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游戏的男生心理
- 格式:docx
- 大小:17.56 KB
- 文档页数:3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案例青少年学生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心理案例,对青少年心理进行辅导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案例篇1分析与诊断:男生小未,十一岁,现就读某小学五年级。
该生表现为:贪玩,学习兴趣不高,和同学关系不好。
最近,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竟欠了班上几个同学共计248元的债!经查,原来,他为了同班里几个爱玩、会玩的同学一起玩,竟然提出“玩一次,许诺给对方多少钱”,到那天为止,除去欠款,他已付出了300多元的交友代价!这是一种人际交往习得性失助感导致不正当的自我防卫机制的个案。
患者不是从自我方面去找原因,努力改变自身的毛病,而是以消极的方式来应对,借用金钱、物质外在手段以排遣人际交往不良带来的压力。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成人社会黑暗面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模仿的天性使然。
不可否认。
但这样做的结果,给成长中的孩子埋下了痛苦的心理隐患。
他没有真心朋友,也不可能交到好朋友。
他为什么会令自己陷入失助的状态?有必要提及他的家庭生活情况:他生活在一个问题家庭,在他四岁时,父母的感情就亮起了红灯。
母亲竭力挽救,总算维持。
为了孩子,母亲委曲求全,但又处心积虑、小心提防“背叛”的父亲,对孩子,总觉有些愧疚,希望多一点补偿。
是否能从家庭寻求到慰藉,就可想而知了。
在班里,他不爱学习,作业常不能完成,又爱以各种理由搪塞,同学们早已习惯了他爱讲大话;在与同学的交往中,由于其情绪反复无常、常推卸责任;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讲信用,常说话不算话;。
不注意个人卫生,身上总有一股说不清的臭味。
同学们都不太愿意和他交朋友。
他也一度处于自卑、自弃的失助状态之中。
沦为个别霸道学生的“攻击目标”,动不动被人欺负一顿。
辅导方法与过程:基于小未身上出现的人际交往习得性失助感,眼前必须建立一次成功的经历,并让他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他在学校门口买了几条金鱼,喜滋滋地拎回家了。
喜欢玩乐的人语录1.爱玩的心灵是自由无拘的,他们用快乐填满了每一个角落。
2.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选择用玩来感受生活的美好。
他们带着笑容,抛开束缚,尽享每一刻的快乐。
爱玩,是他们内心的独白,也是他们对抗沉闷、寻求新鲜的方式。
3.爱玩的人有着开朗的性格,他们总是笑对人生的起伏,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4.爱玩的人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他们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无论是电脑游戏还是户外活动,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沉浸其中,享受玩耍带来的快乐。
6.喜欢玩的人通常也会喜欢学习,因为玩乐是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学习则是深入了解世界的途径。
7.爱玩的人更懂得享受生活。
他们用独特的方式体验世界,用好奇的心态去尝试新鲜事物。
对他们而言,每一次玩耍都是一次发现,一次感悟。
著名作家鲁迅就曾在他的作品中提到过,他童年的许多灵感和洞察力都来自于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经历。
8.爱玩的人更容易找到生活的乐趣。
他们在每一次的玩耍中,都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一位环游世界的旅行家说,正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心驱使她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寻找更多的乐趣和惊喜。
9.玩乐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只有在玩耍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释放压力,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10.懂得玩乐和娱乐的人,更懂得生活的真谛和乐趣。
11.玩乐是与朋友们的狂欢,也是自己内心的探索和充实。
12.玩乐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的桥梁,通过一起玩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增进感情。
13.会玩的人,总能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14.玩耍不仅是儿童的权利,也是成年人的必需品,它带给我们喜悦与创造力。
15.有人说,爱玩的人更有创造力。
的确,当我们放松身心、沉浸在玩耍的乐趣中时,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更加丰富。
不少伟大的创新,都源自于玩乐中的灵光一闪。
比如,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年少时,经常被好奇心驱使去研究各种玩具和机械。
网络游戏中大多都是些打打杀杀的,孩子长时间玩是会造成脾气暴躁甚至会有暴力倾向。
当孩子开始脾气暴躁的时候家长要重视了。
一旦沉迷游戏,不及早帮助孩子脱离,势必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由于很多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都鲜少愿意聆听父母的教训,这要求家长帮助孩子还需要一定的技巧。
