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讲解
- 格式:pdf
- 大小:896.53 KB
- 文档页数:14
一元二次方程中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主体知识归纳】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Δ”来表示.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反过来也成立.3.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是x1,x2,b那么x1+x2=-ac,x1x2=a4. 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a≠0)的两个根是x1,x2,那么x1+x2=-p,x1x2=q【基础知识讲解】1.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都体现了根与系数之间的联系22.根的判别式是指Δ=b2-4ac,而不是指Δ=.b4ac3.根的判别式与根与系数的关系都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下得出的,因此,必须把所给的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判别根的情况.要注意方程中各项系数的符号.4.如果说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那么应当包括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和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两种情况,此时b2-4ac≥0,不要丢掉等号.5.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前提是:(1)二次项系数a≠0,即保证是一元二次方程;(2)由于我们目前只研究实数根的问题,故还要考虑实数根存在的前提,即:b2-4ac≥06.判别式有以下应用:(1)不解方程,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未知系数的取值范围;(3)应用判别式进行有关的证明.根与系数的关系有以下应用:(1)已知一根,求另一根及求知系数;(2)不解方程,求与方程两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3)已知两数,求以这两数为跟的方程;已知两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4)确定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5)确定根的符号。
【例题罗列】根的判别式类型1: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3x2-2x-1=0;(2)y2=2y-4;(3)(2k2+1)x2-2kx+1=0;(4)9x2-(p+7)x+p-3=0.(系数中有字母的情况)解:(1)∵Δ=(-2)2-4×3×(-1)=4+12>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原方程就是y2-2y+4=0.∵Δ=(-2)2-4×1×4=4-16<0,∴原方程无实数根.(3)∵2k2+1≠0,∴原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又∵Δ=(-2k)2-4(2k2+1)×1=-4k2-4<0,∴原方程无实数根.(4)Δ=[-(p+7)]2-4×9×(p-3)=(p-11)2+36,∵不论p取何实数,(p-11)2均为非负数,∴(p-11)2+36>0,即Δ>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升级:如果关于x的方程x2+2x=m+9没有实数根,试判断关于y的方程y2+my-2m+5=0的根的情况.这是一类需要自己找出隐含条件的题解:∵x2+2x-m-9=0没有实数根,∴Δ1=22-4(-m-9)=4m+40<0,即m<-10.又y 2+my -2m +5=0的判断式Δ2.Δ2=m 2-4(-2m +5)=m 2+8m -20当m <-10时,m 2+8m -20>0,即Δ2>0.∴方程y 2+my -2m +5=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类型2: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2kx +k +3=0.k 取什么值时,(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方程没有实数根?解:Δ=(2k )2-4(k -1)(k +3)=-8k +12.(1)当-8k +12>0,且k -1≠0,即k <且k ≠1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23的实数根;(2)当-8k +12=0,且k -1≠0,即k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3(3)当-8k +12<0,且k -1≠0,即k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3说明:当已知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时,要特别注意隐含的条件:二次项系数不等于零.2.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方程a(1+x 2)+2bx-c(1-x 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此三角形为(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斜三角形 看到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立即判断 应用根的判别式解:原方程可化为(a+c )x 2+2bx +a-c =0,Δ=(2b)2-4(a +c )(a -c )=0得到a 2=b 2+c 2,因此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一元二次方程(2)★★知识点精讲1.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为△= . (1)△>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 的实数根,即=2,1x .(2)△ = 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 的实数根,即==21x x .(3)△<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实数根.(4)△ ≥ 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实数根.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1)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根分别为1x ,2x ,那么=+21x x ,=⋅21x x .(2)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px+q =0的两个根是1x ,2x ,那么=+21x x ,=⋅21x x .3. 不解方程,求二次方程的根x 1,x 2的对称式的值,特别注意以下公式:①222121212()2x x x x x x +=+- ; ②12121211x x x x x x ++= ; ③22121212()()4x x x x x x -=+- ; ④2121212||()4x x x x x x -=+-.★★典例讲解及思维拓展 ●例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1)x 2-7x-18=0 ; (2)9x 2+6x+1=0;(3)2x 2=9x-8 ; (4)16x 2+8x=-3 .★刘老点津★ 1.使用判别式之前一定要先把方程变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按照“一求二判”的思路来完成。
“一求”是指第一步求方程中“△”的值,“二判”是指第二步判断△的符号从而确定方程根的情况。
●例2.求证:不论k 取什么实数,方程x 2-(k+6)x+4(k- 3)=0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练习和拓展及思维能力提升1 1、(1)下列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的是( )A .2x -2x-1=0 B. 2x -2x+3=0 C. 2x =23x-3 D. 2x -4x+4=0(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 x m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值是( ) A .0B .8C .42±D .0或8(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mx+(m-2)=0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无法确定 (4)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k 2x -(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k>-14 B.k>-14且k ≠0 C.k<-14 D.k ≥-14且k ≠0 2、 m 为何值时,方程0m x 10x 32=+- ①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②无实数根;③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例3.已知x x 21,是方程01322=-+x x的两个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xx 2122)1(+ ; xx2111)2(+ ;)3)(321)(3(--x x ;))(4(212x x - ;x x x x 212122)5(⋅+⋅ ; xxx x 2112)6(+ .★刘老点津★ 1.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某些代数式的值,关键是将所求的代数式恒等变形为用x 1+x 2和x 1x 2表示的代数式.2.求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代数式的值的方法:遇平方,先配方;遇括号,先展开;遇分式,先通分;遇公因式,先提出;遇两根差,先平方,再开方。
第3讲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概述适用学科初中数学适用年级初三适用区域人教版区域课时时长(分钟)120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2、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2、使学生掌握不解方程,运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3、通过对含有字母系数方程的根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和严密性.来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并由此体会转化的思想.4、使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即韦达定理),并学会其运用.教学重点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内容及应用.2、韦达定理的推导和灵活运用.3、已知方程求关于根的代数式的值 .教学难点1、用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表示含有两根的各种代数式.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推导.3、利用根的判别式进行有关证明【知识导图】用公式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1)3x 2+x -10=0;(2)x 2-8x +16=0;(3)2x 2-6x +5=0. 引入新课通过上述一组题,让学生回答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有三种,即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没有实数根.接下来向学生提出问题:是什么条件决定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这条件与方程的根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能否不解方程就可以明确方程的根的情况?