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春季高考招生语文模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4.91 MB
- 文档页数:16
2024年春考模拟题语文山东一、阅读理解(一)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填空。
1. 假设李雷今年八岁,那么四年后李雷的年龄是____。
A. 10岁B. 12岁C. 14岁D. 16岁2.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____。
A. 高兴、开心B. 美丽、丑陋C. 勇敢、懦弱D. 富有、穷困3. 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是____。
A. 大、小B. 轻、重C. 高、低D. 美丽、漂亮4.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如鱼得水”最接近的是____。
A. 七嘴八舌B. 一拍两散C. 不耻下问D. 如鱼得水5.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加点的是____。
A. 语言B. 财政C. 望远镜D. 女性(二)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龙华山是山东一座著名的风景区,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山上有一处叫做“仙人峰”的地方,传说有仙人曾在此居住。
山顶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站在山顶,可以一览众山之巅,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许多文人雅士都在这里留下了吟诗作赋的足迹,使得龙华山成为了文化名山。
问题:1. 龙华山的仙人峰为什么吸引了游客?2. 有哪些文人雅士在龙华山留下了足迹?二、作文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课文的作文。
1. 作文要求内容具体、生动,结构完整,语言流畅;2. 你最喜欢的课文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篇课文;3. 描写一下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段,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以上为2024年春考模拟题语文山东的题目,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练习,提升语文水平。
祝你取得好成绩!。
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一)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卷一(选择题共 50分)本卷共 20 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装帧 (zh ēn)圭臬 (ni è)滂沱( pāng)...B.桂棹 (zh ào)和弦 (xu án)角色 (ju é)...C.慰藉( ji è)阜盛 (f ù)装载 (z ài)...D.摭拾 (zh ì)冠冕 (gu ān)誊写 (y 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另辟蹊径 (q ī).众目睽睽(kuí)..义愤填膺 (y īng).卷帙浩繁( zhì).A.蝉联雾霾恰如其份罄竹难书B.联袂砥砺厉行节约舐犊情深C.诡秘蒿草既往不咎吹毛求次D.自栩嬉戏语重心长妄自菲薄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他一生都在觅渡,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
但正是这悲剧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
他一开始就不闹什么革命,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
A.但是如果只要也B.但是即使那么就C.但是要么要么也D.但是即使要么就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谁说不是一条真理?B. 为促进同学们朗读古典诗词的热情,我校计划在 5 月中旬举行以《我爱古诗词》为主题的朗诵活动。
C.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小王感到很迷惘。
D.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 ,(《三希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2025山东青岛春季高考模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一(选择题共50分)20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恸.哭(tòng)西瓜蔓.(wàn)怏怏..不乐(yāng)B.端倪.(nì)岱宗坊.(fáng)哭天抢.地(qiǎng)C.里弄.(1òng)逮.老鼠(dǎi)一丘之貉.(hé)D.滂.沱(páng)发横.财(hèng)拾.级而上(shè)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是()A.稔知发韧舶来品诡计多端B.收讫侪辈哈密瓜唉声叹气C.坐镇欠收搔痒病涸泽而渔D.靡费沤肥金刚钻斧底抽薪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①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②在那时起,我开始花大的力量来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
③职业教育能将科技与现实生产力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__备受重视。
A.践行扶植由于因而B.实践扶植因为从而C.实践扶持由于因而D.践行扶持因为从而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工人走进技校,学习现代科学;农民跨出家门,搞起商品经济)工农都为现代化做贡献。
B.小丁发来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C.栈桥的风里有海的味道——咸咸的、涩涩的,吹进傍海的欧式城堡,见证岁月的变迁。
D.过去、现在、未来、上下。
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雷锋同志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
B.面对好友的不情之请....和“以死相逼”,他最终将如何摆脱困境呢?C.近几年,俄乌战争连续不断,导致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单招模拟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20分)请将试题的答案按照要求答在答题卷上。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在答题卡上。
得分阅卷人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是A.且庸人尚羞之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C.风乎舞雩 D.项伯杀人,臣活之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A.友直友谅.友多闻(谅解)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快)C.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差异)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理)3.对下列诗句诵读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B.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C.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D.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4.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芦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雪雨中已守七百多个岁月。
