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模具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40.00 KB
- 文档页数:15
弯曲模模具设计弯曲模是模具设计领域内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模具,它的作用是将金属或非金属等材料按照一定形状进行弯曲变形。
弯曲模的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材料的选择、模具的结构、工艺流程等多个因素,下面就从这些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材料的选择弯曲模的材料应该是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的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弯曲过程中所需承受的压力,同时还要考虑工艺条件、成本和其他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
传统上,常采用的材料是合金钢、高速钢、钴基合金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度强化的不锈钢和硬质合金等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弯曲模的生产制造。
二、模具的结构弯曲模的结构通常分为上下模和导向装置。
上下模是模具设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应该具有高强度、高度一致性的特点,以保证在弯曲时模具的形状能够始终保持不变,从而满足精度要求。
导向装置的作用是保证模具定位准确,避免在弯曲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导致失误。
三、工艺流程弯曲模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整个工艺流程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如预处理、弯曲、压力调节、折弯等。
因此,模具的设计应进行一系列的工艺分析和试验,以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最佳的模具设计。
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各种弯曲材料的物理特性,以及各种工艺时所需的压力、温度等参数,以确保模具能够正常运行并产生符合要求的产品。
弯曲模具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模具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优点,在建筑、汽车、机械和电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模具设计师应该洞察客户的需求,精细研究各组件的结构、相互协作关系、材料选择等因素,打造新一代弯曲模具,适应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市场的变化需求,实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建设经济可持续性的理念。
V形弯曲件模具设计(一)零件工艺分析工件图为图1所示V形件,材料为Q235,料厚1.5mm。
大批量生产其工艺分析如下:图1弯曲工件图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钢,属于软钢,具有良好的弯曲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弯曲成90度,对弯曲成形较为有利,可查得此材料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rmin =0.5t=0.75mm,而零件弯曲半径r=1mm>0.75mm,故不会弯裂。
另外零件上的孔位于弯曲变形之外,所以弯曲时孔不会变形,可以先冲孔后弯曲。
计算零件相对弯曲半径r/t=0.67<5,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可以不予考虑,而弯曲中心角发生了变化,采用校正弯曲来控制角度回弹。
3.精度分析零件上尺寸无公差要求,从公差表选取IT14,可满足普通弯曲和冲裁。
4.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冲压工艺良好,可以冲裁和弯曲。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V形弯曲件,该零件的生产包括落料、冲孔和弯曲。
三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四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再弯曲。
采用三套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再弯曲。
