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走廊管理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170号令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是为了保障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的安全,维护交通秩序,保障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规定。
下面从规则的目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以及执法与处罚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全文共计1200字。
一、规则的目的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确保航空器在活动区道路上的行驶和停靠安全有序,避免因交通事故或违规行为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机场运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该规则适用于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上的交通安全管理,包括活动区道路的规划、设置、使用及相关交通行为的规范管理。
三、主要内容1.交通道路规划:机场应根据航空器活动区的具体需求,合理规划道路布局,确保航空器的顺畅行驶和停靠。
2.道路标志标线设置:机场应根据道路使用情况、流量等因素,合理设置道路标志标线,确保驾驶员能清晰辨认道路信息,提高交通安全性。
3.交通流量管理:机场应根据航空器活动区的运行情况,合理安排交通流量,确保车辆的有序行驶,避免拥堵和事故发生。
4.行人交通管理:机场应设立行人通道,为行人提供安全便捷的通行条件,并设置安全警示措施,确保行人在活动区道路上的安全行走。
5.交通安全监控:机场应配备交通监控设备,对航空器活动区道路的交通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
6.交通违法与处罚:对于违反交通安全规定的行为,机场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扣分、停驶等,确保违规行为的及时纠正和惩罚。
7.员工交通教育培训:机场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执法与处罚1.执法机关:机场管理部门是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执法机关,负责监督和管理交通秩序,及时处理违法行为和事故。
2.处罚措施:对于违反交通安全规定的行为,执法机关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口头警告、罚款、扣分等,严重情况下可采取停驶、吊销驾驶证等措施。
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CCAR-331SB-R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70号)《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CCAR-331SB-R1)已经2006年6月7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8月12日起施行。
局长杨元元二○○六年七月十二日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车辆、人员的通行,保障航空器、车辆及人员在地面的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航空器活动区的道路,是指机场内用于航空器起飞、着陆、停放以及与此有关的地面活动区域内标定的供人员、车辆通行的场地。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车辆,包括机动车辆(含机动车牵引的航空器活动区专用设备)和非机动车辆。
第四条在航空器活动区道路通行的车辆、人员应当遵守本规则。
第五条在航空器活动区道路通行的车辆、人员一般遵循右侧通行的原则,按规定路线通行,避让航空器。
第六条畜力车、三轮车、摩托车以及履带式机动车辆,一般不得进入航空器活动区。
第七条各驻场单位应当配合机场管理机构实施本规则,加强对所属车辆、人员的管理,对为航空器提供保障服务的车辆应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八条民航总局对全国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民航总局公安局具体实施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一)依法监督检查机场管理机构及驻场单位实施本规则的情况;(二)制定《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牌》、《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行驶证》、《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驾驶证》样式(见附录),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三)制定航空器活动区交通管理人员培训标准。
第九条民航地区管理局对本辖区内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实行监督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公安局具体实施本辖区内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一)负责监督、检查、指导所辖地区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二)负责监督所辖地区民用机场管理机构及驻场单位执行本规则;(三)参与航空器活动区重大地面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四)每年度向民航总局书面报告所辖地区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五)民航总局公安局授权的其他职责。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简介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是为了确保民用航空安全和有效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
