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33
一、广播节目分类:广播节目的基本形态按内容分有四类,即新闻类节目(以消息为主,特点是快、实、短、活,主要功能是宣传政策、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传播知识)、社会教育类节目(以传播政治、思想、伦理和科学为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节目。
主要特点:传播对象专一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知识性与新闻性的统一、教育特点与广播传播特点的统一。
主要功能与任务: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科学技术教育、职业技能教育。
)、服务类节目(实用性强,能直接帮助受众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文艺类节目(是文艺与广播相结合的产物,用广播方式播送和传输文化艺术,使受众达到审美与娱乐目的的广播节目。
特征:包容性、群众性、渗透性。
主要功能:娱乐作用、社会教育作用)二、珠江经济广播:珠江经济台是国内第一家经济广播电台,节目以直播为主,强调双方交流,具有风格生活化、节目容量大、操作手法灵活等长处,节目分类不明确、粗放制作、内容随意性大等短处。
四、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访、边解说、边录音制作的。
现场采访、现场解说、现场录音是现场报道形式区别于其他录音报道形式的根本特点。
主要特点:同步性和不可分割性、地点的不可变更性、即时性(现在进行时).现场直播:是对一个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步进行报道的大型广播形式,它以新闻现场的实况为注意声音信号源,以新闻现场发生的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在与新闻同步的情况下,由主持人或记者按照新闻事件的发生、发生过程边报道新闻现场的所见所闻边对新闻事件进行必要的介绍与评述。
现场直播的流程(确定选题—了解内容—研究方案—勘察现场—确定分工—准备文案—准备预件—现场布置)五、线性媒体、纯听觉媒体、伴随收听→广播语言是一种最符合人听觉习惯和思维特性的语言(不断产生疑问、消除疑问的过程)。
因此,广播语言要“口语化”、“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多用双音节、慎用单音节;慎用书面语,慎用文言词;注意避免音同义不同的谐音词,注意只带不清;慎用简称,尽量少用行话、专业名词和术语,对专业术语要进行必要的解释;适当重复,尤其是人名、地名、单位名;写短句子,避免用倒装句。
广播电视概论类型节目类型节目是广播电视中的一个重要节目形式,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呈现不同的内容和主题,以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和欣赏水平。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类型节目,包括新闻类节目、文艺类节目、娱乐类节目和综艺类节目。
首先是新闻类节目,它主要通过报道当天的国内外重要新闻来传递信息。
这类节目通常由资深主持人或新闻记者主持,配以图文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新闻事件。
新闻类节目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能够使观众了解到最新的事态发展,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文艺类节目,它主要通过文学、音乐、戏剧等形式传达情感和审美体验。
文艺类节目通常以纪实或虚构的方式呈现,通过艺术表现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引发观众的共鸣。
这类节目既可以是传统的戏曲、音乐会、舞蹈表演,也可以是有声剧、配乐作品等,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结合,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娱乐类节目是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一类节目。
这类节目以娱乐为目的,通过节奏明快、内容轻松愉悦、互动性强的方式,表现明星八卦、真人秀、游戏竞技等内容,吸引观众的眼球。
娱乐类节目的特点是轻松愉悦,能够带给人们欢笑和快乐,让观众在工作与生活压力中得到放松和娱乐。
最后是综艺类节目,它是多种类别元素的混合体,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和文化背景的交融,呈现多样化的内容和主题。
综艺类节目包括综艺真人秀、相声小品、脱口秀等,通过不同的娱乐方式和内容,满足观众对于多样化节目的需求。
综艺类节目的特点是多元化、互动性强,注重娱乐和观众参与,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和娱乐价值。
总结起来,类型节目是广播电视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不同方式和手段,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内容和主题,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和欣赏水平。
不同类型的节目有不同的特点,如新闻类节目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文艺类节目具有审美和思想性,娱乐类节目具有轻松和快乐性,综艺类节目则兼具多样性和互动性。
通过广播电视的类型节目,观众能够从中获取信息、得到娱乐、增长见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与风格广播电视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形式,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新闻资讯的渠道,也丰富了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人们对于娱乐需求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与风格也日益多样化。
本文将从类型和风格两个方面探讨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
一、类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种类繁多,根据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文化类等几大类别。
1. 新闻类节目新闻类节目是广播电视媒体传递信息、报道新闻的重要方式。
这类节目以传递客观真实的新闻事件、报道社会热点为主要内容,如新闻联播、综合新闻栏目等。
这些节目提供了大量的新闻资讯,促进了观众对于社会事件的了解和思考。
2. 娱乐类节目娱乐类节目是为了满足人们娱乐放松的需求而设计的,这类节目凭借其轻松愉快的内容和形式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
例如综艺节目、真人秀等,这些节目在娱乐的同时也起到了促进明星和艺人们的推广与传播。
3. 教育类节目教育类节目是广播电视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它们通过各种形式和方式传递知识、提升观众的文化素养。
