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外网电子认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5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公众服务的质量,建立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电子政务外网势在必行。
本方案针对电信领域,提出了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具体解决方案。
二、总体目标1.建立一个与政府内网相连接的电子政务外网,实现数据传输和公共服务的在线化。
2.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公众服务的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3.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信息透明度。
三、方案内容1.外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套高性能的外网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为了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多机房、备份和冗余机制,同时利用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
建设一个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政府内网和外网,确保数据传输的畅通无阻。
2.外网安全保障加强外网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黑客攻击、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认证机制等技术手段,建立起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
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漏洞修复,及时更新安全策略和加强风险预警。
3.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建设一套全面的电子政务平台,包括政务服务、信息发布、在线申办、数据查询等功能模块。
实现政府各部门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业务集成,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采用分布式架构,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同时,充分考虑用户体验,提供友好的界面和便捷的操作方式。
4.数据中心建设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用于存储、管理和分发电子政务外网的数据。
采用先进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快速访问。
建立灾备机制和定期备份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协同工作能力。
5.公众参与和培训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电子政务素质和参与意识。
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和公众意见征集活动,收集公众的意见和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外网服务。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方案为加快我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步伐,打造全县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及时建立实施“13710”电子督办系统,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依托电子政务外网推进“13710”督办系统建设的通知》、《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及省市电子政务外网和“13710”电子督办系统建设的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一)工作目标到xx年8月底前,基本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纵横互通、集中统一的政务外网平台,横向连接全县政务部门,纵向贯通省市政府并覆盖全县23个乡(镇)。
通过建设统一、完整、规范的网络基础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政务应用平台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交换和协同办公提供技术支撑。
解决“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安全水平,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信息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二)工作原则1.统一规划,协同建设。
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协同建设、分级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
2.需求主导,突出应用。
根据政府职能转变和业务工作需求,依照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各项应用建设。
3.整合资源,避免分割。
各级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坚决杜绝自成系统,条块分割,重复建设。
4.确保安全,稳定可靠。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系统要与网络平台同时规划、设计和建设,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从技术上、制度上完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安全、稳定可靠。
二、主要任务(一)建设全县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网络资源,推进全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形成连接全县政务部门和23个乡(镇),并与国家及省、市电子政务外网传输骨干网安全对接的统一网络平台。
要选择县乡网络基础条件好的运营商,确保县乡互联互通和网络全覆盖。
县政府办公室负责全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工作,按照xx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制定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管理统一标准规范,督促指导各乡(镇)政府和县政府各有关单位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
