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油砂分离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35.37 KB
- 文档页数:4
油砂萃取技术研究进展孙锡博;孙林;潘一【摘要】Oil sands are unconventional energy, and it has large reserves and higher mining cos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etroleum energy.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for oil resourc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oil sands mining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 Most domestic oilfields use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retorting method and aqua treatment to extract oil sands. In this paper, research status of the oil sand extraction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was described, such as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method, the oil sands separation reagent method, stripping extraction method, ionic liquid extraction method, inorganic hot caustic soda method and oil sand washing separation method. Then these method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and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oil sands extraction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was proposed.%油砂属非常规能源,其储量较大,与传统石油能源相比其开采成本较高,随着石油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油砂开采与分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大多数油田对油砂采用溶剂萃取法、热解干馏法、水剂处理等技术进行分离。
《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寻求新的替代能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油砂作为一种潜在的石油替代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然而,油砂的开发过程中,油砂中重质油与砂粒的分离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难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室内实验,探讨油砂热水洗分离的方法,以期为油砂的工业化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背景油砂主要由有机物(重质油)和矿物质(砂粒)组成,因此需要进行分离。
传统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分离,但效率较低且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近年来,热水洗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的特点,逐渐成为油砂分离的研究热点。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室内实验方法,通过热水洗技术对油砂进行分离。
具体步骤如下:1. 选取合适的油砂样品,进行预处理;2. 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热水洗实验,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3. 对分离出的重质油和砂粒进行称重、化验;4.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最佳的热水洗条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油砂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油砂的分离效果逐渐增强。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如90-110℃),重质油与砂粒的分离效果最佳。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油砂的分离。
2. 压力对油砂分离的影响压力也是影响油砂分离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如5-10MPa),压力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油砂的分离效果。
但过大的压力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能耗增加。
3.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了最佳的热水洗条件:温度控制在95℃左右,压力控制在7MPa左右。
在此条件下,重质油的回收率较高,同时砂粒的纯度也较高。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热水洗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提高分离效果。
五、结论与建议本研究通过室内实验,探讨了油砂热水洗分离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通过热水洗技术可以实现油砂的高效分离。