教育类节目包括科技教育、人文教育、健康科普等,这些节目通过权威专家的解说和案例分析,使观众得到专业的知识和教育。
4. 文化类节目文化类节目以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地方文化为重要目标。
这类节目通过展示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如中国文化大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节目,使观众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
二、风格广播电视节目的风格多样,表现形式上也各具特点。
风格的选择和呈现直接关系到观众的接受与感受,因此制片方在选择风格上需要权衡各种因素。
1. 主持人类风格主持人类风格是节目中最常见的一种,主持人通过个人的表现风格和语言技巧,增添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
主持人的幽默、风趣、亲和力等特点,可以增加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2. 纪录片类风格纪录片类风格通常追求真实、客观的记录,通过镜头的选择和叙事手法塑造出独特的风格。
电视节目的类型及其栏目形式概述电视节目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栏目形式。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电视节目类型及其栏目形式进行概述。
1. 新闻类节目:新闻类节目是电视台最常见的节目类型之一。
这类节目通常包括新闻报道、时事评论和专题报道等。
栏目形式可以是每天定时的新闻联播,也可以是晚间的新闻评论节目或深度报道节目。
2. 综艺类节目:综艺类节目是以娱乐为导向的节目类型,通常包括选秀类节目、真人秀、谈话节目、游戏节目和才艺展示等。
栏目形式可以是以明星为主角的综艺晚会,也可以是大型选秀节目或真人秀。
3. 文化类节目:文化类节目注重传播和展示各种文化形态,包括文化讲座、纪录片、文艺表演等。
栏目形式可以是以人物为主线的文化纪录片,也可以是在特定场地进行的文艺演出。
4. 体育类节目:体育类节目是关于各种体育比赛和运动的节目类型,包括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
栏目形式可以是直播体育比赛,也可以是对体育赛事进行解说和评论的节目。
5. 儿童类节目:儿童类节目是为儿童观众提供的节目类型,内容通常以启蒙教育、故事演绎和动画片为主。
栏目形式可以是儿童绘本故事时间、儿童歌曲唱跳节目等。
6. 教育类节目:教育类节目主要是有关教育和知识传播的节目类型,包括历史人物传记、科学知识普及、学术讲座等。
栏目形式可以是讲座式节目,也可以是解说科学实验的教育节目。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电视节目类型及其栏目形式的概述,实际上电视节目类型还有很多种。
每种类型的节目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目标观众群,通过多样化的节目类型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继续写相关内容:7. 访谈类节目:访谈类节目主要以主持人与嘉宾进行对话和讨论为主,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栏目形式可以是名人访谈节目,也可以是专题研讨会或座谈会。
8. 动漫类节目:动漫类节目是以动画片或卡通片为主要内容的节目类型,主要面向年轻观众。
栏目形式可以是播放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动画片,也可以是制作和推广原创动画作品。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广播电视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Broadcasting二、课程编码 0500971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等相关课程五、课程教学目标1、学习有关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建立广播电视学科的知识框架;2、了解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史和趋向,初步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流程和多种样式;3、强化广播电视专业思维与专业理念,为进一步的专业理论和实务学习打下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导论(2学时)一、广播电视——最大众化的现代媒介二、广播电视媒介素养——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内容三、广播电视学科——理论路径与实践指向第一章广播电视的性质与作用(4学时)第一节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一、广播电视的物质基础二、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三、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四、广播电视的传播劣势第二节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一、广播电视的阶级性二、广播电视的大众性第三节广播电视的作用一、信息传播二、环境监测三、文化传承四、怡情悦性五、广播电视的负面影响第二章广播电视的发展(4学时)第一节广播电视基本概念一、广播的广义与狭义二、广播电视的划分三、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和制式第二节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一、广播的发展二、电视的发展第三节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一、美、英等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二、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三、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趋势第三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4学时)第一节广播电视符号的划分1.1.符号的含义2.广播符号的构成3.电视符号的构成第二节广播电视符号的表意一、声音符号表意二、画面符号表意三、文字符号表意第三节广播电视符号的整合传播一、树立广播电视符号系统观二、掌握视听语言的语法与技法三、追求多层次的传播效果第四章广播电视的节目构成(6学时)第一节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一、节目的含义二、节目类型的划分三、节目本位观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一、新闻性节目的主体地位二、新闻性节目的主要类型三、新闻性节目的改革发展第三节广播电视教育性节目一、教育性节目的地位二、教育性节目的分类三、教育性节目的改革发展第四节广播电视服务性节目一、服务性节目的地位二、服务性节目的主要类型三、服务性节目的改革发展第五节广播电视文艺性节目一、文艺性节目的地位二、文艺性节目的主要类型三、文艺性节目的改革发展第五章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6学时)第一节广播电视的采制特点一、新闻类节目的采制特点二、非新闻类节目的采制特点第二节广播电视的采制流程一、新闻类节目的采制流程二、非新闻类节目的采制流程第三节广播电视的采制要求一、新闻类节目的采制要求二、非新闻类节目的采制要求第六章广播电视传者的素养(2学时)第一节广播电视传者的地位与作用一、广播电视传者的地位二、广播电视传者的作用第二节广播电视传者的素养一、理论素养二、专业技能三、职业道德第三节广播电视传者——主持人一、主持人界说二、主持人作用与素质要求三、个性化主持风格第七章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2学时)1.1.