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窦娥冤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12
4《窦娥冤》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4《窦娥冤》作业一、选择题1.《窦娥冤》【滚绣球】一则唱词中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A.对偶B.反问C.对比D.比喻二、语言表达2.关汉卿的《窦娥冤》和施耐庵的《水浒传》都是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请选择其中的一部作品,用一句话简要概述其主要内容。
要求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65个字。
3.根据所掌握的窦娥的性格特点,为窦娥写一副挽联。
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下联: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关汉卿戏剧的语言特色鲜明,①,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
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剧作词汇丰富,句式富于变化,充分地提炼和吸收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同时,②_________ ,从而形成了他“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风格,③___ ,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三、小阅读-课内5.窦娥发的三桩誓愿是:血溅白练、、亢旱三年。
6.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戏剧作品《窦娥冤》中、《雷雨》中、《哈姆莱特》中,这些都是悲情人物“有价值的东西",也都遭遇了现实的摧残和毁弃。
阅读这样的悲剧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悲伤、哀痛乃至愤懑,激发我们对良知的坚守、对道义的追求。
7.下面选项关于文本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雷雨》在结构上遵循“三一律”,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周家内部的矛盾以及周朴园与工人的长期对抗,基本集中在同一时空内加以表现。
B.以《雷雨》为题,既因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又象征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必修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4课时《窦娥冤(节选)》同步练习一、语言素养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
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
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了。
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
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做出巨大贡献。
他眼界开阔,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
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
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代戏曲的发展,为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B.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C.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D.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 窦娥冤一、语基落实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 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看觑.(q ù)罪愆.(qi ā n) 燕侣莺俦.(sh òu) B. 绣闼.(t à)提.防(t í) 当垆.涤器 (l ú) C.忤.逆(w ǔ) 阑珊.(sh ā n) 披枷.带锁 (ji ā)D.恓.惶(x ī) 田畴.(ch óu) 湛.湛青天(zh èn)思路解析 :A 项, “俦”应读“ ch óu ”。
B 项, “提”应读“ d ī”。
D 项, “湛”应读“ zh àn 答案: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 , 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窦天章自从上朝取应之后 ,一直 , 直到窦娥含冤被杀后 ,他才再次出现。
(2) 我本是要把这本小说当废品扔掉的 , 听说他们需要这本书 , 我便 地把它送给了他们 , 让 他们着实高兴了一阵。
(3) 困难从来是 的,只要我们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品质 , 任何困难都将为之望 而却步。
A.杳无踪迹 顺风转舵欺软怕硬 B.杳无音信 顺水推舟 欺软怕硬 C.杳无踪迹 顺水推舟 软硬兼施 D.杳无音信 顺风转舵软硬兼施 思路解析 : “杳无踪迹” ,无影踪 ,无痕迹 ,指不知去向。
“杳无音信” , 指没有一点消息。
根据语境 第(1) 处应填“杳无音信”。
“顺风转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 (多含贬义 ) 。
“顺水推舟” , 比 喻顺应趋势办事。
根据语境 , 第(2) 处填“顺水推舟”比较好。
“欺软怕硬” ,欺负软弱的 , 害怕强 硬的。
“软硬兼施” ,软的手段和硬的手段一齐用 (含贬义) 。
根据语境 ,第(3) 处应填“欺软怕硬”。
答案:B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窦娥冤》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剧目, 大约 86个左右剧种上演过此剧。
