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田战法日本蜡烛图技术综合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51
『技术分析』- 形态分析的经典资料形态分析是技术分析领域中比较简明实用的分析方法,把汇价走势中若干典型的形态作出归纳,并命名之。
被分为两大类:反转形态和中继形态。
我们先说说反转形态。
反转形态表示趋势有重要的反转现象,整理形态则表示市场正逢盘整,也许在修正短线的超卖或超买之后,仍往原来的趋势前进。
反转形态:头肩型三重顶与底,双重顶与底,V型顶与底,圆型还有三角形,菱形,楔形,矩形整理形态:三角型对称三角型上升三角型下降三角型扩散三角形菱型旗型楔型矩型第一部分反转形态反转形态-----1、头肩型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一个价格走势处于反转过程中,不论是由涨至跌还是由跌至涨,图表上都会呈现一个典型的“区域”或“形态”,这就被称为反转形态。
一个大的反转形态会带来一轮幅度大的运动,而一个小的反转形态就伴随一轮小的运动。
反转形态的特性1、反转形态的形成在于先有一个主要趋势的存在2、趋势即将反转的第一个信号通常也表示重要趋势线的突破3、图形愈大,价格移动愈大4、顶部形态形成的时间较底部图形短,且震荡较大5、底部形态的价格幅度较小,形成的时间则较长。
头肩顶/底是最为人熟知而又最可靠的主要反转形态,其它的反转形态大都仅是头肩型的变化形态。
形成的时候,通常在最强烈的上涨/下降趋势中形成左肩,小幅回调后再次上行/下降形成头部,再次回调(幅度可能略大些)后的上行/下降,形成右肩。
两次回调,通常为简单的zigzag形态(该形态,常常反映了市场急于完成回调)。
头肩顶/底形态在实际中,并不都是很完整的,也不一定很标准。
然而,在形成的时候,成交量/动量都相应地表现出某种共同的特征。
即:在左肩形成时,由于通常伴随在在最强烈的上涨/下降趋势中(第三浪特征)形成,动量最大,市场交投活跃,充斥着大量的各种利好传言,动量/成交量达到最大高峰状态。
头部形成时,尽管各种利好消息仍然不断出现,汇价也随之不断w创出新高,然而此时,动量/成交量出现萎缩,递减的现象。
古老的蜡烛图分析法-酒田战法的五种经典法则在日本历史上, 特别是在日本的经济贸易发展史上, 非常成功、富可敌国的人物屈指可数,其中本间宗久(Munehisa Honma)就可以算是一个,在有些文献中,也把他的名字称为“Sohkyu Honma”。
本间宗久大致是在18世纪中叶进入日本的期货市场。
1750年,本间宗久继承家业, 掌管家族的生意, 并进入港口城市酒田的大米交易市场, 开始从事大米的交易。
当时, 酒田是一个重要的大米集散地, 位于日本本州岛的北部(大约在东京北部220英里处)。
现在,它归日本山县管辖, 是日本重要的海港。
为了便于大米的交易,本问宗久建立了私人的通讯网络。
从大阪到酒田380英里的距离间,本间宗久每隔3英里就安排一个人站在屋顶上,挥动小旗, 接力棒式的传速消息。
虽然这种原始的通讯系统耗费的人工在百人之上, 却使本间宗久的财富快速地得到积累。
另外, 为了研究投资者的心理, 本间宗久还详细地记录和研究大米交易的价格。
对此,他得出结论,在进行市场交易时要慎重,要避免盲目入市。
宗久曾经说过:“即使你相信你的判断,也不要马上入市,你应该再等上3天,让市场证实你的判断。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交易中获得胜利。
”在酒田附近, 本间家族拥有面积庞大的稻米种植庄园。
无论在正史中,还是在民间的传说中,本间家族都以富有闻名于世。
日本有这样一句谚语: “你可以期望变得和大名①一样富有, 但是永远不可能同本间家族比启。
”2、著作:《风、林、火、山》本间宗久卒于1803年。
