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酮症高血糖并偏侧舞蹈症的影像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6.91 MB
- 文档页数:30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中枢神经系统CT、MR表现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I表现,探讨CT及MRI在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舞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且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CT及MRI表现的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4例患者发病时血糖水平为19.8~32.5mmol/L,平均26.3mmol/L,尿酮体(-)或(+)。
结果:头颅CT显示单侧或双侧基底节区呈高密度;MRI示T1WI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界清楚,T2WI呈稍低或混杂信号。
结论:非酮症行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可伴有异常脑部影像学改变,单侧或双侧基底节区CT高密度且MRIT1WI高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
【关键词】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CT;MR【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230-02偏侧舞蹈症是一组较为少见的锥体外系症状,通常由对侧基底节,尤其是丘脑底核、尾状核和壳核,或其联系纤维的病变所致。
其发病原因很多,最常见病因为脑梗死,而MR表现为基底节短T1信号者的非酮症性高血糖导致的偏侧舞蹈症较为少见。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舞蹈症伴有脑实质内单侧或双侧基底节CT高密度,MRI T1WI高信号作为一组特殊的病症已被公认,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我院近几年遇到的4例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患者的CT和MRI表现。
1.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4例患者中男女性各2例,年龄56~76岁,平均67.5岁,均急性起病。
4例糖尿病患者病程4~10年,平均6.5年,均有不规律服用降糖药物史,均无明显遗传家族史。
所有患者均先排除脑梗死、脑出血、肝豆状核变性、中毒、药物、Huntington舞蹈病及全身性疾病等导致的舞蹈病。
方法:4例患者发病后均常规查血尿常规、血生化、血糖、电解质等。
于发病一周内行CT检查,发病5天~2周行常规MR检查同时行弥散加权成像。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舞蹈症10例影像误诊分析唐广山;马林;宗君;刘金有【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imaging features of the 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 by CT and MR1 to avoid misdiagnosis. Methods CT and MR1 data of 10 cases of 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etotic hyperglycemia. Results Among the 10 cases,6 cases in the right or left the caudate nuclei, shell nuclear ,4 cases on both sides in the caudate nuclei, shell nuclear, were misdiagnosed as the basal ganglia idiopathic calcium, the basal ganglia bleeding, cavernous hemangioma, little branches gliomas and physiologic calcification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 have a certain imaging features, but diagnosis should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舞蹈症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特征,避免误诊.方法对10例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舞蹈症患者的CT与MRI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CT与MRI影像异常的10例中,6例位于左侧或右侧尾状核、壳核,4例位于两侧尾状核、壳核,分别误诊为基底核特发性钙化、基底核出血、海绵状血管瘤、少枝胶质瘤及生理性钙化.结论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舞蹈症在影像学上具有特征性,但诊断时应密切结合临床.【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20【总页数】2页(P3501-3502)【关键词】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舞蹈症;CT;磁共振成像;误诊分析【作者】唐广山;马林;宗君;刘金有【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影像科,江苏,淮安,223002;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影像科,江苏,淮安,223002;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影像科,江苏,淮安,223002;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影像科,江苏,淮安,22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R742.2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舞蹈症在影像诊断工作中相对少见,表现为不自主运动过多的躯体运动,多表现为单侧肢体快速、不规则的舞蹈样运动,甚至出现挤眉弄眼、面肌抽搐等。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刘冰芳,欧阳红,樊凤仙,王俊,张静*偏侧舞蹈症是一组少见的锥体外系疾病,通常由于对侧脑底部核团病变,尤其是丘脑底核、豆状核及尾状核或其联络纤维疾病所致,表现为偏侧肢体及(或)面部、颈部突发不规则、无目的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症状在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
