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采用抗滑桩整治滑坡时,首先需要解决 桩的平面布置与桩的埋入深度问题。这是抗滑 桩设计的主要参数,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 到抗滑桩效用的成败。现将国内以往的做法和 考虑的原则分述如下:
(一)桩的平面位置及其间距
抗滑桩的平面位置和间距,一般应根据滑 坡的地层性质、推力大小、滑动面坡度、滑坡 厚度、施工条件、桩截面大小以及锚固深度等 因素综合考虑决定。
地质灾害培训班抗滑桩讲义
(4) 施工方便,设备简单。采用混凝土 或少筋混凝土护壁,安全、可靠。
(5)间隔开挖桩孔,不易恶化滑坡状态, 有利于抢修工程。
(6) 通过开挖桩孔,可直接揭露校核地 质情况,修正原设计方案。
(7) 施工影响范围小,对外界干扰小。
地质灾害培训班抗滑桩讲义
第二节 抗滑桩设计的基本假定
(一)作用于抗滑桩上的力系
作用于抗滑桩的外力包括:滑坡推力、受 荷段地层(滑体)抗力、锚固段地层抗力、桩 侧摩阻力和粘着力以及桩底应力等。这些力均 为分布力。
1.滑坡推力作用于滑面以上部分的桩背上, 可假定与滑面平行。由于还没有完全弄清桩间 土拱对滑坡推力的影响,通常是假定每根桩所 承受的滑坡推力等于桩距(中至中)范围之内 的滑坡推力。
软 塑 粘 性 土 5000~1000
(1>IL≥0.5),粉砂
0
5
砾砂、角砾砂、 砾石土、碎石土、 卵石土
30000~800 00
3
硬塑
(0.5> 中砂
粘性 IL>0), 细
土 砂、
10000~200 00
6
块石土、漂石土
80000~120 000
地质灾害培训班抗滑桩讲义
饱和极 序 限抗 号 压强度
地质灾害培训班抗滑桩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