B、在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比赛。
C、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矛,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
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
5.下列句子加粗的部分与“学校对我们的意见很重视”中加粗的部分结构相同的一句是A、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很及时。
B、大家对他的关心使他很受感动。
C、他对我们的意见可真不少。
D、我对你的长处了解很清楚。
6.下列各句中,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B.以为桂林、象郡C.哀吾生之须臾7.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
(拟人)B、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单招模拟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20分)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美味佳肴囫囵吞枣循规蹈矩倾轨B.以逸待劳剑拨弩张焕然一新恻隐C.从谏如流阿谀奉承恬不知耻落魄D.不胫而走穷乡辟壤讳疾忌医纨绔2、下列加点的“其”字,意思不同类的一项是()A、其.恕乎B、人不堪其.忧C、回也不改其.乐3、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也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B、老者安之.C、敝之.而无憾D、乐道人之.善4、选出说法有错误的一项()A、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代人,儒家大师。
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B、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在哲学上主张性善。
他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
C、孟子的言论和行为均记载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和称为“四书”。
D、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5.下列文言句式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沛公安在B.君安与项伯有故C.忌不自信D.大王来何操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特征,就是此景物与其他景物不同的地方。
B.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的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C.四川人用白萝卜炖牛肉,甚佳。
D.然而这都是事实,我没有半个字的虚构。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才能不及中人..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蹑足..行伍之间D.沛公居山东..时8.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机关公文是()A.通报B.总结C.请示D.通知9.下面划线句子成分是:()他的遗言、遗物浸透了对中国的深情。
A定语B状语C主语D补语10.对以下一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
2024届山东省春季高考济南市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检测试题(三模)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拓片(tuò)惬意(qiè)步履(lǚ)潜移默化(qián)B.污垢(gòu)长篙(gāo)歼灭(qiān)忧心忡忡(chōng)C.庇护(bì)模具(mú)气馁(něi)蓦然回首(mù)D.拗断(ǎo)癖性(pǐ)湛蓝(zhàn)望风披靡(m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刻薄的人也许会敷演出一把厉剑,将我一条条切割。
B.生命之旅没有长胜将军,也没有永远失败的士兵。
C.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着力描绘长江三峡绮丽险峻的自然风光。
D.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是()①全新的载体可以__________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使之释放出夺目的光辉。
②他的心情开朗起来,顷刻间,心头__________着幸福的、欢乐的感情。
③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__________一般的并列关系,__________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A.激活充斥不是就是B.激发充溢不是就是C.激活充溢不是而是D.激发充斥不是而是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这些人看起来和许三多他们一样:一样脏、一样累、一样饿、一样狼狈也一样默契。
B.电影《人生大事》以悲喜交织的手法,讲述了青年莫三妹与小女孩武小文的感人故事,C.“应该给你的朋友打个电话,”他说,“告诉她你明天去车站接她,让她在那等你。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五人(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和廉颇)的典故。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单招模拟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20分)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和(huò)和.药和.气暖和.和.面B.咽(yàn)咽.气咽.喉呜咽.狼吞虎咽.C.着(zháo)高着.着.陆着.急着.迷D.校(jiào)校.对校.勘校.场犯而不校.2.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不但..不相信他,而且..以前跟他关系好的人现在也不相信他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为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湖南的一个农民交公粮反被打,关于..这种有损政府形象的行为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制止。