其病因多样,主要有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神经变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中毒等。
最常见的原因是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其次是非酮症高血糖症[1-2]。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 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是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患者,在不合并酮症酸中毒和脑血管疾病情况下,表现为偏侧肢体不自主舞蹈样运动的综合征。
本研究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例HC-NH患者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进行总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明确诊断,减少误诊率。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经临床确诊并住院治疗的8例HC-NH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70.3岁;8例均有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病史,病程5~30年,平均病程14年;其中4例合并高血压,1例合并高尿酸血症,1例合并玻璃体出血。
排除Huntington舞蹈病、急性脑血管病、锰沉积相关疾病(肝性脑病、长期胃肠·790··791·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中毒性疾病(CO 中毒)、钙化性疾病(基底节生理性钙化、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他可能导致舞蹈病的疾病。
1.2 临床表现8例患者均急性起病,4例表现为右侧上肢不自主运动3 d 至2个月余,1例表现为右下肢不自主运动伴行走不稳40 d ,1例表现为右侧上、下肢体不自主运动2个月伴不自主耸肩转颈,1例表现为左侧上、下肢体不自主运动伴肢体无力1个月余,1例表现为左侧上肢不自主运动7 d ,症状均在紧张和情绪激动时加重,入睡后消失;四肢肌力正常,5例患侧肌张力减低,双侧病理征阴性。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DOI:10.3969/j.issn.1005-8001.2016.02.009基金项目: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青年医学人才培养基金(编号:2015-QN-002)作者单位:511300广东广州,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刘志锋、蔡金辉、黄曦毅、江瑞信、阮耀钦、郭栋华),神经内科(吴小燕);510120广东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刘庆余)通信作者:刘庆余,Email:liu.qingyu@163.com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hemichoreaassociatedwithnon-ketotichyperglycaemia,HC-NH)被认为是一组以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及头颅MRIT1WI对侧纹状体高信号及CT平扫高密度为特点的综合征[1-3]。
目前有关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影像学相关文献报道不多,涉及MRS及DTI方面则更少。
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8月期间经我院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确诊的11例HC-NH患者影像资料,现就其脑部CT及MRI影像学特征等进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脑部CT及MRI表现刘志锋蔡金辉刘庆余黄曦毅吴小燕江瑞信阮耀钦郭栋华【摘要】目的分析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患者脑部CT及MRI影像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的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患者的脑部CT及MRI表现。
11例患者均接受至少一次CT及MRI平扫,其中2例行MRI增强检查,4例加做DWI序列,6例加做MRS序列,2例加做DTI序列,3例复查MRI平扫,1例复查CT平扫。
结果9例CT见豆状核和/或尾状核头部片状高密度影,2例CT阴性;T1WI9例高信号,2例阴性;DWI2例高低混杂信号,1例低信号,1例阴性;MRS检查:NAA峰6例均降低,Cho峰6例均升高,NAA/Cr比值6例均降低,Cho/Cr比值6例均升高;DTI1例显示左侧内囊前肢纤维束受损,FA值减低,1例阴性。
【中枢神经系统】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病例1:患者,男性,51岁,双上肢不自主运动入院检查。
病例2:患者,女性,2型糖尿病多年,出现左侧上肢不自主运动一周1MRI:2MRI:病例1:双侧尾状核头、苍白球、前穿质区见对称分布斑片状T1高T2、FLAIR、DWI(b=1000s/cm²)低信号,边界清晰。
病例2:双侧壳核及苍白球、尾状核T1WI明显高信号,T2WI为等信号、局部略高信号,周围未见水肿或占位效应。
考虑代谢性脑病或中毒性脑病,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可能性大。
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偏侧舞蹈症(HCNH)是一组因基底核(尤其是纹状体)受损而引起的对侧肢体运动障碍。
