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前、术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34
肾脏移植术后护理查房
一、引言
肾脏移植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手术后的护
理工作十分重要,包括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预防感染、防止排异等。
查房是肾移植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肾脏移植术后
护理查房的相关内容。
二、查房内容
1.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意识、面色、精神状态、安静程度等。
2. 观察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
监测,肾功能的考核等。
3. 观察手术切口的情况,包括渗液、红肿、疼痛等症状的变化。
4. 观察尿液情况,包括尿量、尿色、尿频等,判断排异反应等。
三、查房要点
1. 督促患者及家属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2.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3. 提醒患者按时服药,注意用药方式。
4. 定期复查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查房注意事项
1. 查房时间应准时,每隔4小时一次,每次记录查房情况。
2. 按照规定的查房程序进行,每项内容都要认真仔细。
3. 在查房的同时进行护理操作,例如皮肤消毒、更换敷料、协助患者排便等。
五、结论
肾脏移植手术后的护理是重中之重,查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查房内容和要点的正确把握,能够有力的预防和提示患者出现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肾移植手术护理【观察要点】1、监测生命征。
2、观察每小时尿量。
3、观察有无排斥反应征象:血压上升、尿量减少、体温上升、移植肾局部胀痛等。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按泌尿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
2、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术前血透一次,腹透患者术前放尽腹腔内的透析液。
4、抗排斥准备,按医嘱口服及静脉应用免疫抑制剂。
5、病室准备(1)病室消毒隔离用纯动态消毒净化机对空气进行消毒(2小时),用0.05%含氯消毒液拖地、擦拭桌椅、床单元,需备齐一次性口罩、帽子及鞋套、消毒隔离衣、消毒拖鞋等。
(2)床单位物品准备病床周围空间宽敞有利于抢救和护理。
病房内物品放置有序,铺好麻醉床,要求平整干燥。
准备足够量的消毒病员衣裤及床单。
(3)床旁抢救仪器准备备齐心电监护仪、氧气、吸引器。
检查各导联线,接通电源,检查仪器有无故障,调节各参数的报警界限,呈备用状态。
(4)其他护理用品肝素帽、针头、别针、电极、橡皮筋、胶布、尿比重计、引流袋、量杯、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
(5)患者生活用品准备牙膏、牙刷、脸盆(3个)、肥皂、饭盒、卫生纸、吸管、镜子、木梳、冷水壶、毛巾手帕(3条)。
术后护理1、按泌尿外科手术后常规护理。
2、患者置隔离室专人护理。
3、平卧搬动患者,注意不能使移植肾受挤压,保持各引流管通畅,移植肾侧下肢屈膝15—25°,以利于减轻切口疼痛和血管吻合处的张力。
4、密切观察生命征,血压、脉搏每小时测量一次,体温每4小时测量一次。
5、做好特级护理记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术后一周内记录每小时尿量,每八小时小结出入量一次,24小时总结一次。
6、术后一周内每小时测尿量,尿量小于100ml/h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根据尿量补液。
当尿量<200ml/h,补液量等于尿量;尿量在200—500ml/h,补液量为尿量的80%,尿量>500ml/h,补液量为尿量的70%。
导尿管拔除后,每日测体重一次。
7、为了保持血液循环通畅,防止血栓形成,禁止在静脉瘘管侧肢体加压,测血压及静脉穿刺,禁止在移植肾侧下肢做静脉输液抽血。
肾移植患者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是多方面的,涵盖了饮食、运动、药物、心理及日常生活等多个层面。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注意事项:一、饮食护理1.均衡营养:肾移植术后,患者需要摄取均衡的营养,包括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鸭、鱼、肉、鸡蛋、牛奶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2.清淡饮食:避免过于油腻、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对肾脏造成负担。
同时,注意控制盐分的摄入,以防高血压等并发症。
3.少食多餐:术后初期,患者可能食欲不佳,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给肠胃造成过大压力。
二、运动护理1.适度运动:肾移植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但可以进行适量的散步、太极拳等轻度运动。
随着身体的恢复,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如进行瑜伽、登山等。
但需注意,运动过程中要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
2.避免碰撞: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移植肾脏,避免受到外力的碰撞或挤压。
三、药物护理1.按时服药:肾移植患者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预防排斥反应。
务必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2.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监测肾功能和免疫抑制剂的浓度,并根据复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3.注意药物副作用: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服药期间要密切注意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四、心理护理1.保持乐观心态:肾移植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压力和挑战。
因此,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身体的恢复至关重要。
2.及时沟通:与家人、朋友或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五、日常生活护理1.预防感染: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
因此,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或接触传染病患者。
2.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高。
3.避免烟酒:烟酒对肾脏有害无益,肾移植术后患者应严格戒烟戒酒。
