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加工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03.01 KB
- 文档页数:6
铣削平面:教师操作指南教师操作指南铣削平面是数控加工中的一种基础工序,当今工业生产中,它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造纸、汽车、航空等多个领域。
而在数控加工实验教学中,铣削平面也是学生们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
因此,本文将针对教育工作者,向大家介绍数控铣削平面的操作指南。
1.铣削平面的定义铣削平面是指利用铣床上的铣刀在工件表面上运动切下薄层金属,并消除原有表面的波痕、毛刺、孔洞或凹凸不平。
这种加工方式具有高效、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等优点,因此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2.铣削平面的加工要点铣削平面在数控加工中是基础工序之一,那么在操作中应该注意什么呢?(1)刀具选择刀具的选择是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在铣削平面中,刀具的选择也要根据不同的加工任务,在形状、材质、刃数等方面进行不同的选择。
例如,对于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的金属零件,应该使用齿数多、夹角小、弯曲度大的刀具。
(2)工艺流程在铣削平面的加工过程中,由于钢材物理力学性能复杂,且客户各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加工工艺流程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操作时要以具体的产品加工要求为准,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参数。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机床设备的精度、刀具到工件的距离、切削深度、进给速度等参数的调节,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3)数据的输入与导入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铣削平面加工数控编程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点之一,也是让学生熟悉加工工件的过程之一。
对于该内容的教学,教师在组织学习过程中要详细讲解加工数控编程原理,让学生真正掌握其关键点,并能够合理编制加工程序。
(4)加工精度与表面光洁度的检测在铣削平面的加工中,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是重要的质量指标。
教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加工精度、表面光洁度的检测,让学生真正掌握铣削平面的实践技能,同时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和几何形状,调整刀具的使用位置和角度。
3.铣削平面数控加工教学的案例为了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铣削平面的操作步骤,下面将结合实例进行介绍。
1.数控铣床的分类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机床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多数人了解的是铣床、车床和钻床,也就是所说的普通机床,这些设备通过技术工人操作手轮移动刀架使刀具沿正确的方向走刀到零件所加工的位置。
普通机床需要通过接受过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并且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操作者在具备一定条件的环境下才能加工出高质量的零件。
相对来说,普通设备的加工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数控设备在相当多的领域已经完全或逐渐取代了普通设备,与普通机床不同,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过程完全自动地进行,加工过程中人工不能干预。
因此,首先必须将所要加工件的全部信息,包括工艺过程、刀具运动轨迹及走刀方向、位移量、工艺参数(主轴转速、进给量、切削深度)以及辅助动作(换刀、变速、冷却、夹紧、松开)等,按加工顺序采用标准或规定的程序指令编写出正确的数控加工程序,然后输入到数控设备的控制系统中,随后控制系统按数控程序的要求控制数控机床对零件进行加工。
所谓数控编程,一般指包括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分析与设计、图形数学处理、编写并输入程序清单、程序校验的全部工作过程。
数控编程可分为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方式。
数控铣床可进行钻孔、镗孔、攻螺纹、轮廓铣削、平面铣削、平面型腔铣削及空间三维复杂型面的铣削加工。
加工中心、柔性加工单元是在数控铣床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加工方式也是铣加工方式。
数控铣床可按通用铣床的分类方法分为以下3类:(1)数控立式铣床数控立式铣床主轴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这种铣床占数控铣床的大多数,应用范围也最广。
目前三坐标数控立式铣床占数控铣床的大多数,一般可进行三轴联动加工。
(2)卧式数控铣床卧式数控铣床的主轴轴线平行于水平面。
为了扩大加工范围和扩充功能,卧式数控铣床通常采用增加数控转台或万能数控转台的方式来实现四轴和五轴联动加工。
这样既可以加工工件侧面的连续回转轮廓,又可以实现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转台改变零件的加工位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位,进行多个位置或工作面的加工。