采用复合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再弯曲。
采用连续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
方案四:冲孔落料弯曲,采用多工位级进模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三道工序三副模具,生产效率较低。
方案二需两副模具,且用复合模生产的冲压件行位精度和尺寸精度保证,生产效率较高。
方案三也需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稍差。
方案四需一副模具,可以冲裁和弯曲,同时采用了自动送料、自动检测、自动出件等自动化装置,操作安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通过对上述四种方案的综合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四为佳。
图2坯料展开图1.弯曲工艺计算(1)毛坯尺寸计算,对于r>0.5t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由于变薄不严重,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可查得中性层位移系数x=0.28,所以坯料展开长度为Lz=48×2+270π(1+0.28)÷180=102.288≈102mm 由于零件宽度尺寸为40mm,故毛坯尺寸应为102mm×40mm。
锻造:V型件弯曲模具设计课程设计——V型零件的弯曲工艺及模具设计学校:沈阳工业大学指导教师:于宝义班级:成控0804班学号:080201116姓名:何哲1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如图所示为零件图零件图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厚度为4mm的Q235钢板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性能及用途部分碳素钢抗剪性能如上图可知碳素结构钢,其抗剪强度为310—380Mpa,抗拉强度为375—460Mpa,屈服强度为235Mpa,弹性模量为206000Mpa。
并会随着材质的厚度的增加而是其屈服值减少。
由于含碳适中,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塑性等性能得到较好的配合,用途最广泛。
尺寸精度:该零件图上已经标出了零件的弯曲角度,零件的高度和零件的宽度,其余并未标准,属自由尺寸,可以按着IT13级确定工件的公差。
工件结构的形状:制件需要进行落料,弯曲两道基本工序,尺寸小。
结论:该制件可以进行冲压。
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重视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保证模具的复杂程度和模具的寿命。
22、确定工艺方案各类模具结构及特点比较根据制件的工艺性分析,该弯曲件外形简单,精度要求不高,工件厚度4mm。
次工件可用一次单工序模弯曲,且定位精度易保证。
3二、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单工序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单工序模。
2、操作与定位方式零件大批量生产,安排生产可采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够达到批量生产,且能降低模具成本,因此采用手工送料方式。
零件尺寸较小,厚度较小,宜采用定位板定位。
3、卸料与出件方式因为工件料厚为4mm,相对较薄,卸料力不大,故可采用弹性料装置卸料三、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计算 1、弯曲工件毛坯尺寸计算相对弯曲半径为:R/t=3/4=0.75>0.5 其中R——弯曲半径(mm)t——材料厚度(mm) 由于相对弯曲半径大于0.5可见制件属于圆角半径较大的弯曲件,应该先求形变区中性层曲率半径β(mm)。
弯曲模具的结构设计是在弯曲工序确定后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时应考虑弯曲件的形状、精度要求、材料性能以及生产批量等因素,下面分析常见各类型弯曲模的结构和特点。
一. V 形件弯曲模V 形件即为单角弯曲件,形状简单,能够一次弯曲成形。
这类形状的弯曲件可以用两种方法弯曲:一种是沿着工件弯曲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弯曲,称为V 形弯曲;另一种是垂直于工件一条边的方向弯曲,称为 L 形弯曲。
1-顶杆;2定位钉;3-模柄; 4-凸模;5-凹模;6-下模座;3.4.1 有压料装置的V形件弯曲模V 形件弯曲模的基本结构如图 3.4.1 所示,图中弹簧顶杆 1 是为了防止压弯时板料偏移而采用的压料装置。
除了压料作用以外,它还起到了弯曲后顶出工件的作用。
这种模具结构简单,对材料厚度公差的要求不高,在压力机上安装调试也较方便。
而且工件在弯曲冲程终端得到校正,因此回弹较小,工件的平面度较好。
如果弯曲件精度要求不高,为简化模具结构,压料装置也可以省略不用。
图 3.4.2 所示为无压料装置的 V 形件弯曲模。
