 4.3 事件报告流程 (3) 5 注意事项 (3) 6 附则 (4) 6.1 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4) 6.2 应急设施、器材和物资清单 (4) 6.3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相关文件 (10) 6.6 其他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害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长春市双阳区姜家沟煤矿 水害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二〇一七年六月十一日 水害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一、演练目的 根据姜家沟煤矿《2017度应急救援演练规划》、《矿井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水害事故应急演练方案》要求,为了检测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测试所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与程序的可操作性,提高矿救援队伍间的协同救援水平与能力,检验应急救援综合运作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分改正,找出预案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修正的地方,经矿务会研究决定对矿井重大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演习预案进行演习。 二、演练时间 2017年6月10日 三、演练地点 1202掘进工作面 四、演练概况 1202掘进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了探放水原则,在进行对

上部采空区进行钻探工作时,发生了透水事故。带班矿长及相关人员立即组织撤离,并电话通知调度室,调度室通知矿长后按要求启动了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各部门在矿长的统一指挥下圆满的完成了演练,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五、演练效果评估 1、通过此次透水事故应急救援演习的成功演练,有效地检验了矿井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应急救援的应急能力,结果达到预期目标,使各主要成员明白整个应急行动的程序自身的岗位职责,意义重大。 2、本次演练我矿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提高我矿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应急处理能力与协调作战能力。通过这次演练,各参演单位与人员进一步熟悉、掌握、运用应急救援知识、救助程序、方法,提高了我矿的应急管理救援水平,完善了应急救援体系与应急预案的可行性、紧密性与可靠性。同分,也使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经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3、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一旦真正的事故不一定会按照我们设想的步骤进行,一旦处理不当随时可能扩大事故。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一就是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防微杜渐;二就是努力提高矿井现场管理水平,奉行“安全就就是效益”的矿井安全发展理念,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三就是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确保矿井应急救援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四就是要进一步加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综述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综述 发表时间:2018-05-22T10:02:18.4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作者:李育波[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的要求越来越高。国投白银风电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分析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探讨及分析了风电机组故障诊断未来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引言:近年来,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风能已成为解决能源污染问题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截至2015年底,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达427.4GW,其中陆上风电装机市场,中国仍居榜首。风力发电迅速发展带来巨大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风电机组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长期暴露在风速突变、沙尘、降雨、积雪等环境下,造成了风电机组故障频发。 1风电机组定性故障诊断方法和内容基于定性经验的风电机组故障诊断是一种利用不完备先验知识描述系统功能结构,并建立定性模型实现故障诊断过程的方法。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主要包括了2个方面,一个是风电机组定性故障诊断方法,另一种是风电机组定量诊断方法,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基于定性经验的风电机组故障诊断是一种利用不完备先验知识描述系统功能结构,并建立定性模型实现故障诊断过程的方法。基于ES风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运用专家在风力发电领域内积累的有效经验和专门知识建立知识库,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专家思维过程,对信息知识进行推理和决策以得到诊断结果。 1.1故障树分析法 FTA 是以故障树逻辑图为基础的一种演绎分析方法,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既可以用作定性分析又可以用于定量分析。该方法以图形化为表达方式,从故障状态出发,逐级对故障模式和故障部件进行分析推理以确定故障原因和故障发生概率。其中,风电机组故障诊断大多是将其作为定性诊断方法进行分析。为获得清晰、形象地故障原因和宝贵的专家经验,并提供专家级的解决方案,文献结合FTA技术与专家系统应用于风电机组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专家库的依赖程度过大。提出了基于FTA的风电机组传动链故障诊断方法,采用框架结构的混合知识表达方式,建立了基于故障树的智能诊断系统。 1.2符号有向图(SDG)方法符号有向图SDG是基于定性经验或基本定律的一种故障诊断技术。可实现正、反向推理,在缺乏知识的详细过程背景下,能够捕捉有效信息并结合相关搜寻策略准确、快速地检测和定位故障。风电机组故障部件的检修顺序对降低风场运营成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风电机组各部件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SDG故障诊断模型,并采用关联算法安排检修顺序,但文中仅仅针对控制回路较少的情况展开研究。结合SDG和模糊逻辑方法应用于风电机组故障诊断中,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设计故障诊断系统,有效地抑制了分辨率低等问题。基于SDG的风电机组故障诊断不要求完备的定量描述,能充分利用系统结构和正常运行条件下的不完全信息,但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将导致SDG支路数和节点数之间复杂关系的增加,造成故障诊断的实时性和精准度较差。因此,该方法较少应用在风电机组故障诊断中。 2风电机组定量故障诊断方法 2.1基于解析模型的方法基于解析模型的故障诊断适用于观测对象传感器数量充足且具备精确数学模型的系统,通过与已知模型进行分析对比从而达到故障识别的目的,主要包括参数估计法、状态估计法等。文献建立了三叶片水平轴风电机组基准模型,采用 5种不同的故障监测与隔离方案评估了7种不同的测试系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但是基准模型的简单化不能体现风电机组的复杂功能。文献在考虑未知执行器增益和延迟两种情况下,提出了基于离散时间卡尔曼滤波器和交互多模型估计器的风电机组转换器故障诊断方法。以三叶片水平轴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未知输入观测器方法进行故障识别,实现了干扰解耦和噪声降低的效果,提高了诊断精度,但该方法的自适应能力不强。 2.2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基于数据驱动的诊断方法包含2种方式1分析处理监测信号以提取故障特征;2直接利用大量相关数据进行推理分析并得到诊断结果,主要包括信号处理法、人工智能定量法与统计分析法,是目前风电机组故障诊断所采用的主流方法。 3风力发电故障诊断系统为提高风场经济效益,改善运维现状,越来越多的机构致力于研发风电机组在线故障诊断系统,已经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就,主要针对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包括机舱、基础、塔架、叶片、齿轮箱等。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商业软件之一,除了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预测轴承和其他机械等最基本的故障以外,该系统还具有控制发电应用数据的作用。为提高风电机组故障预测精度,产生了许多结合SCADA数据进行状态监测的系统。其中通用电气的风电状态监测系统采用傅里叶频域和加速度包络分析机组运行信息,并对主轴承、发电机、机舱、齿轮箱等关键部件进行故障诊断,达到了每年每台风电机组节省 3000 美元的效果。Mita-Teknik的状态监测系统使用傅里叶振幅谱、傅里叶包络谱、峭度值分析等方法分析振动信号以判定主轴承、发电机、齿轮箱等部件的故障,大大地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为配合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修工程师的工作任务,斯凯孚的 3.0状态监测系统采用傅里叶频域分析、时域分析和包络分析等方法确定风电机组的故障类型,但该系统对风电机组主传动链的监测不太全面。相对国外而言,国内风力发电监测技术比较落后且故障自诊断技术较为不成熟,导致目前该系统以状态监测为主,并辅以专家远程人工分析,实现机组的故障诊断及其定位。主要有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风力发电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以及金风科技公司的“风电机组在线监测系统”和唐智科技的风电机组在线故障诊断系统”等。 4结束语:随着大功率风电机组的快速发展和并网运行,对其运行可靠性与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将促进风电机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智能维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任何一种单独技术或绝对方法都无法解决风电机组所有故障诊断问题,因此,采取多种技术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实现风电机组的故障诊断将逐步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参考文献:

