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的两希传统 2——希伯来(信仰)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24
两希文化与西方文化摘要:两希指的是希腊与希伯来,希腊与希伯来两大文化体系至今对西方文化仍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希腊文化中的自然与理性,希伯来文化中的宗教意识,几千年来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为西方文明的不断进步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关键词:两希文化西方文化影响两希文化指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
希伯来文化中,摩西和耶酥是希伯来人的先知,他们为全人类创造了唯一神信仰的宗教和神学,创造了《圣经》的《旧约》和《新约》。
希伯来人的祖先为全人类提供了神学,唯一神论的宗教和圣经。
简单来讲,摩西和耶酥创造了属于希伯来文化的神学和宗教,“十诫”和“基督”也是希伯来律法的开始,他们的文化大都就表现在宗教伦理思想方面。
至于希腊最早的文化大概是诺索斯文化,在爱琴海最南部的克里特岛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后来亚历山大国王大面积扩张土地,随着战争,希腊文化开始传播到印度河以西的广大亚洲和北非等地区。
希腊文化表现在以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为首的神学以及以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为首的哲学。
在哲学这一层面的理论水平希腊无疑是相当先进的。
而关于国家的建立、管理、立法等方面也对今天的西方颇有影响。
希腊与希伯来两大文化体系至今对西方文化仍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希腊文化中的自然与理性,希伯来文化中的宗教意识,几千年来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为西方文明的不断进步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下面,我就法治与文学两方面来谈谈两希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一、法治在讨论两希文化究竟是如何影响西方法治传统之前,首先有必要明确一下“法治”的概念。
“法治”和“法制”是有区别的。
“法制”侧重于制度层面,着眼于法律本身;“法治”则是强调运用法律制度进行治理和统治,强调“治”的过程。
“法治”在本质上与“人治”是相对立的。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该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秩序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观奠定了西方绵延不绝的法治传统。
比较西方文明“两希"传统的异同众所周知,古希腊—罗马文学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尽管它们在欧洲文学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呈矛盾冲突与互补融合之势,但在根本上,我们仍缺乏对两大源头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自然会存在诸多的联系,但在比较它们之前,我觉得有必要了解它们的历史。
古希腊—罗马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对古代的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搏斗的英雄行为、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等,表现了古希腊古罗马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强调了古希腊罗马人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饶的精神。
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在公元1世纪中叶到2世纪末叶“希腊化”时期,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出现的第一次交流、冲突与互补、融合后产生的,它吸收了古希腊文化的某些成分,虽然有着某种相似,但它仍是一种以希伯来文化精神为主体,区别于古希腊—罗马传统的异质文化。
虽然看了如此多的书籍,但我仍是懂非懂,一知半解,只能浅谈心中所想。
一:人的自然原欲说到人的自然原欲,首先,应该明白何谓“人”,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是文化;文化无非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与对象化;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人自身以他自己的符号化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
古希腊文学中蕴含着原始形态的“人”的观念,同时又强调“天人之别",古希腊人认为,“人同自然的划分是知识和智慧的起点,是人自觉其为人的起点”。
由于强调人与自然分离,因而,古希腊人有特别重视个人与整体的分离,因为,“个人同整体分离开来也是一种‘天人之别’”。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主要倾向是重个人,重个人的感觉意识,重经验。
他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古希腊人那强烈自我意识的表露。
诗意的文学:西方文学名著欣赏1. “文学是人学”是由(高尔基)提出的2. 古希腊神话传说认为,欧洲大陆的名称来源于非尼基少女(欧罗巴)。
3. “西方文化”的“两希”传统,指的是古希腊——罗马传统与(希伯来-基督教)传统。
对自我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追问是西方文学的重要特点。
(√)4. 古希腊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5.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叙述的。
6. 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雅典娜)。
“英雄传说”的神话隐含了人性理解的原始形态,是对原始初民对人性及其善恶本质的稚拙而浪漫的诗意理解与表达。
(×)7.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8.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荷马史诗表现了希腊式人本意识,其核心内容是:肯定个体人的现世价值、个体本位、放纵源欲、弘扬自我。
(√)《奥德修纪》题名原意是“奥德修斯的故事”它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亚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
(√)9. 古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
10. 《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悲剧艺术的典范”。
