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枸杞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改革措施
- 格式:wps
- 大小:265.50 KB
- 文档页数:6
枸杞产业对宁夏的经济意义摘要:一、引言二、枸杞产业在宁夏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农业支柱产业2.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枸杞产业对宁夏的经济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1) 促进农业产值增长2)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社会效益1) 促进就业2) 助力脱贫攻坚3) 提升地区形象四、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1.资源环境保护2.产品质量与标准化3.产业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4.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正文:一、引言枸杞,被誉为“中华草本之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枸杞产业在宁夏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亮点。
本文将从枸杞产业在宁夏的经济发展地位、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枸杞产业对宁夏的经济意义。
二、枸杞产业在宁夏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农业支柱产业枸杞产业已成为宁夏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统计,2019年宁夏枸杞种植面积已达70万亩,枸杞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60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
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
2.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枸杞产业是宁夏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近年来,宁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枸杞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形成了以中宁县为核心的枸杞产业带,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枸杞产区。
3.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枸杞种植已成为宁夏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2019年宁夏枸杞产业带动农民增收80亿元,人均增收2000元。
此外,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枸杞产业对宁夏的经济社会效益(1)促进农业产值增长: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业产值的持续增长。
据统计,2019年宁夏枸杞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5%。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枸杞产业的发展,为包装、物流、加工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宁夏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以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培育和发展了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其中枸杞产业是宁夏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目前宁夏枸杞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和推动其健康发展。
近年来,宁夏枸杞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品种和等级提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宁夏的紫枸杞有着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并出口到国外市场。
同时,枸杞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农民的种植水平和收益也得到了提升。
然而,也有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枸杞产业在宁夏还存在规模不大、农户分散、种植面积扩张速度慢等问题,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其次,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高端加工和深加工环节,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加了附加值的损失。
第三,部分枸杞种植区域的土壤和水质条件存在问题,需要加强环保治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第四,宁夏枸杞产品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仍存在欠缺,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力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几项对策:一、加强组织和管理。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引导农民共同发展,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
同时,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枸杞产业链。
加强科研力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枸杞的高效种植和精细管理。
同时,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如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等,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三、加强环境治理。
加强土壤和水质的监测和治理,推广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绿色种植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枸杞种植地区的环保意识和法制教育,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四、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加强枸杞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与商超、电商等渠道的合作,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提高销售额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宁夏枸杞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农民等。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11):32-35基金项目: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2GKLRLX09)、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BCF01032)。
