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Unit1课件ppt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格式:ppt
- 大小:960.50 KB
- 文档页数:64
- 1 - 重点案11 *五石之瓠 《庄子》
原文 知识点梳理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①我大瓠之种,我树②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③无所容。非不呺然④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⑤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⑥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⑦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⑧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⑨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⑩。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 ⑪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 ⑫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 ⑬也夫!” ①贻:赠送②树:种植③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④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⑤掊:击破⑥龟:同“皲”,皮肤冻裂⑦洴澼:漂洗⑧鬻:卖⑨说:同“悦”,取悦⑩将:带兵裂地:划分土地虑:用绳结缀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一、链接“120实词+18虚词”
1.固27
【教材链接】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1)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五石之瓠》)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贾谊《过秦论》)
(3)少年固.强之 (蒲松龄《促织》)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杜牧《阿房宫赋》)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
【高考链接】
(6)(2022·全国乙卷)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 - 2 - 固:______________
(7)(2021·浙江卷)若固.守而不移者
固:______________
(8)(2021·浙江卷)然使景山固.而不移
固:______________
(9)(2020·全国Ⅲ卷)大司马必当固.让
固:______________
答案:(1)实在,确实 (2)险要的地势 (3)坚持、一定 (4)顽固,固执 (5)本来,确实 (6)险要坚固 (7)坚持 (8)顽固,固执 (9)坚持
Unit 1 Science and Scientists
Reading and Thinking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事件发展过程的叙事性文本,时间线索是明线,而科学研究的步骤是文章叙述的暗线。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约翰·斯诺探究霍乱病源、切断感染源,并最终阻止霍乱流行的过程与方法,促使他们思考和梳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常见方法,理解质疑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 了解利用地图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的方法;
2. 依据时间明线和科学研究步骤暗线梳理语篇结构,找准主题词汇;
3. 运用发问的阅读策略积极主动探究答案,深化对文章主题和内涵的理解;
4. 理解质疑精神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谈论斯诺身上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正确理解主题图,理解创新与想象对于科学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插图和霍乱病例地图;
3. 结合活动主题梳理斯诺研究霍乱的流程;
4. 理解质疑精神和科学素养,思考科学研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
梳理科学研究步骤和方法,在阅读中通过自主发问来深度挖掘文本内涵。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1. Look at the theme picture and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photo?
2) What scientific equipment can you see in a science laboratory?
3) Would you like to work in such a field in the future? Why or why not?
4) What qualities do you need to be a scientist?
Unit 3 Fascinating Parks
Learning About Language(1)Build up your vocabulary教学设计
科目:英语
课题:Learning About Language(1)Build up your vocabulary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目标:掌握三种构词法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构词法提高词汇量,提升学生的词汇理解和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转化、派生以及合成这三种英语中主要的构词法
教学难点:练习用英文理解单词,不能仅靠中文注释。
课前准备: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Pre-class
1. Greeting
2. Leading-in
学生活动:浏览活动1,了解构词法中的转化法。
转化 指一个词从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而词性不变。
并头脑风暴相同构词法的词汇。如water, book, hand, present等
二、 While- class
1. 学生活动:
在阅读板块的语篇中画出含有这四个单词的句子,判断词性,并理解意义,完成活动1中四个单词的连线练习。文中涉及的句子有:
I wake up to the sound of the wind buffeting the cloth of my tent.
(v.) (especially of wind or wave) to strike repeatedly or violently I leave my tent and walk over to the mountain edge.
