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
- 格式:pdf
- 大小:313.72 KB
- 文档页数:5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田国红【摘要】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病变.临床以晨起后无痛性下方视野遮挡及视力下降为特征,急性期视盘节段性水肿、盘周线状出血.该病发病机制不明,推测与视盘发育拥挤(高危视盘)及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血管病风险因素相关.NAION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约1/3的患者视力可部分改善;近20%的患者5年内健眼将相继发病.NAION需要与颞动脉炎导致的炎性缺血进行鉴别诊断,因为后者发病凶险,预后差.【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6(016)005【总页数】4页(P372-375)【作者】田国红【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正文语种】中文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NAION)是年龄>50岁人群中最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病变,在美国年发病率为2.3/100 000~10/100 000[1]。
该病男女受累无性别倾向,发病时平均年龄最常见为57~65岁[2-3]。
NAION的发病具体病理机制不详,推测与视神经头部(optic nerve head)的供血障碍有关。
由于视神经筛板前部的血流供给主要来自数条睫状后短动脉形成的Zinn-Haller环,且发病时很少见到血管内栓子,故缺血的机制主要与系统性疾病导致的低灌注及小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另外几乎所有NAION患者均具有高危视盘(disc-at-risk),小而拥挤的空间使得从中通过的神经纤维与血管更容易受到挤压而发病。
除了视盘解剖结构的高危因素,NAION患者还存在一些血管疾病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
文献报道高达50%的NAION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4];>1/4的患者有糖尿病史[5]。
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梁超群;陈长征;苏钰;易佐慧子【摘要】AIM: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incamine sustained release capsules on non- 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 NAION) . · METHODS: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monocular onset NAION in acute stage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2015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outine treatment such as steroid pulse therapy and neurotrophic treatment were given to all the patients. Vincamine was add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with 30mg twice a day for 3mo.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 BCVA), mean deviation ( MD) of visual field,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 RNFL ) , ganglion cell complex( GCC ) ,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 PVEP ) and OCT results were analyzed befo 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Totally 42 eyes of 42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our study. There were 27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ged from 33 to 79 years old, the average value was 55. 55± 11. 83 years old. The control group has 15 patients, aged from 40 to 70 years old, the average value was 55. 71 ± 10. 06 years old.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baseline. After3mo of the treatment, MD valu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 2. 342, 2. 692; P = 0. 027, 0. 041). The difference of PVEP amplitude and potential of the two groups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thickness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and the ganglion cell complex were all lower than the baseline,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01). Th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oth effective, the treatment group has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the treatment of vincamine had not beenfound. ·CONCLUSION:Vincamine is helpful in the treatment of 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目的:观察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01/09来我院就诊的急性期发病的单眼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患者42例4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15眼)、治疗组(27例27眼),所有患者均给予大剂量激素(甲基强的松龙500~1000mg)、维生素B1、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长春胺缓释胶囊口服治疗,30 mg/次,每天2次,疗程为3 mo.观察比较两组患眼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平均视野缺损(mean deviation,MD)、平均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ganglion cell complex,GCC)、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P100波潜伏期及振幅等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眼视力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患眼MD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2、2.692,P=0.027、0.04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PVEP振幅较治疗前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2、1.840,P=0.062、0.089);治疗组与对照组PVEP潜时值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2.018、1.301,P=0.054、0.216);治疗组与对照组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都比治疗前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萎缩程度更严重.两组治疗均有效,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尚未发现与长春胺缓释胶囊的口服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NAIO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能够起到辅助治疗、减少视神经损伤的作用.【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10【总页数】4页(P1845-1848)【关键词】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长春胺【作者】梁超群;陈长征;苏钰;易佐慧子【作者单位】43006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43006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43006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43006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目的:观察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系暴盲(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住院患者。