作者简介:王晓菁(1972—),女,宁夏固原人,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质量监测。
收稿日期:2023-09-09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推动下,宁夏枸杞产业迅速发展,在生产规模、经济收益、产品种类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宁夏枸杞产业品牌。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宁夏枸杞产业想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明确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宁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宁夏地区经济发展。
1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现状枸杞产业是宁夏的“红色名片”和“金字招牌”,长期发展逐渐成为宁夏的特色产业,并成为宁夏最具品牌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财政、人力等方面扶持力度的加大,宁夏枸杞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1.1宁夏枸杞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调查宁夏枸杞产业的各项数据可以发现,宁夏枸杞产业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增长的影响下,产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产量、企业数量等均发生明显改变。
截至2022年底,宁夏枸杞的种植面积达到2.53万hm 2,鲜果产量达到30万t ,近乎是2007年枸杞产量的6倍(图1)。
不仅如此,随着技术的升级进步,鲜果加工转化率相较于以往有了极大的提升,精深加工产品种类有十大类。
与此同时,加工企业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销售渠道逐步完善,其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同时还远销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等海外地区。
1.2宁夏枸杞产业收益逐步提升随着宁夏枸杞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枸杞产业逐宁夏枸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及对策研究王晓菁宁夏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摘要:枸杞产业是推动宁夏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其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对于稳定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标题: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引言:宁夏枸杞产业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宁夏枸杞产业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市场竞争压力、品牌建设不足、技术创新不充分等。
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宁夏枸杞产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推动宁夏枸杞产业更好地发展。
第一部分:宁夏枸杞产业现状分析1. 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a. 近年来,枸杞市场需求逐渐增长,但仍存在着品质参差不齐、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b. 宁夏是我国主要的枸杞产区,但其市场占有份额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 品牌建设与推广:a. 宁夏枸杞缺乏知名品牌,品牌建设亟需加强。
b. 应通过市场推广和品牌定位等措施,提升宁夏枸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a. 当前宁夏枸杞产业技术创新力度不够,产业升级滞后。
b. 应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宁夏枸杞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第二部分:宁夏枸杞产业发展对策1. 市场拓展与品质提升:a. 加强品质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提升宁夏枸杞的品质和安全性。
b. 挖掘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大对外贸易和出口力度,提升宁夏枸杞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 品牌建设与推广:a.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打造宁夏枸杞的知名品牌。
b. 加强合作与交流,与知名企业共同进行品牌推广,提升宁夏枸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a. 加大科研投入,推进宁夏枸杞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
b. 建立科技创新支持体系,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宁夏枸杞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三部分: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文章写手,我对宁夏枸杞产业发展问题有以下观点和理解:1. 宁夏枸杞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需求逐渐增长,有利于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2. 品牌建设是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关键,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打造知名品牌。
3. 科技创新是宁夏枸杞产业实现升级的重要动力,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2023年宁夏枸杞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宁夏枸杞种植区位优越,自然条件适宜,因而是全国著名的枸杞生产基地之一。
目前,宁夏枸杞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一、市场需求国内对于保健品需求的快速增加,为宁夏枸杞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枸杞作为一种重要的保健食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据统计,宁夏枸杞生产的销售市场已经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并且在东南亚等地区都有一定的出口量。
二、市场竞争格局宁夏枸杞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复杂。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这些企业使用多种手段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包括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加强品牌营销等手段。
