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40
《土木制图技术》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绪论•投影的基本知识•形体的正投影•形体的轴测投影•形体的透视图•制图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01绪论介绍《土木制图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以及在建筑工程领域的作用。
课程背景说明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包括建筑形体的表达、绘图技巧、计算机辅助绘图等。
课程内容课程简介掌握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包括正投影、透视图和轴测图等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形体进行正确表达的能力,提高其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其能够胜任实际工程中的绘图和设计工作。
素质目标主要教学内容详细介绍各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包括正投影的基本原理、透视投影的基本概念、轴测图的绘制方法等。
学时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章节的学时数,同时注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02投影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定义投影是将三维物体通过某种方式映射到二维平面上,从而将三维信息转化为二维信息的过程。
投影的分类根据投影的性质和应用,投影可以分为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和轴测投影三种。
投影的概念及分类中心投影中心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通过投影中心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投影方式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投影中心实现三维物体的不同角度和方位的投影。
平行投影平行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在保持与投影面平行的状态下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投影方式可以实现三维物体的等比例缩小和方向的准确表达。
轴测投影轴测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沿特定方向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投影方式可以实现三维物体的基本形状和大小的真实表达,但无法表达物体的真实方位。
投影的基本原理工程中常用的投影图正投影图是一种用正投影法绘制的二维图形,可以真实地表达三维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工程中最常用的图形之一。
正投影图平面图是一种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平面图形,可以表达三维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形状和结构,是工程中常用的图形之一。
情景8 建筑形体常见的表达方法下一任务任务一视图表达方法的应用用正投影法将机件形体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其目的是用于表达形体的可见部分。
8.1.1 基本视图按照我国的制图标准,房屋建筑的视图,应按正投影法并用第一角画法绘制。
物体在正立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和侧立投影面(W)上的视图分别称为:正立面图—由前向后作投影所得的视图,也简称正面图;平面图—由上向下作投影所得的视图;左侧立面图—由左向右作投影所得的视图,也简称侧面图。
在原有三个投影面V、H、W的对面再增设三个分别与它们平行的投影面V1、H1、W1,可得到一六面投影体系,这样地六个面称为基本投影面。
物体在V1、H1、W1面上的视图分别称为:右侧立面图—由右向左作投影所得的视图;底面图—由下向上作投影所得的视图;背立面图—由后向前作投影所得的视图。
以上六个视图称为六面基本视图。
六个投影面的展开方法如图8.1所示。
如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若干个视图时,各视图的位置宜按图8.2的顺序进行配置。
工程上有时也称以上六个基本视图为正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
画图时,可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特点,选用其中必要的几个基本视图。
每个视图一般均应标注图名,图名宜标注在视图的下方或一侧,并在图名下用粗实线绘一条横线,其长度应以图名所占长度为准,如图8.2所示。
动画演示:六视图的形成8.1.2 辅助视图1.局部视图将形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其目的是用于表达形体上局部结构的外形。
画图时,局部视图的名称用大写字母表示,注在视图的下方,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部位和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大写字母(如A,B,…)。
局部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如图8.3中A向视图。
必要时也可配置在其他适当位置,如图8.3中B向视图。
局部视图的范围应以视图轮廓线和波浪线的组合表示,如图7.3中的A向视图;当所表示的局部结构形状完整,且轮廓线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如图8.3中的B向视图。
建筑形体图形表达方式第一节形体视图与建筑视图一、形体视图对一般的形体,用三面投影图就能充分表示清楚,但房屋建筑等大型复杂的工程形体,仅用三面投影图是无法表示清楚的。
在工程制图中,通常把表达建筑形体或组合体的投影称为视图,即把建筑形体或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称为三面视图(简称三视图)。
为了将复杂形体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便于绘图和读图,除了用三面投影图外,还需增加一些投影图,如剖面图、断面图等,画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用。
表达形体的形体视图可分为基本视图和辅助视图两大类。
图2-1 基本投影面的形成1.基本视图在原有三个投影面V、H、W的对面再增设三个与之平行的投影面V1、H1、W1,形成一个像正六面体的六个投影面,如图2-1所示,这六个投影面称为基本投影面。
如前所述,我国按正投影法采用第一角投影,投影时将形体放置在基本投影面之中,按观察者→形体→投影面的关系,从形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向六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如图2-2所示,可得到如下视图:正立面图——从前向后(即A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平面图——从上向下(即B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图2-2 基本视图的形成及配置a)基本视图的投射方向 b)基本视图的配置左侧立面图——从左向右(即C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右侧立面图——从右向左(即D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底面图——从下向上(即E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背立面图——从后向前(即F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以上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六个投影面展开以后,所得的六个视图宜按图2-2所示的顺序进行配置,一般每个视图均应标注图名。
画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中的几个或选择全部基本视图。
2.辅助视图(1)向视图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有两种表示形式,应根据专业的需要合理选用。
1)在视图的下面直接标注图名,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建筑类技术制图。
由于建筑图往往较大,通常情况下一张图上只能画得下一个视图,因而建筑图的配置一般比较自由,除非工程较小,全部视图在一张图上能画得下。
第二章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要想完整、清晰地表达工程形体的内外结构形状,而画图又简便,仅用三个视图不能满足要求。
为此,《技术制图》国家标准规定了多种表达方法。
本章将介绍水利工程图中常用的几种表达方法。
第一节视图将物体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主要用来表达工程形体的外部结构形状,一般仅画出工程形体的可见部分轮廓线和必要的不可见轮廓线。
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一、基本视图工程形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得到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制图标准规定用正六面体的六个棱面作为六个基本投影面,将物体放在其中,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射,即得到六个基本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是: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射所得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射所得视图。
左视图:从左向右投射所得视图。
右视图:从右向左投射所得试图。
仰视图:从下向上投射所得试图。
后视图:从后向前投射所得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的展开方法如图2—1a所示,正面投影不动其余各投影面按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旋转至与正面投影面同面。
展开后,六个视图的相互位置如图2—1(a) 所示。
若在同一张图纸内按图2—1(b)配置时,可不标注视图的名称。
六个基本视图反映工程形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是:右、仰、左、俯视图靠近主视图一侧的是工程形体的后面,远离主视图一侧是工程形体的前面,而主视图与后视图的左右位置关系相反。
在实际绘图时,并不需要六个视图全部画出来,应根据工程形体复杂程度选用。
二、局部视图将工程形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如图2—2所示的集水井,工程形体的大部分形状用主视图和俯视图已经表示清楚,只有左右两个局部形状还没表达,可以只画出没有表达清楚的那部分,不再画完整的左视图和右视图。
画局部视图时注意:局部视图应该标注。
一般在局部视图的上方标注出视图的名称“X”,并在相应基本视图附近标上箭头指明投射方向,注上相同字母,如图2—2(a)。