《俄狄浦斯王》首创了“倒叙”、“悬念”、“突转”等手法,剧作结构紧凑,情节迭宕多姿,促进了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
(√)《俄狄浦斯王》通过对主人公“反抗-失败-反抗”过程的描写,用象征隐喻方式,肯定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
(×)11. 《旧约》是(古希伯来)文学总集。
12. (神话)是《旧约》中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主要收集在《创世纪》里。
13. 《出埃及记》中刻画的古希伯来民族英雄是(摩西)。
重视人的精神与灵魂、重视对彼岸价值世界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希伯来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倾向。
(√)14. 在《神曲》中,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的贝亚特丽丝象征着(信仰)。
15. 《神曲》中,象征(理性)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受贝亚特丽丝的嘱托前来帮助但丁走出迷途,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
欧洲文学史复习资料1.“两希”文学传统(名词解释):“两希”文学传统是指“古希腊文学传统”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传统”。
2.理解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古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第一、想象力丰富,如潘多拉盒子的传说;第二、故事性强,如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第三、哲理性强,如西绪福斯的故事。
所谓“同形”就是神和我们一样,有着人的形态和肉体。
希腊的神之所以被崇奉为神,不是由于他道德上的崇高,甚至也不是因为他比人更有智慧,而是因为他比人更具有一副更加健美的肉体。
男神之所以为男神,是因为他比男人更具有男性的特点;女神之所以为女神,也是因为她比女人更具有女性的特点。
正是因其美,所以人们才将其奉为神灵。
所谓“同性”指的是希腊神话中神与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神,他们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性格也十分鲜明。
在希腊神话中神和人一样,有爱,有恨,有七情六欲样样具备,甚至好嫉妒。
比如天后赫拉,爱虚荣,有时在道德上还不如人,他们不同于人的地方就是他们长生不死,具有无比的智慧和法力。
这反映了希腊人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3.《荷马史诗》(名词解释):创作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其中包含《伊利昂纪》(又译伊利亚特)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和《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写的是希腊人用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后奥德修斯还乡的故事。
4.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姓名、代表作、故事情节1、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13次获胜,流传至今的戏剧共有7部。
代表作品《俄瑞斯忒斯》三联剧(包括《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天神普罗米修斯盗来火种送给人类,激怒了众神之主宙斯。
宙斯命令威力神和火神将普罗米修斯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暴露在雨雪风霜和烈日炙烤之中,以警告他以后不要再对人类滥施同情。
火神赫淮斯托斯很同情普罗米修斯,但他无力反抗宙斯的命令,在威力神的监督和催促下,将普罗米修斯牢牢地钉在了悬崖上。
浅析“二希”源头奠定的理性与情感传统的发展作者:郭彩霞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8期由于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长期以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将西方文学称为“欧美文学”。
西方文学的发展从欧洲古代文学阶段开始算起,至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并且其发展演变有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公元前9世纪左右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是古代欧洲文学的集中代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进入长达千年之久的中世纪,出现了以教会文学占据主导地位的中世纪文学。
十四五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文学发展有了新的面貌,进入了欧洲人引以为豪的文艺复兴时期。
从文艺复兴开始,欧美的一些主要国家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文学现象,形成了一种流派更迭、思潮相继的发展模式。
如果把西方文学比作一条长河,会发现这条河流没有断流,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一条贯穿其中的人文红线,围绕“人”这一母题,对“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探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的呈现,并且从古至今,西方文学发展成为一个有系统的整体。
事实上,在西方文学的源头阶段,就已经出现了对“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探寻与思考,也有了完整的“人”的观念,同时奠定了理性与情感的两大传统,而这两大传统是分别从“二希”源头中提炼出来的。
一、古希腊文学奠定的情感传统在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古希腊文学中,可以看到非常浓郁的世俗人本意识。
以古希腊文学中的三大主要成就(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来简单说明,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其中神最大的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形体和人一样,性情也和人无异。
人有血缘关系,神也有神的谱系,包括老辈神谱和新辈神谱。
人有七情六欲,神也有,并且要甚于人类。
所以会有内容丰富、奇异瑰丽、丰富多彩、令人惊叹的庞大的希腊神话故事体系。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两希文化:古希腊文化(“原欲”文化→世欲人本意识)↘(犹太人的祖先)古希伯来文化(“理性”文化→宗教人本意识)→基督教文古希腊文学的成就: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个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的东方文化。