此外,由于宁夏枸杞行业市场价格逐年上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公司也想趁机扩大市场,导致市场的混乱。
三、专业化加工宁夏枸杞行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专业化加工企业。
这些企业采用高新技术,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自身核心技术。
通过加工,这些企业将枸杞加工成各种枸杞食品,比如枸杞饮料、枸杞酒等,丰富了枸杞产品的品种,也促进了枸杞市场的发展。
四、市场价格由于宁夏枸杞行业发展迅速,市场供需关系出现变化,市场价格也在逐年上涨。
据统计,目前,市场上的宁夏枸杞价格普遍在每公斤50元以上,并且随着市场的发展,价格还将上涨。
这也助推了宁夏枸杞行业发展。
五、应对措施在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宁夏枸杞行业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比如,加强品牌营销,提升企业品牌的美誉度;利用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工具提升企业效率和市场预判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时,行业企业可以加强合作,形成集群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最后,政府也要出台一些支持政策,为宁夏枸杞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固原市原州区枸杞生产现状与对策摘要阐述固原市原州区枸杞生产现状,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枸杞;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宁夏固原;原州区枸杞为固原市原州区支柱产业之一,自2005年以来,原州区相继建成了3个枸杞基地乡镇,枸杞产业发展迅速。
然而,随着枸杞栽培面积的扩大,枸杞总产量大大提高,枸杞销售不畅,价格下滑,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现分析原州区枸杞生产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对策,以供参考。
1 原州区枸杞生产现状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东北麓,境内黄土丘陵连绵起伏、山川交汇,干旱少雨,其北部川区清水河流域枸杞种植历史久远,枸杞品质俱佳。
目前,原州区北部川区清水河流域的无公害枸杞基地面积达到0.47万hm2,约占宁夏枸杞总面积的10%以上,已成为宁夏枸杞主产区之一。
枸杞种植涉及原州区的三营、头营和彭堡3个乡镇36个行政村,近2万户茨农。
其中,枸杞挂果面积约为0.33万hm2,平均产量为1.8 t/hm2以上,最高产量高于4.5 t/hm2,枸杞年总产量达到6 000 t,年总产值达到1.8亿元,实现枸杞纯收入1亿元以上。
目前,原州区达到666.67 hm2的枸杞园区有3处,即三营甘沟区、头营马店区和彭堡蒋河区。
尤其是头营马店村人均枸杞纯收入逾3 000元,经济收入全区名列前茅。
原州区北部川区枸杞产区枸杞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 枸杞生产存在的问题2.1 生产规模化程度低,生产技术水平低,水资源短缺枸杞种植规模化程度较低,50%的面积为零散种植,对枸杞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标准化科学管理带来不便。
枸杞无品牌和企业带动,缺乏枸杞产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做优的主要基础。
枸杞生产管理技术人员缺乏,仅靠林业技术人员无法满足技术需求,导致生产技术不高,管理粗放。
原州区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严重影响枸杞产业的发展[1-2]。
2.2 产业劳动力结构不科学枸杞采收制干等关键季节,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原州区劳动力不足,茨农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且年龄偏高,严重影响枸杞产业的发展。
2024年宁夏枸杞市场分析现状概述本文将对宁夏枸杞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宁夏作为中国枸杞的主要产区之一,枸杞产业在宁夏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宁夏枸杞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市场规模宁夏枸杞市场的规模庞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宁夏枸杞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枸杞总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宁夏枸杞的市场供应充足,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宁夏枸杞的销售额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市场需求宁夏枸杞市场的需求旺盛。
枸杞作为一种珍贵养生食材,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备受消费者关注。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枸杞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枸杞的功效被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市场需求。
市场竞争宁夏枸杞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枸杞品牌众多,产品种类繁多。
宁夏枸杞的竞争主要来自其他产区的枸杞产品。
各地的枸杞产品在品质、价格、包装等方面存在差异,经过市场竞争,一些具备竞争优势的品牌逐渐崭露头角。
发展趋势宁夏枸杞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宁夏枸杞产业有望进一步壮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提升,宁夏枸杞的品质将得到更好的保证,产品的附加值将进一步提高。
同时,对于品牌建设和推广的重视,将进一步提升宁夏枸杞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宁夏枸杞市场目前规模大且供需平衡,市场竞争激烈。
然而,宁夏枸杞市场仍然存在着机遇和挑战。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宁夏枸杞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投资者和农民可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其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浅谈枸杞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策1. 引言1.1 枸杞行业的重要性枸杞行业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传统的农产品产业。
随着现代科技与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枸杞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
