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厅2012年重点推广农药和药械品种公告
- 格式:pdf
- 大小:289.42 KB
- 文档页数:4
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6号――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
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2.04.09
•【文号】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6号
•【施行日期】2012.04.0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食品安全
正文
卫生部公告
(2012年第6号)
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审核,现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和异戊酸异丙酯等15种食品用香料新品种,增补低聚果糖等3种已批准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和脂肪酶等2种食品用酶制剂的原料来源。
特此公告。
附件: 1. 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略)
2. 异戊酸异丙酯等15种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略)
3. 增补低聚果糖等3种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略)
4. 增补脂肪酶等2种食品用酶制剂的原料来源(略)
二○一二年四月九日。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鄂发[2008]1号文件责任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北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2.27•【字号】鄂办文[2008]13号•【施行日期】2008.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鄂发〔2008〕1号文件责任分工的通知(鄂办文〔2008〕13号2008年2月27日)省直有关单位: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鄂发〔2008〕1号),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工作责任分解如下:一、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板块建设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省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主产区建设优质稻板块达到2000万亩(省农业厅负责组织实施,省财政厅负责落实专项资金)。
落实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积极做好粮食收购工作。
加大对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省粮食局、省农业厅负责组织实施)。
2、大力发展经济特产作物。
继续巩固和加强优质棉花、双低油菜、果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和特色农产品板块建设,推进规模化连片种植。
突出重点区域和产品,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省农业厅、省商务厅负责组织实施)。
继续筹措资金用于烟叶基本烟田“千村千亩”工程建设,开展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省委农办会同省烟草专卖局、湖北中烟公司、省财政厅落实资金并组织实施)。
3、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
开展畜牧大县创建工作,加快转变畜禽养殖方式,落实规模养殖用地政策和对畜禽养殖业的各项补贴政策。
2008年省里筹措资金对新建经过验收的万头养猪场每个补贴100万元(省农业厅负责组织实施,省财政厅落实有关专项资金)。
加大与中粮集团的战略合作,支持中粮集团在我省投资建设大型现代化养猪场和屠宰厂,带动农民标准化生猪养殖,同等享受国家和省里的优惠政策。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良好势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北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05.01.17•【字号】鄂发[2005]1号•【施行日期】2005.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良好势头的意见(2005年1月17日鄂发[2005]1号)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进一步加强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任务目标(一)努力实现“三增”。
粮食增产15亿斤以上,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突破3000元;农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
(二)深化农村三项改革。
1、农村税费改革。
切实抓好农业税免征工作。
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体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体系和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农村经营管理。
严格规范涉农收费,坚决禁止和纠正各种违规乱收费,确保全省农民负担不反弹。
严格执行村内“一事一议”的议事程序、范围、标准。
及时依法、依规处理侵犯农民权益的人和事。
探索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
积极做好村级化债工作。
2、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按照《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试行)》(鄂发〔2003〕17号),坚定不移地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进一步深化7个试点县(市)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全省面上改革,真正做到减轻农民负担,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3、国有农场改革。
以理顺国家、农场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为主线,在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社会职能剥离和职工养老保险等项改革的同时,重点实施农场农业税费改革和农场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激发活力,促进农场更快更好地发展。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22年同一适宜生态区主要农作物引种备案品种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2.09.20
•【字号】鄂农发〔2022〕31号
•【施行日期】2022.09.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22年同一适宜生态区主要农作
物引种备案品种的通知
各有关市、州、县农业农村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现将申请在我省引种备案的1个小麦品种予以公告。
引种备案信息由引种者提供。
引种者要树立风险和责任意识,科学推广引种备案品种,严格按照引种备案公告公布的区域进行引种,并对引种备案品种的真实性、安全性和适应性负责。
各地农业主管部门要对引种备案品种进行跟踪评估,及时上报不适合本区域种植的品种;要切实加强监管,对引种备案品种的质量和真实性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附件:2022年湖北省引种备案品种目录(第二批)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9月20日相关附件: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22年同一适宜生态区主要农作物引种备案品种的通知.ofd。
推进宜都市蚕桑产业提质增效的实践与思考王运凤;罗其宏【摘要】通过对宜都市蚕桑产业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提高对宜都市贫困山区发展蚕桑产业的重要性认识;并针对宜都市蚕桑产业发展所存在的产业规模小、劳动力明显不足、技术人员缺乏、科技推广难度大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鼓励适度发展、科技推广培养专业农民、提高蚕农的组织化程度等稳定宜都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期刊名称】《中国蚕业》【年(卷),期】2015(036)001【总页数】3页(P63-65)【关键词】宣都市;蚕桑产业;高效种养;专业合作社;技术推广【作者】王运凤;罗其宏【作者单位】湖北省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宜都443300;湖北省宜都市农业局,湖北宜都44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9近年来,在湖北省农业厅果品办、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宜昌市农业局等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宜都市积极应对蚕业发展持续走低的严峻形势,以实施蚕业专项和开展品种对比试验为契机,千方百计稳定生产面积。
建立完善蚕桑示范样板,大力推广高产高效的实用种养技术,积极开展产后配套服务。
在发种量持平略减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盒种产茧量增加、鲜茧均价上涨、蚕农持续增收的良好成效。
但是,我们也看到宜都市蚕桑产业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如产业规模小且徘徊不前,劳动力不足,技术人员缺乏等。
因此,如何推广高效模式,突破发展困局,已成为一项严肃的课题摆在我们从业者的面前。
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游南岸。
全市面积1 357 km2,耕地面积1.58 万hm2,辖1乡8镇1个办事处、2个管委会、127个村、8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9万人。
2014年,宜都市投产桑园面积545.3 hm2,全年发种量3 096盒,与2013年持平略减。
其中春蚕发种量1 224盒,生产鲜茧58.5 t,鲜茧价格比2013年高出1元/kg,达到32元/kg,盒种产茧量最高的已达到56.3 kg/盒;夏蚕发种量165盒,生产鲜茧6.9 t;秋蚕发种量1 707盒,生产鲜茧79.2 t,鲜茧平均价格31 元/kg。
湖北省2011年秋冬播主导品种(种子、农药、肥料)
佚名
【期刊名称】《农化市场十日讯》
【年(卷),期】2011(000)028
【摘要】一.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油菜:主导中农油2008、华油杂62、广源58、中油杂12、华油杂12、中油杂11、华油杂9号、沣油5103、中双12、中双10号、中双9号、华双5号、华双4号。
【总页数】1页(P43-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39.2
【相关文献】
1.湖北省农业厅2011年重点推广农药和药械品种公告 [J],
2.2011年秋冬播主导品种 [J],
3.湖北省农业厅2011年重点推广农药和药械品种公告 [J],