(n.) the outer limit of an object
I'm in the remote far north of Sweden in Sarek National Park, a place with no
O1U2读写课教案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语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LOOKING
INTO THE FUTURE的Project:Write a letter to yourself from the future部分,主要任务为应用文写作。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下的“科学与技术”主题群。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生成个人对科技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以建构正确的科技观,实现学科育人价值。课文是一篇来自未来的写给自己的信的范文,除了称呼和署名,正文主要分为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开头部分交代了这封信的写作目的;主体部分阐明了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和未来科技变化对该职业的影响,以及在未来该职业的优势和劣势;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该文结构清晰,内容明确,适合学生学习和模仿。就文章结构来看,该文包含了一般信件的必要组成部分,包括写信对象称呼语、写信目的、具体内容、总结以及署名,为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提供了一个可模仿的框架。就文章语言来看,该文有一些功能句式,如“I want to write this letter to ...”“ All
in all...”等等,为学生的写作输出提供了语言支架。就文章内容来看,文章话题为未来职业,属于未来科技话题,要求学生具备活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和教师引导提取文章的结构以及功能句型,并且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性思维。
二、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Z省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已基
本具备了一定的应用文写作基础以及基本的语言能力,形成同伴合作的学习习惯。对科技发展和未来科技改变生活的展望是思想活跃、满怀憧憬的高中生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绝大多数学生在运用话题词汇表达观点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于信件的结构和功能句式也不熟悉,且缺乏对科技与人类关系的辩证性思考,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不能独立完成一封高质量的信件写作。因此,教师应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从文章结构、文章语言和文章内容三个视角解读该教材文本,并带领学生通过解构文本——搭建框架——运用实践——评价修改,高质量完成写作任务。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课时2 洋流
课程标准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描述世界洋流的主要分布特点,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洋流的概念与分布
1.概念
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又叫海流。
2.分布规律
(1)副热带环流:如图中A所示。
中心:大约在南北纬25°~30°的地区。
组成 赤道洋流:由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共同作用形成西风漂流:位于西风带内赤道逆流:把南北半球的赤道洋流分隔开大洋西部为暖流、大洋东部为寒流
(2)副极地环流:如图中B所示。
中心:位于60°N附近。
组成:大洋西部为寒流,大洋东部为暖流。
思考 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水温吗?
答案 不一定。同纬度海区通常暖流水温高于寒流水温;而不同纬度海区,通常是较低纬海区寒流水温会高于较高纬海区暖流水温。例如,加那利寒流水温高于北大西洋暖流水温。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2.通过能量交换改变流经区域的环境特征。
3.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判断
1.暖流使沿岸地区蒸发量增大而变的干燥。( × )
2.有些大渔场的形成与所在区域的洋流有关。( √ )
探究点一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读“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思考以下问题。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流向是怎样的?两海区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
答案 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两海区大洋东侧都是寒流,大洋西侧都是暖流。
2.若下图所示为太平洋海域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图,写出图中字母所示的洋流名称。
答案 A是东澳大利亚暖流,B是西风漂流,C是加利福尼亚寒流,D是北赤道暖流。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Unit 3 Food And Culture
Ⅰ. 词块记单词
1. pancake rolls stuffed with sliced Chinese green onions 煎饼卷大葱
2. at a minimum 最低限度;至少
3. bean curd 豆腐
4. in the university canteen 在大学食堂
5.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 有点儿不同于……
6. daily calories 每天的卡路里
7.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fresh foods 不同种类的新鲜食品
8. be full of vitamins and fibre 富含维生素和纤维
9. have higher quantities of sugar 含有大量的糖
10. the ideal diet 理想的饮食
11. a fundamental key to healthy eating 健康饮食的基本要点
12. chew too quickly 咀嚼太快
13. one trick to healthy eating 一个健康饮食的窍门
Ⅱ. 语境记单词
1. Patricia looked beautiful and elegant as always. Her friends admire her
elegance.(elegant)
2.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largest machine, the others are all exceptional
at present.(exceptional)
3. China is a huge market of consumption, and large groups of consumers usually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察”“当”“汤”“诸”“朝”“修”“少”“期”“除”
“去”“左”及次常用字“薄”“寻”“每”“已”“次”。2.背诵三文,翻译重点句子。3.掌握省略句的特点及辨析方法。
[课文概览]
课题 文体 作者 核心内容 艺术特色
陈情表 表 李密 祖母病重,新朝征召,作者以“圣朝以孝治天下”“乌鸟私情”婉言拒绝,辞不赴命,“孝”情感天动地。 1.语言生动,自然精粹
2.用词委婉,感情真挚
3.句式错落,疏密有致
项脊轩志 散文 归有光 以作者青年时期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 1.以细节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
2.语言质朴,不加藻饰
3.运用叠词,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
兰亭集序 序 王羲之 描写山阴兰亭修禊盛会,尽风物之美、人物之盛、吟咏之雅,并借题发挥,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辨性思考以及富有哲理的生命之思。 1.借题发挥,立意高远
2.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
3.写景、抒情、叙事、议论完美结合
课文1 陈情表
一、基础夯实
第1段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愍( ) ②鲜( ) ③祚( )
④儿息( ) ⑤应门( ) ⑥茕茕( )