一、目系暴盲(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目系暴盲(TCD编码:BYT070)。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CD-10编码:H47.00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曾庆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视神经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韦企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目系暴盲(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协作组制定的“目系暴盲(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目系暴盲(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常见证候: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阴虚阳亢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目系暴盲(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协作组制定的“目系暴盲(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目系暴盲(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目系暴盲(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
2.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合并其他全身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视力(矫正视力);(2)裂隙灯;(3)眼底检查;(4)眼压;(5)VEP;(6)视野;(7)眼底荧光血管造影;(8)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9)生化、心电图、胸部X线片。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指以突然视力减退、视盘水肿和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
临床上分为两型,一种类型为非动脉炎性(Non-arteritic AION,NAION),另一种类型为动脉炎性(arteritic AION,AAION)。
属于中医“目系暴盲”或“视瞻昏渺”范畴[1-6,23]。
3诊断3.1诊断要点[7-11,22,23]3.1.1病史可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病史。
3.1.2临床症状视力突然减退或丧失,通常不伴有眼球转动疼痛或钝痛,部分患者发病前可有一过性视物模糊或黑矇。
3.1.3局部检查患眼有相对性瞳孔传导阻滞(RAPD),眼底检查见视盘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视盘周围有线形出血,晚期视神经萎缩。
3.1.4其他检查视野:检查见有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视野缺损。
视觉电生理: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和(或)振幅降低。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为早期视盘荧光充盈迟缓或缺损,后期荧光渗漏增强。
OCT:早期视盘水肿隆起,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厚度增加,后期视盘水肿消退,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厚度萎缩变薄。
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除上述表现为,还具有血沉明显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特点,颞动脉活检可以确诊。
3.2鉴别诊断[10,23]3.2.1急性视神经炎本病多为青少年发病,视力急剧下降,可伴眼球转动痛,眼底表现为视盘充血性水肿,颜色较红,边界不清,视野表现为中心暗点或向心性视野损害。
3.2.2视盘水肿本病多为颅内原发疾病引起,颅内压增高。
一般双眼发病,视盘水肿明显,隆起度一般在3D以上,周围视网膜水肿,静脉迂曲扩张。
我国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2015年)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我国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
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眼科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年,卷(期):2015,51(5)
引用本文格式: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我国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期刊论文]-中华眼科杂志 2015(5)。
球后注射甲强龙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李智1,江陆军2,江拥军3,孟淑芬3(1.安徽省涡阳县人民医院眼科;2.安徽省涡阳县白内障指导站;3.安徽省涡阳县药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安徽涡阳233600)关键词: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药物疗法;甲强龙/治疗应用;球后注射非动脉炎性前部视神经病变(NAION)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眼科常见的视神经病变,当前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恢复患者的视功能损害及防止对侧眼的发病[1]。
近年来,三甲医院有临床报道在球后注射甲强龙治疗急性期NAION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基层二甲以下医院未见有相关研究报道。
因此,我院课题组对一组NAION患者进行了甲强龙治疗,观察了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2009年3月—2011年9月期间对在我院课题组就诊的NAION患者30例36只眼进行甲强龙治疗,其中男性12例12只眼,女性18例24只眼,年龄23 60岁,平均年龄49.6岁,右眼20只眼,左眼16只眼,从发病到接受甲强龙治疗时间间隔为3 20d,平均时间间隔为7d。
所有患者在甲强龙治疗前1 3d进行了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视野检查。
纳入标准:(1)患眼BCVA≤0.4;(2)NAION发病时间在3周以内;(3)直接检眼镜检查发现有明显视盘水肿;(4)患眼视野表现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半侧或多象限缺损;(5)FFA检查显示早期视盘区域性荧光充盈延缓或缺损,中期视盘表面荧光素渗漏,晚期表现为视盘的不均匀或弥漫性强荧光;(6)无巨细胞性动脉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无头痛、发热、下颌运动障碍、颞浅动脉压痛和烧灼感等临床表现,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查正常。
排除标准:(1)患者不同意进行SOLV-MEDROL治疗;(2)患眼伴有其它的严重疾病,不适合此项治疗或者影响治疗后的随访观察者;(3)因全身情况复杂不能耐受球后注射治疗;(4)对侧眼有严重病变因BCVA 低于患眼者;(5)复发性NAION的患眼。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
床观察
吴怡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5(000)024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4例54眼临床确诊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对照组(银杏叶注射液),辅助激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及乙酰唑胺治疗,15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用药后观察患者眼底视乳头水肿消退的情况及隔3天查视力,1个疗程治疗后复查视野.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视力、视野及视乳头水肿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27例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27例患者总有效率74.0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溶血、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效、安全.