4.2011年河南省秋作物生产形势及主要农作物种子供需情况分析 [J], 邓士政;周
新保;雒峰;时小红;刘桂珍
5.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小麦秋冬播生产的通知(鄂政办电[2020]45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菜篮子”产品供货信息(水产品及苗种第二批)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0.02.23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2.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菜篮子”产品供货信息(水产
品及苗种第二批)的通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菜篮子”产品正常生产,促进产销对接,现向社会发布全省“菜篮子”产品供货信息(水产品及苗种第二批),有需求者可联系接洽,具体由供需双方自主衔接。
农业部推介发布2012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农业部组织遴选了2012年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见附件),于2012年2月3日发布。
2012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第一部分160个主导品种水稻(30个)一、长江流域(一)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二)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三)丰两优香一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四)丰源优299: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五)南粳44: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六)秀水134: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七)株两优819: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江西全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
(八)中嘉早17: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九)中早39:适宜在浙江省作双季早稻种植。
(十)天优华占: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白叶枯病轻发区和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中等肥力田块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农业部关于2012―2013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12.06•【文号】农科教发[2013]14号•【施行日期】2013.12.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机关工作正文农业部关于2012-2013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农科教发〔2013〕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委、局、办),农业(农林、农牧)科学院,各(农林、农牧)大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激励和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决定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优秀创新团队和科学普及类成果给予表彰。
根据《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和《农业部表彰工作管理办法》规定,经中华农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并经农业部批准,决定授予“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新品种选育”等31项科研成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授予“超级稻区域化高产栽培理论及技术应用”等38项科研成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授予“北方优质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等50项科研成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授予“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团队”等17个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授予“北方水稻生产技术问答”等6项成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普奖(获奖名录见附件)。
希望受到表彰的获奖者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攀高峰。
希望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向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力开展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2-2013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获奖名录农业部2013年12月6日附件2012-2013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获奖名录二、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农业科技与农机【发文字号】农办科[2009]56号【发布部门】农业部【发布日期】2009.09.23【实施日期】2009.09.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09〕56号)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制度自2005年实行以来,对引导农民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农业科学种养水平,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切实加强农技推广工作,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水平,根据《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我部将继续开展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推荐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从2009年开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遴选推广工作将作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和考核的重要指标,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遴选推荐工作。
同时,各省在做好向农业部推荐品种和技术的基础上,可参照推介发布本省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并指导示范县做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介发布及推广工作。
各示范县要根据本县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和农民的科技需求,邀请推广、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专家,组织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集成,形成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分品种、分季节的推广计划,将推广任务明确到各实施单位和农技人员。
二、推荐范围和数量(一)农产品品种的推荐范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料、畜禽、水产等。
所推荐的品种应该须经过全国或者省级品种审定(鉴定)机构审定(认定),并具有较强的区域适应性。
(二)技术的推荐范围:主要农作物先进、高效、适用的综合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主要畜禽水产科学饲养与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有利于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节本增效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的适用技术。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药材生产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8.31•【字号】鄂农办发〔2021〕39号•【施行日期】2021.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药材生产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鄂农办发〔2021〕39号有关市、州、县(区)农业农村局:为贯彻落实《湖北省中医药条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鄂办发〔2021〕10号)等精神,推动我省中药材生产绿色发展,我厅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药材生产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2021年8月31日附件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药材生产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湖北省中医药条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鄂办发〔2021〕10号)等精神,推动我省中药材生产绿色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全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为契机,优化生产布局,促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中药材生产绿色发展,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我省由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重点(一)优化区域布局。
根据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加强道地性强、特色突出、市场广阔的中药材基地建设,提升基地基础设施水平,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着力建设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和江汉平原“五大优势产区”,在大别山区,重点发展蕲艾、福白菊、茯苓、苍术、野菊花、射干、天麻等药材;在武陵山区,重点发展黄连、马蹄大黄、木瓜、玄参、独活、厚朴、天麻等药材;在秦巴山区,重点发展苍术、山茱萸、虎杖、黄精、连翘、娑罗子、白及等药材;在幕阜山区,重点发展金刚藤、黄精等药材;在江汉平原,重点发展半夏等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