他的市场研究著作«风、林、火、山»于1755年出版发行,成为日本蜡烛图技术的开山之作。
在书中,记载了许多本间宗久总结的市场名言, 他曾经说过: “如果在市场中, 每个交易者都看多的话, 你就应该顺应市场的选择, 只有傻瓜才会卖出大米。
”现在在酒田市, 本间.家族仍然拥有一间祖宅, 人们把它改建成了本间艺术纪念馆。
日本蜡烛图技术整理日本蜡烛图技术反转形态一.锤子线和上吊线图形说明:这两种蜡烛线既可能是看涨的,也可能是看跌的。
本身颜色并不重要,但如果实体是白色的,看涨意味更强;如果实体是黑色的,看跌意味更强。
识别标准:1.实体处于整个价格区间的上端。
而实体本身的颜色是无所谓的。
2.下影线的长度至少达到实体高度的2倍。
3.在这类蜡烛线中,应当没有上影线,即使有上影线,其长度也是极短的。
注意事项:1.如果上吊线的实体是黑色的,看跌意味更强2.当上吊线出现时,一定要等待其他看跌信号的证实:上吊线的实体与上吊线次日的开市价之间的向下的缺口越大,那么上吊线就越有可能构成市场的顶部。
3.上吊线下影线的长度并不是非得达到实体高度的2倍不可,才足以构成反转信号。
一般来说,在这类形态中,下影线越长,形态越完美。
二.吞没形态(抱线形态)图形说明:吞没形态属于主要反转形态,是由两根颜色相反的蜡烛实体所构成的。
识别标准:1.在吞没形态之前,市场必须处在清晰可辨的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中,哪怕这个趋势只是短期的。
2.吞没形态必须由2跟蜡烛线组成。
其中第二根蜡烛线的实体必须覆盖第一根蜡烛线的实体(但是不一定需要吞没前者的上下影线)。
3.吞没形态的第二个实体必须与第一个实体的颜色相反。
(例外的情况:第一条蜡烛线的实体必须非常小,小得几乎构成了一根十字线,或者就是一条十字线)。
注意事项:如果吞没形态伴随以下特征出现,构成重要反转信号的可能性将大大地增强:1.在吞没形态中,第一天的实体非常小,而第二天的实体非常大。
这种情况可能说明原有趋势的驱动力正在消退,而新趋势的潜在力量正在壮大。
2.吞没形态出现在超长期的或非常急剧的市场运动之后。
如果存在超长期的上升趋势,则增加了以下这种可能性:潜在的买家已经入市买进,持有多头。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可能缺少足够的新的多头头寸的供应,无力继续推动市场上升。
如果存在非常急剧的市场运动,则市场可能已经朝一个方向走得太远,容易遭受获利平仓头寸的打击。
【012】日本蜡烛图全部形态汇总(上)日本蜡烛图有什么优势?多年来,人们对这种图表分析技术的兴趣越来越强烈。
这是因为蜡烛图具备以下优势:·易懂易学。
从初学技术分析的入门者,到经验老到的专业选手,都能在蜡烛图技术上一显身手。
·在市场转折时更早地发出信号。
相比美国线图或点数图上的传统信号,蜡烛图常常先声夺人,提前较长时间发出反转信号,可以帮您选择更恰当的入市和出市时机。
·独此一家的市场洞察力。
蜡烛图不仅能展示行情趋势,而且能揭示驱动行情趋势的潜藏力量。
·改进西方图表分析方法。
蜡烛图的用法灵活多样,可以与西方技术分析工具水乳交融。
一旦把日本蜡烛图技术与您惯用的其他技术分析工具结合起来,就能造就一种强大的技术合成体。
·提高市场分析效率。
蜡烛图能够即时传递此时此刻的行情图形信息,市场分析更便捷、高效。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精心总结的所有蜡烛图形态,干货满满,注意收藏!蜡烛图线的画法如下图所示,蜡烛线中矩形的部分称为实体。
它表示了相应交易日的开市价与收市价之间的价格范围。
如果实体是黑色(如今股市为绿色)的,则代表当日的收市价低于开市价,价格下跌。
如果实体是白色(如今为红色)的,则表示当日的收市价高于开市价,价格上涨。
在实体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条细细的竖直线段,称为影线。
