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的技巧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的技巧【教学目标】一、明确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要求。
二、学习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二、典型例题与方法点津㈠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翻译下列句子:1.赵惠文王十六年。
2.庐陵文天祥。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4.即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㈡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
翻译下列句子:1.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停顿助词)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复词)6.填然鼓之。
(音节助词)㈢换: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翻译下列句子: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单换双)译: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古今异义)译: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作状)译: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假字)译:㈣调: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翻译下列句子:⒈沛公安在?(宾语前置)译: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译: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译: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⒈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译:⒉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谓语)译:⒊竖子,不足与谋。
(省略宾语)译: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省略介词)译:㈥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个“贯”就是“意译”。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译: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专题四古文阅读之文言句读巧用方法一【学习目标】1.了解句读概念,把握句读的方法2.掌握文言正确流畅的翻译技巧句读一、【知识梳理】句读的概念二、【方法点拨】【考题再现】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1.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2014年南通中考语文试卷)2. 其亦知勤事之酬耶(2015年南通中考语文试卷)3.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之间(2016年南通市语文中考试卷)4.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2017年南通市语文中考试卷)句内停顿一、语法结构:【典型例题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佳木秀而繁阴•方七百里•问今是何世•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一犬坐于前•永之人争奔走焉二、句首----副词【典型例题2】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盖一癞蛤蟆也•夫环而攻之而不胜•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岂若吾相邻之旦旦有是哉•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至于负者歌于途•苟富贵句首----连词【典型例题3】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若止印三二本•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虽人有百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然得而腊之以为饵•然则何时而乐耶句首---总结词【典型例题4】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故自号曰醉翁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句首-----表方位、时间性词【典型例题5】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超过两处)•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初三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主备人:姚瑞珍集体备课时间:教材分析: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文言阅读的重点。
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驾御这一题型。
【教学目的】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中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学情分析:通过课堂上学习的文言文课文知道,大家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方法与技巧,也基本上掌握了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
但是,分析几次月考和平时习题的情况,我发现同学们在实词含义的理解上,特别是文言文翻译部分实词含义的把握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面对浩如烟海的文言实词,一个一个的去识记的确不太现实,那么同学们掌握几种文言翻译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文言文的阅读离不开翻译,中考中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所占的分值也较大,这几年都是八分,而考生平均得分多为分值的一半,可见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好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二、新课:例: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分析:此句中,最关键字为寻字,寻有寻找的意思,也有不久的意思,很显然这里是后者。
译文:没有结果,不久就生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询问桃花源的人。
(一词多义)2. 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分析:词句最关键为异字,异有奇怪的意思,也有感到奇怪的意思,显然这里用后者最通顺。
(词类活用)归纳:文言文翻译的明确标准: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的技巧【教学目标】一、明确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要求。
二、学习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二、典型例题与方法点津㈠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翻译下列句子:1.赵惠文王十六年。
2.庐陵文天祥。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4.即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㈡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
翻译下列句子:1.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停顿助词)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复词)6.填然鼓之。
(音节助词)㈢换: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翻译下列句子: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单换双)译: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古今异义)译: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作状)译: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假字)译:㈣调: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翻译下列句子:⒈沛公安在?(宾语前置)译: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译: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译: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⒈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译:⒉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谓语)译:⒊竖子,不足与谋。
(省略宾语)译: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省略介词)译:㈥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个“贯”就是“意译”。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译: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的技巧》学案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的技巧》学案文言文是中考语文必考内容,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文言文阅读是他们最头痛的一部分。
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句子翻译。
那么,如何做好文言文句子翻译呢?下面就来简要介绍一下。
一、理解原文在进行句子翻译之前,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
因为很多时候,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凭借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就直接转换文言文,否则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甚至产生误解。
二、分析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常见的有六种,分别为正句、反问句、祈使句、并列句、复句和独立主格结构。
在进行句子翻译时,了解句子的结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句子意思和翻译方式。
三、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文言文具有古朴、简练、含蓄的语言风格,它的表达方式和现代汉语不同,经常采用古代的词汇、语法等。
在进行句子翻译时,我们要抓住这些特点,注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恰当地表达原文意思。
四、运用翻译技巧(一)模拟盘古开天辟地的方式文言文经常采用比喻、典故等手法表达复杂的情感、事物、思想等。
有时在进行句子翻译时,我们可以采用模拟盘古开天辟地的方式,通过类比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比喻的意思。
(二)通过借代法进行翻译文言文中常常采用借代法多重表达一个或多个词,而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可以使用次要语义的借代或换代方式来体现原文的意思。
(三)注意转换同义词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进行同音、照句的表达,如夫妻、妇女等。
在进行句子翻译时,我们应该根据语境和其他因素来确定使用哪个汉字,以保证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四)注意修辞手法的翻译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非常常见,如夸张、排比、对仗等。
在进行翻译时,我们应该保留原文的修辞手法,运用相应的汉语表达方式来体现原文的意思和修辞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文言文的理解、句子结构分析、语言特点把握和翻译技巧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文言文句子翻译,把握好这一环节,也可以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翻译方法。
2. 能够准确翻译常见的文言文句子。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借代、省略等。
2. 常见文言文句式的识别与翻译:判断句、疑问句、否定句等。
3.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言文句子,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及应用。
2. 难点:识别并翻译复杂的文言文句子。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及示例。
2. 练习法:学生通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翻译中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已学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4. 讨论:分组讨论翻译中的问题,共同解决。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翻译方法。
2. 学生能够准确翻译常见的文言文句子。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借代、省略等。
2. 常见文言文句式的识别与翻译:判断句、疑问句、否定句等。
3.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言文句子,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及应用。
2. 难点:识别并翻译复杂的文言文句子。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及示例。
2. 练习法:学生通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翻译中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已学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4. 讨论:分组讨论翻译中的问题,共同解决。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观察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的掌握程度。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的】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设计】1、本课以学法指导和能力训练为重点,帮助学生归纳系统的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直译),并指导其应用。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翻译六字诀”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本设计重在让学生易于掌握,便于利用,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 _____、 _____ 。