这正是我们本课要探讨的课题.先讨论上述三个小题中b 2-4ac 的情况与其根的联系.再做如下推导:对任意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可将其变形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与及根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有实数根无实数根韦达定理两根和两根积教学过程考点1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二、知识讲解一、导入(x+)2=∵a ≠0,∴4a 2>0.由此可知b 2-4ac 的值直接影响着方程的根的情况. (1)当b 2-4ac >0时,方程右边是一个正数.12x x ==因此b 2-4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b 2-4ac =0时,方程右边是122bx x a==-,所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 当b 2-4ac<0时,方程右边是一个负数,而方程左边的(x+)2不可能是一个负数,因此方程没有实根.通过以上讨论,总结出: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根的情况可由b 2-4ac 来判定.故称b 2-4ac 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 ● 综上所述,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没有实数根.反过来也成立.● 提问1.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求根公式应如何表述? 2.上述方程两根之和等于什么?两根之积呢? ● 新知讲解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为:考点2 根于系数之间的关系12x x ==12b x x a +=- 12cx x a=由此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又称“韦达定理”) 如果ax 2+bx +c =0(a ≠0)的两个根是x 1,x 2,那么12b x x a +=-12cx x a= 我们再来看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x 2+px +q =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果把方程ax 2+bx +c =0(a ≠0)变形为20b cx x a a++=,我们就可以将之写成20x px q ++=的形式,其中,b cp q a a== ● 得出结论:如果方程x 2+px +q =0的两根是x 1,x 2,那么x 1+x 2=-p ,x 1x 2=q . 由 x 1+x 2=-p ,x 1x 2=q 可知p =-(x 1+x 2),q =x 1·x 2, ∴方程x 2+px +q =0, 即 x 2-(x 1+x 2)x +x 1·x 2=0.这就是说,以两个数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 2-(x 1+x 2)x +x 1·x 2=0. ●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方程ax 2+bx +c =0(a≠0)的两个根为x 1,x 2,那么x 1+x 2=-b a ,x 1·x 2=c a .这个关系通常称为韦达定理.(1)在实数范围内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必须注意两个条件: ①方程必须是一元二次方程,即二次项系数a≠0;②方程有实数根,即Δ≥0.因此,解题时要注意分析题中隐含条件Δ≥0和a≠0.(2)如果方程x 2+px +q =0的两个根是x 1,x 2,这时韦达定理应是:x 1+x 2=-p ,x 1·x 2=q.如果实数x 1,x 2满足x 1+x 2=-b a ,x 1·x 2=c a,那么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两个根.考点3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确定一元二次方程(1)利用这一性质比较容易检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否正确.(2)以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 2-(x 1+x 2)x +x 1x 2=0. 已知两根求一元二次方程,其一般步骤是: ①先根据两根分别求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②把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代入一元二次方程x 2-(x 1+x 2)x +x 1x 2=0,求出所要求的方程.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0)的两根为x 1,x 2,则求含有x 1,x 2的代数式的值时,其方法是把含x 1,x 2的代数式通过转化,变为用x 1+x 2,x 1x 2的代数式进行表示,然后再整体代入求出代数式的值.解决此类问题时经常要运用到以下代数式及变形: ①+=(x 1+x 2)2-2x 1x 2;②1x 1+1x 2=x 1+x 2x 1x 2; ③(x 1+a)(x 2+a)=x 1x 2+a(x 1+x 2)+a 2; ④|x 1-x 2|=(x 1-x 2)2=(x 1+x 2)2-4x 1x 2.类型一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只有一个实数根D .无实数根 【答案】D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k ﹣1)x+k 2﹣1=0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 >1 C .k <1 D .k≤121x 22x 2x2x 20三 、例题精析例题2例题1考点4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答案】D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k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概念: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0 (a ≠0)的根的判别式为b 2-4ac ,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即△=b 2-4ac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0 (a ≠0)的根的情况是:①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③当△<0时,没有实数根 ✪注: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例1】已知a 、b 、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则方程(a + b )x 2+ 2cx + (a + b )=0的根的情况是( ) A . 没有实数根B .可能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例2】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A.>B >且C.<D.且【例3】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例4】.已知关于x 的二次方程012)21(2=---x k x k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例5】已知a b ,是关于x 的方程2(21)(1)0x k x k k -+++=的两个实数根,则22a b +的最小值是【例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2=-+++ca bx xb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 A 、以a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B 、以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C 、以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D 、以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2】一元二次方程根于系数的关系概念:若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实数根21x x 和,那么=+21x x ,=∙21x x 。
这两个结论称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简称韦达定理。
【例1】在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有一根为0,则=c ;有一根为1,则=++c b a ;有一根为1-,则=+-c b a ;若两根互为倒数,则=c ;若两根互为相反数,则=b 。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1.定义:在一元二次方程()ax bx c a 2++=0≠0中,只有当系数a 、b 、c 满足条件△≥b ac 2=−40时才有实数根.这里b ac 2−4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记作△.2.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在实数范围内,一元二次方程()ax bx c a 2++=0≠0的根的情况由△b ac 2=−4确定. 设一元二次方程为()ax bx c a 2++=0≠0,其根的判别式为:△b ac 2=−4,则①△>0⇔方程()ax bx c a 2++=0≠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2.②△=0⇔方程()ax bx c a 2++=0≠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x x a12==−2. ③△<0⇔方程()ax bx c a 2++=0≠0没有实数根. 特殊的:(1)若a ,b ,c 为有理数,且△为完全平方式,则方程的解为有理根;(2)若△为完全平方式,同时b −±2a 的整数倍,则方程的根为整数根.【例1】(1)不解方程,直接判断下列方程的解的情况: ①x x 27−−1=0 ②()x x 29=43−1 ③x x 2+7+15=0④()mx m x 2−+1+=02(m 为常数)(2)已知a 、b 、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则方程()()a b x cx a b 2++2++=0的根的情况是( ) A .没有实数根B .可能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析】(1)①△>0,有两个不等实根;②△=0,有两个相等实根; ③△<0,无实根;④△m 2=+1>0,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 (2)由题()()()()△c a b a b c c a b 22=2−4+=4++−−∵a b c ++>0,c a b −−<0,故方程没有实根.选A .【点评】这道题(1)主要考察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属于特别基础的题,锻炼孩子们的思维,(2)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来考察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和根的个数的关系.【例2】(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x x 21−1+−=04有实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解析】(1)≥k 0且≠k 1;【变式2-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4x+3=0有实数根,则k 的非负整数值是( ) A. 1 B. 0,1 C. 1,2 D. 1,2,3【答案】A.提示:根据题意得:△=16﹣12k≥0,且k≠0,解得:k≤,且k≠0. 则k 的非负整数值为1.