枸杞不仅有着传统的保健功效,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研究枸杞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枸杞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枸杞行业当前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以期为枸杞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枸杞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产业发展的瓶颈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推动枸杞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通过研究目的,可以促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品牌竞争力,拓展市场渠道,实现枸杞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也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和支持措施提供参考,促进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枸杞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和经济繁荣。
2. 正文2.1 枸杞行业现状分析枸杞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中草药消费的增加,枸杞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目前,我国枸杞种植面积较大,主要集中在宁夏、甘肃、青海等地,产量居全国前列。
但在产业链的上游,枸杞种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品种单一、技术陈旧、生产规模不足等,导致产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在产业链的中游和下游,枸杞加工和销售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等,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空间。
尽管枸杞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但仍面临着种植、加工和销售等多方面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枸杞产业健康发展。
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现状(一)枸杞产业的种植现状近年来,种植枸杞的面积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和品种专业化的趋势明显加强,一种新型的宁夏枸杞农业联户合作模式应运而生,农户采取合作互利的经营方式,农户之间进行统一浇灌,连片连户打药防虫,在采摘季时,各户之间相互合作采摘,按每日采摘量核算工资。
同时,许多枸杞加工企业,通过基地化种植枸杞,重点经营枸杞的深层次加工,拓展企业品牌产品增值空间,打开市场销路,实现“种、加、销”一体化的示范性产业,使枸杞产业成为宁夏种植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近几年,宁夏自治区政府把宁夏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定位为枸杞产业,并出台扶持政策,在资金上进行不同层次的支持,这让枸杞产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枸杞的种植面积也以5万至6万亩的速度,每年平稳又快速地发展。
我国现有枸杞种植面积150万亩,宁夏的种植面积达到85.7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全国的枸杞行业直接产生70亿元的价值,而宁夏产枸杞干果总量约13万吨,直接产值超过50亿元,这让宁夏成为枸杞种植区内,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榜首。
(二)枸杞加工业的现状宁夏枸杞现有的生产加工销售商圈,具体分为中卫、银川两大市场,在这两个市场中,存在大中小的枸杞加工企业大概550多家,这些企业主要引导了枸杞的生产平台和销售市场,间接形成了800多家零售商企业,促使这两大商圈的枸杞产业各具特色的发展。
1.中卫枸杞市场枸杞的源头是宁夏中卫市中宁县。
中宁在栽种枸杞的几百年中,根据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宁枸杞产品。
尤其是近几十年,中卫市以中宁县枸杞为入手点,在扩大枸杞的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枸杞的每亩生产量和总生产量,优化种植优等品枸杞,增值枸杞生产的总价值,逐渐让中宁枸杞得到长期发展,成为中卫市的主导产业和致富性产业,同时中卫枸杞的产业化发展已具有雏形,这为拉动中卫市经济发展、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发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卫枸杞市场现如今已发展成为枸杞的集散地,该地区主要是以枸杞的干鲜果原料贸易为主,同时发展干鲜果的初加工销售,年销售量可达到13万吨左右。
宁夏枸杞产业存在问题及改革措施摘要: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因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特产优质的红枸杞。
枸杞具有十分可观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及其经济价值。
然而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疲软,没有形成特色产业链条。
从生产到加工、出售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发展已到瓶颈阶段,既有问题难以解决,产业发展难以实现突破。
通过对中宁县枸杞产量2005年——2010年变化趋势分析寻找枸杞产量保障的方法。
尝试对1吨枸杞深加工增值转换比率计算,为枸杞深加工商解除后顾之忧提供理论依据。
对2005年——2010年来甲级枸杞价格变化趋势分析枸杞的需求趋势并开拓市场,提供有可行性的营销理念。
从而为枸杞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链的形成开辟新途径,提供可行性改革措施。
确定宁夏中宁县枸杞未来发展方向为立足国内市场、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以建设枸杞品牌形象为基础,走深加工化道路,促进枸杞产业集群,建设中宁县农业主导产业枸杞产业经济模式。
关键字:枸杞产业;既有问题;趋势分析;改革措施;中宁县1 引言中宁枸杞是宁夏特产,位居宁夏五宝之首。
是中宁县农业产业主导产业,具有地方特色。
中宁县是枸杞原产地,栽培枸杞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得益于宁夏地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和宁夏枸杞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使得宁夏枸杞品质远远胜过其它地区所产的枸杞。
1.1存在问题。
作为主导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初是稳步上升,目前发展进入艰难时期。
暴露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1.1.1缺乏技术,目前产品处于初加工阶段。
枸杞市场主要还是以枸杞干果这种原材料为主,开发出的新产品不多,枸杞的深加工不足,枸杞深加工企业全县仅有13家。
缺乏科研人才,全自治区只有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宁夏枸杞工程研究中心等几个屈指可数的机构在研究枸杞产品开发。
目前研制出了枸杞酒、枸杞叶茶、枸杞籽油等。
研发出的部分新产品受技术限制难以规模生产以供应市场。
1.1.2产品恶性竞争,企业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
品牌缺乏保护,已有“公地悲剧”的趋势。
全国各地到处都在冒充中宁枸杞,使用中宁枸杞品牌。
用秋季枸杞冒充夏季枸杞、用低等级枸杞冒充高等级枸杞。