3、古希腊文学史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4、赫西俄德是继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
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5、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女文艺女神”。
6、品达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
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的影响。
7、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英雄时代(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又称“荷马时代”“黑暗时代”“黑铁时代”:主要成就:神话、史诗 P15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义愤,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充满乐观精神。
起具有天真美丽的幻想和清新质朴的风格。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 想象力极强。
把自然界、人类社会。
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2 故事性极强。
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
3 哲理性强。
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
如:西西弗斯的故事、代达罗斯的故事、爱泰尔斯的故事等。
西方文化两大源头的内在关系及当代理论对西方文化的基础,西方人都认同源于所谓“两希”。
一个希伯来,即犹太神学文化;一个便是希腊,即希腊世俗文化。
此“两希”被学者视为“哺育西方文化的两个乳房。
”西方文化中最为精髓的内涵则多来自希腊文化。
正如罗素所说:“从希腊人那里。
我们引导出文学、艺术、哲学和纯数学,以及我们社会外貌中文雅的部分。
”在世界文明史上,希腊文化不但以其成果辉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理性精神独树一帜。
希腊文化形成以后,像一个高能量的“精神能源”,呈幅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自古及今,一直影响着欧洲和世界文明。
其影响是巨大的,以致有学者断言“一切文明国家在一切有关智能的活动方面,都是希腊的殖民地”。
希腊文化由南欧向欧洲其他地区广泛而有力度传播的不是希腊人自己。
而是罗马人。
希腊的灭亡以后,继起统治欧洲希的罗马人几乎原封不动地将希腊文化作为遗产继承了下来。
罗马对西欧的统治是以武装力征服实现的,在对西欧的征服中,希腊文化也就借助于罗马人的武力从南欧逐渐传播到了西欧广大地区。
如学者所说:“罗马权力的每一次扩张,都播撒了希腊文明的酵母。
”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论及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时这样写道:“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
”希伯来是对巴勒斯坦犹太的古称,希伯来文化是以巴勒斯坦为中心的古代中东地区文化的结晶,是古代世界影响巨大的四种文化之一。
希伯来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西方文化,是西方文化起源的“两希”之一,西方文化中的宗教神学部分深受希伯来文化的影响。
罗素在论及这一影响时说:“从犹太人那里,我们得到一种狂热的信念——它的朋友们管它叫做'信仰’道德的热情和罪的观念,宗教的不宽容以及我们民族主义的某些部分。
”基督教的胚胎虽来自希伯来文明,但却是在古罗马的母体内孕育成熟并成长壮大的.基督教虽是在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中产生,但它真正成为独立的宗教并广泛传播却有赖于罗马帝国对地中海周边世界的统治,特别是最终从被压迫者的宗教变为统治者的宗教,有赖于罗马皇帝在公元4世纪接受基督教,并在帝国范围内对它的大力扶持、推广,甚至对其宗教教义、组织进行全面整合的结果。
西方文学产生的教育思想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学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指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一般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两希传统”。
一、“古希腊—罗马文学”:世俗人本意义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开端与核心组成部分,是重理性、重现实,是一种入世、关注现实社会世俗生活的文学。
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宗教人本意识希伯来文明是指统治西方精神世界千年之久的基督教文明。
重感情、重精神,是一种出世的、注重信仰与来世幸福的文学。
二希文学对西方的影响,不仅是文学母题、神话系统、成语故事、史诗叙述、戏剧模式等等的开创,更是人文精神、政治体制、宗教观念等等文化基因的初始。
西方文学的六大思潮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
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和文化,反对迷信。
二、18世纪新古典主义思潮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对现代性作出了审美反应,形成了自觉的文学主张和鲜明的文学风格。
新古典主义不是对现代性的直接反应,因为17世纪还没有直接实现现代化的条件,它面临的历史任务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而现代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政治载体。
三、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启蒙运动实质上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启蒙知识分子顺应历史要求,提出了“启蒙主义”理论: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
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对宗教迷信。
启蒙理论实质上是夺权理论。
它为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文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四、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外国文学填空题集合1、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古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文学史上称为“两希”传统。
