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格式:pdf
- 大小:311.38 KB
- 文档页数:4
中医药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8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运用中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既往应用过激素药物治疗后临床效果不理想患者18例(36只眼)进行中药治疗,进行治疗的患者主要分为三型,分别为气滞血瘀、阴虚阳亢、气虚血亏,与此同时静滴灯盏花素注射液。
结果:经过1~2个月的治疗和4~12个月的随访,有1例患者(2只眼)基本痊愈,18只眼显效,14只眼有效,2只眼无效,总有效率94.4%。
结论:运用激素药物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效果不理想时,再次使用中药进行治疗还会得到一定的效果,同时没有不良反应发生,一般不复发,这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得到认可。
关键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药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71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指为视盘筛板前区及筛板区供应血液的睫状后血管小分支发生出现缺血,引起视盘局部发生梗死现象。
这种疾病主要特点为视盘水肿、视力突然减退以及视野出现缺损等一系列表现。
在中医眼科中,这种疾病属于目系疾患,如果视力下降不明显则为“视瞻昏渺”的范畴,如果视力急剧下降则为“暴盲”范畴,长时间后并发视神经萎缩则为“青盲”的范畴。
2010年6月~2012年3月运用激素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aion患者18例(36只眼),继续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选择病例均为运用激素治疗未取得良好效果的患者,在停止用药7~14天后,对这18例(36只眼)患者进行中药治疗,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5~65岁;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发病。
有13例患者伴有全身疾病,其中5例患者伴有高血压,6例患者伴有糖尿病,2例患者伴有高脂血症,其余5例患者无明显全身疾病。
诊断标准:一般患者均为中老年,起病较急,视力下降,对眼底进行检查时可表现为轻度视盘水肿,边界不清,色泽浅淡,一些患者还可见一眼视盘水肿,另一眼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表现为不以正中线为界的生理盲点。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荧光造影和视野改变分析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FFA)和视野检查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作用。
方法对56例(62眼)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视野等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2眼(100%)在造影早期视盘缺血区荧光充盈延缓或缺损,可见局限性的弱荧光区,晚期视盘呈强荧光或强弱不对称的特征;46眼(82.1%)的FFA图像与视野缺损呈基本对应关系。
结论FFA及视野检查对诊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 and vision field in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given to the FFA and perimetry results of 62 eyes of 56 patients that had been made a definite diagnosis of AION.Results 62 eyes (100%) showed fluorescein filling delay or defect of optic disc ischemic reg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angiography,as well as circumscribed hypofluorescence area.In advanced stage,optic discs showed hyperfluorescence or asymmetric fluorescein.46 eyes (82.1%) were found defects of visual field approximat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FFA images.Conclusion FFA and vision field were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AION diagnosis.【Key words】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 Vision field前部缺血性視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neuropathy,AION)是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的视神经急性缺血性疾病,具有典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视野改变临床特征。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主要类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哪些类型?相信大家通过此病症的名字就可以发现它是一种视觉神经前端因为供血不足而引发的疾病,发病时常为双眼先后发病,间隔数周、数月或数年。
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类型。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哪些类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供应视盘筛板前区及筛板区的睫状后血管的小分支发生缺血,致使视盘发生局部梗死。
它是以突然视力减退、视盘水肿及特征性视野缺损(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缺损)为特点的一组综合征。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因:视盘局部血管病变:如眼部动脉炎症、动脉硬化或栓子栓塞;血黏度增加:如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眼部血流低灌注:如全身低血压、颈动脉或眼动脉狭窄、急性失血、眼压增高。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症状有突然发生无痛、非进行性的视力减退。
开始为单眼发病,数周至数年可累及另侧眼,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类型:非动脉炎性:或称动脉硬化性,多见于40~60岁患者,可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相对的夜间性低血压可能在本病中起作用,特别是服用抗高血压苭物的患者。
25%~40%另侧眼也会发病。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类型包括动脉炎性:较前者少见,主要为颞侧动脉炎或称巨细胞动脉炎所致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70~80岁的老人多见。
其视力减退、视盘水肿较前者更明显,且可双眼同时发生。
若从症状、体征或血沉而怀疑为巨细胞动脉炎时,可做颞动脉活组织检查。