【变式2-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且m≠1 【解析】因为方程有实数根,所以,解得, 同时要特别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0,即, ∴ m 的取值范围是且m≠1. 【总结升华】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0,即,m≠1.【例3】已知:关于x 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 【答案】.【变式3-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 x 21−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______.≤k −1<2且k 1≠2, 由题意,得()()k k k k 4+1+41−2>0⎧⎪+1≥0⎨⎪1−2≠0⎩,解得≤k −1<2且k 1≠2;2(1)10m x x −++=54m ≤2(1)10m x x −++=214(1)450m m =−−=−+≥△54m ≤(1)0m −≠54m ≤(1)0m −≠2(1)04kkx k x +++=102k k ≠>-且【变式3-2】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x+a ﹣2=0.(1)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当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时,求a 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 【思路点拨】(1已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判别式△=b 2﹣4ac >0.即可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从而求得a 的范围.(2)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 1,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出方程组,求出a 的值和方程的另一根. 【答案与解析】解:(1)∵b 2﹣4ac=(﹣2)2﹣4×1×(a ﹣2)=12﹣4a >0,解得:a <3.∴a 的取值范围是a <3;(2)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 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解得:,则a 的值是﹣1,该方程的另一根为﹣3.【变式3-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思路点拨】此题要考虑两方面:判别式要大于0,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 【答案】k <2且k≠1;【解析】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k ﹣1≠0且△=(﹣2)2﹣4(k ﹣1)>0, 解得:k <2且k≠1. 故答案为:k <2且k≠1.【总结升华】不能忽略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一条件.【例4】当a 、b 为何值时,方程()x a x a ab b 222+21++3+4+4+2=0有实根?(3)要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a x a ab b 222+21++3+4+4+2=0有实根,则必有△≥0,即()()≥a a ab b 22241+−43+4+4+20,得()()a b a 22+2+−1≤0.又因为()()a b a 22+2+−1≥0,所以()()a b a 22+2+−1=0,得a =1,b 1=−2.【变式4-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x ax 213−1−+=04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代数式a a a21−2+1+的值.【解析】由题,一元二次方程()a x ax 213−1−+=04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a a 2−3+1=0.所以有a a a 2−2+1=,a a 2+1=3.代入a a a21−2+1+,得a a a a a a a a a 2211+13−2+1+=+===3.【点评】这道题主要是考察判别式与代数式的结合,难度不大.【变式4-2】m 为任意实数,试说明关于x 的方程x 2-(m-1)x-3(m+3)= 0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答案】∵Δ=[-(m-1)]2-4×[-3(m+3)]=m 2+10m+37=(m+5)2+12>0,∴关于x 的方程x 2-(m-1)x-3(m+3)= 0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例5】在等腰△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3,b 和c 是关于x 的方程x mx m 21++2−=02的两个实数根,求△ABC 的周长.【解析】当b 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m 21⎛⎫−42−=0 ⎪2⎝⎭,∴m 1=−4,m 2=2.若m =−4,原方程化为x x 2−4+4=0, 则x x 12==2,即b c ==2, ∴△ABC 的周长为2+2+3=7. 若m =2,原方程化为x x 2+2+1=0, 则x x 12==−1,不合题意.当a b =或a c =时,x =3是方程的一个根, 则m m 19+3+2−=02,则m 22=−5,原方程化为x x 22221−+=055,解得x 1=3,x 27=5, ∴ABC △的周长为7373+3+=55.综上所述,ABC △的周长为7或375. 【点评】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们的分类讨论能力,应对多种情况是要理清思路.要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韦达定理)1.韦达定理:如果()ax bx c a 2++=0≠0的两根是x 1,x 2,则b x x a 12+=−,cx x a12=.(使用前提:△≥0)特别地,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时,设x 1,x 2是方程x px q 2++=0的两个根,则x x p 12+=−,x x q 12=. 2.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如果有两个数x 1,x 2满足b x x a 12+=−,cx x a12=,那么x 1,x 2必定是()ax bx c a 2++=0≠0的两个根.特别地,以两个数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 x x x x x 21212−++=0. 3.韦达定理与根的符号关系:在△≥b ac 2=−40的条件下,我们有如下结论: (1)当ca<0时,方程的两根必一正一负. ①若≥b a −0,则此方程的正根不小于负根的绝对值;②若ba−<0,则此方程的正根小于负根的绝对值.(2)当ca>0时,方程的两根同正或同负. ①若b a −>0,则此方程的两根均为正根;②若ba−<0,则此方程的两根均为负根.注意:(1)若ac <0,则方程()ax bx c a 2++=0≠0必有实数根.(2)若ac >0,方程()ax bx c a 2++=0≠0不一定有实数根.【例6】(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ax c 2+2+=0的一根x 1=2,则方程的另一根______x 2=.(2)已知x 1,x 2是方程x x 2−3+1=0的两个实数根,则:①x x 2212+;②()()x x 12−2⋅−2;③x x x x 221122+⋅+;④x x x x 2112+;⑤x x 12−;⑥x x 2212−;⑦x x 1211−.【解析】(1)−4;(2)()x x x x x x 2222121212+=+−2⋅=3−2⨯1=7, ()()()x x x x x x 121212−2⋅−2=⋅−2++4=1−2⨯3+4=−1, ()x x x x x x x x 22211221212+⋅+=+−⋅=9−1=8,x x x x x x x x 2221211212+7+===7⋅1,()()x x x x x x 222121212−=+−4⋅=3−4⨯1=5,∴x x 12−=,∴()()(x x x x x x 22121212−=+−=3⨯=x x x x x x 21121211−−==.【点评】第三小题,主要是考察韦达定理的灵活运用,包含了各种变形情况.【例7】(1)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k x k 22+2−3+−3=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且x x x x 121211+=+,求k 值.(2)已知x 1,x 2是方程ax ax a 24−4++4=0的两实根,是否能适当选取a 的值,使得()()x x x x 1221−2−2的值等于54.【解析】(1)∵方程()x k x k 22+2−3+−3=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k k k 22=2−3−4−3=21−120得:≤k 74. 由韦达定理得,()x x k x x k 12212+=−2−3⎧⎪⎨⋅=−3⎪⎩. ∵x x x x 121211+=+,∴x xx x x x 121212++=,x x 12+=0或x x 12=1,当x x 12+=0时,k 3−2=0,k 3=2,∵k 37=<24,所以k 3=2符合题意. 当x x 12=1时,k 2−3=1,k =±2,∵k 7≤4,∴k =2舍去.∴k 的值为32或−2. (2)显然a ≠0由()△a a a 2=16−16+4≥0得a <0, 由韦达定理知x x 12+=1,a x x a12+4=4, 所以()()()()()a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2221221121212129+4−2−2=5−2+=9−2+=−24a a+36=4 若有()(),x x x x 12215−2−2=4则a a +365=44,∴a =9,这与0a <矛盾, 故不存在a ,使()()x x x x 12215−2⋅−2=4. 【点评】这道题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过程,以及有两个实根,解出来别忘了限制条件,这种类型的题比较常见,一定不要忽视∆的限定条件以及用韦达定理可得到的限定条件.【例8】(1)若m ,n 是方程x x 2+−1=0的两个实数根,则m m n 2+2+−1的值为________.(2)已知a ,b 是方程x x 2+2−5=0的两个实数根,则a ab a b 2−+3+的值为__________.(3)已知m 、n 是方程x x 2+2016+7=0的两个根,则()()m m n n 22+2015+6+2017+8= ________.【解析】(1)∵m ,n 是方程x x 2+−1=0的两个实数根,∴m n +=−1,m m 2+−1=0,则原式()()m m m n 2=+−1++=−1=−1,(2)∵a 是方程x x 2+2−5=0的实数根,∴a a 2+2−5=0,∴a a 2=5−2,∴a ab a b a ab a b a b ab 2−+3+=5−2−+3+=+−+5, ∵a ,b 是方程x x 2+2−5=0的两个实数根,∴a b +=−2,ab =−5,∴a ab a b 2−+3+=−2+5+5=8. 故答案为8.(3)∵m 、n 是方程x x 2+2016+7=0的两个根,∴m n +=−2016,mn =7;∴m m 2+2016+7=0,n n 2+2016+7=0,()()()()m m n n m m m n n n 2222+2015+6+2017+8=+2016+7−−1+2016+7++1()()()()m n mn m n =−+1+1=−+++1=−7−2016+1=2008故答案是:2008.【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韦达定理根系关系的应用,进一步强化孩子对于韦达定理应用的理解.【例9】(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a x a 2+3−2+−1=0的两根都是负数,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已知二次方程342x x k 2−+−=0的两根都是非负数,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解析】(1)此方程两实根为,x x 12,由已知得a x x x x 1212≠0⎧⎪∆0⎪⎨+<0⎪⎪>0⎩≥,∴()()a a a a a a a a2≠0⎧⎪3−24−10⎪⎪2−3⎨<0⎪⎪−1⎪>0⎩-≥g ,即a 91<8≤.