如果家里有爱玩游戏,性格暴躁的孩子可以采取下面的建议试试:1、跟孩子做朋友,多跟孩子沟通很多家长容易投入到家长的角色,要求孩子这样那样,跟孩子总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身份,所以,孩子很难跟父母沟通;因此,家长要学会放低姿态,跟孩子成为朋友多沟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他们才会愿意跟你交流,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
2、耐心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走出游戏误区及时地发现孩子所出现的问题,告诉孩子沉迷游戏和手机的危害性,并进行思想上的教育。
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千万不要对孩子打骂,正确地帮助他们走出游戏的误区。
3、改正教育方式,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专制,对孩子太过严苛,或者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太过纵容,这样都会使孩子的心灵扭曲。
另外,降低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因为,家长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有心理压力,有的孩子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也就是由此而来的。
以上就是如何让叛逆期的孩子戒掉游戏的技巧介绍,有此问题的家长不妨可以试一下,但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吃,所以,对于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也要一步一步来,毕竟,叛逆期的孩子会比较逆反,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沉迷游戏以及不学习的问题,家长就需要多花些时间。
郑州心之语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爱无言,心有语,为爱而声。
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制定了由线下模式转换为互联网+的线上模式,采用私属定制,一帮一的解决方案,专业解决因青春期叛逆、网瘾、厌学、早恋、校园暴力、家庭关系不和谐等导致的一系列青少年问题。
喜欢玩游戏的人可能具有多种心理特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因素:
1. 探索与挑战:爱玩游戏的人通常喜欢探索新的世界、挑战自己的技能和智力,他们可能享受在虚拟环境中面对各种游戏关卡和难题的过程。
2. 竞争与成就:游戏往往包含竞争元素,喜欢玩游戏的人可能热衷于通过游戏来追寻成就感和胜利的快感,以及与其他玩家竞争的刺激感。
3. 逃避与放松:有时游戏也可以成为自我放松和压力释放的途径,对于一些人来说,游戏是摆脱现实生活压力的方式,提供一种虚拟的逃避机制。
4. 社交与互动:现代许多游戏都具有在线社交功能,爱玩游戏的人会通过游戏与其他玩家进行互动、交流,并建立游戏社区中的社交网络。
5. 智力与策略:一些游戏需要玩家具备较强的智力、思维和策略性,爱玩这类游戏的人可能倾向于逻辑思维和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爱玩游戏并不代表着任何问题,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和社交平台,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多种心理需求。
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过度沉迷游戏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业、工作和人际关系。
因此,有必要在游戏使用上保持适度,对游戏时间和内容加以合理的管理。
总的来说,爱玩游戏的人具有多样的心理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受到个体自身兴趣、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问题原因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一、前言(问题的提出)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脑越来越普及,电脑游戏也随之发展起来。
近年来,网络游戏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占领整个游戏市场。
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
具国家有效数据显示,目前中学生患“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比例已经高达14.8%。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呢?这种沉迷于网络游戏会有什么危害?带着种种问题,我们选择了“关于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的调查”课题。
二、主要研究方法与过程(一)主要研究方法:调查法。
拟定的主要研究路线1、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网络游戏”有初步了解。
2、制定调查问卷发放。
我们经过研究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在同学们之间进行了调查研究。