1-模柄;2-上模座;3-导柱、导套;4、7-定位板;5-下模座;6-凹模;7-凸模3.4.2 无压料装置的V形件弯曲模当弯曲相对宽度很大的细长 V 形件时,会产生明显的翘曲现象,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带侧板结构的弯曲模,以阻碍材料沿弯曲线方向的流动(见图3.4.3a );也可以改变弯曲凸、凹模形状,将翘曲量设计在与翘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见图 3.4.3b )。
图3.4.3 减少弯曲件翘曲的模具结构L 形弯曲模常用于两直边相差较大的单角弯曲件,如图 3.4.4a 所示。
弯曲件的长边被夹紧在压料板和凸模之间,弯曲件过程中另一边竖立向上弯曲。
由于采用了定位销定位和压料装置,压弯过程中工件不易偏移。
但是,由于弯曲件竖边无法受到校正,因此工件存在回弹现象。
a〕1-凸模;2-凹模;3-定位销;4-压料板;5-挡块 b〕1-凸模;2-压料板 3-凹模;4-定位板;5-挡块图3.4.4 L形弯曲模图 3.4.4b 为带有校正作用的 L 形弯曲模,由于压弯时工件倾斜了一定的角度,下压的校正力可以作用于原先的竖边,从而减少了回弹。
6 弯曲模具设计本章内容: V形弯曲模、U形弯曲模,多角弯曲件、圆形弯曲件等复杂件弯曲成形的多工序复合弯曲模,U形弯曲模设计实例。
本章难点:复杂弯曲模的结构组成与动作过程。
6.1 简单弯曲模简单弯曲模——工作时模具通常只有一个垂直运动的单工序弯曲模。
完成的制件有单角的V形件、双角的U形件和小于90°的U形件等简单件。
6.1.1 V形件弯曲模图6.1 V 形件弯曲模 图6.2 V 形件弯曲模三维模型图6.3 V 形件压板式弯曲模图6.4 V形件折板式弯曲模(a) 开模状态 (b) 合模状态图6.5 V形件折板式弯曲模三维模型V形件折板式弯曲模6.1.2 U形件弯曲模图6.6 U形件的弯曲模图6.7 弯制夹角小于90°的U形件弯曲模弯制夹角小于90°的U形件弯曲模异形U形件弯曲模Z形件弯曲模6.1.3 通用弯曲模图6.8 通用弯曲模6.2 复杂弯曲模复杂弯曲模——在工作时通常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可将多个弯曲变形一次完成。
6.2.1 C形弯曲模图6.9 C形弯曲模图6.10 C形弯曲模立体模型(a) 弯曲初始状态 (b) U形中间弯曲状态 (c) C形最终弯曲状态图6.11 C形件弯曲动作过程四角弯曲模1四角弯曲模2异形件弯曲模6.2.2 O形件弯曲模O形件弯曲模图6.12 滑板式弯曲模图6.13 滑板式弯曲模模型(a) 初始弯曲状态 (b) 中间弯曲状态 (c) 最终弯曲状态图6.14 弯制带有耳翅的环类工件的滑板式弯曲模图6.16 圆形件自动卸料弯曲模图6.17 圆形件自动卸料弯曲模动作过程其他弯曲1其他弯曲26.3 U形弯曲件冲压实例6.3.1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图6.18 弯曲件材料为35钢板(退火),板厚3mm,大批量生产该零件形状简单,批量生产,精度无特殊要求,结构不对称,应注意弯曲中的偏移问题。
该零件弯曲半径R=5mm,查表5-2可知min ,有R>minr,故此不会弯裂。
四角形弯曲件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1. 引言说到四角形弯曲件,大家可能会想,“这不就是个简单的弯曲吗?”其实不然,这背后可是门学问!想象一下,你在家里试着弯一根铁丝,结果发现弯来弯去不怎么好看,最后还被惹得不高兴了。
四角形的弯曲工艺,就像是做一道精致的菜,没点技巧可不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轻松一点,幽默一点,让大家都能懂得明白。
2. 四角形弯曲件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四角形弯曲件?首先,四角形弯曲件就是那种四个角都在的形状,比如说框架、外壳等等。
这种形状的工艺在很多行业都用得着,像汽车、家电,甚至建筑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说实话,这四角形件可真是个“大忙人”,到处跑,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
2.2 为什么弯曲工艺这么重要?弯曲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想想看,假如你买的一个家电外壳弯得歪七扭八的,那看着就让人心里不爽,对吧?这时候,如果使用了合适的弯曲工艺,那可真是“如虎添翼”,让产品看起来更加完美。
总之,弯曲工艺的好坏,直接关乎着产品的“颜值”和“内涵”。
3. 四角形弯曲工艺的流程3.1 材料的选择首先,咱得选材料。
常见的有铝、钢、塑料等等。
每种材料的特性都不同,就像人有不同的性格,选错了可就麻烦了。
铝虽然轻,但强度相对较低;而钢结实,但重量也不轻。
选得好,工艺自然顺利,选得不当,可能就得重走老路,吃个大亏了。
3.2 设计与计算接下来,就是设计和计算。
这一步就像是搭建乐高积木,得把每个部分都想清楚了。
设计图纸要精细,不能马虎。
现代化的设计软件就像是个高科技的小助手,能帮我们快速计算出需要的弯曲角度和半径,简直是“如鱼得水”!3.3 模具的制作一切准备好后,就轮到模具的制作了。
模具就像是四角形弯曲件的“衣服”,得合身、得好看。