该规则的目的是维护航空运输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促进国内外民用航空运输的有序发展。
规则内容1. 空中交通管制区域划分根据飞行活动密度、飞行高度要求、特殊飞行活动等因素,将国内领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空中交通管制区域。
这些区域包括控制区、禁飞区、限制区、警戒区等。
各种区域在使用上有不同的限制和要求,以确保飞行活动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2.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组织和管理全国范围内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该服务包括提供飞行计划审批、流量管理、雷达监视等功能,以确保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得到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3. 飞行计划审批所有进入或离开控制区域的飞行器必须事先向民航局递交飞行计划,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飞行计划应包括航路、高度、起飞时间、预计到达时间等信息,以便空中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合理的流量管理和引导。
4.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为了保证空中交通的有序与安全,中国民用航空局会根据各种因素对航班进行流量管理。
这包括控制起降间隔、调整航线、限制进入某些区域等措施,以确保空中交通不超过容量限制,并避免碰撞和拥堵。
5. 雷达监视和通信中国民用航空局通过雷达监视系统来实时跟踪飞行器的位置和高度。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碰撞危险。
同时,飞行员与地面控制人员之间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进行实时沟通,以确保双方都能了解彼此的意图和指示。
6. 紧急情况处理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中国民用航空局将负责协调相关救援和应急服务。
这包括提供紧急降落场所、协助飞行器绕飞危险区域等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7. 违规行为处罚对于违反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的行为,中国民用航空局将依法进行处罚。
这可能包括吊销或暂停飞行许可证、罚款、责令整改等措施,以确保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惩罚。
结论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是确保民用航空运输安全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1·7 空中交通管制基础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包括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是航空运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主要任务是:防止航空器相撞;防止机动区域内的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畅通。
飞行情报服务的任务是向飞行中的航空器提供有利于飞行安全和效能的飞行情报以及建议,其范围是:重要气象情报;使用的导航设备的变化情况;机场和有关设备的变动情况,包括机场活动区内的雪、冰或者有相当深度积水的情况;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其他情报。
告警服务的任务是向搜寻援救部门发出关于航空器需要搜寻和援救的通知,并按照需要予以协助。
凡遇下列情况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应当提供告警服务:没有得到飞行中的航空器的情报而对其安全产生怀疑;航空器及所载人员的安全有令人担忧的情况;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需要立即援助。
管制单位的职责是对本管制区内的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飞行情报和各告警服务。
1、塔台管制室:负责塔台管制区内航空器的开车、滑行、起飞、着陆和与其有关的机动飞行的管制工作。
飞行繁忙的塔台管制室,应当设立机场自动情报服务,提供航空器起飞、着陆条件等飞行情报。
被授权担任进近和部分区域管制工作的塔台管制室,还应当提供进近和部分区域管制工作。
2、报告室:负责审理进、离本机场的航空器飞行预报,申报飞行计划,办理航空器离场手续,向有关管制室和单位通报飞行预报和动态。
掌握和通报本机场的开放与关闭情况。
3、进近管制室:负责一个或者几个机场的航空器进、离场的管制工作。
4、区域管制室:负责本管制区内的航空器飞行管制工作。
中低空区域管制室还受理本管制区内通用航空的飞行申请,并负责管制工作。
受理本管制区内非民用机场起飞、着陆,而航线由民用航空部门保障的飞行申请,并负责管制工作和向有关管制室通报飞行预报和动态。
