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 第五讲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370.00 KB
- 文档页数:8
复旦大学_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辅导班考研资料及历年真题2014年-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专业课考研资料050301 新闻学参考书目:《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公共关系学》居延安《网络传播概论新编》张海鹰,复旦大学出版社《当代广告学》(美)阿伦斯(Arens,W. F.)著;丁俊杰等译,一北京;华夏出版社,资料清单:一、历年考研真题资料2011年复旦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真题(150分值)2011年复旦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真题(150分值)答案,新增(倒卖资料的没有)2012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专硕真题2012年复旦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真题答案,新增(倒卖资料的没有)2001—2011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历年真题解析;真题为辅导班提供的标准真题答案;按年份整理;非手写;涉及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为标准答案,均用封面进行胶装,2011年没答案;2003—2011年复旦大学新闻实务历年真题解析;真题为辅导班提供的标准真题答案;按年份整理;非手写;涉及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为标准答案,均用封面进行胶装,单卖售价100多元,2011年没有答案;2002—2011年复旦大学传播实务考研真题(10-11年为回忆版本,真题待学校公布之后会免费发送)2002—2008年复旦大学传播实务考研真题详细参考答案;二、独家更新辅导班视频教程1、新闻评论视频教程2、新闻学概论视频教程3、中国新闻传播史视频教程三、独家更新30天30题新闻传播经典,热点,高频考题集萃,绝对经典,决定内部!好评5星星后赠送!四、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全真核心模拟题1、2013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内部模拟题(12月份更新,发邮箱,本店独家提供)2、2011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内部模拟题说明:为辅导班内部授发给本校本科生的模拟题目资料,极为珍贵,2011年编写的模拟题,对考题进行全方位的预测,对命题思路进行了剖析,难度与真题相当,是一个非常好的内部题库;3、2011年复旦大学新闻实务内部模拟题说明:为辅导班内部授发给本校本科生的模拟题目资料,极为珍贵,2011年编写的模拟题,对考题进行全方位的预测,对命题思路进行了剖析,难度与真题相当,是一个非常好的内部题库;4、内部模拟题(版本3,纸质版,86页)说明:为学校内部授发给本校本科生的模拟题目资料,极为珍贵新闻实务模拟题18套新闻实务模拟题18套详细参考答案五、最新本店独家更新:最新新闻与传播硕士MJC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精解,277页,23万多字,根据各大名校(人大,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专硕真题以及历年学硕真题整理而成)符合学校对专硕的命题需求,专门针对专硕精心编写而成,极具含金量。
《新闻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了解新闻的内涵、特点和分类。
3.熟悉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4.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5.能够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6.培养学生的新闻观念和新闻素养。
7.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和新闻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4课时)-新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和主要分支。
-新闻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学派。
2.新闻的内涵、特点和分类(6课时)-新闻的定义和特点。
-新闻的五大基本要素和新闻价值判断。
-新闻的分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社会新闻等。
3.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范(8课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新闻报道的即时性原则。
-公众利益与新闻报道的平衡。
4.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12课时)-写新闻的要求和特点。
-新闻标题的撰写技巧。
-新闻导语的写作方法。
-新闻报道的写作结构和写作风格。
5.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影响(10课时)-新闻事件的起因和背景。
-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和意义。
-分析新闻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6.新闻观念和新闻素养的培养(6课时)-培养正确的新闻观念和职业道德。
-培养良好的新闻素养和批判思维。
-积极参与新闻评论和公众话语的形成。
7.新闻写作能力和新闻分析能力的提高(8课时)-提高新闻写作的实践能力。
-培养新闻分析的批判性思维。
-培养新闻报道的调查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写作实践和课堂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写作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
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30%):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写作作业等。
2.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新闻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40%):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新闻学概论绪论一、名词解释: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3、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二、简答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却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第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
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第二、其主要观点是: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利。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让人民群众、让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
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4)对事实的信念。
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第三、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
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理想的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
《新闻学概论》课后习题第四章名词解释1.新闻的具象化:新闻的具象化是新闻的第一个特征,即通常说的事实性。
新闻以叙事文体呈现事件的进程,使受众知晓具体而逼真的事实。
具象化与抽象化相对,是指新闻以具体的事实形式再现生活、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新闻的可感性。
具象是把事实感性化,使之直接作用于受众的感官,产生感性认识。
新闻的具象化从客观事象经由记者大脑中的影像,再转化为具象的报道形式,表现为“事实→记者感受→新闻文本”的转化过程。
2.新闻叙事:新闻叙事是新闻的具象化的表现,是指把新闻事实有“层次"地叙述出来,再现事实的清晰脉络,完成新闻具象化的特征,包括陈述“事态层”、“事象层”和“事理层"。
新闻叙事通过极具感召力的“事态层”和“事象层"的描述,推进-则新闻事实的陈述,以合理而巧妙的方式明示或暗示新闻的意义,引导受众的认识到达新闻的“事理层"。
2.新闻的客观性: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具象化特征的延伸,是指新闻报道用陈述事实的方式反映事件的内容,除记者的客观叙事外,新闻中没有任何观点,从新闻中受众看不到记者主观的影子。