(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
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
准确达:翻译出的现代文要表意明确,语言流畅,语气不走样,不能有语病。
通顺雅:规范,典雅,得体。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意译)(①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②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翻译方法和技巧。
2. 能够准确翻译给定的文言文句子。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对译等。
2. 文言文句子的特殊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3.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翻译。
4. 实例分析:翻译经典文言文句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2. 讲解:讲解文言文句子的特殊结构和常见虚词的用法。
3. 练习:学生自主翻译给定的文言文句子。
4. 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翻译心得和困惑。
5. 总结:总结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学生翻译给定的文言文句子,教师进行评价。
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练习,教师进行评价。
3. 小组讨论: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教师观察并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PPT。
2. 文言文句子特殊结构和常见虚词的资料。
3. 经典文言文句子案例。
4. 翻译练习题库。
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通过讲解文言文句子的特殊结构和常见虚词的用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含义。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并进行评估和反馈。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几个典型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翻译。
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共同翻译一段文言文,并讨论翻译中的困难和问题。
3. 分享与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句翻译困难的文言文句子,与其他小组分享,并共同讨论解决翻译问题。
七、教学策略1. 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句子中的特殊结构和虚词的用法,帮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 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和回答关于文言文句子翻译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的复习已学的文言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翻译“六”字决的体悟及尝试三、教学方法:学生体悟、学生总结、训练巩固四、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复习“怎样翻译文言文句子”。
大家能说说怎样翻译文言文吗?交流一下。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总的要求是忠实原文,语句通顺。
具体地说,就是在翻译时不能望文生义,要细心钻研每句话,每个词的意思,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逐一落实每一个词的词义,特别是弄清楚关键词的含义。
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力求流畅、简洁,表意准确。
下面我们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一、“对”字诀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
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我们可以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
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
二、“留”字诀请看例句(让学生口译)①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②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③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学生译后教师将原句中保留的部分用红线标出,然后总结):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古代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器物名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等,翻译时只要保留就可以了。
即:“留”(板书)三、“换”字诀☆指定学生翻译下面的句子: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2、亲贤臣,远小人。
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古汉语中还有一些通假字现象、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翻译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翻译方法,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翻译方法。
2. 重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练习。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翻译方法。
2. 重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练习。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的应用。
2. 重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练习的解答。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翻译方法。
2. 练习法:进行重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练习。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答翻译练习中的问题。
Lesson 1: 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翻译方法1.1 讲解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翻译方法1.2 示例练习:翻译给定的文言文句子Lesson 2: 重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练习2.1 给出重点文言文句子2.2 学生独立进行翻译练习2.3 教师讲解正确答案并解析翻译方法Lesson 3: 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技巧与注意事项3.1 讲解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技巧3.2 讨论并总结翻译注意事项Lesson 4: 重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练习4.1 给出重点文言文句子4.2 学生独立进行翻译练习4.3 教师讲解正确答案并解析翻译方法Lesson 5: 综合复习与测试5.1 综合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与技巧5.2 进行测试:翻译给定的文言文句子5.3 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6.2 翻译练习评估:对学生的翻译练习进行评分,关注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理解深度。
七、教学延伸7.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7.2 翻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翻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反思8.1 教师自我评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019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的技巧学案【教学目标】
一、明确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要求。
二、学习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二、典型例题与方法点津
㈠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翻译下列句子:
1.赵惠文王十六年。
2.庐陵文天祥。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4.即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㈡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
翻译下列句子:
1.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停顿助词)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复词)
6.填然鼓之。
(音节助词)
㈢换: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翻译下列句子: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单换双)
译:
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古今异义)
译:
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作状)
译: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假字)
译:
㈣调: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翻译下列句子:
⒈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译:
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译: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
译:
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⒈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
译:
⒉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谓语)
译:
⒊竖子,不足与谋。
(省略宾语)译:
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省略介词)译:
㈥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个“贯”就是“意译”。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译:
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
三、巩固复习
答案:
三、典型例题与方法点津
㈠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翻译下列句子:
1.赵惠文王十六年。
赵惠文王十六年。
2.庐陵文天祥。
庐陵的文天祥。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谢太傅在一个寒冬飘雪的日子组织家庭集会。
4.即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㈡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
翻译下列句子:
1.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停顿助词)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复词)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填然鼓之。
(音节助词)咚咚地敲响战鼓
㈢换: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翻译下列句子: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单换双)
译: (楚怀王)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靳尚)。
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古今异义)
译:假如能够凭江东的兵力,和中原(曹操)抗衡,不如早与他们断绝交往。
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作状)
译: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假字)
译:学了又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㈣调: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
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翻译下列句子:
⒈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译:沛公在哪里?
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健的筋骨。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结成的,但比水更寒冷。
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⒈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
译: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才进去。
”
⒉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谓语)
译: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可以使士兵们的勇气低落,第
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失了。
⒊竖子,不足与谋。
(省略宾语)译:这小子不足以同谋大事
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省略介词)译: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南
㈥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个“贯”就是“意译”。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拜说:
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但是陈涉不过是个贫家子弟,又是被迁谪戍边的兵卒。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