2、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
3、(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罗马文学)是沟通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4、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5、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度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
8、现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是(赫西俄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
9、赫西俄德的叙事长诗(《神谱》)是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最早的系统的描述。
10、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11、三大抒情诗人:(萨福、阿那克里翁、品达)。
12、(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13、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史称(“古典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14、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15、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灵感论”,《理想国》亚里斯多德(《诗学》),提出了著名的“模仿说”和“净化说”。
16、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17、古罗马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共和时期、黄金时期、白银时期)18、利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古罗马文学的奠基人),翻译《奥德修纪》等古希腊文学样式,移植了古希腊文学。
创作《布匿战争》;普劳图斯《吹牛的军人》《孪生兄弟》《一罐金子》;泰伦斯《婆母》19、拉丁文学发展史上的古典或辉煌时期:(“西塞罗时期”)和(“奥古斯都时期”).20、奥古斯都时期三大诗人及代表作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贺拉斯的(《诗艺》)和奥维徳的(《变形记》)。
西方文明史纲要1.西方文明伟大的“两希”传统,两大源头:希伯来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希腊神话、传说和悲剧希伯来文明与犹太教、基督教2、古希腊神话与传说最显著的特点:神人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与人相同或相似的外表和性情。
希腊神话把人理想化——(1 )神比人更健康、更漂亮、更魁梧。
(2 )男神比男人更像男人,女神比女人更像女人。
3、中西神话的差异(一)希腊神话没有道德观念(这与人类童年时的思维模式有关),超越了道德,任性而放肆。
奥林匹斯山上的神具有所有人性中的弱点(嫉妒、猜疑、好惹是非、勾心斗角、淫乱等等),而且神也经常到人间来生事。
人性的本来面貌也毫无遮掩地呈现于神的身上,这种不羁、奔放,是人类童年的可爱,也正是希腊神话的魅力所在。
而中国神话体现出一种道德至上的原则,总是渗透着一种济世、救民的情结。
如大禹治水的传说。
中西神话的差异(二)希腊神话中,儿子取代父亲成就霸业。
科洛诺斯取代了他的父亲乌兰诺斯成为众神之王,宙斯又取代了他的父亲科洛诺斯而成为新一代的王。
古希腊的神谱表现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内涵,即老一批神总要被新神以暴力的方式逐出历史舞台,一代否定一代。
希腊神话体现了一种自我否定和新陈代谢的思想。
这与中国神话中神王通过让贤或者禅让的方式是不同的,如尧舜禹的神话传说。
4、古希腊精神(希腊神话精神)用想象力解释世界。
人类自我认知的突破。
希腊人热爱现实、现世,热爱自然,从来不去思考人活在世界上是有罪的,从来没有过。
.也从来不会试图以一种现世的苦难而去换得彼岸的幸福。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希腊和基督教是格格不入的。
希腊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是有罪孽的。
5.古希腊悲剧与命运观古希腊悲剧的特点体现的就是命运观。
古希腊人所面对的各种未知的、或来自自然、或来自社会的力量就是命运。
古希腊人相信神谕,认为命运是由神定的。
尽管面对命运的时候感到自己惶惑不解、束手无策,但是仍然热爱生活。
希腊精神之飞蛾扑火的勇气古希腊人从来不会因为人生充满着不可预知也无法掌控的悲剧、命运而对人生产生悲观、绝望的念头。
外国文学(1)名词解释两希文学:“两希”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为“两希”传统。
他们在欧洲文学漫长的历史流变过程中呈冲突和互补之势,欧洲近现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主要来源于这两大传统。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伊战争,在民间传唱的过程中加进了许多神话故事。
到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定成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大口头史诗,故名“荷马史诗”。
在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成为欧洲英雄史诗的典范。
表现了战争和当时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塑造了阿基琉斯、赫克托尔、奥德修斯等英雄形象,并使大量希腊神话得以保存,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在希腊神话中,是泰坦神族的神明之一,教会了人类很多知识。
宙斯禁止人类用火,他就帮人类从奥林匹斯偷取了火,因此触怒宙斯。
宙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长上。
埃斯库罗斯的古希腊戏剧《普罗米修斯》三部曲,塑造了普罗米修斯这一位爱护人类、不屈服于暴力的光辉形象。
该作品是古希腊悲剧中主题最崇高、风格最庄重的作品之一,表现了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高尚精神和雄伟气魄。
潘多拉的匣子:灾难和后患无穷的代名词。
在希腊神话中,•宙斯恼恨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给人类,在惩罚普罗米修斯的同时,迁怒于人类。
他让火神赫淮斯托斯造了一个名叫潘多拉的漂亮少女,•命神使赫耳墨斯将其送给普罗米修斯在人间的傻弟厄庇墨透斯为妻。
时潘多拉打开了随身带着的金匣子,于是,灾难、祸患、瘟疫疾病、死亡等变成虫子飞向人间,而希望却被关在匣底。
从此,人类开始了苦难而悲惨的生活。
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的儿子,与代达罗斯使用蜡和羽毛造的翼逃离克里特岛时,他因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遭太阳融化跌落水中丧生,被埋葬在一个海岛上。