⑦孑( ) ⑧吊( ) ⑨婴( )
⑩蓐( ) ⑪废( )
答案 ①怜惜 ②少。这里是“没有”的意思 ③福分 ④子嗣 ⑤守候和应接叩门 ⑥孤单的样子 ⑦孤单 ⑧安慰 ⑨缠绕 ⑩草垫子 ⑪停止侍奉
1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六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
一、选择题
1.2021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电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际奥委会主动应对,全力维护奥林匹克运动团结稳定,为全球抗击疫情及促进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国际奥委会( B )
①是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
②通过举办奥运会等方式,可以促进各成员之间经济领域的交流、协调与合作
③按职能范围,属于政府间国际组织
④具有国际性、目的性和自主性等特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国际奥委会是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具有国际性、目的性和自主性等特征,①④符合题意;通过举办奥运会等方式,可以促进各成员之间体育方面而不是经济领域的交流、协调与合作,②错误;按照成员的性质,国际奥委会属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按照职能范围,国际奥委会属于专门性国际组织,③错误。
2.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于4月18~2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 合奏一带一路强音”。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依据论坛宣言与联合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主要说明国际组织( B )
①有其特定的宗旨和原则
②由多个主权国家组成
③由常设机构处理日常事务
④独立运作并自主开展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依据论坛宣言与联合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主要说明国际组织有其特定的宗旨和原则,也说明国际组织独立运作并自主开展活动,①④符合题意;由多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仅仅是政府间国际组织,②错误;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而不是国际组织的常设机构,③错误。
3.经国际奥委会表决通过,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再加入“更团结”。“更团结”不仅诠释了个人“奔跑”和“搏击”的进取精神,更展现了一个团队乃至全人类“接力”和“配合”的协作理念,是奥运精神的一次自我超越和升华,更是人类在疫情席卷全球之际的共同“呐喊”。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折射出( A ) 2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近年来,“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热议的一个话题。从政治角度来说,支撑“中国模式”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生命力和优势来自民主集中制。下列能够体现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有( )
①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设立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②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 ③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④坚持民主指导下的集中和集中基础上的民主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设立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体现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①符合题意。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现了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②符合题意。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国家权力,因此,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的说法错误,排除③。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④错误。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我们的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我们要统一,也要特殊。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材料说明( )
①我国国家管理要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②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③地方应该善于向中央争权,以推动各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④中央要控制地方权力,以防止地方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时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最大值为90°。
2.正午太阳高度: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
3.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上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判断
1.同一纬线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 )
2.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 )
3.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 √ )
4.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 )
探究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影响
冲着“小区楼房间距有50 m”的宣传广告,我国华北某市一些市民先后在该市某小区购买了商品房。岂料两年后开发商改变建筑方案,楼层数没变,但楼房的间距仅剩下30 m。为此,该小区的业主们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1.你认为小区业主投诉开发商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因为开发商缩小了楼间距。在楼层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楼间距的大小会影响到采光条件的好坏。楼间距缩小,北面的楼房很可能得不到太阳光的照射,影响采光。
2.该小区的楼房一年四季的采光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答案 不一样。因为一年四季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面的楼层对北面的楼层遮挡阳光最少,采光效果好;而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北面的楼房最容易被南面的楼房遮住阳光,采光效果最差。
3.下表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把表格补充完整。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一年有一次最大值(________日前后),一次最小值(________日前后)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一年有一次最大值(________日前后),一次最小值(________日前后)
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 一年有________最大值(________时最大),一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课时3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学习目标 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分布,并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类型