(2)此方程两实根为,x x 12,由已知得≥x x x x 1212∆≥0⎧⎪+≥0⎨⎪0⎩,得:∴2()43()k k ⎧⎪−4−⨯−2≥0⎪4⎪>0⎨3⎪−2⎪≥0⎪3⎩即k 102≤≤3. 【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韦达定理和判别式结合不等式组的形式去判定根的具体情况,这类题是比较常见一类题,要将这种不等的思想传授给孩子.【课后作业】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x k x 22−1+2+1+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A .k 1≥4 B .k 1>4且≠k 1 C .k 1<4且≠k 1 D .k 1≥4且≠k 1【解析】B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m 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3.关于x 的方程()()m x m x 22−4+2+1+1=0有实根,则m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解析】2.由题意可知,原方程的判别式(m m m 21∆=+4=1+3>0⇒>−3.又≥≤m m 1−0⇒1, 故≤m 1−<13.3.题设中的方程未指明是一元二次方程,还是一元一次方程,所以应分0m 2−4=和m 2−4≠0,两种情形讨论:当m 2−4=0即m =±2时,()m 2+1≠0,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总有实根; 当m 2−4≠0即m ≠±2时,方程有根的条件是: [()]()≥m m m 22=2+1−4−4=8+20∆0,解得m 5≥−2.∴当m 5≥−2且m ≠±2时,方程有实根.综上所述:当m 5≥−2时,方程有实根.4.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k x k 2−+1+2−2=0. (1)求证:无论k 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根;(2)若等腰ABC △,底边a =3,另两边b 、c 恰好是此方程的两根,求ABC △的周长.【解析】(1)()()()≥△k k k 22=+1−42−2=−30,∴无论k 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根.(2)当a =3为底,b ,c 为腰时,b c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0,即()k 2−3=0,k =3,此时方程为x x 2−4+4=0,解x x 12==2,∴ABC △的周长为3+2+2=7,当a =3为腰,则方程有一根为3,将x =3代入方程,得k =4,方程为x x 2−5+6=0,解得x 1=2,x 2=3,∴ABC △的周长为2+3+3=8,综上所述,ABC △的周长为7或8.5.关于x 的方程x kx 22+=10的一个根是−2,则方程的另一根是_______;k =________.6.已知a ,b ,c 为正数,若二次方程ax bx c 2++=0有两个实数根,那么方程a x b x c 2222++=0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B .有两个异号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D .不一定有实数根7.设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 x 2+3−7=0的两个根,则ααβ2+4+=________.【解析】5.设另一根为x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建立关于x 和k 的方程组,解之即得.x 5=2,k =−1. 6.a x b x c 2222++=0的()()D b a c b ac b ac 42222=−4=+2−2, ∵二次方程ax bx c 2++=0有两个实数根, ∴≥b ac 2−40, ∴b ac 2−2>0,∴()()△b a c b ac b ac 42222=−4=+2−2>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而两根之和为负,两根之积为正. 故有两个负根.故选C .7.∵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 x 2+3−7=0的两个根, ∴αβ+=−3,αα2+3−7=0, ∴αα2+3=7,∴ααβαααβ22+4+=+3++=7−3=4,故答案为:4.11 8.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m x m 22+2+2+−5=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根的平方和比这两个根的积大16,求m 的值.【解析】有实数根,则∆≥0,且x x x x 221212+−=16,联立解得m 的值.依题意有:()2()3()()x x m x x m x x x x m m 12212121222+=−2+2⎧⎪=−5⎪⎨+−=16⎪⎪∆=4+2−4−5≥0⎩,解得:m =−1或m =−15且m 9≥−4, ∴ m =−1.韦达定理说明了一元n 次方程中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 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由方程根的情况能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2.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在各类问题中的运用.【要点梳理】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22)?0c?0(aax?0(a?0)?bx?cax?bx?acb?4的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2ac4b????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 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 2个相等的实数根;2)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 <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3)当△要点诠释:cb.a,②确定利用根的判别式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步骤:①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2ac?4b?4acb. 的符号判定方程根的情况的值;③计算的值;④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逆用 2.??200?aax?bx?c?在方程中,?2ac?4b0(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ac4b?;=0(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ac?4b0.)方程没有实数根﹤(3要点诠释:(1)逆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未知数的值或取值范围,但不能忽略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一条件;2ac4?b0. ≥ 2()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典型例题】类型一、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1.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0)(1)2x+3x-4=022 (2)ax+bx=0(a【答案与解析】2+3x-4=0 (1) 2xa=2, b=3, c=-4,×2×(-4ac=3- ∵Δ=b.22-4)=41>0 4∴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a≠0, ∴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此方程是缺少常数项的不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将常数项视为零,22,0=b ∵Δ=b-4·a·b ∵无论b2均为非负数,取任何关数,. 故方程有两个实数根∴Δ≥0,2ac4b?. 的符号判定方程根的情况【总结升华】根据举一反三:(1)】【高清ID号:388522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判别含字母系数的方程根的情况---例222?1xaax???0 .】不解方程,判别方程根的情况:【变式. 无实根【答案】2的kx?2.(2015本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取值范围是.0.此题要考虑两方面:判别式要大于0,二次项系数不等于【思路点拨】k≠1;2【答案】k<且2)x﹣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解析】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4(k1)>0,=≠∴k﹣10且△(﹣2 .≠2且k1<解得:k 2且k≠1.故答案为:k<. 0这一条件【总结升华】不能忽略二次项系数不为举一反三: ID【高清号:388522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例3:证明根的情况2.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x】m为任意实数,试说明关于的方程-m-1)x-3m+3= 0变式【222>+10m+37=(m+5))×=[-(m-1)]∵【答案】Δ-4[-3(m+3]=m+120,2 x-3)m-1-x的方程∴关于x((= 0)m+3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xx,)?00?bx?c?(aax的两个实数根是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1bcx?x?x?x?. 那么,2112aa注意它的使用条件为a≠0,Δ≥0.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1)验根.不解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检验两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2)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方程的另一根及未知系数;(3)不解方程,可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关于x、x的对称式的值.此时,常常涉及代数式的一些21重要变形;如:222x?x?(x?x)?2xx;①212211x?x1121??;②xxxx221122xx?xx?xx(x?x);③22221111222xx?xx?2xx(x?x)22112121???;④xxxxxx21221122(x?x)?(x?x)?4xx;⑤2121212?xx?k(x?x)?k)kx(x?k)(?;⑥22112122x?4x?(x?x)||x?x?(x?x);⑦21112221222x??2xx?(xx)x11221112???;⑧22222)x(xxxxx22112122x?4x?(x?x)??x?x?(x?x)⑨;211212212222?2xx?2|xx|)?x?||+2?|)x?|(|x|?x|x?||x|?xxx(x.⑩222已知方程的两根,求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4).以两个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已知一元二次方程两根满足某种关系,确定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5)..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进一步讨论根的符号(620)c?0(a?ax?bx?xx的两根为设一元二次方程,则、210xx?时,两根同号.①当△≥0且210?x?xxx?0当△≥0且时,两根同为正数;,21120?x?xxx?0时,两根同为负数.0且,当△≥22110?xx时,两根异号.0且②当△>210x??xx?0x,时,两根异号且正根的绝对值较大;当△>0且21120x?xx?0x?时,两根异号且负根的绝对值较大.当△>0且,2211要点诠释:.一些考试中,往1)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待定系数后,一定要验证方程的(?