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与工艺》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1
1.制药企业生产厂区的总体布局,应按照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等功能划分区布置。
2.传递窗两边的传递门应有联锁装置防止同时被打开,密闭性好,容易清洁。
3.全自动胶囊填充机在填充式的主要工位包括空心胶囊的自由落料、空心胶囊的定向排列、胶囊帽和体的分离、未分离的胶囊清除、胶囊帽体水平分离、胶囊体中充填药料、胶囊帽体重新套合及封闭、充填后胶囊成品被排出机外4.片剂压制中基本机械单元是钢冲,钢冲模,高速旋转压片机,压力部分为分预压和主压5.高效包衣机除了主体包衣锅外,大致可分为进风管,片芯,排风管,外壳。
配套装置:定量喷雾系统、供气系统、排气系统、程序控制系统6.药用铝塑泡罩包装机分为滚筒式、滚板式和平板式,是将塑料硬片加热、成型、药品填充与铝箔热封合7.热压灭菌捡漏柜的工作程序包括灭菌、色水检漏、冲洗色迹。
8.安瓿灌封封口温度一般调节在1400℃,火焰头部与安瓿瓶颈最佳距离为1厘米。
9.软膏剂灌装设备的输管机构将空管以管尾朝上的方向被滑入管座,光电对位装置要求软管上的色标与软管上的底色反差要大,对塑料管采用加热压纹的封尾,对金属管采用折叠式封尾。
10.一般洁净厂房车间层高为2.8-3.5米,技术夹层净高为1.2-2.2米11.隧道式灭菌烘箱分为三段,预热段,中间段和降温段。
隧道式远红外烘箱:远红外发生器、传送带、保温排气罩制药车间设计组成:工艺设计、非工艺设计。
标准药典筛:金属丝编织网实验筛、金属冲孔板试验筛。
热封合方法:双辊滚动热封合、平板式热封合。
PVC片材热成型方法 :A 真空负压成型,B 压缩空气正压成型.GMP与车间卫生主要针对空气、人员净化、物料进出、设备运行、生产过程等五方面采取处理措施注射液的滤过:钛滤器,微孔滤膜过滤器;滤过装置1位静压滤过2减压滤过3加压滤过净化空调系统的基本流程:新风-初效过滤器-冷却器/加热器-除湿器/加湿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洁净室压缩空气系统:工作时,经过过滤、干燥的压缩空气再经无菌系统净化,分成三路:一路用于卸粉,另一路用于清理卸粉后的装粉孔。
(选择)1.药材的分类: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2.从碱化了的药材或浸出液中可用氯仿浸出较纯净的生物碱或皂苷3.药材的含水量关系到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各批投料量的准确性,药材含水量一般约为9~16%4. 按照固液萃取的类型来看,药材的萃取兼有洗涤萃取、化学萃取和扩散萃取三种类型,其中以扩散萃取为主名解粉碎:借助机械力将大块的固体物料破碎成适宜程度的碎块或微粉的操作过程。
筛分法:筛分法是借助筛网孔径的大小将不同粒度的物料按粒度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
目:我国工业用标准筛常用“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一英寸(25.4m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PL值当颗粒内的液体以索带状之前状态存在时,颗粒松散;开始以毛细管状存在时,颗粒发粘。
因此刚刚进入毛细管状时的液体量叫可塑界限,简称PL值。
湿法制粒:在原材料粉末中加入粘合液,靠粘合液的架桥或粘结作用使粉末聚结在一起制备颗粒的方法。
喷雾制粒:是将药物溶液或混悬液用雾化器喷雾于干燥室内的热气流中,使水分迅速蒸发以直接制成球状干燥细颗粒的方法。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是指在一定总压及温度下,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p与饱和空气中水蒸气分压ps之比的百分数,常用RH%表示。
冷冻干燥(freeze drying)是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溶液或混悬液)先冻结至冰点以下(通常为-10℃~-40℃)的固体,然后在高真空条件下加热,使水蒸汽直接从固体中升华出来进行干燥的方法。
空气滤过法,即当含有粉尘的空气通过具有很多细孔的滤过介质(如纤维物质或海绵状物质)时,粉尘被孔壁吸附或截留而与空气分离的方法。
高效滤过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le air filter,HEPA)主要用于滤除小于1μm的尘粒,一般装在通风系统的末端,即设置在洁净室送风口,必须在初、中效滤过器的保护下使用,即成为三级滤过的末级滤过器。
浸出制剂:主要是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药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制剂汤剂是指用中药材加水煎煮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制药设备与⼯艺设计重点及答案第⼀章1.GMP对制药设备的要求?答,1.与⽣产相迨应的设备能⼒和最经济合理,安全的⽣产运⾏2.有满⾜制药⼯艺斫要求的完善功能和多种适应性3.能保证药品加⼯中品质的⼀致性4.易于操作和维修5.易于设备内外的清理6.各种接⼝符合协凋,配套,组合的要求7.易于安装且易于移动,有利⼲组合的司能8.进⾏设备验证(包括型式,结构,功能等)。
第三章设备材料与防腐2.设备材料有哪些基本性能?制药⽣产中设备对材料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学,物理,化学,加⼯性能2.凡是⽔汽系统中的管路,管件过滤器,喷针等都应采⽤优质奥⽒体不锈钢的材料,选⽤其他材料必须耐腐蚀,不⽣锈。
3.什么是⾦属的化学性能?答,化学性能是指材料在所处介质中的化学稳定性,即材料是否与周围介质发⽣化学或电化学作⽤⽽引起腐蚀。