1.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形成了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之间的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3.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4.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小,气温适中,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判断
1.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唯一因素。( × )
2.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 √ )
探究点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一 墨西哥简图。
材料二 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表。
城市 平均海
拔/m 1月 7月 年降水
总量
/mm 气温
/℃ 降水
/mm 气温
/℃ 降水
/mm
墨西哥城 2 240 13.4 9 16.2 183 738
坎昆 53 22.9 26 27.4 162
989
1.图中甲地是玛雅文明的发源地,试说明该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答案 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该地东部沿海有暖流经过,空气中水汽多;常年盛行的东北信风将暖湿空气吹向甲地,受地形的抬升,降水丰富。
2.结合材料二,对比分析墨西哥城和坎昆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
答案 不同点:坎昆全年高温,墨西哥城全年气候温和;坎昆比墨西哥城的年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变化小。
原因:坎昆位于沿海平原,海拔低,气温高;受海洋的影响大,降水多而季节变化较小。墨西哥城位于高原内部,海拔高,气温低;高原周边有山脉阻挡水汽进入,降水较少而季节变化大。
第一章总复习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第一章总复习教学设计”中,学生将深入复习和巩固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一的相关知识内容。具体包括:
1. 掌握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如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现象。
2. 理解气候系统的组成,气候类型的划分,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 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现象,提高空间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
4. 掌握我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资源等,以及这些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 了解世界地理的基本格局,掌握各大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地理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假设、验证,培养其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复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使其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优势和劣势,激发其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使其关注世界地理现象,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增进国际理解和尊重。
5.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使其具备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第一章总复习教学设计”的内容,学情分析如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然而,在选择性必修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UNIT 1 ART
过基础·语基落实
(一)分类识记单词——用时少·功效高
识记单词写对
Ⅰ.知其意
1.realistic adj. ____________
2.sculpture n. ____________
3.humanistic adj. ____________
4.humanity n. ____________
5.client n. ____________
6.photography n. ____________
7.subjective adj. ____________
8.pond n. ____________
9.arched adj. ____________
10.arch vt. & vi. __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
11.ink n. ____________
12.frame n. ____________
vt. ____________
13.contemporary adj. ____________
14.symphony n. ____________
Ⅱ.写其形
1.________ n.重大进展;突破
2.________ n.贵族成员;出身名贵的人
adj.崇高的;雄伟的;名贵的
3.________ vt.表达;传递(思想、感情等);传送
4.________ adj.随后的;后来的;之后的
5.________ adj.宠爱
6.________ adj. 视觉的;视力的
7.________ n.新娘
8.________ adj.永久的;永恒的;许久的
9.________ n.纪念碑(或像等);纪念物;纪念品 adj. 纪念的;悼念的
10.________ adj. 谦逊的;虚心的;卑微的
1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某市主要干道上自行车道的标准宽度为单侧3米。一段时间以来,很多骑自行车的人经常在机动车道上抢道骑行。在对自行车违章执法还比较困难的现阶段,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交通。有人向市政府提出,应当将自行车道拓宽为3.5米,给骑自行车的人一个更宽松的车道,而能够消除自行车抢道的违章现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点( )
A.拓宽自行车道的费用较高,此项建议可行性差
B.自行车道拓宽后,车速加快,交通事故可能增多
C.自行车道宽了,机动车走起来不方便,机动车主会有意见
D.自行车道拓宽后,人们仍然会在变窄后的机动车道上抢道违章
【答案】D 【解析】拓宽自行车道的费用问题是影响将自行车道拓宽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最重要因素,A错误。自行车道拓宽后,车速加快,交通事故可能增多,但与过去自行车抢道机动车道,严重影响交通,不是最能削弱拓宽自行车道的观点,B错误。自行车车道拓宽,机动车车主利益是应该考虑的因素,但并不是最能削弱上述观点,C错误。自行车道拓宽后,人们仍然会在变窄后的机动车道上抢道违章,自行车抢机动车道骑行的现象没有发生改变,故最能削弱拓宽自行车道的观点,D正确。
2.“逻辑”有多重含义。下面的“逻辑”一词,与“规律”同义的是( )
A.写文章要讲逻辑
B.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C.毛泽东同志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
D.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案】B 【解析】写文章要讲逻辑中的“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A与题意不符。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中的“逻辑”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B符合题意。毛泽东同志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中的“逻辑”是指“逻辑学知识”,C与题意不符。“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中的“逻辑”是指“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D与题意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