窦娥冤一、基础知识应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盗跖.(tuó)哥哥行.(háng)错勘.(kān)B.蹇.不了(jiǎn)罪愆.(qiān)前合后偃.(yǎn)C.一陌.儿(bǎi)湛湛(shèn)衔.冤(xián)D.暑气暄.(xuān)苌.弘(zhāng)杳.无音信(yǎo)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着.做公的把住巷口(叫、吩咐)②鼓.三通,锣三下科(打鼓;敲锣)③刽子磨.旗(磨着、擦着、搓着)④行动..些(走得快)B.①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甚、深)②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混淆)③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判断)④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拘束)C.①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官(那边、这边)②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元曲中常用于句尾,类似“也”)③瀽.半碗儿与我吃(泼、倒)④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糊里糊涂)D.①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叹息埋怨)②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吃刀、挨刀)③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糊里糊涂)④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们)3.下列关于元杂剧的知识,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4.元杂剧有主唱之分:由女主角主唱的戏叫“旦本戏”,由男主角主唱的戏叫“末本戏”,但一出戏都是由一个主角唱,其他角色只能陪唱。
B.元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完整艺术形式,剧本的主要部分是曲词和宾白;“科”则是舞台动作、表情和效果的总称。
C.诸宫调是用多种宫调来说唱一个故事,既有说又有唱;宫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正宫”是一种宫调,而“端正好”“滚绣球”等都是曲牌名称。
D.元杂剧的成就是辉煌的,代表作除了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外,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等。
4.下面的角色分别扮演的是()正旦外末卜儿净A.大花脸老头子老妇人女主角B.女主角老头子老妇人大花脸C.女主角老妇人老头子大花脸D.老妇人大花脸老头子女主角5.《窦娥冤》的全名是《》,作者,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居于四大家之首,为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窦娥冤》练习题及答案知识点是否能够准确掌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练习题来检验自己,下文为大家提供窦娥冤练习题及答案,大家可以通过做这些练习来检验一下自己。
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捞取(láo) 绣闼(tà) 变徵(zhǐ) 寒暄(xuān)B.连累(lèi) 捱靠(ái) 湛蓝(zhàn) 罪愆(qiān)C.提防(dī) 冗长(rǒnɡ) 衔冤(xián) 祗候(zhī)D.行辈(hánɡ) 枷杻(chǒu) 症候(zhēnɡ) 巷口(xiànɡ)解析 A项,捞lāo;B项,累lěi;D项,症zhènɡ。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大学毕业五年了,五年中,他曾“南漂”,也曾“北漂”,现在又是“西漂”;他就这样浪荡乾坤,城市走了七八座,工作换了六七种,一直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职业。
B.大陆有“三聚氰胺”事件,台湾有“塑化剂”风波,二者堪可举案齐眉,共同显示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C.真的没想到,向来以严肃著称的班主任在今天的毕业联欢会上,竟然扮成了小丑的模样,他那滑稽的表演、幽默的语言把同学们笑了个前合后偃,我们知道,这是班主任在为面临高考的我们开心解压。
D.企业之间不光有竞争,更应有合作,既然对方已发出善意的信号,我们就应顺水推舟与之和解,以共同应对眼前的困难局面。
解析 A项,“浪荡乾坤”:本义指天下太平,也可指光天化日;B项,“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C项,“前合后偃”,指跌跌撞撞,站立不稳,句中应为“前仰后合”;D项,“顺水推舟”:比喻顺应形势办事。
答案 D3.在元杂剧中,存在着许多方言、俚语及口语,理解它们对读懂剧本很有作用。
下面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端的个有谁问端的个:究竟,真的做的个怕硬欺软做的个:怎么这样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生:深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行:这边,那边C.则落得吞声忍气空嗟怨则:只没来由犯王法没来由:无缘无故D.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做甚么:为什么不明不暗,负屈衔冤不明不暗:世道昏暗解析 D项中“不明不暗”应解为“糊里糊涂”。
窦娥冤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变得杳无音信....。
②一位成功的画家单靠夜半苦学、孤身只影....闯荡是绝对不够的,还要有踏实执着的恒心、毅力以及聪慧灵动的才情,才能把握住人生给予每一个人的平等机遇。
③这个宾馆的服务员素质很高,端茶上菜总是举案齐眉....,很受顾客好评。
④村长非常关心村里的鳏寡孤独....,经常嘘寒问暖,及时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
⑤在这冰封千里的冬季,中国的楼市却呈现一派春意阑珊....的景象,尤其是上海、深圳,房价涨幅像火箭发射,直窜云霄,让不少人离买房的梦想越来越远。
⑥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历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⑥【解析】选B。
①杳无音信: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
此处应改为“无影无踪”。
②孤身只影:孤零零的一个人。
形容孤单无亲友。
③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毛一样高,以示尊敬。
后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这里用错了对象。
④鳏寡孤独: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
⑤春意阑珊:春天的景象衰败凋残,指春天将尽。
不合语境,句中应用“春意盎然”。