肾移植护理常规一、概述肾移植是将某一个体的肾脏通过手术移植到另一个体的某一部位的方法。
丧失肾功能的终末期肾病病人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肾移植。
二、术前护理1、病人准备(1)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文化层次介绍移植前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曾经接受移植的成功病例,争取病人的配合,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护理:加强营养,供给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必要时输全血,术前1天进少渣饮食,术晨禁饮禁食。
(3)术前检查:除常规检查外,主要进行心、肺、肝、肾功能检查,钡餐检查,神经系统功能及免疫学检查。
(4)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
(5)抗排斥准备:术前服用免疫抑制剂,必要时加服制酸剂,以防排斥反应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6)一般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前1天测体重1次并记录。
术前12h禁食、禁水。
2、病室准备消毒隔离病房,术前1天用0.5%过氧乙酸擦拭移植病室墙壁、门窗、地面及隔离区内的一切物品,然后用乳酸熏蒸(每100m乳酸12ml加等量水)。
手术日重新用0.5%过氧乙酸擦拭室内的一切物品,消毒地面,房间关闭熏蒸。
病室门口放置鞋垫一块,定时清洗和酒0.5%过氧乙酸,保持湿度。
3、同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三、术后护理(一)护理诊断1、生活自理缺陷与保护性隔离,术后卧床有关。
2、体液过多与移植肾功能变化有关。
3、潜在并发症:排斥反应、高热、高血压、尿量改变。
4、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排斥反应的知识。
(二)护理措施1、术后安置于消毒隔离病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征,及时发现排异征象。
肾移植排异临床表现:尿量减少,体重增加,体温升高,关节肌肉痛,移植肾增大、压痛,血压升高,畏寒、寒战,血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等。
3、体位严格卧床休息,一般术后取平卧位。
4、营养支持术后肠蠕动恢复排气后,可进流食,并逐渐改为半流食、普食。
饮食为高热量、低蛋白、低钠、高维生素及低脂肪。
5、尿液监测(1)多尿期:术后常有3~5天多尿期,此时需记录每小时尿量,严密观察出入量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及量,做到“量出为入”。
一例肾移植术后的个案护理肾移植是一种常见的器官移植手术,对于患有终末期肾病的患者来说,这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肾移植手术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生命质量。
下面将以某位患者为例,介绍肾移植术后的个案护理。
患者李先生,45岁,患有终末期肾病,因此接受了肾移植手术。
手术顺利进行,移植的肾脏功能良好,但术后需要严格的护理。
以下是他的护理方案:1. 术后第一天:患者被送至恢复室进行监护,护士进行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
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和抗排异药物。
2. 术后第二天: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确保肾脏功能正常。
护士进行术后伤口的换药和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鼓励患者早期起床活动,促进术后康复。
3. 术后第三天至第七天:逐渐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观察患者对抗排异药物的耐受性。
进行术后伤口的定期换药,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饮食方面,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饮食的均衡和清淡。
4. 术后第七天后:患者可以出院,但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监测。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肾功能评估,确保移植的肾脏正常运作。
遵守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避免因为抗排异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肾脏功能损害。
在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仍然需要继续进行。
护士和家属需要密切配合,监测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饮水,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就医处理。
总的来说,肾移植术后的护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
只有通过科学的护理工作,才能确保患者的肾移植手术顺利,患者康复良好。
希望通过这个个案,可以让更多需要进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了解到术后的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手术后的康复期。
肾移植手术后,牢记这3个护理,身体好得快肾移植通俗情况下来理解就是换肾,是将健康者肾脏移植给丧失肾功能的患者。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佳选择,从近期效果而言,它的治疗情况十分显著,能够快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但是从长远看,可能会存在着感染和器官排斥等问题,肾移植并不是非常安全的。
因为随着器官的移植,不仅会在移植手术中存在大出血和输尿管损伤的风险、手术后常见的排斥反应和感染等并发症,甚至需要二次手术切除供肾,严重情况下并发症会直接危及生命。
对于肾移植,大部分的患者就认为是把自己的肾切除之后换上别人的肾。
其实肾移植的原理是这样:肾移植并不是完全把肾脏切除,而是从取自他人捐赠的肾器官,利用嫁接原理将其移植到肾病患者右侧或者是左侧下腹的髂窝处。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肾移植手术已经取得突出成效。
不过在全球范围内,肾脏供体的数量非常稀缺,肾病患者诸多,这样就会存在着严重的供需不平衡。
鉴于此,很多科学家们就提出人造肾的想法,各种研究也随之推进。
美国马萨诸州总医院科学家在实验中培养出了人造肾脏,并将其植入到大鼠体内。
对人噪声的研究还在不断突破,日本科学家研制出可以移植的肾,将其放到老鼠和猪身上后取得良好效果,但具体落实到人身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人造肾革命尚未成功,当前替代肾脏最好的方式就是透析和肾移植。
在肾移植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移植的肾脏患者,他们是幸运的。
