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历史必修三好题收集: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0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011年上海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2、(2011年广东卷)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3、(2011年安徽卷)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
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图3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2011年北京)1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5、(2011年福建卷)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6、(2011年广东卷)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7、(2011年上海历史)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8、(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第八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解读】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学目标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教学要求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1) 了解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2) 了解20世纪亚洲的杰出文学家及其代表作了解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新课导入新课导入●1本课引言是一段脍炙人口的诗句,它出自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的著名诗篇《西风颂》。
建议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诗,体会其中的意境。
然后,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
问题一,这首诗风格上有什么特点?问题二,联系当时的时代特点,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冬天”、“春天”有什么含义?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新课导入●2教师播放影视资料《巴黎圣母院》片段,引导学生体会该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气息,再结合语文知识,了解作者雨果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引出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基础达标1. 某同学在学习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时,记录了下面一段文字: 它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的特征是①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色彩②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③注重艺术效果下列人物的文学风格与之相适应的是(A)A. 雨果B. 巴尔扎克C. 高尔基D. 鲁迅解析注意材料所给的时间和三个特征,可以看出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文学风格与之相适应的是法国浪漫主义文豪雨果。
2. (2014年镇江模拟卷)右图《巴人汲水图》,创作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是一幅真实记录民众生存景象的艺术珍品,被誉为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代表作。
2010年它在拍卖会上以1.71亿元成交,刷新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
下列作品与其风格一致的是(B)解析观察《巴人汲水图》,画面反映的是社会下层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情景,可以判断其是现实主义风格的美术作品,与其风格一致的应是《人间喜剧》。
A、D两项是浪漫主义的;C项是现代主义的;B项正确。
3.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委员会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一)了解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1)背景:①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②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③思想: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2)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中心:英、法两国成就最高(3)特点:不满现实,不再刻意突出理性,注重抒发感情,想象力丰富,追寻理想世界。
(4)代表人物及作品:2(1)背景:①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②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③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④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2)时间: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后)(3)特点:揭露和批判现实社会的罪恶,强调真实再现人物和景物。
20世纪作品:【易混(错)警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但浪漫主义侧重于对未来充满幻想,现实主义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揭露。
3、现代主义文学(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后)(3)特点: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反传统,风格多元化。
(4)代表人物及作品: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4.20世纪的苏联文学(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党文艺政策的指导。
(2)特征:遵循文学党性原则和崇高的社会责任,体现社会主义内容。
((二)了解20世纪亚洲的杰出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印度:泰戈尔诗歌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和长篇小说《戈拉》等; 中国: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 正传》、《祝福》、《孔乙己》等。
日本: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三、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了解19世纪欧洲音乐艺术的主要成就1、浪漫主义音乐:德意志: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桥梁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之王”2、欧洲歌剧成就: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法国:比才《卡门》——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3、民族乐派(弘扬民族特性):俄国: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四、19世纪晚期以来的影视艺术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年轻的艺术”1、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电影艺术之父”美国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电影;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图分别是西方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这两种文学的相同点是()。
拜伦托尔斯泰A.揭露社会问题B.表现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C.鼓吹暴力革命D.崇尚理性主义2.在17~19世纪的欧洲文坛上()。
①古典主义注重抒发个人思想感情②启蒙文学批判专制制度③浪漫主义表现主观思想和个人感情④现实主义着力批判社会阴暗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关于右图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高尔基发表于1906年的浪漫主义小说B.刻画了以工人巴威尔·符拉索夫和他的母亲彼拉盖娅·尼洛夫娜为代表的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C.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D.被公认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4.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
德国在拥有的“思想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①雪莱创作《西风颂》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5.“我生来是农夫,死了也还是农夫。
”只有这样一位尊敬劳动者的画家,才能够把劳动者描绘得那么高贵、那么从容。
这位画家是()。
A.大卫B.德拉克洛瓦C.米勒D.莫奈6.巴尔扎克的名言“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反映了巴尔扎克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理想主义D.现代主义7.下列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