第三章铣削加工技能训练【学习目标】✧熟练掌握立式摇臂万能铣床的工作内容、结构、基本操作及调整✧熟悉立式铣床铣刀的材质、类型、用途及安装✧熟悉立式铣床的附件及工件安装✧熟练掌握立式铣床的铣削参数及铣削方法✧熟练掌握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技能训练第一节铣床基础知识本节要点✧了解铣床的种类、型号的编制方法✧熟悉立式摇臂铣床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功用✧熟悉立式铣床的铣削工作内容✧熟悉掌握立式摇臂铣床的操作和调整✧了解掌握铣床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有很多,铣削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在铣床上安装铣刀来切削金属。
铣床的生产效率高,能加工各种形状和一定精度的零件。
铣床在结构上日趋完整,在机器制造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铣床的种类很多,有卧式铣床、立式铣床、龙门铣床、工具铣床等。
塑料模具加工生产中,立式摇臂万能铣床应用得最为广泛。
一、铣床的种类1、立式铣床图3-1所示是立式铣床外形,其主要特征是铣床主轴轴线与工作台台面垂直。
因主轴呈竖立位置,所以称为立式铣床。
铣削时,铣刀安装在与主轴相连接的刀轴上,绕主轴做旋转运动,被切削工件装夹在工作台上,对铣刀做相对运动完成铣削过程。
立式铣床加工范围很广,通常在立铣上可以应用端铣刀、立铣刀、特形铣刀等,可铣削各种沟槽、表面。
另外,利用机床附件,如回转工作台、分度头,还可以加工圆弧、曲线外形、齿轮、螺旋槽、离合器等较复杂的零件。
当生产批量较大时,在立式铣床上采用硬质合金刀具进行高速铣削,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图3-1 XS5030型立式铣床立式铣床按立铣头的不同结构,又可分为两种:①立铣头与机床床身成为一体。
这种立式铣床刚性好,但加工范围比较小。
②立铣头与机床床身之间有一回转盘,盘上有刻度线,主轴随立铣头可扳转一定角度以适应铣削各种角度面、椭圆孔等工件。
由于该种铣床立铣头可回转,所以目前在生产中应用广泛。
2、立式摇臂万能铣床如图3-2所示,这类铣床的特点具有广泛的万用性能。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铣削是机械加工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它可以在工件上切削出各种形状和几何结构,例如平面、凸面、凹面、齿轮等。
铣削加工是先将工件夹紧在铣刀刀架上,然后通过刀头的旋转运动,将工件上的材料切削下来,以达到所需的加工要求。
铣削加工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加工工艺,需要较强的技术力量和经验,尤其是在机床配置、铣刀选择、切削参数调整和工件夹持等方面,都需要工程师有很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
以下是一些铣削加工的基础知识,有助于了解这一技术的本质和基本原理。
1. 铣床结构和分类铣床是常用的铣削加工设备,根据设计结构和使用特点,可分为平面铣床、立式铣床、龙门铣床等。
平面铣床主要用于加工平面,立式铣床用于加工各种零件,操作机台方便,加工效率较高,而龙门铣床则主要用于加工大型工件。
铣床的结构特点也各有不同,根据横梁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固定横梁式和移动横梁式等。
固定横梁式铣床因采用了单向运动结构,使得刀具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当工件过宽时,无法加工,而移动横梁式则具有多向运动的优点,可适应不同的加工工件大小和材质。
2. 铣刀的选择和使用铣刀是铣削加工中最常见的主要切削工具,可以根据不同材质和工件的加工需要,选择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铣刀进行切削。
铣刀品种繁多,有单刃、双刃、三刃、四刃、六刃等,还有HSS、硬质合金、PCD和CBN等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铣刀,还有钻立铣刀、球头铣刀、齿轮铣刀,甚至有专用于削铝、削钛合金等不同的高端铣刀。
铣刀的使用要注意刀具与工件的匹配和切削条件的合理设置,一方面需要保证刀具尺寸和精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也要根据材料和工件特性进行测算和调整,以达到良好的加工效果。
3. 加工参数设置铣削加工中的切削力、切削温度、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等都受到切削参数的影响,因此,设置正确的加工参数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影响很大。
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三个方面。
切削速度是铣削加工中影响切削力和热量传递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材料和铣刀材质需要采用不同的切削速度,通常速度范围为20-200m/min,速度过低时表面粗糙度会增加,速度过高时则容易损伤刀具和工件。
第二十讲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一、铣削用量:铣削时的铣削用量由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铣削深度)和侧吃刀量(铣削宽度)四要素组成。
其铣削用量如下图所示。
a)在卧铣上铣平面 b)在立铣上铣平面铣削运运及铣削用量1.切削速Vc ,切削速度Vc 即铣刀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可由下式计算:式中:—切削速度(m/min)d —铣刀直径(mm );n —铣刀每分钟转数(r/min )。
2.进给量ƒ,铣削时,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刀具的移动量即为铣削时的进给量。
由于铣刀为多刃刀具,计算时按单位时间不同,有以下三种度量方法。
1000dn π=⑴每齿进给量ƒ(mm/z)指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时,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Z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每齿mm/z。