2.什么是奥⽒体不锈钢?答:以铬镍为主要合⾦元素的⼀类不锈钢,此类钢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含铬镍更⾼并含钼,硅,铜等合⾦元素的奥⽒体不锈钢。
3.间晶腐蚀:是指⾦属或合⾦的晶粒边界受到腐蚀破坏的现象。
3.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化学腐蚀是⾦属表⾯与环境介质发⽣化学作⽤⽽产⽣的损坏,特点是腐蚀是在⾦属的表⾯上,腐蚀过程不产⽣电流。
电化学腐蚀是⾦属与电解质溶液间产⽣电化学作⽤所发⽣的腐蚀,特点是在腐蚀过程中会产⽣电流。
4.防腐措施:1.衬覆保护层分为⾦属涂层和⾮⾦属涂层两类2.电化学保护包括阴极和阳极3.加⼊缓蚀剂通过改变介质的性质,降低或消除对⾦属的腐蚀作⽤。
第五章粉碎及分级设备4.固体药物粉碎的⽬的是什么?答,1.降低固体药物的粒径,增⼤表⾯积以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提⾼药物利⽤率2.原,辅料经粉碎后,⼤颗粒物料破裂成细粉状态,便于使⼏种不同的固体物料混合均匀,提⾼主药在颗粒中的均匀分散性,提⾼着⾊剂或其他辅料成分的分散性。
5.球磨机粉碎物料的原理是什么?答,球磨机是装有研磨介质的密闭圆筒,在转动装置带动下产⽣回转运动,物料在筒内受到研磨及冲击作⽤⽽粉碎。
制药设备与工艺
制药设备与工艺是生产制药产品的关键部分,它包括从物料采购、生产工艺、研发新药品到成品销售的整个过程。
在制药行业中,从原料的采购、加工到最后的成品,它的安全和有效性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设备和工艺把握住,以实现精准制药的最终目标。
因此,制药设备与工艺是实现安全有效制药的重要技术保障。
实际应用中,精密的制药设备首先可以有效控制具体物料的特性。
比如,物料粒度、温度、湿度等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使物料保持在理想的条件下,实现高效生产。
而复杂的制药工艺也可以有效确保各种原料之间的精准比例,以及生产过程的安全有序运行。
比如,在制药生产这个复杂的流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药物粉碎、混合、干燥等多步骤的工艺操作。
所有这些步骤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控制这些变化就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运用制药设备和工艺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确保制药产品的安全有效。
在制药行业中,制药设备与工艺在促进技术创新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
制药企业的研发人员可以通过制药设备和工艺不断进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更高的安全要求,从而为制药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制药设备与工艺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制药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制药设备与工艺对于生产安全有效的制药产品至关
重要,它不仅可以控制物料粒度和温度,还可以有效控制各种原料之间的精准比例,为制药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和支持。
【优质文档】制药工艺与设备实训报告-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制药工艺与设备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
1.熟悉纯化水制备程序
2.熟悉纯化水制备设备的预处理方法
3.了解制药对制药用水的要求
实训内容:
1、工艺流程
1.1流程说明
1.1.1外网来水由原泵增压后进入精砂过滤器,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等杂质。
1.1.2产水进精密过滤器,除去水中在于1微米的粒子后,由一级高压泵送往一级反渗透装置,产水进中间水箱。
1.1.3产水由中间水箱经二级高压泵加压后进入二级反渗透装置,再次脱盐,产水进入终端水箱。
2、操作程序
检查外区管网水是否正常,电源是否正常,阀门管路有无漏点,打开电源开关,把转换开关由停止转换到手动位置上来。
2.1反正冲洗精砂过滤器。
制药设备与工艺自动化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制药工艺自动化在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制药设备与工艺自动化的操作提供指导,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和药品质量的稳定。
二、概述制药设备与工艺自动化主要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操作。
本指导书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 设备安装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设备的技术规格书进行设备的布置,确保设备的安装与生产流程相符。
同时,要注意设备周围的环境卫生和安全要求,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
2. 设备调试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
包括设备的电力接入、设备参数的设置和传感器校准等。
调试过程中,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常,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 工艺参数设置在设备调试完成后,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要求设置相关的工艺参数。