一、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配置建设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加快市级民政数据分中心和民政政务外网建设的通知》,市级数据分中心建设、市级民政政务外网建设要求,数据中心服务器方面应按照可靠、稳定、安全标准建设,数据备份、冗余有对应的处理设备;外网建设方面对外网防火墙、WEB服务器都应在攻击、漏洞方面做到及时更新,网络处理纠错能力较强;市级民政部门需要建设内外网物理隔离的机关局域网。
政务外网依托互联网建设,在互联网与机关局域网之间部署防火墙,通过 VPN(虚拟专用网)技术建设政务外网。
为保证网络畅通和数据安全,租用联通线路连接互联网并购置知名防火墙品牌;政务内网在政务专网与机关局域网之间部署防火墙,通过 VPN(虚拟专用网)技术建设政务内网。
根据通知要求数据中心要求,列出以下配置方案:二、机房装修改造电子政务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
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
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计算机机房既要保障机房设备安全可靠的正常运行,延长计算机系统使用寿命,能够满足系统管理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
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一)工程简介本机房可用总面积约为36平方米。
机房主要功能间分布如下:机房由主机房区、操作区两个大区组成,主机房区与操作区由钢化玻璃门进行分隔,主机房区里再细分为网络设备区、UPS区、空调设备区、消防设施区等四个区组成。
主机房区功能:放置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网闸、存储设备及通信设备,做大量的数据交换、处理、存储及备份等。
操作监视区功能:网管人员工作用区,监视设备运行状况,对工作站和服务器等相关设备进行管理、终端维护等UPS区功能:放置UPS主机及电池,对整个机房进行供配电等空调设备区功能:放置空调机对主机区和UPS区温湿度控制。
电⼦政务外⽹安全建设⽅案**电⼦政务外⽹安全建设⽅案⽬录1. ⽅案编写背景 (4)1.1. ⽅案规划背景 (4)1.2. ⽅案编制依据 (5)1.2.1. ⽅案指导思想 (5)1.2.2. ⽅案参考标准 (6)1.3. ⽅案规划范围 (7)1.4. ⽅案设计原则 (7)2. 区域划分与定级建议 (9)2.1. **电⼦政务外⽹现状 (9)2.1.1. 省⽹络中⼼现状 (10)2.1.2. 现有安全措施 (11)2.2. 省电⼦政务外⽹区域划分 (11)2.2.1. 划分参考原则 (11)2.2.2. 保护对象分类 (12)2.2.3. 安全区域划分 (13)3. 安全需求分析 (14)3.1. 电⼦政务外⽹安全威胁分析 (14)3.1.1. 设备物理安全威胁 (14)3.1.2. 外部攻击和破坏威胁 (15)3.1.3. 内部威胁 (15)3.2. 电⼦政务外⽹安全需求分析 (15)3.2.1. 符合等级化保护的安全需求 (15)3.2.2. ⾃⾝安全防护的需求 (26)4. 安全⽅案规划 (32)4.1. 安全体系建设⽬标 (32)4.1.1. 构建分域的控制体系 (32)4.1.2. 构建纵深的防御体系 (32)4.1.3. 保证⼀致的安全强度 (32)4.1.4. 实现集中的安全管理 (33)4.2. 安全框架设计 (33)4.2.1. 总体安全框架设计 (33)4.2.2. 安全⽅案体系 (33)4.3. 保护计算环境 (34)4.3.1. 计算环境安全保护概述 (34)4.3.2. 集中的⽇志审计措施 (35)4.3.3. 数据库审计措施 (37)4.3.4. 漏洞扫描安全措施 (38)4.3.5. 主机防毒安全措施 (39)4.3.6. 集中的终端安全管理系统 (41)4.3.7. Web服务防护措施 (43)4.4. 保护区域边界 (45)4.4.1. 区域边界保护概述 (45)4.4.2. 安全域边界访问防护 (45)4.4.3. 实现边界⼊侵防护 (46)4.4.4. 实现边界防病毒 (49)4.4.5. 实现边界完整性保护 (50)4.5. 保护通信⽹络 (50)4.5.1. 通信⽹络保护概述 (50)4.5.2. 实现⽹络安全审计 (50)4.5.3. 实现⽹络备份/冗余 (51)4.5.4. 实现远程安全传输 (52)4.6. 安全管理中⼼ (52)4.6.1. 对安全运维体系的需求 (53)4.6.2. 系统架构 (55)4.6.3. ⽤户价值 (60)5. 安全部署总结 (60)6. 设备列表与预算 (62)7. 安全⽅案总结 (63)1.⽅案编写背景1.1. ⽅案规划背景**⽬前采⽤省-市-县的电⼦政务⽹络构架,并上联国家信息中⼼中央⽹络区域;基本建成省政务外⽹⽹管中⼼;建成省政务外⽹应⽤⽀撑平台;建设全省电⼦政务系统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初步建设有基本的统⼀安全保障体系。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10.09•【字号】赣府厅发〔2018〕32号•【施行日期】2018.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机关工作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赣府厅发〔2018〕3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政务协同能力,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政务数据资源融合共享和开放利用,促进全省电子政务工作健康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66号)和国家推进电子政务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明确建设目标任务。
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管理”的原则,按照“集中统一、整合共享、联合协同、安全高效”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网络资源,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建成横向连接省直各部门和单位,纵向贯通省、市、县、乡四级,并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传输骨干网安全对接的统一网络平台。
到2020年,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网络支撑、政务云平台承载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大幅提升,业务协同效率和线上服务办理便捷度显著提高,资源共享开放程度明显扩大。
(牵头单位:省政府办公厅,各市、县〔区〕政府)二、理顺协调管理职责。
电子政务外网是全省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涉密内网运行的业务,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要。
在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和管理协调小组的指导下,省政府办公厅负责统筹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管理工作,牵头组织对全省各地、各部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体制、安全保密、经费保障、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会同省发改委组织制定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政务服务,建设电子政务外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方案,包括网络架构、安全保障、资源共享等内容。
2. 网络架构2.1 外网接入方式为了实现电子政务外网的访问,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外网接入方式。