⑵每转进给量ƒ,指铣刀每一转,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铣刀每转,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r。
⑶每分钟进给量vf,又称进给速度,指工件对铣刀每分钟进给量(即每分钟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min。
上述三者的关系为,式中Z—铣刀齿数n—铣刀每分钟转速(r/min),3.背吃刀量(又称铣削深度ap),铣削深度为平行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切削层是指工件上正被刀刃切削着的那层金属),单位为mm。
因周铣与端铣时相对于工件的方位不同,故铣削深度的标示也有所不同。
侧吃刀量(又称铣削宽度a),铣削宽度是垂直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e尺寸,单位为mm。
铣削用量选择的原则:通常粗加工为了保证必要的刀具耐用度,应优先采用较大的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其次是加大进给量,最后才是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切削速度,这样选择是因为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影响最小;精加工时为减小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必须采用较小的进给量,同时为了抑制积屑瘤的产生。
对于硬质合金铣刀应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对高速钢铣刀应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如铣削过程中不产生积屑瘤时,也应采用较大的切削速度。
铣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概述1. 引言铣削加工是现代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法,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铣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
本文将对铣削加工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概述,包括铣削的原理、分类、切削力、刀具选择等内容。
2. 铣削的原理与分类铣削是通过铣刀对工件进行旋转切削,将工件与铣刀的相对运动转化为切削力,从而将工件切削成所需要的形状。
根据铣削刀具的结构和切削方式的不同,铣削可分为立铣、立式卧铣、卧铣、立式卧式联合铣、分度铣等几种分类。
•立铣:铣刀安装在主轴上,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铣刀的切削力主要由工作台和主轴承载。
•立式卧铣:铣刀安装在主轴上,而工件可以在工作台上沿水平方向移动,切削力主要由主轴承载。
•卧铣:铣刀安装在主轴上,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铣刀的切削力主要由工作台承载。
•立式卧式联合铣:铣刀安装在一个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的主轴上,工件可以在工作台上移动,切削力主要由主轴和工作台承载。
•分度铣:通过回转工作台和工作夹具使工件在一定角度下进行铣削,用于加工螺纹、齿轮等。
3. 切削力与刀具选择切削力是铣削加工中重要的参数,它对刀具的选择和加工质量有直接影响。
切削力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材料硬度等。
在选择刀具时,需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刃数、刀具材料和涂层。
当切削力过大时,会引起工件振动和变形,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因此,要通过合理地设计刀具几何形状、提高刀具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采用适当的切削参数等方法来降低切削力。
4. 铣削加工工艺流程铣削加工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加工方案: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确定铣削加工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刀具、加工顺序和切削参数等。
2.设计加工夹具:根据工件的形状和要求,设计合适的加工夹具,用于固定工件,保证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3.加工前准备:对铣削机床进行检查,检查刀具和夹具的磨损情况,清洁工作台和切削润滑系统。
铣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概述1. 引言铣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本文将介绍铣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包括铣削的定义、分类、工艺流程、工具选择、加工参数和常见问题等方面。
2. 铣削的定义铣削是通过旋转刀具在工件表面切削材料,从而获得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它是利用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工件的移动来完成加工过程。
铣削加工可以实现多种复杂形状的加工,如平面、曲面、沟槽等。
3. 铣削的分类根据刀具的位置和工件的位置关系,铣削可以分为面铣和端铣两种基本形式。
•面铣:刀具的轴线与工件表面垂直,切削面与工件表面平行。
面铣适用于平面加工和表面精加工。
•端铣:刀具的轴线与工件表面平行,切削面与工件表面垂直。
端铣适用于沟槽加工和形状精加工。
4. 铣削的工艺流程铣削加工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刀具安装:选择合适的刀具,将其安装在铣床或加工中心的主轴上。