同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
摘要从2007年到2008年,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开展油砂资源勘探和热水分离技术在西北准噶尔盆地凤城地区的研究,其中分布在80-140米厚的白垩系,侏罗系中,保护层厚度为50-90米的可收回油砂油资源为5498万吨同含油量为7.1-10 %。
结合油砂在这方面的特点,并根据在油砂热水分离机理的研究,已成功研制出热水分离试剂,且它的分离率达到90 %,分离试剂的浓度是4%,分离温度是85°C。
基于一系列的研究,能够处理万吨油砂的测试网站建设完成后,和油砂的现场分离试验用的90 %在正常运行的回收率推出和热水分离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是成功的。
关键词:油砂;热水分离技术;分离试剂;测试引言根据中国新一轮油气资源的评价,地质中的油砂油相当于59.7亿吨,排名世界第五,其中可采资源量为22.58亿万吨,评估的结果预测在0-100米深的地质层中油砂油达18.56亿吨,在此期间,可采资源量为11.31亿吨,预测在深达100-500米的地质资源中油砂油含量为41.14亿吨,在此期间,可采资源达11.27亿吨。
油砂油地质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的新疆,青海和内蒙古。
其中新疆凤城地区的油砂资源是目前在中国发现油砂质量最好的。
油砂热水分离法是目前国际上地面油砂行业最先进的萃取技术,而且,这种方法已被大量应用于商业化开采行业,如加拿大辛克鲁德公司森科尔公司。
经过几十年的现场挖掘经验的研究和积累,目前加拿大油砂行业发展迅速,其发展技术技领先于世界水平。
目前共有26个油砂项目在艾伯塔省投入生产,其中7个分别是条状矿山,九个矿井采用现场提取技术,日产量达830,000桶,占加拿大石油产量的3%。
自2006年以来,中国科学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廊坊分院一直致力于油砂提取工艺的研究和提取设备的研究,和配料油砂抽提剂的自主开发,具有“一高两低”(即高提取效率,低温,低浓度)的特点,并在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第26卷第4期2007年12月世界地质GLOBALGEOLOGYVoI.26NO.4Dec.2007文章编号:1004—5589(2007)04—0459—06国内外油砂资源研究现状单玄龙1,车长波2,李剑3,范超颖1,臧春艳4,王清斌1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26;2.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4;3.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4.中海油采油技术服务公司渤海研究院,天津300452摘要:介绍了油砂的概念,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量及其主要分布。
中国油砂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分布在四类盆地中:西部挤压盆地,东部伸展盆地,中部过渡型盆地及南部地台盆地。
依据油砂形成的构造背景,我国可分为西部挤压盆地油砂、东部伸展盆地油砂、中部过渡型盆地油砂和南部地台盆地油砂。
新一轮全国油砂资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油砂资源量达到4.0×1010桶。
中国油砂资源潜力较大,可能是不久将来重要的替代能源之一。
关键词:油砂资源;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中国;替代能源中图分类号:P618.1文献标识码:APresentstatusofoilsandresourcesathomeandabroadSHANXuan—lon91,CHEChang.b02,LIJian3,FANChao—yin91,ZANGChun.yan4,WANGOing—binl1.CollegeofEarthSciences,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6,China;2.CentreofOilandGasStrategicResearch,MinistryofLandandResources,Beijing100034,China;3.Instituteof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ofPetroleum,CNPC,Langfang65007,Hebei,China;4.CollegeofGeoexplor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6,China;5.BahaiOilResearchInstitute,OilProductionTechnology&&roiceCompany,CNOOC,Tia巧in300452,ChinaAbstract:Theauthorsintroducedtheconceptofoilsand,itsreservesanddistributionintheworld.TheoilsandisrelativelyabundantinChina,whichismainlydistributedinfourkindsofbasins,westerncompres—sionalbasin,easternextendingbasin,centralintermediatetypebasin,southernplatformbasin.Accordingtostructuralsettingofformingtheoilsand,thereexistthecorrespondingtypesofthem.Dependingonthenewe?valuationresultforthenationaloilsandresources。
《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篇一一、引言油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含有丰富的石油成分。
然而,油砂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分离油、水和固体颗粒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油砂热水洗分离的室内研究,通过实验分析热水洗技术对油砂中各组分的分离效果,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油砂来自某油田,其主要成分为石油、水和固体颗粒。