严重的损害了中宁枸杞的品牌形象。
导致中宁枸杞遭受消费者的“株连罪”1.1.3规划缺失,盲目发展难以形成产业链。
全县枸杞深加工企业仅有13家,功能重叠交叉。
之间鲜有联系和互利互惠。
盲目生产往往形成买方市场导致产品滞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1.4市场狭窄,南方市场国外市场待拓展。
在全国糖酒会上,北方地区枸杞果酒已经成为主角。
但是南方市场上依然由荔枝、菠萝、蓝莓等占据主要地位。
国外市场上我们的枸杞产品已经顺利进入欧美市场、阿拉伯国家市场以及亚洲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但是由于枸杞年产量有浮动。
枸杞出口份额没有保障,直接导致国外市场不稳定,难以再继续拓宽国外市场。
1.1.5发展缺乏管理,枸杞产量浮动大且污染重。
由于产品销路模糊,市场资源不足。
枸杞价格没有保障,部分杞农放弃枸杞种植选择其他作物。
导致产量大幅度波动。
枸杞质量把关不严,部分杞农为了枸杞干果色泽鲜艳美观特用硫磺对枸杞进行熏蒸。
曾经一度兰州枸杞市场中的中宁枸杞有4成以上的枸杞是经硫磺熏蒸过的。
这类毒枸杞色泽美艳但是可保存时间严重缩短、味道显酸,且有硫磺残余,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此类产品流通进入市场后严重的破坏了中宁枸杞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枸杞采用全人工采摘,由于枸杞的时令性成熟对枸杞采摘人数需求大无法得到保障。
有些杞农甚至因为没有采摘枸杞的人手只能看着枸杞烂在树上。
1.1.6枸杞产品价格混乱,居高不下。
中宁枸杞依仗优质的品质,价格定位过高,严重超出产品的价值量。
新开发出来的产品价格更是如此。
普通百姓难以接受,市场上匮乏亲民产品。
这严重的阻碍了枸杞产品的流通,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影响市场份额。
(7)营销理念落后,产品流通速度慢。
企业没有或缺失系统的培养营销人才方案和机构。
方法落后,传播性不强。
电子交易渠道仅有宁夏北方商品交易所一家。
目前枸杞产业发展暴露出的问题被不同的部门、人士先后意识和发现。
但是尚没有科学的分析并以书面形式提出具体改革措施。
此前的研究都是针对如何提高枸杞产量以及影响枸杞产量的因子开展的。
本文通过对枸杞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原因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剖析,并相应提出改革措施。
帮助枸杞产业发展摆脱困境,迈入新时期。
2 研究方法2.1 数据来源本文研究所采用数据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农业信息网。
数据从2005年到2010年。
2.2 基于05——10年中宁县枸杞产量和种植面积变化的趋势分析,寻找影响枸杞产量浮动变化的原因,以便从根源解决问题。
时间(年)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面积(万亩)18 30 47 38 60 70产量(万吨) 3.8 5 6.2 5.1 7.8 9根据上表可以看出从05年到10年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和枸杞干果产量都是呈上升趋势的。
05年到07年之间增长速度迅猛,而08年较07年相比种植面积和干果产量都大幅度下降了不少。
09年10年又恢复了增长状态。
六年之内枸杞的产量和种植面积都经历了大起大落。
可见枸杞产量浮动是比较大的。
这无法为枸杞深加工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05年到07年中宁县对枸杞发展十分重视,规范了枸杞交易市场。
杞农们纷纷开始种植枸杞,种植面积迅速上升。
07年下半年由于枸杞滞销和病虫害的影响,枸杞大量滞销,对杞农打击很大。
又因为中宁县采摘枸杞发生了数起儿童中毒事件直接导致杞农无法雇佣到人采摘枸杞。
大量杞农使用硫磺熏蒸枸杞使低劣枸杞流入市场,引起消费者抵制,产品滞销。
于是杞农纷纷挖树插秧,改种水稻了。
08年开始陆续开发出来了一系列枸杞产品,枸杞市场日渐回暖需求增加,种植面积和产量又一次开始了稳定增长。
只有稳定市场需求,保障杞农利益才能确保枸杞产量的稳定。
因此要依靠政府力量规范枸杞市场,进行科学的管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同时要注意枸杞产品内部的产业调整和引导,防止出现买方市场造成产品滞销。
建立好品牌形象,防止不良竞争和“公地悲剧”。
2.3 根据对1吨枸杞深加工增值转换比率计算,为枸杞深加工商解除后顾之忧提供理论依据。
发展枸杞深加工项目,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增加产品附加值。
枸杞夏季贡果价格50元500g,枸杞夏季干果价格30元500g.1吨深加工的枸杞增值转化率就是1:1.5。
枸杞贡果不算完全的深度开发,如果把枸杞加工成枸杞酒那深加工增值转化率还要更大。
因此,枸杞深加工的潜在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引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已是枸杞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吸引国外人才,和国外先进的仪器设备。
法国有悠久的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枸杞酒的酿造技术可以向其借鉴和学习。
政府还应该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为枸杞工程建设进行人才储备和培养。
为枸杞产品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持!2.4 对2005年——2010年来甲级枸杞价格变化趋势分析枸杞的需求趋势并开拓市场,提供有可行性的营销理念。
国务院商业部和卫生部颁布了枸杞的5个验级标准:贡果180-200粒;枸杞王:220粒/50克;特级:280粒/50克;甲级:370粒/50克;乙级:580粒/50克;要求颗粒大小均匀,无干籽、油粒、杂质、虫蛀、霉变。
根据图表显示,2005-2010年中宁甲级枸杞价格突显出逐年增长趋势,从2005年的9.76元/公斤上升到2010年的39.4元/公斤,5年间枸杞价格增长了4倍左右。
据统计年枸杞需求量8600万吨左右,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势态。
为何枸杞市场行情逐年上涨?其主要剖析以下几个方面:枸杞的市场资源丰富,目前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枸杞市场拓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要改变营销理念和策略,做好品牌效应,塑造品牌形象,生产质量一流的产品。
3 结论本文通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中宁县枸杞产量2005年——2010年变化趋势原因分析;尝试对1吨枸杞深加工增值转换比率计算;对2005年——2010年来中宁甲级枸杞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为枸杞产业发展既有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改革方法。
3.1枸杞产业发展急需采取的具体改革措施。
引进技术,开发新产品。
科学管理,规范市场。
争取政策支持,发挥产业优势。
调整产品结构,防止买方市场形成。
改变经营理念,营销策略,加强市场拓展!加强农业生产管理,防止低劣受污染枸杞进入生产加工渠道。
3.2中宁枸杞未来发展的定位定向。
要以打造特色主导产业为目标,以建设枸杞品牌形象为基础,走深加工化道路,促进枸杞产业集群,建设中宁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枸杞产业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1]良心坏了兰州市场枸杞四成是硫磺熏过的.西部商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中广网,2009[2]宁夏枸杞酒,你拿什么规避品牌诛连危机.商报新华中国食品科技网,2009[3]刘静.宁夏枸杞气象研究.宁夏日报,2009[4]疆艾比湖枸杞深加工项目建设.宁夏网宁夏日报[5]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