制作模具的时候,可不能心急,要仔细、要认真,才能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如果模具做得不行,后面的弯曲工艺就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忙一场。
4.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4.1 温度控制在实际操作中,温度可是个“隐形杀手”。
弯曲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弯曲模具的基本概念,包括模具的结构、分类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相关公式计算弯曲力、模具受力及模具尺寸。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弯曲模具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弯曲模具的设计,并绘制出相应的工程图。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弯曲模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工程中弯曲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兴趣,增强对工程技术的热爱。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对我国制造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弯曲模具相关知识,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1. 弯曲模具基本概念:包括模具的定义、结构、分类及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模具的结构与分类- 模具工作原理及力学分析2. 弯曲模具设计计算:涉及弯曲力、模具受力及模具尺寸的计算,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弯曲力的计算方法- 模具受力的分析- 模具尺寸的确定3. 弯曲模具设计实践:运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弯曲模具设计流程及技巧- 工程图的绘制方法4. 弯曲模具应用与制造:介绍弯曲模具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及制造过程,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模具制造工艺及注意事项- 模具的安装与调试5. 小组合作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弯曲模具设计和制造,展示成果,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 团队合作与分工- 设计与制造过程记录- 成果展示与评价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弯曲模具设计实例《弯曲模具设计实例》一、模具基本结构及设计要领1.模具结构:弯曲模具是由上、下模、位模、形成座、导向座和台车组成的辊圆模具。
弯曲模具的上模和下模是由侧辊、芯辊、护辊和台座组成,位模由位模座和台车组成。
导向座由导向轴和支撑座组成。
2. 设计要领:(1)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形状,并确定模具各部分的装配尺寸,确定各部分的定位方式。
(2)确定模具结构,设计模具上、下模、位模、形成座、导向座等部分的结构。
(3)根据总体尺寸,制作模具制作图,确定模具各部件的尺寸及加工方式。
(4)确定模具的运行系统,确定模具的运行参数。
(5)确定工序的装配方式,以及模具的拆装方式。
二、模具设计实例1.模具简要参数模具简要参数如下:模具类型:弯曲模具模具材料:铸钢工件材料:铸钢工件尺寸:300mm*300mm*50mm2.模具设计(1)上、下模设计:模具上、下模由侧辊、芯辊、护辊和台座组成。
侧辊采用4个双面槽,台座采用金属冲夹紧的方式。
侧辊上安装有2个芯辊,芯辊上设有两个弹性护芯,形成座可根据工件的形状进行绘制,形成座上安放1根导向轴,导向座上可安装2个弹性支撑座,保证工件精确地弯曲形状。
(2)位模设计:位模由位模座、台车及导向轴等组成,台车内根据模具的尺寸,合理安放工件,并在位模座上设有专用的定位接口,保证工件的定位准确。
(3)模具运行系统设计:模具的运行系统由上、下模侧辊驱动、位模导向座驱动以及台车滑动驱动组成。
其中,上、下模侧辊驱动采用球形万向节及滚珠丝杠驱动的方式;位模台车采用滑块、滑轮及细导轨驱动的方式;台车滑动驱动采用伺服电机及滑动轴承的方式。
弯曲模模具设计弯曲模模具设计是一种常用于金属加工行业的模具设计方式,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弯曲金属材料工件的加工,从而形成各种形状的工业制品。
与传统的模具设计方式相比,弯曲模具设计具有设计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厂商和企业的青睐。
1. 弯曲模模具的概述弯曲模模具主要由上、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和下模均分别设置了凹槽和凸轮,并且凸轮与凹槽紧密配合。