往利用这一点设置陷阱;)若有理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根.,则必有一根(,为有理数)(2b?a?abba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20kx5x??6?的一个根是2,求另一个根及k的值.3.已知方程【思路点拨】代入原方程,可求k的值,再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方程的另外一个根.x根据方程解的意义,将=2 【答案与解析】方法一:设方程另外一个根为x,则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136k?xx?2??2x??? 7.,,得,从而解得:k=-1115552.=-7+2k-6=0,从而2 方法二:将x=2代入方程,得5×k x设另外一根为,则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137?2?xx??得,,从而11553?故方程的另一根为-,k的值为7.5cb??xxx?x?易得另一根及,k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总结升华】的值.2211aa举一反三:2---【高清课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二)例】2c0x?x2??c3的一个根是,求它的另一根及的值.】已知方程【变式c.-3的值为;-1另一根为【答案】.2.m+2)x+2=0咸宁)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4.(2015?为何值时,方程总有实数根;1)证明:不论m(为何整数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根.2)m(【答案与解析】28m ﹣△=(m+2)解:(1)24m+4﹣=m2,(m﹣2)=2,2)≥0m∵不论m为何值时,(﹣,∴△≥0 ∴方程总有实数根;2)解方程得,,x=(2,x=1,x= 21m∵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根,∴m=1或2,m=2不合题意,∴m=1.【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求根公式的应用,此外要掌握整数根的意义及正确求解适合条件的整数根.【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方程,有实数根的是( )203?2x?x?2222 0 D.x-0.1x-1=0 C=0 B.x+3x+21=.2xA.+x+1220)??0(aax?bc?cac4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元二次方程2满足的条件是(22220b?4ac?4ac?0b?4ac?0??b4ac?0b.. DA. B. C2))x﹣2x+2=0有实数根,则整数a的最大值为(1(3.2015?贵港)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0 C.1 D.2 B.A.﹣12x,x0?2x?x3?的说法正确的是(4.关于方程的两根)212?x??2x?x?x?x?3x? D.C. B.无实数根A. 2122112+4x+k=0有实数解,则k的取值范围是()x5.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xD.k=4>4 B.A. k≥4 k≤4 C.k22????)(?02x3x?6??.)的值为(,则、的两根为.一元二次方程6.A.3 B.6 C.18 D.24二、填空题2.kx﹣4x ﹣=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7.2015?酒泉)关于x的方程11??2??_______,?=______x,则x+x=______,xx,x8.已知3x-2x-1=0的二根为,222111xx2122=________. x+x=_______,x-x2112,则代数式的值是。
第5讲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一、根的判别式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定义: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过程中得到 2224()24b b acx a a -+=,显然只有当240b ac -≥时,才能直接开平方得:22424b b acx a a -+=±. 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只有当系数a 、b 、c 满足条件240b ac ∆=-≥时才有实数根.这里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在实数范围内,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由其系数a 、b 、c 确定,它的根的情况(是否有实数根)由24b ac ∆=-确定.判别式:设一元二次方程为20(0)ax bx c a ++=≠,其根的判别式为:24b ac ∆=-则①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1,24b b acx -±-=.②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x x a==-.③0∆<⇔方程没有实数根.④⇔≥∆0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典例分析知识点1:求根的判别式的值例1:(1)一元二次方程2x 2﹣4x+1=0的根的判别式的值是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 ﹣2)x+m ﹣2=0. (1)求根的判别式△的值(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当m=4时,求此一元二次方程根.知识点2:利用根的判别式不解方程判断根的情况 例2: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22340x x +-=;(2)216924y y +=;(3)()25170x x +-=知识点:利用根的判别式求待定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ax﹣3+a=0有实数根,则a .(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2m﹣3)x+(m﹣1)=0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3)已知分式,当x=2时,分式无意义,则a= ;当a<6时,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共有个.知识点4:利用根的情况判断三角形形状例4: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且关于x的方程(c﹣b)x2+2(b﹣a)x+(a﹣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知识点5:利用判别式求最值例5:阅读下列材料:求函数的最大值.解:将原函数转化成x的一元二次方程,得.∵x为实数,∴△==﹣y+4≥0,∴y≤4.因此,y的最大值为4.根据材料给你的启示,求函数的最小值.知识点:6:一元二次方程的简单应用例6:(1)李明准备进行如下操作实验,把一根长40cm 的铁丝剪成两段,并把每段首尾相连各围成一个正方形.(1)要使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58cm 2,李明应该怎么剪这根铁丝? (2)李明认为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不可能等于48cm 2,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利用一面墙(墙的长度不超过45m ),用80m 长的篱笆围一个矩形场地.(1)怎样围才能使矩形场地的面积为750m 2? (2)能否使所围矩形场地的面积为810m 2,为什么?(3)怎样围才能使围出的矩形场地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请通过计算说明.二、根与系数的关系 1、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20(0)ax bx c a ++=≠的两根是1x ,2x ,则12b x x a +=-,12cx x a=.(此公式的大前提:0∆≥)2、以两个数12,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21212()0x x x x x x -++=3、根与系数的关系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 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以及确定方程参数的值; ② 已知方程,求关于方程的两根的代数式的值; ③ 已知方程的两根,求作方程;④ 结合根的判别式,讨论根的符号特征;⑤ 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待定系数后,一定要验证方程的∆.一些考试中,往往利用这一点设置陷阱.典例分析知识点7:利用方程中各项系数求两根的和与积 例7: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积.(1)x 2﹣2x ﹣3=0; (2)3x 2+x ﹣1=0; (3)x 2+4x ﹣1=0.知识点8: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例8:⑴若方程240x x c -+=的一个根为23+,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 ,c =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0x kx +-=的一个解与方程131x x +=-解相同. ⑴求k 的值;⑵求方程220x kx +-=的另一个解.知识点9:已知方程,求关于方程的两根的代数式的值 例9:(1)已知方程2350x x +-=的两根为1x 、2x ,则2212x x += .(2)已知α、β是方程2250x x +-=的两个实数根,22ααβα++的值为 . (3)已知α、β是方程2520x x ++=βααβ的值.(4)如果a ,b 都是质数,且2130a a m -+=,2130b b m -+=,求b aa b+的值.知识点10: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确定方程参数的值 例10:(1)设1x 、2x 是方程()222120x k x k -+++=的两个不同的实根,且()()12118x x ++=,则k 的值是____.(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3)30x k x k +-+-=有两个实数根1x ,2x ,且121211x x x x +=+,求k 值.(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2)50x m x m +++-=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根的平方和比这两个根的积大16,求m 的值。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系关系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即可以单独出现,又可能在代数综合题、几何综合题、应用题中出现,我们准备用两节课的时间,帮助同学们复习这一内容。
解:运用判别式先要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⑴ 026232=+-x x0234)62(2=⨯⨯--=∆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⑵0122232=+-x x 02232=+-x x0382234)2(2〈-=⨯⨯--=∆方程没有实数根 ⑶ 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0≠∴a 0=c00422≥=⨯⨯-=∆b a b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⑷ 0)1(422=-+-m mx x0)2(416164)1(414)2(222≥-=+-=-⨯⨯--=∆m m m m m方程有两个实数根解:错误解法 )2)(1(4)2(2+--=∆m m m =)2(4422-+-m m m =0)2(4≥--m∴ 2≤m注意: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首先方程应为一元二次方程,当二次项系数含有字母时,要加上二次项系数可为0这个限制条件. 正确解法 ⎩⎨⎧≥∆≠-001m ⇒⎩⎨⎧≤≠23m m∴ 2≤m 且 1≠m解:[])12(4)13(2----=∆m m m =122+-m m1122=+-m m 022=-m m 01=m 22=m 注意 0≠m ∴舍去0=m 2=∴m解:注意本题并没有说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也没有说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⑴ 01=-m 1=m 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012=+-x 有一个实根 21=x ⑵ 01≠-m 1≠m 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04)1(4)2(2≥=---=∆m m m m ∴ 0≥m 且 1≠m 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综上,当0≥m 时方程有实根。