这两条影线分别表示当日市场曾经向上和向下运动的极端价格。
实体上方的影线称为上影线,实体下方的影线称为下影线。
相应地,上影线的顶端代表了当日的最高价,下影线的底端代表了当日的最低价。
如果某根蜡烛图线没有上影线,那么它就是所谓的光头蜡烛线。
如果某根蜡烛线没有下影线,那么它就是所谓的光脚蜡烛线。
一、反转形态1. 伞形线下影线较长,而实体(或黑或白)较小,这类蜡烛线被称为伞形线,因为它们的轮廓呈伞状,长长的下影线如伞柄,小实体如伞面。
这两种蜡烛线都既可能是看涨的,也可能是看跌的,具体情况要由它们在趋势中所处的位置来决定。
日本蜡烛图技术书摘: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前些天,看了史蒂夫.尼森著、丁圣元译的《日本蜡烛图技术》颇有收获,做了一些摘要,和大家分享假如您不打算学习日本蜡烛图技术,那么,您的竞争对手一定会得手!看蜡烛图如观围棋,黑白子摆出了人生,摆出了大千世界。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正是蜡烛图技术所追求的境界。
的确,无论多大规模的市场运动,总是从最微小的蛛丝马迹发展起来的。
市场的变化就像一颗人造卫星,它自转;围绕地球转;随着地球围绕太阳转;随着地球、太阳跟着太阳系转;随着地球、太阳、太阳系围着银河系转……没有穷尽。
时间和价格两个方面是分不开的。
市场变化需要花费时间,即使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停留在一个价位上不动,最终也必定酿成更大的价格运动。
结果,时间换来了价格。
另一方面,价格运动越剧烈,市场未来归于沉寂的时间就越久。
结果,价格换来了时间。
蜡烛图的信号必然相当灵敏。
事实上,大多数蜡烛图技术信号确实先于西方技术分析信号。
蜡烛图的不利之处同它的长处是一对孪生兄弟——正是灵敏的技术信号,比较容易带来伪信号。
随着市场技术分析经验的增长,我们的感觉会越来越敏锐,对市场的体察会越来越见微知著。
这就是“悟”。
蜡烛图技术应当是我们分析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我们的手段应当不限于蜡烛图技术。
在运用西方技术分析的时候,一种常见的错误就是“近亲结婚”。
移动平均线不过是一种较为特别的趋势线而已。
在市场研究中,能够定量的、定量化以后效果更好的因素迄今并不多见。
采用蜡烛图分析技术有一条显著的优越性,这就是蜡烛图技术并没有取代其它技术分析方法,而是与之和平共处,为之锦上添花。
您可不要指望现实世界的情况总是与理想的价格形态相吻合。
我认为,要说清楚某种技术指标的作用,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市场的实例入手。
在绝大多数技术分析学问中,您都指望不上板上钉钉的精确法则,有的只是一些大方向性质的经验总结。
一盎司的情绪,足以抵过一磅的事实。
对市场来说,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除非市场对它确实有所反应,否则它就没有什么意义。
交易员必读:16种必读蜡烛图以及价格形态(⼆)技术分析特辑如下:【技术分析】谐波交易法则⼊门【技术分析】深度⼊门斐波那契⼯具【技术分析】交易员必读:价格⾏为策略框架(⼀)蜡烛图源⾃⽇本18世纪的《酒⽥战法》⼀书,作者本间久宗,此书主要记录其在⽶市交易时采⽤的策略,其中关于价格的图⽰逐步演化为蜡烛线。
蜡烛线在⽇本⼜叫罫(⽇本⾳kei)线、阴阳线,后由西⽅⼈⾳译为K线。
⼀根⽇蜡烛线的绘制,需要4个价格:开盘价、收盘价、最⾼价和最低价。
实际上,在⽇本的“K”并不是写成“K”字,⽽是写做“罫”(⽇本⾳读kei),K线是“罫线”的读⾳,K线图称为“罫线”,西⽅以英⽂第⼀个字母“K”直译为“K”线,由此发展⽽来。