D.如果不管采取的做法是否正确,只一味以个人的好恶来决定事情,这不是..有主见,而是..主观臆断。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皓月当空涟漪拔涉迫不急待B.不可遏制俯瞰浮想连翩绚耀C.怨天忧人至高无尚啃啮臻于完美D.钦佩战战兢兢琐细黯淡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D.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安全文明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B.我生在江永,女书的传说对我并不陌生。
C.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
D.我县每千户人家的大彩电拥有量,从5年前的80台,到今年的400台,增加了5倍。
春季高考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案卡上。
一.(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菽蹰梁枋n .shū粟踟.chí.fāng遒劲.jìB.濡雾霭.rú养羁.jī旅深邃.suì.ăiC.回溯情愫蓊.sù.shù.wĕng郁戕.qiāng害D.寰n宇玷n污轩榭镌n刻.huá.dià.xiè.ju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生死攸关提心掉胆精神抖擞不二法门B.锻练身体汗流夹背历历在目简明扼要C.孤苦伶仃行侠仗义入不付出怨天尤人D.掉以轻心万劫不复后悔莫及其乐融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他最近在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行出版。
⑵我认为,真正的阅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⑶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
⑷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而挺拔地凸现了。
A.收集必需珍惜简捷B.搜集必需珍视简洁C.收集必须珍视简洁D.搜集必须珍惜简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2024年山东春季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狼藉(jí)恣睢(suī)鲜为人知(xiǎn)B. 哽咽(yè)凛冽(liè)诘责(jié)锐不可当(dāng)C. 愧怍(zuò)颓唐(tuí)喑哑(yīn)气冲斗牛(dǒu)D. 诘难(nán)襁褓(qiǎng)蹒跚(shān)冥思遐想(xiá)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人总是那么热情诚恳,和蔼可亲,真是难得啊!B. 这位老人的话真是入木三分,让我深受教育。
C. 天气实在太热了,我简直被热得汗流浃背,湿透了衣服。
D. 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真谛。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有诗105篇,是宫廷乐歌。
B.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事迹。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B. 他这个人性格直爽,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
C. 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虽然也不乏溢美之词,但关键是要学习他们的实质精神。
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案卡上。
一、(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A.煤屑.(xiè) 榫.头(sǔn) 功亏一篑.(kuì) 越俎代庖.(bāo) B.毗.邻( pí) 哺.育(bǔ) 瞠.目结舌(chēng)强.词夺理(qiǎng)C.急遽.(jù) 口供.(gòng) 自怨白艾.(yì) 唾.手可得(tuò)D.对峙.(zhì) 酗.酒(xù) 风流倜傥.(dǎng) 浑身解.数(xiè)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央行出奇不意降息了,这是央行惯用手段。
这一方面反映出宏观当局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显示央行操控思路更加务实。
B.欣赏杜甫那些千古留传的诗作,感受诗人的伟大人格。
C.这幅画运笔拘谨,但构图别出新栽。
D.烹调是一种艺术,艺术切忌粗制滥造,但也反对矫揉造作。
3.依次填人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的人们普遍存在缺少的问题,以至于邻里之间出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
③据统计,去年房价过高和全国房价开始下滑,购房者期待房价下跌,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房市处于低迷状态。
A.遏制勾通由于因而B.遏止勾通因为因而C.遏止沟通因为因此D.遏制沟通由于因而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三十年来,他踏遍了祖国的崇山峻岭、沙漠荒原,还经常奔波于蒙古的大戈壁、非洲的古老地盾、南美的安第斯山、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格陵兰的冰天雪地等等……,为祖国的地质矿产事业作出了贡献。
B.小吃虽“小”,却也是人们饮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礼·天官》说:“修笾之食,糗饵粉糍。
”从中可以看到,几千年前的周代就有这样的描述,然而上海世博会期间,江西的小吃却“集体失语”。
C.1986年他开办了第一家壁画厂;1986年他与人一起制作了《桃花源记》;1990年他制作了一幅227平方米的壁画;2006年他制作了一幅500平方米的《圣洁》;他的创作履历证明了他的创作成就。
D.家族史研究的一般性内容,主要指家族“四态”,即结构形态,环境生态,活动状态和发展变态。
其中环境生态既包括自然环境(如山川、气候等)、也包括人文环境(如时代思潮、地域文化和文学传统等)。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B.初春时节,春风骀荡,草儿泛绿,叶儿发芽,真可谓春意阑珊,正适合出外踏青。
C.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抛砖引玉,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D.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不少评论家反复研读他的作品,认真筛选,断章取义,力求用最新鲜最精华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A.2013年6月11日,“神十”发射进入倒计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地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B.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既要有政府的政策干预,又要提高每个人的自觉性。
否则本已经十分糟糕的雾霾天气状况将会进一步提高。
C.文学应雅俗共赏,不该有一条雅俗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真正的大师的贡献就在于在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雅俗共赏的桥梁。
D.高铁运行了大约40分钟左右,我们被“破例”允许到驾驶室参观。
驾驶室不大,我在司机右边的位子上坐下来,前方铁路一览无余。
7.依次填入下文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是(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钓鱼岛和黄尾屿就被确认不属于琉球,清初我国地图就刊载钓鱼诸岛。