小结:⑴ 应用判别式的条件是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当二次项系数为字母时,注意系数不为0;⑵ 应用判别式应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⑶ 注意有实根和有两个实根的区别.解:∵111=+βα即1=+αββα ∴ αββα=+ 又 )32(--=+m βα 2m =αβ2)32(m m =--解之得 31-=m 12=m 当 3-=m 时 0〉∆当 1=m 时 014)312(2〈⨯--⨯=∆ 舍去 ∴ 3-=m解:∵ 511432=⨯⨯-=∆〉0∴ βα≠3-=+βα〈0, 1=αβ〉0 ∴ α〈0,β〈0∴αββα+=22ααββαβ+=2211αβ+=αβ11+=αβ-+-11=αββα+-=3解:首先 442-=∆〉0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法1 4-=+βα, 1=αβ12)(2)1)(1()1()1(1111222222442222222222+++++++=+++++=+++++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αββα 142162)(222=-=-+=+αββαβα 1942142)(22222244=-=-+=+βαβαβα1122++βα+1122++αβ=1411412142194=+++⨯+1122++βα•1122++αβ=1∴ 所求方程为 01142=+-y y法2 注意到βα,均为原方程的根0142=++αα ⇒ αα412-=+ 0142=++ββ ⇒ ββ412-=+=+=--+--=+++++αββααββααββα444411112222αββα22+ 这样计算较为简单。
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点整合一、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关系1.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是否有实数根,由24b ac -的符号来确定,我们把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有1个(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没有实数根.3.根与系数关系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其中,,a b c 为常数,0a ≠),设其两根分别为1x ,2x ,则12b x x a +=-,12c x x a=.典例引领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x m x m m -+++=.(1)求证:无论m 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m 的值及另一个根.【答案】(1)证明见解析(2)当0m =时,方程的另一个根为0x =;当1m =时,方程的另一个根为2x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只需要证明()()221410m m m ∆=-+-+>⎡⎤⎣⎦恒成立即可;(2)把1x =代入原方程得到20m m -=,解方程求出m 的值,进而根据m 的值解方程求出方程的另一根即可.【详解】(1)证明:由题意得,()()22141m m m ∆=-+-+⎡⎤⎣⎦依题意有:215x -+=,21x k -⋅=,解得26x =,6k =-,故k 的值为6-,方程的另一个根为6x =.9.求证:对于任意实数m ,关于x 的方程22220x mx m -+-=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答案】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情况,判断其根的情况,完全取决于24b ac ∆=-的符号,当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详解】解:()24422m m =--△2488m m =-+()2414m =-+.()210m -≥,∴()241440m =-+≥>△.∴对于任意实数m ,关于x 的方程22220x mx m -+-=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0.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20x m x m ++++=.(1)求证:不论实数m 取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当m 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答案】(1)见详解(2)1m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记“24b ac ∆=-”是解题关键.(1)方程有实数根时240b ac ∆=-≥,由此即可求解.(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240b ac ∆=-=,由此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2243412b ac m m ∆=-=+-⨯⨯+26948m m m =++--221m m =++()21m =+(2)由题意得,222229k k ⨯+-=,整理得,245k k -=,根据()223122023342023k k k k -+=-+,计算求解即可.【详解】(1)解:∵2229x kx k +-=,∴22290x kx k -+-=,∴()()222419360k k ∆=--⨯⨯-=>,∴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由题意得,222229k k ⨯+-=,整理得,245k k -=,∴()2231220233420231520232038k k k k -+=-+=+=,∴23122023k k -+的值为2038.1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20x mx m ++-=.(1)试说明:无论m 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个根为3,求22122043m m ++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02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代数式求值;(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证明即可;(2)根据方程有一个根为3,得出267m m +=-,然后整体代入求值即可.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与24b ac ∆=-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详解】(1)证明:∵()()2222241244880m m m m ∆=-⨯⨯-=-+=>,∴无论m 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方程有一个根为3,∴223620m m ++-=,整理,得:267m m +=-,∴22122043m m ++()2262043m m =++()272043=⨯-+142043=-+2029=.1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0x mx m -+-=.(1)若该方程有一个根是2,求该方程的另一个根;(2)求证: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答案】(1)1(2)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根的判别式,(1)直接把2x =代入到原方程中得到关于m 的方程,再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证明.掌握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若240b ac ∆=->,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若240b ac ∆=-=,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若24<0b ac ∆=-,则方程没有实数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详解】(1)解:当2x =时,4210m m -+-=3m ∴=,则原方程为:2320x x -+=,即:()()210x x --=,11x ∴=,22x =,∴另一个根1,(2)证明:()()2Δ411m m =--⨯⨯-244m m =-+()220m =-≥,∴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1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5230x m x m +---=(1)求证: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如果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差为4,求m 的值(2)“凤凰”方程必定有一个根是______;(3)已知方程20x mx n ++=是“凤凰”方程,且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n 的值.【答案】(1)2230x x +-=(2)1(3)mn 2=-【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x =是方程的根,直接写出一个根为1一元二次方程即可.(2)本题主要考查通过代数式观察,可以发现1x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直接求解即可.(3)本题主要考查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推导出240b ac ∆=-=,可以得到一个方程,再由凤凰方程,又可以得到一个10m n ++=的方程,然后去求,m 和n 即可,最后求出mn 的值.【详解】(1)由题可知,要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并且满足一个根是1x =;即为:2230x x +-=.(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且满足0a b c ++=;∴1x =时,0a b c ++=;故凤凰”方程必定有一个根是1x =.(3)20x mx n ++= 是“凤凰”方程;10m n ∴++=,即1n m =--;方程20x mx n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40m n ∴∆=-=.将1n m =--代入,得()2410m m ---=;解得:2,1m n =-∴=;()212mn ∴=-⨯=-.1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220x k x k ++++=.(1)求证: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1x ,2x ,且1212217x x x x ++=,求k 的值.【答案】(1)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意义,根与系数的关系,解一元二次方程;(1)求出0∆>即可证明;(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1221k x k x -=++,123x x +=,结合已知等式得出关于k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1)证明:∵()()()2222234194444452140k k k k k k k ∆=---++=+--=-+=-+>,∴无论k 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方程22310x x k k ++--=有两个实数根1x ,2x ,∴1221k x k x -=++,123x x +=,又∵()()12113++=x x ,∴121213x x x x +++=,∴23131k k -+++=+,解得:12k =,21k =-.