⑥一诺千金: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所许诺言信实可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司机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B.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C.企业向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政府拿出科研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窦娥冤》同步练习(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________。
从艺术的自身发展来看,经过戏剧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中,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繁荣。
恰恰此时的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________。
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土地。
从社会现实方面来看,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只比乞丐高一等,居于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
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
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________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________光阴,寻求生路。
于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创作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机缘衰微无可挽回消耗B.机缘萧条无可奈何打发C.契机衰微无可奈何打发D.契机萧条无可挽回消耗解析:第一处,此处指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元杂剧发展的关键,故应选“契机”。
第二处,此处指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弱,故应选“衰微”。
第三处,结合前文“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可知,文人“疏远经史,冷淡诗文”是迫于无奈,故应选“无可奈何”。
第四处,语境中是指文人消磨时间,故应选“打发”。
答案:C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
B.在戏剧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中,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
C.戏剧在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中,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走向繁荣。
D.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中,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
精心整理高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窦娥冤同步练习一、基础题(34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A.B.影C.D.荒阡2.A. 望帝啼鹃C.时辰 昭障 冤枉 湛湛清天 D.怜悯 枷纽白练 负屈衔冤3.下面词语中加粗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磨(摇)旗天地也(同样) 只合(应该) 生(深)埋怨B.糊突(混淆) 则(只)被沓(无影踪)无音信罪愆(罪过)C.兀的(这) 兀那(那) 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吧)D.(暖) 4.A.外)B.)C.偃)D.糊里糊涂)E.F.暄低的5.关于杂剧的一些说法,哪一项不当( )(2分)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些有楔子。
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
B.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对话)、科(主要指演员的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三部分组成。
C.杂剧角色分末(男角)、旦(女角)、净(刚强、凶恶或滑稽的人物)、杂(末、旦、净以外的杂角)等。
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6.分)A.B.C.D.7.)(2分)A.通过窦娥蒙冤被杀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残害劳动人民的黑暗现实。
B.借窦娥蒙受千古奇冤,揭露当时社会恶人横行、官吏昏聩、法制黑暗的真实情况。
C.通过对窦娥解赴法场问斩的经过,突出当时人民敢于揭露黑暗势力的反抗性格。
D.通过窦娥指斥天地鬼神和发三桩誓愿的情节,表现人民对当时社会的怨愤。
8.(1)(2)(3)的称(4)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声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天地的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窦娥冤(节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罪愆(yān)衔冤(xián)花簪(zān)泪涟涟(lián)B.错勘(kān)苌弘(cháng)湛湛(zhàn)刽子手(guì)C.盗跖(zhí)尸骸(hé)腼腆(tiǎn)哥哥行(háng)D.嗟怨(jiē)埋怨(mái)古陌(mò)暑气暄(xuān)【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第一单元1.窦娥冤(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盗跖.(zhí)错勘.(kān)罪愆.(yán) 刽.(guì)子手B.嗟.(jiē)怨衔.(xián)冤荒阡.(qiān) 暑气暄.(xuān)C.亢.(kàng)旱苌.(cháng)弘提.(tī)防哥哥行.(háng)D.煞.(shà)尾尸骸.(hái)枷.(jiā)锁鼓三通.(tōng)解析A项,“愆”应读“qiān”。
C项,“提”应读“dī”。
D项,“通”应读“tòng”。
答案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杳无音信分辩清浊负屈衔冤B.前合后揠忍气吞声湛湛青天C.身首不全两泪涟涟披枷带锁D.孤身只影顺水推船古陌荒阡解析A项,“辩”应为“辨”。