XX公司风电场风机倒塔情况的通报

XX公司风电场风机倒塔情况的通报 XX公司分公司: 20XX年xx月xx日和xx日,xx省xxx四期风电场和xx省公司xxx风电场各自有一台风机发生倒塔事件,造成设备损坏,暴露了集团公司风电项目在并网发电至240小时试运行期间存在安全质量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问题。集团公司各风电项目要认真组织学习,引以为戒,深刻反思,吸取教训,组织排查,制定措施,即查即改。下一步集团公司将对在建风电项目开展专项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对风电建设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现场安全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现将两起事件情况通报如下: 一、事件经过 (一)xx省xxx四期项目 xxxx年xx月xx日09时38分,主控室事故警铃响,事故总报警信息发布,显示xxx风电场10号风机线322线路开关过流Ⅰ段动作及零序I段动作跳闸,当时风速11.3米/秒,后经现场检查发现322开关所带10号集电线路110#风机倒塔。现场检查发现110#风机T1塔筒第四层钢板处折断向东北方向倒塔,塔筒变形,叶片、机舱和轮毂等设备部分损坏,并将110#风机处A支路A4铁塔上引线及与下一水泥杆连接的光纤、电缆压断,致使10号集电线路跳闸。同时导致111#风机处60号终端水泥杆上部断裂,致使111#风机陪停。 (二)xx省xxxx项目 xxxx年xx月xx日13时34分,当值值班员发现集控室NCS监控后台告警,NCS画面显示35kV 集电Ⅱ线过流I段保护动作,312开关跳闸。当时14#风机功率为709KW,风速为7.1m/s。13时41分,值班长汇报中调312开关故障跳闸并随即组织人员查找故障点。16时左右现场检查发现14#风机倒塔,14#风机从底部法兰距底部塔筒焊口30mm处断裂,折断后向东北方向倒塔,塔筒变形,叶片、机舱和轮毂等设备部分损坏,并将相邻的箱式变压器和集电线路铁塔压损。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17时10分将未进行检查的集电Ⅰ、Ⅲ线所有风机手动停机。 二、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xx省xxx项目 经检查分析,110#风机1号叶片由于质量原因在运行中开裂,气动不平衡,引起风机剧烈摇 -1-