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k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2)若m 是方程的根,且222m m +=,求k 的值.【答案】(1)1k <(2)2k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含义,理解原理的应用是解本题的关键;(1)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得240b ac ∆=->,求出k 的取值范围即可;(2)先由方程解的含义可得22m m k +=-,结合222m m +=即可求解.【详解】(1)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4440b ac k ∆=-=->,解得:1k <;(2)∵m 是方程220x x k ++=的根,∴220m m k ++=即22m m k +=-,∵222m m +=,∴2k -=,解得:2k =-.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0)nx x n -+=≠有实数根.(1)求n 的取值范围;(2)当n 取最大值时,求方程2210(0)nx x n -+=≠的根.【答案】(1)1n ≤且0n ≠(2)121x x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1)根据题意,可得240b ac ∆=-≥,即440n -≥,解不等式,并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确定n 的取值范围即可;(2)结合n 的取值范围确定n 的最大值,然后利用配方法解该方程即可.【详解】(1)解:根据题意,一元二次方程2210(0)nx x n -+=≠有实数根,则224(2)41440b ac n n ∆=-=--⨯⨯=-≥,解得1n ≤,又∵0n ≠,∴n 的取值范围是1n ≤且0n ≠;(2)由1n ≤且0n ≠得,n 的最大值为1,把1n =代入原方程得2210x x -+=,∴2(1)0x -=,解得121x x ==.7.己知一元二次方程2410x x m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m 以及此时方程的根.【答案】(1)5m <(2)5m =,122x x ==【分析】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牢记“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1)由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由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解:2(4)4(1)m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解得5m <.(2)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0=,即164(1)0m --=解得5m =(1)若所捂的部分为【详解】(1)解:∵方程有实数解是1x 和2x ,∴()22410k ∆=--≥,解得2k ≤,故k 的取值范围是2k ≤;(2)∵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k ++-=的实数解是1x 和2x ,∴122x x +=-,121x x k ⋅=-,则()121221x x x x k +-=---,∵12121x x x x +-<-∴()211k ---<-,解得0k >,又由(1)知2k ≤,∴02k <≤,∵k 为整数,∴k 的值为1或2.1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50x ax a ++-=.(1)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3,求a 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个根;(2)求证:不论a 为何值,该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答案】(1)方程的另一根为2-;(2)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1)将方程的根代入可求得a 的值,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得另一个根;(2)用a 表示出其判别式,利用配方可化为平方的形式,可判断判别式的符号,可得出结论;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的个数的关系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详解】(1)解:将3x =代入方程250x ax a ++-=可得:9350a a ++-=,解得1a =-;∴方程为260x x --=,设另一根为x ,则36x =-,。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重点、难点、考点】重点:①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会利用判别式求待定系数的值、及取值范围。
②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应用难点:由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字母的取值范围,或与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
考点: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既可单独成题,又可与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
【经典范例引路】例1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2)2x 2+(2m +1)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m<43B.m ≤43C.m>43且m ≠2D.m ≥43且m ≠2(20XX 年山西省中考试题)【解题技巧点拨】 解 C①解答此题时,学生虽然能运用判别式定理,但往往忽略“方程ax 2+bx +c =0 作为一元二次方程时 a ≠0”的情形解题原理:对方程ax 2+bx +c =0 (a ≠0)方程有两实根Δ方程有两相等实根Δ方程有两不等实根Δ⇔≥⎭⎬⎫⇔=⇔>000Δ<0⇔方程没有实根注意:学生在运用时,可能会由“方程有两实根”得出“Δ>0” 题型:①判定方程根的情况或判断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是否有解,②证明一元二次方程有无实根,③求待定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④根与系数的关系综合运用。
例2 先阅读下列第(1)题的解答过程(1)已知αβ是方程x2+2x-7=0的两个实数根。
求α2+3β2+4β的值。
解法1 ∵α、β是方程x2+2x-7=0的两实数根∴α2+2α-7=0 β2+2β-7=0 且α+β=-2∴α2=7-2αβ2=7-2β∴α2+3β2+4β=7-2α+3(7-2β)+4β=28-2(α+β)=28-2×(-2)=32解法2 由求根公式得α=-1+22β=-1-22∴α2+3β2+4β=(-1+22)2+3(-1-22)2+4(-1-22)=9-42+3(9+42-4-82)=32解法3 由已知得:α+β=-2 αβ=-7∴α2+β2=(α+β)2-2αβ=18 令α2+3β2+4β=A β2+3α2+4α=B∴A+B=4(α2+β2)+4(α+β)=4×18+4×(-2)=64 ①A-B=2(β2-α2)+4(β-α)=2(β+α) (β-α)+4(β-α)=0 ②①+②得:2A=64 ∴A=32请仿照上面解法中的一种或自己另外寻找一种方法解答下列各题(2)已知x1、x2是方程x2-x-9=0的两个实数根,求代数式。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讲解
1.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这是因为Δ大于0表示
判别式是一个正数,所以开方后可以得到一个实数。
这种情况下方程的根
可以通过求解下面的式子来得到:
x1=(-b+√Δ)/(2a)
x2=(-b-√Δ)/(2a)
2.当Δ=0时,方程有一个实数根。
这是因为Δ等于0表示判别式是
一个零,所以开方后可以得到同一个数字。
这种情况下方程的根可以通过
求解下面的式子来得到:
x=-b/(2a)
3.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这是因为Δ小于0表示判别式是一
个负数,所以开根号无法得到实数。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引入虚数单位i来
表示方程的根。
这种情况下方程的根可以通过求解下面的式子来得到:x1=(-b+√(-Δ)i)/(2a)
x2=(-b-√(-Δ)i)/(2a)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
1.根与二次项系数a的关系:当a大于0时,方程开口向上,根的值
会随着a增大而增大;当a小于0时,方程开口向下,根的值会随着a减
小而增大。
2.根与一次项系数b的关系:根的值与b的正负有关,当b大于0时,根的值变大;当b小于0时,根的值变小。
3.根与常数项系数c的关系:根的值与c的正负有关,当c大于0时,根的值变小;当c小于0时,根的值变大。
这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在实际
问题的解决中,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方程的性质,例如方程
的图像形状和根的变化趋势,并在需要的时候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判断。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一、知识要点:1、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的判别式:24b ac ∆=-;2、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与系数关系:(1)设12,x x 是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则有1212,b c x x x x a a+=-=;(2)以12,x x 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21212()0x x x x x x -++=。
3、公式变形:2221212122212121212121212121212(1)()2(2)()()4(3)(1)(1)()111(4)(5)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121212121210000010x x x x x x x x x x x ⇔∆>⇔∆⇔∆<⇔∆≥∆≥⎧⎪⇔+=⎨⎪≤⎩∆≥⎧⇔⎨⎩∆≥⎧⎪⇔+>⎨⎪>⎩∆≥⇔+4、(1)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2)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0;(3)方程没有实根0;(4)方程有两个实根0(5)方程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根 (6)方程有两个互为倒数的实根=0 (7)方程有两个正根0 (8)方程有两个负根2121212121200000x x x x x x x x x x x ⎧⎪<⎨⎪>⎩∆>⎧⎪⇔+>⎨⎪<⎩∆>⎧⎪⇔+<⎨⎪<⎩0 (9)方程有两个异号根,且正根的绝对值比较大0 (10)方程有两个异号根,且负根的绝对值比较大例1、解关于x的方程:2--+=m x mx m(1)20例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m x mx m+++-=有两个不等实根,且这两根又不互为相反数,(1)230求m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关于x的方程22--+=x m x m4(2)40(1)若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求m的值,并求出方程的根;(2)是否存在正数m,使方程的两个实根的平方和等于224?若存在,请求出满足条件的m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2讲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学习目标】1.