包括生产温度、转速、压力等参数的设定。
不同的药品生产会有不同的工艺参数需求,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4. 自动化控制系统制药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保证生产过程稳定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和参数设定,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设备各部分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熟悉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操作界面,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故障排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故障判断和排除的方法,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生产工艺的正常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三、操作流程制药设备与工艺自动化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开机准备- 检查设备的电源和安全措施是否正常;- 检查设备周围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控制系统的操作方法。
2. 设备开机- 按照正确的顺序启动设备,确保各部分功能正常;- 监测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3. 生产工艺设置- 根据具体生产工艺要求设置相关参数;- 确保参数设置正确,并进行保存。
4. 设备监控- 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确保设备能够按照设定的参数稳定运行;-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书名:制药设备与工艺(药学类各专业用)原价:37.90元作者:邓才彬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01-01ISBN:9787040179774《制药设备与工艺(药学类各专业用)》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原料药生产设备、生物制药设备、中药提取没备、制剂专用机械、制药工程设计、洁净车间设计和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技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提炼、优化与重组,将GMP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力求反映制药工业制药设备的发展前沿。
工程基础部分以拓宽基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制药设备以介绍设备的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为主,侧重于设备的比较和选型;制药工艺设计则注重于对学生工程观念的培养。
《制药设备与工艺(药学类各专业用)》可作为高职高专药学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医学和药学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并可作为制药生产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制药设备与工艺课程的内容和任务第二节制药设备的分类及产品型号第三节GMP与制药设备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二章简单工程力学原理第一节物体的受力状态及其平衡条件一、力的概念及基本性质二、力矩与力偶三、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第二节直杆的拉伸与压缩一、概述二、应力和应变第三节直梁的弯曲一、梁二、弯曲应力第四节剪切一、剪切变形的概念二、剪切力、切应力与剪切强度条件第五节圆轴的扭转一、扭转的特点二、扭转应力和强度条件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三章设备材料与防腐第一节材料的性能一、物理性能二、化学性能三、力学性能四、加工性能第二节黑色金属材料一、碳钢与铸铁二、奥氏体不锈钢第三节有色金属材料一、铝及其合金二、铜和铜合金三、钛及其合金四、镍及其合金五、铅及其合金第四节非金属材料一、无机非金属材料二、有机非金属材料第五节设备材料的腐蚀与防护一、金属的腐蚀二、金属腐蚀损伤与破坏的形式三、金属设备的防腐蚀措施第六节设备材料的选择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四章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第一节带传动一、V带轮二、带传动的失效形式三、V带的布置、使用和维修四、同步带传动第二节链传动一、链条二、链轮三、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四、链传动的张紧和布置装置第三节齿轮传动一、直齿圆柱齿轮二、齿轮轮齿的失效形式三、齿轮材料四、齿轮的结构第四节蜗杆传动第五节平面连杆机构一、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三、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