在金属材料弯曲加工时,将金属材料放在两个模具之间,通过模具上凸轮与凹槽的剪切作用,将金属材料弯曲成需要的形状。
弯曲模模具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行业。
2. 弯曲模模具的设计要点弯曲模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磨具选用。
弯曲模模具的磨具应选择硬度高、耐磨性好的材料制作,以确保使用寿命长。
(2)弯曲半径的控制。
弯曲半径是弯曲模模具最为核心的设计要素之一,在设计时需要针对不同的金属材料弯曲半径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弯曲加工后符合生产要求。
(3)凸轮和凹槽的设计。
凸轮和凹槽是弯曲模模具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设计成互相匹配的形状。
同时,凸轮和凹槽的大小也需要根据弯曲的材料厚度和弯曲半径进行定制。
(4)模具的材料和硬度。
弯曲模模具需要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韧性,以便在弯曲加工中经受住复杂的机械力和磨损。
3. 弯曲模模具的制造工艺弯曲模模具的制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制图。
在制造弯曲模模具前需要对其进行精确的设计和绘制,建立出完整的工程文件。
(2)材料采购。
制造弯曲模模具需要使用高强度、高硬度和高韧性的材料,材料的选用需要根据需要弯曲的金属材料,弯曲半径和弯曲角度等进行合理选择。
(3)零件加工。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部件的加工,材料切割、粗加工、精加工、电火花加工、刻度等工序的执行。
(4)零件组装。
完成部件的加工后,进行总体组装,同时进行工装和夹具的制作。
(5)调试命令。
进行弯曲模模具的调试、调整和试运行,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V形弯曲件模具设计(一)零件工艺分析工件图为图1所示V形件,材料为Q235,料厚1.5mm。
大批量生产其工艺分析如下:图1弯曲工件图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钢,属于软钢,具有良好的弯曲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弯曲成90度,对弯曲成形较为有利,可查得此材料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rmin =0.5t=0.75mm,而零件弯曲半径r=1mm>0.75mm,故不会弯裂。
另外零件上的孔位于弯曲变形之外,所以弯曲时孔不会变形,可以先冲孔后弯曲。
计算零件相对弯曲半径r/t=0.67<5,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可以不予考虑,而弯曲中心角发生了变化,采用校正弯曲来控制角度回弹。
3.精度分析零件上尺寸无公差要求,从公差表选取IT14,可满足普通弯曲和冲裁。
4.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冲压工艺良好,可以冲裁和弯曲。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V形弯曲件,该零件的生产包括落料、冲孔和弯曲。
三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四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再弯曲。
采用三套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再弯曲。
采用复合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再弯曲。
采用连续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
方案四:冲孔落料弯曲,采用多工位级进模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三道工序三副模具,生产效率较低。
方案二需两副模具,且用复合模生产的冲压件行位精度和尺寸精度保证,生产效率较高。
方案三也需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稍差。
方案四需一副模具,可以冲裁和弯曲,同时采用了自动送料、自动检测、自动出件等自动化装置,操作安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通过对上述四种方案的综合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四为佳。
图2坯料展开图1.弯曲工艺计算(1)毛坯尺寸计算,对于r>0.5t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由于变薄不严重,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可查得中性层位移系数x=0.28,所以坯料展开长度为Lz=48×2+270π(1+0.28)÷180=102.288≈102mm由于零件宽度尺寸为40mm,故毛坯尺寸应为102mm×40mm。