实验中所需的其他化学试剂和设备包括热水、离心机、滤纸、称量纸等。
2. 实验方法(1)将油砂样品进行破碎、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油砂颗粒。
(2)将油砂颗粒与热水混合,进行热水洗操作,观察并记录各组分的分离情况。
(3)通过离心机对热水洗后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收集各组分,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检测。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热水洗效果通过热水洗操作,油砂中的石油、水和固体颗粒得到了初步分离。
实验发现,热水洗过程中,温度、时间和搅拌强度对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
在适当的温度、时间和搅拌强度下,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2. 离心分离结果离心分离是对热水洗后的混合物进行进一步分离的重要步骤。
通过离心机的作用,各组分得以更好地分离。
实验发现,离心时间和转速对分离效果有较大影响。
在适当的离心时间和转速下,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各组分。
3. 成分分析对收集到的各组分进行成分分析,发现油砂中的石油主要存在于固体颗粒的表面和孔隙中。
通过热水洗和离心分离,可以有效地将石油从油砂中提取出来。
此外,实验还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部分水也可以从油砂中提取出来。
四、讨论与结论1. 讨论油砂热水洗分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油砂开采和利用方法。
通过实验发现,温度、时间、搅拌强度、离心时间和转速等参数对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这些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此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的选型和操作成本等因素。
2. 结论(1)油砂热水洗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油砂中的石油、水和固体颗粒进行初步分离。
水基提取技术用于油砂分离的研究进展摘要:油砂实际上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油气资源体系,其中所涉及到的分离技术已经成为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重点。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油砂分离技术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水基提取技术的发展状态,以期为我国油砂分离工作的完善做出贡献。
关键词:油砂;水基提取;沥青;原子力显微镜引言在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中,油砂所涉及到的开采方式和传统石油开采工作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就现目前来说,开采技术最为成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使用蒸汽辅助重力驱的方式来针对深埋的油砂进行原位分离处理;第二种便是在距离地面位置较近的油砂贮藏区通过露天法进行开采。
而露天开采措施使用最为广泛的分离提取技术,便是水基提取技术,通过该技术能够将油砂中90%的沥青油采出。
下文主要针对谁集体去技术用语油砂分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 油砂的结构特点及其水基提取的基本原理按照目前油砂矿藏的沙粒表面来看,可以划分成为油湿性油砂、水湿性油砂、中性油砂等几种形式,一般来说,水湿性油砂中所呈现出的固体组成有着较为良好的润湿特征,通常学者认为沥青油和沙粒层间位置,由于双电层斥力影响下,形成了稳定的水膜,进而衍生出了水湿性油砂。
但这一原理目前还没有完全证实。
水湿性油砂在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主要就是使用水基提取技术执行相应的分离回收处理工作,而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其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先针对水相体系中所存在的沥青油直接从沙粒表面上进行脱落处理;之后,脱附下来的沥青油便和鼓入到其中的气泡紧密的结合起来,进而上浮到水面位置上,在这一情况下便可以对沥青泡沫进行收集。
而油砂的水基分离处理是,通常都是在弱碱性的热水中来进行,在这一环境中,沥青油本身的漂浮性大幅度降低,并且逐渐开始在沙砾的表面位置上,形成沥青油滴,进而逐渐从固体上完全脱落。
在这其中,沥青油表现出的脱落难易程度,完全是由油砂、水、油这几个部分呈现出的张力决定的。
《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油砂作为替代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油砂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油、水、砂的有效分离成为了关键问题。
油砂热水洗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方法,其通过高温高压的热水对油砂进行清洗,从而实现油、水、砂的分离。
本文旨在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深入探讨油砂热水洗分离技术的原理、方法及效果。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油砂取自某油田,经过破碎、筛分等预处理后,得到粒度均匀的油砂样品。
实验中使用的热水为自来水经过加热得到。
2. 实验方法(1)将预处理后的油砂样品放入实验装置中;(2)通过加热装置将热水加热至设定温度;(3)将热水注入实验装置,对油砂进行清洗;(4)清洗后的油、水、砂分别进行收集与检测。