常有风湿性多肌痛症,可累及颈、肩、上肢、臀部和大腿肌肉。
由于颞动脉受累,可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头痛、头皮触痛、下颌痛等症状。
此外,还可出现体重下降、厌食、低热、全身不适、肌痛和关节痛等症状。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哪些类型?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类型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预防和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时能有所帮助。
天津254医院眼科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身患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李晓月,李利艳,宋婷婷,周 波【摘要】 目的 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5-06至2020-05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02例(106眼)设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眼科诊断为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人群130例设为对照组。
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吸烟史、饮酒史、颈动脉病、动脉血压、生化指标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结果 病例组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颈动脉病变、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空腹血糖(fasting 归分析发现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尿酸>297µ结论 临床上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尿酸>297µ神经病变。
【关键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危险因素【中国图书分类号】 R774.6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因供应视神经的动脉血供发生急性障碍而引起的视神经损害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1]。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性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以及视物遮挡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眼部健康及生活质量[2]。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有动脉炎性和非动脉炎性两种,其中以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较为常见。
据研究调查显示[3],该病每年在美国的发病率约达0.010%,且每年新增患者约有6000例。
导致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因素较多,大部分认为该病是由某些全身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血液流变等异常所致[4]。
此外,还有许多影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的因素,如年龄、颈动脉病变及血清标记物等,但目前临床上关于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无统一说法。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这也使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率进一步增高。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高压氧治疗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高压氧,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一般2~3疗程。
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底改变恢复正常,视野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高压氧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高压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为本院眼科确诊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60例(60只眼),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5~71岁,平均53岁,病程不超过1个月。
排除糖尿病、颞动脉炎、视网膜脱离、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加基础治疗,对照组仅为基础治疗。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每位患者都给予舒血宁注射液40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妥拉唑林12.5mg+地塞米松2.5mg球后注射,均每日1次,14天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再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及激素,酌情应用降眼压药物。
治疗组高压氧采用入舱加压至2.2ATA,戴上面罩吸入纯氧90分钟,中间间隔10分钟,减压出舱,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一般2~3疗程。
同时做各种高压氧入舱前检查,本组病例均为全身情况许可患者。
结果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均作视力和眼部检查。
将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查的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27%,对照组总有效率22%。
经治疗后,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底改变恢复正常,视野有不同程度改善。
讨论急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盘弱荧光与强荧光,以及视盘荧光不均等特征,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又由于发病急骤,短期内易造成视功能永久性损害,故在治疗上应争分夺秒,力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传统治疗方法有:扩血管药物的应用,激素的应用,其他如减压疗法、抗凝疗法等。
高压氧治疗在医学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在多种眼病治疗中发挥作用,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钝挫伤、视神经炎、中毒性视网膜神经病变,临床报道不多。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 )是以突然视力减退、视盘水肿及特征性视野缺损为特点的1组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人。