新闻是客观发生的事实,客观地再现事实是新闻本性的自然反映,改变这种特征的任何企图都会伤及新闻本身。
4.新闻的时律特征:新闻的时律特征是指新闻在时间上的规定性,作为新闻存在的主要形式之一,表现为新闻的重要特征。
新闻都发生在一定时刻,违背时间戒律,就失去其基本属性。
新闻的时律特征包括新闻的时限与新闻的时效,其中,新闻的时限主要指新闻报道受到“瞬时性”、“时序性”和时机性的限制。
5.新闻报道的时机:新闻报道的时机是指新闻能产生最佳效果的报道时间,即新闻只有等到特定时刻报道,才有更大的价值,又称为新闻的时宜性。
这是特殊的新闻时律的特征,是新闻相对性的延伸。
有些事实的价值受到时机的制约,只有在一定时间内报道才能成为新闻。
有些新闻的报道时机是稍纵即逝的,有些则强调新闻报道的政治影响,均雷要冷处理.有些事实必须经过充分的沉淀,才能清晰地显露出它的趋势,在某个特定时机才能具有更大的新闻性。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
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而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则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主要观点有: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社会责任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是积极地参与者,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受众的特征 1.广泛性受众成员组合和地狱分布上的广泛性2.混杂性也正因为新闻媒介受众成员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就了受众全体成员的混杂性特征3. 隐蔽性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是不见面的,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这些素质包括 1.时新性时间近内容新时间越短,价值越高2.重要性3.接近性地理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4.显著性名人+普通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的事=新闻5.趣味性任何事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上其他任何一性,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一个失实锁具备的这些元素越多,起新闻价值越高。
新闻失实主要表现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5.因果不符。
性质来说非故意性失实和故意性失实。
传媒业是如何经营的:1坚持三大基本原则(普遍服务原则、编营分离原则、受众中心原则)2坚持传媒业经营的战略目标:争取受众、赢得市场份额、获取足够的利润,打造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媒体的公信力 3当前传媒业经营的三大基本潮流:①、集约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使传媒业走上集约化经营之路②、专业化,针对受众设置特定的频道、频率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不同媒体组建成一个集团公司中西方经营的区别:1、西方各国的报业集团基本上垄断了报业市场,中国的传媒业集团基本上是单一的专业化集团,基本上没有跨媒体的传媒集团2、西方大众化综合频道都是区域性的,而专业化频道基本上面向全国,造成“大众化小空间、小众化大空间”的竞争格局。
复旦考研:新闻学概论知识点复旦考研:新闻学概论知识点绪论1、新闻学:以⼈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的研究对象,研究重点是新闻事业和⼈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作的基本要求。
2、媒介管理与经营: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队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针、策略等等。
3、⾃由主义报刊理论:源起欧洲,盛⾏于北美尤其美国。
它是为了确⽴、维护和发展资产阶级的新闻⾃由所作的理论探索。
主要观点有:报刊独⽴⾃主,不受政府的⼲涉(绝对⾃由化);报纸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第四种权利);“意见⾃由市场”和“⾃我修正”理论;对事实的信念。
4、社会责任论: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被西⽅⼤多数国家所接受,其基础仍是⾃由主义报刊理论。
包含三项内容:对每⽇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稳定社会);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标和价值观(教育和宣传的责任);报刊要“完全接近每⽇的信息”(不能漏报涉及国计民⽣的重要新闻)。
5、发展新闻学(或称发展传播学):核⼼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切发展中国家的⾸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
核⼼内容:守望传播国内外重⼤信息,改变闭⽬塞听的落后观念,尤其把公众的注意⼒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发展项⽬,使传统社会的⼈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活形态;整合⼀⼀缓和社会⽭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强调教育⼤众遵纪守法,竭⼒促进⼈的现代化,推⼴新的技术。
6、党报理论:核⼼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即宣传⼯具,必须⽆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针、政策、法规等。
第⼀章新闻活动、名词解释: 1、⼤众传播媒介:报纸、⼴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称为⼤众传播媒介(简称⼤众传媒)或新闻媒介。
【课程性质】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传媒和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考察新闻传媒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运作的基本规则。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学按内容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
《新闻学概论》属于新闻理论,阐释新闻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本课程为新闻学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本科生,是新闻史、新闻业务等课程的前置课程。
《新闻学概论》属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学习者深刻认识新闻传播活动特别是新闻传媒整体运作的规律和效果,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技能提供帮助。
【教学目的】《新闻学概论》属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学习者认识新闻传播活动特别是新闻传媒整体运作的规律和效果,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技能提供帮助。
通过本课讲授,要到达三个基本目的:第一,了解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第二,使学生养成较好的理论概括和思辨能力,以及理论探索的兴趣;第三,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新闻现象和具体案例。
【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新闻学核心概念以及与新闻密切相关的概念;新闻传媒产生的原因、条件、后果;新闻传媒发展的基本规律;新闻传媒的性质、功能与效果;新闻传媒与社会各领域互动关系;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传媒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新闻传媒的受众特征、受众权利、受众定位;新闻选择的标准、流程;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理念及职业道德;世界主导新闻学理论。
【教学要求】对教师要求:认真准备教学内容,指定教科书和阅读材料;精心准备每一堂课的内容,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具体目标明确;鼓励并组织课堂讨论,答复同学的疑问;在课外提供同学咨询和答疑的时间;树立良好的课堂秩序,成绩评定公正。
对学生要求:新闻学不能关起门来学,而是要关注现实。
学生必须阅读每天新闻,关心重大报道和新闻实践现象;在每周上课前学生要完成该周的阅读,不得无故延误每周的阅读;按时上课和参与讨论,不得无故迟到和缺席;如有特殊情况不得不缺席或延误,必须事先或及时通知授课人,并在一周内〔极个别的特殊情况下可征得授课人同意放宽期限〕自行补上所缺课程内容,并通过授课老师的检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见解;按时完成所有的作业和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