中学生玩网络游戏的问卷调查(1)、你是否喜欢玩游戏呢?你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2)、你平时经常玩游戏吗?(3)、你为什么爱玩游戏?(4)、你认为玩游戏对你有什么好处吗?(5)、你认为游戏对你学习是否有害?(6)、你觉的你是否该不再玩游戏了?(7)、你最喜欢的中国大陆网络游戏名称有哪些?(8)、你知道的中国大陆文明网络游戏名单有什么?(9)、你最喜爱的游戏风格是什么?用笔标出你喜欢的游戏风格。
中国武侠风格地下城风格科幻、幻想风格可爱的卡通风格其它风格(10)你的主要上网地点是哪里?(网吧、家里、学校、其它地方)(11)你玩网络游戏的频率是每天都玩每周五次以上每周三次以上每周一次左右不确定,偶尔玩一下(12)你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长是1小时以下1~2个小时2~3个小时3~5个小时5~8个小时8个小时以上(13)你了解网络游戏的主要途径(多选)游戏网站游戏论坛游戏杂志游戏报纸电视其它方式(14)你每月用于购买网络游戏充值卡的花费是20元以内20~30元31~50元51~100元100元以上对社会人士调查问卷•您或您的孩子玩网络游戏吗?•您的孩子经常玩网络游戏吗?•您知不知道孩子为什么爱玩网络游戏吗?•您支持中学生玩网络游戏吗?•您的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是多长?o1小时以下o1~2个小时o2~3个小时o3~5个小时o5~8个小时o8个小时以上•如果您的孩子长时间玩网络游戏,您会对其进行管理吗?•您是如何看待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您觉得孩子玩网络游戏是好还是坏?•您的孩子在哪玩网络游戏?(家里,网吧,您的单位,其它地方?)•您的孩子为了玩网络游戏每月需要花多少钱?•不需要花费•20元以内•20~30元•31~50元•51~100元•100元以上(11)您的孩子玩网络游戏的频率是多少?•每天都玩•每周五次以上•每周三次以上•每周一次左右•不确定,偶尔玩一下3、找成年人进入网吧实际体验中学生在打网络游戏的种种行为。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现象分析玩网络游戏是当代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这种现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玩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游戏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关键是看学生如何合理利用,合理适当的利用网络可以成为人生的试金石,而过度沉迷只能成为人生当中的绊脚石。
1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当前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并没有正确对待网络游戏这个问题,尤其是理工科男生,较多同学沉迷在网游戏当中。
据笔者对所带的学生群体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学生较为沉迷的主流游戏主要分为两类,以dota和《英雄联盟》(LOL)为代表的魔兽局域网对战游戏和以穿越火线为代表的CS类对抗游戏,两类游戏特点鲜明,画面场景鲜活,诱惑力大,影响范围较为广泛。
由于这两类游戏有团队合作和战术配合的特点,需要队员组队进行,很多学生宿舍成员会拉帮结派组队参赛,有些同学本身并不玩游戏或者对之没有兴趣,但是为了要合群或者自制力不够不得已加入。
据笔者做过的调查统计,88%的学生曾接触过网络游戏,而其中近26%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有个别学生因过度沉迷导致严重影响学业。
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学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里废寝忘食,组队做任务时往往通宵达旦,或者一天就睡短短的几个小时,仅以泡面度日。
且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过程里,人的精神高度紧张亢奋,人体长时间处于这样亢奋紧张且疲劳的状态极易导致猝死,曾有报道大学生在宿舍通宵玩游戏导致猝死的惨剧,可见过度沉迷网络游戏对人的身体健康将产生极坏的影响。
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长期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会对人的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许多人沉溺在网络的虚拟实际借此逃避现实世界中人际、工作、生活等的压力,将网络世界当成真实世界来经营,反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造成人际交往、生活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巨大缺陷。
小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调查与研究小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调查与研究光明新区光明凤凰小学六(1)班周爵盈谢大燊李凤娟黎展鹏一、问题提出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世界E时代潮流汹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巨大实惠,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天津13岁男孩因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而跳楼自杀,重庆一学生因索要上网费不得而对其父母拳打脚踢,黑龙江一母亲为唤醒沉溺网中的孩子绝望地投入了牡丹江……一系列因网瘾而发生的悲剧数不胜数。
网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身心健康乃至一条条宝贵生命的消失。