【总页数】1页(P31)
【作者】吴怡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 1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4.6
【相关文献】
1.球后注射甲强龙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2.复方樟柳碱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白 (NAION)的临床观察
3.复方樟柳碱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白(NAION)的临床观察
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5.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形态变化及其对视觉功能的影响吕杰;张丽;马军艳【摘要】目的应用形态测量学方法评估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杯/盘直径比(C/ D)和视神经乳头旁α区和β区的变化,探讨视盘形态变化与NAION的关系.方法选取154例单眼或双眼发病NAION患者,采用德国Carl Zeiss公司Humphrey 2000型OCT检查系统连续拍摄视盘形态,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随访时间为12个月.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视盘直径分别为(P = 0.30,P = 0.61),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C / D比分别为(P = 0.47,P = 0.19),乳头旁α区和β区分别为(P =0.27,P = 0.32).单眼NAION组患眼和对侧眼之间无明显差异.单侧NAION组和双侧NAION组未受影响眼之间,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视盘直径、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C / D比、与α区和β区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NAION组患眼视力、视盘直径、C/D比、视盘旁α区或β区无显著相关性(P >0.20),单侧NAION组患眼和对侧眼视力之间无显著差异(全部P>0.25).结论 NAION组不影响C / D比值,也不影响视盘旁α区和β区.视盘形态大小与NAAION组视力无相关性.【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年(卷),期】2014(022)001【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形态学【作者】吕杰;张丽;马军艳【作者单位】454000,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453000,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454000,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 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是一类发生在前部视神经的急性缺血性眼疾病,具有病因复杂化和多样化特点,近年来,视盘解剖特征、屈光状态、眼压等眼局部因素与NAION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系暴盲(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曾庆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单眼或双眼视力突然下降或失明,而外眼轮廓无异常。
(2)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可呈不均匀性或弥漫性。
(3)视野检查多见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水平性或神经束样缺损。
(4)瞳孔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5)色觉减退先红后绿。
(6)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视神经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韦企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视力突然减退或丧失,通常不伴有眼球转动痛或钝痛。
部分患者发病前可有一过性视物模糊或黑矇。
(2)患眼瞳孔有RAPD。
(3)眼底视盘轻度水肿并伴出血。
(4)视野检查主要表现为与视乳头相连的扇形或类象限性缺损。
(5)视觉诱发电位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有上述支持视神经传导功能受阻及视盘荧光充盈迟缓或缺损的证据。
(6)能排除炎性病灶、脱髓鞘疾病、遗传性以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患者为中老年人,有全身血管性疾病及TCD或CDI检查有异常,均是支持NAION的参考依据。
(二)证候诊断1.气滞血瘀证:视力骤降,心烦郁闷,头目胀痛,胸胁胀满。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数。
2.气虚血瘀证:视力骤降,头胀痛或眼刺痛不移,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倦怠懒言。
舌质偏淡或见瘀斑,脉象细涩或细数无力。
3.气血两虚证:素体亏虚,视物模糊,面色无华,懒言少动,食少便溏。
唇舌淡白,舌淡嫩,脉细无力。
4.阴虚阳亢证:突然视物不见,眩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面部烘热,心烦易怒。
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或弦细。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气滞血瘀证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推荐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炒白术、甘草、薄荷、石菖蒲、桃仁、红花、生地黄、川芎等。
视神经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全文)概念ON泛指累及视神经的各种炎性病变,是神经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青少年和女性易罹患,是影响视力的的重要神经疾病。
诊断及鉴别诊断ON的诊断条件包括:①急性视力下降,伴或不伴眼瞳及视盘水肿;②视神经损害相关性视野异常;③存在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功能障碍、视觉诱发电位异常2项中至少1项;④除外其他视神经疾病,如缺血性、压迫性及浸润性、外伤性、中毒性及营养代谢性、遗传性视神经病等;⑤除外视交叉及交叉后的视路和视中枢病变;⑥除外其他眼科疾病,如眼前节病变、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屈光不正、青光眼等;⑦除外非器质性视力下降。