2.工件夹紧: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以确保工件在加工中的稳定性。
3.加工准备:根据加工要求,调整刀具位置、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等加工参数。
4.铣削加工:启动铣床或加工中心,开始加工。
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切削,直至得到所需形状。
5.检验与修整: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检验,如平面度、粗糙度等指标的测量。
如有需要,可对工件进行修整。
6.清洁与保养:清洁铣床、刀具和工作台等设备,进行常规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刀具选择在铣削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对加工质量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刀具类型有平面铣刀、球头铣刀、立铣刀、多齿铣刀等。
刀具的选择应根据加工要求、工件材料和加工方式等因素来确定。
6. 加工参数在铣削加工中,一些重要的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
•切削速度:是指刀具表面单位时间内与工件相对运动的速度。
切削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切削方式等因素来确定。
•进给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工件相对于刀具的移动距离。
进给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等参数来确定。
1.测量器具按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用途等共分为四大类,见表2-12.通用量具简介通用量具的种类、结构特点、用途、测量范围等见表2-2。
实物示范,细致讲解三、铣床型号的编制方法机床型号是机床产品的代号,可以反映出机床的类别、结构特征、性能和主要的技术规格等。
我国目前实行的机床型号,按《GB/T15375-1994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编制。
机床型号由基本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中间用“/ ”隔开,读作“之”。
前者需统一管理,后者纳入型号与否由企业自定。
两者都用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
我国金屑切削机床按其工作原理、结构性能特点及使用范围划分为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和其他机床共十一类。
1.铣床型号表示方法。
如图3-1所示。
图3-1 铣床型号表示方法说明:1)有“()”的代号,当无内容时,则不表示。
若有内容则不带括号。
2)有“○”符号者,为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
3)有“△”符号者,为阿拉伯数字。
4)有“”符号者,为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两者兼有之。
2.机床的主参数机床型号中主参数代号,一般采用主参数的实际数值或主参数的1/10; 和1/100折算值表示,位于系代号之后。
当折算值大于1时取整数,在折算值之前均不加“0”;当折算值小于1时,则以主参数表示,并在数字前加“0”。
各升降台式铣床,一般以主参数的1/10; 表示,如“32”表示此铣床工作台台面宽度为320mm,即以工作台面宽为主参数。
龙门铣床等大型铣床,一般用主参数的1/100表示,如在龙门铣床代号中,后面的数字是“20”,表示工作台面宽2000mm。
另外,在其他铣床中,如键槽铣床的主参数,用能加工键槽的最大宽度来表示等。
例3-1 X61 32例3-2 X50 32四、常见铣床的结构升降台铣床是铣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其工作台可作纵向、横向和垂向进给,用于加工中小型工件的平面、沟槽、螺旋面或成形面等。
铣工操作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在铣削过程中,铣刀的旋转方向和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方式称为()A. 顺铣B. 逆铣C. 对称铣D. 不对称铣答案:A解析:顺铣是铣刀的旋转方向和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
2. 铣削时,铣刀的切削速度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的铣削方式称为()A. 顺铣B. 逆铣C. 对称铣D. 不对称铣答案:B解析:逆铣时铣刀的切削速度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
3. 以下哪种铣刀常用于铣削平面()A. 立铣刀B. 圆柱铣刀C. 三面刃铣刀D. 键槽铣刀答案:B解析:圆柱铣刀主要用于铣削平面。
4. 铣削矩形工件时,应选择()A. 圆柱形铣刀B. 面铣刀C. 立铣刀D. 角度铣刀答案:B解析:面铣刀适合铣削矩形工件。
5. 用于铣削封闭键槽的铣刀是()A. 立铣刀B. 键槽铣刀C. 盘形铣刀D. 角度铣刀答案:B解析:键槽铣刀专门用于铣削封闭键槽。
6. 铣削加工中,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A. 冷却B. 润滑C. 清洗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切削液在铣削加工中有冷却、润滑和清洗等作用。
7. 铣削过程中,工作台的纵向丝杠间隙会使铣削的平面产生()A. 平面度误差B. 垂直度误差C. 平行度误差D. 表面粗糙度值增大答案:C解析:纵向丝杠间隙会导致工作台移动不准确,使铣削平面产生平行度误差。
8. 铣削用量中,对铣削力影响最大的是()A. 铣削速度B. 进给量C. 背吃刀量D. 侧吃刀量答案:C解析:背吃刀量对铣削力的影响最大。
9. 铣削直角沟槽时,常用的铣刀是()A. 立铣刀B. 三面刃铣刀C. 锯片铣刀D. 键槽铣刀答案:B解析:三面刃铣刀常用于铣削直角沟槽。