那么,作为一名青少年儿童,我们也很想知道网络游戏带给本校小学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鉴于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二、调查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游戏对我们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迷恋网络的原因,2011年11月,我们六(1)中队的几个成员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对本校三至六年学生玩网络游戏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成因进行探讨,寻求对策,希望通过我们此次调查与研究,能救救身边的同伴,让他们从网络游戏中解脱出来,能对正确引导小学生玩网络游戏有所借鉴和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实践活动小组成员名单:组长:周爵盈组员:谢大燊李凤娟黎展鹏光明凤凰小学六(1)中队编制2011年11月8日我们正在六(1)班做现场问卷调查我们给五(1)班的同学发问卷调查表瞧!我们的手上硕果累累!我们兴高采烈地整理搜集到的材料我们在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同学们做的上网问题调查表五、活动流程:1、通过问卷调查搜集相关数据。
2、整理、统计数据。
3、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4、整理材料、总结成果六、调查结果与分析(一)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成因网络游戏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领域,到今天为止仍然没有得到社会的真正承认。
在调查中发现,家长基本上对孩子上网及玩网络游戏都有所约束。
表1: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情况调查(调查人数220人)表2:家长对学生玩游戏的态度调查(调查人数220人)从表1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比家长限定的要多得多,有些学生是放学回家后趁家长还没回家时玩,有些则趁家长外出时偷偷地玩,有些则每天玩游戏时都要家长强行拉走。
成年儿子爱玩游戏怎么办?1、通过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父母应以上网为契机,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适当收集一些介绍沉迷游戏害处的新闻、事例作为反面教材,让孩子明白“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道理。
孩子已经懂事了,自然能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也就会改正自己沉迷游戏的坏习惯。
2、家长正确引导二十岁的人已经是成年人了,作为父母要正确引导,你越不给他玩,他就越想玩,可以引导他看看书,学点别的,也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认知。
现在大部分都重工重课了,如果还在上学,就把玩游戏精神放在学习上,如果上班了,二十岁如果不上学就应该上班了,父母也要给点压力。
3、要给孩子多互动家长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给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要拿自己去跟别人家的孩子家长比较,看自己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要反思自己,改变自己,孩子有问题不是去批评指责,而是帮助孩子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多找孩子优点,给孩子多交流、互动,让孩子体会到价值观、成就感、幸福感。
4、制定合理计划任何的习惯形成需要一定的时机与条件,那么一个习惯的改变当然也需要契机和时间,家长不能觉得孩子这个习惯不好,就要在短时间内马上改变,这是不可能的,在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上同样如此。
所以,我们应该制定合理计划,让孩子一步步摆脱对游戏的依赖,切勿急于求成这样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成年儿子爱玩游戏的危害:1、缺乏信任感,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
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2、游戏阻碍了年轻男性发展面对面社交的能力和兴趣进而导致日常活动的退行,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与他人建立关系能力的缺失。
那些御宅族们用电子游戏代替了真实生活,竭尽全力的与他人拉开距离,退缩到线上以及可控的游戏世界之中。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玩家行为从心学角度解读玩家行为应用心理学(四)玩家为什么爱玩游戏?无聊经济以解决人类无聊感y所产生的经济体。
是大脑y 无聊是大脑最难忍受的一种感觉。
y 随着生产力提高,无聊时间越来越多。
y人们会选择最便捷的方式排遣无聊。
的方式排遣无聊网游的三个代表网游代表了创造性y娱乐的发展方向。
游表物美y网游代表了最物美价廉娱乐的发展方向。
y网游代表了绿色的,可持续的,节约型的娱乐的发展方向。
玩家怎样寻找游戏——人类是认知的吝啬鬼玩家为什么会留在一款游戏中?熟悉的可驾驭的y熟悉的、可驾驭的、不需要付出学习成本的y 所有权依恋y 排在自己后面y社会性玩家要买什么?峰终定律我们对项事物的y我们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影响。