会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或根据方程的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2.会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方程的一个根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及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以及求关于方程的两根的代数式的值.3.会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教学重难点】根与系数的关系的运用考点1: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知识点与方法技巧梳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 =0(a ≠0)的根的情况可由24b ac -来判定,24b 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 =0(a ≠0)的根的判别式,用希腊字母“∆”表示,24b ac ∆=-.①当24b 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若a ,c 异号,则必有∆>0); ②当24b ac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24b ac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在使用根的判别式之前,应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例】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1)(3)5x x x -+=- (2)01)2(2=++--x k x (k 为常数)【变式】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1)(3)5x x x -+=-(2)0)21(4)12(2=-++-k x k x (k 为常数)考点2:根据方程的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知识点与方法技巧梳理:①如果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24b ac ->0;②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24b ac -=0;③如果方程没有实数根,则∆=24b ac -<0.【例】1、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1)10k x 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变式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k 的取值范围.【变式2】若关于x 的方程()2421x m x m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值和这个方程的根.【例】2、设a ,b ,c 是△ABC 三边的长,且关于x 的方程)0(02)()(22>=--++n ax n n x b n 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变式】已知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且关于x 的方程0)()(2)(2=-+-+-b a x a b x b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例】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98)6(2=+--x x a 有实数根. (1)求a 的最大整数值; (2)当a 取最大整数值时,①求出该方程的根;②求118732222+---x x x x 的值.【变式】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2(2)10m x m x -+-+=有实数根. (1)求m 的最大整数值;(2)当m 取最大整数值时,①求出该方程的根;②求22365342x x x x -+++的值.【例】4、若等腰△ABC 的一边长a =6,另两边长b 、c 是关于x 的方程2(32)60x k x k +--=的两个根,求△ABC 的周长.【变式】已知等腰△ABC 的一边长c =3,另两边长a 、b 恰是关于x 的方程2(21)420x k x k -++-=的两个根,求△ABC 的周长.考点3: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及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知识点与方法技巧梳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 =0(a ≠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那么,x 1+x 2=-ba,x 1x 2=ca,这就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 =0(a ≠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注意:在使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之前,应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例】已知2-240x x c -+=的一个根,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及c 的值.【变式1】已知1是方程250x bx ++=的一个根,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及b 的值.【变式2】已知1是方程22(1)330m x x m m +-+--=的一个根,求m 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考点4:已知方程,求关于方程的两根的代数式的值知识点与方法技巧梳理:把待求的代数式整理成含有x 1+x 2及x 1x 2的式子【例】1、已知1x ,2x 是方程051022=--x x 的两个根,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1)1211x x + (2)2212x x + (3)1221x x x x +【变式】已知1x ,2x 是方程2520x x ++=的两个根,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1)12(2)(2)x x -- (2)21x x - (3考点5:给出两个方程的未知数不同,但结构相同,求代数式的值知识点与方法技巧梳理:两个方程的未知数不同,但结构相同,那么这两个未知数是同一个方程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代数式的值【例】1、如果实数a b ≠,且满足222a a +=,222b b +=,求11a b+的值.【变式】如果实数a b ≠,且满足21314a a -=,21314b b -=,求b aa b+的值.【过关检测】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322=-+-m x x 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C .无实数根D .不能确定 2.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624)2(2=-+--m mx x m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等于( ) A .-6 B .1 C .-6或1 D .2 3.已知方程01222=+-+k kx x 的两实根的平方和为429,则k 的值为( ) A .3 B .-11 C .3或-11 D .11 4.若关于x 的方程2(2)(3)10a x a x ---+=只有一解(相同的解算一解),则a 的值为( ) A .a =0 B .a =1 C .a =2 D .a =1或a =25.某地区2015年投入教育经费2500万元,预计2017年投入3600万元.设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百分率为x ,那么下面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A .225003600x =B .22500(1%)3600x +=C .22500(1)3600x +=D .22500(1)2500(1)3600x x +++=6.若一元二次方程012)1(2=---x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数,则k 的值是__________. 7.若方程2610kx x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8.当k =__________时,方程0)1(2=+++k x k x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 9.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x m -=的一个根为9,则另一个根为__________.10.已知2+240x x m -+=的一个根,则另一个根为__________,m 的值为__________.11.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 =0若有两根1和-1,那么a +b +c =_________,a -b +c =_________.11.以x 1,x 2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2x -__________x +__________0=13.将一块长比宽多10cm 的矩形铁皮的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4cm 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容积为800cm 3的无盖的盒子,则原铁皮的长为__________cm ,宽为__________cm .14.长为13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与地面的垂直距离是12米,如果梯子顶端沿墙面下滑,且下滑的距离与底端滑动的距离相等,则梯子顶端下滑了__________米.15.已知m ,n 是方程x 2+2x -5=0的两个实数根,则m 2-mn +3m +n 的值为__________. 16.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01)2(2=++--x k x (2)224(1)0y my m -+-=(m 为常数)17.已知1x ,2x 是方程2260x x +-=的两个根,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 (1)1211x x + (2)2212x x + (3)1221x x x x +18.如果实数a b ≠,且满足2231a a +=,2231b b +=,求b a a b +【家庭作业】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32x x m -+-=0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C .无实数根D .不能确定 2.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2)426m x mx m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等于( ) A .-6 B .1 C .-6或1 D .23.已知方程2221x kx k +-+=0的两实根的平方和为294,则k 的值为( )A .3B .-11C .3或-11D .11 4.若关于x 的方程2(2)(3)1a x a x ---+=0只有一解(相同的解算一解),则a 的值为( ) A .a =0 B .a =1 C .a =2 D .a =1或a =2 5.已知224x x m -+=0的一个根,则另一个根为__________,m 的值为__________. 6.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01)2(2=++--x k x(2)224(1)0y my m -+-=(m 为常数)7.解下列方程:(1)2(21)60x x --=(2)2(21)10kx k x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