浅谈两希文化西方人经常将“两希文化”看作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两希文化指的是“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而又是在“希伯来文化”土壤中萌芽了基督教。
这两大文明,毫无疑问,主宰了西方世界的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
马修·阿诺德在一个世纪前就曾指出:“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我们的世界就在这两极之间运动”。
马修·阿诺德把希腊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如其实际地观看事物”,把希伯来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品行与服从”。
希腊文化是对真理的渴求、明晰的头脑、敏锐的洞察、深刻的判断。
而希伯来精神则追求公正、要求道德完善、坚持需求人们的行动准则,强调人的信仰。
这两种文化在历经数个世纪的漫长积淀之后,形成了现代西方文明,“航海大发现”以来,西方文化一直居于全球文化的主要地位。
希腊文化是优雅的。
如果你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也许你并不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基督文化的神圣。
但即使你不是一个希腊人,你也无法不赞同希腊文化的自由与优雅。
说起希腊文化,不得不提的两部著作就是《荷马史诗》和《神谱》。
希腊的神话故事远不止具有简单的文本研究价值,透过对文本表象的研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隐蕴其中的希腊文化精神。
希腊的神话中弥漫着自由与进取的人文精神。
希腊神话不仅是“神”的传说,更是一群有着健美体魄的“人”的故事。
希腊的众神不仅拥有至高的能力,更加个性鲜明,爱憎分明,追求自由,释放自我。
对于美神的外遇与丈夫的惩罚,众神并非以道德加以谴责和唾弃,而是采取嘲笑和看热闹的心态,因为,释放本性即使违反道德也具有正当性。
酒神不常在奥林匹斯神位,反而常入人间对人们进行戏耍和指导。
然而对于酒神放荡自由的崇拜后来竟然发展成为“酒神祭祀”,这是希腊最自由的一天,包括妇女在内所有人均可开怀畅饮不受约束,一年的辛勤劳动换来一天的放纵自由,著名的希腊戏剧也是在这一庆典中产生的。
与自由并称的是拼搏进取的精神,希腊英雄不惧困难、百折不挠,他们乐于与命运抗争,展现了希腊文化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
西方文学史知识点一、填空题: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希伯来民族的神话与史诗是《圣经》。
西方美学的奠基人是亚里士多德。
西方美学的奠基作是《诗学》。
3、维吉尔创作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伊尼德》。
罗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悲剧作家是塞内加。
4、荷马史诗是由《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英雄史诗构成的。
荷马史诗的情节是以特洛亚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为基础的。
在传说中,特洛亚战争是因希腊美女海伦被抢引起的。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阿喀琉斯的愤怒”。
5、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剧发轫于酒神颂歌,喜剧的前身则是祭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剧。
古希腊戏剧包括悲剧、喜剧和新喜剧。
6、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希腊“悲剧之父”。
索福克勒斯被称作“戏剧艺术的荷马”。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公认为希腊悲剧的典范。
8、中世纪文学的主潮是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
中世纪教会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法是象征、寓意、梦幻等。
9、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但丁,他的代表作是《神曲》。
但丁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为《新生》,女主人公为贝亚特丽采。
10、《神曲》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但丁原给这部作品定名为《喜剧》,后人对它推崇备至,称它为“神圣的喜剧”,中文意译为《神曲》。
11、蒙田是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
他的《随笔集》是法国近代第一部散文集。
12、16世纪中叶,西班牙文坛上流行着一种独特的小说——流浪汉小说。
13、维伽被称为“西班牙戏剧之父”。
塞万提斯被视为现代小说之父,代表作《唐吉诃德》模拟骑士小说的写法,描写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主仆二人3次游侠的故事。
14、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指《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15、高乃依被称为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16、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始人和代表。
在西方两希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它们代表了人类在前古时期的文明,是世界性的文学奇迹。
两希是指古希腊和古希伯来,它们是位于西方的两个小岛,疆土都不是很大,但是在不大的疆土上创建了最伟大的文明。
古希腊文学主要是人神一体的文学,它强调了人和神的平等,对人生的热切乐观的追求。
而古希伯来文学则主要是强调了神的至高无上性,神是不可侵犯,不可逾越的,人在神的面前是有罪的,人生是神赐予的,一个人的人生在生下来时就已经命定了,讲求神对人的一种博爱精神。
希伯来自汉语的“希伯来”,译自英语Hebrew。
在犹太人的语言国,这个词的正确发音应该是“Ivri”,意为“渡过”。
最早的犹太人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就是“渡过河而来的人”。
此后,这些古犹太人便被称为“希伯来人。
希伯来人后来为了逃避饥荒而南迁埃及,后又在他们的领袖摩西的带领下离开埃及回到迦南。
希伯来人出埃及时,在西奈山(Sinai, Mountain)接受了犹太教“十诫。
这是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此后,“希伯来人”一词就很少在《圣经》中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以色列人”。
所以,一般说来,“希伯来人”主要是用来称呼从亚伯拉罕到摩西时期(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50年间的七百多年间)的古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