三、实验原理与过程油砂热水洗分离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的热水对油砂进行清洗,使油、水、砂之间的黏附力降低,从而实现油、水、砂的有效分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水、砂的分离效果逐渐增强。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的粒度对分离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室内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温度下油、水、砂的分离效果数据。
同时,我们还对不同粒度的油砂进行了实验,以探究粒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2. 结果分析(1)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水、砂的分离效果逐渐增强。
这主要是因为高温能够降低油、水、砂之间的黏附力,使它们更容易分离。
(2)粒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不同粒度的油砂在相同温度下,其分离效果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粒度较小的油砂更容易被热水清洗干净,从而得到较高的分离效果。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油砂热水洗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油、水、砂分离方法;2. 温度和粒度是影响油砂热水洗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3.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和减小粒度有助于提高油砂的分离效果。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油砂热水洗技术的优化方法,以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与效果。
油砂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Ξ张 刚1,2,刘继伟3,李留仁2,任 剑2王永飞2(1.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2.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陕西定边 718600;3.河南油田采油二厂新庄项目部,河南唐河 473400) 摘 要:油砂资源作为一种储量巨大的非常规石油资源,其开采方法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石油企业的重视。
文中对目前世界上油砂工业常用的露天开采方法和就地处理方法的机理、方法以及目前形成的主要开采思路作了简要地介绍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得出将来的油砂工业的开采将会以就地开采方法为主导。
最后分析了制约油砂工业发展的几个因素:早期投资成本、水、天然气的价格、环保的要求、炼厂的限制等。
关键词:油砂;沥青质;露天开采;就地开采 油砂又称沥青砂或焦油砂,是形成于白垩纪,由沥青油或焦油、沙、富矿粘土矿物以及水组成的一种看起来象焦糖的松散的混合物。
油砂矿一般埋藏在地表至760m深的地下,属于非常规石油资源。
经过大量的地质勘查,目前已经在世界上70多个国家发现了油砂资源,大约含有1.55×1012t沥青质原油。
由于油砂资源储量巨大,虽然其性质特殊、开采成本比较高,但是在目前油价保持在高价位浮动的形势下,油砂工业化开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和有关政府的重视。
据报道,世界第二大油砂开采商Sunco r公司计划在未来10年中将投资23亿美元用于研究油砂的开采技术;同时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最近也公布了200亿美元的奥利诺科沥青砂开发项目计划[1]。
由此可见,油砂资源的潜力巨大,将来必将是世界能源供给上的一个新的选择,油砂资源也必将成为世界能源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油砂资源的开采方法研究,有利于开辟新的石油供给线,缓解目前日趋紧张的油气供需关系。
1 油砂的储量分布据统计,世界范围的油砂资源非常丰富,储量大约为1.55×1012t,主要分布在沿环太平洋带和阿尔卑斯带的加拿大、美国、委内瑞拉和前苏联等地区。
新型油水分离设备水洗分离处理油砂的研究实验室油水分离设备处理油砂水洗分离的研究摘要:用实验室油水分离设备进行油砂的水洗分离,综合考察水洗剂质量分数、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剂砂比等因素对油砂分离的影响,比较YSFL系列水洗分离剂配方对油砂沥青的水洗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水洗分离剂质量分数(5%)、适宜的加热温度(90 ℃)、适当的加热时间(20 min)和剂砂质量比(2:1)的条件下,YSFL- 3油砂分离剂可以将油砂沥青中的沥青与石英砂实现较好的分离,油砂出油率可达94%以上.分离后的水性试剂可循环利用,对环境无污染.实验室油水分离设备处理油砂水洗分离的研究油砂是一种混合物,由砂、沥青、矿物质、水和黏土组成,它主要用于提取油砂沥青,以生产合成原油,中国油砂资源丰富,全国油砂地质资源量为59. 7 X 10^8 ,t可采资源量为22.58 *10^8位居世界第5位,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增加迅猛200 5年进口原油占全国石油消耗总量的1 /3以上,未来我国能源的巨大缺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油砂和重油来弥补.因此,迫切需要从战略高度做好油砂后备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工作.油砂的研究主要是利用油砂制油,其方法大体可以分为热碱水洗法、溶剂提取法和热解法.油砂中的原油化学组成极复杂,主要为稠环芳烃及大分子烃类,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由于其茹度高、分子量大,导致它们流动性及互溶性差,因而极易沉积,吸附在所接触界面上,因此,油砂上的沥青油与石英砂的分离相当困难.