玩家为什么会离开一款游戏?VS人们为什么会离开一个国家?稳定压倒一切所有权依恋丧失y所有权依恋丧失,个人财产得不到保障y 封号不断,盗号不绝y永远不让用户担忧不患寡而患不公外挂yy 游戏平衡性美国梦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哥卖的不是游戏是服务哥卖的不是游戏,是服务哥制定规则你们自己管自己哥制定规则,你们自己管自己规则yy 属性破窗效应讨论:怎样减轻破窗效应公司前台离职正值春节暂时不能及y 公司前台离职,正值春节,暂时不能及时补充人员游戏的本质就是角色扮演玩家的“挫折攻击”模式玩家的挫折—攻击模式挫折能导致攻击行为y挫折能导致攻击行为。
y 当期望值很高时,当实现目标的过程被无理中断时,挫折感最强。
y 玩家受挫折后的两个攻击对象。
y 只是提一下与激怒原因有关的词或名字,就可增加此人的攻击性就可增加此人的攻击性。
y 仅仅是一个与攻击行为有关的物体在场,仅仅是个与攻击行为有关的物体在场,也会起到诱发攻击行为的作用。
打怪练级为什么一点都不烦?y 过程◦简单重复的安全感◦或然性(赌性)y 结果◦奖励◦社会身份认同无尽的任务——最不耐烦的吸引力故事我们必须停止在游戏中写书y ——我们必须停止在游戏中写书,因为没有人愿意看y 奖励——固定薪酬制度——y 寻路出租车效应PK PK————与人斗其乐无穷网游的本质就是y PVP ,PVP 的极致是PKy 攻击释放y 快感很强,后果很弱稀缺=更好群氓的时代——组队与公会我们将进入的是一个群氓的时代群氓y我们将进入的是一个群氓的时代。
你是不是经常做事毫无动力,但是只要一打游戏就浑身来劲?你是不是不论上班还是上课,都想着赶紧结束然后回家打盘游戏?如果是,那现在可以明确告诉你:这是病!得治!近日,一则消息着实吓坏了不少爱玩游戏的宝宝们!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在今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中,将“游戏成瘾”(也称“游戏障碍”)列入到精神疾病下“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之中。
相关规定从6月19日起生效,该组织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沉迷于打游戏”是一种病吗?或许不少人都思考过这一问题。
一些年轻人想戒除游戏,但总是不可自拔,边骂自己边继续沉迷;一些父母因孩子沉迷游戏而忧心忡忡,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把孩子送进戒网瘾学校。
不过,这里所说的“病”大多数人都理解为意志力薄弱,甚少人会将“游戏成瘾”跟“烟瘾”“毒瘾”这种生理、心理上出现特定症状的疾病联系起来。
正因如此,对于游戏成瘾是不是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议的话题。
去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对这个性质进行了盖棺定论,也曾引发过一次比较激烈的观点交锋。
如今尘埃落定,很显然,说明“游戏成瘾”已然成为人类健康的又一困惑。
事实上,作为游戏市场第一大国,长期以来国内对于游戏成瘾的看法复杂多样,所采取的行动也差别较大。
而如今,随着WHO将把“游戏成瘾症”纳入精神疾病范畴,相信包括国内的疾病分类,估计也会很快遵循WHO的建议进行更改,严重的游戏成瘾还有望正式被当作一种精神疾病看待。
那么,“游戏成瘾”真有那么可怕?出现哪些症状可定为“游戏成瘾”?对于这些问题,国人现在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了。
本期“头条”就让我们一来聊聊“游戏成瘾”。
人类健康的又一困惑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就目前国内游戏风靡程度来说,《绝地求生》绝对属于爆款游戏。
部分玩家和队友彻夜开黑,疯玩儿到无法自拔,下线之后还有“吃鸡”手游,可以走到哪里玩到哪里,几乎是每个人身边都不乏“吃鸡者”。
而在全球范围内,另一个爆款网络游戏《堡垒之夜》在发布不到一年内,已吸引了1.25亿名玩家,每月累计游戏次数达到4000万场。
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危害危害一:会损害孩子的眼睛视力。
因为孩子的眼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长时间玩手机会伤害孩子的视力。
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很多孩子早早带上了各种矫正视力的眼镜,有针对散光的,有防止视力再次下降的,各种各样的。
危害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专家指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由于长期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往往会把虚拟的网络世界当成现实生活,其思想和情感都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在心理上则表现出自我封闭、自以为是等问题。
危害三:影响孩子的学习成果。
假如孩子一直沉迷于游戏,那么就会把重心放在游戏上,然后忽视了自己的学业。
假如孩子不重视自己的学业,那么他的成果就会一落千丈,乌烟瘴气。
没有一个优异的成果,孩子未来的择校与工作都会成为问题。
孩子有可能会成为一个碌碌无能的普通人,挣扎在温饱线上。
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怎么教育?第一:父母要主动和孩子相处,努力成为朋友。
好的亲子关系,能够减少孩子的叛逆心理,孩子不容易跟父母产生一种对抗心理,这样当孩子沉迷打游戏时,孩子能够听父母劝解。
第二:堵不如疏,要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为了防止孩子沉迷打游戏,父母可以培养孩子进行别的健康游戏项目,例如陪他打球、玩积木、带他旅游等等,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到快乐,就不会去虚拟世界寻求安慰。
第三:家长适当了解游戏的发展。
在孩子的青春期有一种非常典型的心态,就是我得做一些和爸妈和老师不一样的事情才算酷。
如果一件事情爸妈跟老师自己也很有劲,那么孩子可能就觉得没兴趣了。
所以,当家长对游戏秉持中庸的态度,有些孩子就觉得游戏这事也不过如此。
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原因一:孩子学习压力过大。