该病属眼科急重症,宜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时抢救视力[1]。
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常规治疗疗效多不理想,为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该院从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尝试运用针灸结合眼部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药物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院门诊和住院AION 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0~70岁,平均(61.93±4.68)岁;病程1~15d ,平均(9.40±2.82)d ;伴高血压17例,糖尿病8例,高血脂5例。
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1~68岁,平均(60.83±4.26)岁;病程1~15d ,平均(9.27±2.50)d ;伴高血压15例,糖尿病9例,高血脂6例。
1.2诊断及纳入标准①中老年患者,突发单眼或双眼无痛性急剧视力下降;②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全身疾病;③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模糊、轻度肿胀呈淡红色,可伴有视盘盘周的线状出血;或视盘边界清,部分象限呈黄白色;④视野检查:呈现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视野缺损,与视盘的改变部位相对应;⑤年龄50~70岁,病程1~15d 的患者。
1.3治疗方法1.3.1对照组予匈牙利吉瑞大药厂生产的长春西汀针20mL+5%葡萄糖水/生理盐水500mL 静滴。
1次/14d 为1疗程,给予1~2疗程的治疗,同时所有患者均对因治疗。
治疗方法应用能量合剂,口服或肌注营养神经类药物,酌情使用降眼压药物及激素类药物。
针对患者合并患有的全身疾病,协同内科进行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治疗。
1.3.2治疗组(1)药物治疗同对照组。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指以突然视力减退、视盘水肿和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
临床上分为两型,一种类型为非动脉炎性(Non-arteritic AION,NAION),另一种类型为动脉炎性(arteritic AION,AAION)。
属于中医“目系暴盲”或“视瞻昏渺”范畴[1-6,23]。
3诊断
3.1诊断要点[7-11,22,23]
3.1.1病史
可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病史。
3.1.2临床症状
视力突然减退或丧失,通常不伴有眼球转动疼痛或钝痛,部分患者发病前可有一过性视物模糊或黑矇。
3.1.3局部检查
患眼有相对性瞳孔传导阻滞(RAPD),眼底检查见视盘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视盘周围有线形出血,晚期视神经萎缩。
3.1.4其他检查
视野:检查见有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视野缺损。
视觉电生理: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和(或)振幅降低。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为早期视盘荧光充盈迟缓或缺损,后期荧光渗漏增强。
OCT:早期视盘水肿隆起,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厚度增加,后期视盘水肿消退,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厚度萎缩变薄。
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除上述表现为,还具有血沉明显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特点,颞动脉活检可以确诊。
3.2鉴别诊断[10,23]
3.2.1急性视神经炎
本病多为青少年发病,视力急剧下降,可伴眼球转动痛,眼底表现为视盘充血性水肿,颜色较红,边界不清,视野表现为中心暗点或向心性视野损害。
3.2.2视盘水肿
本病多为颅内原发疾病引起,颅内压增高。
一般双眼发病,视盘水肿明显,隆起度一般在3D以上,周围视网膜水肿,静脉迂曲扩张。
早期视力正常,病程较久者可有阵发性黑矇。
视野为生理盲点扩大。
3.2.3Föster-Kennedy综合征
本病为额叶底部肿瘤或蝶骨嵴、嗅沟脑膜瘤压迫一侧视神经所致。
临床表现为视力严重减退,病变侧视神经萎缩和嗅觉缺失,对侧视乳头水肿。
查头颅CT 和MRI可以确诊。
4辨证[1-4,6,16,21,23]
4.1气滞血瘀证
视力骤降或突然眼前黑影,无眼球疼痛,视盘呈灰白色水肿,边界模糊,视盘周围可见出血,视网膜动脉细,或视盘水肿逐渐消退,出血吸收;伴胸胁胀满,心烦郁闷,头目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
4.2肝肾阴虚证
视物不清日久,视盘边界逐渐清晰,颜色变淡或苍白,视盘周围出血吸收;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失眠盗汗;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4.3肝阳上亢证
视力骤降或突然眼前黑影,无眼球疼痛,视盘呈灰白色水肿,边界模糊,视盘周围可见出血,视网膜动脉细;伴目干涩,头眼胀痛或眩晕时作,急躁易怒,面赤烘热,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或数。
4.4痰热上壅证
视力骤降或突然眼前黑影,无眼球疼痛,视盘呈灰白色水肿,边界模糊,视盘周围可见出血;形体多较肥胖,伴头晕目眩,胸闷烦躁,食少恶心,口苦痰稠;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4.5气虚血瘀证
视力骤降或突然眼前黑影,视盘呈灰白色水肿,边界模糊,视盘周围可见出血;或视物不清日久,视盘色淡,边界逐渐清晰,视盘周围出血逐渐吸收;伴头胀痛或眼刺疼不移,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倦怠懒言,舌质偏淡或见瘀斑,脉象细涩或细数无力。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原则。
病之初期以气滞血瘀为主,治疗应活血化瘀;晚期以阴虚肝郁为主,治疗应滋补肝肾,活血通络。
5.2分证论治
5.2.1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主方: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5,12-15]。
(推荐级别:C)
常用药:当归、地黄、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
5.2.2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
主方:明目地黄丸(《审视瑶函》)加减[23]。
(推荐级别:E)
常用药:熟地黄、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神、牡丹皮、当归、柴胡、五味子。
5.2.3肝阳上亢证
治法:滋阴潜阳,活血通络。
主方:育阴潜阳通脉汤(《中医眼科临床实践》)加减[12,13]。
(推荐级别:E)
常用药:生牡蛎、生牡蛎、珍珠母、生地黄、山药、枸杞子、白芍、赤芍、丹参、怀牛膝、麦冬、盐知母、盐黄柏、北沙参、蝉蜕、木贼。
5.2.4痰热上壅证
治法:涤痰通络,活血开窍。
主方:涤痰汤(《奇效良方》)加减。
(推荐级别:E)
常用药:半夏、胆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丹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