B项,“揠”应为“偃”。
C项,“带”应为“戴”。
答案 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3分)①错勘.(勘探)贤愚枉作天②可怎生糊突..(同“糊涂”,这里指“混淆”)了盗跖、颜渊③落的个吞声忍气空嗟怨..(叹息、埋怨)④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人缘好)⑤你道是暑气暄.(炎热)⑥亢.(极)旱三年⑦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每月)十五A.②③⑤⑥B.①③⑤⑦C.②④⑤⑦D.②③④⑥解析①中的“勘”意为“分辨,判断”。
④中的“干家缘”意为“操劳家务”。
⑦中的“月一”指“初一”。
答案 A4.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 A.关羽身在曹营心怀故主,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就决意要离开曹操。
曹操设法挽留他,但关羽去意已定,把曹操送给他的金银财宝和汉寿亭侯的官印一并送还。
这就是“封金挂印”的故事。
(《三国演义》)B.吴荪甫和同道成立了一个银行,并收购了几个工厂。
由于战事频繁,企业发展受扼制,吴荪甫面临困境。
《窦娥冤》练习【基础知识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对划线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②不提防遭刑宪(刑法、刑事)③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作天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推荐)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⑩兀的(这,与“兀那”意同)不是我媳妇儿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⑤⑥D.⑦⑧⑨⑩3.选出划线词注释不准确的一项()A.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餐:吃B.只合把清浊分辨只合:只应该C.人拥的我前合后偃偃:昏迷D.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葫芦:糊涂愆:罪过4.阅读【滚绣球】后回答选出错误的一项()①有日月朝暮思,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穷了盗民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③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①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A.第一句说明窦娥认为人的生与死是由鬼神掌握着,谁该生,谁该死,应如日月分明B.第二句用设问句询问天地为什么混淆了盗路和颜渊,第三句用对比句揭示不公平的社会现状。
第四句指出这些状况是天地“怕硬欺软、顺水推船”,不敢坚持正义造成的C.第五、六句窦娥愤怒谴责无地失掉职分就不该“为地”、“做无”,这为后面“天地”被窦娥冤情之大所感动使其实现三大誓愿做了反衬D.第七句窦娥面对法制黑暗的现实,无法伸冤,只感到无限委屈和悲伤5.对【滚绣球】中修辞格运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只合把清浊分辨”中的“清浊”是借代,代指“是非”B.“可怎生糊涂了盗民颜渊”中的“盗防、颜渊”是借代,代指坏人、好人C.“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资又寿延”是对偶,也是对比D.“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是拟人6.下列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卜儿——老妇人B.外——老年男子C.净——小生D.正旦——女主角E.正末——男主角F.丑——滑稽人物7.关于元杂剧的一些说法,哪一项不当()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些有楔子。
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音乐组织的单元。
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B.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对话)、科(主要指演员的动作)和舞台说明、剧名等构成C.杂剧角色分末(男角)、旦(女角)、净(刚强、凶恶或滑稽的人物)、杂(末、旦、净以外的杂角)等。
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D.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8.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科,杂剧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用语。
与“传奇”冷的“介”相同。
B.正宫,宫调之一。
宫调,我国古代乐曲中,用以表示调高和调式的综合关系。
C.煞,曲牌名,是“尾”前的配曲,表示乐曲由缓入急。
“煞”由“一煞”“二煞”……依次往下排列,用多少遍视需要而定。
D.白,即说白,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
押韵的叫韵白,不押韵的叫散白。
因戏曲中的唱为主,白为宾,故又叫宾白。
【参考答案】1.B(愆-偃-徵-)2.C(①中的“生”是“甚、深”;④中的“咱”相当于“吧”;⑦中的“荐”是“祭,超度亡灵”;⑧中的“每”同“们”;⑨中的“断送”是“发送,指“殡葬”;⑩“兀的”是“那”的意思)情3.C(偃:倒)4.B5.A6.C7.D8.C(“煞”的序数一般倒写,例如用五煞,则自五煞而一煞,偶有顺写的,但不多见。
【本文语段阅读】(一)(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
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
(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
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
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宴(甲)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④天地也!(乙),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⑥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将下面两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共体会其表达作用。
A.做得个怕硬欺软B.叫声屈动地惊天甲:()乙:()这两句的表达作用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 _。