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普遍过大,学校里面要学习的科目不仅多,难度也不小。
孩子每天在学校里面上课,回到家写作业,再加上考试和测验,让孩子整个人疲惫不堪。
这个时候孩子就很想放松一下,再加上游戏具有易上手和乐趣性,孩子能够很快融入进去,所以游戏就成了孩子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爱玩游戏的男生的性格文章目录*一、爱玩游戏的男生的性格*二、男孩子喜欢网络游戏的心理原因*三、女生为什么不喜欢男生玩游戏爱玩游戏的男生的性格1、爱玩游戏的男生的性格介绍1.1、征服男性喜欢控制一切。
那并不意味必须是重要的或是有用的事情,它只是意味着挑战。
女性只有当事物具有意义的目标时才会对征服感兴趣。
1.2、竞争男性喜欢与其他人竞争来证明自己是最棒的。
对于女性来说,由于游戏失败(或让其他玩家失败)而产生的负面感受,通常比游戏胜利而获得的积极感受更加强烈。
1.3、破坏男性喜欢破坏一切,这包括很多的东西。
通常来说,当年轻男孩在玩积木时,最激动人心的部分不是搭积木,而是一旦搭成后,可以将整个建筑推到。
2、为什么男生玩游戏比女生容易上瘾女人们经常笑话男性讨厌阅读说明的习惯,这确实是真实的情况。
男性更喜欢通过尝试和失败这一过程来学习事物。
这就意味着男性的接受更多是通过“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要不“他给你一拳”,要不“游戏给他一拳”。
很多科学研究证实,女性的自制能力确实要比男生强,由于受雌性激素影响和其他一些女性化激素影响,女性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比男生要强的。
所以男生比女生在玩游戏上其实是更容易上瘾的。
但是女生由于压力小、好奇心比男生小、而大多自己的自制力也比男生强,所以不会太容易上瘾。
3、如何帮助沉迷玩游戏的男性戒掉网瘾现实生活、工作、学习的不容易也容易让男性转入痴迷游戏,不少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在面对老师、家长的不理解后,自暴自弃,虽然念书不是好手,但是在游戏里往往是王者,精神寄托让他们更加专注于游戏。
对于身边有沉迷玩游戏的老公、孩子,妻子和父母不妨从其工作和学业中多进行了解,不要把玩游戏都认为是对方的不对,多进行自我反思,逐渐和其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工作和学业,事业。
男孩子喜欢网络游戏的心理原因当成人无力处理这些问题时,就把责任推到游戏头上去。
十八岁男孩心理特点
1. 渴望独立自主:十八岁的男孩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有更多的规划和考虑,希望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事情。
2. 好奇心强:十八岁的男孩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想要探索和了解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3. 自信心不稳定:十八岁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挑战和困难,自信心可能会受到影响,不稳定的情绪也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决策。
4. 追求自我认同:十八岁的男孩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有更多的认知,希望能够找到自我认同,并在社会中获得认可。
5. 爱玩爱闹:十八岁的男孩仍然保留着一些孩子气的特点,喜欢玩乐和闹腾,同时也需要逐渐明白成年人的社会规范和责任。
6. 好斗心强:十八岁的男孩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好斗和争强的特点,希望在比较中获得自己的价值。
7. 对异性的兴趣增强:十八岁的男孩对异性的兴趣和好奇心开始增强,但对于情感和关系的处理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经验。
河南领先青少年心理咨询:孩子沉迷游戏,不想上学,也不听劝河南领先青少年心理咨询:一放假,很多家长就开始和”手机迷”、“游戏控”的孩子斗智斗勇,看着自家孩子拿着手机不撒手、坐在电脑前不动窝的样子,父母是又无奈又生气。
前段时间“游戏障碍”甚至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
其主要特征为:1.对游戏失去控制2.游戏优先于其他活动3.强行停止会出现情绪失控、行为失控、精神萎靡等。
4.通常持续12个月以上......这条新闻一出,更是加剧了家长们对孩子玩手机、玩游戏这件事的恐慌。
电子产品是把双刃剑,合理利用,对孩子产生正向影响,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现代生活,反之,它也能废掉一个孩子。
但是沉迷手机,游戏成瘾,仅仅是自制力的问题吗?一提起哪个孩子爱玩游戏,大人们都说:“这孩子自制力不行。
”家长常常将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上瘾行为,看成是孩子的自制力差。
其实不然。
孩子沉迷手机只是一个表象,每个沉迷手机的孩子背后,都藏着未被满足过的心理需求。
身边有不少学生对游戏上瘾,无一例外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碰了壁。
有的是家庭出了毛病,如父母感情出了问题;有的是人际交往遭遇挫折;有的是因为学习成绩差,压力大.....游戏能满足的孩子社交需求,游戏中的组队、结伴、一起打怪杀敌,往往能满足孩子的交友需要。
长期沉迷于网络的孩子,或多或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不易被父母察觉的难题。
因为现实生活不快乐,才会对网络世界产生依赖,游戏也才会被孩子当做逃避现实生活的途径。
对手机游戏上瘾问题不仅在于孩子,更在于父母1.多给孩子爱和陪伴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电子产品就成为了陪伴者,用玩游戏的方式逃避现实的空虚。
有数据显示:在玩游戏的时间上,留守儿童要远远高于非留守儿童。