K线最上⽅的⼀条细线称为上影线,中间的⼀条粗线为实体。
下⾯的⼀条细线为下影线。
当收盘价⾼于开盘价,也就是股价⾛势呈上升趋势时,我们称这种情况下的K线为阳线,中部的实体以空⽩或红⾊表⽰。
这时,上影线的长度表⽰最⾼价和收盘价之间的价差,实体的长短代表收盘价与开盘价之间的价差,下影线的长度则代表开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差距。
以下为交易员必学的16种必读蜡烛图以及价格形态:蜡烛图⽤于预测价格⾛势的未来⽅向。
以下为16种最常见的烛台图案,以及如何使⽤它们来识别交易机会。
本⽂着重阐述⽇线图,其中每个蜡烛详细记录了⼀天的交易。
蜡烛图本⾝具有三个基本功能:1. 代表开盘价/收盘价范围的蜡烛图主体2. 灯芯或阴影,表⽰⽇内⾼点和低点3. 蜡烛图颜⾊揭⽰了市场⾛势的⽅向–绿⾊(或⽩⾊)主体表⽰价格上涨,⽽红⾊(或⿊⾊)主体表⽰价格下跌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烛台形成了⼀些价格形态,交易者可以⽤来识别主要⽀撑和阻⼒位。
烛台模式有很多,它们指⽰着市场中的机会-有些可以洞悉买卖压⼒之间的平衡,⽽另⼀些则可以确定延续模式或市场犹豫不决。
在开始交易之前,重要的是要熟悉烛台图案的基础知识以及它们如何为交易员的决策提供直观的参考和依据。
练习解读烛台图表:当使⽤任何烛形图时,重要的是要记住,尽管蜡烛图以及价格图形⾮常适合快速预测趋势,但应将其与其他形式的技术分析⼀起使⽤以确认总体趋势。
《日本蜡烛图技术实战精讲:从入门到精通》读书记录目录一、基础知识篇 (2)1.1 蜡烛图技术概述 (3)1.1.1 蜡烛图技术的定义 (4)1.1.2 蜡烛图技术的发展历程 (6)1.2 蜡烛图技术的基本元素 (7)二、K线形态篇 (8)2.1 单K线形态 (10)2.2 K线组合形态 (12)三、趋势与反转篇 (13)四、交易量篇 (15)4.1 交易量的意义 (16)4.2 交易量与价格的关系 (16)4.3 交易量的形态分析 (18)五、应用策略篇 (19)5.1 蜡烛图技术交易策略 (20)5.1.1 攻击形态 (21)5.1.2 防御形态 (22)5.1.3 持续形态 (24)5.2 蜡烛图技术风险管理 (25)5.2.1 止损设置 (26)5.2.2 仓位控制 (28)六、实战案例篇 (29)6.1 案例一 (31)6.2 案例二 (32)6.3 案例三 (34)七、总结与展望 (35)7.1 本书总结 (36)7.2 未来展望 (37)一、基础知识篇在深入探讨日本蜡烛图技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强大的分析工具。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蜡烛图技术的起源、基本概念以及如何使用蜡烛图来分析市场趋势和价格动态。
蜡烛图技术,又称为K线图,起源于日本,是一种古老的股票市场图表形式。
它最初由日本的米市交易员发明,用于记录每日股票价格的涨跌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图技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蜡烛图:蜡烛图是由一系列连续的蜡烛线组成的图形,每个蜡烛线代表一个交易日的时间段内的价格波动。
蜡烛线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价格。
阳线:阳线表示在某个时间段内,价格上涨的收盘价高于开盘价的K线。
阳线的长度表示价格上涨的幅度,越长表示涨幅越大。
阴线:阴线表示在某个时间段内,价格下跌的收盘价低于开盘价的K线。
阴线的长度表示价格下跌的幅度,越长表示跌幅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