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内容详细)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67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本章节目录常见症状护理胃炎病人的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肝硬化病人的护理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常见症状护理一、恶心、呕吐的护理护理措施二、腹胀的护理护理措施三、腹痛的护理护理措施四、腹泻的护理护理措施五、呕血与黑便的护理护理措施六、黄疸的护理护理措施1.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黄染的分布、深浅和尿、便的颜色。
2.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作好皮肤护理,减少刺激,增加舒适感。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帮助减轻黄疸症状。
3.根据病因,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取,适当进食粗纤维食品。
胃炎病人的护理一、急性胃炎口腔、咽喉部黏膜上呈现不同颜色的灼痂,如硫酸为黑色痂、盐酸为灰棕色痂、硝酸呈深黄色痂、醋酸或草酸为白色痂,强碱呈透明水肿辅检粪便检查:胃肠炎便常规有阳性发现潜血阳性;胃镜(出血后24~48h内进行)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出血和水肿,表面可附有黏液和炎性渗出物-治疗去病因,卧床休息(可暂禁食1~2顿或予以清淡流质食物,多饮水);腹痛剧烈局部热敷或解痉;频繁呕吐或腹泻时及时补液;伴肠炎抗炎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发;抑酸(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或法莫替丁等);保护胃黏膜(硫糖铝、胶体铋等)禁食,一般禁洗胃;休克症状(首先抢救);有针对性的解毒。
吞服强酸—牛奶、蛋清或弱碱(镁乳、氢氧化铝)。
吞服碱性物——稀释的食醋或果汁;予广谱抗生素;食管狭窄者—食管扩张术二、慢性胃炎三部曲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HP)肝炎→肝硬化→肝癌(病毒)慢支→肺气肿→COPD(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约90%由HP感染引起,幽门螺杆菌具有鞭毛,能穿过胃的黏液层到胃黏膜,通过其产氨作用、分泌空泡毒素A等物质引起细胞损害;其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能引起炎性反应;幽门螺杆菌细胞壁可作为抗原诱导免疫反应。
内科护理学――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2.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常见病种。
3.掌握护理评估。
【教学具体内容】1.消化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
2.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和常见病种。
3.护理评估:(1)病史:患病及治疗经过、目前病情与一般情况、心理-社会状况、生活史。
(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皮肤和粘膜、腹部检查。
(3)实验室及其检查。
难点:胃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胃肠道免疫结构与功能。
重点:消化系统疾病的身体评估。
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病因2.理解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3.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教学具体内容】1.恶心呕吐:(1)病因。
(2)临床表现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3)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4)补充中枢性呕吐与胃源性呕吐的区别2.腹痛:(1)病因、症状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2)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尤其是教会病人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
3.腹泻:(1)病因、症状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2)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4.吞咽困难、嗳气、反酸、灼热感、畏食或食欲不振、腹胀、便秘、黄疸:简介概念和病因。
难点:腹痛的病因及特点。
重点:常见症状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二节胃炎二、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慢性胃炎的定义、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2.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理解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及治疗要点3.理解本病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4.掌握纤维胃镜检查术前、术后护理【教学具体内容】1.概述:概念、发病情况。
2.临床分类与病因:B型胃炎主要由Hp感染引起;A型胃炎主要由自身免疫引起。
3.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胃镜和胃粘膜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可确诊。
消化疾病护理诊断及应对措施一、前言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其病程复杂,治疗周期较长。
作为护理人员,深入了解消化疾病的护理诊断及应对措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消化疾病的护理诊断及应对措施。
二、消化疾病护理诊断1. 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患者食欲下降、摄入营养不足,从而引起营养不良。
2. 疼痛:如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等可导致患者出现中到重度疼痛。
3. 焦虑:消化系统疾病的反复发作及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情绪。
4. 活动无耐力:病情可能导致患者活动耐力下降,生活质量受损。
5. 自我护理能力下降:消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三、应对措施1. 营养不良的护理:- 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
-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 监测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等指标,调整饮食计划。
2. 疼痛的护理:- 评估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
-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 采取非药物止痛方法,如热敷、按摩等。
3. 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 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 介绍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4. 活动无耐力的护理:- 评估患者活动无耐力的程度和影响因素。
- 制定个体化的活动计划,逐步增加活动量。
- 鼓励患者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5. 自我护理能力下降的护理:- 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 制定个性化的自我护理指导方案,如饮食、用药等。
- 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自我护理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总结消化疾病的护理诊断及应对措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消化疾病的护理诊断,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
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通过以上措施,有助于提高消化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第一节消化系统解剖生理考点1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消化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摄取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
◆食管三处狭窄:第1处在环咽肌围绕食管的人口处;第2在主动脉弓水平,有主动脉和左支气管横跨食管;第3处在食管下端,即食管穿过膈的裂孔处。
◆胃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
泌酸腺由3种细胞组成: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黏液细胞分泌碱性黏液,可中和胃酸和保护胃黏膜。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小肠内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的主要阶段。
◆结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储存和转运粪便,还能吸收部分电解质和葡萄糖。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器官,主要功能有物质代谢、解毒功能、生成胆汁。
◆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这种共同通路是胰腺疾病和胆道疾病相互关联的解剖学基础。
【复习要领】食管三段颈胸腹,三个狭窄要记住;胃居剑下左上腹,二门二弯又三部;贲门幽门大小弯,胃底胃体幽门部;小弯胃窦易溃疡,及时诊断莫延误。
【温馨提醒】胸中段食管最易发生食管癌;胃液由壁细胞和非壁细胞所分泌的消化液组成;十二指肠球部、胃窦部是消化性溃疡最好发部位;大肠功能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胆汁由肝脏合成,胆管负责运输和排泄,胆囊负责浓缩和调节胆汁。
第二节口腔炎病人的护理考点2 鹅口疮◆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
◆临床表现:患儿口腔黏膜覆盖白色乳凝块样片状物,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可有渗血;多无全身症状,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吃奶。
以颊黏膜最常见。
◆治疗要点: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局部涂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每日2-3次。
考点3 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婴幼儿,传染性极强,可在集体托幼机构引起小流行。
◆临床表现:起病时发热,继而口腔黏膜有小疱疹,破溃后可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分泌物覆盖,多见于齿龈、口唇、舌和颊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