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
,,。
,, ,。
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
①带来了大批鱼群②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③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④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⑤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⑥有一条宽达1000多米的“蛇岛海峡”A.⑤①②③⑥④B.⑤④②③⑥①C.④②③⑤①⑥D.②③⑥①⑤④8.下列四种不同的表达,通顺、得体的是( )A.(申请报告)我校设备简陋,教室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望拨款修整。
B.(广播稿)据悉,此次义演所筹之捐款将会在最近转送到黔江地区的希望小学。
C.(班会课)王老师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D.(自荐信)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
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庠”“序”是我国古代学校的名称,“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B.古代称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十五日叫“望”,最后一天叫“晦”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中的“赤壁”不是指同一地点,前者指苏轼被贬湖北黄州后所游的黄州城外的赤壁,并非赤壁之战的赤壁,后者则指赤壁之战的赤壁。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而“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10.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闻邻船吹笛杨基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①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注】①分:料,料想。
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的体裁为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
二、(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植物的智能人们往往把植物视作被动存在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有任何惊人举动的静止生命。
但现在正出现一个新的科学领域,挑战着这些假设。
支持者们说,植物是其环境的积极控制者,并且显示出许多能被称为聪明的举动。
例如,它们能够根据对环境的估计来有计划地生长,它们还能使用创造性的方法击败敌人。
智力通常被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植物也有。
有的科学家曾将一些单独的菟丝子(一种不进行光合作用的寄生植物)移植到营养状况不同的山楂树上。
结果发现,菟丝子更可能缠绕在营养状况好的宿主身上,而拒绝营养状况差的宿主。
它在从宿主身上汲取养料之前就显示出了这种接受和拒绝的反应。
科学家们解释道:“在细胞里一定进行着某种计算,但我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完成的。
植物能够对环境进行评估,这意味着它们的行为比人们意识到的要复杂得多。
”那么,我们为什么直到现在才意识到植物比我们认为的要“能干”得多呢?主要就是因为植物活动起来比我们要慢得多。
因为我们通常看不到它们在生长,所以很难想到它们能够行动,更不用说智力了。
另一个原因是,人们研究植物的地方通常是在温室或花园里,科学家们认为要研究植物的智能,应该给植物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来诱发它们的智能行为。
植物面临挑战时显示出智能行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它们遭到动物攻击时的反应。
以蒿属植物为例,当受到昆虫的袭击时,它会向空气中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发出有掠食者出现的信号,这些化学物质会向其他植物发出警告,让它们多产生一种防御剂,昆虫是很排斥这种防御剂的。
最近的研究还显示,野生烟草会“偷听”蒿属植物之间传递的信息,并以此来增强自己的防御能力。
植物似乎还有自我识别的能力。
在2009年公布的一份研究中,以色列科学家将一株植物一分为二,无性繁殖成两株,在分离几周之后,两株植物的根系也各自分开生长,它们也发现自己已经分别成为单独的植物。
植物如何作出这样的反应呢?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它们的反应依靠某种激素和电信号的接收、转换和反馈系统来协调。
埃里克·戴维斯博士认为:本质上,电信号的产生是因为细胞膜电位(细胞内外电荷的差异)的改变。
所以,离子穿过细胞膜的任何运动都是一次电信号传递。
如果随后其他细胞发生电传递,就会产生电信号,整株植物的大部分行为反应可能是通过电活动协调完成。
1 1.下列不能证明植物有智能的是( )A.菟丝子更可能选择营养状况好的宿主,甚至在汲取养料前就有接受或拒绝宿主的反应。
B.科学家发现,营养状况不同的山楂树都能为菟丝子等不进行光合作用的寄生植物提供养料。
C.有的植物在面临昆虫的袭击时,会向空气中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排斥昆虫;并发出信号警告其他植物。
D.野生烟草也能“破译”蒿属植物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从而增强自己的防御能力,防御昆虫的袭击。
1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植物拥有积极主动地控制环境的能力,表现在它能够选择宿主、主动防御、自我识别等方面。
B.植物的智能是指其解决面临的环境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这种智能没有体现在植物相对缓慢的生长过程中。
C.研究植物通常是在温室或花园里,而这类环境不富有挑战性,不能诱发植物的智能,这是使得人们直到现在才认识到植物比我们认为的还要“能干”得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D.埃里克·戴维斯博士把植物能够作出智能的反应,归因于某种激素和电信号的接收、转换和反馈系统的协调。
1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植物是其环境的积极控制者,表明植物不仅能够对环境进行评估,而且能够有计划、有选择地改善生态环境。
B.只要把握植物依靠激素和电信号来协调其行为反应的原因,就可能更准确地揭示植物智能的奥秘,更好地优化自然环境。
C.科学家们通过给植物提供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就能赋予植物细胞趋利避害的反应能力,更好地研究植物的智能。
D.由于植物的智能与电信号紧密相关,所以研究植物智能反应最佳的方式就是给予植物充分的电信号刺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绝非教育方法的单一更新。
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在我国从孔子起,“乐学”便是教育家所倡导的治学精神。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会有所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很好地接受。
到了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家又都在寻求一种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