风电机组常见故障

金风S43的主要故障: 1.接头处密封不好漏油较为严重齿轮油和液压油都渗漏尤其是冬天。早期的22台风机齿轮箱连油位传感器都没有。 2.需要经常更换刹车片,主要是传感器不好用而且刹车片材质不好。 3.旋转接头处的轴承经常坏 4.远程通讯也不太好 5.液压系统的压力不稳定 2.相关故障 1刹车盘的变形 刹车盘先后出现较明显的变形,直接影响到了低风速下风电机组的并网运行,经与外方技术人员讨论后认为,刹车力矩偏大,刹车时间较短,产生的热量过于集中,先后将原先使用的15#液压油换为32#液压油,并换装了刹车阻尼管,延长了刹车动作到机组制动的时间,同时更换了卡钳式弹簧刹车体内的叠簧,降低了刹车力,通过上述改进,新更换的刹车盘,目前未出现变形现象。同时,相对柔软的刹车过程,也大大降低了整个过程对齿轮箱的冲击载荷,刹车片的磨损也有所减轻,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运行费用。 2液压油位低 某台600kw风电机组一段时间内接连报液压油位低故障,多次登机检查未发现渗漏部位。经分析认为有可能齿轮箱内部的叶尖液压管路发生泄漏。运行人员进一步检查该机组齿轮箱,发现润滑油油位偏高且油质改变,经油质化验发现润滑油粘度降低。对齿轮箱内部液压管路进行的压力实验也发现管路存在轻微渗漏。在对齿轮箱内部液压管路进行防渗处理之后,机组液压管路恢复正常。由于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较为及时,目测检查齿轮表面未发现异常现象,在重新更换润滑油后,机组投入正常运行。 3.偏航减速器常见故障处理 偏航减速器的主要作用是驱动机舱旋转,跟踪风向的变化,偏航过程结束后又担任着部分制动机舱的作用。工作特点是间歇工作起停较为频繁,传递扭矩较大,传动比高。因其工作特点及安装位置限制,多采用蜗轮蜗杆机构或多级行星减速机构。我场风电机组的偏航减速器较多采用的是多级行星减速机构。由多年的运行经验来看,采用双偏航减速器驱动的风电机组,减速器的工作情况较为正常。而采用单电机驱动的风电机组,减速器的工作情况相对较差。经解体检查发现部分故障机组的行星机构存在疲劳裂纹或者断裂损坏。比较典型的有-a.某型150kw 风电机组采用单侧偏航减速器驱动,约四分之一机组的偏航减速器第二级行星架内花键齿根存在不同程度的疲劳裂纹,部分花键齿断裂。此外,偏航电机输出轴键槽变形。经分析认为-该型机组偏航刹车主要依靠偏航电机末端的电磁刹车,辅以尼龙阻尼刹车。机组运行期间整个偏航减速器承担了大部分冲击载荷,导致部分薄弱部位出现疲劳损坏。 某型600kw风电机组采用单侧偏航速器驱动,对侧采用减速机构阻尼。其中一台投运约三年半后输出轴断裂,解体发现行星减速机构部分位置有轻微疲劳裂纹。该机组输出轴断裂前控制器的偏航刹车释放指令输出继电器触点接触不良,造成偏航减速器在刹车未释放状态下强行偏航,因故障点较为隐秘,且故障现象不连续,未能及时处理解决。故障状态时断时续,持续了约有二十天左右后解决,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