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诗歌剧本散文小说B.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C.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体现现代主义D.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歌颂民主自由8.20世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文学体现的显著特点有()。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19世纪中叶,一位法国作家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性著称,他的作品《悲惨世界》被誉为法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请问这位作家的名字是:A. 雨果B. 巴尔扎克C. 龙萨D. 马克·吐温2、题干:19世纪末,一位英国画家以其对自然光影的精细描绘和对色彩的创新运用而闻名,他的代表作《睡莲》系列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问这位画家的名字是:A. 梵高B. 伦勃朗C. 米勒D. 泰纳3、题干:《悲惨世界》是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该作品描绘了法国社会的底层生活,揭示了社会矛盾,体现了以下哪种文学流派的特点?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唯美主义D. 抒情主义4、题干:19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绘了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两座城市的生活,以下哪种说法与《双城记》的主题最为契合?A. 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繁荣与进步B. 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的深层原因C.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与黑暗D. 呼吁人们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5、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A.《悲惨世界》B.《红与黑》C.《巴黎圣母院》D.《母亲》6、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征是:A.强调形式的抽象化B.追求色彩的科学性C.突出画面的叙事性D.注重光影变化7、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的是:A. 巴尔扎克B. 雨果C. 福楼拜D. 马克·吐温8、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界,以下哪位画家的作品被称为“印象派”的巅峰之作?A. 梵高B. 毕加索C. 德加D. 塞尚9、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最能体现批判现实主义的特点?A. 普希金B. 托尔斯泰C. 莎士比亚D. 海明威 10、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之一,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影响了20世纪音乐的发展,这位作曲家是?A. 贝多芬B. 德彪西C. 柴可夫斯基D. 瓦格纳11、《悲惨世界》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哪位法国作家?A. 雨果B. 巴尔扎克C. 大仲马D. 斯坦达尔12、在19世纪欧洲音乐史上,哪位作曲家的作品被称为“交响曲之王”?A. 贝多芬B. 莫扎特C. 瓦格纳D. 柴可夫斯基13、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最能体现批判现实主义的特点?A. 海明威B. 托尔斯泰C. 莎士比亚D. 卡夫卡14、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是谁?A. 贝多芬B. 莫扎特C. 德彪西D. 柴可夫斯基15、题干:在19世纪后半叶,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公认为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A.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B.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C. 雨果《悲惨世界》D. 大仲马《三个火枪手》16、题干: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A. 莫泊桑B. 马尔克斯C. 卡夫卡D. 高尔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下半叶,法国作家雨果创作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这部作品以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高中人教版本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法国作家左拉极力推崇某一美术流派,认为其“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
这个美术流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2.“咱们走吧。
”“咱们不能。
”“为什么不能?”“咱们在等待戈多。
”下列美术作品与上述对白作品所反映的艺术表现手法相似的是()A.《日出·印象》B.《干草堆》C.《鲁昂大教堂》D.《毕加索自画像》3.《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自由的追求。
这位诗人是 ( )A.雪莱B.雨果C.拜伦D.巴尔扎克4.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
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5.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某电影的海报,若要从电影史角度给该片配上一则标题,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是()A.电影时代的处女作B.默片时代的经典C.有声黑白时代的开山之作D.有声彩色电影的代表6.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其风格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7.“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 . 《巴黎圣母院》B . 《人间喜剧》C . 《母亲》D . 《老人与海》8.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五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在新年的第一天观看或收听音乐会。
中国中央电视台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
这一文化盛况说明( )①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 ①维也纳音乐是世界上最新潮、最流行的音乐 ①音乐艺术走向大众化 ①电视艺术的发展有利于音乐艺术的全球性传播 A . ①①① B . ①①①C . ①①①D . ①①①9.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 )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①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善和谐 ①都是一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 ①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 A . ①① B . ①①C . ①①①①D . ①①10.下列作品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第八单元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该作品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以离奇的情节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这部作品是(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B.《巴黎圣母院》C.《安娜·卡列尼娜》D.《人间喜剧》解析:《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雪莱的作品,并非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排除A项;《安娜·卡列尼娜》和《人间喜剧》都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并非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B2.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理性主义解析:“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浪漫主义文学盛行的时期,材料中“艺术的方式”“心灵世界”“个性”“自我”等信息,也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答案:A3.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以1830年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封建王朝这一历史事实为根据,表现了人民反对专制的斗争精神。
与它属于同一流派的文学作品是( )A.《老人与海》B.《人间喜剧》C.《安娜·卡列尼娜》D.《巴黎圣母院》解析:《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绘画,《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人间喜剧》和《安娜·卡列尼娜》属于现实主义文学。
答案:D4.匈牙利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卢卡契认为:“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
”下列创作风格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现实主义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真实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第八单元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一节文学的繁荣课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1、浪漫主义文学1)产生原因:法国大革命;知识分子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2)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得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戏剧情节跌岩起伏。
3)主要作家:a)法国: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b)英国:拜伦诗体小说〈(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c)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表达了其爱国情感。
2.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1)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后,2)特点: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现实;热衷于塑造和赞扬正面人物和英雄人物。
3)主要作家:a)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司汤达:《红与黑》莫泊桑:《项链》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不朽之作。
b)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c)俄国:普希金《叶府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果戈里〈(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那》和《战争与和平》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巨著。
4)时间:20世纪以来:a)英国萧伯纳:《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b)美国德莱塞:《美国的悲剧》3.现代主义:1)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在表现方法上与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差异2)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
4.苏联的文学1)社会主义文学:高尔基《母亲》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是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
2)解冻文学:20世纪50年代苏联出现了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思潮,随之出现了触及尖锐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以爱伦堡的《解冻》为代表成为解冻文学。