父母在外地务工,爷爷奶奶看不懂手机,又看不住孩子,孩子就很容易放飞自我。
有的父母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依旧沉迷游戏,有的父母忙的时候,主动将手机丢给小孩,自己去干别的事情。
不久后,孩子已经学会主动问自己要手机玩了。
走进游戏,就走近了你作者:赵丽珠来源:《心理与健康》2015年第05期很少有同学因为单纯沉迷网络游戏而来咨询,来咨询的主要是因为学习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辅导员、家长们督促其前来。
热爱网络游戏的同学大多在吃饭、睡眠方面很不规律,个人卫生情况比较忽略。
我要描述的这名同学也是如此。
我通过问话开始对他的了解:“你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来访者:“玩的最多的是Dota。
”咨询师:“能具体描述一下吗?我不是很了解,但我很好奇。
”来访者:“它是《魔兽世界》里面的一个对战平台,几个人一伙互相对抗。
”咨询师:“对抗就是互相打的意思吗?”来访者:“差不多吧。
”咨询师:“那你通常都打得怎么样?”来访者:“比较厉害。
”咨询师:“你从多大开始玩网络游戏的?”来访者:“我从小就爱玩游戏,高中期间没怎么玩。
”咨询师:“从小是什么时候?”来访者:“大概六岁吧。
”咨询师:“那你和游戏的历史有十几年了,很资深。
”来访者:“比较长了吧。
”咨询师:“那你现在玩游戏的感觉怎么样?”来访者:“玩的时候也想着还有很多正事没做,很难受,就容易输,输了还想再玩,就这样反反复复,时间都玩没了。
”咨询师:“听起来现在你有些纠结,我还是想具体了解你什么时候想打游戏,开始打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然后心情是怎么变化的。
”咨询师通过询问访者关于打网络游戏的细节来建立咨询关系,让来访者愿意和咨询师交流,感受到来自咨询师的好奇与尊重;另外,咨询师通过对游戏细节的了解,可以对来访者的心理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分析和理解。
网络游戏通常会在很多方面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社会交往和团队合作的需要;攻击性表达的需要;渴望和收获成功的需要;丰富、激越的视觉感受和情感感受的需要;回避痛苦和感受快乐的需要;满足技巧性学习和实际应用的需要,甚至在一些游戏中,满足了恋爱的需要。
当这些心理需要固着在游戏上,使游戏者得到满足的时候,作为咨询师,可以和来访者一起探讨的方向,也许是在来访者的视野里,他的这些心理需要还可以从哪里得到满足。
人的100个优点:1、乐观2、最他人着想3、做事有计划4、节俭5、憨厚6、诚实7、诚信8、孝顺9、自力更生10、坚定11、善于观察12、乐于助人13、做事能贯彻始终14、细心15、谨慎16、善于学习17、勤奋18、执行能力强19、坚持20、承担责任21、积极务实22、善于组织策划23、喜欢交往24、认真负责25、做人真诚26、理智27、低调28、看得开29、热情30、有同理心31、有同情心32、有理想33、朴实34、淳朴35、有恒心36、生活重心明确37、有容忍心38、自制力强39、谦虚40、谦卑41、爱健康42、礼貌43、自知之明44、自制力45、坚韧46、有耐心47、淡定48、乐于助人49、爱心50、善良51、自信52、大方53、上进54、好奇心55、够朋友56、不吸烟57、不喝酒58、不赌博59、准时60、不早退61、不迟到62、有主见63、不蛮横64、不做损人利己的事65、有所为有所不为66、洒脱67、心平气和68、有条不紊69、有灵感70、坚强71、大方得体72、幽默73、尊重他人74、宽于待人75、信守承诺76、善于聆听77、善解人意78、有活力79、能严守秘密80、理智处事81、人缘好82、不急躁83、做事上手快84、专注做事86、不傲慢87、做事让人信任88、投入89、善于眼神90、脚踏实地91、不攀比92、善于安排时间93、果断94、爽快95、勤奋96、讲义气97、有人缘98、知恩图报99、表里如一100、守信人的100个缺点:1、内向2、爱发呆3、爱发脾气4、固执5、焦急6、交际差7、心理一般8、好高骛远9、感情用事10、文弱11、惰性12、土气13、理想化14、逻辑性不佳15、爱玩游戏、16、爱看电影17、愤怒18、怨气19、抵御20、犹豫21、犯愁22、不自信23、坐没坐相24、易被煽动26、身体抵抗力差27、刻板28、不爱打扮29、不关注文体30、嗜睡31、冲动32、从众33、脏话口头语34、废寝忘食打游戏35、发抖36、羡慕他人37、攀比38、英语水平一般39、文笔差40、紧张41、不善手势42、挑食43、近视44、不会做饭45、讨厌平淡46、不主动47、缺乏锻炼48、犹豫是耗时多49、急于求成50、过犹不及51、邋遢52、爱慕虚荣53、嚣张54、喜欢吹牛55、懒惰56、轻视别人57、浪费时间58、迟到59、撒谎60、垂头丧气61、做事无规划62、逆反63、磨蹭64、吃饭出声65、暴饮暴食66、嗜酒67、贪小便宜68、花钱大手大脚70、说话恶毒71、小心眼72、争强好胜73、心理阴暗74、啰嗦75、冲动76、计较77、忌恨78、作息不规律79、不真诚80、玩物丧志81、推卸责任82、拖延83、逃避84、找借口85、不果断86、自私87、矫情88、做作89、虚伪90、苛责别人91、不收拾92、花心93、喜新厌旧94、半途而废95、爱打小报告96、挑拨离间97、长舌98、怕苦怕累99、听不得批评100、独立性差。
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网络影响作者:林秋英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3期广西富川县民族中学( 542700) 林秋英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虚拟网络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
特别对于青少年,它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一、网络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主要体现1.迷恋网络游戏现阶段,大多数网民都爱玩游戏,殊不知这些游戏绝大多数都是设计给青少年玩的。
为了吸引玩家,不少游戏中都充斥着暴力与色情内容;有一些游戏,能够不断地升级,玩的人很容易上瘾,就像吸鸦片一样,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以至有人将网络游戏称作“网络鸦片”。