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弯曲模课程设计
学校: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一、零件图
二、工艺设计
1.弯曲工序安排原则
工序安排的原则应有利于坯件在模具中的定位;工人操作安全、方便;生产率高和废品率最低等。
弯曲工艺顺序应遵循的原则为:
①先弯曲外角,后弯曲内角。
②前道工序弯曲变形必须有利于后续工序的可靠定位;并为后续工序的定位做好准备。
③后续工序的弯曲变形不能影响前面工序已成形形状和尺寸精度。
④小型复杂件宜采用工序集中的工艺,大型件宜采用工序分散的工艺。
⑤精度要求高的部位的弯曲宜采用单独工序弯曲,以便模具的调整与修正。
制订工艺方案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
2.形状简单的弯曲件
如V形、U形、Z形件等,可采用一次弯曲成形。
3.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1)中性层位置的确定
弯曲中性层位置并不是在材料厚度的中间位置,其位置与弯曲变形量大小有关,应按下式
确定:
P=r+kt
式中 P----弯曲中性层的曲率半径;
r----弯曲件内层的弯曲半径;
t----材料厚度;
k----中性层位移系数,板料可有表3-9查得,圆棒料由表3-10查得。
(2)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计算步骤:
1)将标注尺寸转换成计算尺寸即将工件直线部分与圆弧部分分开标注,
2)计算圆弧部分中性层曲率半径及弧长中性层曲率半径为P=r+kt,则圆弧部分弧长为: s=Pa
式中 a----圆弧对应的中心角,以弧度表示。
3)计算总展开长度
L=L1+L2+S
L=∑L直+∑S弧
4.回弹
弯曲成形是一种塑性变形工艺。
回弹的表现形式:
1)弯曲回弹会使工件的圆角半径增大,即r2>rp,则回弹量可表示为
△r=r2-rp
2) 弯曲回弹会使弯曲件的弯曲中心角增大,即a>ap.则回弹量可表示为
△a=a-ap
影响弯曲回弹的因素:
1.材料的力学性能。
2. 材料的相对弯曲半径r/t。
3. 弯曲制件的形状。
4. 模具间隙。
5. 校正程度。
弯曲板件时,凸模圆角半径和中心角可按下式计算:
Rp=r/(1+3Asr/Et)
ap=ra/rp
式中 r----工件的圆角半径;
Rp----凸模的圆角半径;
a----工件的圆角半径r对弧长的中心角;
ap----凸模的圆角半径rp所对弧长的中心角;
t----毛坯的厚度;
E----弯曲材料的弹性模量;
A----弯曲材料的屈服点
减小回弹的措施:
1)在弯曲件的产品设计时
①弯曲件结构设计时考虑减少回弹,在弯曲部位增加压筋连接带等结构。
②在选材时考虑回弹问题,尽量选择弹性模量E较大的材料。
2)在设计弯曲工艺时
①在弯曲前安排退火工序。
②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
③采用拉弯工艺。
2)在模具结构设计时
①在模具结构设计中作出相应的回弹补偿值。
②集中压力,加大变形压应力成分。
③合理选择模具间隙和凹模直壁的才深度。
④使用弹性凹模或凸模弯曲成形。
5.弯曲模工件部分尺寸计算
(1)凸模圆角半径rp
rp=r≥rmin
(2)凹模圆角半径rd
当t<2时 rd=(3~6)t
当t=2~4时 rd=(2~3)t
当t>4时 rd=2t
6.凹模深度
弯曲U形件凹模的m值
弯曲U形件凹模深度L0值
7.凸、凹模间隙
弯曲U形件时凸、凹模单边间隙z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Z=tmax+xt=t+△+xt
式中z----弯曲模凸、凹模单边间隙
t----工件材料厚度
△----工件材料厚度的正偏差,可查附录F得到;
x----间隙系数,可查3-22选取
8.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与公差
外形尺寸标注的弯曲件:
1)当工件为双向偏差时,凹模尺寸为Ld=(L-0.5△)+δd
2)当工件为单向偏差时,凹模尺寸为Ld=(L-0.75△)+δd
凸模尺寸均为:Lp=(Ld-2z)0
-δp
9.弯曲压力的计算
1)自由弯曲的弯曲力计算
U形件弯曲力的计算公式
Fz=0.7KBt2 ab/(r+t)
式中 Fz----自由弯曲力;
B-----弯曲件的宽度;
t-----弯曲件材料厚度;
r-----弯曲件的圆角半径;
ab-----材料的抗拉强度;
K-----安全系数,一般去K=1.3
2)校正弯曲的弯曲力计算
Fj=qA
式中 Fj----校正弯曲力;
q-----单位面积上的校正力,按表3-25选取;
A-----工件被校正部分的投影面积。
弯曲时总的弯曲力为自由弯曲力与校正弯曲力之和,即
F=Fz+Fj
式中 F----总弯曲力
校正弯曲时,由于校正弯曲力比自由弯曲力打很多,故Fz可以忽略,而Fj的大小取决于压力机的调整。
3)顶件力或压料力
对于设有顶件装置或压料装置的弯曲模,其顶件力Fd或压料力Fy可近似取自由
弯曲力Fz的30%~80%,即
Fd(或Fy)=KFz
式中 Fd----顶件力;
Fy----压料力
K----系数,可查表3-26
弯曲模具装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