2.这折戏一开始,作者让监斩官、公人、刽子手陆续登场,击鼓鸣锣,摆旗提刀,吆三喝四;而所解押的是一位平民弱女。
这段科白所渲染的气氛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滚绣球】中找出符合下列分析的相应句子,将序号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A.用对比对偶修辞方式痛陈现实的不公道。
()B.采用对偶和大声呼告对天地加以否定控诉。
()C.对天地敬畏,抱有幻想。
()D.用呼告和反问句对天地悲愤地质问。
()E.丢掉了幻想和敬畏,用呼告对天地进行指责和揭露,得出了结论。
()4.【滚绣球】这支曲子多用_____、_____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在横线上填空【滚绣球】这支曲子,表达了窦娥对天地鬼神由敬畏幻想__________(填4个字),进而揭露指责,到最后__________(填4个字)的情感,让一个冤屈至深怨愤至极的窦娥浮现在我们眼前。
曲词采用___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和多种修辞方法,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体现了古代戏曲语言(曲词)富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___的特点。
6.请把窦娥指斥天地,否定鬼神,表现其强烈反抗性格的重点词语找出来(至少找出4个)答:。
7.《窦娥冤》中的两句唱词,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文字表述,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答:。
(二)【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是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煞尾】浮云为我明,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
(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到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1.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
)这四个典政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
2.【耍孩儿】这支曲子里引用古代神话“苌弘化碧”“望帝啼鹃”的作用是什么?答:。
3.下面对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立刻了解她的冤屈B.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宁死不屈的反抗性格C.三桩誓愿也表现了当时人民仇恨罪恶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4.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试说明理由。
答:。
【参考答案】一、1.甲B乙A(A)突出冤屈之大(B)揭露人世间的不公2.肃杀悲痛(杀气腾腾)3.A.③B.⑤C.①D.②E.④4.呼告对偶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满腔怨恨,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使曲子具有声情并茂的表达效果5.悲愤质问否定控诉看抒胸臆抒情性音韵美6.怕硬欺软、顺水推船、清浊不辨、不分好歹、错勘贤愚等7.《古》本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远不如《元》本用何为地“这种质问的语气强烈火;《古》本第二句是对天的哀告祈求,而《元》本在第二句则是对天的面对面的指责和否定。
总之,相比而言,《元》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这些,正是《古》本的不足之处。
二、1.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苌弘化、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东海孝妇;苌弘、杜宇、邹衍、孝妇2.表现窦娥宁死不屈的坚强性格,她不甘心含冤死去,坚信自已所蒙受的冤屈不会在世上泯灭,她要像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一样,把自己的天大委屈昭告于世。
3.D4.不能。
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容变动。
【课外语段阅读】(一)《窦娥冤》第4折(书选)【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
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
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旱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
要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强伏罪名儿改。
这是《窦娥冤》第四折后部分,也就是全剧结尾部分。
这是窦娥向其父窦天章——两淮提刑肃正廉访使诉说冤情后的三段唱词,它带有总结全剧、揭示主旨的意味。
思考:1.【梅花酒】曲中“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这一句唱词比第三折中的“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这一句揭露得更深刻,试简析之。
2.【收江南】曲中“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是将俗语“衙门从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改造而成的、前者比后者反映的当时现实更深刻,结合《窦娥冤》简析之。
3.怎样认识关汉卿在【鸳鸯煞尾】一曲中开出的治世药方——“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4.【鸳鸯煞尾】曲中“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
要怜他无妇无儿子,谁管顾年衰迈”再一次展示了窦娥善良的心灵,请联系窦娥悲剧简析之。
(二)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关汉卿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锅碗豆。
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国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拆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