玩久了,他们自己不自觉地会用游戏中的方式——“武力征服”来处理问题。
那些出问题的青少年学生,基本上是迷恋网络游戏的学生。
这些学生无心于学业,整天沉溺在游戏里,对教师、家长的教育熟视无睹,有些为了玩游戏,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交友泛滥成灾那些爱上网聊天的学生,特别是女生,由于心里空虚、无聊、寂寞,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精神无所寄托,整天无所事事。
她们有的很天真幼稚,网络上的人稍微对其说了几句贴心的好话,就当成知心朋友,恨不得把心把肺都掏出来给别人。
QQ上一大堆不是认哥哥、就是认弟弟之类的事情,至于好友,更是眼花缭乱的,多得不用说。
3.被哄骗拐卖有些女孩子,特别是中学生,年龄半大不小的,涉世不深,无社会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差,没一点防范心理,网友约见面就见面,而见面的结果不是被哄骗钱财就是被拐卖或者跟网友私奔。
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4.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早几年有则新闻报道,三个未成年的学生迷恋上网,因欠网吧老板的13.5元上网费,这三个学生都惨死在网吧老板(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的手下。
前不久,法制教育频道播出了一则新闻,南方某省一个13岁的学生向其奶奶索要去网吧的钱,奶奶不给,他就把自己的奶奶活生生杀死。
爱玩游戏的男生心理
文章目录*一、爱玩游戏的男生心理*二、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三、教育孩子的游戏
爱玩游戏的男生心理1、爱玩游戏的男生心理
开始是好奇,后来是追求好装备,高级别,再后来是追求和朋友一起的配合快感,也就是义气!本人觉得,好奇,追求装备和级别大概2年左右就会腻,和朋友的配合快感那个时间长!假如你的男友爱玩DOTA类的游戏,基本纯粹是追求配合男人玩游戏因为网络里可以和朋友一起厮杀,一边YY,一边配合,就好像古代的战士打仗一般,给男人的心理快感是逛街,户外运动难以比拟的,特别是现在户外运动,逛街也N花钱!
我分析了男人玩游戏的心理!咋把男友从游戏里拉出来呢?个人觉得不用完全拉出来,但是要让男友有控制的玩,比如一天玩个半小时,你心情不好,晓得陪你,就是游戏只是和你逛街一样了,不沉迷了!
方法是你也和他一起玩,开始让他慢慢教你,带着你玩,然后你不停的找新游戏叫他换着玩!多换些游戏,同时玩很多游戏也可以,这样,他的网络游戏好友就会慢慢疏远!
2、爱玩游戏男人的性格
喜欢打游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点抑郁,消沉,对现实生活不满足之所以对游戏沉迷完全是为了补偿现实的抑郁
现实充实而快乐的人会接触游戏,但绝不会沉迷因为游戏永远
无法替代现实的真实感。
3、摆脱游戏手机控的方法
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哭闹着要玩手机游戏时,父母可以给孩
子找最喜欢的玩具,来将他的注意力吸引开,不要因为孩子们一
哭闹就心软满足他们。
利用同伴的力量,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鼓励孩子和朋友面
对面的交流,少用手机短讯和QQ。
当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的时候,手机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培养兴趣,越是枯燥空虚的时候,对手机的依赖性就越大,
只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且将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其中,
又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候,对手机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医务专家指出,长时间沉溺网络游戏会
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人
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心血管疾病、肠胃神经功能病、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辐射危害,长时间在电脑前面,肯定要受到电磁辐射的危害,
皮肤油腻,脸部毛孔增大。
饮食无规律,同样会造成身体素质下降。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
人精神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有时在玩的兴头上就连吃饭、睡觉也忘了,致使过渡疲劳。
抵抗力差,长时间网游,身体得不到相应的休息和锻炼,身体
素质会有大幅度地下降,很容易生病,病了还不容易好。
网络游戏对学生造成身体危害,重复、机械的运动和长时间
的操作可引起腰酸、背疼、全身不适,以肩关节、肘关节、腕关
节为多见的关节无菌性炎症,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教育孩子的游戏猫伸展式身体受益,伸展脊椎和下背。
动作:面向下,双手和双脚着地,腕关节在双肩正下方,双膝分开至臀宽。
脚背着地。
吸气,同时扩张胸膛,放松腹部,头向上抬起并后仰。
呼气,背部弓起,头下垂,收紧腹部。
以流畅的动作重复5次。
巧妙指点,让你的孩子弓起背,假装是一只受惊的猫,同时眼
睛看着自己的腹部扣子部位。
桥式,身体受益,伸展拉长腹部和下背。
动作,仰卧,双膝弯曲,双脚平放在地上,双臂置于身体两侧。
呼气时,收紧腹部肌肉,向
上抬起臀部,从肩膀至膝盖形成一条直线。
控制5次呼吸。
然后
慢慢地逐节依次下放脊椎骨,身体回到地面。
深呼吸,重复5次。
巧妙指点,告诉孩子身下的垫子是水,他的身体是车辆通过的桥。
提醒他慢慢地放下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