但移植手术半年左右是肾移植能否存活的关键节点,也是接受肾移植患者生命延续长短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护理。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文章来了解一下关于肾移植手术后的护理要点!肾移植的基本情况,你了解吗?1.适应情况肾移植并不是所有的肾病患者都适合的,肾移植针对肾小球肾炎所导致的终末期肾病、间质性肾炎和肾盂肾炎反复发作,而且感染已经无法借助日常的医疗方法进行控制。
对于那些具有遗传性的肾病,比如多囊肾,还有代谢性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肾病、原发性高草酸尿症、胱氨酸肾病和痛风性肾病,还有系统性疾病所造成的肾脏损害,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综合症、淀粉样变性、多动脉炎所造成的肾脏损害以及因为梗阻原因所造成的终末期肾病,例如尿路梗阻、先天发育不全或者发育不良。
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指南1. 引言肾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方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移植后的肾脏需要患者进行长期的自我管理,以确保移植肾的功能良好,避免排斥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指南旨在为肾移植患者提供全面的自我管理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保护移植肾、提高生活质量。
2. 术后恢复期2.1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
•注意定期检查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术后避免剧烈活动和重物提起,以免刺激移植肾。
•避免接触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保持环境清洁。
2.2 用药管理•术后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以防止排斥反应。
•定时测量和记录体温,及时就医处理发热情况。
•避免自行更改用药剂量或停药,如有问题应及时就医咨询。
2.3 饮食指导•术后避免高盐、高脂、高蛋白饮食,控制血压和血脂的摄入。
•饮食以轻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多摄入蔬果和全谷物。
•饮食时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3. 长期管理3.1 免疫抑制剂管理•定期进行药物浓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定期进行移植肾功能检查,如肌酐、尿常规等。
•定期进行免疫功能监测,如淋巴细胞计数等。
3.2 饮食管理•移植后的患者需要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注重摄入足够的水分,保持良好的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个人情况合理控制蛋白质、钠、磷等营养素的摄入量。
3.3 锻炼和体重管理•轻度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但需要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避免过度肥胖或体重急剧变化,以减轻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3.4 心理护理•移植后的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不适应,建议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
•与家人和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
3.5 定期复诊•移植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检查,了解移植肾的功能和身体状况。
•定期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一、概述肾移植术后特级护理是指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的一种高强度的、全面的、精细的护理。
由于肾移植手术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术后患者可能面临多种并发症和风险,因此特级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肾移植术后特级护理的具体措施。
二、护理措施1. 病房环境(1)保持病房整洁、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
(2)定期通风,减少空气中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3)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2. 生命体征监测(1)每小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直至平稳后改为每4小时一次。
(2)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呼吸频率、深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等指标,了解患者循环状况。
3. 移植肾观察(1)密切观察移植肾的色泽、大小、硬度、温度等,及时发现移植肾的肿胀、疼痛、压痛等异常情况。
(2)观察尿量、颜色、比重等,了解肾功能状况。
(3)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功能。
4. 预防感染(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减少细菌和病毒侵入。
(2)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3)加强口腔、皮肤、呼吸道等部位的护理,预防感染。
5. 饮食管理(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
(2)控制水分摄入,避免水肿。
(3)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
6. 药物护理(1)遵医嘱按时、按量、按途径给药。
(2)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
(3)监测血药浓度,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
7.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2)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8. 康复训练(1)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协助患者进行站立、行走等康复训练,提高肢体活动能力。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肉力量等康复训练,改善心肺功能。
三、护理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2.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移植肾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