目前常见的外网接入方式包括专线接入、VPN接入和云接入。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选择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的专线接入方式。
2.2 网络拓扑结构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拓扑应该是可靠、高效的。
我们建议采用双机房双线路的设计,以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
同时,为了提高网络的性能,可以考虑使用负载均衡设备进行流量分发。
3. 安全保障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3.1 防火墙为了保护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我们需要在网络边界上部署防火墙设备。
防火墙可以监控和过滤网络流量,阻止潜在的威胁。
3.2 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阻止入侵行为,我们建议在电子政务外网中部署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监视网络流量和分析行为模式来识别潜在的入侵。
3.3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为了保护系统资源和数据的安全,我们需要实施完善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机制。
这可以通过使用强密码、双因素认证和访问控制列表等方式来实现。
4. 资源共享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还包括资源共享的部分。
资源共享可以提高政务办公的效率,避免信息孤岛的问题。
4.1 共享数据中心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建议建立共享数据中心。
共享数据中心可以集中存储和管理政务数据,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通。
4.2 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为了方便电子文档的管理和共享,我们建议建立电子文档管理系统。
这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实现电子文件的自动化管理、搜索和共享。
5. 系统监控与运维为了保证电子政务外网的稳定运行,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监控与运维工作。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意见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意见(渝办发[2010]15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9]988号)和《重庆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渝委办发[2007]11号)精神,加快我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维护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的统一、完整和有效运营,推动市、区县(自治县)政务部门利用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开展各类业务应用,充分发挥我市电子政务公共设施的作用和效能,推进政务公开,推动管理创新,完善标准规范,构建协同机制,实现节能减排。
有效服务民生。
二、主要原则(一)统筹规划,统一管理。
在重庆市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统一标准规范、网络体系架构、应用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管理,指导区县(自治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二)整合资源,集约建设。
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网络和信息资源,促进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减少财政多头支出、避免重复建设。
(三)需求主导,突出应用。
根据政务部门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依照“分步实施、急用先行”的工作思路,依托全市电子政务外网,优先支持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相对稳定、信息密集、实时性强的政务业务系统的开发建设和推广应用。
XX省电子政务外网技术建议书目录第1章项目需求分析 (5)1.1XX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纵向网络的应用 (5)1.2XX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横向网络的应用 (6)1.3XX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其他应用 (6)1.4各个部门、地市的接入需求 (6)第2章总体设计原则 (8)第3章网络可靠性设计规划 (9)3.1网络结构可靠性设计 (9)3.2组网设备可靠性设计建议 (10)3.3智能网络管理中心系统 (11)第4章网络规划及总体设计 (14)4.1网络结构设计及设备选型 (14)4.1.1广域网省核心节点 (15)4.1.2广域网地市核心节点 (15)4.1.3中心城域网设计 (15)4.1.4地市城域网设计 (16)4.2网络接入能力设计概述 (17)4.2.1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连接 (17)4.2.2与地市电子政务外网的连接 (18)4.2.3横向接入部门的互联互通 (18)4.2.4互联网接入设计 (19)第5章MPLS VPN设计 (20)5.1MPLS/BGP VPN概述 (20)5.2构建XX省电子政务外网MPLS VPN的基本思路 (21)5.2.1XX省电子政务外网VPN方面的主要需求 (21)5.2.2XX省电子政务外网MPLS VPN的主要特点 (21)5.2.3XX省电子政务外网MPLS VPN实施要点 (22)5.3MPLS VPN网络基本设计 (23)5.3.1MPLS VPN网络逻辑结构 (23)5.3.2MPLS VPN路由策略设计要点 (23)第6章IP地址规划建议 (25)6.1IP地址分配原则 (25)6.2XX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IP地址规划要点 (26)6.3IP地址分配详细设计 (26)6.3.1对于设备Loopback地址的分配 (26)6.3.2设备间链路地址的分配 (27)6.3.3CE设备网管地址 (28)6.3.4IP地址初步划分如下 (28)第7章路由协议设计 (31)7.1总体路由规划 (31)7.2BGP协议规划 (32)7.3IGP协议规划 (33)7.4MPLS VPN静态、直联路由规划 (36)第8章智能网络管理系统平台 (37)8.1智能管理中心总体建设思想 (37)8.2具体实现需求规划 (38)8.2.1基础资源管理 (38)8.2.2身份与接入管理 (40)8.2.3端点安全准入管理 (41)8.2.4MPLS VPN管理 (43)第1章项目需求分析自1993年以来,以三金工程的启动为标志,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建设了一批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不同规模的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