第六节凸轮机构一、凸轮机构的组成二、凸轮的类型三、凸轮机构的特点第七节间歇运动机构一、棘轮机构二、槽轮机构三、不完全齿轮机构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五章粉碎、筛选、混合、制粒、均化设备第一节粉碎设备一、粉碎方法与粉碎比二、常用粉碎设备——粉碎机第二节筛选设备-一、筛选目的与标准筛比较二、筛选设备第三节混合设备一、混合设备的类型二、混合设备第四节制粒设备一、湿法制粒设备二、干法制粒及设备第五节均化设备一、制备混悬液、乳浊液均化设备二、制备软膏剂的典型设备介绍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六章液体输送设备第一节离心泵一、泵的基本术语二、离心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三、离心泵的特点四、常用设备与选用五、离心泵的运行第二节往复泵一、往复泵的工作原理二、往复泵的性能第三节旋转泵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七章气体的压缩和输送设备第一节气体的压缩过程第二节压缩机一、容积式压缩机二、速度式压缩机第三节鼓风机一、旋转式鼓风机二、离心式鼓风机第四节通风机一、离心式通风机二、轴流式通风机第五节真空泵一、往复式真空泵二、旋片式真空泵三、水环泵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八章换热设备第一节管壳式换热器一、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二、管壳式换热器的程数三、管隙间挡板四、管壳式换热器的热补偿第二节板式换热器一、板式换热器二、螺旋板式换热器三、板翅式换热器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九章反应设备第一节机械搅拌反应器一、搅拌反应器的组成二、搅拌反应器的动力配置三、常用搅拌器四、提高搅拌效果的方法第二节发酵设备一、搅拌式发酵罐(釜)二、高速气流发酵罐(釜)三、塔式与管式发酵器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十章机械分离设备第一节过滤设备一、加压过滤机二、真空过滤机第二节离心机一、过滤式离心机二、分离式离心机三、沉降式离心机第三节沉降器一、旋风分离器二、旋液分离器三、袋式过滤器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十一章萃取和浸出设备第一节萃取设备一、萃取的原理及基本过程二、萃取设备第二节浸出设备一、浸出设备的分类二、常用浸出设备第三节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一、概述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过程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第四节超声提取设备一、概述二、超声提取设备第五节微波提取设备一、概述二、微波提取设备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十二章膜分离设备第一节膜分离概述一、膜分离及其特点二、膜分离过程的种类第二节膜分离设备一、板框式膜组件二、圆管式膜组件三、螺旋式膜组件四、中空纤维式膜组件第三节电渗析器一、电渗析基本原理二、电渗析器的组成及结构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十三章蒸发与结晶设备第一节蒸发设备一、管式薄膜蒸发器二、刮板式薄膜蒸发器三、离心式薄膜蒸发器四、蒸发设备的选用第二节结晶设备一、概述二、结晶设备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十四章蒸馏和吸收设备第一节塔设备一、塔设备的基本要求二、塔设备的选型原则三、塔设备的总体结构第二节蒸馏及蒸馏设备一、常压蒸馏二、减压蒸馏三、精馏第三节分子蒸馏设备一、分子蒸馏原理及其特点二、分子蒸馏设备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十五章干燥设备第一节概述一、干燥的概念二、干燥的基本要求三、干燥的基本原理四、干燥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第二节厢式干燥器一、水平气流厢式干燥器二、穿流气流厢式干燥器三、真空厢式干燥器第三节带式干燥器一、单级带式干燥器二、多层带式干燥器第四节流化床干燥器一、流化床干燥器原理和特点二、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三、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第五节喷雾干燥器一、喷雾干燥原理和特点二、雾化器结构第六节真空干燥器一、真空耙式干燥器二、双锥回转真空干燥器第七节真空冷冻干燥器一、真空冷冻干燥原理二、真空冷冻干燥设备第八节微波真空干燥器一、微波真空干燥器的特点及其应用二、微波加热原理三、微波真空干燥设备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十六章制药用水生产设备第一节纯化水设备一、单蒸馏水器二、离子交换器三、膜分离设备第二节注射用水设备一、塔式重蒸馏水器二、气压式蒸馏水器三、多效蒸馏水器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十七章灭菌设备第一节干热灭菌设备一、干热灭菌法原理二、干热灭菌设备第二节湿热灭菌设备一、湿热灭菌法原理二、热压灭菌设备第三节其他物理灭菌设备一、射线灭菌法二、微波灭菌法三、滤过灭菌法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十八章口服固体制剂生产专用设备第一节压片设备一、压片机的工作原理二、压片机的冲和模三、压片设备第二节包衣设备一、滚转包衣设备二、抛光机第三节胶囊剂生产设备第十九章无菌制剂生产专业设备第二十章药用包装设备第二十一章GMP制药工程设计第二十二章CMP制药工艺流程设计与设备选型第二十三章GMP制药车间布置与管路设计第二十四章GMP洁净厂房设计第二十五章GMP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作者介绍文摘插图: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新型、特殊的用于分离或精制的技术,它较成功地解决了高沸点、热敏性物料的分离提纯问题。