5、民航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调度室(以下简称管调):负责监督和检查本地区管理局内的飞行,协调本地区管理局内管制室之间和管制单位与航空公司航务部门之间的组织与实施飞行工作,控制本地区管理局内的飞行流量,处理特殊情况下的飞行,承办专机飞行,掌握重要客人、边境地区、科学试验和特殊任务的飞行。
成都空中走廊规定一、走廊划分成都共划5条空中走廊。
一号走廊:双流VOR──塔子山(OMGUS)──金堂VOR,代号W527;二号走廊:五凤溪VOR──柏鹤寺VOR──双流西南远台,代号W528;三号走廊:柏鹤寺VOR──资阳VOR,代号W529;四号走廊:富家场VOR──红香寺(ONIKI)──双流西南远台,代号W530;五号走廊:双流西南远台──崇州VOR,代号W531;走廊宽度均为8公里。
二、飞行规定(一)一号走廊:双流VOR──塔子山(OMGUS)──金堂VOR凡成都地区各机场(含成都双流、成都太平寺、凤凰山、温江、邛崃、彭山、新津、广汉机场,下同)飞往兰州、西安、南充方向的飞机,由此走廊飞出。
1.成都双流、成都太平寺机场起飞的飞机,分别按本机场──塔子山(OMGUS)──金堂VOR一线飞行。
2.温江、凤凰山机场起飞的飞机,分别按本机场──金堂VOR之间取直线飞行。
3.广汉机场飞往南充方向的飞机,广汉机场──金堂VOR之间取直线飞行;由广汉机场飞往兰州方向的飞机,起飞后直接加入B330航路飞行;由广汉机场飞往西安方向的飞机,起飞后直接加入G212航路飞行。
4.新津、彭山机场起飞的飞机,分别按本机场──双流西南远台──双流VOR──塔子山(OMGUS)──金堂VOR一线飞行。
5.邛崃机场起飞的飞机,按邛崃机场──崇州VOR──金堂VOR一线飞行。
6.出走廊的飞机,飞经金堂VOR的飞行高度为:C、D、E类飞机:3300米,3900米。
B类飞机:2700米。
A类飞机:2100米(目视1500米)。
(二)二号走廊:五凤溪VOR──柏鹤寺VOR──双流西南远台凡兰州、西安、南充方向飞往成都地区各机场的飞机,由此走廊飞进。
1.飞往成都双流机场的飞机,按五凤溪VOR──柏鹤寺VOR──双流西南远台一线飞行。
2.飞往成都太平寺机场的飞机,按五凤溪VOR──柏鹤寺VOR──太平寺南远台一线飞行。
2009.6.1 EFF 2009.7.2 ZUUU-1C3.飞往温江、新津、彭山机场的飞机,分别按五凤溪VOR──柏鹤寺VOR──双流西南远台──本机场导航台一线飞行。
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经管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增强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经管,保障民用航空活动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公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公民用航空安全捍卫条例》和其他法律、法例的相关规定,拟订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民用机场 (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以下简称 "机场 ") 航空器活动区,是指机场内用于航空器腾飞、着陆以及与此相关的地面活动地区内标定的供人员、车辆通行的场所,包含跑道、滑行道、联系道、客机坪。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车辆,包含灵活车辆 ( 含航空器活动区特种车辆 ) 和非灵活车辆。
第四条在航空器活动区行驶的车辆、行人应该恪守本规则。
第五条在航空器活动区行驶的车辆、行人,应该按规定路线通行,躲让航空器。
第六条除经特别允许外,畜力车、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以及履带式灵活车辆,不得进入航空器活动区。
第七条本规则由民航各级公安机关负责组织实行。
第二章车辆第八条在航空器活动区行驶的灵活车辆,应该切合以下规定:(一 )经过民航公安交通经管部门检验合格;(二 )依照民航公安交通经管部门指定的时间和地址接受年度检验,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行驶;(三 )制动器、转向器、刮水器、后视镜、喇叭和灯光装置,保持齐备有效;(四)挂本规则附录三《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灵活车辆牌款式》规定的由民航公安机关一致制发的车辆号牌及本规则附录二《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灵活车行驶证款式》规定的航空器活动区灵活车辆行驶证并喷涂安全标记;(五 )在车身前部顶端安装黄色警示灯;(六 )装备有效的灭火器械;(七 )行李车拖挂托盘行驶时,持 3.4M 长、2.5M 宽的大托盘不得超出四个, 1.9M 长、1.8M 宽的小托盘不得超出六个。
第九条未挂本规则附录三《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灵活车车牌款式》规定的车辆号牌的灵活车辆因工作需要进入航空器活动区的,经民航公安机关赞同,发给有效通行证,并按指定路线行驶。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一、空中交通的基本原则1.安全原则:保障航空器的安全飞行。
任何情况下,航空器的安全都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
2.有序原则:确保空中交通的有序进行,以避免航空器之间的冲突和危险。
3.经济原则:尽可能提高空中交通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燃料浪费。
二、空中交通管理的相关原则1.声明原则: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单位应当向航空器提供准确、及时的空中交通信息,包括气象信息、导航信息等。
2.计划原则: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合理的航线规划和时间计划,以确保航空器的飞行安全。
3.分配原则: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航空器的优先级、航班计划等因素来进行航空器的空中交通分配。