5.亚非拉:民族文学繁荣1)印度:泰戈尔《戈拉》:2)中国鲁迅《呐喊集》,昭示着中国新文学时代的到来:3)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反映了拉美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2011年2月历史必修三好题收集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一.浪漫主义文学二.现实主义文学(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26.下列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同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有①《西风颂》②《儒林外史》③《红楼梦》④《人间喜剧》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文学流派掌握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应该排除。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15.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工业革命 D.宗教改革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欧洲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创作于1829年——1848年,,反映了工业革命进程中法国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生活场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广东省六校协作体2011届第三次联考)16、某作品曾获此评价“既然是描摹整个社会,是从大动荡中来捕捉社会,那么就会出现、也必然会出现在某一篇作品中恶多善寡的情形,就会在画卷的某个局部里冒出一帮罪人……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由此推测,该作品应该属于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C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类作品重在描摹整个社会,嘲讽社会现实,所以当属现实主义。
(安徽省百校论坛2011届第三次联考)17.2009年10月8日,德国女作家赫塔·缪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
下列作品与评审委员会评述的文学特点属于同一风格的是A.《西风颂》 B.《老人与海》 C.《安娜·卡列尼娜》 D.《巴黎圣母院》【解析】分析材料“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德国女作家赫塔·缪勒的作品风格是现实主义,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性,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了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他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
本题选C项。
三.20世纪世界文学(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预测)25.20世纪初,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评语中的“他”是指A.泰戈尔 B.巴尔扎克 C.雪莱 D.狄更斯【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等信息可以排除BCD三位作家,巴尔扎克(1799年-1850年),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雪莱(1792年-1822年)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
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A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和长篇小说《戈拉》。
泰戈尔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根据相关资料,本则材料是泰戈尔获奖时对他的评价。
第23课美术的辉煌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河南省焦作市2011届测试)23.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
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
”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现代西方文艺发展流派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被烈日烧灼、裤子上打着补丁、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等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写实手法。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25.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解析:B。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现代西方文艺发展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注意阳光下的景物,注重色彩的变化,强调内心的感受。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湖南四市九校2011届联考)24、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
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
”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24.C 本题考查现实主义美术。
从题干材料介绍可知,《石工》真实的反映了工人生产情况,因此属于现实主义美术。
三.现代主义美术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14.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
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西方近代文艺流派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歌德、拜伦、雨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变化(浙江宁波市2011届考试)25.著名文艺理论家朱光潜1925—1933年留学英法,其间给上海开明书店《一般》杂志写稿,他写作可能涉及的话题有①《神曲》:诗性语言谱写人性欢歌,与《十日谈》并称“人曲”(说法修改《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②《命运交响曲》:以英雄为主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③《格尔尼卡》:以战争为题材,采用立体主义、半现实主义等多种手法④《四海一家》:一首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较广,第①项但丁《神曲》和薄伽丘《十日谈》是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著作,人们把《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①项符合题意。
第②项贝多芬是音乐史上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生活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前期,他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第五(命运)交响曲》以英雄为主题,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激发着人们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②项符合题意。
第③项《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代表作,1937年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
毕加索义愤填膺,并以此事件为题材,创作了震撼画坛的名作《格尔尼卡》。
画面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与风格,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整个画面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毕加索用他的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因而获得了西班牙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③项不符合题意。
第④项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摇滚乐队和歌手掀起了“良知复兴”运动,参与全球性的社会政治活动,为灾民、难民等举行大规模的义演义卖,为救济非洲灾民所创作的歌曲《四海一家》,成为一首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④项不符合题意。
据此本题①②项《一般》杂志中会涉及,选A项。
(广东省六校2011届第三次联考)23.用音乐美术特有的艺术形式,用不同流派表现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代主义美术:毕加索《格尔尼卡》B.民族乐派:柴科夫斯基《天鹅湖》C.印象派绘画:莫奈《日出印象》D.现代主义音乐: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解析:D。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现代西方艺术流派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作。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预测)28.下表是全球电影历史票房排行前10强(到2008年5月止),这反映出电影事业A.并没有受到经济大危机的显著影响 B.以战争题材来获取市场C.受科技发展的影响日渐明显 D.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能被大众接受【解析】材料中各影片都使用了大量的电脑科技元素,在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当代科技发展的潮流下,电影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它与科技的关系日益紧密,飞速发展的科技成果为电影产业的再次腾飞插上了翅膀。
本题中A项说法错误,经济危机始于2008年9月;B项说法错误,材料中电影大都是科幻电影;D项说法片面;本题选C项。
综合试题(福建省六校2011届联考)29.(12分)某研究小组举办一个有关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变迁图文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文馆(下图1)于同治元年(1861年)成立。
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图1 同文馆图2 京师大学堂图3 执信中学(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哪一个政治派别创办的?(1分)材料体现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困难,分析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
(2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洋务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理解。
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经分析应该是洋务派。
第二问可以结合政治因素:中国近代的顽固势力;思想文化因素:封建礼教与教育制度的束缚;对外政策:中国长期闭关自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答案:洋务派。
(1分)背景:顽固守旧势力的抵制;封建纲常礼教与教育制度的束缚;中国长期闭关自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答出2点即可,共2分)材料二京师大学堂(上图2)筹办于戊戌新政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