10. 铣削台阶面时,若台阶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应选择()A. 立铣刀B. 端铣刀C. 盘形铣刀D. 角度铣刀答案:B解析:端铣刀铣削台阶面精度较高。
11. 以下哪种铣削方式加工表面质量较好()A. 顺铣B. 逆铣C. 对称铣D. 不对称铣答案:A解析:顺铣的加工表面质量通常较好。
第二十讲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
一、铣削用量:
铣削时的铣削用量由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铣削深度)和侧吃刀量(铣削宽度)四要素组成。
其铣削用量如下图所示。
a)在卧铣上铣平面 b)在立铣上铣平面
铣削运运及铣削用量
1.切削速Vc ,切削速度Vc 即铣刀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切削速度(m/min)
d —铣刀直径(mm );
n —铣刀每分钟转数(r/min )。
2.进给量ƒ,铣削时,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刀具的移动量即为铣削时的进给量。
由于铣刀为多刃刀具,计算时按单位时间不同,有以下三种度量方法。
1000dn π=
⑴每齿进给量ƒ
(mm/z)指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时,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
Z
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每齿mm/z。
⑵每转进给量ƒ,指铣刀每一转,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铣刀每转,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r。
⑶每分钟进给量vf,又称进给速度,指工件对铣刀每分钟进给量(即每分钟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min。
上述三者的关系为,
式中Z—铣刀齿数
n—铣刀每分钟转速(r/min),
3.背吃刀量(又称铣削深度ap),铣削深度为平行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切削层是指工件上正被刀刃切削着的那层金属),单位为mm。
因周铣与端铣时相对于工件的方位不同,故铣削深度的标示也有所不同。
侧吃刀量(又称铣削宽度a
),铣削宽度是垂直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
e
尺寸,单位为mm。
铣削用量选择的原则:通常粗加工为了保证必要的刀具耐用度,应优先采用较大的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其次是加大进给量,最后才是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切削速度,这样选择是因为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影响最小;精加工时为减小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必须采用较小的进给量,同时为了抑制积屑瘤的产生。
对于硬质合金铣刀应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对高速钢铣刀应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如铣削过程中不产生积屑瘤时,也应采用较大的切削速度。
二、铣削的应用
铣床的加工范围很广,可以加工平面、斜面、垂直面、各种沟槽和成形面(如齿形)。
还可以进行分度工作。
有时孔的钻、镗加工,也可在铣床上进行,如下图所示。
a)卧式铣床上镗孔b)卧式铣床上镗孔用吊架c)卧式铣床上镗孔用支承套
在卧式铣床上镗孔
a)圆柱铣刀铣平面b)套式铣刀铣台阶面c)三面刃铣刀铣直角槽d)端铣
刀铣平面
e)立铣刀铣凹平面f)锯片铣刀切断g)凸半圆铣刀铣凹圆弧面h)凹半圆
铣刀铣凸圆弧面
i)齿轮铣刀铣齿轮j)角度铣刀铣V形槽k)燕尾槽铣刀铣燕尾槽l)T形槽
铣刀铣T形槽
m)键槽铣刀铣键槽n)半圆键槽铣刀铣半圆键槽o)角度铣刀铣螺旋槽
铣削加工的应用范围
铣床的加工精度一般为IT9~IT8;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6.3~1.6μm。
三、铣削方式
1.周铣和端铣:
用刀齿分布在圆周表面的铣刀而进行铣削的方式叫做周铣;
用刀齿分布在圆柱端面上的铣刀而进行铣削的方式叫做端铣。
与周铣相比,端铣铣平面时较为有利,因为:
⑴端铣刀的副切削刃对已加工表面有修光作用,能使粗糙度降低。
周铣的工件表面则有波纹状残留面积。
⑵同时参加切削的端铣刀齿数较多,切削力的变化程度较小,因此工作时振动较周铣为小。
⑶端铣刀的主切削刃刚接触工件时,切屑厚度不等于零,使刀刃不易磨损。
⑷端铣刀的刀杆伸出较短,刚性好,刀杆不易变形,可用较大的切削用量。
由此可见,端铣法的加工质量较好,生产率较高。
所以铣削平面大多采用端铣。
但是,周铣对加工各种形面的适应性较广,而有些形面(如成形面等)则不能用端铣。
2.逆铣和顺铣:周铣有逆铣法和顺铣法之分。
逆铣时,铣刀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顺铣时,则铣刀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
逆铣时,切屑的厚度从零开始渐增。
实际上,铣刀的刀刃开始接触工件后,将在表面滑行一段距离才真正切入金属。
这就使得刀刃容易磨损,并增加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逆铣时,铣刀对工件有上抬的切削分力,影响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稳固性。
顺铣则没有上述缺点。
但是,顺铣时工件的进给会受工作台传动丝杠与螺母之间间隙的影响。
因为铣削的水平分力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铣削力忽大忽小,
就会使工作台窜动和进给量不均匀,甚至引起打刀或损坏机床。
因此,必须在纵向进给丝杠处有消除间隙的装置才能采用顺铣。
但一般铣床上是没有消除丝杠螺母间隙的装置,只能采用逆铣法。
另外,对铸锻件表面的粗加工,顺铣因刀齿首先接触黑皮,将加剧刀具的磨损,此时,也是以逆铣为妥。
a)逆铣 b)顺铣
逆铣和顺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