4.控制原则: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单位应当对航空器进行空中交通管制,包括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航班间隔等,以确保航空器的安全与有序。
5.合作原则: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单位应与航空器飞行员和航空器运营单位等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空中交通的安全与有效管理。
三、空中交通控制的具体规则1.空域划分规则:根据航空器的飞行高度、航线等因素,将空中领空划分为不同的空域,以确保航空器的安全与有序。
2.飞行高度规则:根据航空器的飞行计划和所在的空域,规定航空器的最低飞行高度和最高飞行高度,禁止航空器盘旋飞行或低空飞行。
3.空中交通管制规则:空中交通管理单位应根据交通情况,对航空器进行空中交通管制,包括限制航空器的飞行高度、调整航空器的飞行速度、要求航空器改变飞行航线、领空等。
4.航空器间隔规则:航空器在空中的间隔应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以确保航空器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5.权限规则:空中交通管理单位应根据航空器的优先级和紧急情况,决定是否设置限制航空器进入其中一领空或改变飞行计划等。
四、空中交通管理的责任与义务2.空中交通管理单位的责任与义务:空中交通管理单位应保证航空器的安全飞行,提供准确的空中交通信息,做好空中交通管制工作。
3.航空器运营单位的责任与义务:航空器运营单位应将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纳入其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航空器的安全运行,并且配合空中交通管理单位的工作。
《民航在航路和航线上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颁发的《全国军民航管制区域调整方案》(以下称管制区调整方案)和《全国航路管制指挥移交和航线管制指挥方案》(以下称航路移交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旨在明确民航对航路上的空中交通实施管制指挥,对航线上的空中交通实施指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责任范围、服务方式和军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部门间的工作协调关系和协调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实施“管制区调整方案”和“航路移交方案”所涉及的航路移交民航管制指挥和民航负责航线运行的对空指挥后与飞行组织、飞行实施、飞行保障有关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工作。
第二章空域、航路和航线结构第一节航路和航线第四条航路通常分为国际(地区)航路和国内航路。
航路的宽度为20公里,其中心线两侧各10公里;航路的某一段受到条件限制的,可减少宽度,但是不得小于8公里。
沿航路飞行的民航班机通过航路下方军航固定使用区域时,应与军航固定使用区域上限保持规定的安全间隔。
全国航路及其走向参见附件一。
第五条航线通常分为固定航线和临时航线。
航线中心线与航线附近空域之间的侧向安全间隔一般不得小于10公里。
第六条航路、航线上的位置点和管制区交接点由英文五字代码或P字加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七条航路的划设由民航总局提出,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现行航路、航线的对外开放由民航总局提出,报经总参谋部批准;国内跨越飞行管制区的航线的开辟和调整由民航总局提出,报经空军批准;飞行管制区域内的航线的开辟和调整由民航地区管理局提出,报经当地军区空军批准。
第八条国内航路、航线的代号由空军指派;国际航路、航线的代号由民航总局商空军后,与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协调指派。
第九条航路、航线的数据由民航总局报经有关部门审核后以航行资料汇编的方式对外公布。
第十条民航在航路内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垂直范围是指地表面至飞行高度层12000米(含)。
新副井出入井行走路线暂行管理规定
为提高矿井整体形象,给职工提供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保证出入井人员安全,新副井空中走廊现准备投入使用,特制订以下行走路线及出入井暂行管理规定,望各单位遵照执行:
1、入井人员换装后必须经综合服务楼二楼灯房西边进入空中走廊,经空中走廊到新
副井候罐室等候入井。
需带工具及物料人员经空中走廊到新副井北侧基层队办公楼下楼领取工具或物料,带料后从老候罐室装车并排队乘罐入井。
2、新副井井口二层平台与空中走廊交汇处,东门为进罐口,西门为出罐口,不准逆
向行走,所有乘罐人员要遵守乘罐秩序,排队乘罐入井。
3、集中上下人时,每罐乘罐完毕,罐笼运行期间,一层、二层把钩工要相互配合,
均衡上下罐候罐人员,若一层乘罐人员不足(大罐38人,小罐23人),则通知二层把勾人员指引候罐职工经楼梯到一层候罐室候罐。
4、二层升井人员由罐笼西边出罐口经空中走廊进入综合服务楼;下层出罐人员沿北
侧楼梯上二层平台,经出罐口沿空中走廊进入综合服务楼。
5、携带物料及工具入井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入井管理规定》,携带物料及工具人员
严禁经二层候罐室候罐。
6、井口各单位卸料人员卸料后也必须经以上行走路线到综合楼。
7、入井人员必须听从把钩工指挥,把钩工严格控制乘罐人数,严禁超员提升。
8、综机车间及洗煤厂职工统一走材料库经空中走廊到综合服务楼。
9、特殊情况下,由机电科、后勤科批准后方能走其他路线。
10.老副井入井人员换装后由二楼领灯后沿灯房楼后东部阶梯下来进入老副井候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