分子蒸馏技术的原理不同于常规蒸馏,它突破了常规蒸馏依靠沸点差分离物质的原理,而是依靠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实现物质的分离,因此它具有常规蒸馏不可比拟的优点,如蒸馏压力低、受热时间短、操作温度低和分离程度高等。
分子蒸馏是在极高的真空度下,依据混合物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使液体在远低于其沸点的温度下迅速得到分离。
在高真空度下,液体分子只需很小的能量就能克服液体内部引力,离开液面而蒸发。
气体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当两分子距离较远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吸引力,但当两分子接近到一定程度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会改变为排斥力。
并随其接近程度,排斥力迅速增加。
当两分子接近到一定程度时,排斥力的作用使两分子分开,这种由接近而至排斥分离的过程就是分子的碰撞过程。
分子在碰撞过程中,两分子质心的最短距离即为分子有效直径。
序言为积极推进高职高专课程和教学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教学实际,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有关专家、教师及临床一线人员编写了此套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实验教材。
本教材首先介绍了制药设备与工艺的内容和任务,阐述了制药设备的概念及GMP对制药设备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其次讨论了原料药生产设备、生物制药设备、中药提取设备、制剂专用机械的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最后介绍了制药工程设计、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车间布置与管路设计、洁净车间设计和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技术。
制药设备与工艺是药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制药设备与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常用的制药设备和工艺设计,建立GMP的概念。
为学生学好后期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以便适应药厂大规模生产实际。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科技水平的重要课程。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药学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医学和药学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并可作为制药生产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全书共25章。
在编写过程中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整合,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原料药生产设备、生物制药设备、中药提取设备、制剂专用机械、制药工程设计、洁净车间设计和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技术等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提炼、可编辑优化与重组,将GMP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力求反映制药工业制药设备的发展前沿。
工程基础部分以拓宽基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制药设备以介绍设备的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为主,侧重于设备的比较和选型;制药工艺设计则注重于对学生工程观念的培养。
本书第一~四章由重庆市药剂学校邓才彬编写,第五~九章、实验l、实验2由安徽省安庆卫生学校郭宏均编写,第十~十三章、实验3由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李恒编写,第十四~十七章、实验4、实验5由云南省楚雄卫生学校许龙灿编写,第十八~二十章、实验6、实验7由太极集团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李缨编写,第二十一~二十五章由重庆市药剂学校杨宗发编写。
邓才彬任主编。
本教材按每课时4 000字编写,各校授课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教材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切希望使用本教材的师生能够提出批评与改正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提高。
本产品质保期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