视神经炎分类传统分类方法按照发病部位进行分类,ON可分为:①球后视神经炎(retrobulbarneuritis),仅累及视神经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视盘正常;②视乳头炎(papillitis),累及视盘,伴视盘水肿;③视神经周围炎(perineuritis),主要累及视神经鞘;④视神经网膜炎(neuroretinitis),同时累及视盘及其周围视网膜。
新的《视神经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按照病因进行分类,ON可分为:①脱髓鞘性ON,其中又包括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idiopathicdemyelinatingopticneuritis,IDON)、多发性硬化及多发性硬化相关性视神经炎(multiplesclerosisrelatedopticneuritis,MS-ON)和视神经脊髓炎及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neuromyelitisopticarelatedneuritis,NMO-ON);②感染和感染相关性ON(infectiousorinfectiousrelatedopticneuritis);③自身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相关ON,也称炎性视神经病(autoimmuneopticneuropathy)。
IDON症状与体征眼痛国外研究提示超过90%的患者存在眼痛、眼球转痛或眶周疼痛,眼痛可先发于或与视力下降同时发生,一半持续几天。
眼玻璃体内和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5-12-03T11:55:56.447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8月作者:黎雄豪郑仲[导读]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人民医院眼科湖北咸宁 Jonas等[8]玻璃体腔内注射20mg曲安奈德治疗了NAION 3例3眼,不但未能改善视力,甚至出现1例高眼压,需要抗青光眼药物治疗。
黎雄豪郑仲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人民医院眼科湖北咸宁 437400【摘要】目的:比较眼玻璃体内和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选择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眼玻璃体内注射组(Ⅰ组)和眼球后注射组(Ⅱ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方法治疗,Ⅰ组患者眼玻璃体内注射4mg/0.1ml曲安奈德注射液,Ⅱ组患者眼球后注射20mg/0.5ml曲安奈德注射液,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国际标准远视力表进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评价视力改善效果,采用日本产Topcon喷气式电眼压计检测眼压的变化情况,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视盘水肿的消退情况,记录视盘水肿消退时间,采用瑞士产Octopus全自动阈值视野分析系统检查患者视野变化情况,评价野改善效果。
结果:Ⅰ组和Ⅱ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视野缺损异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Ⅰ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明显高于Ⅱ组(P均<0.05),视野缺损异度明显低于Ⅱ组(P<0.01),Ⅰ组视盘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Ⅰ组和Ⅱ组的视力改善效果分别为100%比90%,视野改善效果分别为87%比70%,Ⅰ组视力改善效果、视野改善效果明显高于Ⅱ组(x2=8.616、9.095,P均<0.05)。
视神经炎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视神经炎(opticneuritis,ON)泛指累及视神经的各种炎性病变,是青中年人最易罹患的致盲性视神经疾病。
以往按受累部位分为4型:球后视神经炎——仅累及视神经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视乳头正常;视乳头炎——累及视乳头,伴视乳头水肿;视神经周围炎——主要累及视神经鞘;视神经网膜炎——同时累及视盘及其周围视网膜。
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分型方法是根据病因分型。
我国视神经炎的诊断和治疗比较混乱,亟需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本共识参照目前国内外有关视神经炎的循证证据,推荐对ON以病因分型为基础进行临床诊断,进而选择相应的针对性治疗措施。
一、视神经炎的病因分型:1、特发性视神经炎:(1)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idiopathicdem yelinatingopticneuritis,IDON),亦称经典多发性硬化相关性视神经炎(multiplesclerosisrelatedopticneuritis,MS-ON);(2)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neuromyelitisopticarelatedopticneur itis,NMO-ON);(3)其它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相关性视神经炎。
2、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炎。
3、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
4、其它无法归类的视神经炎。
二、临床表现:(一)特发性视神经炎1.IDON:是欧美研究报道中最常见的视神经炎类型,20~50岁多见,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3。
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可有各种前驱因素。
其典型表现为单眼视力下降,视力损害程度不一;视功能损害相对较轻的患者可以色觉障碍及对比敏感度降低为主要表现。
部分患者有眼痛或眼球转痛。
视野损害类型多样,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神经纤维束型视野缺。
VEP检查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
单侧或两次以上发作后双侧病变程度不对称的视神经炎患者可见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功能障碍(relativeafferentpapillarydefect,RA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