基底节的损害主要发生于尾状核,壳核及苍白球,可单侧或双侧受累。
非酮症性高血糖是偏侧舞蹈症的罕见病因。
偏侧舞蹈症可以是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也可以作为糖尿病的首发表现。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好发人群】通常见于患有 2 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尤其是亚洲、女性患者。
【临床表现】典型三联征包括急性起病的偏侧舞蹈或投掷症,症状肢体对侧纹状体T1WI高信号及CT平扫高密度影,血糖正常后症状消失。
【影像表现】CT:单侧或双侧尾状核,壳核及苍白球高密度;MRI:单侧或双侧尾状核,壳核及苍白球T1WI高信号,T2WI、FALIR、DWI均可为正常、低或者稍高信号,SWI正常,增强不强化或者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CT主要与生理性钙化、甲减、Fahr病鉴别;MRI主要与慢性肝脏疾病、神经纤维瘤病、锰沉积、钙化等鉴别【预后】控制血糖后症状消失。
预后一般较好,少数患者可复发。
临床症状消失后影像学异常可恢复,也可继续存在。
参考资料:1《神经影像学》2.《内科学》END。
第41卷第4期2020年4月安徽医学Anhui Medical Journal494•继续医学教育•非酮症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的影像诊断——2020年读片窗(4)王超田莹邱晓晖章辉庆[关键词]高血糖;偏身舞蹈症;医学影像;诊断doi :10. 3969/j. issn. 1000 - 0399. 2020. 04. 0411病史摘要2影像学检查患者,女性,74岁,左上肢不自主抖动半月,不伴视物旋转、 头颅MRI 平扫示右侧纹状体区(右侧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恶心、呕吐等症状。
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年,血糖控制 不佳。
体检:体温36. 0^ ,心率7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核)T\WI 序列呈高信号,内囊未受累(见图1) ,T 2WI 及Flair 抑脂序列未见明显异常(见图2、3) ,DWI 、ADC 图及SWI 壳核呈153/81 mmHg( 1 mmHg~0.133 kPa),空腹血糖21.76 mmol/L,糖稍低信号,尾状核头及苍白球信号未见明显异常(见图4、5)。
化血红蛋白15.4%,尿葡萄糖4 + ,尿酮(-)。
头颅CT 平扫示右侧纹状体区密度较对侧稍增高(见图6)。
图1 T]WI 图2 T 2WI 图3 Flair 抑脂序列图4 DWI图5 SWI图6 CT 平扫3临床诊断4讨论非酮症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经临床控制血糖治疗,患者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 -症状缓解后出院。
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 )常见于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作者单位:236800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王超,邱晓晖,章辉庆),B 超室(田莹)第41卷第4期2020年4月安徽医学Anhui Medical Journal495的非酮症性高血糖患者,好发于亚洲老年女性。
其可能原因为:①遗传因素;②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多巴胺受体产生超敏现象,产生多巴胺能高反应E OHC-NH典型临床表现为偏身舞蹈症(单侧肢体快速、粗大无节律的不自主运动)、非酮症性高血糖、症状肢体对侧纹状体CT高密度和/或MRI I\WI序列高信号,称之为HC-NH三联征。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6例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分析张丽燕;王淑辉;赵明霞;脱厚珍;张丽梅【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年(卷),期】2024(19)2【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非酮症高血糖偏身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6例HC-NH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预后情况。
结果: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3±10.6)岁,女性占66.7%(4/6);5例患者发病前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1例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6例患者均出现偏身舞蹈样症状,其中1例合并面部不自主运动;入院血糖为5.8 mmol/L~26.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15.6%之间,平均为(11.2±3.0)%;平均血浆渗透压为(324.3±22.6)mmol/L,尿酮体均为阴性。
影像学检查显示5例患者在舞蹈症对侧基底核区的CT影像可见高信号或MRI扫描T1WI可见高信号,1例患者基底核区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经积极控制血糖治疗后,5例患者偏身舞蹈样症状完全消失,1例患者仍遗留轻度舞蹈样症状,给予硫必利对症治疗。
结论:HC-NH是偏身舞蹈症的少见病因之一,可见于首次诊断糖尿病的患者。
高血糖非酮症、偏身舞蹈症状及特征性影像学可协助诊断。
早期诊断,积极控制血糖,预后好。
【总页数】4页(P117-120)【作者】张丽燕;王淑辉;赵明霞;脱厚珍;张丽梅【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R742【相关文献】1.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及影像特征分析2.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分析3.非酮症性高血糖伴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4.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5.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