近年来国内多家单位对内蒙水润特性油砂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油砂分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油砂属于弱油润型油砂,用一般分离水润型油砂的热碱水洗工艺效果不甚理想,开发一种适合油砂的水洗分离剂配方及寻找一种最佳分离工艺是十分必要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因此,本实验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新疆油砂开采、分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实验室油水分离设备处理油砂水洗分离的研究1实验部分1. 1实验样品油砂样品取自新疆克拉玛依油砂矿.样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油砂10哆呈黑褐色,沥青油与石英砂附着紧密,含油率13.6%,固含量8 5. 3%,水份微量. 1. 2水洗试剂YSFL系列油砂分离剂由实验室自配.该试剂是由多种化学试剂、破乳剂、表面活性剂、助活性剂等复配而成的水性试剂.本实验将不同组成复配而成的YSFL, YSFL- 1, YSFL- 2, YSFL- 3分离剂作为考察对象进行实验优选.1. 3水洗分离机理油砂的水洗分离机理类似于油田三次采油的碱水驱和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碱水驱主要是通过碱性物质与原油中的环烷酸类作用形成环烷酸皂类表面活性剂,从而降低水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使油水乳化,改变砂石的润湿性并可溶解界面薄膜,通过这些作用达到提高采油率的目的.由碱水驱及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可知,油砂水洗分离机理有如下几种:①降低油水界面张力;②油秒的润湿性改变;③乳化降茹作用;④破坏增溶油水界面处形成的刚性薄膜.实验室油水分离设备处理油砂水洗分离的研究1. 4实验方法按照一定的剂砂比在烧杯中加入油砂和上述YSFI系列油砂分离剂,将烧杯置于恒温水浴搅拌仪中,当水溶液达到预定的温度后,恒温下对油砂浆进行一段时间的清洗,然后静止巧min将液面油砂沥青刮去,倾倒出溶液,将分离后的砂置于烘箱中干燥利用重量法计算出油率惮位质量的油砂,在分离剂的作用下分离出的油砂油的质量与该单位质量油砂含油量的比值为出油率,下同落根据出油率的高低来评价分离效果.1. 5油砂分离实验流程在实验室内将YSFI万由砂分离剂和称取的油砂砂样按适当比例混合,进行搅拌并置于加热装置中加热,控制适当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在沥青油与石英砂充分剥离后,剂砂油混合物相分离,得到分离的油砂沥青乳状液.其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篇一一、引言油砂是一种富含原油的沉积岩,其开采过程中常采用热水洗法来提取其中的油。
而热水洗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油砂与杂质的有效分离。
在室内实验室,通过对油砂热水洗分离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提高分离效率,并最终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目的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研究室内环境下的油砂热水洗分离技术,分析其工作原理,优化操作参数,提高分离效率。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三、研究方法1. 实验材料与设备:选取合适的油砂样品,购买或制作相关实验设备,如水洗装置、离心机等。
2.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不同水洗流速等条件下的实验方案。
3. 实验过程: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变化。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1. 实验过程:(1)将油砂样品放入水洗装置中;(2)设定不同温度、时间、水洗流速等参数;(3)开始水洗过程,记录水洗过程中的数据变化;(4)水洗完成后,对样品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油和水;(5)对分离出的油和水进行质量检测和成分分析。
2. 结果分析:(1)分析温度对油砂热水洗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温度范围;(2)分析时间对油砂热水洗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水洗时间;(3)分析水洗流速对油砂热水洗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水洗流速;(4)对分离出的油和水进行质量检测和成分分析,评估分离效果;(5)根据实验结果,优化操作参数,提高油砂热水洗分离效率。
五、讨论与结论1. 讨论:(1)通过对油砂热水洗分离室内研究,我们得出了一系列影响分离效果的操作参数;(2)不同操作参数对油砂热水洗分离效果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调整;(3)本论文的实验结果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油砂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2. 结论:(1)通过室内研究,我们得出了一系列影响油砂热水洗分离效果的操作参数;(2)在最佳操作参数下,油砂的热水洗分离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3)本论文的研究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为提高油砂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内关于油砂处理技术的概述--张志峰2009.31溶剂萃取技术1.1油砂溶剂萃取机理油砂的溶剂萃取采用相似相溶原理,油砂沥青在溶剂中的溶解传质过程有别于常规的固液传质。
笔者等[]提出油砂沥青的萃取过程是溶剂分子向沥青层扩散,使沥青层的粘度降低;在搅拌等剪切力作用下溶剂分子使油层剥落,实现油砂沥青和泥沙的分离。
该观点可较好地解释有搅拌存在时的溶解现象,但与静态萃取实验结果不符。
笔者等[]认为:甲苯等芳香烃溶剂先扩散进入沥青质层,在分子作用力下将沥青质分散并驱入溶剂整体相中;而溶解力较差的正庚烷等烷烃溶剂由于不能进入沥青质分子内部,起不到溶解的作用,但是却可以溶解一些沥青中的低分子物质,如饱和分、芳香分以及部分胶质等。
1.2油砂萃取工艺溶剂萃取技术具有节约水资源、处理方便、适用范围广、常温操作等各种优点,受到很多学者的亲睐。