广播电视受众的地位与作用2.广播电视受众的地位3.广播电视受众的作用4.广播电视受众的构成5.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6.广播电视受众的构成7.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8.广播电视受众视听心理9.广播电视受众视听需求第四节广播电视受众调查一、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内容二、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方法三、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应用第八章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2学时)第一节广播电视体制界说1.1.广播电视体制的含义2.主要的广播电视体制类型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的广播电视体制1.1.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历史回顾2.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一、世界主要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动向二、我国近年来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态势八、教材及参考书:1、吴玉玲:广播电视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2、徐志祥:广播电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3、李幸、刘荃:广播电影电视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蔡凯如、黄勇贤:广播电视传播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5、吕萌、左靖: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合肥工业出版社,2004年6、欧阳宏生:广播电视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7、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8、刘爱清、王锋:广播电视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9、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施天权: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九、考试方法结业成绩=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2020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0.11.2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2号•【施行日期】2020.11.29•【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广播影视正文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7年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8号发布根据2013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20年11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广播电视管理,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采编、制作、播放、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等活动。
第三条广播电视事业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四条国家发展广播电视事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广播电视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需要和财力逐步增加投入,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
国家支持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国家扶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远贫困地区发展广播电视事业。
第五条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广播电视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广播电视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以下统称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广播电视管理工作。
第六条全国性广播电视行业的社会团体按照其章程,实行自律管理,并在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第七条国家对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第八条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规划,确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总量、布局和结构。
本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是指采编、制作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
第九条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专业人员;(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技术设备;(三)有必要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资金保障;(四)有必要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