笔者等[]采用半连续溶剂抽提法对油砂进行分离试验,选择重整汽油做萃取剂,溶剂流量60mL/min,在80℃、1.0MPa下,萃取60min,油砂沥青提取率达到92.74%。
笔者等[]选择石脑油为溶剂对哈萨克斯坦的油润型油砂进行抽提实验研究,油砂颗粒小于40目、剂砂质量比为4∶1、室温下抽提10min,收率高达98.00%。
笔者等[]提出 (WASEPs)溶剂萃取工艺分离油砂,该工艺在用溶剂萃取油砂沥青的同时加入水,利用溶剂、沥青、水以及固体砂的密度差异,使得萃取体系很好的分为三相,从上到下依次为沥青与溶剂混合相、水相、固体砂。
该工艺和单独用溶剂萃取相比,能更好的使沥青溶液和固体砂分离,同时能减少沥青溶液中细颗粒含量(溶剂单独萃取后沥青液中细颗粒含量为1.2%,WASEPs萃取后含量为0.55%),并且能减少尾砂中溶剂残余量(溶剂单独萃取后尾砂中溶剂残余量为22%,WASEPs萃取后溶剂残余量为7%)。
笔者:选择石脑油做萃取剂,油砂∶石脑油∶水=1∶1∶0.5,温度50~60℃,搅拌30min,沥青收率达到72%~74%,石脑油回收率在92%以上。
2018年第37卷第9期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3337·化 工 进展油砂沥青分离技术研究进展郝俊辉,田原宇,张金弘,乔英云,车远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580)摘要:油砂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非常规石油资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对于油砂的加工利用,其前提就是油砂沥青的分离,因此对其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油砂的组成及分类,然后着重对几种主要油砂分离技术(热水洗法、有机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法、离子液体萃取法和热解干馏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汇总,并详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分离流程。
其中,热水洗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和热解干馏法是目前研究相对成熟的3种方法,而其他方法虽然分离效果相对高,但是对工艺条件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导致较高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因此还需要对这些油砂沥青分离工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满足工业化应用的要求。
最后,对油砂沥青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油砂;热水洗;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辅助萃取;离子液体萃取;热解;油砂沥青 中图分类号:TE39;TE6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8)09–3337–09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7-1913Research progress on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of oil sand bitumenHAO Junhui , TIAN Yuanyu , ZHANG Jinhong , QIAO Yingyun , CHE Yuanju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eavy Oil Process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Qingdao 266580,Shandong, China)Abstract: The oil sand as a kind of unconventional oil resource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concerns allover the world due to its abundant reserve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oil sand bitumen separation technology as result of that the separation of oil sand bitumen is the premise of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oil sand resources. The compos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oil sand are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al major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i.e., hot-water extraction, solvent extractio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ionic liquids extraction and pyrolysis) are then summarized, and their own separation proces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eparation technology of oil sand bitumen is simultaneously forecasted.Key words: oil sand; hot-water extraction; solvent extractio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ionic liquids extraction; pyrolysis; oil sand bitumen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常规石油资源的储量却在日益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